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混龄教育的特点及实施建议

2017-09-15 4页 doc 16KB 63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3767

暂无简介

举报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混龄教育的特点及实施建议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混龄教育的特点及实施建议 摘要:混龄教育因其独特的价值而在我国得到广泛关注、探索与尝 试,尤其是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混龄教育的发展性、整体性、异质互动性和指导性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适于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混龄教育实施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区域活动;混龄教育;特点;实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0 混龄教育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编班形式,如美国、德国、法国、丹麦、英国等国的学前教育都普遍实施混龄教育的编班形式。它有益于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也将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方向。笔者主要以...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混龄教育的特点及实施建议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混龄教育的特点及实施建议 摘要:混龄教育因其独特的价值而在我国得到广泛关注、探索与尝 试,尤其是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混龄教育的发展性、整体性、异质互动性和指导性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适于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混龄教育实施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区域活动;混龄教育;特点;实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0 混龄教育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编班形式,如美国、德国、法国、丹麦、英国等国的学前教育都普遍实施混龄教育的编班形式。它有益于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也将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方向。笔者主要以分析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混龄教育的特点为基础,提出几点更有利于混龄教育发挥其独特优势的实施建议。 一、区域活动中的混龄教育的特点 区域活动中的混龄教育与其他模式下的混龄教育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发展性 教育的人文性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对人的生命与发展、需要与追求、自由与创造、人格与尊严等进行人性化的关照、理解与尊重,充分体现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引导人向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实现和人与环境(自然的、社会的等)和谐共生的价值祈求[1]。混龄教育的一个深层 价值就是人文性即关注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混龄教育留给幼儿更多自理的机会,不同年龄的幼儿互相帮助,进行多角度的情感交流,逐渐学会相互关怀、相互学习、相互体谅与相互给与。在活动的设置上,教师需要进行有层次性的安排,为幼儿创造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机会,每个幼儿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问情境,既可以单独或与同龄伙伴完成,也可以选择与异龄伙伴合作完成。因此,混龄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充分关注不同幼儿有所差异的发展需要。[2] (二)整合性 混龄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重要,她批判传统幼儿园按年龄分班的教学模式是人为地将幼儿隔离,阻碍其社会性发展。而区域活动中的混龄教育是在同龄班基础上将不同年龄班的幼儿进行交换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在这一组织形式下的幼儿最大的特点就是年龄差异,这就要求在进行区域主题选择、材料投放、现场指导时不仅照顾幼儿个体特点,还要顾及整个进行混龄活动的幼儿群体,要将他们看成一个整体,而不应该将区域活动中的混龄幼儿群体割裂开来看待。[3]在确立了以满足集体幼儿需要为基础的价值理念的基础上,教师就需要为混龄教育的实施建立整体教学体系,不论在区域的设置与材料的投放还是活动的组织与评价上,都要考虑到混龄幼儿的整体发展需求,从而整合好各种教育资源、手段与方法。 (三)异龄互动性 蒙台梭利提出,混龄班有利于幼儿间的合作与交往,幼儿间互相学习比向成人学习会更加自然、有效,模仿起来更容易,且不感到压抑。在交 往过程中,年长的幼儿不但可以巩固加深自己的知识经验,还能注意到自己的行为会被年幼者模仿,从而督促自己要为年幼者做出积极的、正确的榜样示范。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交往,各自获得的益处是不同的。混龄活动的开展,使不同年龄的幼儿集结在一起,让他们在一个温暖自由的氛围中活动交往,可以弥补独生子女缺乏与不同年龄幼儿交往的机会,更多的满足幼儿的交往需要,通过幼儿间的异龄互动可以培养不同特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混龄教育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以幼儿发展需要为中心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体现,所以这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幼儿的直接兴趣、需要为起点,而混龄教育的价值之一就是将不同年龄幼儿集合到一起进行交流合作以促进其发展,因此,区域活动中的混龄教育的开展就应该是以全体幼儿的发展需要为起点。同时还应该注意,在活动中,不同年龄幼儿间的认知差异会导致其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强烈兴趣和认识需要。因此在实施区域活动中的混龄教育时不仅要关注个体幼儿发展需要,还应该关注异龄幼儿群体由认知差异与冲突而导致的需要。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观察、关注幼儿,敏锐的捕捉幼儿群体偶发的兴趣需要,并以此作为教育契机,积极引导混龄幼儿增长和构建相应的经验。 (二)整合规划区域环境 区域活动中混龄教育的实施应该体现区域环境的整合性的特征。教师在设计区域活动时应以“主题”方式进行,并保证整个活动是以促进不同 年龄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由于混龄幼儿的发展存在差异,他们的兴趣、需要也会有差异,因此,教师在布置区域情景时应依照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其创造物质的和精神的环境。首先在物质环境中,应注意从易到难、分不同层次、从高结构到低结构为其准备活动材料,还需根据主题的变换来变更与丰富区域中的材料,以防止活动材料的单一性。其次在精神环境中,应该注意为其创造开放的、温暖的、和谐的氛围,让混龄幼儿都能感受到“爱与尊重”。另外,在活动结束时要进行集体教育评价,尤其是异龄幼儿间的互评,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更进一步的获得同伴交流的益处。总之,活动的开展应紧随主题与幼儿的关键经验,通过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环境的整合,使混龄幼儿建立更有好的伙伴关系,在整合的区域环境中相互支持、帮助、交流与合作。 (三)鼓励异龄幼儿互动 人类学家梅尔文•科恩特指出,幼儿天生有一种与非同龄人交往的倾向,但由于社会过分强调年龄差异,使这种先天倾向受到抑制。尽管这种区分年龄的做法在现代社会非常盛行,但在人类学家看来,对孩子们的人际交往作这样的区分是不正常的。[4]因此,异龄幼儿间的互动交流应该得到重视。在区域活动中,让他们自由选择、彼此联系,产生交互作用,教师只是担任某一区域活动的指导者,混龄幼儿则依据自己的意愿、兴趣选择伙伴,选择区域参加各种活动。为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在区域活动的整体人员安排中可以采取轮换的方式,以保证所有幼儿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其它区域的活动,从而促使异龄幼儿获得更多的互动机会。在组织大型积木区活动时,可以采取“以大带小”的方式,培养幼儿 的责任心与爱心;在区域游戏中,通过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鼓励幼儿间的合作与沟通,共同协商游戏的情节、角色与规则,并在协商的过程中提醒和引导幼儿采用“以大带小”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与同伴共同玩游戏的兴趣。 总之,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把握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混龄教育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可行的实施策略,从而更好地挖掘和发挥混龄教育的优势,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海东.当代学前教育的人文性缺失[J].学前教育研究,2005,1 [2]张杰,王美芳.浅谈混龄幼儿园教育的特点[J].当代学前教育,2007(4) [3]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王晓芬,刘晶波.论幼儿园混龄教育的必要性[J]幼儿教育,2007(11)
/
本文档为【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混龄教育的特点及实施建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