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习创新

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习创新

2020-03-09 5页 doc 21KB 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3124

暂无简介

举报
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习创新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习创新 ——蕲春县九棵松小学    夏少雄 [内容提要]:本文在新课程理念下,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放手,精心指导,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去获取新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的创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升华,知识得到了巩固,技能得到了提高,并为后来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方式  创新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自主、探究、合作”是我国新一轮教学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去感悟,去体验,只有学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近...
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习创新
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习创新 ——蕲春县九棵松小学    夏少雄 [提要]:本文在新课程理念下,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放手,精心指导,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去获取新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的创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升华,知识得到了巩固,技能得到了提高,并为后来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方式  创新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自主、探究、合作”是我国新一轮教学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去感悟,去体验,只有学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课题研究的开展。笔者认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培养一代创新人才的需要。放手是学生创新的前提。只有放手,学生才有探索创新的时空。而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也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学生的创新也就无法谈起,事实证明,儿童是天真的,思维是活跃的,潜能是巨大的。关键是看教师根据教材如何引导,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积极思维,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一、动手操作  在实践中创新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学生在操作中,经历了获知的过程,从中探索,从中体会,从中理解。这样获得的知识是经过深刻认识而得到的,它不但可以长久保持,还可以产生积极的迁移作用。促进其它领域的学习。教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时,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当我把教具圆柱体的侧面,表面展开,学生认识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后,让学生动手操作,量出自己准备的圆柱体的有关数据,计算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这一过程中,学生兴趣很浓,动手量,动手记,动手算。有的量出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表面积;有的量出圆柱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表面积;有的量出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表面积,这种学习活动,人人都在参与,并从中获得体验,学生从实践中学到了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从而得出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圆柱体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上底面积乘以2。这些都不是老师教的,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得出来的,是学生告诉老师的。部分学生汇报完自己的学习情况后,董仕杰同学站起来说:“老师,圆柱的表面积除了等于侧面积加上2个底面积外,还可以等于(半径+高)乘底面周长。”这下其他同学全愣住了。我也被这意外的发言感到惊喜。这是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我请蔡俊同学上台当老师向同学们讲一讲这一公式的来历,他毫不掩饰,自信地讲道:“圆柱体底面半径为r,底面周长就是2πr,半径乘底面周长等于两个底面积,高乘底面周长等于侧面积,圆柱体表面积=(高+半径)乘以底面周长=侧面积+2个底面积”。他的话音刚落,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在实践中经历了操作,演算,,推理创新,思维得到了飞跃,个性得到了张扬。 二、运用已知  在探索中创新 数学教学活动,不是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被动接受,而应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索、研究数学新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研究和探索的是对知识的运用,而不是死搬硬套,并在探索运用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完圆柱体的体积后,学生练习有这样一道题:计算下面形体的体积,单位:厘米。如图1 我让学生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看谁会解这道题,这下可热闹了,大家都在寻找自己的解法,不一会儿,有的同学用大圆柱体的体积减去中间空心圆柱的体积。即:(20÷2)2×3.14×9―[(20―3×2)÷2]2×3.14×9。有的用环形面积乘以高,即{3.14×(20÷2)2―[(20―3×2)÷2]2×3.14}×9或{((20÷2)2―[(20―3×2)÷2]2}×3.14×9。学生能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数学新问题。我认为这就很不错了。但我万万没有想到熊景奇同学送来的解法是这样的:(20―3)×3×3.14×9。说实在话,我一时怎么想也想不出这样解的道理,我对熊景奇说:“你这样解,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想来的。” 他带着成功的喜悦向我讲:“我受到把圆柱拼成长方体的启示,我把这个形体也切成若干等分,也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如图2 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原形体的高,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原形体环形内外两圆周长的一半,即[3.14×20+(20-3×2)×3.14]÷2=[(20+14)×3.14]÷2=17×3.14=(20-3)×3.14。这个长方体的宽就是原形体的宽,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原形体的体积,也就是(20―3)×3×3.14×9。他说得多么在理。这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探索出来的,由此可见学生的潜能多么巨大。 三、合作交流  在互动中创新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活动中,其思维方式,智力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各不相同,这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但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与交流,从中体验、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有利于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见解,新颖的解法,产生成功的喜悦,体验成功的经历,这对于后来的学习和其它的学习,都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球》是节选学内容,我让学生认识球后,提出:“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球的表面积怎么求?”有的学生提出:“我想知道球的体积怎样求?”这些问题,都不是我们小学阶段所要解决的,但学生提出来了,充分说明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提出新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提出问题后,紧接着有学生说:“球的体积我可以求,我把一个球浸没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里,计算出圆柱形容器里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球的体积。”学生王林涛又接着说:“我这样想,做一个圆柱,圆柱的底面直径、高都和乒乓球的直径相等,然后把乒乓球分成两半,用半球装沙或装水,用实验的方法象推导圆锥体积的公式那样,来得出这个乒乓球的体积是这个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学生的思维如此活跃,而且对所学的知识能够活用,这使我大为惊喜。我顺水推舟:你们猜想一下,乒乓球的体积大约是直径,高都与乒乓球直径相等的圆柱体体积的几分之几?有的说二分之一,有的说不止,大概要占三分之二,我没有肯定。我只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给予赞赏。我让学生成立研究小组,在课后制定研究球体积的,准备实验器材,利用双休日小组合作进行研究球的体积,在研究的过程中作好每一个数据的记载,并算出球的体积。董仕杰、熊景奇两小组的同学得出了球体积是与它等直径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二,从而推导出:V球=            。这可是高中才学习的内容,而小学生也能自己研究出来。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互动,在互动中创新。这是以前的学习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是能够创新的,教师完全可以大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获取新知,教师应淡化课堂教学中的传统角色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新课程标准提倡全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我相信:教学实践将证明这一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勇于开拓,具有独创性的新一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
本文档为【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习创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