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肋骨骨折等胸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

2017-09-19 44页 doc 406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2287

暂无简介

举报
肋骨骨折等胸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ICD-10:S22.3\S22.4伴S27.2)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ICD-9-CM-3:34.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可有外伤史。 2.临床表现: (1)主诉:胸痛、咳嗽、血痰、气促、呼吸困难; (2)体征: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低或消失,局部触痛和胸廓挤压征(+),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骨擦...
肋骨骨折等胸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ICD-10:S22.3\S22.4伴S27.2)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ICD-9-CM-3:34.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可有外伤史。 2.临床表现: (1)主诉:胸痛、咳嗽、血痰、气促、呼吸困难; (2)体征: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低或消失,局部触痛和胸廓挤压征(+),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骨擦音和骨擦感。多发性肋骨骨折有时可有反常呼吸。 3.X线胸片检查以及CT。 (三)选择治疗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胸廓固定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22.3\S22.4伴S27.2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应≤12小时。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 (2)X线胸片、心电图; (3)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骨质疏松相关的骨代谢检查、骨髓瘤相关检查、胸部CT、血气分析、腹部B超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2.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 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手术方式:胸腔闭式引流术+胸廓固定术。 3.术中用药:抗菌药物。 4.输血:视出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胸部X线片等。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十)出院标准。 1.病人病情稳定,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需要开胸手术,接受全麻手术的张力性气胸和进行性血胸。 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二、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ICD-10:S22.3\S22.4伴S27.2)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ICD-9-CM-3:34.04)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0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手术日) 住院第2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开化验单及检查单 □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诊断 □ 向患者家属告病重或病危通知(酌情),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 局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入院检查 □ 继续对症支持治疗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等病历书写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其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饮食 □ 心电监护 □ 吸氧 □ 胸带固定 □ 使用镇痛药物 □ 视病情通知病重或病危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 X线胸片、心电图 □ 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型 □ 血气分析(必要时) □ 呼吸机无创辅助呼吸(必要时) □ 局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长期医嘱: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 祛痰药物的使用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X线胸部 □ 腹部B超(必要时) □ 其他医嘱 主要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宣教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病情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9天 住院第10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 根据体检、胸片、CT结果和既往资料确定诊断及是否需要开胸手术治疗 □ 根据其他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 并发症的防治 □ 对症支持治疗 □ 完成病程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评估,确定有无并发症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胸带继续固定两周,近期避免运动,呼吸功能锻炼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视情况可第二天起开始治疗): □ 抗菌药物的使用(必要时)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出院前或必要时) □ 复查胸片(出院前或必要时) 出院医嘱: □ 注意休息、营养,避免运动 □ 胸带继续固定两周 □ 出院带药(必要时) □ 半月后复诊,不适随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指导病人咳嗽、排痰及呼吸功能锻炼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漏斗胸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漏斗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漏斗胸(ICD-10:Q67.6) 行微创漏斗胸矫形术(以下简称NUSS手术)(ICD-9-CM-3:34.7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顾恺时胸心外科手术学》(顾恺时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第三版)。 1.临床表现:前胸壁出现凹陷型畸形,可伴有活动后胸闷气短。 2.辅助检查:胸部X线及CT提示胸骨下端后移。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手术治疗: NUSS手术。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67.6 漏斗胸疾病编码。 2.胸部有明显畸形。 3.年龄大于3岁。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X线胸片、心电图、肺功能; (4)胸部CT; (5)超声心动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气分析,腹部超声检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相关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NUSS术。 3.手术置入物:NUSS钢板及固定装置。 4.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2)X线胸片。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十)出院标准。 1.切口愈合良好,或门诊可处理的愈合不良切口。 2.体温正常。 3.胸片呈正常术后改变,无明显异常。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其他并发症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影响手术的合并症,术前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置入物移位、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二、漏斗胸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漏斗胸(ICD-10:Q67.6 ) 行NUSS手术(ICD-9-CM-3:34.74)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0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2-3天 (手术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开化验单及医技申请单 □ 准确测量两侧腋中线距离,选择合适长度的NUSS钢板 □ 上级医师查房,初步确定诊断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其注意事项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入院检查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 患者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 □ 全麻下行NUSS手术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普食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 胸部CT、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普食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术区备皮 □ 术前禁食水 □ 术前针注射,留置导尿管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特级或一级护理 □ 禁食水 □ 吸氧 □ 心电监护 □ 胸管引流,计量 □ 持续导尿 □ 静脉应用抗菌药物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抗菌药物 □ 止血、镇痛等治疗(酌情) □ 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主要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宣教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心理护理 □ 术后一般护理常规及麻醉后护理常规 □ 观察生命体征,做好监护记录 □ 引流管护理 病情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9天 (术后第1-7天) 住院第6-10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 指导合理饮食及适当活动 □ 完成病程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评估,确定有无并发症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 术后2月恢复正常活动,术后2-3年去除置入物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一级护理 □ 停记尿量 □ 停吸氧 □ 停心电监护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其他医嘱对症支持治疗 □ 拔除胸管,尿管 出院医嘱: □ 注意营养及适当锻炼 □ 门诊随访 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非侵袭性胸腺瘤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非侵袭性胸腺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非侵袭性胸腺瘤(ICD-10:D15.001+M8580/0)。 行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ICD-9-CM-3:07.83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2.经体检CT或者X线检查发现有前上纵膈占位性病变。 3.鉴别诊断:生殖细胞肿瘤、淋巴瘤、胸骨后甲状腺肿、侵袭性胸腺瘤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手术治疗: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适用于诊断明确的非侵袭性胸腺瘤。 (四)标准住院日≤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 D15.001+M8580/0非侵袭性胸腺瘤疾病编码。 2.有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2)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型; (3)X线胸片、胸部增强CT、心电图、肺功能。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葡萄糖测定、超声心动图、CTPA、心肌核素扫描、Holter、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等细胞免疫功能检查、相关肿瘤标志物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2.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 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胸腔镜胸腺瘤和/或胸腺切除术。 3.手术置入物:止血材料。 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 5.输血:视手术出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胸部X线片等。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十)出院标准。 1.病人病情稳定,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术前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二、非侵袭性胸腺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胸腺瘤(ICD-10:15.001) 行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ICD-9-CM-3: 07.83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2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3天 (术前日) 住院第2-4天 (手术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开化验单 □ 上级医师查房,初步确定诊断 □ 对症支持治疗 □ 向患者家属告病重或病危通知,并签署病重或病危通知书(必要时)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入院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继续对症支持治疗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其注意事项 □ 术前留置尿管 □ 手术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 上级医师查房 □ 观察生命体征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饮食 □ 视病情通知病重或病危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输血前检查、X线胸片、心电图、肺功能 □ 胸部增强CT □ 肝胆胰脾B超(酌情) □ 术前准备治疗 □ 其他医嘱 □ 相关对症支持治疗等 长期医嘱: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 □ 其他医嘱 □ 相关特殊检查 □ 对症支持治疗 □ 请相关科室会诊治疗 □ 术前相关准备 长期医嘱: □ 胸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 特级或一级护理 □ 清醒后6小时进流食 □ 吸氧 □ 体温、心电、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 胸管引流记量 □ 持续导尿 □ 记24小时出入量 □ 雾化吸入 □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 镇痛药物 临时医嘱: □ 止血药物使用(必要时) □ 其他特殊医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辅助戒烟 □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 呼吸功能锻炼 □ 观察病情变化 □ 术后心理和生活护理 □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5天 术后第1日 住院第4-11天 术后第2-7日 住院第12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 复查相关检查 □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 注意对症处理 □ 完成病程记录 □ 围手术期管理 □ 术后合并症预防与治疗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 视病情复查血常规、血生化及胸片 □ 视胸腔引流及肺复胀情况拔除胸腔引流管并切口换药 □ 必要时纤支镜吸痰 □ 视情况停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 切口拆线 □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是否出院 □ 住院医师完成出院小结、病案首页等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 根据术后病理确定术后治疗方案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抗炎、化痰、止血、抑酸、改善肺功能、抗肿瘤等治疗(酌情) □ 营养对症,保护重要脏器:护肝、保护心肌、补充电解质等(酌情) □ 其他医嘱 □ 胸瓶或纵膈引流瓶护理 临时医嘱: □ 复查血常规 □ 复查血生化、电解质 □ 输血(有指征时) □ 对症支持 □ 其他医嘱 □ 伤口换药等 □ 复查影像学检查 □ 相关合并症治疗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停胸腔闭式引流计量 □ 停记尿量、停吸氧、停心电监护 □ 停雾化 □ 停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 拔胸腔闭式引流管 □ 拔除尿管 □ 切口换药 □ 复查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 切口拆线 □ 切口换药 □ 通知出院 □ 出院带药 □ 定期复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协助患者咳痰 □ 观察患者病情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协助患者咳痰 □ 观察病情变化 □ 心理和生活护理 □ 术后康复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肺良性肿瘤(ICD-10:D14.3) 行肿瘤摘除术、肺局部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ICD-9-CM-3:32.2-32.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症状:发病年龄广泛,青中年居多,症状较轻或无,部分患者有咳嗽、咯血和轻度胸痛,咯血多为少量和痰中带血,病情可长期无变化,少数患者因肿瘤阻塞支气管而继发感染症状。 2.体征:早期不显著。 3.辅助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肿瘤摘除术。 2.肺局部切除术(包括肺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 3.肺叶切除术(包括复合肺叶切除和支气管袖式成型)。 (四)标准住院日为≤1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D14.3肺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2)凝血功能、血型、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肿瘤标记物检查; (3)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 (4)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 (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以下项目:血气分析、葡萄糖测定、骨扫描、头颅MRI、经皮肺穿刺活检、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PA、心肌核素扫描、Holter、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2.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 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耗材:根据患者病情使用(闭合器、切割缝合器、血管夹、肺修补材料等)。 3.术中用药:抗菌药物等。 4.手术置入物:止血材料。 5.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而定。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 6.病理:术中冰冻切片,术后石蜡切片+免疫组化。 (九)术后住院恢复≤11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胸部X线片等。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以下项目:血气分析、气管镜、床旁超声、痰培养+药敏等。 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十)出院标准。 1.病人病情稳定,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二、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良性肿瘤(ICD-10:D14.3) 行肿瘤摘除术/肺局部切除术/肺叶切除术(ICD-9-CM-3:32.2-32.4)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7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5天 (术前日) 住院第3-6天 (手术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开化验单及检查申请单 □ 主管医师查房 □ 初步确定治疗方案 □ 上级医师查房 □ 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 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 根据病情需要,完成相关科室会诊 □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日志及术前小结、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书、输血同意书、授权委托同意书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术期注意事项 □ 术前留置尿管 □ 手术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 上级医师查房 □ 观察生命体征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普食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 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肿瘤标记物检查 □ 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 □ 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 □ 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胸部CT、腹部超声或CT □ 必要时:纵膈镜、24小时动态心电图、全身骨扫描、头颅MRI或CT、超声心动图、经皮肺穿刺活检等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常规 □ 饮食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 明日全麻下拟行 ◎肿瘤摘除术◎肺局部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 ◎开胸探查术 □ 术前禁食水 □ 术前晚灌肠 □ 术前备皮 □ 备血 □ 术前镇静药物(酌情) □ 备术中抗菌药物 □ 其他特殊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 特级或一级护理 □ 清醒后6小时进流食 □ 吸氧 □ 体温、心电、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 胸管引流记量 □ 持续导尿,记24小时出入量 □ 雾化吸入 □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 镇痛药物 临时医嘱: □ 止血药物使用(必要时) □ 其他特殊医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辅助戒烟 □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 呼吸功能锻炼 □ 观察病情变化 □ 术后心理和生活护理 □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4-7天 术后第1日 住院5-16天 术后第2-10日 住院10-17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书写 □ 观察胸腔引流情况 □ 注意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肺部呼吸音 □ 鼓励并协助患者排痰 □ 必要时纤支镜吸痰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书写 □ 视病情复查血常规、血生化及胸片 □ 视胸腔引流及肺复张情况拔除胸腔引流管并切口换药 □ 必要时纤支镜吸痰 □ 视情况停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 切口拆线 □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是否出院 □ 住院医师完成出院小结、病历首页等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 根据术后病理确定术后治疗方案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一级护理 □ 普食 □ 吸氧 □ 心电监护 □ 雾化吸入 □ 胸管引流记量 □ 持续导尿,记24小时出入量 临时医嘱: □ 根据情况酌情补液 □ 血气分析(必要时) □ 其他特殊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停胸腔闭式引流计量 □ 停记尿量、停吸氧、停心电监护 □ 停雾化 □ 停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 拔胸腔闭式引流管 □ 拔除尿管 □ 切口换药、拆线 □ 复查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 切口换药 □ 通知出院 □ 出院带药 □ 定期复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协助患者咳痰 □ 观察患者病情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协助患者咳痰 □ 观察病情变化 □ 心理和生活护理 □ 术后康复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纵膈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纵膈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纵膈良性肿瘤(包括纵膈囊肿)( ICD-10: D15.2,Q34.1) 行纵膈良性肿瘤切除术(ICD-9-CM-3:34.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2.胸部X线、胸部增强CT。 3.鉴别诊断:生殖细胞肿瘤、淋巴瘤、胸骨后甲状腺肿、侵袭性胸腺瘤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行纵膈良性肿瘤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15.2,Q34.1纵膈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有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2)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型; (3)X线胸片、胸部增强CT、心电图、肺功能、腹部B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葡萄糖测定、超声心动图、CTPA、心肌核素扫描、Holter、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2.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 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行纵膈良性肿瘤术。 3.手术置入物:止血材料。 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等。 5.输血:视手术出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胸部X线等。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十)出院标准。 1.病人病情稳定,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术前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二、纵膈良性肿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纵膈良性肿瘤(ICD-10:D15.2,Q34.1) 行纵膈良性肿瘤切除术(ICD-9-CM-3:34.3)。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2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3天 (术前日) 住院第2-4天 (手术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开化验单 □ 上级医师查房,初步确定诊断 □ 对症支持治疗 □ 向患者家属告病重或病危通知,并签署病重或病危通知书(必要时)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入院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继续对症支持治疗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其注意事项 □ 术前留置尿管 □ 手术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 上级医师查房 □ 观察生命体征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饮食 □ 视病情通知病重或病危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输血前检查 □ 胸部CT、X线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肺功能 □ 术前准备治疗 □ 其他医嘱 □ 相关对症支持治疗等 长期医嘱: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其他医嘱 □ 相关特殊检查 □ 对症支持治疗 □ 请相关科室会诊治疗 □ 术前相关准备 长期医嘱: □ 胸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 特级或一级护理 □ 清醒后6小时进流食 □ 吸氧 □ 体温、心电、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 胸管引流记量 □ 持续导尿,记24小时出入量 □ 雾化吸入 □ 镇痛药物 临时医嘱: □ 止血药物使用(必要时) 主要 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辅助戒烟 □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 呼吸功能锻炼 □ 观察病情变化 □ 术后心理和生活护理 □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5天 (术后第1日) 住院第4-11天 (术后第2-7日) 住院第10-12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 复查相关检查 □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 注意对症处理 □ 完成病程记录 □ 围手术期管理 □ 术后合并症预防与治疗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书写 □ 视病情复查血常规、血生化及胸片 □ 视胸腔引流及肺复张情况拔除胸腔引流管并切口换药 □ 必要时纤支镜吸痰 □ 视情况停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 切口拆线 □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是否出院 □ 住院医师完成出院小结、病历首页等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 根据术后病理确定术后治疗方案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抗炎、化痰、止血、抑酸、改善肺功能、抗肿瘤等治疗 □ 营养对症,保护重要脏器:护肝、保护心肌、补充电解质等 □ 其他医嘱 □ 胸瓶或纵膈引流瓶护理 临时医嘱: □ 复查血常规 □ 复查血生化、电解质 □ 输血(有指征时) □ 对症支持 □ 其他医嘱 □ 伤口换药拆线等 □ 复查影像学资料 □ 相关合并症治疗 □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停胸腔闭式引流计量 □ 停记尿量、停吸氧、停心电监护 □ 停雾化 □ 停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 拔胸腔闭式引流管 □ 拔除尿管 □ 切口换药 □ 复查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 切口拆线 □ 切口换药 □ 通知出院 □ 出院带药 □ 定期复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协助患者咳痰 □ 观察患者病情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协助患者咳痰 □ 观察病情变化 □ 心理和生活护理 □ 术后康复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食管裂孔疝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食管裂孔疝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裂孔疝(ICD-10:Q40.1,K44.902) 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或加胃底折叠术(ICD-9-CM-3:53.72/53.84+44.66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胃食管返流症状,如胸骨下后方及上腹部灼热性疼痛,可有程度不等的吞咽困难; (2)胃内容物误吸,可伴有呼吸道症状; (3)上消化道出血、贫血。 2.辅助检查: (1)上消化道钡剂造影:膈上方见含钡剂胃影; (2)胃镜:可见食管及胃腔有异常表现,如胃食管交界上移。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或加胃底折叠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40.1,K44.902食管裂孔疝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2)凝血功能、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X线胸片、心电图、肺功能; (4)胃镜; (5)胸部CT; (6)上消化道钡餐; (7)腹部超声检查。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葡萄糖测定、食管测压、食管pH值监测、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2.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术后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或加胃底折叠术。 3.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2)X线胸片; (3)食管造影。 2.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术后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2)静脉或肠内营养。 (十)出院标准。 1.恢复饮食。 2.切口愈合良好,或门诊可处理的愈合不良切口。 3.体温正常。 4.胸片呈正常术后改变,无明显异常。 5.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其他并发症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影响手术的合并症,术前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胃肠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二、食管裂孔疝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食管裂孔疝(ICD-10:Q40.1,K44.902),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或+胃底折叠术(经胸或经腹)(ICD-9-CM-3:53.72\53.84+44.66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2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2-3天 (术前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开化验单及检查申请单 □ 主管医师查房 □ 初步确定治疗方案 □ 如疝内容物嵌顿,则需急诊手术 □ 上级医师查房 □ 汇总辅助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 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时间 □ 上级医师查房 □ 术前评估及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 术前准备 □ 完成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等病历书写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输血同意书、授权委托同意书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饮食: ◎普食 ◎半流质饮食 ◎流质饮食 □ 抑酸药物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 凝血功能、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 □ 胸片、心电图、肺功能、胸部CT、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和胃镜 □ 食管测压,食管pH值监测,超声心动图(酌情)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饮食: ◎普食  ◎半流质饮食 ◎流质饮食 □ 抑酸药物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饮食: ◎普食  ◎半流质饮食 ◎流质饮食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明日在全麻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或加胃底折叠术 □ 禁饮食,备皮,备血 □ 肠道准备 □ 术前置胃管 □ 术前镇静药物及胆碱酯酶抑制剂(酌情) □ 抗菌药带入手术室 □ 其他医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辅助戒烟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呼吸功能锻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2-4天 (手术日) 住院4-11天 (术后第1-7天) 住院7-12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留置尿管 □ 手术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 主管医师观察术后病情 □ 向家属交待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 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情变化 □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书写 □ 注意生命体征及肺部呼吸音 □ 观察胸腔/胃管引流及切口情况 □ 鼓励并协助患者排痰 □ 拔尿管 □ 必要时纤支镜吸痰 □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是否出院 □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 住院医师完成出院小结、病情证明单、病历首页等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饮食、复诊时间、后续治疗等 □ 视切口愈合情况拆线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特级或一级护理 □ 体温、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 吸氧 □ 禁食水 □ 胸管引流记量 □ 尿管引流记量 □ 胃管引流记量 □ 抗菌药物 □ 静脉营养 □ 抑酸药物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镇痛药物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一级护理 □ 禁食水 □ 抗菌药物 □ 静脉营养 □ 抑制胃酸药物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止吐、止痛等对症处理 □ 拔除尿管 □ 其他医嘱 □ 复查胸片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饮食: ◎普食  ◎半流质饮食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切口换药 □ 切口拆线 □ 通知出院 □ 出院带药 □ 其他医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 手术当日置胃管行食管冲洗,至冲洗液清亮 □ 观察病情变化 □ 心理和生活护理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观察病情变化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协助患者咳痰 □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指导术后呼吸训练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恢复饮食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康复宣教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ICD-10: J47) 行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复合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ICD-9-CM-3: 32.39/32.49/32.5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症状:反复咳嗽、咳脓痰、咯血,慢性感染或中毒症状。 2.体征:肺部感染较重者或咯血时,可闻及哮鸣音或湿罗音。病变累及双肺时可有呼吸困难、紫绀,病程较长者可见杵状指(趾)等慢性缺氧改变。 3.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异常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行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复合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47支气管扩张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痰培养+药敏、24小时痰量; (2)凝血功能、血型、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肺功能; (4)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胸部CT。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葡萄糖测定、结核病相关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超声心动图、CTPA、心肌核素扫描、Holter、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脏彩超、动脉血气分析等。 3.术前呼吸道准备。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2.参考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八)手术日为入院≤6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 2.术中用药:抗菌药物。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胸部X线片等。 2.术后应用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视病情变化可延长抗菌药物用药时间及更换药物种类。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十)出院标准。 1.病人病情稳定,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二、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ICD-10:J47) 行肺楔形切除/肺叶部分切除术/肺叶切除/全肺切除(ICD-9-CM-3: 32.39/32.49/32.59)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8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5天 住院第3-6天(手术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开化验单及检查申请单 □ 主管医师查房 □ 初步确定治疗方案,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 上级医师查房 □ 术前评估及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 术前准备 □ 完成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等病历书写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授权委托同意书 □ 手术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 上级医师查房 □ 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及手术情况术后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记24小时痰量 □ 抗菌药物 □ 祛痰剂,支气管舒张剂(必要时) □ 止血药(必要时)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 □ 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 □ 痰病原学检查及药敏 □ 影像学检查:胸片X线正侧位、胸部CT □ 超声心动图(必要时) □ 纤支镜(必要时)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记24小时痰量 □ 抗菌药物 □ 祛痰剂,支气管舒张剂(必要时) □ 止血药(必要时)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拟明日全麻下行 ◎肺局部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全肺切除术    ◎开胸探查术 □ 术前禁饮食 □ 术前晚灌肠 □ 术前留置胃管、尿管 □ 备皮 □ 术前镇静药(酌情) □ 备血 □ 抗菌药带入手术室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特级或一级护理 □ 禁饮食,清醒后6小时进流食 □ 体温、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 吸氧 □ 胸管引流,记量 □ 持续导尿,记24小时出入量 □ 雾化吸入 □ 应用抗菌药物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镇痛药物 □ 其他医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 □ 辅助戒烟 □ 呼吸训练及理疗,体位引流 □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 提醒患者术前按时禁饮食 □ 呼吸功能锻炼 □ 观察病情变化 □ 术后心理和生活护理 □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4-7天 (术后第1天) 住院第5-17天 (术后第2-11天) 住院第12-18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书写 □ 注意生命体征及肺部呼吸音 □ 观察胸腔引流及切口情况 □ 鼓励并协助患者排痰 □ 拔除尿管 □ 必要时纤支镜吸痰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书写 □ 复查血常规、血生化及胸片 □ 拔除胸腔引流管(视引流及肺复张情况)并切口换药 □ 必要时纤支镜吸痰 □ 视情况停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 切口拆线(视切口愈合情况) □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可以出院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 完成出院小结、出院诊断书等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一级护理 □ 普食 □ 雾化吸入 □ 应用抗菌药物 □ 记24小时尿量 □ 胸管引流记量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停记胸管引流量 □ 停雾化 □ 停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 停记尿量 □ 停吸氧 □ 停心电监护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拔胸腔引流管 □ 切口换药 □ 复查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酌情)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切口拆线 □ 通知出院 □ 出院带药 □ 其他医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协助患者咳痰 □ 术后康复指导 □ 观察患者病情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协助患者咳痰 □ 术后康复指导 □ 帮助病人办理出院手续 □ 康复宣教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气管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气管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气管恶性肿瘤(ICD-10: C33) 行气管肿瘤切除术(ICD-9-CM-3:31.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气短和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以及呼吸道感染症状等。其他症状包括气管肿瘤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颈部肿块等。 2.辅助检查:胸部平片,胸部增强CT、纤支镜检查及活检。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行气管肿瘤切除+气管重建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C33气管恶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2)凝血功能、血型、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查; (3)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 (4)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视患者耐受情况); (5)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胸部CT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超声心动图、CTPA、心肌核素扫描、Holter、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纤维喉镜、头颈部CT扫描、食管镜(钡餐)等; 3.请麻醉科会诊决定气管插管方式,是否需要行体外循环。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2.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30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行气管插管或行体外循环。 2.术中用药:抗菌药物。 3.手术置入物:人工修复材料、止血材料。 4.输血:视手术出血情况决定。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应≤15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 (2)纤维支气管镜、胸部X线。 2.根据病情可选择胸部CT扫描。 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十)出院标准。 1.病人病情稳定,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术前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二、气管恶性肿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气管恶性肿瘤(ICD-10: C33) 行气管肿瘤切除术(ICD-9-CM-3:31.5)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21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5天 住院第1-6天(手术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开化验单及检查申请单 ☐ 上级医师查访与术前评估 ☐ 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 上级医师查房 ☐ 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 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切口选择) ☐ 完成相关科室会诊(麻醉) ☐ 住院医师完成术前小结、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授权同意书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 手术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 上级医师查房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一级护理 ☐ 普食 ☐ 吸氧:血氧饱和度监测 ☐ 告病重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 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 ☐ 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 ☐ 胸部正侧位平片、胸部CT扫描、腹部超声(肝,胆,脾,胰,肾上腺)或CT ☐ 可选择:纤支镜检查+活检(视患者情况能否耐受)、纤维喉镜、头颈部CT扫描,食管镜(钡餐)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应用抗菌药物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拟明日全麻下行气管肿瘤切除术 ☐ 术前禁食水 ☐ 术前晚普通灌肠 ☐ 术前备皮(胸、腹、腹股沟),留置尿管,胃管 ☐ 备血 ☐ 术前麻醉用药 ☐ 备术中抗菌药物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术后常规护理 ☐ 特级护理 ☐ 禁饮食 ☐ 半卧位,颈部屈曲位 ☐ 吸氧 ☐ 心电、血压、手指氧饱和度监护 ☐ 胸管或纵膈引流计量 ☐ 持续导尿,记24小时出入量 ☐ 雾化 ☐ 静脉应用抗菌药物 ☐ 解痉、祛痰药物(酌情)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其他医嘱 主要护理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辅助戒烟 ☐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 咳嗽训练 ☐ 观察病情变化 ☐ 术后心理和生活护理 ☐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 住院第2-7天 术后第1天 住院第3-20天 (术后第2-14天) 住院第12-21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注意病情变化 ☐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 注意引流量及颜色,酌情处理 ☐ 注意生命体征及肺部呼吸音,皮下气肿 ☐ 协助患者咳痰 ☐ 必要时床边纤支镜吸痰 ☐ 视情况拔尿管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 注意生命体征及肺部呼吸音 ☐ 必要时床边纤支镜吸痰 ☐ 术后视病情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及胸片 ☐ 视情况拔除引流管(胸腔,纵膈) ☐ 根据术后病检确定术后治疗方案 ☐ 根据切口愈合情况拆线 ☐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症状、体温、肺部呼吸音、血常规、血生化、胸片等了解余肺复张情况 ☐ 复查胸部CT,纤支镜检查,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明确是否出院 ☐ 住院医师完成出院小结、病历首页等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近期避免颈部过度仰伸)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一级护理 ☐ 普食 ☐ 半卧位,颈部屈曲位 ☐ 视病情停记尿量、停吸氧、停心电监护 ☐ 静脉应用抗菌药物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拔尿管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半卧位,颈部屈曲位 ☐ 停胸腔(纵膈)闭式引流计量 ☐ 停雾化 ☐ 其他医嘱 ☐ 视病情抗菌药物减量 临时医嘱: ☐ 拔胸腔(纵膈)闭式引流管 ☐ 切口换药 ☐ 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 ☐ 血生化 ☐ 胸片 ☐ 切口拆线 ☐ 切口换药 ☐ 其他医嘱 主要护理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雾化 ☐ 协助患者咳痰和肢体功能锻炼 ☐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协助患者咳痰和肢体功能锻炼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食管平滑肌瘤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食管平滑肌瘤临床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ICD-10:D13.0,M8890/0) 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ICD-9-CM-3:42.3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胸心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第二版)》(同济医学院编著,科学出版社)。 1.临床表现:多无明显症状,部分病例可有吞咽梗阻感等。 2.辅助检查: (1)上消化道钡剂造影:食管腔内充盈缺损,粘膜光滑; (2)胃镜可见表面光滑、粘膜完整的食管隆起性病变; (3)胸部CT及增强可见食管壁局部增厚; (4)食管超声内镜提示肿瘤来源食管肌层。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胸心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第二版)》(同济医学院编著,科学出版社)。 手术治疗:经左胸入路或右胸入路行食管肿瘤摘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13.0,M8890/0食管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2)血型、凝血功能、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X线胸片、心电图、肺功能; (4)胃镜、腹部超声检查; (5)上消化道钡餐、胸部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气分析、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查、超声胃镜、超声心动图、胸部MRI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2.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术后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5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经左胸入路或右胸入路食管肿瘤摘除术。 3.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 (2)X线胸片、食管造影; (3)病理检查。 2.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术后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2)静脉或肠内营养。 (十)出院标准。 1.恢复饮食。 2.切口愈合良好,或门诊可处理的愈合不良切口。 3.体温正常。 4.胸片呈正常术后改变,无明显异常。 5.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其他并发症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影响手术的合并症,术前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食管胸膜瘘、胃肠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二、食管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ICD-10:D13.0,M8890/0)  行食管肿瘤摘除术 (ICD-9-CM-3:42.3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4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4天 住院第3-5天 (手术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开化验单及检查申请单 □ 主管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 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 上级医师查房 □ 术前评估及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 术前准备 □ 完成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等病历书写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授权同意书 □ 手术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 上级医师查房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手术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饮食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 血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 □ 感染性疾病筛查 □ 胃镜、腹部B超(肝胆脾胰肾、腹膜后) □ 胸部CT、上消化道钡餐 □ 胸片、心电图、肺功能 □ 超声胃镜、血气分析(酌情)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拟明日全麻下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 □ 术前禁食水 □ 术前留置胃管、尿管 □ 备皮 □ 备血 □ 术中用药 □ 必要时术前肠道准备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特级或一级护理 □ 禁食水 □ 吸氧 □ 心电监护 □ 持续胃肠减压,记量 □ 胸管引流,计量 □ 持续导尿,记24小时尿量 □ 静脉应用抗菌药物 □ 静脉营养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镇痛药物 □ 其他医嘱 主要护理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 辅助戒烟 □ 呼吸训练 □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 提醒患者禁饮食 □ 呼吸功能锻炼 □ 术晨留置胃管、尿管 □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 术后心理和生活护理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 住院第4-8天 (术后第1-3天) 住院第5-13天 (术后第2-10天) 住院第8-14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 观察生命征、引流量、呼吸音 □ 帮助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床边纤支镜吸痰 □ 视情况拔尿管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 视病情复查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 □ 视情况术后3-5天拔除胸腔引流管 □ 术后第3-5天行食管造影 □ 视情况拔胃管,逐步恢复饮食 □ 视情况停抗菌药物和静脉营养 □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是否出院 □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 住院医师完成出院小结、病情证明单、病案首页等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饮食、复诊时间、后续治疗等 □ 视切口愈合情况拆线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一级护理 □ 停记尿量 □ 停吸氧 □ 停心电监护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拔尿管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停引胸腔流记量 □ 停胃肠减压、记量 □ 肠道排气后予肠内营养 □ 饮食: ◎普食      ◎半流质饮食 ◎流质饮食  ◎禁食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拔胸腔引流管 □ 换药 □ 胸片 □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 碘过敏试验 □ 食管造影 □ 拔胃管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饮食: ◎普食      ◎半流质饮食 ◎流质饮食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切口换药 □ 切口拆线 □ 通知出院 □ 出院带药 □ 其他医嘱 主要护理工作 □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指导术后呼吸训练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指导术后呼吸训练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恢复饮食 □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指导术后呼吸训练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恢复饮食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康复宣教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纵膈恶性畸胎瘤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纵膈恶性畸胎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纵膈恶性畸胎瘤(ICD-10:C38.1-C38.3,M9080/3) 行纵膈肿瘤切除术(ICD-9-CM-3: 34.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症状:胸痛、胸闷、咳嗽、发热、上腔静脉综合征等症状。 2.辅助检查:胸部X线、CT/MRI、穿刺活检、DSA。 3.鉴别诊断:生殖细胞肿瘤、淋巴瘤、胸骨后甲状腺肿、侵袭性胸腺瘤、纵膈型肺癌、淋巴结核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行纵膈肿瘤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38.1-C38.3,M9080/3纵膈恶性畸胎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2)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肺功能; (4)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胸部CT/MRI、心脏彩超、腹部超声。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动脉血气分析、纤维支气管镜、食管镜;脑CT或MRI;DSA;骨扫描;纵膈肿瘤穿刺活检;血清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乳酸脱氢酶(LDH);生殖系统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2.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术后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行纵膈恶性畸胎瘤切除术(视病变侵袭范围行联合脏器扩大切除术); 3.手术置入物:人工血管、胸壁修复等人工修复材料,止血材料。 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 5.输血:视手术出血情况决定。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胸部X线等。 2.根据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胸部CT、DSA等检查。 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术后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十)出院标准。 1.病人病情稳定,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术前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二、纵膈恶性畸胎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纵膈恶性畸胎瘤(ICD-10:C38.1-C38.3,M9080/3) 行纵膈肿瘤切除术 (ICD-9-CM-3: 34.3)。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8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5天 住院第3-6天 (手术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开化验单及检查申请单 □ 主管医师查房 □ 初步确定治疗方案 □ 上级医师查房 □ 术前评估及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 术前准备 □ 完成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等病历书写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授权委托同意书 □ 手术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 □ 上级医师查房 □ 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及手术情况术后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 □ 心电图、胸片、肺功能 □ 胸部CT/MRI、心脏彩超、腹部超声 □ 根据病情可选作:动脉血气分析、脑CT/MRI;全身骨扫描;纵膈肿瘤穿刺活检;血清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乳酸脱氢酶(LDH);生殖系统检查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拟明日全麻下行纵膈肿瘤切除术 □ 术前6小时禁食水 □ 术前晚灌肠 □ 术前备皮 □ 留置尿管 □ 留置胃管 □ 备血 □ 术前镇静药物及胆碱酯酶抑制剂(视病情) □ 备术中抗菌药物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特级或一级护理 □ 禁饮食,清醒后6小时进流食 □ 体温、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 吸氧 □ 胸管/纵膈引流,记量 □ 持续导尿,记24小时出入量 □ 雾化吸入 □ 应用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 镇痛药物 □ 其他医嘱 主要 护理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辅助戒烟 □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 呼吸功能锻炼 □ 观察病情变化 □ 心理和生活护理 □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 住院第4-7天 (术后第1天) 住院第5-17天 (术后第2-11)天 住院第12-18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书写 □ 注意生命体征及肺部呼吸音 □ 观察胸腔/纵膈引流及切口情况 □ 鼓励并协助患者排痰 □ 拔尿管 □ 必要时纤支镜吸痰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 注意生命体征及肺部呼吸音 □ 必要时纤支镜吸痰 □ 视病情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及胸片 □ 切口换药,视情况拔胸腔/纵膈引流管 □ 视情况停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 切口拆线(视切口愈合情况) □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可以出院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 完成出院小结、出院诊断书等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一级护理 □ 普食 □ 雾化吸入 □ 应用抗菌药物 □ 胸管引流记量 □ 停记尿量 □ 停吸氧 □ 停心电监护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止痛 □ 拔尿管 □ 切口换药 □ 复查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二级护理 □ 停胸腔/纵膈引流计量 □ 停雾化 □ 停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拔胸腔/纵膈引流管 □ 切口换药 □ 复查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切口拆线 □ 切口换药 □ 通知出院 □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病情变化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协助患者咳痰 □ 观察病情变化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协助患者咳痰和肢体功能锻炼 □ 指导办理出院手续 □ 术后康复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
本文档为【肋骨骨折等胸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