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劳动关系协调员基础知识三级试卷含答案

2018-01-07 17页 doc 36KB 258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2972

暂无简介

举报
劳动关系协调员基础知识三级试卷含答案劳动关系协调员基础知识三级试卷含答案 劳动关系协调员练习思考题 第一章 劳动关系 一、 什么是劳动关系,P1 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工作环境等制度形成和执行过程中相互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二、 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哪些方面,P11 答: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财产关系(即是经济关系)和人身关系(即是行政隶属关系)。 三、 影响劳动关系运行的环境因素有哪些,P12 答:影响劳动关系运行的环境因素:1.经济环境。2.技术环境。3.政策环境。4.法规和制度环境。5.社会文化环境。 四、 劳动关系调...
劳动关系协调员基础知识三级试卷含答案
劳动关系协调员基础知识三级试卷含答案 劳动关系协调员练习思考题 第一章 劳动关系 一、 什么是劳动关系,P1 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工作环境等制度形成和执行过程中相互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二、 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哪些方面,P11 答: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财产关系(即是经济关系)和人身关系(即是行政隶属关系)。 三、 影响劳动关系运行的环境因素有哪些,P12 答:影响劳动关系运行的环境因素:1.经济环境。2.技术环境。3.政策环境。4.法规和制度环境。5.社会文化环境。 四、 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和手段主要包括哪些,P12 答: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和手段主要包括:集体协商、员工参与、三方性机制、劳动争议的处理和劳动立法。 五、 政府在处理劳动关系中发挥着什么作用,P14~15 答:政府在处理劳动关系中发挥着以下作用:1.维护国家利益。2.组织作用。3.平衡协调作用。4.监督作用。5.服务作用。 六、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答: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1.参与立法。2.参政议政。3.参加劳动关系三方协商。4.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5.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6.帮助指导职工签订劳动。7.代表职工协商签订集体合同。8.主持 劳动争谇调解。9.参加劳动争议仲裁。10.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调查等。 七、雇主组织通常以什么形式参与处理劳动关系,P17 答:雇主组织通常以记住雇主协会形式参与处理劳动关系。 八、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制度主要包括哪些,P19 答: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三方协调机制、劳动 标准体系、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劳动保障监察制度。 九、请列举三部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立法,P22 答:《中国人民共和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十、怎样理解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答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如下: 劳动关系:个人与人人、企业与个人、企业与企业、支付可以一次支付。 劳务关系:企业与个人平等的 第二章 劳动保障法律和政策 一、如何正确理解劳动法的含义,P25 答:在法律体系中,是指劳动法律部门,即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劳动法宗旨与劳动法原则有什么区别,P33~34 答:劳动法宗旨是《劳动法》的指导思想和目的,也明确了制有关劳动法律制度,保护劳者合法权益;劳动法原则是指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主导整个劳动法关系,为劳动法调整劳动领域的社会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三、从哪 几个方面理解劳动法原则,P37~38 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劳动法原则:1.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2.三方协调劳动关系原则、3.劳动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原则。4.公法手段和私法手段相结合原则。 三、判断题(第81,100题。请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1分,共20分) ( )81、劳动合同的变更只要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无需要采取书面形式。( ) ( )82、劳动合同中止是指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法定或者约定的状况,致使没有劳动过程,但是劳动合同关系仍继续保持的状态。 ( )83、中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双方的权利义务可以全部不履行,也可以部分不履行。 ( )84、劳动合同是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的,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变更劳动合同。 ( )85、劳动合同的解除只对于未履行的部分发生效力,不涉及已经履行的部分。 ( )86、用人单位使用的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用人单位使用这些职工无需签订劳务。 ( )87、工作内容是对劳动者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的要求,是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义务的主要内容。 ( )88、所谓专项协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为明确特定的权利和义务而签订的协议。 ( )89、服务期协议,往往是和培训协议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也可称之为培训服务期协议。 ( )90、劳动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履行劳动合同所规定的义务,实现合同 )91.当员工代表或工会代表与单位行政部门或雇主之间,就劳动条件的改善和劳动关系的处理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一致时,双方达成的协议称为劳资协议。 ( )92.劳动行政关系中的相对人主要是指用人单位。 ( )93.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所保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 )94.带薪培训不属于福利范畴。 ( )95.狭义的劳动争议,是指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关于劳动报酬的争议。 ( )96、法律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因解除的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 )97、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主要有违约金和损害赔偿。 ( )98、预告性解除是指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预告后才能解除劳动合同,提前终止权利义务关系。 ( )99、所谓的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减弱,即劳 动关系由于一定事实的出现而终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原有的权利义务不再存在。 ( )100、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一次解除劳动合同的基础。 四、我国的劳动法律渊源包括哪些内容, 答:我国的劳动法律渊源包括:1.宪法中有关劳动者基本权利义务的规定。2.劳动法律及其它杝相关法律中的劳动法律规范。3.劳动行政法规。4.地方劳动法规。5.国务院部制定的劳动行政规章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定的劳动行政规章。6.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7.全国总工会发布的、经有关政府部门认可或与国务院有关部委联合发布的有关劳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8.我国批准生效的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劳动公约和建议书。 五、如何理解劳动法与民法、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关系,P42 答:1.调整对象不同。2.基本原则不同。 六、如何理解社会法,社会法与劳动法的关系是什么,P42 答:将所有有关社会法规集合在一起,便被广泛地称作社会法或社会立法。社会法与劳动法的关系。 七、我国的劳动法律体系包括哪 些内容, 答: 八、如何理解劳动法律关系, 答: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形成的实现劳动过程的权力和义务关系。 九、劳动法律关系包括哪些要素,怎么理解劳动法律关系要素, 答:要素:主体、 客体: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力和义务所共同指定的对象。 十、根据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该如何理解其具体表现形态, 形态:基本客体(主客体)和辅助客体(从客体) 十一、如何正确理解劳动法律关系的运行, 十二、如何正确理解劳动法律事实, 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有可区别,P48~49 答: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1.能动性。2.资本性。3.再生性。4.时效性。5.社会性。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主要体现四点:一是理论视角不同,人力资本关注的是人的经济属性,人力资源关注的是人能力的自然属性;二是外延不同,人力资源是一个宏观的,概括性的范畴,具有层次性,包括人力资本及非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本只是人力资源中全部教育性投资的凝结;三是关注的焦点不同,人力资源强调劳动者的数量和健康状况,而人力资本强调劳动的非同质性即劳动力素质;四是性质不同,人力资源反映的是存量问题,人力资本反映的是存量与流量的问题。P49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50~51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1.组织设计与职务分析。2.制定人力资源规划。3.招聘与甄选。4.培训与开发。5.激励与沟通。6.绩效考核与反馈。7.薪酬福利。8.劳资关系。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哪些,P51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理论基础主要源于人性假设理论和激励理论。 四、什么叫工作分析,开展工作分析的作用及意义,P57 答 :工作分析是一种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某个特定工作岗位有关的各种信息的方法。 开展工作分析的作用及意义:1.选拔和任用合格的人员。2.制定有效的人事预测的人事。3.设计积极的人员培训和开发方案。4.提供考核、升职和作业的标准。5.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6.建立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和报酬制度。7.改善工作设计和环境。P58~60 五、工作分析的方法有哪些,P62~63 答:工作分析的方法有:1.观察法。2.面谈法。3.问卷调查法。4.关键事件法。5.参与法。 6.工作日志法。 六、招聘的原则及其基本程序是什么,P64-68 答:招聘的原则:1.人员招聘录用以提高组织效率、提高组织竞争力、促进组织发展为根本目标。2.人员招聘必须坚持公开平等原则,应提高人员招聘与录用的透明度,通过各种媒体将计划招聘的职位、资格条件等公之于众。对所有应聘者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应因民族、性别、宗教信你仰等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3.人员招聘必须坚持任人唯贤、择优录取的原则,通过公平竞争,按照应聘者的素质条件的优劣对比进行甄选,将最符合职位要求的人员,择优选拔到组织中来,为组织提供可靠、及时的人力保障。4.人员招聘必须坚持结构合理原则,在人员的招聘与录用中,要根据组织的目标和职位的要求,将不同知识、能力性格、年龄的人员合理地组合在一起,使之形相互取长 补短的整体优势。 5.招聘员工的程序要坚持科学化原则,制定一套科学而实用的操作程序,使招聘工作有条件不紊地进行,保证为组织挑选出高质量的合格人选。 基本程序是:1.人力需求诊断。2.制定招聘计划。3.发布招聘信息。4.审查求职申请和简历进行初次筛选。 七、招聘的主要形式,几种招聘形式各有何利弊,P70~71 答:招聘的主要形式是内部招聘、外部招聘。两种招聘形式各有何利弊。 八、何谓绩效,绩效考核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P74 答:一方面是指员工的工作结果,也就是员工所完成工作或履行职务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指影响员工工作结果的行为\表现及素质等 九、绩效考核的方法有哪些,P79 答: 绩效考核的方法有10点:1.简单排序法.2.配对比较法.3.强制分布法.4.量表法.5.关键事件法.6.行为锚定评价法.7.评语法.8.360度考核法.9.目标管理法.10.平衡记分法. 十、如何理解薪酬这一概念,其主要职能有哪些,P87 答: 薪酬是员工因向其所在单位提供劳动或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或答谢.也是一种分平交易或交换关系,是员工在向单位让渡其劳动或劳务使用权后获得的报偿. 十一、薪酬设计的原则与步骤,P89 答:1.制定企业的付酬原则与策略.2.职位分析.3.职位评价.4.薪酬调查.5.薪酬定位.6.薪酬结 构设计.7.薪酬体系的实施和修正. 十二、企业薪酬管理涉及的主要法律环境有哪些,P91 答: 企业薪酬管理涉及的主要法律环境有: 企业薪酬福利润率 最低工资保障眼法 工资支 付保障;工时法;劳动保障法;工资集体协商与劳动合同. 第四章 劳动经济学 一、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2. 效用最大化与选择 3. 劳动力市场 4. 二、 工资率如何影响劳动力需求, 1. 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 2. 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 三、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1、工资率(规模效应、替代效应),2、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 四、 工资率如何影响劳动力供给, 1、 2、 收入效应----如果收入增加,工资不变,愿意工作的时间将减少 替代效应---如果收入 不变,工资率增加,闲暇的价格提高,闲暇需求减少,从 而提高工作动机。 五、 影响我国劳动力供求的因素有哪些, 1、历史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显露 2、现实原因-----经济转轨时期不可避免的产物 3、本质原因---劳动力供大于求这一根本性矛盾在现阶段的表现。 六、 劳动力市场歧视的三种来源是什么, 1、 2、 3、 七、 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衡量指标主要有哪些, 1、分配的方差 方差是对离散度进行衡量的一个常用指标 2、变差系数 它等于方差的平方根 八、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存在哪些问题,(150) 1、 2、 3、 4、 第五章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一、什么是个性,个性对个体行为有哪些影响 个性是指个体身上特有的、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首先,表现在个性对个体的工作活动、群体人际关系的影响,这对于个体在组织中的成就表现是至关重要的。其次,表现在个性对个体行为方向的主观努力选择,以及在行动过程中克服困难、忍受挫折的意志品质上。 总体供大于求 分割尚未消除 秩序还不规范 工会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个人偏见 先入为主的统计性偏见 非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力量 二、什么是群体内聚力,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群体内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 因素:1、群体的领导方式。2、外部影响。3、群体规模。4、群体的绩效。 三、群体决策有哪些优势,预防群体决策偏差应采取哪些措施, 优势:1、提高决策的准确性。2、提高了群体成员的高承诺接受度。 四、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称为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个体通过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交流的有机渠道。 遵循原则:1、平等待人原则。2、互利原则。3、信用原则。4、相容原则。 五、什么是沟通,沟通有哪些形式和方法, 沟通:是指两个及以上的个体或群体之间交换信息和分享思想及感情的过程。 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单项沟通、双向沟通、口头沟通、书面沟通、电子沟通。 六、什么是冲突,哪些因素会引起冲突, 冲突:是人们对重要问题意见不一致而在双方之间形成的摩擦过程,即由于目标和价值理念的不同而产生对立或争议的过程。 引起冲突的因素:沟通因素、结构因素、个人行为因素 七、解决或减少冲突的方法有哪些, 妥协、改变群体结构、压制冲突、说服教育、拖延。 八、什么是谈判,如何进行谈判, 谈判: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和维持各自利益而进行的协商过程。它是解决冲突、改善关系的一种方式。 如何进行:准备和计划、界定基本原则、阐述和辩论、讨价还价和解决问题、结束与实施 九、谈判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平等、信用、互利、合法 十、什么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有哪些功能,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 功能: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辐射 十一:进行组织文化建设要遵循哪些步骤和方法, 步骤:1、调查研究与倡议阶段 2、落实于强化阶段 3、分析与评价阶段 4、总结与推广阶段 5、跟踪与反馈阶段 方法:示范法、激励法、感染法、自我教育法、定向引导法 第六章 社会学常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指标 一、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特点和研究领域分别是什么, 研究对象:社会 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实证性 研究领域:理论、应用、经验社会学。 二、 社会学的基本功能包括哪些, 描述、解释、预测、实践、教育功能。 三、 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的范畴包括哪些, 社会经济、社会上层建筑、阶级阶层、人口、民族、家庭结构 四、 为什么说社会化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过程, 只有经过社会化的个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社会化还有利于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五、 社会互动的涵义及方式包括哪些, 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作用 方式:暗示与模仿、竞争与冲突、顺应与周化、合作 六、 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涵义及其分类包括哪些内容, 社会群体:也称社会集团,是指二人以上,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生活,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程序明确、责任分明、协作统一的社会群体。 分类:以产业划分标准分类:第一产业组织、第二产业组织、第三产业组织。 以组织机构的性质划分: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国家事业编制的组织、国家企业编制的组织 根据组织的功能分类:政治、经济、文化、综合组织。 七、 基本社会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经济制度、家庭制度、政治制度 八、 社会问题的涵义及特性包括哪些内容, 涵义:从广义上讲,就是为了社会有机体能够健康、高效的运行,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狭义上讲,社会问题是我们没有解决好我们所说的广义问题时所出现的问 题,它的存在影响了社会健康地存在和发展。 特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潜在性和爆发性、复杂性和破坏性。 九、 社会控制的作用及分类包括哪些内容, 作用:是社会秩序的保障、阶级斗争的手段、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途径。 分类: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个人控制和团体控制、有组织的控制和无组织的控制、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 。 十、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涵义, 基本方法: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系统的操作一个或多个变量,观察、测量并记录这种操作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以探求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调查法:在社会学的研究中,人们常常使用直接向对象问询的调查方法,或是单纯为了收集资料,或是找出事实之间的关系。 观察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需要,利用眼睛、耳朵等感官器官和其他辅助观察设备,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以取得研究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方法。 文献资料法:是利用各种文献记录所隐藏的大量资料来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方法。 十一、 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涵义和分类, 涵义: 分类:调查对象的范围、研究目的、执行方式、时间维度、应用领域 十二、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 调查设计、实地抽样、资料搜集、资料处理、撰写报告 十三、 调查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有哪些, 统计分析方法:集中量数分析、离中量数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 理论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结构功能分析法。 十四、 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结构是什么, 标题、前言、正文、结尾 十五、 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统计指数分析法、解析性统计法 十六、 劳动力资源增减、流动状况、利用和负担情况的统计指标分别是什么, 劳动力资源的新增率 劳动力资源的较少率 劳动力资源的总变动率 流动状况分析指标: 流入率 流出率 总流动率 利用情况统计指标: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指标、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指标、 就业率指标、失业率指标、劳动力资源可能潜力程度和 就业弹性。 负担情况统计指标:经济活动人口负担系数、从业人员负担系数、老人赡养系数、 少年儿童抚养系数和丧失劳动能力供养系数。 十七、 不同群体劳动时间利用状况的指标有哪些, 出勤率、出勤时间利用率、制度劳动时间利用率、工作日利用率、工作月利用率。 十八、 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动的相关因素有哪些, 1、企业人员构成变动。2、生产工人劳动时间的利用。3、技术装备程度及利用效率。 十九、 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涵义以及最低工资水平的测定方法, 名义工资:又称货币工资,以货币量表的工资水平。 实际工资:是职工通过货币工资,能够实际购买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数量所表现的工资。 测定方法:“恩格尔系数法” 二十、 人工成本的概念及统计意义,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或雇主)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在生产、经营和提 供劳务的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 统计意义:对国家而言,有利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消费政策的制定,提 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企业而言,有利于企业加强管理和成本核算。 二十一、 职业安全生产指标的涵义和分类, 职业安全生产统计真实勾勒企业劳动环境现状,客观反映工伤事故、职业病发生发展情况,是改善劳动环境、保护劳动者人身健康的基础。 分类:劳动环境统计、劳动保护措施统计、工伤事故统计、职业病统计指标 二十二、 劳动争议处理情况统计指标的涵义和分类, 涵义:(请补充) 分类:劳动争议案件受理情况统计指标和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情况统计指标。 二十三、 职业技能培训统计指标的涵义和分类, 涵义:是依据职业技能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实际技能和理论知识培训 分类:职业培训机构情况统计、参培人数、结业人数、培训机构经费收支情况。 二十四、 社会保险覆盖统计、社会保险人数统计和社会保险单位统计的涵义, 社会保险覆盖统计涵义:是指运用统计学概念、方法对社会保险实施的范围 和制度规定的保障对象进行明确的、数量化的描述 和计算。 社会保险人数统计涵义: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向社会保险机构直接缴纳或由 单位代为缴纳社会保险以及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人 员总和。 社会保险单位统计:就是为了获得社会保险单位的实有个数,以便于研究社会 保险事业发展规模和变化的情况。 二十五、 社会保险收入统计指标的涵义和分类, 涵义: 分类:基本养老保险收入统计指标体系、基本医疗保险收入统计指标体系、失 业保险收入统计指标体系、生育保险收入统计指标体系、工伤保险收入统计指标体系。 二十六、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指标的涵义和分类,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险机构向社会保险受益人或其他社 会保险机构支付的货币总额以及其他货币支出总额。 分类:社会保险赔付金、社会保险基金调剂支出、社会保险基金转出支出和其他 支出 二十七、 社会保险基金平衡统计指标的涵义和分类, 涵义:是对社会保险基金结余状况、调剂状况和统筹状况的描述和量化分析的基本工具。 分类:基金结余类统计指标、基金调剂类、统筹 第七章 一、 什么是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 二、 职业道德有哪些特点, 职业性、稳定性、多样性、纪律性 三、 劳动关系协调人员应遵守哪些职业道德守则, 遵章守法,严谨求实 以人为本,客观公正 积极主动,热情服务 和谐至上,合作共赢
/
本文档为【劳动关系协调员基础知识三级试卷含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