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滥竽充数的故事

2017-09-20 7页 doc 20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滥竽充数的故事滥竽充数的故事 篇一:滥竽充数的故事 滥竽充数的故事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
滥竽充数的故事
滥竽充数的故事 篇一:滥竽充数的故事 滥竽充数的故事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愍,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愍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愍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是用自己的长矛刺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触。 矛:长矛~古代用于进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武器。 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难一》: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了靠在墙根的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呀~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矛戳穿:”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现在用这个词来表示自己说的话不能自圆其说。比如:“你刚才的发言前后自相矛盾~别人不知道该怎么理解。” 掩耳盗铃 寓言故事的内容是什么 浏览次数:3794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7-5 20:48 | 提问者:q623699436 谢谢 最佳答案 春秋时候~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篇二:滥竽充数的故事 滥竽充数的故事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 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愍,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愍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愍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 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是用自己的长矛刺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触。 矛:长矛~古代用于进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武器。 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难一》: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了靠在墙根的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呀~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矛戳穿:”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现在用这个词来表示自己说的话不能自圆其说。比如:“你刚才的发言前后自相矛盾~别人不知道该怎么理解。” 掩耳盗铃 寓言故事的内容是什么 浏览次数:3794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7-5 20:48 | 提问者:q623699436 谢谢 最佳答案 春秋时候~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 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 :”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篇三:成语故事_滥竽充数 【释义】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是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滥:失实~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的意思,竽:一种簧管乐器,充数:凑数。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 战国时期~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许多人一起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派人到处寻罗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而那些被挑选入宫的乐师~受到了特别优厚的待遇。 当时~有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弟~名叫南郭。他听说齐宣王有这种嗜好~就一心想混进那个吹竽队伍~便设法来见宣王~向他吹嘘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乐师~博得 了宣王的欢心~把他编入了吹竽的乐师班里。 可笑的是~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每当乐队给齐宣王吹奏的时候~他就混在队伍里~学着别的乐工的样子~摇头晃脑~东摇西摆~装模做样地在那儿“吹奏”~因为他学得维妙维肖~又由于是几百人在一起吹奏~齐宣王也听不出谁会谁不会。就这样~南郭混了好几年~不但没有露出一丝破绽~而且还和别的乐工一样领到优厚的赏赐~过着舒适的生活。他自己也很得意~以为真的可以混在里面充个数了。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儿子齐駂王继位。駂王同样爱听吹竽~不过他不喜欢合奏~而喜欢乐师们一个个单独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吓得浑身冒汗。心想~这回要露出马脚来了~丢饭碗是小事~要是落个欺君犯上的罪名~连脑袋也保不住了。所以~趁駂王还没叫他演奏~就赶快逃之夭夭了。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得出“滥竽充数”这则成语。
/
本文档为【滥竽充数的故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