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李氏中医全息汤及加减

2019-04-21 50页 doc 132KB 1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3097

暂无简介

举报
李氏中医全息汤及加减“ 李氏全息汤 ” 基础方: 柴胡12克桂枝,白芍,生甘草,陈皮,半夏,茯苓,杏仁,白术,生地,香附,制首乌,牡丹皮,各10克    ( 桂枝汤+二陈汤+四逆散+担心地富出手[丹皮杏地香附术首]) 一  方解: 李氏全息汤用药轻灵,符合久病胃气虚弱的这一的配伍特点,同时也符合中焦若衡,非平不治的原则, 桂枝汤调和阴阳,实是立乾坤之位三阴与三阳,宣通阳气于上,使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离阳当空,阴霾乃散,主明则下安,桂枝汤为中医群方之祖,尤为伤寒诸方之魁,历代医家称誉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 让桂枝汤立于胜算之妙,内安外攘, 有者...
李氏中医全息汤及加减
“ 李氏全息汤 ” 基础方: 柴胡12克桂枝,白芍,生甘草,陈皮,半夏,茯苓,杏仁,白术,生地,香附,制首乌,牡丹皮,各10克    ( 桂枝汤+二陈汤+四逆散+担心地富出手[丹皮杏地香附术首]) 一  方解: 李氏全息汤用药轻灵,符合久病胃气虚弱的这一的配伍特点,同时也符合中焦若衡,非平不治的原则, 桂枝汤调和阴阳,实是立乾坤之位三阴与三阳,宣通阳气于上,使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离阳当空,阴霾乃散,主明则下安,桂枝汤为中医群方之祖,尤为伤寒诸方之魁,历代医家称誉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 让桂枝汤立于胜算之妙,内安外攘, 有者去之,无者安之,桂枝汤者,调和阴阳气血营卫者,乃我身之阴液与阳津是也。内经曰:阴阳者,水火之征兆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上下者,阴阳之天地也。数之千,推之万,万之大不可胜数者,三阴与三阳是也。 此符合阳生阴长,阳主阴从之象,药虽轻漂虚灵,但卡中病机,神当畅,气当顺,血当行,且上焦若羽,非轻不举,因于上者越之,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最重要的是更符合内经之理,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舒其血脉,令其调达。 二陈运化于中枢之气,以复升降与出入斡旋之气机,全息者,全凭之息而不息是也.且柴芍草者,四逆散之义,三阴极而一阳始发,三阳弱有赖一阳初生,中间起手者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乾坤卦的根基,这是最重要的,乾坤是归卦,本是先天卦,后天卦让给了坎离卦。 盖中气者,交济水火之枢,升降金木之轴,中气健旺,枢轴轮转,水木升而火金降,寒热易位,精神互根,自然邪去而正复,是强中御外之良规也。 二陈汤既是治疗痰湿的主要方剂,又是调理中焦之圣剂。 中医认为痰之本为湿,湿聚而停留则为水,湿不能气化则为饮,饮似痰而稀,可因气化不利而停滞,湿受气火之灼,可被煎灼变稠而为痰。所以前人说“稀者为饮,稠者为痰,水湿为其本也”。痰本为病理产物,但也可作为第二病因,直接或间接作为机体的某些脏腑组织变生多种病症,故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如痰在肺则咳喘,在胃则呕逆,在头则眩晕,在心则悸怔,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在四肢则肢节沉痛而类似痛风证,临床上尚有高血脂,肥胖,脑栓塞,动静脉血栓,心律不齐,胸闷胸痛,冠心病心梗,湿浊下注之带下经病,痰气瘀互结之梅核气,痰核,瘰疬,骨质增生,息肉,肿瘤,癌症等。正如清.沈芊绿说:“人自出生以至于死皆有痰,而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峰,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变怪百端”。可知痰之为病,虽名称各异,其因则一,故皆可用二陈汤化裁治之。《医方集解》曾说:“治痰通用二陈”。二陈为治痰之妙剂,其于上下左右无所不宜。(《古今名医方论》卷1) 先立阳后通阳再用阳,吾辈者,世世代代都赖以生存之阳吗,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阳气者,柔则养筋,静则养神。此阳被轻轻的拨动而无声息,犹如润物细无声,在上则主明则下安,在下则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茯苓健脾渗湿,治在脾而助其升。半夏和胃降逆,治在胃而助其降。甘草和中,治在脾胃,助其升降。三味和合而调理后天脾胃,助其气血生化之源,以扶正抑邪。 白芍、丹皮、何首乌,入血分,疏肝升陷,兼以平胆。陈皮、杏仁,入气分,清肺理气,化痰降逆。诸药和合而共奏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调和上下之功。 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肝升而血不郁,肺降而气不滞,心肾因之交泰,诸脏腑紊乱之气机,因而复其升降之常,病可向愈也。 处处无方,处处法,从上到中至下,从气到血,从阴到阳,从里到外等不是在示人以规距,活泼泼的让你去从中填空与补窍。 人有病无非是升降入出,正邪斗争,阴阳盛衰,全方君臣佐使,剂量的变化,主药的应运。正符合医圣心法中的,脏腑相连,其痛必下之至理,且中僦若衡,可是非平不治,治之以平剂,浑身是胆阻碍中枢之机,中枢者,升降出入之势是也,叶天士用药无不是处处在格守着胃气的通顺,脾气的升发,我人者,无不时时刻刻秉承着二阳之气吗?否则真脏脉现也。 且中焦若衡,非平不治 此处方正是平中见奇,妙笔生花,临床更是左右逢源。 也符合轻可去实之理论。 临症者临阵,不亲自去实践,是没有此心得与体会的。 药虽平淡无奇,然握中央而驭四旁, 复升降而交水火,所以用治内伤杂病, 切病机而效可观。 所以然者,内伤杂病,多系多脏腑功能之失调.脾胃功能失调尤著者。 病机为中气不健,肝胆郁滞,肺胃上逆,脾肾下陷,而导致脾胃不和,肝胆不调, 上显标之虚热,下显本之湿寒。此方和中调郁,渗脾湿而不伤肝阴,滋肝阴而不助脾湿, 降浊阴而去其上壅,升清阳而理其下陷, 自可收脾升而肝肾随之亦升,胃降而心肺随之亦降之功。 使紊乱之脏腑气机,复其左升右降之常,胃善纳而脾善磨,肝不郁而肺不滞,气血渐旺,诸症自可向愈也。 拨千钧之舟者,一捋之木也。 俱健脾和胃、升清降浊功能,生气血而调阴阳,是为扶正,为御邪之本,与各症各病所加祛邪之味相合,抵达病所,共奏愈各症各病之功。 病机相同或相近,虽病症病名不同,治可相同,异病同治也。 而现代人的体质与疾病,多脏腑功能失调,升降紊乱者,是其大率也,即病机相同相近也。升降紊乱,均当复其升降之常;而复其升降之常的关键,重在调理脾胃。 本方以健脾和胃为本,兼调肝肾心肺,切中各种疾病之主要病机,具有升阳理气,疏散风寒,调和营卫,开胸化痰,化湿运脾,利水清热,疏肝和胃,升肝降肺,补益精血,滋补肝肾,调和五脏等具有整体带动局部,病理转化生理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具有解热镇痛,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癌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改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功能,促进有害物质排出体外等多种作用,适当加减,可治疗各种疾病,使身体恢复到一种最利于疾病康复的最佳内环境,使病程缩短,疗效提高,所以灵活加减化裁,用治各种疾病,具有见效快,痊愈快的特点。  二  加减: 分享 李芳祥 “李氏全息汤” 基础方 (部分) 加减法: 1.发热。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轻度发热一概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发热无汗 去何首乌 加麻黄(10克), 中度发热加车前草(10-30克); 高热脉洪、汗出不解、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 石膏(15-100克),知母10克(白虎汤意)。 仍高热不退,伴有抽搐神昏者,适加羚羊角粉(1-3克), 乏力加黄芪15克。 其余按症加减。 2.低温畏寒。 指体温在36℃以下,不论何种疾病引起,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严重者加附子10-15克(桂枝附子汤意)。 手足厥逆,可再加黄芪(15-20克),当归,细辛(各10克)(当归四逆汤意), 腿脚独冷者,生甘草改为 炙甘草(20-30克),白芍加量至(20-30克)其余按症加减。 3.自汗盗汗。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 黄芪、浮小麦(15-20克)或加 龙骨牡蛎 (15-30克); 自汗淋漓者加制附子,其余按症加减。 阴虚,脉细数,手足心热重加生地(15-20克),山药,山萸,泽泻(各10克)(六味地黄丸意)   或地骨皮,知母,鳖甲(各10克)等,其余按症加减。 4.乏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黄芪15-20克。 如出现纳差、腹泻、浮肿、黄疸等症状,按相应症状加减。 5.身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痛重合当归四逆汤(当归,细辛各15克); 恶寒甚者重加桂枝(18克) 或加附子(10克)(甘草附子汤意); 肩背痛甚者加羌活(18克)、片姜黄(18克); 身刺痛,面紫舌暗脉涩,夜间痛甚者,加乳香(10克),没药(10克), 其余按症加减。 6.浮肿。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轻者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去甘草 治疗, 肿甚,身重恶寒者加附子(10克)(真武汤意); 乏力甚者加黄芪(20克); 关节积液加泽兰,泽泻(10-12克); 小便不利加当归,车前子(各10-15克); 喘满者加麻黄(10克); 有热者加石膏(10-18克); 咽喉肿痛或有疮疡者加银花,连翘(各10克); 其余按症加减。 7.黄疸。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阴黄、阳黄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茵陈,龙胆草,栀子,金樱子(各10克), 大便干者加大黄(10-20克)。其余按症加减。 8.嗜睡。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严重者加石菖蒲(后下) 或白芷(10-15克); 畏寒重加附子(10克); 乏力甚加黄芪(20克)。其余按症加减。 9.失眠,多梦。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15-40克), 严重者再加酸枣仁(10-18克),知母,川芎(各10克)(酸枣仁汤意)。 神经质严重者加远志,郁金各10克  百合30克等,其余按症加减。 10.心惊不安。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15-30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意)。 心烦懊恼 加栀子,豆豉(各10克); 其余按症加减。 11.头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头痛严重者 加当归,细辛(当归四逆汤意),川芎,蔓荆子(各10克); 伴头晕甚 加 天麻(半夏白术天麻汤意)(15克); 兼头胀或烦躁不安者加龙骨、牡蛎(15-20克)。其余按症加减。 12.头晕。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兼恶心呕吐者加苏叶(10克), 颈椎不适加 葛根(18-30克),麻黄(10克) 兼心烦不安者加龙骨、牡蛎(15-30克), 严重者加天麻(15克)。其余按症加减。 13.口渴。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方加麦冬,玄参(各10-20克)治疗; 烦渴多饮者合白虎加人参汤[石膏,知母、人参、粳米]; 兼纳差,舌淡苔少而燥者加党参,花粉(各10克); 兼舌干而裂者合增液汤(玄参、麦冬)(各10-20克)。其余按症加减。 14.口中异味。 指口涩、口腻、口苦、口臭、口酸、口甜、口辣、口咸等。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口涩不再加药; 口腻不再加药; 口苦者加当归、栀子(各10克); 口臭者加藿香、佩兰(各10克); 口酸者加黄连,吴茱萸(各10克); 口甜者合泻黄散(藿香、石膏、山栀、防风)(各10克); 口辣者合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各10克)。 口咸者加当归,黄精,黄柏(各10克)。    其余按症加减。 15.项强。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葛根汤(葛根18-30克,麻黄10克)。 连及后背加羌活(10克-15克), 肩胛疼痛 加片姜黄(18-25克), 颈痛压迫手臂神经痛重加白芍(18克) 加黄芪(15-20克),丹参,或再加鸡血藤(各10-15克); 其余按症加减。若现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等,不可视为一般项强,进一步明确诊断。 16.肩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痰、湿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严重者 加当归、细辛(当归四逆汤意),羌活(各10-15克),片姜黄(不低于18克); 再加鸡血藤,丹参 (各10-15克)或 乳香 没药(各10克); 麻木加黄芪(20克)。其余按症加减。 17.四肢疼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湿、热、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严重者合当归四逆汤(当归,细辛各15克) 或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知母、防风、附子各10-15克)。 下肢痛加川牛膝(15-20克)。 下肢酸胀沉重,痛感少者加木瓜(10-15克) ; 麻木或不耐久立加黄芪(20克) 。其余按症加减。 18.腰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湿、热、肾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茯苓,白芍加量至20克)   加炒杜仲(各15-20克); 中间痛重加 续断,狗脊(10-18克); 两侧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克); 腰酸为主,不痛者加淮山药,山萸肉各10-20克 疼痛严重者合 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附子,防风,知母)(各10克); 兼痛泻者加防风(10克); 泌尿系统结石者再加金钱草,海金沙(10-30克)。其余按症加减。 19.咳嗽。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热、肺燥、痰湿、阴虚、肝火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干姜、五味子, 咳不止再合止嗽散(荆芥、紫菀、桔梗、百部、白前各10克); 咽喉不利、干咳无痰者再加麦冬、玄参、贝母。 咽痒而咳或声音嘶哑者 加蝉衣(10-30克)。 夜间咳甚 加当归。 咳痰带血 重加生地。  其余按症加减。 20.喘促。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治疗。 兼咳嗽者,加干姜、五味子, 胸满闷者,去白芍 或易赤芍 喘甚者再加葶苈子; 哮喘者合定喘汤(麻黄、桑白皮、白果、苏子、黄芩、款冬花); 发热而喘者合麻杏石甘汤(麻黄,石膏)。其余按症加减。 21.胸闷。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去白芍 或易赤芍治疗, 严重者 重加全瓜蒌30克(便秘者可用瓜蒌子),丹参; 兼咳喘胁痛者,按相关症状加减。其余按症加减。 22.胸痛(含乳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胸阳不振、心血瘀阻、肝郁气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严重者 加瓜蒌10-30克,薤白6-10克(瓜蒌薤白半夏汤),丹参10-20克。 乳腺增生 加青皮,昆布(攻坚散意),老鹳草各15克 其余按症加减。 23.心悸。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心阳不振、心血亏损、痰湿内阻、血脉阻滞等, 心动过快者,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严重者加苦参。 心动过慢或脉结代者 合炙甘草汤(生甘草加量,或易为炙甘草;生地加量)加丹参,麦冬,火麻仁; 兼肢冷 加附子(四逆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24.嗳气呃逆。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食滞停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治疗, 嗳气呃逆严重者合旋覆代赭汤(旋覆花,党参,代赭石)。 心绪不宁者加龙骨、牡蛎;其余按症加减。 25.恶心呕吐。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胃寒、胃热、肝郁、痰湿、食积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苏叶, 合并便秘加大黄。其余按症加减。 26.反酸烧心。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气犯胃、寒湿内阻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合左金丸(黄连,吴茱萸), 重者加乌贼骨、瓦楞子。 黏膜糜烂,溃疡加白芨,贝母;其余按症加减。 27.食欲不振。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气犯胃、湿困脾胃、胃阴不足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鸡内金, 严重者合焦三仙或 参苓白术散。 苔厚黄腻者合黄连解毒汤; 其余按症加减。 28.胃脘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虚实寒热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量白芍。 脘腹痛甚合脘腹止痛汤; 其余按症加减。 29.胁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郁气滞、肝阴不足、瘀血阻络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牡蛎,白芷各15-20克; 右胁痛者再加青皮,左肋痛者再加郁金; 腋下肋间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其余按症加减。 30.腹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膀胱湿热、膀胱蓄血、下焦虚寒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量白芍治疗 小腹痛(肚脐中间以下):加量白芍,再加当归、川芎(当归芍药散意)。 少腹痛(小腹两侧):加川楝子、元胡(金铃子散)。 炎症明显加败酱草,红藤各15-30克。其余按症加减。 31. 腹胀。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气滞、血瘀、食积、水停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治疗; 严重者,再加泽泻,枳壳,木香,乌药,厚朴,藿香各10-15克(排气饮意), 舌瘀斑严重或腹有积块者 加桃仁,三棱,莪术; 其余按症加减。 32.腹泻。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湿、湿热、脾虚、肝郁、肾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去或减何首乌,杏仁)加赤石脂、禹余粮(赤石脂禹余粮汤); 痛泻肠鸣加防风, 久病体虚者加黄芪。其余按症加减。 33.大便秘结。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虚实寒热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何首乌加量)  加当归,瓜蒌子; 便如羊粪成球者 加阿胶,肉苁蓉; 排便无力 加黄芪或党参20克; 口干渴兼大便燥结者 加麦冬,玄参各10-20克  生地加量至20克或合麻仁丸(麻仁,大黄)。 其余按症加减。 34.小便涩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下焦湿热、心火炽盛、肝气郁结、下焦血瘀、肾阴亏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车前子,金钱草各15克。 有热象者加栀子10克。其余按症加减。 35.睾丸胀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凝、气滞、湿热、毒邪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川楝子10克,  延胡索(金铃子散),麦芽,虎杖各20克,乌药,当归,细辛(当归四逆汤),橘核,荔枝核各10克; 疼痛严重加 乳香,没药或三棱,莪术各10克; 睾丸红肿者再加银花,连翘各15克。其余按症加减。 36.阳痿早泄。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治疗, 阳痿 病久者加 枸杞,菟丝子,淫羊藿,附子,熟地 各10-15克治疗。 早泄 一般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30-60克),当归,黄芪,山萸肉,五倍子,五味子各10-30克治疗 失眠多梦心烦易怒重加夜交藤,合欢皮; 伴口苦者加当归,栀子; 纳差 加鸡内金; 兼会阴胀痛者加川楝子、元胡; 兼小便不利或尿频者加当归、车前子; 其余按症加减。 37.遗精。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心火旺盛、心脾两虚、心肾两虚、相火妄动、肾气不固、湿热下注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加龙骨、牡蛎 治疗, 严重者加芡实、金樱子(水陆二仙丹),莲须。其余按症加减。 38.尿血。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重用生地, 严重者再加小蓟、竹叶,白茅根。 伴轻度尿蛋白者再加老头草。其余按症加减。 39.月经量少。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合乌陈汤(当归,川芎,乌药)熟地(四物汤) 黄芪(当归补血汤)加川牛膝,益母草(八珍益母丸意)各15-20克,鸡内金10克(研粉服)。其他随症加减。  40.月经先期。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血热、阴虚、肝郁化火、气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乏力加黄芪; 口苦心烦脉弦者加当归、栀子(丹栀逍遥散意); 阴虚潮热,其他症状不显者加地骨皮、青蒿、黄柏(清经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41.月经后期。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虚寒、肝郁、血瘀、痰湿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川芎,红花。 舌瘀斑严重者加桃仁,三棱,莪术。其余按症加减。 42.月经先后不定期。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郁肾虚、心脾虚弱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山药、菟丝子、荆芥(定经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43.闭经。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肾气亏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川芎,红花,乌药,益母草,川牛膝各10-15克。 舌有瘀斑严重者或子宫附件处肿瘤包块导致者,加桃仁,三棱,莪术各10克(桂枝茯苓丸意)。 其余按症加减。 44.崩漏。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郁血热、脾不统血、湿热下注、肝肾阴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加地榆,仙鹤草各20克; 兼口苦,色暗者加栀子; 兼小腹、少腹痛者加当归、川芎、川楝子、元胡; 兼妇科肿块 合李氏消瘤汤; 兼小腹痛出血多者加当归、川芎、阿胶、艾叶(胶艾汤意》小腹痛兼恶心纳差者合温经汤(吴茱萸、当归、川芎、党参、阿胶、麦冬)。其余按症加减。 45.经行腹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郁气滞、胞宫瘀血、湿热郁结、气血两虚、冲任虚寒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芍用量, 小腹痛者再加当归、川芎, 少腹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其余按症加减。 46.经行腰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杜仲; 中间痛甚加菟丝子,狗脊; 腰两侧痛者再加川楝子、元胡。其余按症加减。 47.经前乳房胀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青皮治疗; 疼痛严重者加瓜蒌、乳香、没药(瓜蒌散意)。 肿块严重者加 玄参,贝母,夏枯草,海藻,牡蛎(消瘤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48.白带异常。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脾虚、肾虚、湿热、痰湿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治疗 白带 加量白术,再加山药、乌贼骨。其余按症加减。 黄带 合易黄汤(山药、芡实,黄柏、白果、车前子); 赤带 加重生地用量,再加当归、阿胶、黄柏、牛膝、黑豆(清肝止淋汤意)。 青带  加茵陈,栀子; 黑带  合利火汤(大黄,王不留,黄连,栀子,石膏,知母,刘寄奴,车前子)。 气味恶浊者加当归、栀子, 阴痒者 加黄柏、蛇床子。其余按症加减。 49.癥瘕积聚及结节等赘生物。 不论属何种疾病,也不分气滞、血瘀、痰湿等, 体积小者,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治疗  也可加薏米或白芥子(各10-30克); 体积大者,加三棱、莪术、桃仁各10克(桂枝茯苓丸和化坚丸意)。 严重者再加玄参,贝母,夏枯草,海藻,牡蛎各15克。 气虚乏力 加黄芪15-20克 伴失眠多梦 心烦易怒者,可重用龙骨牡蛎(15-40克)治疗,二者兼能软坚散结。其余按症加减。 50.阴痒。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湿热、肾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合李氏止痒汤(荆芥,僵蚕,白蒺藜,苦参,蝉衣,防风,当归,丹参,雷公藤各10克  地肤子,白鲜皮各20克)。其余按症加减。 51.盆腔炎。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桃仁,赤芍各10克, 红藤,败酱草(15-30克); 宫颈糜烂,加地肤子,白鲜皮,白芷,防风(10-20克),其他随症加减。 52.小儿发热。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剂量约为成人的1/3~1/2(下同), 个别高热脉洪面赤口渴者加石膏6~12g,知母3~6g。 骨蒸潮热重加牡丹皮,严重加地骨皮。其余按症加减。 53.小儿哮喘。 不分冷哮、热哮,肾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合定喘汤(麻黄、桑白皮、白果、苏子、黄芩、款冬花各4~6g), 多汗或不安者加龙骨、牡蛎各5~10g; 发热而喘者合麻杏石甘汤(石膏6~12g,麻黄3~6g), 喘甚者合苏葶丸(苏子、葶苈子各3~6g)。其余按症加减。 54.睡中磨牙。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 一般李氏全息汤基础方重加龙骨牡蛎(30-40克)治疗 55.小儿疳积。 指形体瘦弱、毛发干枯、头大颈细、腹胀肚大、大便不调或时发热等症状。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 鸡内金 治疗。食欲不振加焦三仙。其余按症加减。 56.小儿尿频。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膀胱湿热、脾肺气虚、肾气不固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车前子各4~6g, 严重者合缩泉丸(山药,益智仁,乌药)加桑螵蛸; 气虚乏力 ,排尿无力加黄芪(黄芪建中汤意); 排尿不利严重加川牛膝,益母草,泽兰,泽泻; 心烦不安者加龙骨、牡蛎各6~8g。其余按症加减。 57.小儿遗尿。 不分肾阳虚、肾阴虚、脾肺气虚、肝经湿热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石菖蒲6~8g,麻黄5-7g; 严重者合闭泉丸(益智仁、白蔹、山栀各6~8g)。其余按症加减。 58.小儿夜啼。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肺经风寒、心经积热、心虚禀弱、受惊恐惧、伤食积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5~6g, 不眠者再加酸枣仁4~6g,知母、川芎各3~5g(酸枣仁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59.咽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热、湿热、郁火、阴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桔梗10~12g, 急性肿痛者再加银花12~15g,连翘10~12g,薄荷10g; 慢性者合养阴清肺汤(玄参、麦冬、贝母、薄荷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60.咽喉梗阻。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气滞、痰阻、阴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合李氏消瘤汤加苏叶,生姜(半夏厚朴汤意); 严重者加石菖蒲,郁金; 兼咽干者加 麦冬,玄参; 咽喉充血红肿,加白芍易为赤芍,加金银花; 两种症状同时存在,两方同时加入。其余按症加减。 61.声音嘶哑。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重加蝉衣20-30克治疗, 咽干口渴加 麦冬,玄参各10克; 喘者加麻黄, 有热者重加生地 或加石膏, 咽喉肿痛者重加生地 或加桔梗,银花,连翘各10-15克。其余按症加减。 62.牙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热、胃火、虚火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升麻,当归,黄连,细辛10-15克(清胃散意,当归四逆汤意)。 痛处烧灼明显者加石膏20-100克,其余按症加减。 63.口腔溃疡。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治疗; 急性者合口疮立验汤(石膏、麦冬、知母、栀子、黄连、大黄、绿豆衣、锡类散(或青黛)); 慢性者 (桂枝 易为 肉桂4克   生地加量至30克),再加熟地,龙骨,牡蛎各30克  怀牛膝15克 附子5克(导龙入海汤意), 其余按症加减。 也可用生绿豆或黑芝麻生嚼15分钟,必要时结合外用治疗。 64.鼻炎。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加 桔梗,玄参治疗(玄参桔梗汤意); 鼻塞多涕者加 生姜,苍耳子,辛夷; 鼻塞 浊涕粘黄者 加五味子,石膏,生姜(各10克); 鼻孔发热生疮者 加五味子,贝母,黄芩; 鼻塞声重,语言不清者 加泽泻,苏叶。其他随症加减。 过敏性鼻炎 再加乌梅,防风,柯子各10-15克   黄芪20-30克; 小儿多涕症 加羌活,独活,防风,黄连,生姜,大枣各10克     黄芪,党参各20克 65.痔疮。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 赤石脂,干姜,升麻 治疗; 肛门灼热加黄连,便燥加阿胶。其他随症加减。 66.皮肤瘙痒。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治疗, 轻者加地肤子,白鲜皮各20克治疗; 严重者合李芳祥自拟止痒汤(荆芥,僵蚕,白蒺藜,苦参,蝉衣,防风,当归,丹参,雷公藤各10克  地肤子,白鲜皮各20克)  67.耳鸣耳聋。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 严重者再加石菖蒲,响铃草,磁石(耳聋左慈丸意)。 日久加山药,山萸,泽泻(六味地黄丸意)治疗。 头胀,心慌心烦,失眠多梦等加龙骨牡蛎各20克; 头晕加 天麻10-15克。 其余按症加减。 68.高血压。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原发性继发性等, 一律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去甘草)合用李氏降压汤(石决明,龙骨,牡蛎各20-30克   葛根,菊花,当归,川芎,黄芩,杜仲,怀牛膝,决明子,夏枯草,天麻各15克 钩藤10克)。 内热甚,苔黄腻,合黄连解毒汤(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其余随症加减。 69.色斑。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均以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治疗; 雀斑 加(生地加量至20克),丹参,浮萍,鸡血藤各30克   连翘15克 ,红花,川芎,荆芥穗各10克  黄褐斑 加   熟地,山药,山萸,白芷,白鲜皮,黄柏,当归,川芎,白蒺藜各15克   70.扁平疣。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合复方马齿苋合剂(马齿苋60克,蜂房9克,大青叶15克,生苡仁30克)或李氏消瘤汤。其他随症加减。 71.产后缺乳。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 肉豆蔻6克   通草,漏芦,穿山甲,核桃,黑芝麻,当归各10克    王不留,路路通,黄芪各30克; 乳房干瘪 加猪蹄。其他随症加减。 72.糖尿病。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生地加量至50克  桂枝易为肉桂3克) 再加 蚕茧50克   黄芪,僵蚕,丹参,仙鹤草20克    黄连10克 73.脱发。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白芍,茯苓,生地加量至15克) 再加 熟地15克,当归,桃仁,夏枯草,红花,侧柏叶,黑芝麻,枸杞各10克,   桔梗6克。 其他随症加减。  74.白发。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茯苓,生地,何首乌加量至15-20克)加女贞子,旱莲草(二至丸意),补骨脂(青娥丸意),怀牛膝(二灵丹意),枸杞,菟丝子(七宝美鬓丹意),黑芝麻,黑豆各10-18克。其他随症加减。  75.中风后遗症。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白芍易为赤芍),   黄芪120克,  当归,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各10克(补阳还五汤意) ,僵蚕,附子,没药各10克  蜈蚣2-3条 (僵蚕丸意) 。 其他随症加减。  76.打鼾(打呼噜)。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玄参,贝母,牡蛎,夏枯草(李氏消瘤汤意), 桔梗,花椒,当归,五味子,防风各10-15克 。 其他随症加减。  77.痛风。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土茯苓100克  五加皮50克   萆薢40克  车前草,板蓝根,威灵仙各30克    泽泻,泽兰,细辛,当归各10-15克。 其他随症加减。  78.强直性脊柱炎。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治疗; 急性期加 乌头汤 或 附子,防风,麻黄,知母(桂枝芍药知母汤意),细辛,当归各15克(当归四逆汤意),加雷公藤10-15克(配伍甘草解其毒性)。 慢性期合 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秦艽,肉桂,防风,人参,川芎,当归,细辛10-20克(当归四逆汤意))加雷公藤10-15克(配伍甘草解其毒性)。 其他随症加减。  79.白细胞减少(含粒细胞降低)。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律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合李氏升白汤(黄连,升麻,当归,(清胃散意)黄芪(黄芪当归补血汤意),党参(补中益气汤意),补骨脂,五味子(生脉饮意),防风(玉屏风散意),枸杞子,黄精,鸡血藤各10-15克。其他随症加减。 80.泪囊炎。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律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白酒或黄酒,全蝎18克(研末分2次服用); 眼睛发痒加白鲜皮,地肤子,蝉衣各10-15克。 81.角膜混浊。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律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蝉衣30克  水蛭6克。 眼胀痛加牡蛎20克,夏枯草10克; 羞明畏光加夏枯草,细辛各10克。 82.痤疮(粉刺,青春痘)。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律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合导龙入海汤加 连翘,当归,黄芩,黄柏,桑白皮,枇杷叶各10克 三跋 系统疗法是辨证施治的继承和发展书中曾提到辨证施治的局限与不足,在各论中介绍各种疾病的治疗时,也把传统辨证施治和系统疗法对应并列。有的读者来信说,系统疗法执简驭繁,疗效可靠,可以取代辨证施治。系统疗法与辨证施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先说辨证施治。撇开辞书和教材的定义,辨证就是分析疾病,施治就是治疗疾病。中医分析和治疗疾病,必然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故又称辨证论治。宽泛地说: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治疗疾病,皆可称为辨证施治。把辨证施治概念化、模式化,不利于中医的普及推广和发展。辨证施治是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不是固定不变的。自从张仲景创立了六经辨证,历代都有发展。至明清时代出现的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有些论著并不以辨证施治标榜。后人均将其纳入辨证施治系统。 例如《医林改错》,认为以前的理论方法都是错的,凡病皆有瘀血,应活血化瘀,自创了一系列活血化瘀方剂。其言论虽偏激,但验之临床,用之得当确有良效。近代人已把其理论和方法纳入辨证施治系统。现在,辨证施治内容没有重大发展,形式却逐步固定下来,笔者称这种形式为分型辨治。即把某一疾病,根据其临床主要现,分成若干类型,符合某型,即按该型遣方用药。 这种形式,可综合应用前人的理论、方法、经验,但本身没有独立完整的理论支撑。其条块分割的方式方法,不易全面准确地反应疾病各种错综复杂的表现之间内在联系,因而临床中,有时不能准确决断,或以偏概全,或顾此失彼,使疗效大打折扣。拙著中提到的辨证施治的局限与不足,主要指这种分型辨治。 当然,分型辨治是现在中医普遍使用的方法,有其优点,不能全面否定,只是有待改进。笔者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前人各种辨证施治的营养,并尽力克服其局限与不足,创了疾病的整体观和中药系统疗法。总的看,其仍属辨证施治体系,是传统辨证施治的继承和发展。系统疗法是传统辨证施治的继承。可从两方面。第一,系统疗法是传统辨证施治孕育而成。方法简便,疗效好,由此逐步扩大治疗范围,融入众多方剂,不断总结,深入思考,形成了整体观和系统疗法。在其形成过程中仍时时处处应用传统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 如少阴是关键,表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风寒,上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痰凝气滞,中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湿困,下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水停,血分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血热血瘀,等等,这些重要命的确立,无不借助前人的理论,当然需要透过复杂的表象,去伪存真,抓住问题的本质。小柴胡汤、桂枝汤,二陈汤,四逆汤等,更是前人创立现在仍普遍使用的方剂。第二,解决疾病的个性,还要应用传统辨证施治。 系统疗法既重视疾病的共性,也重视疾病的个性,即在调整整体功能的同时,对重点问题重点解决。如何分析和解决重点问题,是传统辨证施治的特点,是强项。系统疗法应吸收其经验并应用于临床,以提高疗效。 有人把系统疗法概括为“整体辨证+传统辨证”,我觉得基本是准确的。系统疗法是传统辨证施治的发展。也可从两方面说明。 第一,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拙著认为,各种不同的疾病都具有共同的整体性,其各部位各层次的病理特征基本是稳定的,因而可以通过调整整体功能并重点解决重点问题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且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易于操作,疗效好,副作用少。当然,它现在并不完美无缺,还要继续棎索。但与传统辨证施治不同的理论和方法的出现,必将开阔人们的视野,活跃人们的思想,丰富了治疗手段,对中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认识上的更新。八纲辨证的兴起,把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这些对立现象绝对对立起来,非此即彼,错杂者只是特例。整体观和系统疗法则认为这些现象是对立统一的,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共同存在,都是疾病表现的不同侧面。这就使认识得以拓展和深化,更符合辨证法。 另外,中医界一直流传的一些说法,如阴虚忌桂、酒家忌桂、血证忌桂、柴胡劫肝阴、燥湿伤阴、利水伤阴、胎前禁利小便等等,在系统疗法的实践中被突破,这必然使人从众多认识领域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十八反一直是中医用药的禁区,根据临床需要,瓜蒌与附子同用,甘草与海藻同用,未见不良反应、疗效不错,这是否和系统疗法组方用药有关,有待研究证实。继承和发展,是学术得以延续和进步的必要条件。没有继承,空谈发展,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水,空中楼阁;只谈继承,不思发展,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必将停滞不前,逐步被边缘化,最终走向衰亡。当前中医两种威胁同时存在,而以后一种更为严重。拙著为中医的继承和发展,作了初步探索,远不够成熟。希望同道将其作为阶梯,踏着它继续攀登! 一,每一疾病可能出现不同症状,必须全面了解,不要忽略哪怕不太严重的症状。需要加减的,要一一按症加减,不需要加减的不要随意加减,以体现系统疗法的严密和完整,也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第二,同一种症状,可能出现在不同疾病中,除按症状加减外,有时还必须按疾病的性质加减。如右胁下痛,可见于胆囊炎、胆石症、肝炎、肝癌等。胆囊炎、肝炎按加减法,去大枣加牡蛎、青皮,其余则按症状加减。胆石症除按加减法加减外,还须加金钱草、海金沙等。肝癌除按加减法加减外,须加鳖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为使加减法不至过于复杂,这些按病加减用药,一般不列入上述加减法,治疗时可参阅各论中相关疾病。 第三,以上所列多为以内科、妇科为主的各种疾病可能共同出现的一些症状。外科、皮肤科、五官科等多有特有症状,为避免与各论重复,列入较少。可参阅各论中相关疾病。 第四,以上所列加减法为个人经验的积累,疗效确切,但不应视为固定不变的模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其加减方法也必然随之变化。只要确有疗效,可不断探索,但不应破坏系统疗法的整体构架。  李芳祥全息汤研究所 李氏全息汤常用合方、合药: 腾龙汤 腾龙汤是日本 汉方医(意同中医)竹中文辅的家传方。 组成: 昔茵仁30-100克 (即薏苡仁) 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苍术,甘草各10-15克, 生大黄(或制大黄),芒硝(或元明粉)各6-15克 日本汉方医常用于肛周炎、睾丸炎、前列腺炎、予宫肌瘤、肾结石等下腹部、盆腔、会阴部之炎症,有肿块、疼痛者。 方义 : 牡丹皮、桃仁活血祛淤; 昔茵仁、瓜子仁化湿排脓; 苍术祛风燥湿; 大黄攻积导滞,泻火凉血,行淤通经; 芒硝泻热通便; 甘草清热解毒,且能中和诸药。 如无便秘症状可去大黄、芒硝。 腾龙汤组方与大黄牡丹皮汤与千金苇茎汤相似,我常以其合用李氏全息汤用于全身上下各种炎性疾病,疗效显著,适应范围广泛。 导龙人海汤: 是已故陕西省著名中医王正宇教授所创经验方。 临证中辨证使用该方治疗慢性咽喉炎、牙龈炎、口腔溃疡、结膜炎、耳鸣、痤疮、早 泄、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等,均收到显著疗效。 导龙人海汤基本组方: 生地、熟地、龙骨、牡蛎各30克,怀牛膝15克,附子3-5克,肉桂3-5克。 该方适用于虚火上炎型的上述各病。此处虚火有阴不制阳,阴虚火旺之火;又有阳虚阴不维阳,格阳于上之火。 阴虚火旺之火:表现唇红,面红,五心烦热,喜寒恶热,口渴不欲饮水,烦躁难眠,咽红,舌红少津边尖甚,脉细数; 阳虚格阳于上之火:常表现为口咽、牙龈嫩红,潮热,口干不欲饮水,喜热恶寒,舌淡红、苔薄白、或白厚而润,脉细弱。 无论阴虚或阳虚,均可用上方加减使用。 方中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滋阴补血,共为主药,一补一清,滋阴凉血而达清上焦虚热之目的,且无一般清热药苦寒直折之弊。 龙骨、牡蛎咸寒入肝肾经潜浮越之虚阳,与生地、熟地均用大量,可镇元阳垫伏于龙宫。 怀牛膝苦微寒,活血而引血下行,增上药镇潜之功。 附子、肉桂小量使用,为反佐药,在一派寒凉滋腻镇潜药中用大热之品,防其寒凉损伤阳气,又防其滋腻阻碍脾胃运化。 上面为王正宇的导龙人海汤的方义与主治范围。 根据李芳祥多年应用,将其应用范围与方意有了开拓性的进展。下面简述一下: 导龙人海汤 是李氏全息汤最常合用的方药之一。 除了上面说的虚火上炎性疾病外,还有其他应用新范围。 应用指征之一: 头面五官等上焦部位,慢性火热躁动症状 如慢性牙痛,慢性咽喉痛,失眠,多梦,口干渴,耳鸣,痤疮等 急性者一般不作为首选指征使用 应用指征之二: 上热下寒证 此型患者多见手足冰凉,而面部多发赤热,口干渴甚或口苦。头胀心烦,失眠多梦,心慌不安等证。 以口面部和手足形成明显的寒热对比。 更年期患者面部潮热汗出,或高血压患者等多见面红目赤或持续性或阵发性。手足不温或但见双脚冰冷。即是明确的应用指征,可以大胆放矢。 应用指征之三: 多汗,出血,心慌,肝风内动,热绕躁动者 如遇多汗,出血(血小板降低等),心慌感的患者时,要注意诊查其是否若伴有虚火上炎,或上热下寒的表现,若符合这应当考虑首选应用。 肝风内动证,风性善行而数变,如抽搐,肌肉痉挛,癫痫,帕金森等,其他伴随症状不明显者应当首先选用。或伴有上述指证条目者尤为首选。 肝风内动,多因肾阴水亏虚,水不涵木,导致肝气亢盛,气有余便是火,火热极生风,产生躁动多变的风证表现。如癫痫,帕金森,高血压等。 方中,生熟地填补肾精能生津液,怀牛膝引经入肾,引火下行,肉桂附子引火归元,龙骨牡蛎镇肝熄风。 应用指征之四: 小儿骨发育迟软或老年人肾虚腰腿酸痛伴有骨质疏松,身高下降者 人至老年,如时至冬季,由肾所主 肾精与元气苟延残喘,慢慢消耗殆尽,生命终结 肾藏精,主骨,生髓,老年人多发生骨关节退化性疾病,如腰椎骨质增生,关节退行性变,骨质疏松等,但此类虽名称不同,但病因病理皆相类似。 年老肾渐虚衰,肾精耗损已不足,肾精不足则骨髓不充,骨髓不充则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变形,自身又以骨质增生的形式来支撑动力学结构平衡。 其中生熟二地填补肾精,益髓充骨,又能止骨痛,抗风湿;附子肉桂温补肾阳,阴得阳滋养而化源不断,怀牛膝补益腰膝,引药入肾,腰腿力强入牛,故名牛膝。 龙骨为旧时骨骼化石,有以形补形之意,富含钙磷镁等骨骼必需营养物质,牡蛎在食疗界被誉为”锌中之王“,富含锌钙氨基酸等诸多营养元素。与成药“龙牡壮骨颗粒”如出一辙。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指证除虚火上炎,上焦热象明显者,肉桂,附子剂量宜小不宜大,一般3-6克为宜。 其他情况,特别在阳虚畏寒症状表现明显者,可以加量肉桂附子以温补肾阳,扶助阳气。 此时,桂附便不再是引火归元的功效,而是起到温补肾阳的君臣药物,加以生熟二地填补肾精,滋阴助阳,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后续应用方法是原作者没有提及的,是我们的创新和发展。 此处用法,无不有六味地黄丸和桂附地黄丸之意,实属奇妙。 用李氏全息汤合用导龙入海汤时,基础方内桂枝(与肉桂)可以任选其一或去除。 附子与半夏 为中药十八反组成之一,可以根据需要任选其一,或配伍同时应用。 无论诸多条目,仍以第1-2条目为最基本。 今天课程就到这里。 补中益气汤: 为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李东垣(河北正定人)著作《脾胃论》中,又名“医王汤”。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主要功效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常用于中气下陷、脾胃虚弱、气虚发热、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状。此方虽为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的经典效方,但亦不仅限于脾胃疾病,对于其他病症,只要符合中气不足、清阳下陷的机制即可应用。现今用于治疗内脏下垂、美尼尔综合症、低血压、白细胞减少症、重症肌无力、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蛋白尿、乳糜尿、冠心病、慢性肾盂肾炎、习惯性流产等,都取得一定疗效。   黄芪18克、人参6克(或党参15克)、白术9克、炙甘草9克、当归3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生姜9片、大枣6枚   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是补益类方剂 补气剂的代表方剂 他看上去简单平和,却屡屡能起沉疴,消痼疾。 用《易经》理论分析,脾胃属艮土,所以补中益气汤是调养人体脾胃系统的良方。 其中,黄芪,参,白术,甘草,柴胡,当归5味为先天艮卦的西北地区所产。 升麻主产于东三省,得后天艮卦之气, 白术主产于浙江,为东方,为先天离火之地,即白术得先天离火之气。 陈皮主产于南方,南方为后天离火之地,补中益气汤中用白术和陈皮,是为了补火以生土。 然,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所以 适应范围较广,是李氏全息汤最常合用方剂之一。 主治: 1.脾不升清证: 头晕目眩,视物昏忽,耳鸣耳聋,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萎黄,纳差便溏,舌淡脉弱。 2.气虚发热证:  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而胖,脉大无力。 3.中气下陷证: 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气短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脉虚软。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均居中焦,以消化水谷摄取精微物质而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脾胃健运,则精力旺盛,气血充沛,故有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营卫生化之源。《素问》说:人以水谷为本,还有“民以食为天”。《中藏经》也说: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 李东垣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由于人民饥饱失常,水生火热。所以那时人们的胃气大多备受损伤。所以他创造了补中益气汤来补益人体胃气,消除胃气损伤而导致的种种疾患根源。 而如今虽然丰衣足食,但因为种种缘由,饮食不规律,经常过饱或过饥,胃气也同样受损,从而滋生出各种疾病,同样也需要补中益气汤来纠正。所以李东垣说:饮食失常,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思,劳逸过度,而耗损元气。 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乏源,脏腑经脉失养,则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纳少便溏。 肺气失于脾胃清气充养,土不生金,肺气虚则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脾肺之气亏虚,则卫气不足,皮毛失于温煦,则畏寒肢冷,反复易感,四肢不温,气虚腠理不固,则多汗。 脾宜升为健,中气虚弱日久,清阳不升。则可导致多种病变 如清阳不升,营养物质不能上承至头面部,清窍失养,则头昏目眩,甚至头痛不休,耳鸣耳聋,视物不清; 津液不能上承则口渴,而渴喜热饮,舌质淡胖。 若清阳下陷,郁阻不畅则出现发热,而非实火发热,故其热不甚,病程久,时发时止,手心热,劳则加重,脉虚大无力。 若中气下陷,升举无力,则出现久泻久痢,崩漏下血,尿蛋白等气血精微物质流失之证,或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肾下垂,乳房下垂,阳痿不举等内脏下垂之证。 综上所述,本方主治尽管临床表现多样,但均由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所致。 原方附加减法: 1.血不足-加当归。 2.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味。 3.肺热咳 嗽-去人参。 4.嗌干(口干)-加葛根。 5.头痛-加蔓荆子,痛甚加川芎。 6.脑痛-加藁本、细辛。 7.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 8.有痰-加半夏、生姜。 9.胃寒气滞-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 10.腹胀-加白芍、甘草。 11.热痛-加黄连。 12.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   13.咽痛-加桔梗。 14.有寒-加肉桂。 15.湿胜-加苍朮。 16.阴火-加黄柏、加熟地、山药。 17.阴虚-去升柴,加熟地、山茱、山药。 18.便秘-加大黄。 19.泄泻-去当归,加茯苓、苍朮、益智。 变化方: 1.除当归、白朮, 加木香、苍朮-名调中益气汤, 治脾胃不调,胸满肢倦,食少短气,口不知味,及食入反出。 2.加白芍、五味子-亦名调中益气汤, 治气虚多汗,余治同前。 3.加苍朮倍分,半夏﹑黄芩各三分-名参朮益胃汤, 治内伤劳倦,燥热短气,口渴无味,大便溏黄。 4.去白朮,加草蔻、神曲、半夏、黄柏-名升阳顺气汤, 治欱食劳倦所伤,满闷短 气,不思食,不知味,时恶寒。 5.加炒芩、神曲-名益胃升阳汤, 治妇人经水不调,或脱血后食少水泻。 6.加黄柏、生地-名补中益气加黄柏生地汤, 治阴火乘阳发热昼甚,自汗短气,口渴无味。 7.加白芍、细辛、川芎、蔓荆-名顺气和中汤, 治清阳不升,头痛恶风,脉弦微细。 8.加羌活、防风、细辛、川芎-名调荣养卫汤, 治劳力伤寒,体热,恶寒,微渴,汗出,身痛,脉浮无力。 9.去姜枣陈归柴,加黄柏,葛根,蔓荆子,名益气聪明汤,主治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清阳不升,白内障,耳鸣,或多年目暗,视物不清。 10.去柴归姜枣陈,名举元煎,主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等证。 11.去姜枣归陈草,加知母桔梗名升陷汤,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又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脉沉迟微弱,或三五不调。 12.加茯苓,远志,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名归脾汤。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现代药理研究: 补中益气汤 是一种有效的生物应答调节剂: 1.免疫调节作用: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激活巨噬细胞 2.抗肿瘤作用: 喂饲补中益气汤的动物对任何一种肿瘤均有明显抑制肿瘤增殖作用。 3.诱生干扰素和调节内分泌 黄芪单用能诱生干扰素。补中益气汤能调节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从而改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功能。 4.补中益气汤促进精子生成与成熟,促进蛋白质合成; 5.对胃肠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 脾虚患者多见副交感神经偏亢奋,说明脾虚患者胃肠功能紊乱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系。补中益气汤通过影响植物神经递质而调节胃肠平滑肌运动功能的亢进或衰弱。补中益气汤可通过与胃泌素受体竞争性结合,降低受体过高的亲和力,从而降低对刺激物的胃酸反应性,且能增强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加强胃黏膜的防御作用,削弱攻击性因素对胃粘膜的损伤,促进胃肠黏膜病变的愈合。  6.其他:升压,强心,耐缺氧,抗疲劳(抗应激能力),对脾虚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今天先讲到这里,明天继续。 一.功效: 1.益气健脾 药理研究发现,大黄致脾虚模型大鼠胃壁细胞电镜下可见明显扩张的分泌小管,小管内可见增长密集的微绒毛,囊泡状结构少见,未见线粒体结构异常,提示脾虚大鼠胃壁细胞超微结构呈应激状态,补中益气汤对其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有恢复作用。研究提示,脾虚大鼠胃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的结合位点数显著减少,导致脾虚大鼠胃粘膜的防御性下降,对攻击因子的敏感性增强,同时可见胃黏膜组织一氧化氮含量降低,补中益气汤可以升高脾虚大鼠胃泌素受体的结合位点数,升高胃黏膜组织中一氧化氮的含量,升高脾虚大鼠胃泌素含量。研究还发现,大黄致脾虚型大鼠壁细胞内钙调素、钙/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活性明显升高,提示脾虚大鼠壁细胞处于高应激状态,补中益气汤可以降低大鼠壁细胞内CaM及Ca2+/CaM-PKⅡ 活性,降低壁细胞内的Ca2+含量,增加壁细胞内三磷酸肌醇含量, 应用指标之一: 乏力。 顾名思义,补中益气,即治疗气不足的气虚证,气虚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疲乏无力,嗜卧,不爱活动,总想躺着坐着休息。 脾胃健运,元气内充,气虚得补,气陷得举,清阳得升,则诸症可除。赵献可曾说:凡脾喜甘而恶苦,喜补而恶攻,喜温而恶寒,喜通而恶滞,喜升而恶降,喜燥而恶湿。本方集甘,补,温,通,通,升,燥为一体,故在补益脾气诸方中颇具特色。 补气药中加升提药,以补气为主,升提为辅,补中寓升; 补益药中配伍行气药,即可调节气机之升降,可使补而不滞。 应用指标之二: 久劳。 《内经》曰“劳则温之,损者益之,下者举之”,人体的动作行为都要依靠阳气的温养,劳动的过程就是气的消耗过程。人越劳动就越觉的累,疲乏无力,这就证明体内的气越来越少了,所以长期劳累会损伤阳气,劳倦是劳累导致的疲倦感。 “倦”即是指的四肢倦怠。脾主四肢,主肌肉,脾气受损,则四肢倦怠,肌肉酸痛无力。 另外,肺属金,主气,属阳,脾属土而能生金,阳气虽有内外之分,但都依赖于肺气的传输。 劳作太过虽然损伤的是主外的阳气,但在内的阳气也不能正常运行,中焦脾胃不能运化水谷,反而被水谷之湿所困,更不能运行水湿的功能了,善治虚劳的张仲景和李东垣都是从温补脾胃阳气着手的。 这些患者并不一定有主诉明显自觉乏力症状 给人以气不虚的假象 这时候可以从具体的临床表现里来判断其是否有隐蔽的气虚表现。 如人气虚低热或其他下午加重的疾病或症状,一般多发生在下午,夜眠后气血得缓。一般上午气尚足,症状不明显,下午,气血消耗,气渐渐亏损,症状便显现出来,所以疾病多在下午加重。 劳动后加重的疾病也是这个道理,有很多腰腿痛患者,走的时间久后就会疼痛,如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久行后不但疼痛加重,而且伴有麻木也会加重 《内经》讲“气虚则麻,血虚则木” 不也验证了,越走的时间久,气越虚嘛 人活动的过程,就是消耗气的过程。 很多腰痛患者一干活就酸痛难忍 大部分中医言其肾虚,实际主要为脾虚或脾肾两虚 盖脾主肌肉及四肢,脾虚则四肢肌肉承受水谷精微无由,而见肢软体倦,神疲少力,肌肉无力亦不能久坐、劳累矣,此亦脾气升举无力也。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五行属土,居于中,不主时,各四十五日居之。金、木、水、火均寄于土,故肺、肝、心、肾之疾均可以脾胃调之。 以前方书中补脾胃治疗腰痛虽然未见明确提出,但细观《内经》亦有多处提及相关的一些条文。如《金匮真言论》云“中央属土,病在脾,俞在脊。”此处虽指脾的病变可以取腰背部的脾俞治疗,反其道,腰背部的疾患亦可从脾胃入手啊。 《五藏生成篇》亦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脾为肾之主,此处之主,亦为制约之意,脾虚则肾无以制而横溢,骨之增生起矣。而腰亦为肾之府,脾虚腰亦痛矣。《痿论》亦云“阳明者,五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肝主筋。 而阳明乃宗筋之府,阳明病则不能正常化生气血以润筋,筋无所润则痿软无力矣。《厥论》云“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此处亦明确提出,宗筋之濡养必须要太阴脾与阳明胃正常化合气血以供之。 人以胃气为本,李东垣在《饮食劳倦论》中立补中益气汤时,亦取《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立法。温者温其气也,补者补其中也,补脾胃也,故名补中益气汤。盖现今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不亦是劳损吗? 以前治疗腰痛多从肝肾入手,取肝主筋,肾主骨之意,其有效者亦有不效者。又有以活血散瘀之方治疗者,而总有部分患者效果不佳。 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中有一部分病人常常复发,而且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在治疗后期或多或少均有腰部不适及不能就久坐、劳累者,且此症状常常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稍不注意即复发矣。这类患者合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效果是很好的。 应用指标之三:  饭后加重。 有一类患者症状多在饭后加重 也是脾气虚的表现之一 学员: 为什么饭后加重是脾气虚呢?  胃主受纳食物,吃完后,脾就开始运化吸收运输工作,此工作均赖于脾气的推动。 所以,脾气亏虚,不需运化饮食时,症状尚不明显,当其吃饭之后脾开始工作,气虚了,症状就变得明显,犹如火上浇油。 学员: 有道理    这些多见于胃溃疡,冠心病,腹胀等情况 胃溃疡浅表性胃炎等多饭后疼痛,现代药理研究标明补中益气汤有防止消化性溃疡的作用 胃下垂,萎缩性胃炎,大多进食后腹胀加重 补中益气汤可以治疗内脏下垂的气陷证,又能治疗萎缩性胃炎,因为脾主肌肉,器官胃也是由肌肉构成,与脾相表里 无论是胃这一脏器,即使在体内或体外等任何肌肉萎缩,都与脾相关 治疗皆宜补中益气汤。 有些患者饭后头晕等也属于这类情况 饭后脾气全用来消化食物,其升清之力就变弱 所以头部缺乏精微物质了,就出现了头晕 冠心病,其心肌缺血心绞痛多发生在过度劳累或饮食过饱后 这二者正满足上述两点表现 气为血之帅,气虚推动血液运行无力,便灌注到脏腑组织内的气血就少,尤其是心脑,这时候就会出现脑缺血,心肌缺血。 综上所述,除典型的乏力症状之外 ,过度劳倦,不耐久坐,久立,久行,饭后加重者,大多都属于脾虚而致,均可以合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全方或筛选药)。 应用指标之四: 器官下垂 脾主升清,其功能之一就是升提内脏并固摄其位置的相对稳定 若脾气不足,则升举无力,就像举重运动员一样,没有力气举起重物一样 脾主升无力,同样内脏器官也会发生下垂现象。 学员: 女性乳房下垂也在内吗? 我看到没生小孩的女的乳房也下垂  那你再去仔细观察和询问 她的脾胃肯定不好 常见的有胃下垂,子宫脱垂,直肠脱垂,肾下垂,足下垂以及眼睑下垂,乳房下垂,阳器垂萎不举等以及胸腹背渐弯而驼背,皆为脾虚气少之证。 前半部分,古今医书中最常见,暂不多论。 下面讲解后面的内容,是我独特的观点, 先说说阳痿,一是阴器萎纵下垂不能举起。《素问》曰:前阴者,太阳阳明之所合也,张景岳也说“前阴者,足三阴,阳明,少阳及冲,任,督,跷九脉之所合也”。可见前阴之病,可由脾胃及冲任等脉受病导致。 应用指标之四:  二便异常 《内经》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溲即指小便;便实指大便而言 中气者,中焦脾胃之气也.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乃气血生化之源,又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便之正常排泄,赖中气为之转输,中气不足可出现二便异常。 二便如何异常?补中益气汤适应于那种情况? 小便无论是尿不出来。还是尿的太多止不住,如尿等待,癃闭,尿频,尿失禁等;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肾小球硬化,神经性尿频,慢性尿路感染等 大便无论是排便次数多,每日数次的腹泻,还是排便次数少,数日一次的便秘,包括各种慢性肠炎,结肠炎,五更泻,及习惯性便秘,排便无力,宿便不尽等 至若前后二阴,虽为肾所主,然大肠乃传导水谷糟粕之官,脾胃为腐熟运化水谷之仓瘭,大小二便之通利与否实与脾胃关系甚大。 脾胃虚则水谷不化,饮食停留中焦不下,则大便不行矣。又《伤寒论》之脾约证,乃由脾伤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水入于胃,需脾肺之气强旺,方能使其从胃输布于全身而归于下焦,最后由肾气蒸化为小便而出也。若脾虚则水饮停于胃不行 ,且脾土为肺金之母,其母病及子 ,令肺气不足,则肺宣肃输布之能亦不行矣 ,脾肾乃先后天互助关系,肾中命门之火生脾土,脾土虚寒,子盗母气,久之命门之火为之衰弱,命门火衰 ,则气化无权 ,小便无由而出或小便不利之证生焉. 二便异常只要因气虚而致者,皆可选用补中益气汤治疗 尤其是大小便异常同时存在且病久者,补中益气汤必是合用之要方。 排便次数多,即为气虚固摄力不足,导致溲便增多; 排便次数少,为气向下推动作用无力,而导致溲便次数减少及二便闭塞不通。 诸般情况,皆与气虚有关,然气血生化源于脾胃,所以补中益气汤通过健脾益气,并能枢纽气机之上下,故合用补中益气汤能实现对二便的双向调节。 应用指标之五:  头窍不利 《素问》言“ 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 ”,不及 即虚而不足。 王冰说“ 脾之孤脏,以灌四傍,今病则五脏不和 ,故九窍不通也 ” 李东垣说“ 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言 “ 脾气不足 ,则五脏之气 ,皆不和矣” 清代医家张兆璜曰:“ 九窍为水注之气 ,脾不得为胃行其津液 , 故令人九窍不通 ”。 综上之医家所言,则知此由脾气虚,不能运化水谷,五脏失水谷精微之养,致九窍失养而不通也,或由脾虚生痰,痰饮流窜,阻塞窍道,致令不通也。 《黄帝内经》言“ 肺气通于鼻 ,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 ,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肾气通于耳 ,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五脏不和 ,则七窍不通 ”  头部“七窍”即鼻(1),舌(1),目(2),口(1),耳(2) 。 七窍再加前后二阴(肛门,尿道)合称“九窍” 前后二阴之二便异常已在前面表述,此处不做重点内容讲解。 九窍之中,鼻为肺窍,舌为心窍,目为肝窍,口为脾窍,耳为肾窍,前后二阴也归肾主管。 盖头为诸阳之会 ,头上清窍皆欲得清阳之气营养 ,若有痰饮 ,瘀血等浊阴之邪来扰 ,则诸清窍为之不利矣。“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易聚湿成痰 ,痰饮流窜 ,可致诸窍阻塞不通。 且脾气不足则升清无力,头面诸窍失清气之所养,渐至不利矣。如目为肝窍,耳为肾窍等,乃清阳营养之气难至之所,脾有不足,清阳不升,耳目头窍等易失其营养而不利矣。如《灵枢》言“ 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且若脾虚生痰,流窜于耳,亦极易致耳窍不通也。 又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沿脉管循行于全身,为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提供着营养。 全身各部(内脏、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无一不是在血的濡养作用下而发挥功能的。 如鼻能嗅,目能视,耳能听,口能语,手能摄物等都是在血的濡养作用下完成的。所以,《金匮钩玄》曰:“气血者,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摄,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是以出入升降,濡润宣通者,由此使然也。”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脾为孤脏,常以中央灌四傍”脾虚则气血乏源 ,五脏之精气为之不足,如此目失精气血液濡养,则眼目昏暗之证作矣。鼻为肺窍,然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脾虚生痰,贮于肺而阻于鼻,则鼻塞流涕,不辨香臭之证见矣。 舌为心窍,而脾之经脉连舌本,散舌下,舌主味而脾主司水谷饮食,脾虚则舌淡饮食无味之证作矣。 口为脾窍,脾虚不运,水谷停积于胃,则食不下,嗳腐吞酸,甚则恶心呕吐之证作焉。 由此观之,深入分析理解“ 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 ”之深意,可为临床指导提供有力依据。 如耳呜耳聋之证,其治有益肾通窍之法,然健脾益气升阳开窍之法不可忽也,使清气上升,耳得其养,其用可复矣。 陈潮祖在《中医治法与方剂》中即立有聪耳益气汤以治耳鸣,其言“ 气虚是因,耳鸣是果,治此应当益气治本,气充则耳鸣自愈”。 又眼目昏暗不明之证,治虽有养肝明目之法,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健脾益气养血之法不可忘。 再有鼻塞流涕之证,治有宣肺开窍法,然观“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则知健脾化痰之法不可少也。 郑钦安于《医法圆通》即有言:以¨甘草干姜汤加桂枝茯苓治鼻塞流涕者,屡屡获效 ,而其治也不离脾胃。 《续名医类案》中有医案:名医吴孚先给一个人治鼻炎,开了补中益气汤,患者喝了一百帖都不见效。又找其它医生,先后用了白芷、防风、辛夷、川芎等药材,哪知鼻炎越来越厉害。不得已他又回来找吴孚先,又喝了一百帖,最后终得痊愈。  综上所述,九窍之通与不通,与脾胃之关系甚大,临证之中,遇有九窍不通之证,不可一味投以通利开窍之品,耗伤脾胃中气 ,致病反重。当心求经旨,立健脾益气通窍之法,选取李氏全息汤合既作用于胃、又通气于头的补中益气汤加减,才能真正地根治。   李氏全息汤 集百家之长,深入研究,创新而不失根基,开拓而不失真理。 应用指标之六 溃疡糜烂 溃疡:是指皮肤或黏膜表面组织的限局性缺损、溃烂,一般溃疡缺损超过粘膜肌层。 没有超过粘膜肌层,局限于黏膜表层的坏死性缺损,称为糜烂 最多见的有消化道溃疡(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口腔溃疡,眼结膜溃疡,生殖器溃疡(如白塞氏病),宫颈糜烂等 脾主肌肉,全身黏膜肌肉均由脾来主管,溃疡糜烂发生在黏膜肌肉之上,必由脾之功能异常导致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脉“连舌本散于舌下”,“阳明胃脉挟口环唇”,脾与胃相表里,胃肠相通,以及《素问》“前阴者,太阳阳明之所合也”等理论,都表明上述疾病皆与脾胃功能相关。 结合前述内容,饮食起居无度,使脾胃之气受损,一则脾气下陷,不能正常输布脾精水液,中气不足,气血无以化生,导致肌肤黏膜部位失濡养,二则脾胃气虚,升降运化失调,水谷之精微不能灌溉脏腑而被遏制,产生阴火,内伤发热,虚火上炎,热浊肌肤而出现皮肤黏膜溃疡糜烂之证。 补中益气汤,升阳补气,培土敛火,黄芪又可托毒生肌,促进溃疡糜烂的修复愈合 《内经》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心主火,主血脉 其中的“疮”即指疮疡而言。 溃疡糜烂即属于疮疡科的一部分 由于火与血瘀所致 当归活血止痛,升麻升阳散火,又能解毒 可加入白芷白芨排脓止血,敛疮生肌,促进溃疡愈合 终促使脾胃健运,升降有序,邪火得解,脾精可散,皮肤黏膜重获濡养,而溃疡病可愈,而不易复发矣。 注:实火无气虚而急发者非本方所适宜。 本方不适用于恶寒发热表证者,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实证者。 应用指标之七 自身能量物质不足或功能低下 自身能量物质,指的是人体自身含有的正常的物质 以及对人体健康和生命活动有益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粒细胞,肌肉组织,精子,卵子,卵小体)等物质的缺乏,与指标低下。 功能低下,包括各个系统和多种功能的低下与不足 包括听力,视力,嗅觉,血压,心肌搏动力度,月经来去调节,造血机能减弱,生殖机能减弱,身体肌肉力量减弱,膀胱肌肛门控制排便能力,如大小便失禁,尿急,五更泻或尿等待,尿闭,或便秘,及胃肠消化能力减弱,胃肠蠕动减缓,行动迟缓,思维迟钝,心脑供血不足等功能低下或不足。 上述范围均可选用补中益气汤治疗 上下气机调节中枢,为五脏六腑后天之本 人以气血为本,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正常与否均赖于气质调节推动,和血液的濡润滋养。故脾气强盛才是维持全身功能正常的首要环节。 略微气虚单加黄芪 气虚伴口渴加黄芪再加党参 气虚严重合补中益气汤原方(可用党参) 气虚严重或气陷者补中益气汤用人参。 : 1. 女性尿道综合征:补中益气汤加特拉唑嗪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有效率可达86.2%。 2. 格林巴利综合征: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具有有效率高且副作用小。 3. 重症肌无力:用大剂量强的松并用补中益气丸的方法治疗重症肌无力,上睑下垂型27例,随访半年以上,总有效主为100%,治愈率为81.5%,复发率为4.5%。 4. 男性不育症:应用八味地黄丸和补中益气丸治疗男性不育25例,总有效率为92%,未见有明显副作用。 5. 肾炎血尿:采用本方加味治疗肾炎顽固性血尿187例,痊愈154例,总有效率为97.9%,提示本方法对该病具有缓解症状,消除血尿,蛋白尿,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和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6. 胃下垂:采用ATP(三磷酸腺苷)与补中益气丸口服治疗300例脾虚气陷型胃下垂1~2个月,结果胃下缘上升2~5厘米者188例,症状消失1年后复发45例。 7. 小儿尿频症:用补中益气汤加露蜂房治疗小儿尿频症100例,全部治愈,治疗时间最长15天,最短5天。用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52例,疗效显著。 8. 胆汁返流性胃炎:以补中益气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89例,痊愈19例,显效32例,有效3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 9. 慢性肝 炎: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肝 炎31例,治愈12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1%。 10. 脑外伤综合征: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脑外伤综合征30例,结果表明本方汤剂能显著缓解脑外伤综合征引起的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心悸、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欧亚力治疗脑外伤后遗症90例,亦取得良好疗效。 11. 神经性耳鸣: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神经性耳鸣33例,治愈21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 12. 前列腺增生:用公英葫芦茶合补中益气丸治疗前列腺增生98例,临床治愈32例,显效66例,总有效率为100%。 13. 眩晕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眩晕症198例,痊愈98例,有效45例,好转3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91.4%。 4. 过敏性鼻炎: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100例,疗效满意。 15. 慢性腹痛: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腰痛86例,治愈62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100%。 16. 低置胎盘: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低置胎盘55例,疗效满意。 17. 低血压: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30例,显效28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 18. 踝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踝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42例,显效3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9%。 19. 崩漏:用补中益气汤合红孩儿治疗崩漏150例,疗效显著。 20. 中风痴呆病:用补中益气汤加三七、冰片治疗中风痴呆病40例,基本治愈6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 21. 便秘: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单纯性便秘183例,临床治愈86例,显效52例,有效3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3%。 22. 小儿厌食症:用补中益气丸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取得良好疗效。 23. 先兆流产: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先兆流产30例,均在服药10~15剂后血止,症状消失,经治疗后均至足月分娩。 24. 其他:还可以治疗气虚喉喑、术后肛门坠胀、产后尿潴留、排尿性昏厥、反复性角膜上皮脱落、多唾症、下肢肿胀、白内障、尿潴留、尿失禁、淋病后尿道炎、小儿脱肛、损伤性尿闭、麻痹性肠梗阻、痔疮、蛋白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败血症、不宁腿综合征、变异型心绞痛等。 近年来临床报道,用该药经中医辨证后治疗下列疾病也有良效。 1.老年气虚感冒。取苏叶3克,捣碎后用沸水浸泡,以该药茶引送暇补中益气丸1丸,每日早、晚各1次。曾治疗50例患者,10-20天全部治愈。 2.白细胞减少症。该药配方中党参、白术对于因化疗或放疗引起白细胞下降有促其回升之效。治法是补中益气丸每次2丸,每日3次,15天为1疗程,可连续用药3-4个疗程,直到血常规检查正常为止。 3.脱肛。该药能增强肠道平潦肌能力,治疗脱旺及无力性疾病有良效。治疗时用补中益气口服液(也可用丸剂),每服1支,每日2~3次。般用药15~20天即可取得疗效。 4.褥疮。该配方中黄芪可提高免疫力,增强皮肤营养,促进创伤缀织肉芽形成,制止化脓,扩张周围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当归则有提高机体免疫力、解热、镇痛和镇静作用,有利于褥疮恢复。补中益气丸每次1丸,1日3次,2—3个月褥疮可明显缩小,可获痊愈。 5.治肠道易激综合征。用补中益气丸,每日2次,每次1丸,15天为1个疗程。结果34例中治愈20例,有效8例。痊愈的病例经随访半年均未见复发。 6.治眼睑下垂。对于跟睑下垂、上睑不能上举、眼难睁、并疼痛的患者给予补中益气丸,每日2次,每次1丸,一般服药半月即见效。 补中益气汤内容,全部讲解完毕。 李芳祥  作  中国 河北 2013.1.5  工作之余, 绘图二张,解李氏奇效汤运用 之疼痛疾病 按部位加药法,以供大家临床加药参考!以提高李氏奇效汤应用水平, 发扬李氏奇效汤之魅力! 救人救己救天下苍生!   李芳祥 作 李氏全息汤应用技巧概论 李氏全息汤七大特性和一大反应: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应用李氏全息汤这一基础方药,就必先了解它的功效及应用特点和技巧,方可应用灵活,进退自如,疗效平稳,居于长胜不败之地。 1.主方性 : 即以李氏全息汤基础方为主的运用。我们刚讲完李氏全息汤单味药物讲义,对基础方药的性味归经以及功效也有所了解,既然是主方性。必然由基础方内药物的功效相互作用协调下完成。各药物的功效就是李氏全息汤作为主方时的功效。 这是我整理的药物性味归经的表格归类,看其归经,心、肝、脾、肺、肾、三焦,十二经无所不至。所以其通过疗效辅证李氏全息汤对于整体的调节作用是肯定的,也是有效的。 李氏全息汤具有升阳理气,疏散风寒,调和营卫,开胸化痰,化湿运脾,清热解毒,疏肝解郁,升肝降肺,滋补肝肾,调和五脏等具有整体带动局部,病理转化生理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其具有解热镇痛,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癌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改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功能,促进有害物质排出体外等多种作用,适当加减,可治疗各种疾病,使身体恢复到一种最利于疾病康复的最佳内环境,使病程缩短,疗效提高 ,所以临床用治各种疾病,具有见效快,痊愈快的特点。这些功能囊括了各种常见病的共同病理特点,在此原则上,略作改动,便能达到治疗需求,理想疗效。 如李氏全息汤基础方根据药物组成可以分化成很多小方剂:如柴胡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桂枝甘草汤、桂枝汤、二陈汤、下气汤、三白汤、逍遥散等;这些方剂的功效只是李氏全息汤总功能的一个构成单位,所以我们认识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可以多参考这些小方的功效来增加对李氏全息汤的理解。 一般疼痛加白芍用量即可治疗,如腹痛,胃脘疼痛等,有芍药甘草汤意(加当归便有当归芍药散意); 一般骨节疼痛,加量桂枝也可以达到效果(白芍也可加量,此时功效参考桂枝汤对疼痛病的治疗); 一般出血,重用生地也能有效(曾临床遇到痰中带血的患者以李氏全息汤加量生地来治疗,便一直没有见到痰中有血的情况);生地除凉血止血外,还能清热生津,一般遇到口干渴时也可以加量生地治疗。当遇到怕冷或阳虚患者可以生地改为熟地,用以资助肾阴来间接扶助肾阳,为阴中求阳之意; 精血不足,加量制首乌,也可治愈(制首乌为补益精血之名药,补而不腻,倍受古今赞誉);另外其还有润肠通便作用,所以便秘患者也可加量应用;遇失眠患者何首乌也可由“首乌藤”来替换之; 一般水肿可以去除甘草,因为甘草滞湿,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以干扰水钠代谢,导致水液潴留,所以可以去掉(观仲景治疗水肿病的各类方剂,均没有甘草的出现)。 2.广泛性 :  即李氏全息汤加减运用之广泛适用性。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李氏全息汤方药组成寒热均施,诸经皆通,在符合各种疾病的共同规律的背景支撑下,使得李氏全息汤治疗疾病可以大大的简化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的繁琐。同一个加减方法可以适用于同种疾病的多种类型和不同疾病的同种症状,这是对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开拓和发展。临床即使不同的病种证型,只要相同的症状表现应用相同或相似的加减药物后,疗效基本是相同的。 如面肌痉挛的治疗:在现实中,无论是传统中医药、针灸还是西医药、手术等方法对此病治疗都不理想。单谈传统中医对此病的认识和传统辩证方法。本病属中医学的“筋惕肉抽”的范畴。外感风寒,风阳上扰,气机阻滞,气滞血淤,风阳挟痰上扰为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临床便可分为风寒滞留、肝风内动、血虚失养、血瘀生风、风痰上扰、阴虚阳亢等类型。临床相对应的治疗原则就有散寒、镇肝熄风、补血柔筋、活血、除痰、滋阴敛阳等,方药对应就有六七种,而疗效也可想而知,并不尽人意,其原因是什么?因为现代人的疾病尤其是各类慢性疾病、疑难怪病多不能很好的单纯区分症型,硬分开也是给予勉强对症用药也多无疗效,这一点原因可以参考前面的“李芳祥全息体质论的相关内容”。这些证型其实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同时存在于人体共同为病的。风寒袭表必因寒性收引而气血瘀滞,气血瘀滞经脉不通必干扰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血病则及水,则生痰湿,死血不去则新血不生,血虚津伤则阴虚则动阳,阳热生风则肝风内动,出现眼睑和面部肌肉跳动的临床表现。所以这些致病因素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同时存在于人体的,传统中医的弊端就是治病孤立,实践证明“缺乏整体调理的治疗,大多都会失败”。 而上面这些治疗原则,李氏全息汤基础方药中大部分已经囊括。如桂枝汤散寒通络,牡丹皮芍药凉血养血散瘀,二陈汤除痰湿,生地首乌等滋阴补血清热;白术茯苓甘草等健脾药运化痰湿和滋生气血;理气药辅助活血和气化痰湿,推动气血运行,推动郁阻的脉络使之畅通,则寒散痰消气顺,络通血足筋养。再辅以龙骨、牡蛎镇肝熄风;防风、蝉衣、僵蚕、白附子加强除痰疏风之功效;当归、川芎加强活血补血之功效。以李氏全息汤加减治疗具有见效快,痊愈快的特点,是中医传统辨证论治和西医药所不能比拟的。 3.增效性 : 即他类方药合用李氏全息汤基础方运用能增强其原有疗效性。如临床运用单方(除李氏全息汤外的其他药物精简的方剂)治疗某些疾病,按药证相应来说也属于对证,疗效方面,说其无效,但病也有所好转倾向,说其有效,但也未见大效或者久服疗效还是难有继续进展,患者有心不吃药又怕半途而废,继续服药吧,但又久服不愈,相信临证医者或患者都有过这种经历,即使临床辨证准确,疗效初显,但也难以痊愈。 在学习应用李氏全息汤之前,大家多是运用这些单方为主,包括经方在内,我想这种情况大家会经常遇到。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对证治疗按百分比来分析的话,只要见效就说明对证,对证就可以痊愈,久不愈者属于对证但不是完全对症,若比方说对证了60%,那40%的不完全对症的加减用药就会相当麻烦,有经验者也需数次调整才能得满意疗效,无经验者便终归气馁。 若按整体调节的理论来说,就是其方药还不足以起到整体调理的作用,所以此时,若将有效但不能愈,小效但不显著的单方合用李氏全息汤来治疗的话,疾病即可快速痊愈,疗效即可明显,这就是李氏全息汤的增效性。 李氏全息汤的增效性实际是最突出,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特性之一,很多应用者,皆以李氏全息汤作为一种增效剂使用,然后不失辨证论治的精华,使“辨证论治+李氏全息汤基础方”成为固定的使用模式。疗效较单纯辨证论治,高出2-3倍,视其如获佳珍一般。但这虽小有体会和略有成就,但其并未领略体悟李氏全息汤的终极真谛。如果将仅将李氏全息汤作为一种增效剂使用,还是不能突破局限,不能全面的掌握李氏全息汤,医学者仍不易掌握,更可能会增加中医学习的负担。 4.促敏性 :  即传统辨证论治,药证相符,患者自身对药物不敏感导致的疗效不显时 ,合用李氏全息汤基础方为主能增强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使疗效明显的特性运用方法。李氏全息汤促敏性,与增效性相似,存在因果关系。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临床现象: 比如感冒了,吃感冒药物,别人吃1粒就效果十分明显。这类患者非要吃3-4粒甚至更多才能起效。包括其他药物同样如此,别人按要求服用即可,他按说明服根本无效,非要超出几倍药量,才能达到满意疗效,而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这就是特殊体质!有的不但是对服药缺乏敏感性,就是对针灸按摩所起的疗效同样比别人差,这类患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久病缠身,服药无数,导致身体形成耐药性,对于一般小剂量药物不敏感,但也有一类患者是先天对药物不敏感者,这种类型的患者常规的中西医治疗效果都不会太好,等待他的终究是久治不愈。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药,通行十二经脉,无所不至,能起到整体调理,协调五脏六腑的功能的作用,调动免疫,唤起自身的自愈能力,恢复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促进新陈代谢,从而使药物,吃十分,就吸收十分,经脉通畅,药物吸收后便能全部运送到病灶部位,时起作用充分发挥,而使李氏全息汤治疗疾病见效快,痊愈快的特点。 5.抗敏性 :  当看到一个促敏性,一个又是抗敏性时,您可不要觉得发晕,这并非是完全矛盾的两个概念。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中十三味药皆有促进免疫的功效,其中桂枝,茯苓,杏仁,牡丹皮,甘草,首乌等很多药物也具有抗过敏的活性。李氏全息汤的抗敏性指的是对身体有害物质的抗变态反应(抗过敏),而李氏全息汤促敏性是指对身体有好处的物质的促进敏感性。 在西药里过敏性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对中药也存在过敏反应,而西医学对于各种药物的过敏性也比较明确,并且还可以通过皮试来检验,但是中药领域从来没有明确的提出哪些药物容易导致过敏性和过敏反应的快速解救方法。但是中药过敏的发生并非少见,并且叫医生防不胜防。这时李氏全息汤就可以抑制大部分中药变态反应,即使有也是极其轻微的。李氏全息汤并非单独对于中药应用具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对于易致过敏的西药也有抑制作用。 结合上述李氏全息汤的促敏性,相结合来看,能知道李氏全息汤对于免疫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使其处于不卑不亢的中道状态,这也是李氏全息汤说不尽,道不完的绝妙之处。 6.独特(独立)性 : 李氏全息汤加减方法之独特性,可以结合李氏全息汤增效性来学习。 前面讲了李氏全息汤的增效性,可以把一些单独应用有效的验方经方或有特殊功效的单味药物来与李氏全息汤进行配合使用。这种方法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增强疗效,二是不产生疗效。 一般产生增效作用最多。其实这又可以与李氏全息汤的广泛性进行对比学习,但李氏全息汤最终的目标是确立固定的加减原则及具体药物。如遇到某个疾病,如咳喘;您应用李氏全息汤+A药,痊愈。在治疗另一位咳喘患者时 ,同样加A药,就未必能够收效。再有,此患者应用麻杏石甘汤治疗有效时,合用李氏全息汤后,也许就会变得无效,当然这只是一个比方,所以如果将李氏全息汤单纯作为增效剂使用,并不能疗效尽然。所以也就无法掌握李氏全息汤的真正精髓。这就是李氏全息汤的加减独特性,独立性。 传统医学理论里风寒袭肺型咳嗽用什么方子?例如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李氏全息汤内,含有杏仁和甘草,再加麻黄宣肺止咳,但其未必好用。风热犯肺型咳嗽用桑菊饮,风燥伤肺型咳嗽用桑杏汤等,合用这些汤剂未必能达到很好的疗效。而用李氏全息汤加干姜,五味子,紫菀,贝母,当归等对各类型咳嗽效果皆好。这就是李氏全息汤的加减独立性和广泛性。不管传统中医如何辩证,不管确立的证型与何种药物对应,不管李氏全息汤加药按传统理论分析有何等禁忌,此皆不相关。此按传统理论未必能解释清楚,因为这一切皆为一个指导思想。那就是开始李氏全息汤研究的指导思想,一切皆为物质论! 有很多没有接受过李氏全息汤专业培训的应用者,只是通过网络自学了部分知识内容,只知道李氏全息汤基础方药的组成,却不明其加减药物的基本原则,总以个人的习惯用药同李氏全息汤配合治疗,或仅凭对李氏全息汤粗浅的认识来进行胡乱加减药物,导致疗效不满意,这均是不明李氏全息汤加减原则导致的。了解李氏全息汤的加减独特性,有助于指导临床加减药物和提高疗效,欲要学习更深入专业的李氏全息汤知识,请访问“李氏全息汤门户网站:www.lsqxt.com”进行深入学习。 7.还原性 : 是李氏全息汤应用中最独特的特性之一。在应用李氏全息汤的实践中,不懂李氏全息汤的还原性,始终难以达到巅峰。其实,这种特性并非只有李氏全息汤才会有,临床之中,运用各类中药诊治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只不过没有人把它提出来而已,如某些患者服药前,可能没有某种症状,或者这种症状,几个月也不见得能出现一次,而通过李氏全息汤或其他方药治疗后,可能就会出现原来没有的症状,或极不明显的症状变得明显。临床上我们会遇到一些患者,常以某一个单纯的症状求诊,这患者并非初次患病,而也是久治不愈。从疾病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分析,这患者应该是因局部的病变长期不愈,最终会导致整体的功能紊乱,这应该是出现全身上下整体的不适症状才对。但这部分患者。症状却少得可怜。舌脉体征均不明显,就一个单纯的主证,但却久治不愈,症状看似简单,但你若真把他看简单,中西医都难有效。传统中医无论是辨证论治,中西医的对症治疗,都难以显效。造成这患者这种状态的原因是自身自愈系统的瘫痪。 这一功能就像城市的巡警一样,四处逛一逛,发现有任何不法行为就要上前制止。中国有句俗话 叫“眼不见为净”,若这些警察系统瘫痪,那发生再多的烧杀抢劫,恐怕警察局也不知道,最后知道了但为时已晚了。放在人体道理也是一样的,若你的自查自愈系统正常,有一点小问题,他就会反映出来。你就知道自己病了,就会去找医生治疗;若这系统瘫痪了,有点毛病你自身也感觉不到,所以这种患者只会说不舒服,但又不知道到底什么部位不舒服,是种什么性质的不舒服?! 有些患者疾病刚开始的时候,机体自查系统感受到了某个部位的病变,而反映到大脑,但你并不去治疗,有病自己扛着,认为扛一扛,就能把病扛过去了,这可能为身体健壮,自愈系统已经把病灶通过自身的自愈系统自我修复恢复到健康;若体虚者,病扛扛就暂时消失了,但这并不一定是好事。那是他的身体自愈系统把这种病灶误认为正常了,因为他告诉你病了,你却不治,告诉他没事,扛扛就过去了,当你的自愈系统接受了这个病灶并叫你隔离这种病态信息的反馈,叫你感受不到这种不适,或不适感减轻,但是疾病并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还会在悄无声息的发展和恶化,当你再次出现病痛时,那可能就成绝症了。 中国有句俗话,叫“平时小病不断,大病不患;平时不得病,一病要人命!”就癌症患者而言,患者都会告诉你平时根本没有什么不适感觉,等到有感觉的时候,就已经晚期了。当然说癌症是比较严重的了,唯一想要表述的是这种现象就是自身自查自愈系统的瘫痪导致的。这种久病且症状极少的患者并非佳兆。中西医的治疗也很棘手,也就是说,没有症状,不一定没有病症,是因为自愈系统的瘫痪。如果他的自愈系统恢复正常,就会发现很多病灶,并且相应的症状也会表现出来,这就是李氏全息汤的还原反应。而运用李氏全息汤学员必须注意,这些用药后出现的症状,并不一定是不良反应。李氏全息汤组方合乎现代人的共同体质及病理特征,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若出现了,不是调理反应,就是还原反应。但是当这种自愈系统不是特别严重,不到病入膏肓的时候,李氏全息汤通过对五脏功能,气血经脉的调整,能够激发人体自愈系统的活性,使其被掩藏的症状显现出来,这就是李氏全息汤的还原性。所以,要想学好李氏全息汤,就要必须熟知李氏全息汤的还原特性。不然永远不能达到最佳标准,因为一般人看来,这就是李氏全息汤的不良反应,而停药改用他方或中断治疗,所以李氏全息汤既然是整体调理,其他被掩藏的症状若不一起调理,岂有全息之性啊?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我们就要根据还原出来的不同症状,重新根据相应的加减方法进行加减。使其真正的具有整体调节性,再次调整之后,疾病就能快速痊愈了。 8.调理反应(退症反应): 曾有学生问过我:有一位胃窦炎病人,喝完药后30分钟内必拉,而且拉完后觉得非常舒服。这个就是老师所说的还原反应吗? 我告诉他:这不是还原反应,这是调理反应,也可以叫退症反应。李氏全息汤的调理反应为同一位患者的相同药物成分的作用下,因服用时间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身体症状表现。而调理反应,也并非单独一种,可有头晕(玄冥反应)、患处疼痛、腹泻、大量排气等。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随症加减用下药后,有症状加剧者?或所处方子不会产生腹泻,但是患者服药之后却出现了腹泻,甚至一天数次或十余次。大家若遇到这种反应一般怎么办?有没有不换处方连续应用的,如果连续应用相同的处方,这些症状就自动消失的情况?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曾诊治一位河南慢性肠炎患者,主证为慢性腹泻,大便每日3-4次,处方予李氏全息汤加赤石脂、禹余粮、石榴皮等药物,患者服药后,开始腹泻加重,叫其继续服药,3天后腹泻自止,大便每日一次,性质尚好,之后也未调处方,服药巩固数日之后,停药未再复发。 再有为河北一位双手部牛皮癣患者诊治,其发病数年,各大医院,多方名医,久治不愈。遂求诊,我以李氏全息汤合李氏止痒汤治疗,药后第二日瘙痒减轻,第三天开始腹泻,未有不洁饮食因素,腹泻一天半的时间,自动止住,此时,病变也大为好转,共服2个月左右,至今数年未有复发,在使用此类方剂,诊治同类患者的时候,也有不同程度的腹泻发生,随后病情会大为好转,这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排毒反应、调理反应、退症反应了。 还有一位东北的慢性肝炎患者,治疗以李氏全息汤加茵陈、水飞蓟、黄芪、川楝子、延胡索等治疗,服药后出现短暂性肝区疼痛,发生在药后半小时左右,持续一会可自动消失,5日后这种疼痛逐步减轻至消失,原方不变服用至2周,整体症状好转,化验指标明显趋于正常,坚持服药数月,已获痊愈。 还有一位北京患者,患慢性头顶痛6年余,也是多方求医问药,均不能痊愈,我给予李氏全息汤合李氏晕痛汤治疗,服用第一次药后,头痛欲裂,持续约半小时,逐步犯困就睡了一觉,等醒后头痛逐步缓解,服药一周后,头痛彻底消除,半年后回访头痛无复发。 当然这是一些特殊情况,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病情先加重,后减轻,以及其他的退症反应,大部分患者都会在无声无息之间获得康复的。当遇到这种调理反应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一般来讲,李氏全息汤的还原反应,应当要再次随症加减处理,而李氏全息汤的调理反应,一般无需处理。但如果调理反应过于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和休息,也可以像李氏全息汤还原反应一样进行对症处理。这样即可减轻李氏全息汤的调理反应的。 临床实践运用举例 1.咳嗽: 例一:张某,女,27岁,浙江慈溪人。7年前生育后坐月子期间,受风感冒,罹患咳嗽,因治疗不彻底,遗留下慢性咳嗽,每日不断,后经中西医药多方医治无效,而放弃治疗,近日咳嗽加重,胸闷痰多。因人介绍遂求诊于我。 处方: 柴胡12克,干姜3克, 桂枝,香附,生地,牡丹皮,橘红,甘草,白术,细辛各10克, 防风,杏仁,法半夏,当归,五味子,全瓜蒌,紫菀,百部,浙贝母,金银花,连翘各15克。 水煎服,早晚饭后各服一次。先服7剂。 患者当晚服药后,来电话告知咳嗽有加重之象。答复其病程历久,一次服药难以出现反应,继续服药即可,7日服完。患者咳嗽大减,甚为喜悦。 再嘱其服用10剂以巩固疗效。停药月余,没有复发之象。 例二:黄某,男,26岁,江苏镇江人。咳嗽一个月余。咽喉发痒,咳嗽不禁,由于咽痒咳嗽导致说话也难以连续,就要中途咳嗽几声。医院曾查X线没有异常,西药口服,含片、喷剂等用了很多也难以有效,遂求诊于我。 处方: 柴胡12克,干姜3克, 桂枝,香附,生地,牡丹皮,橘红,甘草,白术,细辛各10克, 防风,杏仁,法半夏,当归,五味子,紫菀,百部,浙贝母,金银花,连翘各15克。 水煎服,早晚饭后各服一次。先服5剂。 之后患者来报喜讯,说其咳嗽吃了三天药就好了,并说之前吃西药花了三四百元都没有用,李氏全息汤真是最神奇!非常感谢! 2.梦游: 刘某,女,18岁,黑龙江大庆人。近一个多月,夜间睡眠经常梦游,有口苦,心慌多梦,其余症状不明显。 处方: 柴胡12克,  川芎,知母,龙胆草各15克 香附,桂枝,陈皮,牡丹皮,白芍,炙甘草,白术,生地,半夏各10克, 酸枣仁,黄芪,茯神,夜交藤,龙骨,牡蛎各30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各服一次。先服15剂。 患者服药后,未再出现梦游现象,身体症状也基本消失,嘱其再服10剂,如无发作,即可停药。 3.中风后遗症: 李某,男,48岁,云南开远人,脑梗后遗右侧肢体半身不遂,右脚痿软走路拖地划圈,脚尖不能离地,右手无力不听使唤,血压150/100mmHg,医院治疗多日未有起色,而遂求中医治疗。 处方: 柴胡12克,水蛭6克, 黄芪120克,赤芍,当归各60克, 白术,桑寄生,淫羊藿各15克, 地龙,桂枝,丹参各30克, 香附,生地,牡丹皮,茯苓,半夏各10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各服一次。先服10剂。 药后,患者右下肢走路已恢复正常,脚部可以完全离地行走,不再划圈,右手活动也大为好转,但做精细动作时仍觉无力,血压140/95mmHg,嘱其再服15剂以巩固疗效。之后随访,肢体活动已恢复正常。 4.黄褐斑、子宫肌瘤: 姚某,女,35岁,山西太原人,因黄褐斑影响社交而苦恼万分,故求诊于我,得知患有多年子宫肌瘤4.6*4.0厘米大小,月经色暗多块,有结肠炎,大便稀软容易腹泻,怕冷易急躁。因其工作忙碌欲寻散剂治疗。 处方: 李氏全息汤加丹参,当归各60克, 泽兰,川芎,益母草,郁金,白芷各30克。 打粉,每次9克,早晚饭后各服一次。 服药十余日,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色斑依旧。于是嘱其改服汤剂能增强效果。遂以上方加减治疗一个月,色斑明显减少,颜色变淡,气色也好了起来,心想色斑减退是否子宫肌瘤也有改变?于是去医院查B超,显示子宫肌瘤已缩小成2.9*2.8厘米。心中大喜,信心倍增。 原方加莪术30克,继续服药一个月,此期间色斑则以全部消失,一个月后复查B超,提示子宫未见异常,证明肌瘤已经完全消失。 5.带状疱疹后遗症: 陈某,女,65岁,山西太原人,因颜面部带状疱疹病后未彻底治愈,遗留下眼部神经疼痛,点眼药水均无效果,因疼痛影响休息和视力。 处方: 柴胡12克,肉桂3克 香附,陈皮,牡丹皮,炙甘草,制首乌,白附子,细辛各10克 生地,苍术,白芍,黄芪,当归,石决明,薏米各30克 连翘,徐长卿,桃仁,板蓝根,龙胆草,菊花,川芎,升麻各15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各服一次。先服5剂。 患者服用2剂,症状则明显好转,5剂服完,则症状全部消失而痊愈。 6.慢性咽炎、梅核气: 陈某,男,36岁,浙江金华人,患慢性咽炎数十年,中西药物服用过很多,针灸用过也不好,在网上看到我的淘宝店铺而向我咨询,最后愿意在我这治疗。主诉咽喉经常憋闷发堵,咽喉部似有痰液黏浊非常难受而影响心情焦躁,口略微干渴,无咳嗽,身体乏力不明显,颈部无明显不适感。 处方: 柴胡12克, 玄参,生地各30克, 白术,茯苓,橘红,半夏,白术,杏仁,甘草,郁金各10克, 香附,金银花,连翘,桃仁,苏梗,浙贝母,桔梗,牡蛎各15克。 水煎服,早晚饭后各服一次,先用10剂。 服用到6剂时,咽喉部憋闷发堵感缓解很多,再服4剂,病情持平无进展,嘱其不要心急,坚持治疗,终可获效,随后以此为基础方,时而根据症状变化加减,坚持服药1个半月,咽部清爽已无任何不适症状,而告痊愈。 7.脱发: 纪某,女,27岁,河北任丘人。每次梳头或洗头头发都会脱落二三十根,脱发情况出现一年多,以致头发越来越稀疏,语声低微,身体乏力,体型瘦弱,因子宫稚小,未曾生育,舌淡脉细弱。 处方: 李氏全息汤合补中益气汤加红花,侧柏叶,旱莲草,女贞子各20克,黑芝麻30克。 水煎服,早晚饭后各服一次。先服10剂。 服至10剂时,脱发开始减少,服至15剂时梳头脱发头发均不易脱落,偶尔也就掉下2-3根而已,连续服用20剂而停药,至今3年余未有复发。 8.卵巢囊肿: 任某,女,36岁,河北任丘人。因人介绍,得知我的电话号码,来电咨询,主诉平素月经十分规律,突然本月延迟半月仍无来意,我叮嘱其先查一下B超看看是否有卵巢囊肿或子宫肌瘤等情况,排除一下,然后再做中药调理。没过几日,患者再次来电说B超查出来有2厘米左右大小的卵巢囊肿,不过医院开了桂枝茯苓丸和血竭胶囊,先把药吃完后看情况在服用中药吧。 2个月后,患者来电说吃上述成药2个月,囊肿仍无改变。我说那就来我这吃中药吧。次日来诊,身体乏力,说话多则觉气短胸闷,便秘每周1-2次,口干渴,舌红苔薄,脉弦微数。 处方: 李氏全息汤加薤白10克,大黄,麦冬,玄参,桃仁,三棱,莪术各20克,黄芪,丹参,全瓜蒌各30克。 共服药十剂,后去医院查B超,囊肿已消失。患者不敢相信,于是借着出差之便又去沧州中心医院采用阴道B超检查,再次确诊已经没有卵巢囊肿,此病获愈。 9.面瘫: 梁某,男,45岁,河北任丘人。因口眼歪斜半个月来诊,患者半月前,因巨额外债不能索回而急躁奔波,再加酒后受风导致右侧面神经炎,口眼歪斜伴右侧颈项部、耳根部及右侧颜面部神经剧烈疼痛,以夜间为重,因而影响睡眠休息。村医诊所处输液吃西药及偏方贴膏药均无济于事,后听人介绍来我处诊治。 处方: 柴胡12克, 白芍,当归,川芎,防风各20克, 龙胆草,延胡索各15克, 香附,白术,生地,茯苓,桂枝,牡丹皮,甘草,白附子,麻黄,细辛各10克, 僵蚕,葛根各30克。 5副后,口眼歪斜程度已经大为矫正,眼部基本恢复正常,口部略微还有一些偏斜,颈项及颜面部疼痛在服用第二副药物的时候就已经不痛了。 原方加减续服3剂而彻底痊愈,未有任何后遗症。 10.子病治其母案: 一婴儿,2个月份大,近日不分白日黑夜,时时哭闹,食少,日渐消瘦,多家医院医治无效,束手无策。后经朋友介绍找我诊治,婴儿母亲把孩子大概情况讲述一番。我得知是以母乳喂养,有问其母亲身体是否有不适症状,其母亲自述因看待孩子不能休息好,有心慌心烦,胸闷腹胀,多汗头晕等症。 家长迫切希望医治小儿问题,但我考虑小儿年龄过小,不便服药,又因其母存在烦躁等虚火之象,火气定随母乳传至小儿,小儿便表现为热扰心神的哭闹之象。中医里有“子病泻其母”之说,于是先治其母,母平则子安,于是给其母亲服药,嘱其给孩子依旧喂食母乳,少量的药效成分也会随母乳来传递给患儿,来一举两得,共同收效。 处方: 柴胡12克, 龙骨,牡蛎,浮小麦,丹参各30克, 桂枝,厚朴,枳实,白芍,天麻,炙甘草各10克, 香附,郁金,栀子,制首乌,茯苓,连翘各20克。 约一周后,患者反馈,自己的睡眠,多梦,烦躁,头晕都有好转。我问其孩子现在如何,其母亲答自从自己服药后孩子没有服用任何药物,按照我说的方法给他如常喂食母乳,就逐渐的不再哭闹了,也恢复正常食乳量了。 患者又过了一周想我寻求治疗脂肪瘤的药物,于是又向我为之前的治疗表示感谢,说孩子现在非常乖,不再哭闹了,食欲正常,现在体重已经增长了2斤了,我说那太好了,恭喜!患儿母亲又说:“还有我单位体检也及格了,多亏您的药调理的!”我说那可是一举两得啊!患者继续说:现在还有出汗多,白天晚上、手心脚心都有汗出,我说其病还未彻底治愈,还可以继续用药治疗一下,于是处方: 柴胡12克, 龙骨,牡蛎,浮小麦,黄芪各30克, 桂枝,陈皮,熟地,茯苓,炙甘草各10克, 香附,白芍,制首乌,五味子,五倍子各20克。 水煎服,5剂。 服药后,患者再报喜讯,已经没有汗出,身体精力也比原来足了,手指甲的半月板也长出来好几个了!患者痊愈而停药。
/
本文档为【李氏中医全息汤及加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