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齐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特点与历史影响

2017-12-26 14页 doc 36KB 1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421808

暂无简介

举报
齐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特点与历史影响齐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特点与历史影响 海岱 hǎi dài ㄏㄞˇ ㄉㄞˋ 海岱 今 山东省 渤海 至 泰山 之间的地带。 海 , 渤海 ; 岱 , 泰山 。《书?禹贡》:“ 海 岱 惟 青州 。” 孔 传:“东北据 海 ,西南距 岱 。”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浮云连 海 岱 ,平野入 青 徐 。” 明 何景明 《送王梦弼之高邮》诗:“风节云霄上,霜威 海 岱 间。” 清 顾炎武 《济南》诗之二:“百战只愁今 海 岱 ,一麾犹足定 青 徐 。” 齐文化源流,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段:周初以前的齐地文化是东夷文化的一...
齐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特点与历史影响
齐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特点与历史影响 海岱 hǎi dài ㄏㄞˇ ㄉㄞˋ 海岱 今 山东省 渤海 至 泰山 之间的地带。 海 , 渤海 ; 岱 , 泰山 。《书?禹贡》:“ 海 岱 惟 青州 。” 孔 传:“东北据 海 ,西南距 岱 。”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浮云连 海 岱 ,平野入 青 徐 。” 明 何景明 《送王梦弼之高邮》诗:“风节云霄上,霜威 海 岱 间。” 清 顾炎武 《济南》诗之二:“百战只愁今 海 岱 ,一麾犹足定 青 徐 。” 齐文化源流,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段:周初以前的齐地文化是东夷文化的一个特殊地域形态,其进化 发展虽与内地文化同步且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主导因素皆出于当地土著夷人文化;两周时期(特 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严格意义上的齐文化逐渐化入广义的中原文化,一方面具备了华夏民族文化的 一般性特征,同时又完整地保存着自己的特质,与根底深厚的鲁学一起,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两大 源头;秦汉以后,齐文化演化为大中原文化覆盖下的山东半岛地区文化。长期以来,齐文化虽与时 俱进,日趋同一,而仍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借鉴齐文化,应特别重视如下几点。 第一是它的变革性。在齐国的历史上,大的变革有三次。齐文化不墨守成规,而是尚变道的。这点 在对周以前的文化考古中就有反映,至太公封齐,则因任风俗,尊贤尚功,变中求进,形成不拘于 传统的意识。可惜西周时这方面的资料难以详考。桓、管以后,齐国的变革一波接一波,在盛衰不 常中求发展,直到灭亡也还基本上是个领衔的大国。我们要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得不断变革, 再难也得变。让历史为现实服务,研究一下齐文化,会得到不少启发和感悟。 第二是它的自主性。我们说齐文化主变、开放,但它的自主性始终不变。晏子讲以礼治国,倡节俭 力行。不过晏子相齐的骨子里头,还是把辅之以弹性外交的立功强国放在第一位,所以他依然摒弃 孔子一类的大儒,不用繁琐的儒学移风易俗。然齐文化最终还是接受“周礼”,自孟子之后儒学大 面积侵入齐学就是证据。只是儒学东传之后便齐化了,同时齐学本身仍保持着固有的重法传统,以 致荀子的学术儒法并重,甚至百家兼包,弄得后人不好给他划流派。其实他就是兼收并蓄的齐学的 总代表。稷下学术的主导势力一度是道法家(黄老之学),兵学、阴阳学皆一枝独秀,还有其他诸多 流派,几乎都是齐化的。“变”不等于失去自己。在今日世界潮流中展望中国文化的发展,回头看 看齐文化的历史踪迹会给予今人许多宝贵的启迪。 第三是它的开放性。齐文化的变革并不仅靠内部挖潜,因为它地处偏远,底子薄,框框少,因此接 受外来文化的能力强,变化也快。例如胶莱平原一带的龙山文化水平颇高,可能就是受动乱时代的 内地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与后来甚不突出的岳石文化反差颇大。这方面西周以前的情况还不太明 白。至于战国时代的稷下之学,则已成为各地学术文化自由输入的大本营,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没 有对外来先进文化的认同和借鉴,变革求强就是一句空话。这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大致已形成共识, 齐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历史影响 海岱文明古,齐地名人多。 姜太公、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司马穰苴、孙武、齐威王、齐宣王、邹忌、孙膑、田卓、荀子、邹衍、淳于(髯下为几字)等留名青史的齐文化杰出代表,为数众多,且对当时乃至以后社会的发展都做出重大的贡献。值得称赞的是国家“八五”重点图书项目《齐文化丛书》分两卷四传将他们作了分类介绍,这对于挖掘、研究、弘扬齐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启迪意义。 作为齐国历史上的开明政治家,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齐威王、齐宣王等人,他们以尊贤尚功,勤政安民,礼法并重,善于纳谏而著称于世。齐开国之君姜太公,提出“尊贤尚功”的用人政策,实行“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的富民强国之术,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政治方针,使“少五谷而人民寡”的齐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为“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的东方泱泱大国。中兴之杰,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和孔子誉仁的管夷吾,可谓君臣知遇,风云际会。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富国安民、选贤用能、礼法并用、尊王攘夷等治国思想,从而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业。 春秋贤相晏婴以其勤政廉洁、俭朴务实、灵活机智而闻名诸侯,以至司马迁感叹道:“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忻忻慕焉”。“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齐威王,更是励精图治,对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其整顿吏治、养才用治、以人才为宝、悬赏纳谏等举措,使齐国称雄于诸侯。齐宣王继承威王的事业,设学宫、尊贤士,试 图“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正是这些杰出的政治家,使齐国富民强,雄居东方八百年。 司马穰苴、孙武、孙膑等名将则堪称齐国军事思想的代表。他们不但在世立下赫赫战功,而且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军事理论财富。这些军事著作充分体现了齐兵学“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战略、战术并重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以及“以仁为本”的“与众相得”、“择人任势”的战争观。 司马穰苴,《史记》不仅称赞其“文能附众,武能威敌”,而且他辕门立表斩监军庄贾的事迹被后人传为治军史上的一段佳话。“其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军事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代军事家和指挥员。 如《孙子%26#183;九变》曰: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史记%26#183;绛侯周勃世家》记周亚夫军细柳,“天子前驱至,不得入”,“军门都尉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都是这一光辉思想的体现。后来,齐威王依其军事思想实践和用兵之术组织编撰《司马兵法》,并“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而诸侯朝齐”。该兵法不仅在汉代甚为流行,到宋代虽散佚严重但仍被编入《武经七书》,成为我国古代的武学经典之一。 被誉为“东方兵家鼻祖”的孙武对战争更有精辟的见解。他把明君政治作为战争取胜的规定环节,将军事放到政治、经济、自然条件等矛盾关系中去考察,注重从总体上把握战争规律以克敌制胜,提出“奇正相生”,创立并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唯物论基础,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而他的“未战而庙算胜”、“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以及因势利导、以逸待劳等战略战术思想,为后人广泛采用,且百试不爽。正因为如此,其著述在宋代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此书七世纪传入日本,十八世纪后又被译为法、英、德、捷、俄等语种,在世界军事界产生广泛的重视。即使现代,《孙子兵法》仍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在美国,《孙子兵法》被列为“国家战略课程”。1991年海湾战争,美国海军陆战队要求全体官兵对《孙子兵法》要“再三研究,融会贯通,牢记腹中”。《孙子兵法》不仅揭示了战争规律,提出了克敌制胜的军事原则,而且在政治斗争,经济管理等其他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日本经济界有些人士就把《孙子兵法》和美国先进的经济管理比作日本发展的两大车轮。 孙膑,孙武之后世子孙,田齐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明确主张“战胜而强主”、“举兵以绳之”等以战争解决问题的思想,强调创造有利于己的作战态势,以奇制胜,讲究灵活机动, 主张具体分析敌我双方的条件及天时、地形,以采取不同的战法。他的“有备而战”、“巧在于势”、“必攻不守”以及“批亢捣虚”、增兵减灶的军事思想也为后人普遍接受。其著述《孙膑兵法》,由于所含的军事思想独到深刻,虽历经千余年的湮灭,但在本世纪70年代复现于世后,很快地形成研究孙膑军事思想的高潮。 作为齐国历史上博学多才的思想家,多出在稷下学宫的繁荣时期。当时齐国统治者不仅在政治上给予稷下学者以很高地位,“皆赐列第为上大夫”,还可“不治而议论”,而且“开第康庄大屋尊崇之衢”,在经济上给予优厚待遇,从而聚天下贤士于一堂,使稷下学宫真正成为“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的场所。 稷下学者多时达数百千人,囊括先秦十家九流。他们讨论的各种问题,几乎都成为秦汉以来学术界长期思考、论争的热点。其中稷下之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黄老学说,儒家思想对古代思想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邹衍等人的五行学说不仅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阴阳五行思想既与儒家思想融为一体,也渗透于史学、医学、天文、历法等诸多知识领域。盛形于汉初思想界的黄老之学可追源至稷下学思想。虽然黄老之学随着儒学的复兴而在西汉中期趋于衰微,但它所取得的思想成果,仍对历代学者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荀子作为儒学内部唯物主义与社会进步主义传统的开拓者,也是稷下学者,其对汉以后这一传统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如王充、柳宗元、刘禹锡、王安石、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也都有着重大的思想影响。 正是为数众多的留名青史的齐文化杰出人物在勤政安民、富国强兵、尊王攘夷、争霸称雄的实践活动中,大胆探索,勇于开拓,才逐渐形成了具有变革性、开放性、务实性、多元性、智慧性、开明性、思辨性等诸多鲜明特色的齐文化,并使其在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略谈齐文化的特色 齐文化不但是优秀的地域文化,而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 之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不仅在我国古 代社会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它的许多优秀成分,已经超越了时 空,历久弥新,对今人依然有许多启迪和借鉴价值。 齐文化注重发展经济。在姜太公初封齐国时,齐地很贫穷,正如 《汉书》记载,乃“泻卤之地,不生五谷也”,地薄人少,百姓贫困。 然而在后来齐国却发展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战国七雄之一”, 在诸侯纷争中成为大国、富国、强国,竟然能尊王攘夷,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最重要的是当时的齐国统治者,非常注重发展经济。重视 农业,以农为本,是齐国的一贯主张。《管子%26#183;臣乘马》曰:“彼王 者,不夺农时,故五谷兴丰。”《小匡》又说:“无夺农时,则百姓 富。”为此还颁布了禁令。不夺农时的政策,大大促进了粮食生产。 当时,齐国还注意因地制宜。从背山面海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渔盐 生产,太公时就“便鱼盐之利”,桓公时又“设轻重鱼盐之利”,并 对煮盐业实行国家专营的政策,使齐国渔盐业“通输海内”。他们还 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林业。《管子%26#183;山权数》说:“民之能蕃育六畜者, 署之黄金一斤,直石八石”、“民之能树荒者,署之黄金一斤,直石 八石”。这些奖励政策的实施,大大促进了当时畜牧业和林业的发展。 齐国手工业、商贸业也很发达。当时他们实行了“四民分业”的政策, 把手工业、商贸业界定为一个专门的行业,大大提高了工商业的政治 地位。 齐文化注重改革。在齐国的历史上,大的改革有三次:一是太公 时期。姜太公分封到齐后,及时提出了“简其礼”、“因其俗”的立 政主张。政治上打破“亲亲上恩”的封建等级,主张“尊贤上功”; 经济上采取“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二是桓、管时期, 内政上推行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定居的社会编组;经济上建 立了“相地而衰征”的新赋税制。这是一次了不起的改革,它结束了 劳役地租,开始向实物地租过渡,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三是 齐威王时期,要求地方官吏大力发展生产,富足人民。这些改革,均 为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奠定了基础。开放性是齐文 化的一大特点。桓管时期,齐国采取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措施:一是 设立市场。《管子》中明确提出:“聚之曰市,无市则民乏”、“百 乘之国,中而立市”。市场吸引了众多的客商,使齐临淄很快成为商 业中心。二是开放边关,减轻赋税。允许齐国以外的商人自由地出入 关卡,并实行“五十而取一”的低税政策,让他们得到实惠。三是发 展海外贸易。通过渤海与燕国进行海上贸易,使渤海成为当时齐国的 一个海上对外贸易区,收到了“天下商贾归齐若流水”的效果。 齐文化重视科技教育。齐文化是重视科技教育的文化。在科技方 面,古齐国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科研成就。《齐民要术》堪称齐地农 业技术之大成;《考工记》可谓中国最早的工业百科全书;《孙子兵 法》则为历代兵家奉为至宝;《甘石星经》可谓天文学研究的奠基之 作。在发展教育方面,《管子》提出了“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 之计,莫如树木;终身大计,莫如树人”的育人思想。齐国重视发展 教育的重要标志是创办了“稷下学宫”。宣王时“稷下学士复盛,且 数百人”,荀子的《劝学篇》就是在稷下学宫写成的。稷下学宫 是中 国历史上最早的集政治、学术、教育于一体的机构。齐国非常重视选 贤任能。他们最早树立了“争天下者,必先争人”的思想。尤其齐桓 公不计一箭之仇,大胆启用管仲为相,这是成就霸业的根本,成为流 传千古的佳话。正是由于齐国的圣贤们有一套好的用人政策,所以在 齐国这块土地上孕育了一大批彪炳青史的杰出人物。 齐文化倡导勤俭持政。以廉为本,反对奢侈,是齐国政治思想的 一个明显特点。齐国的政治家从治国安邦、维护自己的统治出发,强 调统治者要“薄于身而厚于民”,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制定了许多为 政清廉的具体规定和措施。如《管子%26#183;八观》中说:“山林虽广,草 林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权修》 又说:“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 止,国虽大必危。”他们还主张对官吏实行严罚重赏。齐威王时,即 墨大夫由于治理有方,百姓富庶,被“封之万家”;阿大夫因欺压百 姓,收受贿赂,被“烹之”。齐不仅有廉政措施,而且还涌现出许多 勤俭持政的官吏。晏婴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晏婴身为齐国宰相,历 仕三朝,却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穿缁衣,吃粗粮,驾驽马,居陋室, 并多次谢绝君主的封邑、新宅、美女、车马和衣裘,堪称廉洁的楷模。 齐文化的模式、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齐文化是一支相对独立 的地域文化;其后,便与鲁文化等融为一体。她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 主要来源之一,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对齐文化的模式、特 点及其历史意义作一探讨,以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研究有所裨益。 齐文化的模式 所谓文化模式,通常是指一民族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累积的各 部分文化内容之间彼此联系而成的系统的文化结构。基于这一理解, 我们首先对齐文化模式作一简要分析。 齐文化的地理环境。齐文化赖以生存的地域主要在今天的山东半 岛,向外辐射至河北省的东南部、河南省的东部、江苏省的北部、安 徽省北部淮河以北的部分地区,相当于古青州。《尚书%26#183;禹贡》说: “海岱惟青州……浮于汶,达于济。”就地理形势而论,齐文化圈地 处黄河下游,华北平原的东部,南枕泰山,东北、正东和东南三面环 海。这种依山、抱原、滨海、襟河,丘陵、湖泊镶嵌其间的地理环境, 是与中原文化和鲁文化根植的内陆河原地带不同的。由此看来,齐文 化可谓半岛型文化。 齐文化的经济结构。半岛地理环境对齐文化的经济结构产生了重 大的影响。因为齐地滨海多山,有丰富的鱼、盐、林木和矿藏资源, 加之水陆交通便利,所以工商业特别发达。 据《史记%26#183;齐太公世家》 记载:“太公至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 齐为大国。”可见太公封齐建国伊始,便把优先发展工商业作为基本 国策之一,并且在推行的过程中大见成效,使齐国世受其益。这一优 良传统由桓管发扬光大。《齐太公世家》又载:“桓公既得管仲,与 鲍叔、隰朋、高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国 语%26#183;齐语》亦云:“通齐国鱼盐于东莱,使关市讥而不征,以为诸侯 利,诸侯称广焉。”可见,这时的齐国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对外 贸易也迅速发展起来。自此以降,直至战国、秦汉,齐地的鱼盐业、 纺织业、冶铸业、制陶业、商贸业都远远地走在前列。齐地有辽阔而 肥沃的平原,所以农业经济也非常发达。据《史记%26#183;货殖列传》载: “齐带山海,膏壤千里。”《战国策%26#183;齐策一》亦载:“自泰山属之 琅邪,北被于海,膏壤千里。”“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 丘山。”凡此都是对当时齐地农业生产真实写照。此外,齐地还有发 达的畜牧林业和家庭副业。总之,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条件,齐国 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工、商、贸一体的复合式经济结构。 齐文化的政治及意识形态结构。齐文化中多样一体的经济结构, 决定了其政治及意识形态不是单一的。如众周知,我国古代是君主制 社会,先秦时期的齐国自然也不例外。当时齐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公”、“侯”、“君”、“有地牧民者”。君主掌握国家的大权, 且君位是世袭的。然而在君主制之外,还有社稷主和民本思想,此其 一。禹夏尊天命,殷商重神权,西周尚礼治。春秋以降,法制在晋、 秦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鲁国却依然维持着严格的礼治秩序。而齐国 则与上述三国不尽相同,既重礼亦尚法。《管子》说:“法出于礼, 礼出于治,治,礼道也。”这样,在“治”的面前,礼与法得到了统 一,此其二。懦家重义而轻利。法家见利而忘义,刻薄而寡恩。齐文 化则不然。《管子》说:“国有四维……二曰义”,“君以利和”, “安高在乎同利”。在此,义与利结合起来了,此其三。类似的文化 现象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姑不细论。 总之,从文化模式的角度观照,齐文化系由内陆与海洋、农业与 工商业、君主与民本、礼与法、义与利等诸种因素多层次、层面的网 络结构而成,故而我们将其定为半岛复合型文化模式。 齐文化的特点 正是在半岛复合型模式的作用下,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齐文 化形成了许多特点。 其一,变革性。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种主变合 时的革新精神,在齐文化中有着突出的体现。如《管子%26#183;正世》所言: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 俗化”。外化在齐人的行动上,则表 现为齐国史上所发生的三次伟大变革运动,即西周初叶的姜太公变革、 春秋中前期的桓公管仲变革和战国时期的齐威王邹忌变革。实践证明, 齐国的每一次变革都为其生命机体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其焕发出朝气 蓬勃的活力。 其二,开放性。齐文化是尚变革的文化,开放的文化。它主要表 现在经济上的开放。姜太公从立国那天起,就积极推行“通商”政策, 将齐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和许多诸侯国都纳入本国的经济发展体系中。 管仲执政期间,发扬光大了太公的开放的经济政策,采取了许多有效 措施,以“来天下之财”,出现了“天下商贾归齐若流水”的局面。 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商贾云集的海内一大都会即是明证。直至西 汉,临淄仍然“市租千金”,风采不减当年。齐文化的开放性还表现 在人才的开放等方面。《管子%26#183;牧民》说:“毋曰不同生(姓),远 者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这三句 话体现了齐人容纳百川的胸怀和深刻的开放思想。 其三,多元性。齐文化不仅在政治、经济层面,而且在思想、学 术方面都表现了明显的多元特点。前者已见上述,后者试以稷下学宫 证之。战国时期,齐国统治者在临淄稷门之下建立了富丽堂皇的学宫, 以优厚的待遇,招揽天下贤士,多时可达数百千人。当时,举凡儒、 道、法、墨、兵、阴阳、纵横等各家各派的学者大都云集于此,或讲 学授徒,或著书立说。稷下诸子百家,由于阶级、阶层,政治倾向、 地域文化、心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各有其独 特的政治、经济、伦理、哲学思想,各有其理论重心、学术动机与目 的。然而,无论稷下诸子持有何种学说,是否适合统治阶级的现实政 策需要,都能在稷下存在、发展。各种理论学说在这种宽松的文化、 社会环境中,共存并立,竞相争高。 其四,务实性。所谓务实,就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比如: 齐国建国初期所处的地理环境适于向工商型经济发展。因此,姜太公 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优先发展工商经济的战略,从而为后来齐国商业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春秋时期,齐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疆域扩 大了,土壤也改良了,农业发展的条件基本成熟了。桓管君臣根据变 化了的情况,又制定了大力发展农业的方针,进行了诸如“井田畴均”、 “相地衰征”、“勿夺农时”一系列改革,把农业与工商业同视为重 要的经济基础。战国时期,齐国工商业一度出现了畸型发展趋向,破 坏了齐国经济良性发展的秩序。这时齐国统治者和思想家们又提出了 “重农抑商”的主张。这些经济政策的调整都是合乎实际的。再如: 历经商周鼎革,春秋巨变,到战国 时期,人民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民本思想已然成为强大的潮流。在这样的形势下,齐国的开明政治家 和思想家们提出了政顺民心的主张。凡此无不体现了齐文化的务实精 神。 齐文化的历史意义 齐文化的历史意义,可从以下方面来考察。 其一,齐文化源流绵长。齐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她来 源于先齐时期的东西部两大文化圈。所谓东部文化圈意指以今山东省 为中心,延及辽东半岛、苏北淮河下游、豫东、冀东南等广大地区, 由一定数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因素,以程度不同的凝结形式所构 成的一个文化丛。这一文化圈主要包括三部分,即东部地区文化、东 夷文化和裂变的殷商文化。如果说东部文化圈位于黄河下游的话,那 么西部文化圈则处在黄河中游。这一文化圈包括两个系统,即姜炎系 统和姬黄系统。公元前11世纪,殷鼎迁周,天下更始。姜太公以首功 得封于齐后,“因其俗,简其礼”,创造性地把西部新兴的姬周政治 集团的各种制度及风尚,与东夷人的礼俗、传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创造了新型的齐文化。它形成后,像一条波翻浪卷的大河,以多 源的丰厚底蕴、充沛的生命活力,奔腾不息地流过西周、春秋、战国、 嬴秦,到西汉前期终于汇聚到传统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了。由此可知, 源流绵长的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其二,齐文化博大精深。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古齐大地曾经 孕育了一大批彪炳青史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荦荦大 者有: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孙武、司马穰苴、齐威王、孙 膑、邹衍、邹忌、扁鹊、甘德、徐福、淳于意等。正是这些杰出的人 物与素以勤劳、勇敢、智慧而著称的齐地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 彩的齐文化。比如:齐国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管子学、晏子学、稷 下学、兵学、科学、齐经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其 中,《管子》被誉为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考工记》被誉为我国第 一部科技经典;《孙子兵法》被誉为我国的古代兵学圣典;稷下学宫 更是我国第一所官办大学。从事功方面来看,西周时期,姜太公治齐, 通商工之业,征五侯九伯,“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 朝焉,“(《史记%26#183;货殖列传》)齐国为东方大国;春秋时期,齐桓 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国成为五霸之首;战国时期, 齐威王知耻反勇,励精图治,一鸣惊人,齐国列为“战国七雄”;齐 闵王时期,齐、秦互称东、西二帝,可谓双峰对峙。当时东齐、西秦、 南楚三足而鼎立,大有天下三分之势。直到西汉,临淄依然人众殷富, 巨于长安,非皇帝亲戚子弟不得分封于此。由此可知,博大精深的齐 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三,齐文化影响深远。早在汉武帝之前,齐文化就以巨大的辐 射力波及四方。孔子曾在齐地闻韶,发出尽善尽美的惊叹,为此“三 月而不知肉味”;孟子居齐,长达近20年之久,齐文化的“社稷是主” 和民本思想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终于喊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孟子%26#183;尽心》)的时代强音;荀子在稷下学宫“三为祭 酒,最为老师”,既接受了齐文化的熏陶,又为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 独特的贡献。邹衍的“五德终始”学说,成了秦始皇和汉高祖改朝换 代的理论工具;齐地的神仙方士和海上仙话,使秦始皇和汉武帝心醉 神迷;黄老之学和无为而治的思想,导致了汉初的文景之治。汉武帝 为了统一思想,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政策。齐文化并未因此泯灭,而是向两个方向发展开去。其一,齐 文化与鲁文化相结合,形成经学,从而走向了宫廷和庙堂;其二,齐 文化与楚文化相结合,形成道教,从而走向了山林和民间。此后,齐 文化以其惊人的顽强的生命力,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 各个层次和层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民族精神、性格和心 理的塑造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本文档为【齐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特点与历史影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