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12年天津高考生物学科考试大纲

2020-03-09 20页 doc 126KB 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2581

暂无简介

举报
2012年天津高考生物学科考试大纲2012年天津高考生物学科考试说明 Ⅰ.学科命题指导思想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学科命题遵循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注重考察科学素养,重视对考生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从而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实施中学生物课程标准。 Ⅱ.能力要求 高考生物学科所要考查的能力包...
2012年天津高考生物学科考试大纲
2012年天津高考生物学科考试说明 Ⅰ.学科命题指导思想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学科命题遵循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注重考察科学素养,重视对考生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从而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实施中学生物课程标准。 Ⅱ.能力要求 高考生物学科所要考查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补充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Ⅲ.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知识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课程标准必修1、必修2、必修3、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知识内容 要求 说明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氨基酸及其种类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蛋白质的功能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I Ⅱ Ⅱ Ⅱ I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细胞中的糖类 细胞中的脂质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Ⅱ I I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细胞中的水 细胞中的无机盐 I I   1—2细胞的结构   从生物圈到细胞不作要求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I   (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Ⅱ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的成分 细胞膜的功能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Ⅱ Ⅱ I Ⅱ   (4)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I Ⅱ Ⅱ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 Ⅱ Ⅱ   1—3细胞的代谢     (1)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Ⅱ Ⅱ Ⅱ Ⅱ   (2)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酶的作用和本质 酶的特性 Ⅱ Ⅱ   (3)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ATP分子具有高能磷酸键 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 ATP的利用 Ⅱ Ⅱ Ⅱ   (4)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捕获光能的色素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 I Ⅱ Ⅱ 化能合成作用不作要求 (5)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Ⅱ 含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5)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Ⅱ Ⅱ Ⅱ Ⅱ 中为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1—4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I I   (2)细胞的无丝分裂 I   (3)细胞的有丝分裂 Ⅱ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及意义 Ⅱ   (2)细胞的全能性 Ⅱ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细胞衰老的特征 细胞的凋亡 I I I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致癌因子 I I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1)细胞的减数分裂 Ⅱ   (2)配子的形成过程 Ⅱ   (3)受精过程 Ⅱ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I Ⅱ Ⅱ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DNA分子的结构 Ⅱ Ⅱ   (3)基因的概念 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 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I Ⅱ   (4)DNA分子的复制 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I Ⅱ DNA的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不作要求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遗传信息的转录 遗传信息的翻译 Ⅱ Ⅱ 遗传密码的破译不作要求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Ⅱ I   (2)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分离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Ⅱ Ⅱ   (4)伴性遗传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人类红绿色盲症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Ⅱ Ⅱ Ⅱ Ⅱ   2—4生物的变异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基因突变的实例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Ⅱ Ⅱ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 I Ⅱ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Ⅱ Ⅱ   2—5人类遗传病     (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I   (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I   (3)人类基因组及意义 I   2—6生物的进化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隔离与物种形成 Ⅱ Ⅱ 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不作要求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Ⅱ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Ⅱ Ⅱ Ⅱ   (2)其他植物激素 I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材中为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 Ⅱ Ⅱ Ⅱ I I   (2)动物激素的调节 激素调节的发现 激素调节的实例 激素调节的特点 I Ⅱ Ⅱ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细胞生活的环境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外液的成分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Ⅱ I I I   (2)稳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Ⅱ Ⅱ Ⅱ   (3)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I Ⅱ 人体水盐调节不作要求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免疫学的应用 Ⅱ Ⅱ Ⅱ Ⅱ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I   3—4种群和群落     (1)种群的特征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I I I I   (2)种群的数量变化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 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 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I Ⅱ Ⅱ 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 群落的物种组成 种间关系 群落的空间结构 I I I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作要求 (4)群落的演替 演替的类型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I I I   3—5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范围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I I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能量流动的过程 能量流动的特点 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碳循环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Ⅱ Ⅱ Ⅱ Ⅱ Ⅱ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I I I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Ⅱ Ⅱ Ⅱ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I I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I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I I   实验 4—1分子与细胞   (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说明中:二、能力要求2.实验与探究能力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5)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6)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7)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9)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0)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4—2遗传与进化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说明中:二、能力要求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4—3稳态与环境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说明中:二、能力要求2.实验与探究能力 (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3)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5—1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 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 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 目的基因的获取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2)基因工程的应用 植物基因工程的成果 动物基因工程的前景 基因工程药物的兴起 基因治疗的开端 Ⅱ Ⅱ Ⅱ Ⅱ   (3)蛋白质工程 蛋白质工程崛起的缘由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 蛋白质工程的进展和前景 I I I   5—2克隆技术     (1)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的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Ⅱ Ⅱ Ⅱ   (2)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Ⅱ   (3)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Ⅱ   5—3胚胎工程     (1)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受精 胚胎发育 试管牛 体外受精 胚胎的早期培养 I I I I I I 教材中关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融于操作过程中 (2)胚胎干细胞的移植 I   (3)胚胎工程的应用 胚胎移植 胚胎分割 I I   5—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转基因技术的成果 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的争论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I I I   (2)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 I   (3)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I   5—5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I         Ⅳ.试卷结构 生物部分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等题型。必修模块内容约占生物部分分值的80%,选修模块内容约占生物部分分值的20%。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Ⅴ.典型题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虎克(R.Hooke)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 B. 坎农(W.B.cannon)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提出了内环境稳态概念 C. 摩尔根(T.H.Morgan)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 韦尔穆特(I.Wilmut)等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证明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解析】本题以生物科学史的重大成果为背景,考查考生对细胞学说、内环境稳态概念、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和哺乳动物细胞的全能性等重大理论的产生过程的理解,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思想情感,及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中等难度题。 【答案】C 2.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解析】本题以单倍体育种为背景,以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为主线,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单倍体育种等学科主干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一方面考查考生从文字图表中准确获取信息,以及对相关知识准确把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新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和推断的能力,属中等难度题。 【答案】D 3.为获得纯和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任取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解析】本题以育种为背景,将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综合在一起,考查了考生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染色体变异、植物的组织培养、细胞的全能性、基因工程、基因频率和人工选择等知识的理解能力,及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属中等偏难题。 【答案】D 4.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 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种群的数量变化、种间关系等生态系统基本知识,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分析综合及识图能力,属中等难度题。 【答案】C 5.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数/米2) 20 18 10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2000 900 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0 49.1 78.0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源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样方调查方法、种群密度、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对调查结果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属中等难度题。 【答案】D 6.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解析】本题以图示的方式综合了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方式。涉及到神经调节、激素调节、负反馈调节等概念,以及分级调节和信息传递的过程等知识,考查了学生识图能力和综合运用生物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B 7.土壤农杆菌能将自身Ti质粒的T-DNA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上,诱发植物形成肿瘤。T-DNA中含有植物生长素合成酶基因(S)和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R),它们的表达与否能影响相应植物激素的含量,进而调节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分化。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升高时,诱发肿瘤生芽 B.清除肿瘤中的土壤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与分化 C.图中肿瘤组织可在不含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培养基中生长 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肿瘤组织生长与分化 【解析】该题通过创设一种全新的情境考查考生对基因工程、植物激素调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知识的理解,同时考查考生识图、获取和处理信息、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中等难度题。 【答案】B 8.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A.剪取5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 B.右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视野
/
本文档为【2012年天津高考生物学科考试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