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

2017-09-21 50页 doc 180KB 2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905

暂无简介

举报
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 《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 绪 论 一、哲学是什么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第一个使用philosophia指代哲学,意为“爱智慧”。古今中外,对哲学的定义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答案。 罗素说,哲学的任何定义都是有争议的,要弄明白哲学是什么,唯一的途径就是去阅读哲学本身。 二、哲学史 黑格尔: “哲学史就是哲学。” 哲学史应该是研究哲学、哲学思想来龙去脉,各哲学家思想的前后继承、发展、提高的过程。 三、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是指从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哲学产生到19世纪中叶德国古典哲学终结这一漫长过程中欧...
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
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 《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 绪 论 一、哲学是什么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第一个使用philosophia指代哲学,意为“爱智慧”。古今中外,对哲学的定义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答案。 罗素说,哲学的任何定义都是有争议的,要弄明白哲学是什么,唯一的途径就是去阅读哲学本身。 二、哲学史 黑格尔: “哲学史就是哲学。” 哲学史应该是研究哲学、哲学思想来龙去脉,各哲学家思想的前后继承、发展、提高的过程。 三、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是指从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哲学产生到19世纪中叶德国古典哲学终结这一漫长过程中欧洲各国的哲学思想。 ?基本线索和各发展阶段的总体特点: 16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 前7世纪初或6世纪末 18世纪末 19世纪上半叶 西哲史的开端: 中世纪基督文艺复兴时西欧各国哲18世纪法国德国古典哲古希腊哲学 教哲学 期 学 哲学 学 公元前7世纪 初或6世纪末5世纪到15世16——17世纪 16世纪末至1818世纪 19世纪 到公元5世纪 纪初 世纪上半叶 ?探讨:万物?探讨:有关?探讨:人与?探讨:思维?特点: ?探讨:主体的本原问,主观精神世自然的关系。 与存在的关政治哲学 能动性与客即有关客观界的哲学,即?三大思潮:系。 ?两个时期: 观制约性的世界的自然心灵神学或人文主义、 ?经验论与?早期启蒙关系。 哲学和本体一神论哲学。 自然哲学、 唯理论两大思想家的自?古典唯心论哲学。 ?主要是形宗教改革。 派别的斗争。 然神论和社主义: ?创造了数成于11世纪会政治学说; 康德、费学方法、辩证的经院哲学。 ?后期百科希特、谢林和法和逻辑。 ?包括:教父全书派的唯黑格尔。 ?西方理性哲学和经院物主义和无?古典唯物思维的萌芽哲学。 神论。 主义: 时期。 ?唯名论与费尔巴哈。 ?特征:朴唯实论的较 素、直观。 量。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 ?概述 时间上:公元前6世纪——公元5世纪 哲学史上的地位: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文明讲起,罗马文明基本上继承了希腊文明。 恩格斯:“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1 ?四个发展阶段: 1、古希腊哲学的兴起 哲学家们注重对自然现象的研究,探讨万物的本原问题。 “本原指这样一种东西,万物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都复归于它。正所谓现象永不停息地变化,而本体常住不变。”——亚里士多德 2、古希腊哲学的繁荣 探讨物质的结构问题,并转向人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原子论 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理念论 3、古希腊哲学的高峰 以往哲学的系统总结:亚里士多德哲学 4、古希腊哲学的衰落和古罗马哲学 晚期,古希腊哲学走向衰落,失去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古罗马哲学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 第一节 古希腊哲学的兴起 ?概述 时间:公元前7或6世纪。地点:最早的希腊哲学产生于殖民地。 ?概念地图: “大希腊” 希腊本土 伊奥尼亚 地区 地区 毕达哥拉斯学派 米利都学派 爱利亚学派 爱非斯学派 一、米利都学派 ?概述 诞生于米利都城的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哲学派别。时间:公元前7至前6世纪。 主要特征:将哲学观点与自然哲学观点结合在一起,从物质的某种具体形态中寻找万物统一的始基。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 亚里士多德:“那些最初从事哲学思考的人,大多数只把物质性的东西当作万物唯一的本原。万物由它构成,开始由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他们认为这就是万物的元素,也就是万物的本原。” (一)泰勒斯 泰勒斯(约前624—前547年),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希腊的“七贤”之一,被尊为“哲学之父”。他曾准确地预测了日食,确定了一年为365天,据说他还发现了以影子长度计算金字塔高度的方法。 2 哲学命题——水是万物的始基 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初始的基本元素。“水是万物之原,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 原因:水是万物不可缺少的养分;水是热的来源;水是大地之母(地浮在水上)。 评价:?用水作为万物的始基,形象地说明了整个自然界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它以一种非常朴素的形式,唯物而又辩证地解释自然、说明世界。?在当时,这是十分大胆而难能可贵的。因为它是突破传统的神话宇宙论而用自然物质本身来说明万物本原的第一个常识。这表明,人们不再满足于肉体感官所提供的种种具体印象,开始努力去探寻万物背后最终的统一基础,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二)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0—前546年),泰勒斯的学生,相传他通晓天文、地理知识,曾绘制地图和制作地球仪,还发明了日晷并用来测定东至和夏至、春分和秋分。 哲学命题——万物的本原是“无定形”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泰勒斯用水这种具体物质形态来作为万物始基不能解释宇宙间纷呈复杂的现象(“一”无法解释“多”)。但他同时看到,水作为万物的始基,是由于它的无定形,而世界上有很多无定形的东西。于是他主张任何单一的或单纯的自然物均不能成为万物的本原,任何东西只要是无定形的都可以作为始基。 评价:阿那克西曼德既坚持了泰勒斯的唯物主义方向,又比泰勒斯的思想前进了一步。因为“无定形”比谁更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更易于解释世界上多种多样的事物。 (三)阿那克西美尼 阿那克西美尼(约前585—前525),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有渊博的天文地理知识,是第一个区分行星和恒星的人,并指出冰雹是由雨冻成的,虹是照到云上的阳光所致。作文天文学家,他最了不起的看法是:月亮本身不发光,由于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哲学命题——万物的本原是气 解释:气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为气所包围。气具有运动的特征,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气”的凝聚和分散的活动形成的。受热时,其分散形成火;受冷时,气就凝聚而形成风、晕、水、土和石头,再由这些东西产生万物。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由这种永恒的运动而产生的。 评价:?他以具有特定性质和形态的“气”为本原,是对阿那克西曼德观点的否定和对泰勒斯观点的回复。“气”比“水”更普遍、更富于变化,克服了泰勒斯的局限性;比“无定形”更实在、更确切些,克服了阿那克西曼德的笼统性。?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综合了他前辈的认识成就,使人类认识有了一个新的提高。 ?小节: 米利都学派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派别,主要探讨了万物的本原问题,并试图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说明世界,表现了哲学开端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性质。他们提出的问题及其哲学观点,为古希腊以后的哲学开拓了道路。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哲学是十分朴素和原始的。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创立于希腊的殖民城邦——意大利南部的克罗顿,因其创始人毕达哥拉斯而得名。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宗教、政治、学术合一的团体,它尤其对数学、音乐进行了富有成果的研究,如:发现了著名的毕达格拉斯定理(也叫勾股定理)、黄金分割率、音度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琴弦长短的比例关系、天体星球之间的关系遵循一定的数学规律等。 (一)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00年),伊奥尼亚地区的萨摩斯岛人。 3 1、哲学命题——数是万物的始基 解释:一切事物的规定性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的规定性比物理属性的“水”、“气”更加普遍,任何事物都有数量,数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元素,数的特征内在于音阶、天体和一切事物之中。所以,数是万物的本原。“数学的始基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数决定事物,数产生万物,构成世界。 数是如何产生万物的,——数有其根“一”,由数根“一”产生出一切数,从而构成万物。从数?点?线?面?体?水、火、土、气四种元素和一切可以感觉的物体。四种元素以各种方式相互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评价:?这是在米利都学派之后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新探索。“数”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一切事物都离不开数,都有数量的规定性。 ?毕达哥拉斯抛开了前人推崇的“无定形”的做法,通过数的确定性第一次建立起一种“有定性”的最高原则,这一原则对后世西方哲学和科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一观点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已经由质进到量,由事物的具体形态进到事物的属性——数量,表明人们的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毕达哥拉斯看到了数量对事物的重要性,这是对人类认识发展的重大进步。 ?但是,毕达哥拉斯把数等于事物,作为万物的本原,这就把数抽象化、绝对化,数成了脱离和先于自然事物而存在的“实体”,是一种唯心主义倾向。 2、范畴思想 范畴是构成事物的原则,“对立物是万物的始基”。 毕达哥拉斯列出了十大范畴:有限和无限、奇和偶、一和多、左和右、阴和阳、静和动、直和曲、明和暗、善和恶、正方和长方。 评价:对哲学思维有很大影响,第一次以成双成对的方式提出了范畴的思想。 3、灵魂学说 基本信条:灵魂不死、灵魂轮回 人分为灵魂和肉体两部分,肉身会消亡,但灵魂可转生。灵魂的转世可以实现灵魂的完全净化,从而实现灵魂的得救。这种灵肉分离的思想突破了希腊人传统的灵肉统一的观念,构成了源远流长的西方唯灵主义的雏形。 ?毕达哥拉斯的名言 “什么最智慧,数。什么最美好,和谐。”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小节 毕达哥拉斯学派最主要的特征:以人生为目的,以宗教为形式,以学术为手段。 影响:从哲学上说,它是古典唯心主义的始祖,开辟了从主体角度研究人的理性的先河。西方一直到近代,走的基本上是数论的道路,它不仅影响了古希腊的思路,而且也影响到了近代西方科学与哲学的思路。 三、爱非斯学派 爱非斯学派是古希腊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派别,因产生于小亚细亚的爱非斯城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 (一)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年)出身于爱非斯王族,为哲学而放弃王位。 1、哲学命题——万物的本原是火 “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 4 解释:赫拉克利特认为,唯有自身运动,而又不失去自己,并且永远运动的东西,才能作为万物的本原。 在一切事物中,火最富于运动和变化。比起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或更富于灵活性、易变性,因而更符合始基的特征。 火是如何产生万物的,——赫拉克利特用凝聚和分散两种方式来描述事物的形成及其变化过程:当火凝聚就形成气,气凝聚形成水,水凝聚形成土,这是下降的运动;相反,当土分散就形成水,水分散形成气,气分散就回到火,这是上升的运动。宇宙万物就是经过分散和凝聚这两个过程的运动而形成的。 评价:赫拉克利特坚持从世界自身去说明世界。那作为活火的世界,其一切存在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而且其生灭变化是按照一定的分寸进行的。这就在不断转化的“无定形”原则中加入了“有定性”的原则,从而实现了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两种对立哲学原则的综合。他强调世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变化的,表现出强烈的辩证思维的特点。 2、辩证法思想 (1)流变思想 赫拉克利特:“万物皆变,无物常住。” “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我们既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条河,我们既存在又不存在。” 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认为,不变是隐藏在变化之中的和谐。瞬间的稳定性与永恒的不变性是同变化的现象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弟子克拉底鲁把这种运动变化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用绝对运动来否认相对静止,从而陷入了一种相对主义的诡辩论,克拉底鲁也就成为古希腊最早的诡辩论代表。 评价:赫拉克利特的流变思想肯定了运动变化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正确地描述了世界万物的辩证发展图景。他把事物的运动变化作为万物的一个根本特性,作为一条普遍的规律明确地提了出来,这一点是前无古人的。 (2)规律的思想——“逻各斯”(Logos) “逻各斯”原意是“话语”,这里有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 世间万物运动不止,而它们所遵循的那条规律不仅是永恒地存在着,而且是不变的,他把这种规律叫做“逻各斯”。火就是按照“逻各斯”来创造万物的。 “逻各斯”的两个基本特性:普遍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共有的;必然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必须服从和遵循的。 评价:“逻各斯”是赫拉克利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逻各斯”概念的提出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创举,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认为,“逻各斯”是万物产生发展和灭亡的普遍规律,是一切存在物必须遵从、不能违抗的规律。他强调世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变化的,表现出强烈的辩证思维的特征。 (3)对立面统一和斗争的思想 “相互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 “在我们身上,生与死、醒与梦、少与老,都是始终同一的东西。后者变化了,就成为前者,前者再变化,又成为后者。” 赫拉克利特认为,事物的内部存在着对立面,事物追求对立,正是这种对立面的斗争产生了运动,产生出统一与和谐,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就是对立面的斗争。 同时,相反的方面相辅相成:“疾病使健康舒服,坏使好舒服,饿使饱舒服,疲劳使休息舒服。” 评价:赫拉克利特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这是他对辩证法的最大贡献。 ?辩证法思想小节: 5 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是比较丰富的,他把古希腊自发辩证法发展到了高峰。因此,他被公认为辩证法的奠基人。黑格尔说:“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哲学的理念第一次以它的思辨形式出现了。” 但从总体上看,他的辩证法还是自发的、朴素的,还只是一种萌芽。他对事物运动变化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描述的程度上,而且关于运动变化的思想还带有循环论的色彩。 3、认识论思想 古希腊哲学对于认识论问题的讨论,是从赫拉克利特开始的,这是他对古希腊哲学的有一个贡献。 赫拉克利特认为,对世界的认识要依靠眼睛和耳朵等感官去看、去听、去感觉,此外还应该运用思想和理智,只有运用思想和理智才能把握“逻各斯”。 评价:在认识论问题上,赫拉克利特既要感性,又要理性;感性认识在先,同时也强调理性的作用,但理性主义的倾向似乎突出一些。 ?赫拉克利特名言: “看不见的联系比看得见的联系更牢固。” “愤怒是以灵魂的伤害为代价的。” “与心作斗争是很困难的,因为每一个愿望都是以灵魂为代价换来的。” 四、爱利亚学派 爱利亚学派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产生于意大利南部的爱利亚城。该学派的发展历时一个世纪,经过了三代,思想先驱是克塞诺芬尼,主要代表是巴门尼德和芝诺。 (一)克塞诺芬尼 克塞诺芬尼(约前565—前473年),爱利亚学派的创始人,出生于伊奥尼亚的科罗封城。他是第一个对神人同形同性的希腊神话进行公开批判的人,从根本上动摇了神话世界观。他开创了归谬法这种逻辑论证的方式。 思想介绍: 1、 对传统的希腊神话进行嘲笑、攻击~贬抑多神论的种种谬误。 2、 反对“神人同形同性”的观念。 3、最重要的思想——“一神论” 他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神,“神永远保持在同一个地方,根本不动”,它无所不包,全知全能,不生不灭。世间的一切事物,都要受神的支配,都是神的体现,神化身在这些事物中,而整个世界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统一的整体就是唯一的神。 “有一个唯一的神,是诸神和人类中间最伟大的;它无论在容貌上或思想上都不像凡人。” “神是全视、全知、全闻的。” 评价:?克塞诺芬尼把整个存在、整个宇宙看成是始基,进而又把这个唯一的宇宙说成是神。(神——宇宙——存在——始基)?这种对于神的概念,实际上是对超感性的本质的认识。?他的“唯一的”、“不动的”神的思想,直接影响和启发了巴门尼德。 (二)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约前540—前470年),爱利亚学派的中坚人物,出身于爱利亚的豪门望族。 1、巴门尼德的“存在” “存在”是巴门尼德哲学的基本范畴,也是古希腊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巴门尼德的整个哲学就建立在“存在”的基础上。 (1)“存在”的词源分析 巴门尼德用三个希腊文表达“存在”——is 、being 、to be,即“是”的意思。 6 巴门尼德抽掉了事物的一切感性特征和数量规定,而把万物所具有的最普遍的特性抽象出来,形成一个最一般的概念——“存在”,他把“存在”看成一个没有任何性质和状态,与任何事物没有联系的,不生不灭、唯一不动的纯存在物。而与此相区别的一切处于运动流变之中的事物则被他称为“非存在”。 注意:“存在”与“存在物”是不同的,因为具体的存在物是变化的。 (2)“存在”之本原分析 ?宇宙的本原应当有什么特性,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万物都依赖它而存在;?本原必定是自因的。 ?“存在”的特性 ?“存在”是唯一的,没有部分、不可分割;?“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 ?“存在”是不变不动的 (3)基本命题——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 “存在者存在,不可能不存在”是对逻辑同一律的最初的、最经典的表述。 分析:巴门尼德的这个命题是针对赫拉克利特的,赫拉克利特在阐述他的辩证法思想时,提出了“既存在又不存在”的著名命题。 其实,赫拉克利特的“存在又不存在”,是从现实上,对具体的感性事物而言的;而巴门尼德是从逻辑上,就万物的本原而言的,本原不能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 评价:意义——把存在当作本原的思路,表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体现了人类认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深化和进步。 局限——把存在看作是最真实的东西,而把运动、变化的客观事物看作是非存在、不真实的东西,否认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2、巴门尼德的认识论 (1)提出了两种认识的理论: 意见——即低级的感性认识 真理——即高级的理性认识 评价:巴门尼德看到了感觉与理性的区别,并认为理性高于感觉,真理高于意见,主张对意见加以体验,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总的来说,他更强调理性,贬低感觉,认为对“存在”的认识才能通向“真理”。 (2)命题——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 “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作为思想和思想对象是一件事情。” 换句话说,“能够设想的东西和能够存在的东西是同一的”,存在只能依靠思想而被认识。 评价:虽然“存在”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并非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但他明确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肯定了二者的统一性,仍然是对人类认识的一个重要贡献。 (三)芝诺 芝诺(约前490—前430年),爱利亚学派又一代表,巴门尼德的学生。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用逻辑推理揭露矛盾的哲学家,被亚里士多德称为“辩论术的创始人”。 1、论证目的 如果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运动的存在,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 2、论证重心 存在是“一”不是“多”;存在是“静”不是“动” 3、四个著名悖论 (1)“二分法” (2)“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3)“飞矢不动” (4)运动场 评价:四个论证表明芝诺看到了运动所包含的矛盾。可是,他却从运动所包含的这种矛盾性中,作出了否定运动的实在性的结论。在他看来,既然承认运动就必然会陷入矛盾, 7 而矛盾是不合理的,所以运动是不真实的。芝诺不懂得,正是由于运动所具有的矛盾性,它才是真实的。 “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恩格斯 意义——芝诺在论证中,客观上接触到了一系列辩证法的问题及其核心问题—矛盾。这对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对辩证思维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贡献——他的论证方法即通过利用对方议论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在古希腊被称为“辩证法”,这是他的贡献。黑格尔说,“芝诺是辩证法的创始人。” 第二节 古希腊哲学的繁荣 ?概述 公元前5至4世纪,是古希腊城邦民主奴隶制发展和繁荣时期。希波战争后,希腊进入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极盛。在这种背景下,哲学繁荣起来。 哲学繁荣表现:(1)出现了许多哲学派别,其中最主要的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唯物主义和柏拉图的理念论唯心主义,形成了两条哲学路线的对立。最大的三个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2)哲学探讨的重点开始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了人生和社会的深层问题上来,而不单纯考虑自然世界的问题了。 一、原子论哲学 原子论者最早从物体的内部结构来探讨世界的本原。原子论的思想先驱是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他们的理论为原子论的创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一)恩培多克勒 恩培多克勒(约前492—前432年)出生于西西里岛,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和医生。他的哲学思想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巴门尼德的影响。 1、本体论——“四根说”,root, 恩培多克勒第一次明确地把本原理解为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有四种——水、火、土、气。他们不是产生的,所以也不消灭;“四根”之间是不可转化的,它们各自保持自己的性质;“四根”按不同的比例相互混合而形成各种不同的事物。 评价:恩培多克勒比起前人只用一种元素来说明各种事物形成的理论,毕竟是一个一个进步。“四根说”较能说明说明世界的多样性的问题,即世界万物无所不变,但构成这些事物的元素永恒不变,较好地解决了“一”和“多”的问题。“四根说”标志着爱利亚学派的“一”在与自然哲学相结合的努力中一开始分化为“多”。 2、“爱恨”说 问题:“四根”是如何结合、交换构成万物的呢, 两种对立的力量——“爱”与“恨”,在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下,四种元素不断结合和分离,从而产生了世界万物,形成了世界的运动变化。“爱”是一种结合的力量,它使四根组合而生成万物;“恨”是一种分离的力量,它使四根分解而解散事物。 3、认识论——流射说 恩培多克勒是第一个创立了较为系统的认识论的哲学家,他提出了“流射说”,哲学史上也称为“同类相知说”。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断地发出一种“流射”,而人们的感官有无数的“孔道”,当“流射”通过与它相适应的感官孔道时,就产生了感觉。并且,“流射”只有通过与它同类的感 8 官孔道,才能产生感觉。 “我们是以自己的土来看土,用自己的水来看水,用自己的气来看神圣的气,用自己的火来看毁灭性的火;更用我们的爱来看世界的爱,用我们的可厌的恨来看它的恨。” 评价:?直观形象,显得粗糙。?“流射说”是最早的认识发生说,而且具有唯物论感觉论的特征。?“同类相知”实际包含了认识得以发生的根据在于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在本体上一致的思想。 (二)阿那克萨戈拉 阿那克萨戈拉(约前500—前428年),伊奥尼亚的克拉左美奈人,在雅典居住了30年。他是第一个在希腊本土讲授哲学的人,由此希腊哲学的重心第一次由殖民地转移到希腊本土。他的思想渊源是米利都学派,尤其受到阿那克西美尼的影响,同时他也熟知爱利亚学派的哲学观点。 1、本原学说——“种子说”(seed) 阿那克萨戈拉也看到了一无法说明多的困境,他既反对一种本原生成万物的观点,也不同意几种元素构成万物的观点。 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同类的部分”构成的,所谓“同类的部分”就是“种子”,它是万物的始基,世界万物是由不同的种子混合而成的。而某一事物的特殊性质是由组成该事物的占优势的那类种子决定的。 种子的规定性:?种子的数量和种类无限多。?所有种子永恒存在,不生不灭。?种子无限可分。?种子体积微小而不被我们察觉。 2、“奴斯(Nous)”说 “奴斯”即心灵、理性、理智。“奴斯”具有如下特性: ?它是无限的、独立自为的。 ?它是万物中最精细最纯的,具有支配一切的力量;Nous是一切运动的源泉,万物的形成都是Nous推动的结果。 “心灵是万物中最稀最纯的,对每一事物具有全部的洞见和最大的力量。对于一切具有灵魂的东西,不管大的或小的,心灵都有支配力。因此心灵也能支配整个漩涡运动,他推动了这个运动。” ?存在或非存在的东西都是由它安排的。 ?它洞察一切,是认识者。 评价:?肯定“心灵”是外在于事物的东西,是加给事物以运动力量的东西。 ?在西方哲学史上,阿那克萨戈拉第一次明确地把心灵作为事物运动的支配力量,使物质与意识(精神)对立起来,把意志、目的作为世界和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动力和要素,从而开始了古希腊哲学从自然到哲学向雅典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唯心主义哲学的过渡。 3、认识论——“异类相知说” (1)阿那克萨戈拉强调认识中的感性基础作用,认为认识必须从感觉开始;但这种感觉是由主体与对象的相反性质而得到的,即所谓的“异类相知说”。 (2)他看到了感性与理性的区别,同时看到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凭借理性才能认识到事物的“同类的部分”。 (三)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70年)出生于希腊色雷斯的阿布德拉,一位“博学之人”,其学说涉及哲学、逻辑学、天文学、几何学、数学、物理学、伦理学和文学等,被誉为希腊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公开的无神论者。 1、本体论——原子论思想 “原子”在希腊语中原意为“不可分”。原子有以下特性: ?绝对充实,没有空隙,具有不可入性。?原子在数量上无限,没有质的差异,只有 9 形状、次序和位置的不同。?原子是不生不灭的、不可分的。 观点:一切事物的本原都是原子和虚空,世界就是由原子和虚空共同组成的;原子在虚空中按照必然性运动着,由于原子之间互相推动(作直线运动),形成漩涡运动,使原子彼此发生碰撞而结合在一起,构成世界万物。原子的分离则使各种物质现象消失。 什么是“虚空”,——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为原子提供活动条件。虚空也是原子构成事物中的间隙,在每个由原子构成的事物中,原子与原子之间是有间隙的。 德谟克利特把充实性的原子当作“存在”,而把非充实性的虚空作为“非存在”。 评价:?重要意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取得的重大成就。他不是用人们直接观察到的某一种具体的物体作为万物的本原,而用比较抽象的原子,来说明自然现象的统一基础,这是对客观世界认识深入的表现,使希腊早期唯物主义哲学向前推进了一步。 ?深远影响——特别是影响了近代科学的形成。原子论对后来原子科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 ?缺陷——由于历史的局限,原子论还只是一种天才的猜测,他没有为原子的运动指出最后的来源。 2、认识论——“影像说” 德谟克利特认为,感觉是认识的源泉,而感觉是由外界事物引起的。外界事物的表面经常流射出极微小的、带有该物体形象的“影像”,这些影像通过作用于人的感官和心灵便产生感觉和思想。 两种认识学说: (1)“暗昧的认识”——通过感觉获得的知识。 (2)“真实的认识”——通过理性获得的知识。 评价:“影像说”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德谟克利特看到了感性和理性的不同,肯定了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但是他没有认识到这两者的辩证关系,陷入了思想的矛盾中。 3、伦理思想——幸福就是快乐 对于人来说更重要的精神、灵魂的快乐,精神的完善可以弥补躯体的不足。 真正的幸福、高尚的快乐,不是沉溺于物质生活的享受和情欲。达到灵魂的宁静和快乐,不为任何恐惧、迷信和其他感情所打扰,这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才是人要追求的真正幸福。 为此,德谟克利特主张“节制”,认为适度、“恰当的比例”对一切事物都是好的。 “卑劣地、愚蠢地、放纵地、邪恶地活着,与其说是活得不好,不如说是慢性死亡。” “应该做好人,或者向好人学习。” “医学医好身体的疾病,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 “应该把心思放在能够办到的事情上,满足于自己可以支配的东西。不要光是看着那些被嫉妒、被羡慕的人,思想上跟着那些人跑。倒是应该把眼光放到生活贫困的人身上,想想他们的痛苦,这样,就会感到自己的现状很不错、很值得羡慕了就不会老是贪心不足,给自己的灵魂造成苦恼了。” 评价:德谟克利特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伦理学思想,其中心问题探讨的是人们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他的伦理学说既反对禁欲主义,又纵欲主义,主张节制物欲,追求精神上的幸福,这是一种合理的幸福论,在伦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许多哲学家都有影响。 二、智者学派 在古希腊时期,智者主要是指那些能言善辩,并且向青年传授修辞学、雄辩术和辩证法的人,后来智者逐渐变成诡辩论者的同义语。 10 智者们主要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前后,在历史上,智者派不是一个统一的理论学派,它一般都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思想倾向,因此也被称为诡辩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普罗塔哥拉和高尔吉亚。 苏格拉底称智者为“批发或者零售灵魂的粮食的人”。 亚里士多德:“智者的技术就是毫无实在的似是而非的智慧,智者就是靠一种似是而非的智慧赚钱的人。” (一)普罗塔哥拉 普罗塔哥拉(约前490—前421年)出生于色雷斯的阿布德拉,第一个自称“智者”的人,也是第一个采用所谓“苏格拉底式的讨论方法” 的人,他还是希腊语法的奠基人,西方社会契约论的先驱者。他制定了修辞学、雄辩术的一般规律,为后来亚里士多德创立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 1、理论的相对性——“一切理论都有两种对立的说法。” 2、感觉主义的认识论 普罗塔哥拉肯定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他甚至认为“知识都是感觉”,在他看来,人的各种感觉都是真实的、无误的,感觉就是事物的真相,由感觉得到的都是真理,因而成为知识。 3、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分析:他把人的感觉当作了事物存在与否的,从而取消了事物的客观规定性。 评价:普罗塔哥拉的感觉论及其命题无疑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但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突出了认识的主体,反映了古希腊哲学由研究客体到研究主体的转变。同时,它抬高了人的地位,贬低了神的地位,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精神。 (二)高尔吉亚 高尔吉亚(约前485—前380年)是智者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恩培多克勒的学生。 学说特点:语言的否定性 三个著名命题: ?无物存在——意思是“一切皆无”,针对的是巴门尼德“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这一命题。 ?即使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意思是“一切都不可知”,针对巴门尼德“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命题。 ?即使可以认识,也无法告诉别人——意思是“一切都不可言”,针对巴门尼德把思维与存在统一于“逻各斯”。 评价:高尔吉亚提出的这三个命题和论证,是针对巴门尼德的“存在”命题的,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在论证中涉及的一些范畴及其关系,对逻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三个命题否认客观事物、否认人的认识能力,甚至否认思想交流,从而陷入了极端的怀疑主义、不可知论。 三、苏格拉底哲学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述而不作,性格倔强、人品高尚、好学善思,是对西方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道德圣贤,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哲学研究上的转向 开始注意人的伦理道德问题,研究与人类社会有关的事情,如美、丑、善、正义等。 11 改变了哲学家只研究自然,研究人以外的对象的缺陷。 “是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空召唤下来,使它立足于城邦,并将它引入家庭之中,促使它研究生活、伦理、善和恶。”——西塞罗 1、基本概念——“善” (1)善是目的。善是说明事物“为什么”的原因。整个宇宙都服从一个目的,一个“善”的原则。 ?苏格拉底的神学目的论 “目的论”认为一切事物都贯穿一种神圣的目的,都有神意。 正是由于神的存在和力量,才把世界万物得如此之好,如此完美无缺,并且追求着最好的目的,从而使世界成为一个有秩序、有意志、统一的整体。 “比如因为眼睛是很娇嫩的,就用眼睑来保护它,好像两扇门似的,当必要用视觉时就打开,而在睡觉时就闭上。又使睫毛长得像帘幕,免得风伤害眼睛。在眼睛上面用眉毛做一个遮檐,使头上流下的汗不会妨碍它。” 这些论证成为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上帝存在的设计论证明的最初雏形。正是由于这种神学目的论的信念,苏格拉底至死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神圣使命感。他说:“哲学家的事业完全在于使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和分离出来。”因此,“一个真正把一生贡献给哲学的人在临死前感到欢乐是很自然的,他会充满自信地认为当今生结束以后,自己在另一个世界能发现最伟大的幸福。” 苏格拉底的神学目的论思想,直接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对中世纪的哲学和神学都产生过不少影响。 (2)善是美德。 命题——“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善”就是“美德”,美德即关于善的概念的知识。在他看来,德行本身就是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充要条件。善就是知识,没有人愿意为恶,作恶的人是由于他们无知。 评价:?苏格拉底的美德论把道德与认识、知识与行为结合起来,肯定道德知识对道德行为指导作用,主张靠教育培养人的美德,由此,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有价值的思想。苏格拉底也被认为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 ?但是,他把道德与知识完全等同起来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亚里士多德曾批判过他的这种说法,认为他再把理性看作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与性格,这是不对的。 3、“精神助产术” 苏格拉底在同人们讨论各种知识和道德的问题时,形成了“问答法”这一著名的求知方法。这一方法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从人们感兴趣的、具体的东西开始,然后通过诘难是对方陷入矛盾,在引导他们离开特殊的事例去思考、认识那些普遍的原则。 具体有四个环节: “讥讽”——引导对方说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不断揭露对方观点中的矛盾,迫使对方否定自己原来的看法,承认自己一无所知。 “助产术”——帮助对方把已经潜藏在自己意识中的真理呈现出来,就像接生婆把已存在母腹中的胎儿接出来一样。 “归纳”——前面的一答一问,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归纳的过程。 “下定义”——通过归纳形成概念,并对其本质特征作出准确的说明。 评价:这一方法在当时被称为“辩证法”,其实质是从一种特殊中寻求一般的归纳方法。 合理之处——对人类认识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它要求认识不能仅停留在个别、具体 12 的事物上,而应上升到一般和普遍的概念;这个方法运用的过程是启发式的,可以说是西方启发式教育的先导。 “有两样东西完全可以归功于苏格拉底,这就是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这两种东西都是科学的出发点。”——亚里士多德 4、“人啊~要认识你自己” 神之所以说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智慧,不在于他知道的比别人多,而在于他和其他人不一样,他“自知其无知”。 苏格拉底是要告诫人们认识自己的无知,你应该知道你自己。 四、小苏格拉底学派 1、麦加拉派 麦加拉派是一个诡辩学派,代表人物是欧几里得和欧布里得。 他们继承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认为知识就是善,善是唯一的存在,是事物永恒的本质。所有的运动、变化都是不真实的。 诡辩论题——“说谎者”、“隐藏者”、“有角的人”、“谷堆”和“秃头”等。 这些诡辩利用了概念的灵活性和语言中的矛盾,但也揭露了事物、认识中的一些矛盾,对逻辑学和辩证思维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2、居勒尼派 居勒尼派是快乐学派,创始人是阿里斯底波。这个学派把苏格拉底的“善”规定为快乐,其原则是“善即快乐”。 3、犬儒学派 犬儒学派是一种节制的人生哲学,它蔑视一切礼教和传统,“犬儒”是指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个学派主张抑制自己的欲望,随一切无所求,弃绝一切,宣扬人们应该像狗一样采取一种最简单粗陋的生活方式,回到“自然状态”。其代表人物第欧根尼,被称为“木桶里的哲学家”。 五、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前427—前347年)是希腊哲学史上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创立“阿加米德学园”(Academy)。代表作有《理想国》、《会饮篇》、《申辩篇》、《斐多篇》、《巴门尼德篇》和《智者篇》等。 柏拉图的影响: 柏拉图在古希腊哲学史上建立了一个包括本体论、认识论、自然学说、伦理学、国家学说、美学等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而整个体系的理论基础就是理念论。 后来的许多客观唯心主义者的哲学,都可以从柏拉图的理念论中找到其思想渊源。尼采认为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只是柏拉图哲学的注释。 “柏拉图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波普尔 ,一,理念论 1、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思想承接 柏拉图直接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从具体事物背后去探寻事物本体、一般定义的归纳论证方法。 不同之处在于:?苏格拉底主要是局限于伦理领域来探寻一般定义的,探讨的是美德、正义、善等一类的概念;而柏拉图则把理念扩大到一切方面,认为一切自然物和人造物都有自己的理念作为自己的根据。?普遍概念是否客观化、实体化。 13 2、理念论 柏拉图用“型”、“形式”、“理式”、“观念”、“相”来指一类事物的本质或共同性,也就是苏格拉底所寻求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概念。 “理念”就是标志一类个别事物共同性的东西,也就是普遍的概念、共相或形式,它是物的所有这些本质特征的总和。 (1)理念的四个层次的含义: ?万物的本体存在;?万物的目的;?事物的种、类、共相;?万物的模型。 (2)理念的特性: ?不变性和永恒性;?绝对性;?客观性和实体性;?完善性和目的性。 ?“理念”与“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概念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它是客观事物在我们脑中的反映,不是独立存在的; 理念已经超出了这种概念的一般性,而将抽象的本质归结为一种独立的客观存在了。 (3)理念与感性事物的关系——“摹仿说”与“分有说” 理念是第一性的,具体的可感事物“分有”理念、“摹仿”理念,是理念派生出来的。感性事物不仅是因理念而得名,而且因理念而存在。 两者的关系:原本与摹本的关系,本体与现象的关系,派生与非派生的关系。 所谓“摹仿说”,就是认为理念是原本、模型,个别事物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摹本。 所谓“分有说”,就是认为个别事物的存在是分有了理念的结果。 理念论认为,我们感知的现实世界只不过是概念的一个摹本,因此真实可靠的知识就是概念的知识。我们的感觉不是真正的知识,世界上绝对不变、绝对正确的知识只有概念的知识。 (4)理念的等级 ?最低级的是具体事物的理念,如:“桌子”、“床”等 ?数学或科学方面的理念,如:“圆”、“方”、“一”、“动”、“静”等 ?艺术或道德方面的理念,“美”、“正义”、“节制”、“勇敢”等 ?最高等级的理念是“善”。善是创造世界一切的力量和源泉。 (5)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 1、“可见世界”——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我们的肉眼可以看得见的物质世界。即“现象世界”。 2、“可知识界”——一个由理念组成的世界。即“理念世界”。 柏拉图的观点: “美的东西之所以是美的,乃是由于美本身。” “划在沙子上的三角形可以抹去,但三角形的观念,不受时空限制留存了下来。” 评价:柏拉图已明确注意到了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问题,并用一般、共性的东西作为万物的本原。这不仅是对苏格拉底思想的发展,而且是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进步,标志着古希腊哲学已经完成了由自然哲学向本来意义的哲学的过渡。 但是,柏拉图对理念的解释是唯心主义的,脱离了感性事物的基础,把“一般”概念绝对化、客观化、实体化,以这样一个空洞抽象的实体作为本原来说明世界万物,必然陷入到客观唯心主义的泥潭中。 ,二,认识论——“回忆说” 1、“回忆说” 柏拉图认为,知识的特点是先天概念,灵魂和理性是先于肉体而存在的,而且是不朽的。灵魂在堕入肉体之前,就有对理念的认识。当灵魂进入肉体后,因受到肉体的遮蔽暂 14 时忘记了原有的理念知识;以后灵魂借助于个别事物的刺激,通过感觉的诱导,将暂时忘记了的理念知识回忆起来。 “回忆”就是重新得到原有的知识,它是灵魂的净化和提升。所以,认识是“回忆”,一切研究、一切学习也都只是“回忆”。 ?“洞穴比喻” 洞外事物之于洞里的影像正如理念之于可感事物,理念正如“太阳”一样使我们能洞见一切。人的灵魂是通过“转向”即反思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的。 2、认识的四个等级(可靠性依次递增): 想象(对事物影像的认识) 意见 可见世界 信念(对事物的认识) 理智(对数理对象的认识) 知识 可知世界 理性(对纯粹理念的认识) 评价:柏拉图否定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否定感觉经验是知识的来源(但他承认感觉经验是刺激理念的回忆的媒介),把知识看成是灵魂先天固有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三,政治学说——理想国 柏拉图提出了西方最早最完备的理想国理论,他以斯巴达为蓝本,设计了一个等级分明的理想共和国。 评价:?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剥削阶级国家理论,反映了雅典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理想,其目的是论证贵族奴隶主统治的合理性。 ?但他提出的统治者应该懂哲学,用哲学头脑领导国家的思想是可取的。 第三节 古希腊哲学的高峰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出身于希腊北部马其顿王国的色雷斯。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立“吕克昂”学园,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古代最博学、最深邃的思想巨擘,其著述内容涉及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美学等各个方面,是一位集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马克思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也称他为“最博学的人物”。代表著作有《形而上学》、《工具篇》、《物理学》、《论灵魂》、《政治学》、《修辞学》等。 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哲学之发展为科学,确切地说是从苏格拉底的观点进展到科学的观点。哲学之作为科学是从柏拉图开始而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他比起别的思想家来,应该可以叫做人类的导师。”——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特点: 亚里士多德在概括当时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对前人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既批判地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又批判地吸收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创造了古希腊哲学的高峰。 基本特点:动摇性和调和性。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表现出折中主义的倾向。 ,一,第一哲学 15 第一哲学就是形而上学,研究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1、实体说 (1)实体的基本含义是指万物存在、变化的基础和主体,它是由“始基”或本原的概念发展而来的。 (2)实体的两个特征:?在逻辑判断中,“实体”只能做主词,由其他概念范畴来表述,而不能做谓词去表述其他东西;?实体是独立自存的,它不依赖于其他主体,也不存在于其他主体之中。 “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 (3)“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 ?“第一实体”——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 ?“第二实体”——包含个别事物的属和种。 例如:张三——人——动物。“张三”是第一实体,“人”是属,“动物”是种,都是第二实体。 评价: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关系就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这种实体说唯物主义地解决了个别与一般、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关于两者的区别与联系的表述,含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 2、对“理念论”的批判 (1)理念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它作为事物的形式、共相只能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 (2)在事物之外引进那么多理念,把事物的数量扩大了,根本无助于把握事物的原因。 (3)不变不动的理念不能成为运动变化的具体事物的原因,不能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事物。 (4)所谓“分有”和“摹仿”这些说法都是无意义的废话。 评价:这些批判触及到了一般唯心主义的实质,但他并没有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最终又部分地回到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混乱和动摇,对后来的宗教神学和中世纪哲学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3、四因说 “四因说”探讨的是实体产生和存在的原因,这是对古希腊各种本原学说的理论概括。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有四种原因: (1)“质料因”——指事物是由什么构成的。 (2)“形式因”——指事物具有什么形式。 (3)“动力因”——指什么力量推动质料变成形式。 (4)“目的因”——指事物的组成是为了什么目的。 例如:建造一座房子,砖瓦木料是质料因,设计图纸是形式因,建筑商是动力因,房子供人居住的用途则是目的因。 其实,形式既是质料追求的目的,也是推动质料的力量,因而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是合一的,这样“四因”可以归结为二因——形式因和质料因。 ?质料和形式的关系: 质料是构成事物最基本的东西,是事物的基础;形式规定了事物的本质,是使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的东西。质料是消极的、被动的、被决定的因素,形式是积极的、主动的、决定性的因素。 但是,形式和质料的这种区分并不是固定的,而是相对的,高一级事物是它的低一级事物的形式,同时又是更高一级事物的质料。 例如:砖瓦是泥土的形式,同时又是房屋的质料,房屋是砖瓦的形式,却又是社区的 16 质料。 ?神学目的论: 宇宙万物呈现出一个由质料到形式、从低级到高级的等级发展序列,这种序列不是无限的,在这个序列的最下端是没有任何形式的“纯质料”,序列的最顶端是不再构成质料的“纯形式”。这个纯形式是一切事物追求的终极目的,也是推动一切事物向其发展运动的“第一推动者”,实际上就是“神”。 评价: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思想。但是,他把形式的作用一步步地夸大,最终割裂了形式与质料的关系,陷入了神学目的论。 4、潜能现实说 (1)“潜能”:事物处于潜在状态的一种能力,它还没有得到实现。当质料还未获得该事物的形式时,它只是一种“潜能”。 (2)“现实”:现已存在的事物,即实现了的潜能。当质料具有形式的时候,它就成为现实的东西了。 从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就是运动。 评价:?这个学说表明,事物的生成变化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从质料到形式、从潜能到现实的过程。 ?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首次考察了潜能和现实这对范畴,并从运动的角度探讨了两者的联系,这是对辩证法的积极贡献。 ?但是,由于他形式和质料说的混乱,他对潜能与现实关系的理解,没能始终坚持辩证法的观点。 ,二,认识论——“蜡块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心灵就像一块蜡,事物就像一只金戒指,金戒指印在蜡块上的印痕就是感觉。 一方面,他承认知识来源于感觉,感觉是认识的基础,“离开感觉,没有人能理解任何东西”。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感觉只能感受事物的形式,而不能深入其质料,认识事物的本质。 “‘感官’是指这样一种东西,它能够撇开事物的质料而接纳其可感觉的形式。这正像一块蜡接纳图章的印迹而撇开它的铁或金子。我们说产生印迹的是铜的或金的图章,而它的特殊金属素质如何却不相干。同样情形,感官受到有颜色的、有香味的、或者发出声音的东西影响,至于那个东西的实质是什么却没有关系。” 感觉与它的对象是彼此外在的,感觉在对象面前完全被动,它只能对个别事物进行感觉,而只有理性才能认识最普遍的、最一般的东西,才能把握事物的原因。 认识的四个层次: 感觉、记忆、经验、知识 评价: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克服了柏拉图的先验论,但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同样是不彻底的。 ,三,形式逻辑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形式逻辑,被称为“逻辑学之父”。他第一次提出了逻辑思维的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他还研究了归纳和演绎两种推理方法,制定了三段论的规则和“格”。 ,四,政治观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强调“居间”、“适中”。 (1) 人是政治动物 (2) 理想整体:中产阶级统治的共和政体。 17 ,五,伦理观——中庸思想 亚里士多德伦理观的中心思想:中道 名言:“中庸即美德” “我们从青年时养成某一种或另一种习惯,关系是不小的;他造成了一个很大的差别,或者可以说 整个差别。”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一方面,许多人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从他的著作中汲取了许多有价值的养料; 另一方面,许多唯心主义流派特别是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利用了他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内容,用以论证神学。 而他的哲学的动摇性,给后来的哲学家们留下了广泛争论的场所。 “一个天才的出现往往会窒息数代人的思考。” 第四节 古希腊哲学的衰落和古罗马哲学 两个时期: 1、 希腊晚期(公元前338—公元前146)——哲学缺乏朝气和创造力,停留在对前人思想 的解释和运用上;哲学的对象由外在世界转向人的内心世界,由自然哲学转向伦理学 或道德哲学,由对象意识转向自我意识,寻求在乱世中如何安身立命。 2、 古罗马时期(公元前146—公元476)——古希腊哲学的继续,进一步发展了以柏拉图 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 一、原子论派 (一)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前341—前270年)生于萨摩斯,是希腊晚期最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公元前306年,伊壁鸠鲁在雅典创办了自己的学校——“伊壁鸠鲁花园”。 1、原子论学说 伊壁鸠鲁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的。发展在于: (1)原子有重量的思想。正因为原子有重量,它才在虚空中作直线下降运动,但重量的差异并不影响原子的运动速度。 (2)原子有偏斜运动的思想。正因为原子有偏斜运动,才能与其他原子相碰撞而形成漩涡运动,组合成世间万物。 2、感觉主义的认识论 伊壁鸠鲁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说”。 不同的是,德谟克利特特别推崇理性、贬低感性,伊壁鸠鲁则倡导感觉主义,强调感觉的重要性和可靠性。他肯定声、色、味等可感性性质客观存在的,更彻底地贯彻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但又有夸大了感性作用的倾向。 3、伦理学——快乐论 他认为,人应当快乐地生活,即过一种“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纷扰”的生活。 心灵的烦恼和痛苦的三个原因: ?天象 ?死亡 ?人际矛盾和冲突 三条原则:?相信神灵存在,但神灵并不干预人间的事,天象并非神灵使然,所以对神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 ?相信死亡是一件与我们不相干的事,对死亡的恐惧也是没有必要的; 18 ?要掌握好快乐量的极限,节制欲望,做到“知足”和“审慎”。 医治心灵的“四药方”——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 4、社会契约的思想 伊壁鸠鲁认为,人们之间应该建立起公正的关系,自然的公正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互不伤害和互利。这种公正是约定俗成的,他主张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相互约定结成社会国家。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国家起源于人们互相间的契约„„这一观点就是伊壁鸠鲁最先提出来的。” (二)卢克莱修 卢克莱修(前99—前55年)是古罗马时期最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著名的诗人,他深信原子唯物主义学说,其长诗《物性论》系统地论证和发挥了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学说。 二、斯多葛学派 斯多葛学派重视伦理学研究,宣扬顺应自然,服从命运的思想。 1、早期斯多葛学派 创始人:塞浦路斯岛的芝诺(前336—前264年) 哲学目标:求得心灵的宁静,宣扬服从命运、忍受克制。 2、晚期斯多葛学派 哲学抛弃了早期斯多亚派的唯物主义倾向,宣扬宿命论和禁欲主义,蜕变成为一种宗教伦理思想体系。 主要代表:塞涅卡、爱比克泰德、马可?奥勒留。 塞涅卡的名言:“愿意的人,被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被命运拖着走” 爱比克泰德是一位精通哲学的罗马奴隶。 马可?奥勒留是罗马皇帝,被时人称为“御座上的哲学家”,著作《沉思录》。 评价:相比之下,早期斯多亚派的思想显得更为积极,晚期斯多亚派是一种典型的奴隶主义哲学,它所宣扬的“忍受苦难”、“服从命运”的思想成为基督教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三、怀疑学派 1、早期怀疑论派 早期怀疑论派主要怀疑感性认识的可靠性。 创始人:皮浪(约前360—前270年) 基本思想——在两相对立的论争中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做任何判断。如果一定要表达意见,就把客观判断变成主观感受。 名言:“最高的善就是不做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就像影子随着身体一样。” 2、晚期怀疑论派 晚期怀疑论派主要对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表示怀疑。 代表人物:塞克斯都?恩披里克。他坚持了皮浪的观点,认为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评价怀疑论派:对哲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他们的论证以系统的方式揭示了人类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中的矛盾和对立,而这是后来哲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总的倾向上看,怀疑论派的消极作用似乎更大一些,怀疑和否定人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其结果必然导致不可知论,为即将到来的宗教神学的思想统治在客观上创造了条件。 19 四、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是古罗马后期的一个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的哲学派别,它以柏拉图哲学为基础,融入古代神秘主义,从而由理性走向信仰,成为古希腊理性主义向中世纪神学神秘主义、信仰主义过渡的桥梁和中介。 代表人物: 普罗提诺(公元204—269年)被罗素称为“古代伟大哲学家中的最后一个人”。 1、哲学范畴——“太一” 普罗提诺认为,世界万物都有其来源,一切都从“太一”中派生出来。“太一”并不是具体的一物,它是绝对的一,是超乎一切之上,超越一切界限和规定的不可理解、不可言说的极其神秘的东西,也就是神。它是唯一的存在,是万物之源。 2、“流溢说” “太一” ? 宇宙心智 ? 宇宙灵魂 ? 宇宙万物 净化灵魂 ? 理性沉思 ? 直觉 ? “太一” 评价:普罗提诺的哲学思想显然是唯心主义与神学的混合物,它直接影响了基督教神学,成为基督教神学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 第二章 中世纪哲学 两个时期: 1、早期罗马时期的教父哲学 这一时期,教会利用古代哲学来形成宗教理论。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 2、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这一时期,教会进一步走向理性神学,用哲学的理性思维来论证宗教教义。 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 第一节 教父学与奥古斯丁 一、教父学 1、基督教哲学是从宗教神学的视角出发对世界整体的思考,是对宇宙和人类的终极关怀。 2、基督教教义 (1)“三位一体”说——圣父、圣子、圣灵 (2)“创世”说 (3)“原罪”说 (4)“救赎”说 (5)“天国报应”说 3、早期代表 (1)查士丁(约100—165年) 他是第一个提出“基督教哲学”概念的人。 (2)德尔图良(145—220年) 他是第一个把“三位一体”的上帝观引入宗教哲学体系的人,被称为拉丁教父的开创者,宣扬蒙昧主义和信仰主义。“正因为是荒谬的,所以我才相信。” 二、圣〃奥古斯丁 20 奥古斯丁(354—430年)是中世纪最早、最权威的神学家。代表著作《忏悔录》(世界上第一部自传)、《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 第二节 早期经院哲学与唯名论、唯实论之争 一、唯名论与唯实论 1、概念解释 唯名论认为,“个别”是唯一的实在,“一般”或“共相”只是名称(或概念);唯实论则认为“一般”或“共相”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而且是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因此比个别事物更实在、更根本。 两派的根本分歧:“一般”(“共相”)是客观实在,还是只是名称。 2、唯名论与唯实论的较量 时间——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人物——唯实论代表:安瑟伦;唯名论代表:洛色林、阿伯拉尔。 (1)安瑟伦 安瑟伦(1033——1109年)是“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被称为“经院哲学之父” 安瑟伦认为,一般概念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而且是先于个别事物、离开个别事物独立存在的实体。 他最著名的是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大前提:最完善的观念不仅存在于心中,而且也存在于现实中。 小前提:每个人心中都有上帝的观念,这个观念是绝对完善的。 结论:上帝既存在于心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名言——“只有信仰上帝,才能理解上帝。” (2)色洛林 色洛林(1050—1123年)是唯名论的真正创始人,他反对“三位一体”说。 色洛林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具有客观实在性,“一般”(“共相”)只是名称、记号。 评价:他从根本上否定了基督教的一神论和上帝的绝对性。他肯定具体事物的客观实在性,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 (3)阿伯拉尔 阿伯拉尔(1079—1142年)在共相问题上持一种温和唯名论的立场,他既反对安瑟伦把共相说成是独立实体的极端唯实论,也反对洛色林将共相仅仅看作名称的极端唯名论。 阿伯拉尔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独立存在的,共相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事物,而是“无形”的事物。但共相并不是空洞的,作为普遍名词它表述个别事物之间存在的共同状态。 评价:阿伯拉尔试图克服极端唯名论和极端唯实论各自的片面性,是“一般”为有意义的概念。这种温和的唯名论推进了人们对一般与个别的认识,但没有从根本上克服唯名论的局限。 第三节 经院哲学的系统化——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 一、阐释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的关系 二、 温和唯实论 基本观点:共相作为原形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于上帝的理性中;共相作为事物的形式或本质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共相作为概念后于个别事物而存在于人的理性之中。 21 从根本上来说,他还是把共相看成是实体,共相无论是形式、概念或原形,都来源于上帝,这是他作为唯实论者的本质之所在。 第四节 经院哲学的衰落和实验自然科学的兴起 背景: 13世纪末14世纪初,随着实验自然科学思潮的兴起,经院哲学面临着解体。在工商业处于领先地位的英国,各种异端、异教空前活跃,经院哲学内部则矛盾重重。 英国相继出现三位唯名论哲学家:罗吉尔?培根、邓斯?司各脱和威廉?奥康 一、罗吉尔?培根 罗吉尔?培根(1214—1294年)是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中最早提倡进行科学研究的人。 ,一,强调科学与理性 ?影响人们获得真理的四种障碍: 1、“屈从于谬误甚多、毫无价值的权威”; 2、“习惯的影响” 3、“流行的偏见” 4、“由于我们认识的骄妄虚夸而来的我们自己的潜在的无知”。 ,二,知识的三个来源 1、(科学的)权威 2、理性 3、经验(靠感官获得的外部经验+内部经验) 理性是基础,经验则是用来证明理性所获得的结论的东西。 ,三,唯名论观点 他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自然界只产生个别事物,不产生一般。就是上帝,也只创造个别的人,而不创造一般的人。 共相只是个别事物的共性,它使一些事物成为同一类事物,并与另一类事物相区别。共相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作为个别事物的本质,而与个别事物相统一。 二、邓斯?司各脱 ,一,唯名论观点 邓斯?司各脱(1270—1308年)把共相的讨论推进了一步,他强调客观上只有个别存在,否认有独立于人的思想之外的“一般”。构成事物的形式有两种:一般形式和特殊形式。 三、威廉?奥康 ,一,唯名论思想 威廉?奥康(1285—1349年)只承认个别事物的实在性,认为客观事物只有个别,没有“一般”。“一般”只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思想对象,即概念,是人们用来标志许多相似事物的相同特征的符号或记号,而相似事物的相同特征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 奥康否定了唯实论认为“一般”是客观实体的观点。他承认一般概念有客观的来源,但他把概念说成是标志个别事物的符号或记号,否认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因此他并没有正确地解决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 ,二,“奥康剃刀” 奥康认为,唯实论在个别事物之外增加许多共相,不但没有把多样性的事物解释清楚,反而增加了比原来多一倍东西,这实在是对精神的一种浪费。 他提出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口号,这个“思维经济原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奥康剃刀”。他主张用这把剃刀,把经院哲学家的主观臆造和繁琐论证统统剃掉,使人们直接去观察和研究具体事物,获得实际的知识。 ?小节: 22 在西方哲学史上,英国的唯名论占有一定的地位。它是中世纪经院哲学到近代英国唯物主义的过渡环节,对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有直接的影响。 经 唯名论 唯物 近代经验论 院 ?? 一般与个别 文艺 思维与存在 哲 ?? 的关系问题 复兴 的关系问题 学 唯实论 唯心 近代唯理论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以人本主义反对神本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哲学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实现了哲学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为近代西方哲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三大思潮: 人文主义思潮、宗教改革思潮、自然科学思潮 文学三杰: 1、 但丁——意大利著名诗人,人文主义的先驱。代表作《神曲》 2、 彼特拉克——意大利作家和诗人,“人文主义之父”。 3、 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 艺术三杰: 1、 达芬奇 2、 米开朗琪罗——代表作:《创世纪》 3、 拉斐尔——代表作是圣母像。 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恩格斯 “哥白尼对于西方摆脱教权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作的贡献几乎比谁都要大。”—黑格尔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是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发展同神学思想体系彻底决裂的突出标志。 “因信称义” “因信称义”是德国神学家马丁?路德神学思想的核心。他否定善功得救的自由意志论,认为信徒不必依靠教会极其繁琐的宗教礼仪,只凭对上帝对的虔诚信仰就可以得到灵魂的拯救。 第四章 16世纪末—18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国哲学 近代认识论哲学主要探讨认识起源、认识过程和认识的真理性问题,产生了两大哲学派别: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主线: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 1、 经验论:主要产生于英国,主张经验是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源,片面强调 感觉经验的作用,贬低乃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在方法上,注重分析和归纳, 轻视综合与演绎。 23 2、 唯理论:主要产生于欧洲大陆,主张知识来源于天赋观念或真观念,片面强调 理性思维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在方法上,注重演绎和 综合,忽视分析和归纳。 经验论主线: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 唯理论主线: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 第一节 近代英国早期经验论哲学 一、弗兰西斯?培根(唯物主义经验论)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是近代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同时是“唯物经验论的鼻祖”。代表作:《新工具》(1620)、《学术的进步》(1605)和《论说文集》(1597)。 培根名言: “知识就是力量。要命令自然,就要服从自然。”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一,“四假相”说 所谓假相,是指阻碍人们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获得真理性认识的主体心理障碍。 培根依据这些心理障碍的不同性质,把“假相”列为四种: 1、“种族假相”——根植于人性之中的一种偏见,不按照自然的本质来认识自然,而以人类的尺度来要求自然。 2、“洞穴假相”——个人受其习性、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产生的偏见。 3、“市场假相”——由于语词的无用而引起的谬误,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4、“剧场假相”——这种偏见源于人们对权威、教条、传统哲学体系的盲目信仰。 ,二,认识论 培根作为唯物经验论的鼻祖,他确立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 1、 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 2、 认识的对象是感性的物质世界,是个别物体及其有规律的活动。 3、 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感觉经验的上,还必须经过理性的加工 蚂蚁、蜘蛛、蜜蜂的比喻:真正的科学认识既不应该像蚂蚁一样只去采集现成的,也不应该像蜘蛛一样只凭自己的材料来编织丝网,而应该像蜜蜂那样,从外面采集花粉,然后再用自己的能力进行消化和加工,最终酿成蜂蜜。 经验归纳法 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广泛收集事实,作为归纳的基础。 第二步,用合理的方法整理事实材料,为归纳做好充分准备。 其中,运用到“三表法”——第一表:“本质或具有表”,即求同表;第二表:“差异表”或“接近中的缺乏表”,即求异表;第三表:“比较表”或“程度表”,即共变表。 第三步,归纳。 ,三,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思想 1、自然观上:朴素的唯物主义 培根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分子”这样一种物质微粒构成的。他强调,自然界有其客观规律。对共相问题,培根也做出了唯物主义的理解。 2、自发的辩证法:承认物质的质的多样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承认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名人评说: “一个人的缺点来自于他的时代,他的优点和伟大却属于他自己。”——歌德 24 “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罗素 “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马克思 ?马克思指出: “唯物主义在它的第一个创始人培根那里,还在朴素的形式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但是格言形式表述出来的学说本身却反而充满了神学的不彻底性。” 这是对培根的历史地位及其哲学的主要特征所作的最精辟、最全面的概括和评价。 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的始祖,以生动的形式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原理,并在论述中阐发了辩证法思想。他的唯物主义不同于后来的机械唯物主义。“神学的不彻底性”是说培根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承认上帝和不死的理性灵魂存在,容忍神学的存在,他还提出了哲学真理与宗教真理并存的“双重真理”。 二、霍布斯(机械唯物主义) 霍布斯(1588—1679年)被恩格斯成为“第一个18世纪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者”。他的主要著作有《利维坦》、《哲学原理》,其中包括《论物体》、《论人》、《论公民》。 哲学特点:一方面,他把培根的唯物主义系统化了,克服了培根唯物主义学说中的神学不彻底性;另一方面,他抛弃了其中的一些辩证法因素,把它发展为一个片面的机械唯物主义体系。 ,一,自然哲学中的唯物论 1、物体观 霍布斯在《论物体》中给物体下了定义:“物体是不依赖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袤。”同时他强调,物体可以为感觉所知觉,并且为理性所了解。可见,物体具有三个特性:客观实在性、广袤性和可感知性。广延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甚至被当作物体的唯一的本质属性,任何物体都必须占据某个空间位置。 2、运动观 霍布斯把运动理解为简单的位移,即“不断放在一个位置,又取得另一个位置”。 评价:这是一种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唯物论。他否定了物体的质的多样性,否定了物体有产生思维、精神属性的可能,同时也否定了物体本身的运动的多样性。 ,二,认识论上的感觉主义 霍布斯继承了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立场,赞同只是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原则,批判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 他不否认理性推理的作用,但他对推理的理解也是机械的,他把推理等同于计算,认为“推理是与加和减相同的”,“一切推理都包含在心灵的这两种活动——加与减里面”。 评价:霍布斯不理解理性活动的创造性,而且他的理性活动的范围没有超出感觉经验,对理性的看法仍停留在机械的经验论水平上。 ,三,国家政治学说 《利维坦》中系统论述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君权民授理论和天赋权利学说奠定了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基础。 ,四,宗教观 霍布斯是一个无神论者,他认为宗教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的恐惧感,但他不主张消灭宗教,认为宗教具有维系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功能,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 ?小节: 霍布斯的哲学典型地表现了旧唯物主义半截唯物半截唯心的特点,在自然观、认识论上他是唯物的,但到了历史领域他就是唯心的,这种唯心史观表现在他把国家的产生看成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 25 三、洛克(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系统化) 洛克(1632—1704年)的主要著作有《人类理智论》(或《人类理解论》)、《政府论》。 哲学特点:妥协。霍布斯继承而且系统地论证了培根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原则,成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但其唯物主义是很不彻底的,包含许多唯心主义、二元论、不可知论的特征。 ,一,认识论:唯物主义经验论 在洛克的认识论巨著《人类理智论》中,它主要试图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人的观念从哪儿来,二是人的感觉经验是否值得信赖, 1、天赋观念批判 洛克对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原则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批判。 首先,批判了天赋观念论的基本论据“普遍同意”,认为普遍同意不足以证明观念是天赋的,何况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普遍同意”的东西。 其次,洛克认为即使上帝的观念也不是天赋的,而是经验形成的。 2、“白板说”——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洛克明确表述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凡在理智之中的,无不先在感觉之中。 刚出生时,人心就如同一块“白板”,只有通过感觉经验才能获得对世界的基本认识。 3、两种观念 两种观念的学说,主要是解决第一个问题,人的观念从哪里来。 洛克把经验分为两种:感觉和反省,他们是观念的两个来源。“感觉”是我们的感官对外物刺激的感受,是一种外在经验,它以外物为对象;“反省”是对各种心理活动的注意,是一种内在经验,以心灵为对象。 通过感觉和反省得到的只是一些“简单观念”。心灵通过对简单观念的组合、比较和抽象,获得“复杂观念”。复杂观念分为三类:样式、实体和关系。 感觉 样式 两种经验 简单观念 复杂观念 实体(最重要) 反省 关系 所有的简单观念都是心灵在被动的状态下获得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复杂观念则是“由人心随意做成的”。 分析:注意到“反省”也是观念形成的一种方式,解决了非物质的精神活动的观念来源问题。但没有看到反省观念与外物的间接联系得出反省观念与外物无关的结论,是唯心主义倾向的表现。复杂观念是由人心对简单观念任意组合而得到的,它由人心所创造。试图解决关于具有概括性的抽象观念形成的认识基础的问题。 4、两种性质 两种性质的学说,主要解决认识客体(对象)的问题,即我们的经验有没有客观的来源, 洛克再对简单观念进行考察时,把人心通过感觉和反省而直接获得的东西称为“观念”,而把物体中能够产生观念的能力称为“性质”。 物体具有两种性质: (1)“第一性质”,指那些客观存在于物体的内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与物体分离的性质,如体积、广袤、重量、形相、数目、运动等。 (2)“第二性质”,不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东西,而是物体借其第一性质在我们心中产生的诸如颜色、声音、滋味等观念的能力,它是主观感觉,具有因人而异的相对性。 评价:第二性质的观点表明他意识到感觉经验具有主观性的一面,不是客体的直接反映。但他把第一性质归于客观存在,把第二性质归于感觉经验,导致了两种性质的分裂,在第二性质上摇摆于唯物与唯心之间,使他的唯物主义立场和经验论原则陷入了两难境地。 26 5、两种实体 感觉所得到的观念所寄托的基质是“物质实体”,即第一性质所寄托的是物质实体,反省得到的观念所寄托的基质称为“精神实体”。 评价:承认第一性质赖以寄托的“物质实体”的客观存在,为认识论提供了唯物主义基础,但承认心理活动所寄托的“精神实体”的独立存在,又是洛克保留了唯心主义的因素,表现出洛克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以及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倾向。 更为尖锐的矛盾在于,这种观点断言我们所不知的“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存在着,这从根本上违背了经验论的原则。从彻底经验论的立场来看,这种本体论的预设只能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独断。 6、知识的等级 洛克对知识下了定义:“所谓知识,就是人心对两个观念契合或矛盾所生的一种知觉。”他把知识理解为观念与观念的符合,知识就是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知识划分为三个等级: (1)直觉的知识——心灵直接在两个观念之间观察它们是否契合,是最清楚、最可靠的知识。 (2)证明的知识——心灵通过其他观念的媒介推出两个观念是否契合,实际上就是“推理”,其可靠性不如直觉的知识。 (3)感性的知识——它是“关于特殊外物存在的知识”,处理的不是观念与观念是否契合,而是观念与外物是否契合,可靠性最差。 评价:洛克把知识局限在观念的范围内而与客观对象本身割裂开来,他不是把知识看成对外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而是看作观念之间的契合,偏离了唯物主义的立场。 ?认识论小节: 总的来说,洛克是一个唯物主义经验论者。他肯定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认为大部分观念都来自于对外物的感觉;认为第一性的质是客观存在于物体中的,关于第一性质的观念反映了物体的客观状态;同时他承认物质实体的存在。 但洛克思想中有诸多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表现: ?反省的观念与外物无关;?复杂观念是人心任意创造的;?第二性质是主观的;?承认了“精神实体”的存在;?把知识看成是观念与观念的相互联系;?认为感性的知识可靠性最低。 ,二,政治学说 洛克主张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民主共和制;提出了行政、立法、外交三权分立的原则。 ?总评: 洛克在哲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贝克莱和休谟利用了他的唯心主义成分,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另一方面,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则继承了他的唯物主义,发展为彻底的机械唯物主义。 “贝克莱和狄德罗都来源于洛克。”——列宁 第二节 近代欧洲大陆唯理论哲学 一、笛卡尔(二元论和唯心的唯理论) 笛卡尔(1596—1650年)出身于法国都棱省,近代数学家、哲学家,近代哲学唯理论派的创始人,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因为近代认识论研究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笛卡尔把精神的“我”和自然的“我”对立起来,为近代认识论确 27 立了一个主体。)主要著作有《谈方法》、《沉思录》、《哲学原理》。 哲学特点:哲学上,他是唯理论的创始人,唯心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世界观上,他是古典的二元论者;在物理学范围内,他又是一个机械唯物主义者。 ,一,普遍怀疑说 笛卡尔对凡是稍有可疑或未能完全肯定其可靠性的东西都进行怀疑,不论是传统教条、宗教神学、经院哲学和其他一切学问,还是感觉观念,乃至自己的身体和它的各个部分的存在,都要进行怀疑,即“怀疑一切”。只有“我在怀疑”这件事情本身是不可怀疑的。 ,二,命题——“我思故我在” 因为“我在怀疑”这件事情本身是不可怀疑的,怀疑就是思想,思想就必然会有一个思想的主体即“我”的存在。 “我”并非人的身体,而是作为思想主体的心灵,是一个超越形体、不依赖于肉体而存在的抽象的、纯粹的认识主体。笛卡尔从“我”的思想推出“我”的存在,因为我在思考,所以我必然存在。思想是“我”的本质属性,“我”思想多久,就存在多久。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他的整个形而上学体系就是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三,上帝存在的证明 大前提:凡是无限完满的观念,本身就包含一切属性,当然也包含“存在”这一属性。 小前提:上帝是无限完满的观念。 结论:所以上帝是存在的。 ,四,二元论哲学 笛卡尔的实体观: 绝对实体——自因的存在,即上帝。 实体 物质实体——唯一的本质属性是广延,它是被动的。 相对实体 彼此独立、互不干涉~作为平行的两个世界本原~构成二元论体系。 精神实体(心灵)——唯一的本质属性是思维,它是能动的。 相对实体依靠上帝而存在,全能的上帝可以创造出一个独立的物质实体和一个独立的精神实体。 问题:心灵与肉体的协调性, ?身心交感说——“松果腺” 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因为心灵作为一个没有广延、无限的精神实体,根本不可能通过占有“松果腺”这种空间的有形器官,而与身体发生作用。事实上,“身心交感说”与“心物二元论”在理论上是直接矛盾的。 ,五,“天赋观念”说 天赋观念说要解决的问题:理性为什么是唯一可靠的东西, 1、 观念的三个来源 (1)“天赋观念”——不是来自于经验而是发自于心灵本身的观念,它是人心中所固 有的,是不证自明、清楚明白的。包括数学公理、逻辑规则和上帝观念 (2)由感觉提供的观念——不可靠,因为我们无法用感官断定真假,只有依靠理性才 能获得真理性的认识。这样就把感觉与理性对立起来。 (3)虚假观念——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 笛卡尔明显否认了观念的客观来源,是唯心主义的。 2、真理的标准-——观念本身的清楚、明白 3、理性演绎法(欧几里得几何学) 凭直觉确立一些不证自明的公理,,从这些公理出发,,遵循严格的推理规则,一步一 28 步清楚明白地推演出各种命题或定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 ,六,物理学上的机械唯物主义 笛卡尔的“哲学之树”: 形而上学是树根,广义物理学是树干,其他各门科学是数枝。 笛卡尔是近代机械论的主要代表,对后来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提出了物质、广延、空间相统一和物质无限性的思想。 笛卡尔认为,物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与空 间不可分割,并且物质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是无限的。 2、运动是机械的位移。他说:“所谓运动,据其通常意义而言,乃是指一个物体由此地到彼地的动作而已。” 从这种机械论出发,他把动物比作机器,只是由于人有灵魂,他才没有把人比作机器。 二、斯宾诺莎(唯物主义的唯理论) 斯宾诺莎(1632—1677年)出身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他继承并大大发展了笛卡尔的唯理论哲学,成为17世纪大陆唯理论最典型的代表。斯宾诺莎堪称哲学史上“最完美的人物之一”。其主要著作:《笛卡尔的哲学原理》、《伦理学》、《神学政治论》。 “斯宾诺莎是伟大哲学家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温和可亲的。按才智讲,有些人超越了他,但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无上的。”——罗素 “要成为一个哲学家,谁都必须先是个斯宾诺莎主义者。”——黑格尔 哲学特点: 在本体论上,斯宾诺莎摒弃了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以泛神论取而代之。 在认识论上,唯理论。 ,一,泛神论 字面含义:一切都是神。 这是一种把神等同于宇宙或自然的思维方式,强调整个现实的统一性以及这种统一的神圣性。 斯宾诺莎把神说成是唯一的实体,而这个唯一的实体,同时也就是自然。他认为,神、人和物质世界都是一种实体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神的衍生物。 这种泛神论实际上具有唯物主义的无神论倾向。 ,二,实体、样式和属性 斯宾诺莎反对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认为只有一个实体,那就是神或自然。实体是不变不动的。实体具有无限性、自因性和永恒性的特征。(实体=神=自然) 由此,斯宾诺莎确立了以实体说为核心的自然主义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实体具有两种属性:思维和广延 实体既是一个能思维的东西,又是一个有广延的东西。思维和广延这两种属性在神或自然中是彼此独立的、互相之间不发生作用。“身体不能决定心灵,使它思想,心灵也不能决定身体,使它动或静。” 由此可见,斯宾诺莎虽然用唯一的实体取代了笛卡尔的心物二元,但他却把实体之间的对立变成了同一实体内部两种不同属性之间的对立。 样式说:样式是实体的特殊状态,即自然界中的无数个体事物。 ?身心平行论: 虽然实体只有一个,但由于这个实体具有思维和广延这两种彼此独立的属性,因此当同一实体具体化为样式时,就呈现出两个相互平行的系列,即观念的系列和事物的系列。 ,三,认识论 1、认识的对象:自然 29 认识的内容:自然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认识的方法:理性演绎 2、三类知识: (1)感性知识——由泛泛经验得来的知识,即想象或意见。不可靠。 (2)理性知识——由推理得来的知识。 (3)直观知识——由理智直接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得来的知识。 直观知识即“真观念”。它有如下特点: ?具有清楚明白的自明性;?真观念与其对象向符合。 3、真理的标准 (1)内在标志:观念自身的清楚明白 (2)外在标志:观念与其对象向符合 斯宾诺莎与笛卡尔的不同:?笛卡尔把观念看成是天赋的,而斯宾诺莎主张人具有天赋的认识能力;?笛卡尔用天赋观念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而斯宾诺莎则肯定真观念必须与外在对象向符合。 ?斯宾诺莎唯理论的唯物主义表现: 肯定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及世界的可知性;肯定真观念必须与外在对象向符合,在真题标准问题上承认了“外在标准”。 ,四,伦理学 命题——“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斯宾诺莎把哲学的目的放在人的自由和解放上。 他认为人的情感和欲望是造成人的奴役状态的根源,只有克服它们才能获得自由,而这种克服不能采取禁欲的方式,而必须采取理性认识的方式。因为“心灵具有不正确的观念越多,它便越受情欲的支配”,人便越不自由。 我们只有认识了情感和欲望,把它们看作心灵的一种自然的样式,才能摆脱这种样式的控制而回复到它的实体,保持心灵的宁静。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斯宾诺莎反对把违反必然性看作自由的观点,反对那种为所欲为的“自由”。 评价:既说明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也强调了人的理性的作用;但它最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取消了自由而陷入了宿命论;而且他仅限于思想范围内讨论自由与必然,脱离了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幸福论:“幸福不是道德的报酬,而是道德本身。” 三、莱布尼茨(唯心主义的唯理论) 莱布尼茨(1646—1716年)出身于德国莱比锡,是唯心主义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开创了德国的自然哲学,极大地影响了德国哲学的发展,被誉为德国的科学、哲学之父。主要作品:《人类理智新论》、《单子论》、《神正论》。 ,一,本体论——单子论 莱布尼茨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莱布尼茨与笛卡尔、斯宾诺莎的不同之处: 首先,莱布尼茨反对心物二元论和心物平行论,认为笛卡尔的二元论固然不可取,斯宾诺莎的唯一实体也太抽象,这种静止不变的实体无法解释大千世界。 其次,莱布尼茨针对机械唯物主义实体观的局限性,提出实体不可能是物质的,而只能是精神的。实体是有广延的,那它就无限可分,永远不能作为最终的实体;实体是静止不动的,也不能解释运动变化的世界万物。 由此,莱布尼茨形成了自己的本体学说——单子论 1、“单子”是什么, 30 单子是一种具有能动性、没有广延、不可分割的精神性的单纯存在,它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本原,是真正的实体。 2、单子的特性 客观存在;没有部分,不可分割;具有能动性;孤立的、封闭的;精神性的实体,每个单子都有知觉;在数量上无限多,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 3、单子的等级 最低级的单子:无机物和植物 高级一点:动物 更高级的单子:人 最高级的单子:上帝 ?莱布尼茨单子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了主体自由的原则,从而超越了斯宾诺莎的自由观。 4、预定和谐说 问题:单子是彼此孤立的,但为什么世界上的事物是相互联系、协调一致的呢, 这是莱布尼茨单子论的核心问题。 前定和谐: 莱布尼茨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上帝预先安排好的,上帝在最初创造每一个单子时就把能够使它们协调一致的程序放进单子里面去了。我们的世界是“合理世界中最好的世界”。因为它是一个由单子构成的和谐系统。 评价: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预定和谐说是一种宿命论的思想。 他发现了近代唯物论哲学中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的缺陷; 本体论中包含不少辩证法的因素:单子是自因的、能动的;相互独立的单子之间相互联系。 “莱布尼茨关于实体的能动性和自因性的观点,是通过神学而接近了物质与意识不可分割的,并且是永恒的、绝对联系的原则。”——列宁 ,二,认识论 带有调和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倾向,表现在:在认识起源、观念来源的问题上,他一方面继承唯理论的立场,反对洛克的“白板”说,主张认识的天赋性,同时,推崇理性,相对轻视感性的作用。 另一方面,又不赞成笛卡尔的现成的天赋观念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的观点。 莱布尼茨的观点: 莱布尼茨认为人的认识不可能来自外部世界,而只能来自心灵自身。同时,他用潜在能力取代了“天赋观念”,承认外界对象对感官的刺激作用是诱发认识的一种媒介。 “我甚至认为我们灵魂的一切思想和行动都来自它自己内部,而不能是由感觉给予它的。” “观念和真理就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能天赋在我们心中,而不是作为现实天赋在我们心中的。” 人的心就像一块有天然纹路的大理石,认识取决于固有的纹路。 可见,莱布尼茨的唯理论中包含一些经验论的因素。 真理问题上,莱布尼茨也采取了调和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立场。 两种真理:(1)推理的真理——依据逻辑推理、理性演绎得来的真理。 (2)事实的真理——从感觉经验而来。 评价:莱布尼茨承认事实真理,本身就是对经验论的一大妥协,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唯理论的基本立场。 31 ?唯理论总结,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 近代欧洲大陆唯理论是由唯实论的传统路线发展而来,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并通过与经验论的论战不断修正路线。 笛卡尔的“天赋观念”几乎完全否认了感觉经验的作用;斯宾诺莎肯定真观念具有外在的标志,承认观念系列与事物系列的一致性;莱布尼茨则明确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中介作用。 第三节 近代英国晚期经验论哲学 ?概述 晚期,英国经验论由唯物转变成唯心,发展为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休谟的不可知论。经验论走向了自我否定,并最终在休谟那里走向了终结。 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虽然也承认人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但它否认经验本自外物的刺激,甚至直接否认外物的存在。 一、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 贝克莱(1684—1753年)出身于爱尔兰,代表作:《人类理智原理》(或《人类知识原理》)、《视觉新论》、《哲学对话三篇》。 ,一,“物是观念的集合” 贝克莱和洛克一样,认为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观念是感觉和反省得来的,是知识的对象。不同之处在于观念之外有没有一个引起我们感觉或观念的外部事物,贝克莱不承认心外之物的存在。 “由于这些观念中有一些是一同出现的,我们就用一个名称来标记他们,并且因而就把它们认为是一个东西。因此,例如某种颜色、滋味、气味、形相和硬度,如果常在一块儿出现,我们就会把这些观念当作一个单独的事物来看待,并用苹果的名称来表示它。” 贝克莱认为,可感物是由各种可感性质集合而成的,可感性质不能离开感觉而单独存在,而观念就是可感性质与感觉的统一(观念是被感知的可感性质),因此“事物是观念的集合”。 关键在于,贝克莱通过观念混淆了可感性质与感觉,把客观属性主观化,把实物观念化。 ,二,“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事物的存在=,=可感性质;可感性质=,=“我”的感觉 贝克莱认为,我们只能通过感觉来感知事物的存在,而我们所感知到的只能是观念,而观念不能脱离认识主体的心灵而独立存在,因此心外并不存在什么物质实体。 ?对唯物主义的批判: 1、贝克莱攻击洛克两种性质的学说,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质,认为不论是第一性质还是第二性质,都不是客观存在于事物中的,而只是主观的观念。 2、贝克莱否定了洛克不可感知的“物质实体”,认为“物质实体”只不过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已。但他又保留了同样不可感知的“精神实体”。 评价贝克莱的哲学: 1、他确实发现了当时唯物论者的诸多缺陷,从反面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2、 对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强调,是对哲学认识论的一种促进。 3、 他的错误在于,对认识过程某个环节的作用过分夸大,把联系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 的感觉说成是事物本身,从而把感觉变成了隔绝认识主体与对象的屏障。我们绝不 能因为事物不成为认识的对象,就说它不存在。 二、休谟(不可知论) 休谟(1711—1776年)出身于苏格兰,18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怀疑论者。其代表作《人性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公开以对人性的探讨为唯一对象的著作。第一卷改写成《人类理解研究》。 32 休谟把洛克系统化了的经验论哲学推向了极端,以彻底的经验论(一切都是感觉经验)的形式完成了洛克哲学。黑格尔说:“休谟完成了洛克主义。” ,一,知觉论——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 一个总问题:感觉经验或印象从何而来, 经验论者的回答: 培根、霍布斯、洛克——经验是通过人的感官对外物的反映得来的,具有客观性的来源和内容。 贝克莱——经验与事物相混淆,把经验主观化,否认物质实体。 休谟——只承认感觉经验,否定物质实体,也否定精神实体。 ?休谟对实体的怀疑: 休谟认为,“实体”只不过是心灵对一些感觉或反省印象进行综合的结果,是一种主观的杜撰。我们没有关于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任何经验,因而既不能肯定它们存在,也不能否定它们存在,而只能采取不可知的态度。 休谟坚持彻底的经验论立场,他只相信感觉经验,对感觉经验以外的一切都加以怀疑。 “贝克莱认为外部世界就是我的感觉,休谟则把我的感觉之外是否有什么东西存在的问题取消了。而这个不可知论的观点注定要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列宁 1、休谟把通过感觉经验获得的东西称为“知觉”,并把知觉分为两种: (1)印象——当下感觉到的强烈、活跃和生动的知觉。 (2)观念——经过回忆、反思得到的淡薄、微弱和不强烈的知觉。 两者的关系:印象先于观念,观念是印象的摹本。 很明显,印象具有感性认识的含义,而观念具有理性认识的意义,但休谟把两者的关系仅仅说成是强烈和生动程度的不同,显然是把理性认识感性化了。 ,二,因果说——不可知论的重要内容 1、休谟怀疑因果关系的存在 “我们只能发现各种事情相继出现,可是我们并不能了解原因所借以进行的任何能力,和原因同其假设的结果间的任何联系„„一件事情虽然跟着另一件事情而来,可是我们永远看不到他们中间有任何纽带。它们似乎是‘回合’在一块的,却不是‘联系’在一块的。” 休谟否认了因果联系的必然性,认为感官只能感觉到某个具体事物,而不能感觉到因果联系,我们的经验永远只能证明过去,不能说明未来。因此,不管我们多少次看到两个事实同时或相继出现,我们也不能以此断定它们永远如此。 2、为什么会产生因果联系的观念, (1)恒常回合 (2)习惯性联想 因果联系只是由于主观的习惯性思维,至于它实际上是否存在,我们永远无法知道。 这样,休谟就解构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三,宗教怀疑论 休谟认为,关于上帝存在与否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用经验论论证了宗教的起源,反驳了宗教起源问题上的先验论观点,同时对宗教的社会作用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哲学辞典:怀疑论 怀疑论是一种对客观世界是否存在和能否认识表示怀疑的哲学,这种哲学把怀疑当作对待一切的出发点和原则。 怀疑论的创始人是古希腊的皮浪。 18世纪的怀疑论以不可知论的形式出现。 实际上,怀疑论是不彻底的,因为它虽然怀疑一切,但它并不怀疑自己。怀疑一切必然 33 否定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走向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 ?总体评价: 恩格斯指出,休谟是一个在哲学的发展史上起过很重要作用的哲学家,直到十九世纪,休谟的怀疑论“仍然是英国一切非宗教的哲学思想形式”。 1、 休谟对宗教的批判对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休谟的怀疑论促使康德在德国开创哲学革命和建立 “批判哲学”。 3、 他对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些流派的影响也很大。 ?英国经验论哲学总评 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 英国经验论哲学从早期唯物主义经验论者,发展到晚期的唯心主义经验论,并最终被休谟送进了死胡同,走向了终结。 一方面,是因为随着革命的成功,资产阶级由革命转向了保守、。 另一方面,更是经验论自身发展的逻辑必然: 经验论哲学发展到洛克那里,自身所隐含的逻辑矛盾已经明显地暴露出来了。 1、 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感觉经验,成为唯理论者攻击的目标。 2、 洛克学说中有诸多唯心主义、二元论的观点。 3、 他独断地设立了两个无法用经验来证明的形而上学的“实体”——物质实体和 精神实体。这种做法遭到彻底经验论者贝克莱和休谟的反对。贝克莱从根本上否定了物 质实体,但他却保留了精神实体;休谟则把经验论原则贯彻到底,不仅对各种实体都进 了根本性的质疑,而且否定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从而使经验论最终陷入了怀 疑论和不可知论,钻进了经验论的死胡同。 第五章 18世纪法国哲学 ?哲学特点: 1、政治哲学 2、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思想渊源: 1、笛卡尔的机械唯物主义 2、洛克的感觉主义哲学 第一节 启蒙思想家的哲学思想 ?主要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哲学特点:怀疑主义、自然神论 一、伏尔泰 伏尔泰(1694—1778年)是法国思想界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启蒙思想家,代表作:《哲学通信》、《老实人》、《牛顿哲学原理》。“18世纪一幅最完美的图景”。 雨果说:“伏尔泰的名字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1、伏尔泰的政治主张 反对封建暴政和教权主义;反对封建等级特权;争取资产阶级权利和自由;关于自由、平等。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2、 伏尔泰对宗教的看法 承认上帝存在,主张自然神论,认为上帝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名言:“即使没有上帝,也必须造出一个来~” 3、哲学上,伏尔泰继承了洛克的感觉论思想。 二、孟德斯鸠 34 孟德斯鸠(1689—1755年),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先驱之一。代表作:《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被伏尔泰称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被誉为人类政治生活中的“牛顿定律”。 1、对“法”这种根本理性的推崇 法“就是有万物的本性派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在这个意义下,一切实体都有它的法:神有神的法,物质世界有物质世界的法,在人之上的天使有天使的法,禽兽有禽兽的法,人有人的法。” 自然神论的观点:神本身也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而不能随心所欲。自然神论是唯物主义的一种较不彻底的形式。 三权分立的学说:立法、行政、司法 2、在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论述上 ?地理环境决定论 一国的法律,由一国的气候、土壤、领土大小等地理条件、经济以及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政治机构共同决定。 地理环境对于一个民族的性格、风俗、道德和精神面貌以及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具有决定性影响。其中,气候对社会的影响最大。 评价:提出了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并注意到了地理环境对法的特殊性的影响。缺陷:认为人类历史归根到底要以个别政治家,特别是立法者的意志为转移。在论述政治法律与社会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时,主张思想动机、理性、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三、卢梭 卢梭(1712—1778年),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忏悔录》和《爱弥儿》。 歌德说:“伏尔泰是旧世界的终点,卢梭是新世界的起点。” 马克思:“卢梭不断避免向现存政权作出任何即使是表面的妥协。” ?哲学贡献——历史辩证法 1、在关于人的看法上,反对当时机械的思想方法,强调人的自由和能动性。 不同于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者,他不是从力学的、机械的视角去看待人,而是从社会的、历史的视角来看待人,从人的社会性、能动性出发去看待人,这就赋予了人社会的、历史的和能动的特征。 2、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描述和对国家成因的探讨上,即对历史的肯定——否定——肯定的辩证发展进程的认识。 “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前进一步。” 恩格斯评价说,卢梭是在马克思乃至黑格尔之前就已经能够运用辩证思维的人,他的 “平等——不平等——新的平等”的思想是辩证法的杰作。 3、 关于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的描述上,即认为私有制的产生是必然与偶然的统一过 程。 4、 对科学与艺术对社会影响的看法上,既看到了肯定的方面,又看到否定的方面。 当伏尔泰还在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 卢梭名言: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第二节 “百科全书派”的哲学思想 ? 主要代表人物:狄德罗、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 ? 哲学特点:机械唯物主义和公开的战斗无神论 35 一、狄德罗 狄德罗(1713—1784年),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无神论的主要代表,“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主要著作:《哲学思想录》、《对自然的解释》、《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 哲学思想: 1、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认为世界由统一的物质构成,并提出了著名的“异质元素”说。 2、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肯定意识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 3、论述了物质运动的问题: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提出了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相对性的原理。 4、认识论上,力图避免经验论的片面性,既重感性又重理性。 评价:整个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中最富思辨思维的一个,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些较全面较正确的看法,这在机械论和形而上学为特征的18世纪唯物主义中可谓独树一帜。 二、拉美特利 拉美特利(1709—1751年)是一名医生,他把笛卡尔的机械唯物主义贯彻到底,提出“人是机器”的口号。主要著作《心灵的自然史》、《人是机器》。 哲学特点:从生理学、医学的角度,详细论证了心理现象对物质性的身体的依赖关系,从而唯物主义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的基本命题,并从这个立场出发,对神学、经院哲学和各种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不可调和的斗争。 哲学思想: 1、本体论上,唯物一元论——“世界的物质齐一性” 身心关系问题——“思维是人脑的机括” 2、认识论上,主张唯物主义感觉论。 他的名言:“感官就是我的哲学家。” 三、爱尔维修 爱尔维修(1715—1771年),主要著作《论精神》、《论人的智力能力和教育》。 1、环境决定论 “我们在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环境、由于他们所受的不同教育所致。” 爱尔维修还宣扬“教育万能论”,认为人的精神品质的优越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遗传的,而是教育的产物。 四、霍尔巴赫 霍尔巴赫(1723—1789年)是法籍德国人,它的最大成就在于把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系统化了,所著《自然的体系》被誉为“唯物主义的圣经”。 哲学的两个特征: 1、 自然主义特征——主张唯物论 2、 无神论特征——否定上帝存在、灵魂不死和自由意志。 霍尔巴赫的名言: “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恐惧;人之所恐惧,只是由于无知。” “人生存的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被动工具。” 第六章 德国古典哲学 ?概述 36 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 人物: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古典唯心主义 费尔巴哈——古典唯物主义 “德国被康德引入了哲学的道路,因而哲学变成了一件民族的事业。一群出色的大思想家突然出现在德国的国土上,就像用魔法呼唤出来的一样。”——海涅 哲学主题:探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德国古典哲学在其创始人康德那里一开始就提出了主体与客体的最基本的同一性即认识的同一性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康德认为,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即主体符合客体。主体只有与“现象”相符合才能认识客体,“自在之物”不可知。 费希特抛弃了“自在之物”,把认识的主体与实践的主体合为一体,将主体的能动性延伸到了自在之物的领域,“自我”的能动活动是客体“非我”的前提。 谢林把立足点放在了主体与客体的原始统一,即“绝对同一”上来。 黑格尔则认为,从主体与客体的同一出发是对的,但不能靠非理性的直观来认识其能动性,而必须通过理性和逻辑。 费尔巴哈抓住了人的感性,重申了人与自然的原则,从而把哲学拉回到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路线上来。 第一节 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1724—1804年),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其“批判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起点。近代西方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 ?康德的思路 1、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的独断论的影响——独断论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有自身的规律,这些规律是普遍必然的、不可动摇的,不管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承认这一点,对自然科学是不怀疑的。 2、休谟的挑战——休谟作为极端的经验论者,他只相信自己的感觉经验,此外一切他都怀疑,他用怀疑论对抗一切有关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的独断。休谟否定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动摇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整个科学的大厦摇摇欲坠。 3、休谟打破了康德“独断论”的迷梦,迫使康德在承认科学知识的规律的前提下,去重新找到科学知识建立的基础,即去探讨科学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 4、对于一个彻底的怀疑论者,从正面是驳不倒他的。但就是休谟也不能否认人的认识能力,否则他的感觉经验从哪里来。因此,康德从人的认识能力入手,回应休谟的挑战。 ?康德哲学分两个时期: 康德思想以1770年为界,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1770年的《论感性世界和知性世界的形式和原则》标志着批判哲学的开始。 一、前批判时期的哲学 这一时期,康德在哲学上信奉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唯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 哲学表现:自然神论和自然科学的唯物论;肯定思维之外的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肯定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宇宙有规律地运行着。 名言:“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主要著作:《宇宙发展史概论》 ?“两个假说” 1、“潮汐假说”——地球自转速度因潮汐摩擦而逐渐减慢。 2、“星云假说”——关于宇宙中诸天体的起源和演化。 哲学意义:指出了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是运动的,都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灭亡 37 的过程;抛弃了神对世界的第一推动说,力图从物质自身去说明物质的运动;这是对自然科学中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猛烈冲击,是对思维方法的一种突破。 局限:表现出其自然唯物论的不彻底性。他认为,原始的星云运动是由上帝推动的。 二、批判时期的哲学 这一时期,研究重点转向哲学,集中于对人性的探讨。 哲学的基本特征:调和与折中 主要著作: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康德名言: “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他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它们就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星空”和“道德律”代表了自然和自由、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的康德哲学的两大主题。 “哥白尼式的革命” 这一革命,指的是康德对传统认识论的颠倒,认识过程不再是对象为我们立法,而是“人为自然立法”。 (1)推翻了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开始了德国哲学的革命。这种独断论认为认识/真理就是观念与对象向符合。 (2)在综合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基础上,重新探讨认识论问题。 (3)以“二律背反”的形式揭示了概念的辩证法。 1、 调和唯物论与唯心论 现象与自在之物 现象:指“感性的表象”,就是我们感官所看到的事物的样子。它是我们易感性的时空形式和我们的知性范畴来经验的对象。 自在之物:指那些可自在存在并由纯粹理智而认识的对象。它有两层含义: (1)“现象的基础”——现象由自在之物产生。作为感觉对象的“物”存在于我们的感觉之外。 (2)理性的“理念”——上帝、灵魂和作为整体的世界。 ?康德的两个世界: (1)“现象世界”——可知的、经验的。受特定时空条件限制。 (2)“自在之物世界”——不可知的、超验的。 两者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只能认识和把握现象,而自在之物不可知。 2、 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 肯定知识开始于感觉经验,但不能因此就说一切知识都来自感觉经验。 知识从哪里来,(构成上): (1) 形式——先天的成分,包括先天的直观形式(时间、空间)和知性的纯粹范 畴(因果性、实体性、同一性等)。 (2) 质料——后天的经验性成分,它是自在之物刺激我们感官形成的感觉和印象。 一切知识都是由先天形式综合后天的质料而得来的。 三、批判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纯粹理性批判》注重在认识之前,首先考察知识的条件和人的认识能力的问题,即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 总问题: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线索:“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是认识论的根本任务和根本问题。 那么,首先知识是什么,知识是如何形成的, 一切知识都是由判断构成的。 38 根据主词与宾词的关系,判断分为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 分析判断——谓词包含在主词当中,是一种必然性、解释性的判断。它不能增加 知识、只能澄清知识。(唯理论)(如:物体是有广延的。) 综合判断——谓词不包含在主词当中,是一种偶然性、扩展性的判断,是通过经 验加上去的知识,能够更增加知识。(经验论)(如:这朵玫瑰花是蓝色的。) 有没有既是必然的又能增加新知识的判断, 先天综合判断——虽然谓词不包含在主词当中,但是这一判断却有先天的必然 性。(如:一切发生的事都是有原因的。) 那么,到底有没有先天综合判断,为此康德考察了当时所有的知识,认为是有的。 (1) 数学和几何学知识。如:命题“7+5=12”、“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2) 自然科学即物理学知识。如:“在一切变化中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3) 形而上学知识。如:“世界必有一个开端。” 那么,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这就涉及到人的认识能力问题。 康德提出了三种认识能力:感性、知性和理性。其中,感性认识阶段要解决的是“纯粹数学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知性认识阶段要解决的是“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的问题,并附带解决以往失败的形而上学如何不可能的问题。 由此得出,“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两个条件: (1) 认识的主体,即心灵。它保证知识的先天性、普遍必然性。(先天形式) (2) 认识的对象,即现象。它保证知识的综合性。(后天质料) ?评价“先天综合判断”理论: 对于克服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片面性,推动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启发 人们必须从感性直观和理性思维的统一中去认识。这一理论还提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 1、 先验感性论 ——感性认识阶段 (1) 认识的先天形式——时间和空间。它们不是从任何外部经验中概括出来的,而 是先天存在于人的理性之中。 (2) 认识的后天内容——感觉材料。 感觉材料本身不会构成知识,要形成知识,必须加入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在认识活 动中把时空赋予外部对象,一切认识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 2、 先验分析论 ——知性认识阶段 “知性”是以概念范畴去思维对象,按照一定规则对感性知识进行综合的能力。 (1) 先天形式——知性思维的形式,即先天范畴。(如因果、实体、存在、同一等) (2) 后天内容——经验对象,即感性直观所提供的材料。 例如,把“太阳晒”和“石头热”这两个经验对象,用原因和结果这两对范畴加以综合联系起来。 “因为天阳晒,所以石头热。” ?命题:“人为自然立法” 自然本身无所谓统一性、规律性,自然的统一性、规律性来自人的主观性,即来自先验“自我意识”的统一性、规律性。人通过分析和推断,才赋予了自然以规律和客观必然性。 人面对自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手持着原理、一手拿着实验,去拷问自然界,迫使自然回答人类提出的问题。 评价:康德把自然界的规律看成是理智赋予的,而不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否定了认识过程的客观制约性,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突出了主 39 体在形成科学知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评价“先验分析论”: 合理——强调知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结合,知性思维对感性材料加工的能动作用,推动了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缺陷——他的范畴并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而是先于经验,这样就把知性的能动作用夸大了。 3、 先验辨证论 ——理性认识阶段 “知性”和“理性”的区别:知性是对有限事物的相对知识;理性则总要求超出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问题:人的理性中并没有对应于理性认识阶段的先天形式。 (1) 先天形式——无 (2) 后天内容——认识的对象是“理念”,即理性的概念。(如:灵魂、上帝等) 由于没有先天的认识形式,所以就借用了知性认识阶段的先天范畴,综合理性 认识阶段的理念,去解释上帝、灵魂、意志等超验的东西。 因此,必然要陷入“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是指当理性迫使范畴做超验使用时,由于没有经验的依据,所以 对同一个现象可能形成两种互相对立的理论,而它们各自又都能得到同等的证明。 无论是经验派的独断论者,还是理性派的独断论者,他们在理性认识阶段,都 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运用同样一些知性范畴对理念的认识对象作形而上学的推断, 结果得出了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而由于双方都没有经验来证明,所以两个相互冲 突的结论各自都在逻辑上言之成理,谁也驳不倒谁。 例如:“上帝”这个理念,用“存在性”范畴加以综合,就会得出“上帝是存在 的”和“上帝是不存在”的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 “二律背反”实际上就是理性自身的辩证矛盾。 ?康德的解决办法: 严格区分想象与自在之物,人们不要试图去认识自在之物,人的认识只能在现 象界的范围内,如果去强行认识上帝、灵魂、自由意志等自在之物,就必然要陷入 “二律背反”。康德试图用这种隔离的办法来限制理性自身,回避理性的内在矛盾。 评价“二律背反”: (1) 进步:揭示了形而上学独断论的片面性,否定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揭示了理性自身的辩证矛盾的必然性;在一定意义上分别代表了哲学史 上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对立派别的观点。 (2) 缺陷:把矛盾看成是主观思想上的矛盾,而不是客观世界本身的矛盾, 没有看到对立双方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包含。 ? 概念总图: 认识阶段 现象认识 本质认识 感性认识阶段 知性认识阶段 理性认识阶段 感觉材料、 经验对象 认识对象 感觉印象 (感性直观提供的材料) 理念 先天形式 时间、空间先天形式 先天范畴 × 适用范围 经验范围内 超验 四、批判哲学的伦理学说 整个康德哲学的总问题就是“人是什么”,即“我能够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 40 能够希望什么”的问题。人的理性包括两种理论理性(对象是什么)和实践理性(应该怎么做)。 作为实践主体的意志,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动因。(“人为自己立法”) 康德认为,人们行为的正当与否是以某种先天的道德律作为其标准的。只有非功利的、纯粹为道德而道德的行为才能称为道德行为。 伦理学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和制定实践理性的基础——道德律 “绝对命令” 康德认为,道德律不同于自然律,自然律不存在遵守与不遵守的问题,而人对道德律是有选择的,是人“应当怎么样”的问题。道德律必须采取“绝对命令”。 这条道德律有三种形式: 1、“不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 意思是说,你遵循的准则也要能够成为别人普遍遵循的准则,如果不是,你的行为就是不道德的。例如:(1)不要自杀;(2)不要骗人;(3)要帮助别人。 2、“你须要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作目的,总不把他只当作工具。” 康德喊出了“人是目的”的口号,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每一个理性的存在者,都应当把别人当作目的,而不应当把人当作工具,如果把别人当作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那你就是不道德的。 所以应当尊重人,不应该利用人。体现了卢梭平等、自由思想对康德的影响。 3、“个个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颁定普遍规律的意志。” 这里康德强调了“自律”的原则,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意志自由,把人看作目的,就要尊重人的自由意志,人服从“人是目的”的原则,就是服从自己的意志,因此意志自律就是意志自由。 “自由”是康德伦理学的核心。康德认为,自由有两重含义: (1) 选择的自由。 (2) 根据道德法则去做的自由。 “至善” 康德强调“善良意志”,认为意志本身的“善”才是一种绝对的“善”,即“至善”。 “至善”是最高的、最完满的善,它应当是道德和幸福的统一。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道德与幸福却永远是“二律背反”的,为此就要引入宗教。 实现“至善”条件:“意志自由”、“灵魂不死”、“上帝存在” 评价:康德的伦理学说,强调实践理性能动的创造作用,高扬人的自由和主体的能动性。 但是,实践理性最终指向了宗教,这是康德对宗教神学妥协的表现。 第二节 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 ?概述 康德哲学到黑格尔哲学的过渡环节。 费希特取消了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把二元论变成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谢林又扬弃了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创立了客观唯心主义。 他们都在思维的基础上,论证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为后来黑格尔建立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创造了条件。 一、费希特的“自我”哲学 费希特(1762—1814年),德国古典哲学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他反对二元论, 41 主张一元论,创立关于“自我”的哲学。主要著作:《知识学的基础》、《知识学导言》、《人的使命》。 费希特的名言: “注意你自己,把你的目光从你周围收回来,回到你的内心,这是哲学对它的学徒所做的第一个要求。哲学要谈的不是在你外面的东西,而是你自己。”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选择什么样的哲学。” 1、“自我”是什么? “自我”就是理智,并非某个人的个体、某个人的精神,而是一个“大我”,即整个人类的意识。“自我”又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精神,是创造世界的本原。 费希特完全从“自我”出发去理解人的一切知识的构成,创立了以“自我”为核心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2、三条基本原理 (1)正题:“自我设定它自身”。 费希特借此强调“自我”的第一性和不可证明性——绝对自由、“自因”,自我产生它自己,而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 这里是由一个绝对的“自我”(大我)产生出相对的“自我”(小我,即个体的意识)。 (2)反题:“自我设定非我”。 “非我”即自然界或客观世界。 (3)合题:“自我与非我的统一”。 评价:这是一个以“自我”为核心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包含有合理的辩证法因素: ?肯定了主体能动性;?关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继承并发展了康德的矛盾思想;?否定之否定发展形态的第一次系统化。 二、谢林的“同一”哲学 谢林(1775—1854年),德国古典哲学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主要著作:《自然哲学体系初稿》、《先验唯心论体系》。 1、哲学的最高原则和基础——“绝对同一” ((((((( “同一—差异——同一”体系的基本框架 “绝对同一”:一种不自觉的精神力量,是派生万物的精神实体。在这个不自觉的精神力量中,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意识和自然都合而为一,没有差别,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而是主体和客体的“绝对无差别”的状态。 “绝对同一”由于内部原始冲动,自我限制和区别,出现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的有差别、矛盾的同一状态,最后经过扬弃差别矛盾,达到绝对无差别的同一。 评价:“绝对同一”实质上是脱离自然和人的客观精神,他把客观精神作为万物本原,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这个“绝对同一”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做了铺垫。 2、“同一哲学”: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 自然哲学:以自然界为对象,绝对同一通过无意识的创造活动,从低级到高级,最后上升到自我意识的理性。 先验哲学:精神生活的发展过程——认识、实践、艺术三个阶段。 3、辩证法思想 首先,世界是联系发展的;其次,矛盾是一切变化发展的动力;再次,谢林看到了人类社会活动异于普通自然规律的特殊性。 ?总评: 42 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是康德哲学的产物,他们使辩证法和唯心主义进一步结合起来,推动了唯心主义辩证法这一新的哲学形态的成长。 第三节 黑格尔的思辨哲学 黑格尔(1770—1831年),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整个西方古典哲学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的集大成者。代表作:《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大逻辑”)、《哲学全书》(包括《小逻辑》、《自然哲学》、《精神哲学》)、《法哲学原理》和《哲学史讲演录》等。 一、黑格尔哲学概述 哲学渊源: (1)从哲学史上各时期各学派的哲学中吸取了大量丰富的思想材料,从而构筑了一个无所不包、空前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2)在批判地继承康德以来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完成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 康德哲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直接来源。一方面,黑格尔认为康德把知性与理性区别开来是一个了不起发现,但不赞同在认识之前考察人的认识能力,认为“还未学会游泳之前,切勿下水。”同时,他欣赏“意志自由”,但又认为不是“应当”,而必须与现象联系起来。 他还批判地继承了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摒弃了主观唯心的成分。 哲学特点: (1)以绝对精神为出发点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改造了谢林的“绝对同一”)。 “绝对精神” “绝对精神”(“绝对理念”)既是世界的本原和运动主体,又是一切存在的内在本质,是整个世界的最高本质和灵魂,因而它是一切存在的最终根据和认识的唯一对象。 特性:?“绝对精神”是一种精神或思想;?“绝对精神”是一种不依赖于人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或“客观思想”;?“绝对精神”是包含差别和矛盾的具体同一,而不是无差别的绝对同一,比谢林更进了一步;?“绝对精神”是能动的。 (2)主张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围绕这个命题展开的。 (3)唯心主义的辩证可知论。 (4)深刻的革命性和丰富的科学内涵。 恩格斯评价: “黑格尔不仅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天才,而且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物,所以他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当然,由于‘体系’的需要,他在这里常常不得不求救于强制性的结构,但是,这些结构仅仅是他的建筑物的骨架和脚手架,人们只要不是无谓地停留在它们里面,而是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就会发现无数的珍宝,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具有充分的价值。” 解释:唯心主义只是一个骨架、框架,丰富的辩证法内容是里面的珍宝。 哲学体系: ,一,逻辑学 《逻辑学》是描述“绝对精神”在逻辑阶段的发展,这一阶段,“绝对精神”还处在自在的状态。 逻辑学的三个组成部分: 1、存在论 存在论研究概念的直接性,即它的直接存在。 三个阶段: (1)质——使某物规定自身并区别于他物的规定性。它是一个“有—无—变”的正反合过程。 43 有 质 非存在 变易 (2)量 (3)度——质和量的统一 存在论揭示了质量互变规律。 2、本质论 抽象的同一:形而上学的同一 同一 本 差 绝对差异 具体的同一:有差异的同一 异 杂多的差异 质 矛盾——同一与差异的统一 本质论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 (1)本质 (2)现象 (3)实在:真实的合乎“必然性”的东西。 3、概念论 (1)主观概念 质的判断(如:“这朵花是红的”) 概念 反思判断(如:“这朵花是有用的”) 主观概念 判断—— 必然判断(如:“这朵花的植物”) 推理 概念判断(如:“这朵花是美的”) 评价:揭示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深化,也说明了辩证逻辑的思维形式和内容的一致 性。这种把逻辑学与认识论联系起来的做法,正是辩证逻辑最主要的特征。 质的推论 推论 反思推论 必然推论 (2)客观概念 机械性——无机界 客观概念 化学性——有机界 目的性——生命界的人 (3)理念 生命 理念 认识 绝对理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实践观: (1)黑格尔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突出了主体的能动性,克服了消极的反映论。 “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的思想 实践改造坏境,是环境满足人的需要。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用自己的实践改造世界” (2)黑格尔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克服了康德的不可知论,论证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3)黑格尔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也就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提供了一个客观标准。 ?真理观: 黑格尔认为,真理是全面的、具体的,是一个过程,还是理念和实践的统一。 ?逻辑学小评: 唯心主义的颠倒: 44 把纯概念当成事物的客观本质,而把物质世界看成是从属于客观思想的第二性的东西。 这种颠倒的形式,表述了自然、社会发展的客观辩证法。 列宁: “黑格尔逻辑学的总结和概要、最高成就和实质,就是辩证的方法——这是绝妙的。还有一点:在黑格尔这部最唯心的著作中,唯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矛盾’,然而是事实。” 解释:黑格尔的体系是唯心的,比以往任何一个唯心主义体系都更彻底、更典型,但辩证法是其体系中最重要的东西,在《逻辑学》中唯心主义的说教最少,但表述的客观事物辩证发展的东西,可供唯物主义参考的反而更多。不过,毕竟不能掩盖唯心主义的本质。 ,二,自然哲学 ——“绝对精神”如何外化为自然界,及其在自然中的发展。 ,三,精神哲学 ——绝对精神体现为人类社会历史。 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和历史、伦理观。 1、黑格尔的社会历史观 (1)关于考察社会历史的方法 经验的方法 反思的方法 哲学的方法 黑格尔注重哲学的方法,主张从历史现象的偶然性出发,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 提出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的思想。 命题:“哲学史就是哲学。” (2)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黑格尔不是把历史事件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而是有必然性的。 (3)人民群众与伟大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英雄主宰历史论 ,四,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1、关于联系和发展的思想 2、关于质量互变的思想 3、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 4、关于否定之否定的思想 5、关于范畴的辩证思想 (1)同一与差别 (2)现象与本质 (3)可能性与现实性 命题:“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分析:首先黑格尔把“现实”与“现存”区别开来,“现实”体现的是事物的必然性,认为凡是现实的东西在其自身中是必然的,凡是当前存在的东西,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但黑格尔其实更强调命题的前半句,即认为凡是合理的必然都会是现实的,而凡是现实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最终都会变成不现实的东西。这是他革命性的一面。 ?关于自由与必然 “自由是必然性的实现,和对必然的认识。” “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辩证法小节: 45 缺陷——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不是指自然与社会的辩证发展,而是概念的辩证发展,最终只是绝对精神的辩证性。 ?黑格尔哲学体系总评: 一个绝对的彻底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同时又包含着十分丰富的辩证法。 “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节 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唯物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1804—1872年),德国古典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他把德国古典哲学由唯心扭转到了唯物,从而回复到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路线上来,其合理内核为马克思所吸收和发展。代表作:《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宗教的本质》。 一、费尔巴哈哲学的产生 1、德国古典哲学中对作为主体的人的关注,是其人本主义思想的前提。 2、古典哲学中对宗教哲学的批判,是其宗教批判的出发点。 3、以自然主义为特征的唯物主义及无神论思想是对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二、人本学的唯物主义 ?自然主义特征: 一种从自然主义出发,论证人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物质实体的学说。 ?三个命题: 1、人是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统一体。 2、人是一个以自然界为基础的人和自然的物质统一体。 3、人是以“你”为基础的“你”和“我”的物质统一体。 缺陷:作为出发点的人不是社会的人、具体的人,而是生物学意义的人、自然的人、抽象的人。 三、对宗教的批判 ?深刻性:对宗教和神的本质的揭露。 核心思想:神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两种宗教: 1、早期的原始宗教,即自然宗教 2、精神宗教,如后来的基督教。 ?宗教产生的心理根源: 人的本质异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依赖感和想象力。 “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 ?不彻底性: 没有分析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没有找到解决宗教问题的正确方法。 “爱的宗教” 评价:费尔巴哈“上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下半截是唯心主义者”。 46
/
本文档为【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