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7 蛛网膜下腔出血

7 蛛网膜下腔出血

2012-08-01 25页 ppt 370KB 6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8483

暂无简介

举报
7 蛛网膜下腔出血null第七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七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定义一、定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SAH。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 包括: ①粟粒样动脉瘤:约占75%; ②动静脉畸形:约占10%,多见于青年人; ③梭形动脉瘤: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④脑底异常血管网(Moyamoya病):占儿童SAH的20%; ⑤其他如...
7 蛛网膜下腔出血
null第七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七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定义一、定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SAH。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 包括: ①粟粒样动脉瘤:约占75%; ②动静脉畸形:约占10%,多见于青年人; ③梭形动脉瘤: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④脑底异常血管网(Moyamoya病):占儿童SAH的20%; ⑤其他如霉菌性动脉瘤、颅内肿瘤、垂体卒中、脑血管炎、血液病及凝血障碍疾病,原因不明占10%。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 2.发病机制 ①粟粒样动脉瘤可能与遗传和先天性发育缺陷有关,尸解发现约80%的患者Willis动脉壁弹力层及中膜发育异常或受损,随年龄增长由于动脉壁粥样硬化、高血压和血涡流冲击等因素影响,动脉壁弹性减弱,管壁薄弱处逐渐向外膨胀突出,形成囊状动脉瘤;动脉瘤体积越大越易破裂,直径5~7mm极易出血; ②脑动静脉畸形是胚胎期发育异常形成畸形血管团,激动或不明显诱因可导致破裂。三、病理及病理生理 三、病理及病理生理 1.病理 85%—90%的先天性粟粒样动脉瘤位于前循环,是分叉处发育薄弱形成,多为单发。破裂动脉瘤多不或呈多囊状,常在动脉瘤穹隆处破裂。动静脉畸形由异常血管交通形成,动脉血不经过毛细血管床直接进入静脉系统,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下腔血液沉积在脑底池和脊髓池中,如鞍上池、桥小脑角池、环池、小脑延髓池和终池等,脑实质内广泛白质水肿,皮质可见多发斑块状缺血灶。病理及病理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 2.病理生理 SAH后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①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刺激痛觉敏结构引起头痛,颅内容积增加使颅内压(ICP)增高可加剧头痛,导致玻璃体下视网膜出血,甚至发生脑疝; ②血管瘤破裂伴发的冲击作用可能是约50%的患者发病时出现意识丧失的原因; ③颅底或脑室内血液凝固使CSF回流受阻,30%—70%的病人早期出现急性阻塞性脑积水;血红蛋白及含铁血黄素沉积于蛛网膜颗粒导致CSF回流受阻,出现交通性脑积水和脑室扩张; ④蛛网膜下腔血细胞崩解释放各种炎性物质引起化学性脑膜炎,CSF增多更使ICP增高; ⑤血液及分解产物直接刺激引起丘脑下部功能紊乱,如发热、血糖升高、急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 ⑥血液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如氧合血红蛋白、5-HT、血栓烷A2(TXA2)和组织胺等刺激血管和脑膜,可引起血管痉挛,严重者导致脑梗死。四、临床现 四、临床表现 1.粟粒样动脉瘤破裂多发生于40~60岁,两性发病率相近;动静脉畸形男性发生率为女性2倍,常在10~40岁发病。动脉瘤性SAH异常剧烈全头痛,病人常描述为“一生中经历的最严重头痛”。头痛再发常提示再次出血。但动静脉畸形破裂头痛常不严重。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2.发病多有激动、用力或排便等诱因。出血常引起血压急骤上升,最初2周内脑膜刺激可引起体温升高达39℃。短暂意识丧失很常见,可伴呕吐、项背部或下肢疼痛,严重者突然昏迷并短时间死亡。后交通动脉瘤压迫动眼神经可产生麻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易损伤Ⅲ、Ⅳ、V和Ⅵ脑神经,破裂引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大脑前动脉瘤出现精神症状,大脑中动脉瘤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痫性发作,椎-基底动脉瘤出现面瘫等脑神经瘫痪。动静脉畸形病人常见癫痫发作,可伴轻偏瘫、失语或视野缺损等局灶性体征,具有定位意义;颈强、Kernig征、Brudzinski征等脑膜刺激征,20%可见玻璃体下片块状出血,发病1小时内即出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3.60岁以上老年SAH患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较缓慢,头痛、脑膜刺激征不明显,意识障碍及脑实质损害症状较严重,或以精神症状起病;常伴心脏损害心电图改变,肺感染、消化道出血,易漏诊或误诊。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4.常见并发症 ①再出血:20%的动脉瘤患者病后10~14日发生再出血,使死亡率约增加一倍; ②脑血管痉挛:引起轻偏瘫等局灶性体征。病后10~14日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是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经颅多普勒或脑血管造影可确诊; ③扩展至脑实质内的出血; ④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分别发生于发病当日或数周后,是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吸收障碍所致,进行性嗜睡、上视受限、外展神经瘫痪、下肢腱反射亢进等提示; ⑤5%~10%的患者发生癫痫发作,少数患者发生低钠血症。五、辅助检查 五、辅助检查 1.首选CT检查,当日敏感性高,可检出90%以上的SAH,外侧裂池、前纵裂池、鞍上池、桥小脑角池、环池和后纵裂池高密度出血征象。CT增强可发现大多数动静脉畸形和大的动脉瘤,MRI可检出脑干小动静脉畸形,但须注意SAH急性期MRI检查可能诱发再出血。中脑环池少量出血,称非动脉瘤性SAH。MRA对直径3~15mm动脉瘤检出率达84%~100%,由于空间分辨率较差,不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颈和载瘤动脉。null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2.若CT阴性,可行腰椎穿刺和CSF检查,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最初CSF红细胞与白细胞数比例与外周血相同(700:1),48小时内白细胞可达数千,出血后4~8日CSF糖降低。病后12小时离心脑脊液上清黄变,2~3周黄变消失。须注意腰穿可诱发脑疝形成的风险。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DSA可确定动脉瘤位置,显示血管解剖走行、侧支循环及血管痉挛等,发现烟雾病、血管性肿瘤等SAH病因,为SAH病因诊断提供可靠证据。约5%首次DSA检查阴性的患者1~2周后再行检查可发现动脉瘤。 null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4.经颅多普勒(TCD) 超声作为非侵入性技术可监测SAH后脑血管痉挛。血常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等检查有助于寻找其他出血原因。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颈强等脑膜刺激征,伴或不伴意识模糊、检查无局灶性神经体征,可高度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如CT证实脑池和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出血征象,腰穿压力明显增高和血性脑脊液,眼底检查玻璃体下片块状出血等可临床确诊。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及鉴别诊断 2.鉴别诊断 (1)高血压性脑出血:也可见反应迟钝和血性脑脊液,但有明显局灶性体征如偏瘫、失语等。原发性脑室出血与重症SAH患者临床难以鉴别,小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因无明显的肢体瘫痪易与SAH混淆,CT和DSA检查可以鉴别。 (2)颅内感染:结核性、真菌性、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等可有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但先有发热,CSF检查提示为感染。 七、治疗 七、治疗 1.内科治疗1.内科治疗 (1)一般处理:SAH病人应住院监护治疗,绝对卧床休息4~6周,床头抬高l 5~20度, 病房保持安静。避免引起血压及颅压增高的诱因,如用力排便、咳嗽、喷嚏和情绪激动等,需审慎降压至160/100mmHg。止痛药,保持便通。适量给予生理盐水保证正常血容量和足够脑灌注,低钠血症常见,可口服NaCl或3%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不应限制液体。心电监护,营养支持,防止并发症。内科治疗内科治疗 (2)SAH引起颅内压升高,可用20%甘露醇、速尿和白蛋白等脱水降颅压治疗。颅内高压征象明显有脑疝形成趋势者可行颞下减压术和脑室引流,挽救病人生命。内科治疗内科治疗 (3)预防再出血:抗纤溶药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形成,推迟血块溶解和防止再出血。常用6-氨基己酸(EACA)4~6g加于0.9%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5~30min内滴完,再以lg/h剂量静滴12~24h。之后24g/d,持续3~7d,逐渐减量至8g/d.维持2~3周,止血芳酸(PAMBA)O.4g缓慢静注,2次/d;或立止血(Reptilase)、维生素K3等,但止血剂应用仍有争论。伴癫痫发作可增加动脉瘤破裂风险,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300mg/d。内科治疗内科治疗 (4)预防性应用钙通道拮抗剂 尼竟地平40mg口服,4~6次/d,连用21日;尼膜同10mg/d,6h内缓慢静脉滴注,7~14日为一疗程。可减少动脉瘤破裂后迟发性血管痉挛导致缺血合并症。2.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是根除病因、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 (1)动脉瘤:常用动脉瘤颈夹闭术、动脉瘤切除术,目前证据支持早期(出血后2日)手术,可缩短再出血风险期,并允许用扩容及升压药治疗血管痉挛。血管内介入治疗采用超选择导管技术、可脱性球囊或铂金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动脉瘤。 (2)动静脉畸形:可采用AVM整块切除术、供血动脉结扎术、血管内介人栓塞或γ-刀治疗等。八、预后 八、预后 动脉瘤性SAH死亡率高,约20%的患者到达医院前死亡,25%死于首次出血后或合并症,未经外科治疗约20%死于再出血,死亡多在出血后最初数日。
/
本文档为【7 蛛网膜下腔出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