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糖尿病足的诊断与冶疗

糖尿病足的诊断与冶疗

2012-08-13 4页 pdf 86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716829

暂无简介

举报
糖尿病足的诊断与冶疗 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 常宝成,潘从清综述 曾淑范审校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天津 !"""#") 摘要: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通过 $%&尼龙丝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能早期发现神经病变。循环障碍检查 包括经皮氧分压测定、激光血流计及血管造影等;另外,跖骨头参数及足底压力测定也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高 压氧、血管再造术、皮瓣移植、细胞因子等是近年开展的针对缺血性足溃疡的治疗手段。神经性足溃疡的治疗包括 塑型鞋、水化纤维、活性人皮肤类似物、液体硅酮注射等。抗感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绝缘辐射热绷带等是治疗 糖尿病...
糖尿病足的诊断与冶疗
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 常宝成,潘从清综述 曾淑范审校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天津 !"""#") 摘要: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通过 $%&尼龙丝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能早期发现神经病变。循环障碍检查 包括经皮氧分压测定、激光血流计及血管造影等;另外,跖骨头及足底压力测定也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高 压氧、血管再造术、皮瓣移植、细胞因子等是近年开展的针对缺血性足溃疡的治疗手段。神经性足溃疡的治疗包括 塑型鞋、水化纤维、活性人皮肤类似物、液体硅酮注射等。抗感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绝缘辐射热绷带等是治疗 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糖尿病足;神经性足溃疡;缺血性足溃疡;感染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 性并发症之一。.000年,世界卫生组织(&12)对糖 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 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 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 流行病学 据报道,全球约 . * (亿糖尿病患者中 .(3以上 将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足溃疡或坏疽[+]。因糖 尿病足造成截肢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 .(倍,每年的 截肢患者中约 ("3是糖尿病患者,而后者 )(3以上 是因足部溃疡恶化造成深部感染或坏疽所致[!]。英 国住院糖尿病患者 ("3以上是因足部病变,印度报 道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为 ."3。 " 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 与糖尿病足发病有关的因素很多,包括皮肤病 变如干皮症、嵌甲等;生活习惯如吸烟、鞋袜及鞋垫 不适、不注意足部卫生等;长期站立作业;糖尿病教 育缺乏及对足部病变缺乏及时有效的诊治等,这些 危险因素在糖尿病足病变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程度 的作用,而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大、小、微血管病变,神 经病变及机械性损伤合并感染所致,因此,临床有所 谓的“神经足(神经性溃疡)”和“血管足( 缺血性溃 疡)”之分。 # 糖尿病足的分级 与传统的 &45678 分级相比,97:4; 大学分级更 具有临床意义。有研究明,97:4;大学分级系统结 合了分级和分期,与 &45678系统相比,更有描述性, 作者简介:常宝成(.0#" /),男,天津静海人,主治医师,硕 士。研究方向:糖尿病及糖尿病足。 且与截肢的危险性及预测预后更相关,因此,97:4; 大学分级系统可能是一个预测临床预后更好的 指标[,]。 $ 糖尿病足的预防性检查 ,<. 神经检查 除了传统的温觉、痛觉、震动觉及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以外,$%&尼龙丝($=>>7; &7=6% ;?7=67 >@6@A=B4>76?)检查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评价手 段。使用不同直径的尼龙丝以一定的压力触压足 部,判断接触部位有无感觉。对于那些对 C@(* "# (压力 ." 5)细丝无感觉的患者应视为保护性感觉丧 失,应及时给以必要的预防治疗[(]。 ,<+ 循环障碍检查 血压指数[踝肱比(-DE)]和超 声彩色多普勒检查是近年来开展的无创性、准确性 较高的检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除此之外,下 列检查手段对早期发现循环障碍也有很大帮助:(.) 经皮氧分压测定:通过有内在电热装置的电极植入 皮肤,使皮肤温度升至 ,,度,测定扩张血管的氧含 量。足背部经皮氧分压小于 ( * !" FD4 者存在微循 环障碍。(+)激光血流计:用于皮肤表浅毛细血管内 红细胞移动状态的评价,借以判断有无神经损害、微 循环障碍。(!)核磁共振血管造影:通过核磁共振对 不同部位的动脉进行扫描检查,能清晰地显示出动 脉阻塞部位和程度,精确度仅次于选择性血管造影。 (,)选择性血管造影:多用于截肢平面术前定位或血 管重建手术及介入放射学治疗术前检查,能准确反 映血管腔内各种病变,但因属于有创检查,且造影后 可能引起血管痉挛,从而加重肢体缺血。 ,证明
:伤口局部的高浓度氧有 利于控制感染,促进伤口组织重建和愈合;另外,高 压氧能明显增加伤口局部一氧化氮(34)浓度,而 34对于伤口的愈合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表明,在长 期不愈的糖尿病溃疡创面,其 34 浓度明显降低。 而且局部生长因子也是在局部内源性 34达到一定 浓度后才发挥作用,因此,高压氧和局部生长因子的 联合应用可促进伤口愈合[’]。 &,%,% 血管再造术 目前主要有经皮气囊血管成 形术(!"5)和分流术(67!),另外还包括血管搭桥 术、动脉内膜切除术等。在有威胁肢体的缺血患者 血管再造和坏疽清创后 -月和 %/月保存肢体的机 率分别为 8&)和 9&),患者存活率为 98)和 $/); 而不能做血管再造的患者的肢体保存机率仅为 *&)和 -’),患者存活率为 $/)和 -$)。对于高危 糖尿病患者,如不适合行动脉分流术,可应用呼吸足 设施作辅助治疗[’]。 &,%,* 血管重建和游离皮瓣移植联合手术 适用 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造成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 骨骼、肌腱暴露者。该手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移植 正常组织的有效缓冲,为早期救治赢得了时间。" 血液丰富的正常组织利于控制感染扩散,利于新生 血管形成。#最大限度地降低截肢平面。 &,%,/ 细胞因子基因治疗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 子(:.7;)和肝细胞生长因子(<7;)具有强大的血 管新生作用,对股动脉切除致下肢缺血兔模型给予 重组 <7;,结果发现缺血区域形成良好的侧枝循环, 同时足趾坏疽也得到明显改善。血管造影显示 <7; 不仅促进毛细血管的血管吻合枝形成,还有利于中 小动脉的再生。目前美国、日本等正在从事 :.7; 基因和 <7;基因治疗人闭塞性动脉硬化的临床研 究,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8]。 &,* 神经性足溃疡的治疗 &,*,- 营养神经治疗 弥可保、爱维治等可促进神 经细胞核酸及蛋白质合成、促进轴索再生和髓鞘 形成。 &,*,% 生物力学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 全接 触塑型鞋("==)对神经性溃疡的愈合有效,但当不 穿塑型鞋走路时则有 *>) ? &’)的溃疡复发,因此 最近又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可拆卸玻璃纤维塑型 鞋(@565A鞋)。与 "==相比,该鞋可使踝关节自由 活动,鞋子可随时拆卸,价格更低廉等优点[->]。 &,*,* 水化纤维的应用 早在 $> 年代,保持伤口 湿润有利于创面愈合的观点已被公认,近几年来,湿 化疗法已被证实对慢性溃疡的愈合疗效显著,据报 道水化纤维的有效率达 8%)[--]。 &,*,/ 真空封闭装置在糖尿病足术后的应用 溃 疡伤口经外科清创后,每 /9 B 更换 - 次该装置,与 盐水纱布湿敷的对照组相比,愈合时间明显 缩短[-%]。 &,*,& 具有活性的人皮肤类似物 是目前世界上 第一个真正合成的组织类似物,具有表皮和真皮,取 材于新生儿包皮和胶原的角化细胞及成纤维细胞。 该物质含有大量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且无免疫活 性,临床使用方便,尤其适于门诊使用,目前已被美 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C5)正式批准用于下肢静脉 溃疡和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 &,*,$ 自体皮瓣移植 将足背或足底的皮瓣反转 移植到糖尿病足前端的缺损区域以促进局部结构重 建,适用于中等面积大小的皮肤溃疡,要求患者无慢 性感染、未累及骨骼及无其他严重疾病[-*]。 $%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年 -月第 %%卷第 -期 !"#"$ 夏科(%&’()*+)关节的治疗 !电刺激对 %&’()*+关节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关节固定术:适 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造成足中段和足后段继发性骨 骼变形、缺损经保守治疗失败者;但因有一定比例的 术后并发症,因此要注意病例的选择。#矫形治疗: 包括受损关节的复位和融合,术后约需 !个月时间 达到固定,此期间应保证避免患肢持重。 !"#", 液体硅酮注射 研究表明,将 - ./ 01液体硅 酮注射于胼胝或压力明显增高的骨头部位,# 个月 后,注射部位足底组织明显增厚,局部压力减低,适 用于无明显周围血管病变的糖尿病足溃疡[2!]。 !"3 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的治疗 !"3"2 抗感染治疗 对于合并感染的病人,应尽量 在局部处理前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根据药物敏 感实验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在未知病原菌的情况 下,可根据经验选用喹诺酮类、$4内酰胺类广谱抗生 素。但有时即使是根据药物敏感实验结果选用的抗 生素,仍有 2-5 6 /-5的患者感染不能得到有效控 制,其原因可能与溃疡局部多种细菌混合感染,而有 些细菌常规培养很难发现有关,国外有人报道通过 278 (9:;序列可多种少见细菌的感染,如脆弱 拟杆菌[27]。 !"3"/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4%8=) 有效的中性 白细胞的抗菌作用有赖于氧自由基的产生。白细胞 的趋化性和吞噬作用激活了氧化反应,在此反应中 形成了一些毒性代谢产物(如超氧原子)。糖尿病患 者中性白细胞的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及氧化反应的 活性、超氧化物的产生、细胞内杀伤性均存在缺陷。 <4%8=是一种内源性造血生长因子,可促进中性白 细胞的终末分化和自骨髓的释放,从而提高中性白 细胞的数量。<4%8=可通过增加白细胞内超氧化物 的产生来增强白细胞的作用[2$]。 !"3"# 绝缘辐射热绷带 该绷带对缺血软组织感 染有一定治疗作用,将该绷带加热至 #,>,每天加 热 #次,每次 2 &,两次加热期间间隔 2 &,结果发现, 实验组的局部皮温高于对照组,且表面细菌数明显 减少[2,]。 !"! 伤口的局部处理 !"!"2 去除所有失活组织和胼胝以全面暴露伤口, 有利于充分引流脓液,应用 =48%;: 系统测定证明 切除胼胝可降低足底压力峰值 #-5左右[2?];去除感 染骨及骨性突出物,以减少溃疡处压力;消除感染严 重的组织以降低细菌蛋白酶阻止伤口愈合的作用; 移去慢性肉芽组织内衰老的成纤维细胞等。主要清 创方法有外科清创、蛆清创、酶清创和敷料清创等。 !"!"/ 清创后的伤口可局部外用当归紫草膏、生肌 象皮膏等中药外敷以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 <=)、重组神经生长因子、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 (A9<=4BB)[/-]等外用,疗效显著。 !"7 截趾或截肢手术 对于足趾坏疽者一旦坏死 与正常组织界面清楚后行截趾术,而对于足大部坏 疽者为了挽救生命,应尽早行截肢手术。最主要的 是截肢平面的选择,在不影响伤口愈合的原则下,尽 量保留患肢术后功能,并为术后安装假肢提供更好 的条件。 总之,如果预防和治疗得当,挽救糖尿病肢端坏 疽、避免或减少截肢是可能的。 参考文献: [ 2] ;CD1EFGH+ I,B’JJD( K,F’L M*N+N0 O M,D+ ’1 . PL+D(L’4 +G*L’1 )*LHDLHNH ’LQ C(’)+G)’1 RNGQD1GLDH *L +&D 0’L’RD0DL+ ’LQ +&D C(DFDL+G*L *S +&D QG’@D+G) S**+ . PL+D(L’+G*L’1 O*(JGLR <(*NC *L +&D 9G’@D+DH =**+[I]. 9G’@D+DH TD+’@ UDH UDF, /---,27(HNCC1 2):8,348?/. [ /] B*N1+*L ; I. V&D QG’@D+G) S**+:’ R1*@’1 FGDW[I]. 9G’@D+DH TD+’@ UDH UDF,/---,27(HNCC1 2):8/48!. [ #] ;CD1EFGH+ I,X’(HH*L I. O&’+ GH +&D 0*H+ DSSD)+GFD W’Y +* (DQN)D GL)GQDL)D *S ’0CN+’+G*L GL +&D QG’@D+G) S**+?[I]. 9G’@D+DH TD+’@ UDH UDF,/---,27:8$!48,#. [ 3] X’FD(Y X ;,;(0H+(*LR 9 <,M’(J1DHH X B. %1’HHGSG)’+G*L *S QG’@D+G) S**+ W*NLQH[I]. I =**+ ;LJ1D 8N(R,2??7,#!: !/,4!#2. [ !] A&’0 M,;(0H+(*LR 9 <,M’(FDY %,D+ ’1 . 8)(DDLGLR +D)&4 LGENDH +* GQDL+GSY CD*C1D ’+ &GR& (GHJ S*( QG’@D+G) S**+ N1)D(4 ’+G*L:’ C(*HCD)+GFD 0N1+G)DL+D( +(G’1[I]. 9G’@D+DH %’(D, /---,/#:7-74722. [ 7] 8’NHDLR 8,K’H+DL@’ND( V,8*J*1 <,D+ ’1 . ZH+G0’+G*L *S (GHJ S*( C1’L+’( S**+ N1)D(’+G*L GL QG’@D+G) C’+GDL+H WG+& LDN4 (*C’+&Y[I]. 9G’@D+DH :N+( TD+’@,2???,2/:2,?42?#. [ $] B*YJGL I [ I(. V&D LG+(G) *\GQD )*LLD)+G*L:&YCD(@’(G) *\Y4 RDL +&D(’CY,@D)’C1D(0GL,’LQ QG’@D+G) N1)D( 0’L’RD0DL+ [I]. ;QF 8JGL O*NLQ %’(D,/---,2#:27?42$3. [ , ] M*1H+DGL A Z,8*(DLHDL 8. XG0@ H’1F’RD D\CD(GDL)D GL ’ 0N1+GQGH)GC1GL’(Y QG’@D+G) S**+ NLG+[ I]. 9G’@D+DH %’(D, 2???,//:B?$4B2-#. [ ?] B’N0R’(+LD( P,AGD)]DJ ;,T’L*( ^,D+ ’1 . %*LH+G+N+GFD D\C(DHHG*L *S C&[Z<=27! ’S+D( GL+(’0NH)N1’( RDLD +(’LHSD( C(*0*+DH )*11’+D(’1 FDHHD1 QDFD1*C0DL+ GL C’+GDL+H WG+& )(G+G4 )’1 1G0@ GH)&D0G’[I]. %G()N1’+G*L,2??,,?$:2223422/#.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年 2月第 //卷第 2期 [!"] #$%%$&’ ( ),*+&&$&, # -,.+& /++0 ) 12 345 *-/-6 %475,+& +0859&+8$.5 :5847; $& <7&8+<8 <+%8$&, =79 895+8:5&8 7= &5>97?+84$< ;$+@58$< =778 >0<59%[ )]2 A778 -&’05 B&8, C""",C!:DC"EDCD2 [!!] /9>&&59 F,G@5905$& 32 GH?59$5&<5% I$84 4J;97=$@95% $& 845 :7$%8 895+8:5&8 7= <497&$< I7>&;%,$& ?+98$<>0+9 7= ;$+@58$< =778[)]2 K+%+,C""",CL:CMDECMN2 [!C] *0>% ) R,58 +0 2 K+<<>:E +%%$%85; <07%>95 .59%>% %+0$&5E:7$%85&5; ,+>S5 $& 845 45+0$&, 7= ?7%87?59+8$.5 ;$+@58$< =778 I7>&;%[)]2 T%87:J U7>&; *+&+,5,C""",VW:CXEDC,DV2 [!D] P895$8 *,/9++845& 6 (2 -?0$,9+= E+ 0$.$&, 4>:+& %’$& 5Y>$.+05&8 =79 845 895+8:5&8 7= <497&$< I7>&;%[)]2 B&8 ) -9E 8$= T9,+&%,C""",CD:XD!EXDD2 [!V] R+00>+ Z,[$ /5&5;5887 1,/59,59 -2 A795=778 95<7&%89><8$7& @J 95.59%5; $%0+&; =0+?% $& ;$+@58$< ?+8$5&8%[)]2 R0+%8 (5E <7&%89 P>9,,C""",!"W:XCDEXCN2 [!M] .+& P<4$5 O #,U4+005J -,K$05$’J85 6,58 +0 2 G==$<+$; %$0$<7&5 $& ;$+@58$< =778 87 9>;><5 9$%’ =+<879% =79 >0<59+8$7&:+ 9+&;7:$S5; ;7>@05E@0$&; ?0+<5@7E<7&897005; 89$+0[)]2 [$+@585% O+95,C""",CD:WDVEWDX2 [!W] (5;’+9 (,Q+0&% ),/>8059 U,58 +0 2 B;5&8$=$<+8$7& 7= @+&; @J !WP 9[Z- %5Y>5&<$&,[)]2 *70 O500 R97@5%,C""",!V:!WDE!WL2 [!N] G;:7&;% *,/+85% *,[7H=79; *,58 +0 2 Z5I 895+8:5&8% $& >0<59 45+0$&, +&; I7>&; $&=5<8$7&[)]2 [$+@585% *58+@ (5% (5.,C""",!W(%>??0 !):PM!EPMV2 [!X] 655 G P,O+0;I500 * R,3+0+9$<7 R 1,58 +0 2 F%5 7= + &7&E <7&8+<8 9+;$+&8 45+8 @+&;+,5 +&; %8+?4J07<7<<>% +>95>% ;59E :+0 $&=5<8$7&% $& +& 7.$&5 :7;50[)]2U7>&; (5?+$9 (5,5&, C""",X:MWCEMWW2 [!L] *+&85J B,A7%859 - K,P?5&559 P,58 +0 2 U4J ;7 =778 >0E <59% 95<>9 $& ;$+@58$< ?+8$5&8%[)]2 [$+@585% *5;,!LLL,!W: CVMECVN2 [C"] 1>S:+&E1+9;5+9S+@+0 G,65J.+E/7479Y>5S 1,P+0+%EO70$& P,58 +0 2 395+8:5&8 7= <497&$< >0<59% $& 845 07I59 5H895:$8$5% I$84 87?$<+0 @5<+?059:$& ,50 2 "!]:+ :>08$<5&859 7?5&E0+@50 %8>;J[)]2 -;. 3459,C""",!N:!XVE!XL2 (收稿日期:C""! ^ "D ^ CD 修回日期:C""! ^ "W ^ !V) !型糖尿病和!细胞凋亡 袁 涛综述 王 女亘审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ND") 摘要:!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细胞破坏为特征,由 3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凋亡在其发病中起一定 的作用,A+%EA+%6系统参与!细胞凋亡。A+%由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BPO)或前配体结合聚集区(R6-[P)作用途径 形成三聚体来传递凋亡信号。由浸润的 3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分泌的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B6)E!!、肿瘤坏死因 子(3ZA)E"、干扰素(BAZ)E#直接或间接通过诱导一氧化氮(ZT)合酶产生高浓度 ZT而对!细胞起破坏作用。对于! 细胞破坏机制的研究可能为 !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措施。 关键词:!型糖尿病;细胞凋亡;细胞因子;A+%;A+%6 中图分类号:(MXN2!"C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D ^ MVDM(C""C)"! ^ ""CX ^ "V !型糖尿病([*)是一种 3细胞介导的自身免 疫性疾病,以胰岛!细胞选择性破坏为特征。在过 去的十年中,对于本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已取得很大 进展。本文综述了凋亡在 !型 [*发病中的作用及 !细胞凋亡的机制。 ! 凋亡在 !型 "#发病中的作用 目前对于 ! 型 [*!细胞死亡机制尚不明确。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凋亡是 !型 [*早期!细胞死 亡的主要方式[!],胰岛!细胞对多种前凋亡刺激因 作者简介:袁涛(!LNM ^),女,辽宁鞍山人,住院医师,在读博 士。研究方向:!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胰岛!细胞凋亡机制。 子敏感,其中与 ! 型 [*发病相关的因素包括前炎 症细胞因子、一氧化氮(ZT)和反应性氧家族如 A+% 配体[C]。在自然状态小鼠,!细胞凋亡峰值早于自 身免疫发生的时间。其凋亡高峰可能为!细胞介导 的自身免疫反应提供必需的自身抗原,表明非免疫 机制在该病的发病早期起主要作用。6+00J 等[D]发 现在 [*易感 //_P 大鼠有明显的胰岛细胞凋亡,与 胰岛炎和 [*的发生相一致,他们还发现在发病和 未发病的动物中凋亡的水平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 可能在疾病的进展中起决定作用。*$<4+50 等[V]首 次以原位方法证明在有单核细胞浸润的胰岛中!细 XC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C""C年 !月第 CC卷第 !期
/
本文档为【糖尿病足的诊断与冶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