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从生活语言走向数学语言

从生活语言走向数学语言

2017-10-23 4页 doc 16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1942

暂无简介

举报
从生活语言走向数学语言从生活语言走向数学语言 作者:通州市石港小学 张庆飞 语言是知识的载体,是思维的外壳。生活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来交流的普通语言,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随意性大。数学语言是用来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化语言,是数学特有的形式化符号体系,它具有简练、严谨、抽象和形式多样的特点。美国语言学家布龙非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最高境界。”学习数学的过程也就是数学语言不断内化、不断形成、不断运用的过程。小学生由于受认知规律和生活阅历以及思维特点的影响,掌握并运用数学语言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数学语言来源于生活,是生活语言基...
从生活语言走向数学语言
从生活语言走向数学语言 作者:通州市石港 张庆飞 语言是知识的载体,是思维的外壳。生活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来交流的普通语言,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随意性大。数学语言是用来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化语言,是数学特有的形式化符号体系,它具有简练、严谨、抽象和形式多样的特点。美国语言学家布龙非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最高境界。”学习数学的过程也就是数学语言不断内化、不断形成、不断运用的过程。小学生由于受认知规律和生活阅历以及思维特点的影响,掌握并运用数学语言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数学语言来源于生活,是生活语言基础上的提升抽象。因此,借助生活语言来理解数学语言的本质,同时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走向数学语言,是十分必要的。 一、借助生活语言来领悟数学语言 1、借助生活语言理解概念。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能否用生活语言阐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衡量概念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志。数学语言虽然来源于现实世界,但经过了多次建模与抽象。对于学生来说,心理距离还是较远的。而生活语言是学生熟悉的,用这些语言来阐述数学概念或术语,学生感到亲近,也容易理解。因此可以借助于生活语言来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例如:在教学平行线时,学生难以理解“互相平行”,常常说成直线L是平行线。这时可以借助于生活中的“朋友”关系、“同学”关系来理解平行线间的依存关系。再如可以借助于镜子中的人像与镜子前的人之间的关系解释“一一对应”,借助于一年春夏秋冬来理解“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同时借助于生活语言还可以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外延。例如:在认识圆柱的“高”后,我拿出硬币和管子,询问学生“高”在哪里,又问水井的高在哪里,这些高分别叫什么,巧妙地把数学语言中“高”的概念与生活语言中的“厚、长、深”沟通,加深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借助生活语言说清思路。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可以借助生活语言来说清思路或算理。如有这样一道题目:瓦工的工资是每人每天55元,小明家砌房子,请了8个工人做了6天,一共应付多少元,学生很快列出如下算式:?55×8×6 ?55×6×8 ?55×(8×6)。在讨论解题思路时,对于第一、二种解法,大家都能说出道理,对于第三种解法发生了争执,认为8×6这一步没有意义,所以是错误的。这时,有位同学站起来说:“这样做是对的,我家砌房子,爸爸就是这样算工钱的。爸爸说,一个人做一天就是一个人工,8×6就表示一共做了48个人工。”“对。”有人补充说,“这也可以认为是总的工作时间”。大家听了他们的发言,连连点头。一种较难理解的思路,借助于生活语言很快得到了解释。 3、借助生活语言形象记忆。 数学语言有时比较抽象,学生记忆有些困难,这时可以编出一些脍炙人口的儿歌,借助于生活语言,帮助学生形象记忆。例如教学“9加几”。它是教学用“凑十法”口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起始课,怎样让学生又快又准确地记住“几与几凑成10”呢,我与孩子们一起编出了“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跟我一起走,我出1,你对9,2和8,4和6,3、7相加刚好够,和是10,互为凑,剩个5,找朋友,两5相加刚好够。把 “凑十”生动形象地比喻成找朋友,符合孩子们的认知理解水平,从而有效地将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从生活语言走向数学语言 如果说数学是船,那么数学语言就是水,水深则船大。数学学习中借助生活语言作为桥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地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显然,真正的数学思维有赖于内化了的数学语言的支持,高度符号化的数学语言系统是形成数学思维的必要支撑。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走向数学语言。 1、在示范引导中,加强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的转化。 学生刚入学时,脱口而出的常常是生活语言,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加以引导,促进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的转化。在 “长短”的概念教学中,当我出示了实物——红、绿两支铅笔以后,开始,学生只能笼统地说:“红的长,绿的短。”这是学生的生活语言。为了让学生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说话,我问:“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些?”学生又说:“红铅笔长,绿铅笔短。”这时,我又拿出一支黄色的铅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又说:“黄铅笔短,绿铅笔长。”我说:“刚才你们说绿铅笔短,现在又说绿铅笔长,到底绿铅笔是长还是短?应该怎样说才更加准确,学生们通过讨论比较,知道应该说成谁比谁长或短。如: “红铅笔比绿铅笔长,绿铅笔比黄铅笔长。”“绿铅笔比红铅笔短,黄铅笔比绿铅笔短。”“红铅笔最长,黄铅笔最短。”通过引导,不仅使学生懂得了长短是相比较而言的,更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语言。 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语言,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堂交流时尽量运用。如:应该说是两个数的和(差),而不要说成计算的结果,说加数(被减数)而不说成加号或减号前面的数;说自己的体重是40千克,而不说成80斤;说自己的家与学校的距离是4千米(或公里),而不说成是8里等等。课堂上当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数学概念、性质或规律时,教师应加强引导,与书本中的语言进行比较,体会数学的精炼准确。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将生活语言抽象为数学语言。 现实问题往往是通俗的,生活化的,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必须把生活语言抽象为数学语言。如“有15条金鱼,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每个鱼缸放几条?”这个生活问题的思考过程可以抽象为数学语言来表述,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为:15?3,5。”再如:“甲乙二件服装以相同的价格120元卖出,一件亏损20%,另一件赢利20%,问合计这两次买卖是亏还是赢,”学生同样需要抽象、建模为数学问题,首先分别求出单位“1”的量(即进价):第一件,120?(1,20,),150(元);第二件,120?(1,20,),100(元)。然后再与卖价进行比较得出:合计两次买卖是亏了10元。 3、在数形结合中,促进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转化。 数形结合是搭建抽象与形象的桥梁,也是实现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转变的有效手段。比如画线段图解应用题就是把生活语言变为可视的图像,再把可视的图像变为数学语言,列出算式。如有这样一道生活题:小明家养的鸡和鸭一共38只,鸡比鸭的3倍多2只。鸡和鸭分别有多少只,学生如果能根据题目的条件转化为线段图,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4、在比较辨析中,区分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来源于生活,是在生活语言上的进一步发展,但却往往与生活语言有所区别。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比较,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如生活语言中的角(如牛角)与数学语言中的角不一样;生活中常说皮球是圆,而数学中必须指出皮球是球体,它的切面是圆的。数学中“点在直线上”也与生活中“某物在某物的上面”不同;数学中“数”与“数字”有着不同的含义,而在生活中统称“数”;数学中的“比”与生活中的比(足球比赛2:0)的意义也不相同。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了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进行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生活语言是数学语言的基础,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语言来为数学语言服务,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从而能透彻理解,运用自如。同时,教师更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抽象到数学语言,在比较辨析中规范数学语言,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的迅速发展。
/
本文档为【从生活语言走向数学语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