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读史阅世六十年》(何炳棣)

2012-08-17 1页 pdf 242KB 6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9744

暂无简介

举报
《读史阅世六十年》(何炳棣) 内容简介 《读史阅世六十年》作者何炳棣于1944年考取清华第六届留美公费生,自完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史博士学位之 后,即长期从事中国史的研究工作。他是见证二战后西方中国学(china studies)勃兴的第一代中国学人,又被 西方中国学界公认为中坚人物之一。由于西方中国学的研究范畴和观点远较传统西方汉学宽广而又富现实意义,它 至今已成为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不可或缺的部分。何氏治史的特色在深明西方史学的标准,自修所需的社会及自然科 学工具,利用大量多样的史料,通过缜密的考证与平衡理性的思维,往往在一系列大课题上能获得原创性的成...
《读史阅世六十年》(何炳棣)
内容简介 《读史阅世六十年》作者何炳棣于1944年考取清华第六届留美公费生,自完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史博士学位之 后,即长期从事中国史的研究工作。他是见证二战后西方中国学(china studies)勃兴的第一代中国学人,又被 西方中国学界公认为中坚人物之一。由于西方中国学的研究范畴和观点远较传统西方汉学宽广而又富现实意义,它 至今已成为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不可或缺的部分。何氏治史的特色在深明西方史学的标准,自修所需的社会及自然科 学工具,利用大量多样的史料,通过缜密的考证与平衡理性的思维,往往在一系列大课题上能获得原创性的成果。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氏的回忆亲撰,内中并附有私人信札和学术评估密件,详述过去60多年“读史阅世”的心 得体会。何氏半个多世纪的亲见亲闻,弥足珍贵。畅读《读史阅世六十年》,不仅可吸收何氏生平积累的治史心 得,更可从他艰忍自强的性格和天生异禀的记忆力:特别有关三四十年代清华和西南联大的师友和校风:重新体会 中国过去百年的风云变幻。这确是一部启人深思的著作。 编辑推荐 一位雄心万丈的学者的奋斗史,六十余年读史阅世的生命体验,几代中国知识分子艰忍负和理的记录,中国百年学 术史的珍贵注脚。 媒体评论 费正清 中国要有五六个何炳棣的话,西方就没有人敢对中国史胡说八道了。杨振宁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一本 自传,也是一个大时代的缩影;是一位雄心万丈的学者的成功史,也是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艰忍负重的记录。这是 一本有分量的,因为著者是有大成就的近代历史学者,也因为这位学者在书中无保留地讲了真心话。贺卫方 何 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是我看到的关于中国学术百年历史最有价值的一本书。谢泳 如果让我向读者推荐一本 书,我推荐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特别是有志于学术研究的青年,一定要多看看 目录 序言国内篇第一章 家世与父教专忆1何家的两根砥柱【附录家族与社会流动论要】第二章 天津私立第一小学专忆2 少年时代的朱英诞第三章 南开中学专忆3爱国记录的创造者第四章 一年插曲:山东大学第五章 清华大学(上)Ⅰ. 考试与入学Ⅱ.“发现”自己,磨炼意志Ⅲ.培养自修习惯Ⅳ.30年代的清华历史系第六章 清华大学(中)学运史料 的几点考证第七章 清华大学(下)“天堂”与“精神”专忆4雷海宗先师第八章 两年彷徨:光华与燕京第九章 西 南联大(上)Ⅰ.留美初试失败Ⅱ.“尽人事”Ⅲ.再“尽人事”Ⅳ.否不单临Ⅴ.东山再起【附录1留学考试的英文水 平】【附录2第四届中英庚款英文试题】第十章 西南联大(下)Ⅰ.建校史略Ⅱ.联大社群Ⅲ.学风(上):人文社科 Ⅳ.学风(下):理工Ⅴ.个人生活漫忆第十一章 师友丛忆Ⅰ.郑天挺(1899-1981)Ⅱ.钱端升(1900-1990)Ⅲ.陈 体强(1917-1983)Ⅳ.张奚若(1889-1973)附:罗应荣(1918-198?)Ⅴ.潘光旦(1899-1967)Ⅵ.闻一多(1899- 1946)Ⅶ.孙毓棠(1911-1985)Ⅷ.丁则良(1916-1957)Ⅸ.冯友兰(1895-1990)海外篇第十二章 纽约和哥大 (上)Ⅰ.选校补忆Ⅱ.旅途观感Ⅲ.令人留恋的纽约生活第十三章 纽约和哥大(下)Ⅰ.岁月蹉跎的焦虑Ⅱ.导师的 选择Ⅲ.课程忆要Ⅳ.两次口试Ⅴ.准备话别【附录美国人文社科博士生外语考试述要】第十四章 英属哥伦比亚 大学(上)Ⅰ.西迁温古华Ⅱ.博士论文计划受创Ⅲ.哥大论文的完成Ⅳ.论文出版的受挫第十五章 英属哥伦比亚大 学(中)Ⅰ.国史研撰的序幕Ⅱ.埋首国会、哥大、哈燕图书馆Ⅲ.决心踏进汉学以外的世界第十六章 英属哥伦比亚 大学(下)Ⅰ.哈佛与明清人口史论Ⅱ.哥大与《明清社会史论》Ⅲ.学习“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Ⅳ.极不寻常的邀 聘与考验专忆5胡适第十七章 芝加哥大学(上)Ⅰ.芝加哥创校及其特色Ⅱ.学校领导对中史教研的重视Ⅲ.国际规 模的中国研讨会第十八章 芝加哥大学(中)Ⅰ.课程的设计Ⅱ.研撰(上):一再出入明清史的门槛Ⅲ.研撰(下): 探索中国文化的起源第十九章 芝加哥大学(下)Ⅰ.《东方的摇篮》引起的波折Ⅱ.新中国的号召Ⅲ.衰象:东亚教 研的暗斗Ⅳ.师生关系【附录中国文化的土生起源:30年后的自我检讨】第二十章 老骥伏枥:先秦思想攻坚Ⅰ.重建 与中央研究院的关系Ⅱ.画龙必须点睛Ⅲ.华夏文化中的宗法基因Ⅳ.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体论Ⅴ.攻坚与翻案:有 关《孙子》、《老子》的三篇考证卷后语 作者简介 何炳棣,1917年生于天津,1938年清华大学毕业,1952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史博士学位。1966、1979、1997 年分别获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高级研究员。1975-1976年 荣任美国亚洲学会会长,乃该会首位亚裔会长,也是20世纪唯一的华裔会长。1965-1987年任芝加哥大学历电系汤 逊讲座教授,是任该职位的首位华裔史家。 何氏长期研撰中国史,成就电著。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1368-1953(《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959)是20世纪人史社科方面唯一一部引起《伦敦泰晤士 报》主要社评的华人著作;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1368- 1911,(《明清社会史论》,1962),近年被美国学术联合会选为历史方面最佳750部著作之一;The Cradle of the East,500-1000B.C.(《东方的摇篮》,1975),系统驳斥西方盛行的旧大陆文化起源于西南亚两河流域之 说,引起学术争辩,近30年中国考古发现进一步强化了何氏的结论。其中文著作包括《中国会馆史论》(1966)、 “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1969)、《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1988)和《有关的三篇考证》 (2002)。最近十多年,何氏研撰重心转到先秦思想电上一些关键性的课题。 前言 十几年前接读杨振宁先生的《读书教学四十年》之后,我不由自主地就立下筹撰一部《读史阅世六十年》的心愿。 时光流逝,转瞬间自童稚初听《左传》故事至今已大大超过原估的60年了。只有从考取清华第六届留美公费(1943 年秋考,1944年春夏之交发榜)起算,此书写撰的完成与出版在年代上才符合整整一个花甲。有鉴于“60”这个数 目,无论在西方文化发源地两河流域,还是在远古不断扩大的华夏文化圈内,都涵有非常丰富的意蕴,我决计保留 原拟的书名,不去计较年代上的出入了。本书主旨是把本人一生,在国内、在海外,每一阶段的学思历程都原原本 本、坦诚无忌、不亢不卑地忆述出来,而且还不时作些严肃的自我检讨。我相信,唯有如此做法,此书才可望成为 学术史及教育史等方面具有参考价值的著作。由于近十余年主要研究对象是先秦思想中若干困惑学人两千多年之久 的难题,本书的写作不得不时断时续,所以书中各章的形式和组织未能一律。为了多向读者提供第一性的“史 料”,有些篇章在正文之后另加“专忆”或“附录”,甚至“专忆”之后再加“附录”。例如第一章“家世与父 教”正文之后,就是既有“专忆”又有“附录”。“专忆1:何家的两根砥柱”用意在叙述并分析我们金华何氏一家 (族)四房之中,即使是事业上最成功者,对族人真能提携资助的能力还是有一定限度的。紧接着再以此“专忆” 用在“附录”里作为一个第一性的实例,以加强检讨近十余年来西方研究传统中国社会、家族和科举制度的主要学 人对家族功能过分的夸大、对科举制度促进社会血液循环功能过分负面看法的错误。作为一部学术回忆,本书决不 躲避学术上的重要争论。本书“上篇”其余的“专忆”虽然是应邀早已撰就的短篇,但其中“应酬”的成分微乎其 微,都是补充本人早期学思历程中不同阶段的有用史料。清华及西南联大时期不少位师友,神貌言笑仍历历如新, 其中凡一言足以启我终身深思、一行足为后世法、故事轶闻至今仍清新隽永者,不拘长短,都一一罗致在“上篇” 之末的“师友丛忆”章。雷海宗先师对我治史胸襟影响深而且巨,所以在“上篇”享有最长的“专忆”。这部学术 回忆“上篇”国内之部与“下篇”海外之部,内容及写法颇有不同。主要是因为“上篇”代表个人学思历程中的 “承受”(receptive)阶段,而“下篇”代表“学成”之后对史学知识的“奉献”(contributive)时期。由于 中国大陆教育政策和制度革命性的改变,“上篇”回忆和评估的重点——20世纪三四十年代清华及联大兼容并包、 自由思辨的学风,留学考试专科及英文写作要求的水准,等等——目的都在探索提供“标准”,以备华语世界今后 发展通识教育的参考。年代上“下篇”涵盖过去半个多世纪。开头两章详述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工作的每个阶段,特 别注重博士最后科目(英国史、西欧史)口试中长达两小时的问答。这是因为这种一向被公认是博士候选人最 “难”的一关,不仅最足反映知识承受的深广度,而且是胡适以降几代人文社科留学生从未谈及的要目。其余诸篇 章性质大致相同,都在陈述教学、选校、攻治中国史上一系列重要课题的经过与成果。但“下篇”决不是传统式的 学术编年;相反的,我之所以穿插不少有关不同校风、校际竞争、个人专业内外的学术交游和论辩等等,正是为了 避免学术编年的单调和枯燥。如果本书对历史社科内外的广大读者都能具有一定的可读性的话,我将引为衰年尚未 辍学的岁月里最大的报偿和欣悦。对本书的写撰与完成有所贡献的是以下几位学人友好:加州大学鄂宛(Irvine) 分校图书馆东方部主任汪博士,十年如一日,几乎无时不在为我穷搜广借所需参考数据。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 研究所何汉威博士,自1993年初识即不断鼓励我从事治史经验的写作,一再供给有用史料,并备极用心地校核全部 书稿中个别史实、人事、年代等细节。杨振宁先生不但核正了我对联大回忆中涉及的人名、街名等,还认为我对清 华和联大数理教研的综合评估并不显示人文学者的外行。本书筹撰初期,与劳贞一(干)院士和汪荣祖教授多次电 谈治古史新思路时,曾获得他们积极的反应和鼓励。南开大学领导世界史教研的王敦书教授曾供给近年纪念雷海宗 先师的文册和雷师《西洋文化史纲要》等遗著。同校郑克晟教授,除寄赠乃父毅生(天挺)先生纪念文集之外,还 特别为我复印郑先生60年前评阅第六届清华留美公费明清史考卷的日记——这是弥足珍贵的一手史料。在筹撰第十 九章附录“中国文化的土生起源:30年后的自我检讨”的过程中,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石兴邦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考古 研究所邵望平教授,不但屡度和我通信讨论,并且不时惠赠近年有些重要的考古论文集和海外很难及时获得的专门 ,有如鄂尔多斯博物馆的《朱开沟》——以动物为母题,富有浓郁“亚欧草原”气息的青铜器群的发源地。对 以上诸位旧雨新知,我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经理陈万雄博士对本书写撰和出版殷切的关怀,张 倩仪女士对书稿内容及其他建议,黎彩玉女士经常耐心的编辑工作,都是我应该在此一并申谢的。 插图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家世与父教写撰这部偏重学术性的回忆录必须从先父开始。谈到先父就不得不涉及金华何氏本族和天津的 母系亲属了。据说我们何氏源自山西高平,几经辗转迁徙,至晚在南宋初年已植根于金华北乡了。高平就是战国时 代的长平,秦国名将白起就是在长平消灭坑埋40万赵国全军的。我们何氏这个渺远的“祖籍”是多么富有戏剧性! 世代相传我们是南宋理学家何基(1188-1268,谥“文定”)的后裔。文定公于清雍正二年(1724)从祀孔庙。后 来在上海从长我21岁的堂侄德奎得悉,金华北山一带的何姓人氏硬说他们才是文定公的后代,我们是旁支德奎说不 值得同他们争认祖宗,重要的是看我们这支何氏是否争气。记得我大约阴历10岁的那年,有一天父亲在沉思之后对 我们说,不知为何昨夜梦见他的父母,可能由于他在外多年,从未按生日、忌日祭祀过父母。父亲决定今后一定要 按生日忌日举行祭祀。除了叫家里准备荤素菜肴(内中必须包括以薄薄的豆腐皮裹人黄豆芽、冬笋丝、冬菇丝等极 爽口的“豆腐包”)之外,要以锡箔叠元宝,装进印好格式的纸包,纸包要按以下的方式由我以恭楷写:右行: “浙江金华北乡瓦窑头巳山亥向”,当中:“先考何公讳志远府君、先妣陈夫人”,左行下半:“孝男寿权、孝孙 炳棣”,等等。由于父亲应酬忙,忙时由我代祭。祭前出门捧香向南揖拜迎接祖父母之灵,请到上房之后,要三度 敬酒,三度磕头。第三次磕头之后以一杯酒按“心”字形泼在地上以示报恩之诚。然后持香出门,烧纸包,恭恭敬 敬地向南揖拜“送别”。自始父亲即强调一点:一切要心“诚”。幼年这种训练使我后来非常容易了解孔子、荀子 论祭的要义和“文革”期间亿万群众经常跳“忠字舞”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回到正题:父亲决定恢复祭祖,我才知 道祖父的名字。父亲名寿权,字逸清,生于同治九年庚午(1870)。他的生母陈夫人是志远公的继室。猜想中志远 公第二次结婚时或年已逾40,大约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以前。我的大伯父寿延公(即德奎的祖父)和二伯父寿 铨公(即炳松之父)年纪要比父亲大不少。我和父亲的年龄差距实在太大,这造成我青少年时期心理和学业上长期 的紧张和终身脾气急躁的大缺陷,父亲曾根据他壮年自习日文科学教本的知识为我讲述遗传及生理大要。他说: “你祖父寿至83,祖母寿至87,隔代遗传很重要,好自为之,你也可能像祖父母那样长命的。”没想到他紧接就讲 西周昭穆制的要义,很自然地就在我脑海中那么早就播下“多学科”治学取向的种子!当我于50年代“及60年代初 长期攻治明清人口、经济及社会史时,曾再三揣想志远公的起家似与太平天国后浙江(包括金华)的土旷人稀、地 价低廉很有关系。祖父如于乱平后最初l0年买进相当田产,到l880和1890年代必已大大增值;这应该是全家经济重 心自农转移到商的主要原因。果然,1996年刊印的《何炳松年谱》:何氏“世居金华北乡后溪河(今罗店乡)。自 祖父志远始创业于邑城”。虽然确切年份无考,但以批发火腿、南枣、锡箔名闻于金华一府八县的“何茂盛”就是 在这“繁荣”期间创建的。就全族言,四房分工的模型也日趋显著了。大伯父经管“何茂盛”,二伯父和父亲专心 读书应试,四叔少青年时期家境已比较宽裕,不喜欢读书,就专管田产。最重要的长房之内又有分工。大伯父老年 因患沙眼,“何茂盛”的业务全由长子炳金管理。次子炳森专门读书,而且20岁后中了秀才,不幸36岁时得瘟病不 治逝世。幸而他的长子德奎,字中流,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真正成为何氏全族的中流砥柱之一。炳金好色,多外 遇,以店中公款供其私人挥霍。由于“何茂盛”营业规模不小,除夕百忙之中还要按乡俗大铁锅炒米,不慎起火, 店铺及附近住房全部焚毁。在没有保险的情况下,并本诸祖上传下的处世原则,所欠的债要尽量毫厘不爽地清偿, 于是何家“破产”,四房就不得不分家了。这大概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事了。二伯父是岁贡生,有子二人。长子炳 文,子女多,壮年逝世。次子炳松(1890-1946)是何家第一个留学生,介绍“新史学”的历史家,多年充任商务 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国立暨南大学校长(1935-1946)。他当然是全族另一砥柱。我父亲是廪生,曾在杭州书院晋 修,考举人两次“荐卷”而未中。科举废即习日文及法政。初任宁波法院的检察官,因守正不阿得罪巨绅,愤而辞 职。回金华即按照日本制度创办了一所高标准的城东小学,学生操练时有洋鼓洋号,县人耳目为之一新。但因主张 继续毁庙兴学,不久即为乡里保守人士所不容。于是决心离家北上。后来据同乡前辈传说,启程之前父亲指着金华 江发誓:“吾此行有如此水!”有去无还,不期竟成谶语。父亲初到天津任法官大概是在民国二三年。房东是同乡 前辈东阳“张辑老”(全名和号已无由得知)。老先生是举人出身,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他曾任元氏知县数年, 因体弱便血在津休养等候新的任命。据说袁很欣赏他的书法。父亲早年以儒医闻于乡里,他钻研岐黄是与结缡多年 的王夫人之不能生育大有关系。父亲为张辑老诊治初期甚见功效。于是张辑老夫妇转而对父亲年逾40而无子息大表 关怀,提议以视如己出的养女咏兰嫁给父亲,但必须与王夫人“两头大”不分嫡庶。这项建议得到仍然健在的祖母 陈太夫人的热烈赞同,王夫人亦以子嗣为重,毫无异议。事实上,我周岁后王夫人即北上来津,我是在王夫人怀抱 之中长大的。我16岁去青岛山东大学读书时,王夫人才悄然离津回金华的。当时我心灵创痛之中唯一的慰藉是,王 夫人过上海时,德奎安排她看了一场德国海京伯马戏班猛虎跳火圈等极其精彩的表演。我在高小时期才略略知道生 母的身世梗概。她出自金华农家。外祖母张老太太是金华人,自己亲生的女儿早已嫁到外县的陈家,生儿育女,自 有家业。外祖母中年以后感到有必要收养一个幼女由自己抚育,才不会感到寂寞。于是就向这个农家收养了我的生 母。母亲属羊,生于光绪乙未(1895),小父亲25岁,生我时22岁。主持家政及对外交际。非常有趣的是,外祖母 在她嫁给陈家的亲生女50岁左右守孀的时候,她叫陈家四口全部搬到天津,并把陈家唯一的女儿(应该是她的外孙 女)硬收为己女,改名张芝鸾,于是与我生母咏兰便成了“亲姐妹”了。姨母出阁以前对我爱抚有加,远嫁到东阳 以后仍不时北上重聚,因姨父俞星槎是保定军官学校第三届(1916)毕业,与白崇禧同班同屋,军职流动性大。姨 母连生四子,其中三子生于天津和北京。总之,我童少年时期和陈、俞两家的两代表亲相处融洽,充分感到这种扩 大多面的亲属关系的温暖与亲切。除父亲外,身教言教对我一生影响最深的莫过外祖母张老太太。她至老都一直保 持端秀慈祥的面容,非常热情,又富理智。亲友同乡间的大小摩擦,经过她合情合理的仲裁和教训之后,无不人人 倾服。我是她最疼爱的对象。父亲明了她这“弱点”,所以对我执行体罚之前先将门内锁,以平时用蜡擦得亮亮的 红木戒尺重重地连打我的左手心后,才开门半赔笑着恭候外祖母的责骂。最使我终身不忘的是我吃饭时,外祖母不 止一次地教训我:菜肉能吃尽管吃,但总要把一块红烧肉留到碗底最后一口吃,这样老来才不会吃苦。请问:有哪 位国学大师能更好地使一个五六岁的儿童脑海里,渗进华夏文化最基本的深层敬始慎终的忧患意识呢?此章的回忆 应回到重点:父亲如何决定我的早期教育。至今仍不时涌现我脑海和“眼帘”的,是商务印书馆精印裱好的一副历 史“对联”挂轴。严格说不是对联,因为左联用彩色横贯表明历代王朝国祚的长短,夏、商、周和两汉就上下宽、 面积大,秦、隋就上下极窄几乎只有左右横贯的一线了,五胡十六国、辽、金等朝代在左半部另划专区处理,但在 上下比例上仍与东晋、南朝、南宋联系。右联全是纵向安排,和木版书一样自右而左一行一行地接连下去,上始黄 帝,下迄宣统,详列了传说及正史中“五”千年的帝王世系。这副历史图表挂在王夫人和我卧室的墙壁。回想起 来,我高中和大一时主修化学的意愿,是绝对无力抗衡从6岁起父亲有意无意之间已经代我扎下了的历史情结的。 点击此处获得更多内容
/
本文档为【《读史阅世六十年》(何炳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