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董氏起源》

《董氏起源》

2012-08-17 4页 doc 42KB 9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02318

暂无简介

举报
《董氏起源》浅述董氏起源 【摘要】董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追本溯源,其姓氏源流共有三支,一支出自己姓,一支出自姬姓,还有一支出自少数民族。其源头在山西闻喜县东部。迁徙分布广泛,人口较多。 【关键词】董氏 起源 董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自帝舜赐姓,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世代相传,世系蕃衍,支派繁多,源远流长。董氏家族上历夏商周,中经秦汉魏晋南北朝,下迄隋唐宋元明清,而今已有800万后裔子孙,遍布九州大地,已成为华夏一大姓氏。 一、姓氏源流 从现存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董氏源流大体有三支。 一支出自己姓。...
《董氏起源》
浅述董氏起源 【摘要】董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追本溯源,其姓氏源流共有三支,一支出自己姓,一支出自姬姓,还有一支出自少数民族。其源头在山西闻喜县东部。迁徙分布广泛,人口较多。 【关键词】董氏 起源 董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自帝舜赐姓,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世代相传,世系蕃衍,支派繁多,源远流长。董氏家族上历夏商周,中经秦汉魏晋南北朝,下迄隋唐宋元明清,而今已有800万后裔子孙,遍布九州大地,已成为华夏一大姓氏。 一、姓氏源流 从现存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董氏源流大体有三支。 一支出自己姓。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所载,相传颛顼的己姓之后裔飂有个儿子叫董父,相传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让他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演各种舞蹈,帝舜很是喜欢,就封董父为鬷川。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魏献子问龙,晋蔡墨答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嗜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擅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舜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这是我国最早见诸史书的关于豢龙的记载。晋杜预注:“闻喜东北有董池陂,是鬷川,即董泽,舜所封董父之国也。”《史记·夏本纪》载:继董父之后,刘累豢龙也发生在董泽。闻喜董泽湖--董父养龙的地方,在闻喜县东,东镇礼元一带,位于凤凰原和峨嵋岭之间,是一个周长20公里的狭长湖泊,即昔“鬷川”,又称董泽,现叫白水滩。尧舜时期天灾水祸不断,飂叔安有个儿子叫父,学过驯服龙的本领,熟悉龙的习性,为舜帝驯养龙有功,舜帝自然很高兴,便根据这一职业赐他们氏族称豢龙氏,被舜帝赐姓董,称董父,分封在董父之国,从此,董父的子孙后代便以董为姓,其后代亦以赐姓董为氏,董父也被尊称为董姓始祖。古书所谓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鬷水上夷,皆董姓。古董国者,乃虞舜所始封董父之国,夏商赓为侯国者也。新近考古证明:绛山南有倗国,倗国西有董国。董国的古址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是夏商时代的侯国,临近其父祖居地山西平陆的吴山,后来为晋国所并。 一支出自姬姓:以官为氏。据《姓氏急就篇注》、西汉史游《急就篇》及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春秋时,周朝有大夫辛有,辛有有两个儿子在晋国任太史,其职责是“董督晋史”,他的子孙世袭晋国史官,以官为氏,称董氏,这一时期晋国的都城在绛,故此支董氏出自今山西翼城。 一支出自少数民族,匈奴及南蛮均有董姓。另外,据《董氏世谱》所载,也出自己姓,以姓为氏。相传帝颛顼的孙子吴回爱帝尧时任火神祝融,他有个儿子名终,因为封在陆乡,所以叫陆终。他的儿子有叫参胡的,姓董,其后裔就以姓为氏,也称董氏。 二、董氏源头在闻喜 董氏这样的大姓,却起源于山西闻喜县东部一个叫董泽的小地方。 闻喜县在山西省南部,春秋时为曲沃,秦改左邑,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巡幸侯氏(今河南偃师)经此,闻南越破而喜,遂改名“闻喜”,属河东郡,至今有2100多年的“县龄”了。早在远古时代,闻喜县东部的凤凰原和峨嵋岭之间有一周长20公里的狭长湖泊,湖里盛产藕和蒲苇。湖中所产千叶白莲,有花无实,无一莲子,其根孔多而质细,近人皆称“闻喜藕”。《说文》云:“董,薡蕫,从草,童声。”杜林注:“藕根”。段注亦作董。《尔雅·释草》云:“蘱,薡蕫。”郭璞注:“似蒲而细。”古“董”和“蕫”通用,所以,该湖泊因产藕根或蒲苇而得名,古称董泽,又因“鬷”为“董”之转音,故又称为鬷水。而鬷水之畔,人称之为鬷川。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云:“董氏出自姬姓,黄帝裔孙有飂叔安,生董父,舜赐姓董氏,封鬷川。”《闻喜县志》记载:“董氏,始祖董父,世居董泽。”《左传》晋魏锜曰:“董泽之蒲,可胜既乎。”杜预注:“闻喜县东北有董池陂。”《闻喜县志》有“是鬷川即董泽,舜所封董父之国也”。所以说,闻喜董泽为华夏董氏之发祥地,董父为华夏董氏之鼻祖。董父,虞时人。《左传》云:董父“实为好龙,能求其嗜欲以食之,龙多归之。乃忧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姓曰董,氏曰豢龙,封鬷川。”因龙非甘泉不饮,董父广寻天下,终找到董泽(鬷川)。这里湖水甘洌,四面环丘,中间低凹,实为豢龙之佳地,于是便定居了下来。董父在此豢龙,故董泽湖也叫“豢龙池”。后来,董氏家族的堂号便有了“豢龙”之说。董泽湖莲花飘香,蒲苇荡漾,清流萦绕,蔚然深秀,芳香十余里,所以人们叫作“董泽荷香”,为闻喜八景之一。清乾隆间闻喜知县李遵唐作《董泽荷香》,末句为:“豢龙客去余香在,凭吊年年策骑来。”“豢龙客”就是董父。董父因豢龙,后人谓之“龙神”,“盖龙王之神,必董父之祠也”。而生活在董泽湖畔之董氏,其后裔绵延兴盛,支分派别,各成大家。 董父裔孙辛有,为周大夫。辛有裔孙董狐,为晋太史,史称“史狐”。孔子赞他:“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文天祥《正气歌》中写道:“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秦有董翳,初为秦吏,后降楚,项羽分天下,立翳为翟王。翳后,子孙遂居陇西(今甘肃东部)又有徙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南郡(今湖北枝江一带)各地。著名人物有:董仲舒,西汉哲学家,经学大师,广川人,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学说;董贤,西汉云阳人,字圣卿,22岁官至大司马,为哀帝所宠幸;董卓,东汉陇西人,字仲颖,挟献帝,自为太师,残暴专横,后为王允吕布所杀;董允,三国南郡枝江人,字休昭,历迁蜀汉太子舍人、黄门侍郎,颇得诸葛亮信任,后为侍中守尚书令。董奉,三国侯官人,与张仲景、华佗并称为三大名医。还有北魏时出使西域的外交家董琬,唐代时德宗朝宰相董晋、琴家董庭兰,五代南唐时画家董源,等等。可谓名人辈出,彪炳史册。金大定年,彭城刘若虚在《董氏宗谱图记》中说:董氏后裔,“或隐而为农或迁徙而适遐方”,“夷皆姓董,而族源延远,皆宗于此(闻喜)焉。”而董仲舒少子之孙自广元徒陇西,裔孙又徙河东,重回故里。 闻喜董氏,世居鬷川,滨董泽。晋杜预注《左传》云:“鬷水上皆董姓。”清光绪元年(1875年),员外郎杨深秀、州判潘梦凤在闻喜寺底村掘出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的“檀泉寺佛像座”,该座三面有字,邑子列名多为董姓。足见当时董族甚大。据《元和姓纂》记载,唐代董氏有四个郡望,即:河东、陇西、弘农(今河南灵宝)、范阳(今河北涿州)。“河东”就是以闻喜为中心的河东郡。在董氏故里,龙王庙旁,有董氏宗谱碑楼,碑立于金世宗大定十一年(1171年)九月十一日,即宋孝宗乾道七年,由进义校尉董洪、董才等人立,彭城刘若虚作序,西河靳氏书丹。碑中记有闻喜董氏在唐之季,由唐历五代,至宋而南迁,三河之地始为辽所有,后复为金所据,故碑记之铭,全类夷风自先祖隆而下,共有十二世,其户籍分张,有适绛州城南,有适绛县勃村、乔村,有居上泉南庄,有住长鼻庄刘若虚在《宗谱图记》中写道:“近以年龄寿考,以擒捕寇盗,受朝廷爵命者,不乏其人。”但董氏宗谱碑中没有注其名。清康熙间董景永认为,“我祖先,于大宋南迁,浮云富贵,故为之隐其名欤”。董斐然在《重修宗谱楼叙》中感叹道:“其间岂无爵禄显荣之士,文章瞻蔚之儒,润屋之巨富,仁寿之耆硕,以及慷慨智谋之杰,忠厚积德之彦?惜乎!谱牒不传,芳名淹没。” 自金大定年后,闻喜董氏后人十分重视宗谱碑楼的修葺,以此彰显闻喜作为董氏本源的标志。据《董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十年(1377年),国子监生董溥领其弟、子侄5人重修碑楼;成化十九年(1483年)七月,董鼎等24人重修;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三月,董朝年等7人重修;清康熙四年(1665年),董旺等12人重修;康熙十一年(1672年)四月,董旺等14人再修;康熙十八年(1679年)二月,董振世等9人重砌碑楼内外墙砖。明至清初的300年间,宗谱碑楼修缮6次之多,使闻喜董氏齿序分明,人物列传、节烈、坟茔、祠堂、艺文等记载详尽。董斐然在《董氏创建祠堂纂修家谱始末》中记载:“李唐之季,村有三董,厥东属绛,中西皆闻。西董之祖,德邵郡邑,名著一时,孙姓蕃衍。”“元末明初,西董之裔,又分南西而为二矣。南董里号青中。”董泽之上,以董为名者,有东董村、西董村、中董村、董家庄,东董即今绛县仇张里,西董即为今郝庄。明洪武三年(1370年),闻喜县城设四坊,农村设五乡,东部即为清通、董氏二乡。可见明初董氏在闻喜东部分布之广,人口之多,地位之重。民国7年(1918年),闻喜县仍有董村、董家庄、中董村等以董姓为名的村庄,全县多半的村庄都有董姓。据1990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闻喜县董姓为4307人。 康熙乙巳年(1665年),里人杨岱为董氏碑楼撰写柱联:“谱牒详明,由三董以前,观四千年绵历,鬷水古封,木本水源思旧烈;规模赫奕,自金元而后,阅五六次重修,陇西雅望,椒聊瓜瓞振彩声。”高度概括了闻喜董氏的发展历程。 三、董氏的各支始祖与迁徙分布 董姓出于同一宗源,均为高阳氏颛顼帝之后裔。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董氏各支也在不断地迁徙中。明洪武初,董廷圭自石首迁居华容鼎壹乡,是为华容董氏始祖。明代,董胜一自江西迁湖北大冶宋皇堡,是为湖北大冶董氏始祖。唐末,董成流落至滇,仕南诏为布燮,后裔先后转徙剑川、景东、云龙、洱源、云县等地,是为大理史城董氏始祖。南宋时,董继鸣迁金华铁岭头,是为小宗始祖;董宗良,继鸣十四世孙,明清之交后徙湖海塘下董宅,是为西睦董氏始祖。元初,董官一、董其昌、董传策、董宜阳,居华亭竹冈。明董其昌、董传策、董宜阳皆出此族,是为华亭董氏始祖。唐咸通间,董元、荣达迁居东阳安坑,元九世孙荣,北宋乾兴中徙萧山,二十四世达,元至元间迁居浦阳东溪,是为浦阳董氏始祖。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始祖,其裔有一支于宋淳佑间迁鄞,再迁慈溪。传至五十二世董伯庄,永乐间人赘鄞城西北隅芳嘉桥为始迁祖。是为四明儒林董氏始祖。唐文宗朝官御史中丞董赋,世居龙游立德乡,其子桂,始徙奉化连溪,是为大董董氏始祖。唐衢州龙游立德乡人董德卿、董宁,四世孙舜祖,乾宁间官嵊县令,退隐邑之龟溪石壁,舜祖孙宁,后梁乾化间再迁新昌雪溪,是为浙江绍兴董氏始祖。西汉董仲舒七世孙董元山徙家溧阳,三十五世董伯清别居邑之前川,伯清子董仲纲人赘旧县基本氏,是为江苏溧阳旧县董氏始祖。明万历年间,董佚名自鄞县西十三桥迁镇海鹞莺湾,是为浙江镇海鹞莺湾董氏始祖。 秦汉时,董姓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另外,陕西,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姓族人。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甘肃、山东两地董姓发展成当地望族。这一时期,据史书所载的董姓族人繁衍迁徙情况有:出自晋国太史一支的辛有后裔董狐裔孙董翳被封为翟王,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后其子孙又迁居陇西(今甘肃临洮);西汉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曾孙由广川迁至陇西,后人又迁往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姓迁徙而来者。隋唐时期,是董姓一大繁衍时期,福建、广东又有董姓迁居者。又唐代固始(今属河南)人陈远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姓加入。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姓南迁,浙江余杭一带此时出现董姓族人。明清之际,台湾、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均分布有董姓居住者,董姓这一时期可谓遍布海内外了。今日董姓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冀、豫、晋三省,占董姓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一,滇、鲁、辽、浙、川、鄂、六省又占百分之三十八,而冀居住了董姓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一,为董姓第一大省。董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一。 结论: 董姓从起源到传续至今,一直受到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响。由于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使得董姓分布十分零散,但董姓同出一源的史实和现存各种文献的记载为董姓族人寻根问祖提供了比较充实和可靠的依据。 【参考资料】:⑴王沛郁《董氏源流考》《寻根》2007年05期 ⑵王沛郁《董氏源头在闻喜》《文史月刊》2007年10期 ⑶谢钧祥《以字以职命得的董姓》《中州统战》2001年第7期 ⑷董小康《董姓源流》《寻根》2010年03期 ⑸董国胜、董沛涓《大理凤仪北汤天董氏族谱整理及研究》《大理文化》2006年05期 ⑹中国陵网·百家姓http://bjx.zg05.com/qiyuan/127.html ⑺族谱录网http://wiki.zupulu.com/doc.php?action=view&docid=1559 ⑻中华董氏网、董姓网、董姓家谱族谱网http://10000xing.cn/x127/ ⑼中華姓氏譜牒網http://www.pudie.com/show.asp?ids=9013 ⑽家谱网http://www.jiapu.com/xingshi/qiyuan/%E8%91%A3 ⑾百家姓网http://www.51240.com/dong__baijiaxing/ PAGE 1
/
本文档为【《董氏起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