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小学分册)

2012-08-27 46页 doc 1MB 389阅读

用户头像

is_927307

暂无简介

举报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小学分册)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小学分册 (试行) 江苏省教育厅印发 二○○六年三月 目 录 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 加快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的通知……………………………………………………………… 1 江苏省小学实验室装备标准…………………………………………………………………… 3 江苏省小学图书馆装备标准…………………………………………………………………… 11 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 15 江苏省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实践室(场所)...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小学分册)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小学分册 (试行) 江苏省教育厅印发 二○○六年三月 目 录 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 加快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的通知……………………………………………………………… 1 江苏省小学实验室装备标准…………………………………………………………………… 3 江苏省小学图书馆装备标准…………………………………………………………………… 11 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 15 江苏省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实践室(场所)装备标准………………………………… 24 江苏省小学艺术装备标准……………………………………………………………………… 28 江苏省小学体育装备标准……………………………………………………………………… 37 编制说明 一、本标准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苏发〔2005〕15号)精神,到2010年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技术装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技术装备的要求;以及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和近几年来装备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本标准参考或直接引用以下标准文件: 1、GBJ99—86 中小学校建筑(1986年) 2、GB/T19851—2005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2005年) 3、《教育部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2002年) 4、《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2002年) 5、《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03年) 6、《建设部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2002年) 7、《江苏省中小学基本实现现代化校舍建设标准(试行)》(1995年) 8、《江苏省中小学基本实现现代化装备条件建设标准(试行)》(1995年) 9、《江苏省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试行)》(2003年) 本标准包括实验室、图书馆、信息技术、劳技、艺术和体育装备六大类。 编制原则: 1、本标准每个学科分为建设、配备、管理和应用四个部分。 2、每个学科根据学校的装备水平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高水平、示范性的;第二类为中高水平、先进性的;第三类为最基本的、是合格学校必须达到的装备水平。 3、必配和选配相结合,必配部分是每类学校完成教育教学要求所必须的,选配部分均注明“()”,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标准中技术指标部分充分考虑到新技术的发展,不致产生限制性因素。 江苏省教育厅文件 苏教备〔2006〕1号 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加快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到2010年,全省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教育技术装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厅及时组织有关专家、教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参照课程标准,结合江苏实际,编制了《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以下称《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一、要牢固确立教育装备在教育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充分发挥教育装备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保障作用。 二、要认真对照《标准》,抓紧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装备目标和任务,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本地的中小学教育装备基本达到《标准》的二类要求,基本实现中小学教育装备的现代化。 三、要健全装备投入的保证机制,确保学校按《标准》建设配备所需的经费及时到位,加快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四、要加强对学校装备的管理和使用,保证各类装备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江苏人提供坚实的基础保证。 各地在实施过程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告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 附件: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 二○○六年三月三十日 主题词:中小学 教育技术装备 标准 通知 抄送:各市、县(市、区)教育装备管理部门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 2006年3月30日印发 江苏省小学实验室装备标准 1、 实验室建设 (一)实验室设置要求 序号 名称 Ⅰ类 Ⅱ类 Ⅲ类 必配 选配 必配 选配 必配 选配 1 科学实验室 ☆ ☆ ☆ 2 科学探究实验室 ☆ ☆ ☆ 3 科学仪器准备室 ☆ ☆ ☆ 4 标本室 ☆ ☆ 5 科学园 ☆ ☆ ☆ 6 小气象站 ☆ ☆ ☆ (二)实验室数量要求(包括探究室) 2轨 4轨 6轨 8轨 实验室 Ⅰ类 1 2 3 4 Ⅱ类 1 2 2 3 Ⅲ类 1 1 2 3 说明:3~4轨参照4轨,5~6轨参照6轨, 7~8轨参照8轨。8轨以上的学校应适当增加实验室个数。 新建实验室及新建学校在实验室规划上应充分考虑学校办学规模,并根据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的要求,适当增加实验室个数。 (三)实验室通用要求 1、使用面积:为86㎡/间,生均不小于1.8㎡。探究实验室使用面积建议在96㎡以上。 2、位置:实验室(楼)应保证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避免直射阳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的左侧。实验室(楼)要建造在地面较高处(或垫高地平)。 3、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教师演示台及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0 Lx,书写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 Lx,实验台面与书写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室内无可见眩光,宜安装窗帘。 4、噪声控制: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60分贝。 5、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室温过高宜采用器械降温。 6、供电: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需要;按规范敷设强、弱电线,空调专线敷设,安装漏电过载保护器和可靠的接地保护。 7、水源:设置给排水系统。教师演示台设防锈水嘴,防堵、防臭水池;学生用水嘴、水池设置有两种方式:一种设在学生实验桌旁,一种设置在教室周边,提倡后一种设置方式。供水指标:供水水压不低于2×105Pa。冬季室温低于00C地区的管道应有防冻措施。 8、安全条件:配备防火、防潮、防盗等设施设备。 9、实验室的平面设计要求: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º。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10、环保: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选用材料应符合相关环保要求,避免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染。 11、环境:环境布置应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营造探知科学的氛围,做到生动活泼。 (四)实验室专用要求 1. 实验室功能要求 名 称 主要功能 备 注 科学实验室 科学课授课地点;科学实验的场所 标本陈列室选配的学校可把相关的标本、 模型陈列在此室内 科学探究实验室 为课程内容提供探究性教学的场所;展示学生探究实验的成果;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的阵地 仪器准备室 存放仪器设备;进行实验准备;仪器设备维护 与实验室相邻。 标本陈列室 存放标本、模型和相关科普资料;展示学生探究活动成果,供学生参观、查阅 科学园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可整合各方有效资源,彰显个性地进行种植、饲养。 可设在校内或校外的教育基地内 小气象站 进行天文、气象的观测、记录 2.科学实验室配置要求 序 号 名称 参考规格要求 单 位 配备数量 备注 Ⅰ类 Ⅱ类 Ⅲ类 1 书写板 3600×1200(mm) 块 1 1 1 根据需要确定 2 演示讲台 2800×700×900(mm) 个 1 1 1 阻燃面板;规格根据需要确定 3 电源系统 套 1 1 (1) 电到演示讲台 4 视频展台 台 1 1 (1) 5 计算机 套 1 1 (1) 6 显示设备 1 34吋彩电 2 大屏幕背投电视 3 投影机、银幕、音响设备 套 1 1 (1) Ⅰ类配②或③ 7 水嘴、水池 设防锈水嘴,防堵、防臭水池 套 8+1 8+1 7+1 8 网络信息口 个 2 2 (2) 9 学生实验桌 张 24 24 12 阻燃面板;规格根据需要确定 10 学生凳 张 48 48 48 11 急救箱 个 1 1 1 12 灭火器 个 1 1 1 说明:1、一、二类实验室配备多媒体设备不少于1套。科学探究实验室已配备多媒体设备的,科学实验室可选配。 2、未设置科学探究室的学校,可在科学实验室中开辟科学探究区,并配备有关仪器、器材、工具。 3.科学探究室配置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参考规格要求 配备数量 单位 备 注 1 书写板 3600×1200(mm) 1 块 根据需要定 2 演示讲台 2800×700×900(mm) 1 张 阻燃面板;大小根据需要确定 3 电源系统 1 套 配电到演示讲台 4 计算机 1 台 设信息口、联网 5 视频展台 1 台 6 显示设备 1 34寸彩电 2 大屏幕背投电视 3 投影机、银幕 1 套 任选一 7 网络信息点 RJ45 4~8 个 师生分开 8 计算机 4~8 台 学生用 9 水嘴、水池 设防锈水嘴,防堵、防臭水池 8 套 10 学生操作台 可拼装 24 张 规格根据教学需要 11 学生凳 48 张 12 实验仪器 若干 套 根据教学需要 13 冰箱 1 台 可放仪器室 14 陈列柜、橱 若干 个 展示学生作品 15 资料柜 若干 个 放置图书资料 16 学生探究实验器材、工具等 若干 组 根据需要配备 4.科学仪器准备室配置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参考规格要求 单位 配备数量 备注 Ⅰ类 Ⅱ类 Ⅲ类 1 仪器柜 1000×550×2000(mm) 个 若干 若干 若干 可变通结构设计、数量按实际需要确定 2 准备实验台 2400×1000×850(mm) 张 1 1 1 兼维修工作台,配电源,规格根据需要确定 3 水嘴及水池 防锈水嘴,防堵、防臭水池 套 1 1 1 置于准备台侧或室角 4 网络信息口 个 2 2 (2) 5 资料柜 个 1 1 1 存放实验室管理资料 6 管理用计算机 含管理软件 台 1 1 (1) 7 常用维修工具 金工、电工、木工等维修常用工具 套 1 1 1 8 遮光窗帘 若干 若干 若干 根据需要 说明:仪器准备室宜与实验室毗邻设置,使用面积应满足仪器存放要求,并留有30㎡左右的空间为教师作实验准备。 5.标本室配置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参考规格要求 数量 单位 备注 1 标本柜(橱、架) 若干 个 规格根据教学需要 2 模型柜(橱、架) 若干 个 规格根据教学需要 3 学生成果展示柜 若干 个 展示学生探究性实验的优秀成果 4 干湿球湿度计 1 个 5 遮光窗帘 若干 根据需要 说明:标本室使用面积:60㎡左右/间,宜与仪器室毗邻设置。 6.科学园配置要求 (1)科学园应与校园环境有机结合。 (2)面积: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的实际条件确定。可设计在校内或校外的教育基地内。 (3)园内可分植物区、常见小动物饲养区、实验区,也可有机结合。 (4)园内设施包括供水、排水、用电系统,玻璃温室、荫棚、花架、水池、 水箱、铁笼、无土栽培室、组织培养室、工具房等。还应有安全、保护设施。 7.小气象站配置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参考规格要求 单位 配备数量 备注 1 百叶箱 个 1 2 最高最低温度计 个 1 3 干湿球湿度计 个 1 4 雨量筒 个 1 5 风力风向计 带记录 台 1 6 地温计 个 1 说明:小气象站可设在校园空地或科学园内。 二、科学实验室仪器配备 小学科学教学仪器参照《江苏省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及增补目录配备,可根据新要求适当调整。 三、科学实验人员队伍建设 类 别 名称 办 学 规 模 2轨以下 4轨 6轨 8轨 实验教师 1人 2人 3人 不少于4人 实验教师应热爱本职工作,熟悉教材,能独立完成本学科所有实验,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进行实验研究;参加本学科的教研活动,制订每学期实验。 实验教师应达到省规定的学历,并通过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的业务培训,持证上岗。 学校领导要关心小学科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合理规定小学科学教师的工作量标准,制定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并督促执行,在工资待遇、职务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确保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相对稳定。 四、科学实验室管理 1、机构管理 学校应重视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并有一名校长分管,保证实验开展的经费。科学实验教师职数较多的学校要明确一名负责人。   学校领导坚持深入一线听课、指导工作,建立科学实验教师的考评制度。 2、仪器设备管理 建立教学仪器设备总帐及明细帐,记录及时、准确。定期盘点,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仪器要全部入橱,定柜、定层、定位,分类存放,仪器存放科学、规范、安全、美观;仪器定期保养和维修,保证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完好状态。化学试剂、药品要妥善保管。 建立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实验教师岗位职责、学生实验守则等制度,并严格执行。学生实验守则应张贴在科学实验室前方,其余张贴于准备室。 一、二类学校要实现计算机管理和辅助实验教学。 3、教学管理 认真制定科学教学计划,每学期实验计划要上墙公布。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做好计划、准备、组织、指导、总结五个环节的工作。有配套的实验教学参考资料。 健全学生实验记录簿,低值易耗品登记簿,实验仪器损坏、报废、赔偿、维修登记簿,自制教具登记簿、课外科技活动(含科学园和小气象站的日常管理、观察记录、科普书籍借还等)登记簿等五种簿册。 完善科学教学计划、总结类档案,教学仪器技术性资料类档案(有关各类仪器的使用手册、说明书、保修卡、仪器质检合格证等随机技术资料),帐簿资料档案等。做到及时归类,定点存放。 五、小学科学实验室的使用 1、科学课实验开出率 积极提供学生直接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机会,按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开足开全演示、分组实验。演示、分组实验要做到正确、规范,达到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 2、科学探究 制定学生探究性实验计划,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可以结合各校自身特点,开设有特色的校本实验课程及探究课题。创造条件开放科学探究实验室,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亲历各种科学活动,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的实验次数、时数。 3、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要求高年级学生能通过合作,使用科学合理的过程和方法自行解决某种问题。并能清楚表述探究过程,理解自己得出的探究结果。让学生真实体验到科学成果的来之不易,培养良好的科学意志品质。 4、其它方面 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科学教学。能结合探究活动自制适宜的教具,不断对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进行改进和升级,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堂实验教学。   实验小学和中心小学要发挥示范作用,指导其它学校开展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为当地实验教学正常开展作出贡献。 江苏省小学图书馆装备标准 一、馆藏总量 2轨 4轨 6轨 8轨 Ⅰ类 Ⅱ类 Ⅲ类 Ⅰ类 Ⅱ类 Ⅲ类 Ⅰ类 Ⅱ类 Ⅲ类 Ⅰ类 Ⅱ类 Ⅲ类 最低藏书量≥(万册) 1.4 1.1 0.5 2.7 2.2 1.1 4.0 3.2 1.6 5.4 4.3 2.2 生均藏书量(册) 30 20 15 30 20 15 30 20 15 30 20 15 报刊种类≥(种) 60 40 20 80 50 30 90 60 40 100 70 50 工具书及教参书≥(种) 80 60 40 100 80 60 120 100 80 140 120 100 年生均新增图书(册/人) 1.5 1 0.5 1.5 1 0.5 1.5 1 0.5 1.5 1 0.5 年生均购书经费≥(元/人) 15 10 5 15 10 5 15 10 5 15 10 5 文学艺术类图书占馆藏总量(%) ≤50 ≤50 ≤50 ≤50 科普类图书占馆藏总量(%) ≥30 ≥30 ≥30 ≥30 说明:2轨以下参照2轨,3- 4轨参照4轨,5- 6轨参照6轨,7-8轨参照8轨。 要求: 1、藏书量含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不应超过藏书总量的20%,还应有一定量的音像资料和本校特色的数字资源。 2、为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和信息化带来的变化,生均藏书量可作为参考性指标,图书馆应注重收藏具有馆藏价值的、一级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其比例不低于藏书总量的50%。并要做到品种丰富,复本适量。 3、各类藏书结构比例应符合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要求》。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服务对象需要,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馆藏体系,并应适合儿童心理特点,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启迪性强。 二、馆舍要求 2轨 4轨 6轨 8轨 Ⅰ类 Ⅱ类 Ⅲ类 Ⅰ类 Ⅱ类 Ⅲ类 Ⅰ类 Ⅱ类 Ⅲ类 Ⅰ类 Ⅱ类 Ⅲ类 馆(室)舍面积(㎡) 160 110 50 300 200 100 400 240 130 500 300 170 教师阅览座位/教师人数)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学生阅览座位/学生人数) 1/12 1/15 1/20 1/20 1/25 1/30 1/20 1/25 1/30 1/20 1/25 1/30 藏书室(册/㎡) 400 500 600 400 500 600 400 500 600 400 500 600 电子阅览座位/学生人数(%) 1/30 1/30 1/4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1/40 1/40 1/40 电子阅览最低座位数(个) 10 8 6 30 25 20 40 35 30 50 40 35 一、二类图书馆(室)必须达到、三类图书室逐步达到以下要求: 1、电子阅览室须安装空调,温度适宜,应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远离强电磁场辐射和强腐蚀性的物体,单独接地电阻≤1Ω,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应有防病毒措施,设火灾报警装置和灭火装置。 2、电子阅览室座位必须达到最低数量,应逐步达到按学生比例设座位,一座一机,座位使用面积不少于1.9㎡,所有计算机联网,并与校园网相连;暂时没有条件单独设立电子阅览室的学校,在满足信息技术教育课开设的情况下,可以与计算机室合用,但必须有专人管理、有管理制度、有供学生阅读的资料,有固定的开放时间。 三、配套设施 1、应配备能满足本校全部书刊放置的书架、报刊架、书柜,书架和报刊架的高度应方便小学生使用;应配有足够的书立,还应有借阅台和足够数量的阅览桌椅,借阅台和阅览桌椅高矮适中。 2、配有办公设备、装订设备。 3、有防火、防潮、防虫、防尘、防晒、防盗、消毒设施。 4、室内应采光通风良好,光照度不足应增加人工辅助照明,自然通风不够应采用机械方式排风。 5、一、二类图书馆(室)应配备1-2台计算机,还应配备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 四、人员配备 类型 I类 II类 III类 数量 ≥2人(至少专职1人) ≥2人(至少专职1人) ≥1人 素质要求: 1、热爱图书馆工作,有较强的主动服务意识,乐于奉献,勇于创新,身体健康。 2、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受过市级以上的专业培训,并持有上岗合格证,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3、应具备大专及其以上学历;人员年轻化,并保持相对稳定。 五、管理要求 1、学校对图书馆有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有检查、有评价、有总结,有学校领导分管,并在经费上予以保证。应根据管理需要设置合理的职称岗位。 2、建立健全学校图书馆各项管理制度,如:《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书刊的外借制度》、《阅览规则》、《图书遗失、污损赔偿制度》、《音像资料使用规则》、《图书、清点、剔旧和处理方法》、《电子阅览室管理规定》、《图书馆设备管理制度》等。 3、一、二类图书馆(室)实行计算机管理,要重视和加强与校园网(城域网)的结合,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4、应有总括登记、个别登记、注销登记帐册,对每批新书及时验收登记和编目,新书到库及时验收、登录、分编、上架、流通。 5、图书和音像资料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G62初等教育类下的教学参考书应分到五级类目,分到各学科;文学作品应分到五级以上,并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体系组织藏书, 期刊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进行分类。 6、以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为依据,图书按《中文普通图书著录规则》、音像资料按《非书资料著录规则》、期刊按《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进行著录,实行计算机管理后应以《中文机读目录》格式进行著录。著录使用规范的简化字(实行计算机管理后,可取消卡片目录)。暂时无条件实行计算机管理的学校应设分类目录。 7、及时做好阅览室报刊的记到、上架及流通工作,对年度核心期刊及时进行装订成册,并编目流通。 8、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优化环境,积极营造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 六、文献信息资源利用 1、广泛搜集各种资料、采集整理网络教育教学动态和前沿信息,为教育教学服务。 2、定期编制新书目录、导读书目,宣传推荐好书。 3、全天开放、全开架借阅,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需求;一类图书馆(室)年生均借书不少于15册(次),二类图书馆(室)年生均借书不少于10册(次),三类图书室年生均借书不少于5册(次)。 4、积极运用剪报、图片、图书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和主题读书活动,积极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5、开设阅读指导课或图书馆知识课,培养学生的利用图书馆意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6、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 一、建设与配备 (一)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设置 名称 4轨 6轨 8轨 Ⅰ类 Ⅱ类 Ⅲ类 Ⅰ类 Ⅱ类 Ⅲ类 Ⅰ类 Ⅱ类 Ⅲ类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计算机网络教室 2 1 1 2 1 1 2 1 1 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 1 (1) (1) 1 1 (1) 1 1 1 软件制作室 1 (1) (1) 2 1 (1) 2 1 (1) 多媒体教室占班级总数(比例) 1/1 1/4 ≥1 个 1/1 1/6 ≥1 个 1/1 1/8 ≥2 个 校园网络管理中心 1 1 (1) 1 1 (1) 1 1 (1) 校园闭路电视系统 (1) (1) (1) (1) (1) (1) (1) (1) (1) 校园广播系统 1 1 1 1 1 1 1 1 1 学校安全监控系统 1 1 (1) 1 1 (1) 1 1 (1) 要求: 1、学校功能室的数量各校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 1、 每间功能室使用面积(㎡)以《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为依据。 3、有条件的学校可配置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 4、“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与“软件制作室”可合并设置。 5、一类学校:在校学生数与网络环境下学生使用计算机数之比达10:1,二类学校:在校学生数与网络环境下学生使用计算机数之比达14:1,三类学校:在校学生数与网络环境下学生使用计算机数之比达16:1。一类学校每个教师配备一台计算机,二、三学校每个教研组配备一台计算机。 6、每间功能室均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消防要求。 (二)建设要求 1、计算机网络教室 基本功能 计算机网络教室可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各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学科整合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所,也可用作学生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包括网络计算机教室、计算机辅房、资料室。 环境 和设计 1、环境要求 1 使用面积:90--110㎡/间。 2 使用时室内温度不高于30℃,安装空调。 3 计算机室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不宜设在地层和顶层。 2、设计要求 1 计算机室应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宜专线供电,地板防静电,并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 2 网络布线、电源布线必须符合国际、国内相关的建设和验收标准规范。计算机室单独接地电阻≤4Ω,接入楼体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1Ω。 3 地面装修可铺设防静电地板,也可使用地砖、地板革、水磨石地面。防静电地板下的布线要有防鼠、防水保护措施。地面开槽布线时,盖板要坚硬不变形、不漏水,且容易开启便于维护。 4 计算机网络室采用交换机端口聚合功能或可堆叠,通过多组双绞线宽带接入中心机房交换机,百兆或十兆到桌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置千兆模块,通过光纤千兆接入中心交换机。 5 学生计算机台若采用纵向排列,列间的最近距离不小于1300mm;若采用传统的横向排列,桌间距离不小于600mm。 6 所有计算机联网,并与互联网相连。学生机应采取系统硬盘保护措施。 7 三相交流电源供电,总电流不小于80A。三相平均分配负载。 3、计算机辅房使用面积:≥16㎡/间,应紧靠计算机室。可兼作配电房,放置稳压器,灭火器材等。为方便监控,可用玻璃门窗与计算机室间隔。 基本配置 序号 设备名称 参考规格要求 配备数量 单位 备 注 Ⅰ类 Ⅱ类 Ⅲ类 1 学生用多媒体计算机  配备带麦克风的耳机一副 保证一人一机使用 台 2 讲台 1 1 1 张 3 服务器 (1) (1) (1) 台 4 教师用多媒体计算机   1 1 1 台 配套软件 5 交换机 10/100M自适应 配套 6 参数稳压电源 5KVA 台 配套 7 学生计算机台 与学生计算机配套 张 结构外形可自选  8 学生凳 张 配套 9 教师座椅  1 1 1 张   10 UPS电源 (1) (1) (1) 台 11 无尘白板 1 (1) (1) 块 12 空调设备 1 1 (1) 套 13 防盗设施 1 1 1 套 2、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 基本功能 教师及工作人员工作场所,资料室 环境和设计 环境要求 1 面积:使用面积≥30㎡ 。 2 照明:室内无阳光直射,安装窗帘。 3 温度:室内温度不高于30℃为宜,安装空调。 4 通风:采用自然通风。 基本配置 序号 设备名称 参考规格要求 配备数量 单位 备注 Ⅰ类 Ⅱ类 Ⅲ类 1 计算机设备 含计算机和外围设备 规格和数量按需要确定 2 办公桌椅 套 数量按需要确定 3 工作台 维修计算机用 张 数量按需要确定 4 工具 维修计算机的常用工具 套 配套 5 资料柜 存放资料 若干 若干 若干 个 规格和数量按需要确定 6 网络信息口 个 满足需要 3、软件制作室 基本功能 软件制作室是课任教师制作多媒体素材、课件的专业场所,放置学校摄、录、编等贵重设备。 环境 和设计 1、环境要求 1 每间软件制作室的使用面积:≥16㎡/间。 2 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安装空调。 3 宜配UPS电源。 2、设计要求 ①软件制作室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 ②软件制作室单独接地电阻≤4 Ω,接入楼体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1 Ω。 ③湿度适宜,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不宜设在地层和顶层。 ④计算机台可采用条案式设计。 ⑤所有计算机联网,与国际互联网和校园网联接。 基本配置 序号 设备名称 参考规格要求 配备数量 单位 备 注 Ⅰ类 Ⅱ类 Ⅲ类 1 计算机台 若干 若干 若干 张 结构外形可自选  2  教师座椅    若干 若干 若干 张   按需配置   3 多媒体计算机 加视频采集及电视接受装置 若干 若干 若干 台 4 网络信息口   若干 若干 若干 个 5 网络 10/100M 若干 若干 若干 6  打印机   若干 若干 若干 台  7 扫描仪 若干 若干 若干 台 8 耳机 若干 若干 若干 副 9 UPS电源 若干 若干 若干 台 10 刻录机 若干 若干 若干 台 11 录像机或DVD/VCD 若干 若干 若干 台 12 卡座 若干 若干 若干 台 13 数码相机(DC)或数码摄像机(DV) 若干 若干 若干 台 14 工作台 维修计算机用 若干 若干 若干 张 15 工具 维修计算机常用工具 若干 若干 若干 套 16 资料柜 存放资料 若干 若干 若干 个 4、多媒体教室 基本功能 多媒体教室是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文本、数据、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为教育教学提供丰富而生动的知识表达形式的教室 环境和设计 1、 ①、普通多媒体教室面积符合教室建设规范,专用多媒体教室(会议厅、报告厅、多功能教学厅)120㎡以上。 ②讲台侧面窗户安装窗帘,避免阳光照射。 ③至少有1个校园网信息点,1个闭路电视信息点。 ④投影机吊装时,在保证投影充满整个银幕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投影机距离银幕最近,银幕下沿高度不低于第一排学生的座高,吊装位置以远离采光窗口为宜。第一排学生桌前沿与银幕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500㎜,边座学生与银幕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小于300。 ⑤地面部分布线宜采用暗埋方式。如果采用明线方式布线,地面部分必须选用耐踩、防水材料保护线缆。 基本配置 序号 名 称 参考规格要求 单位 配备数量 备 注 Ⅰ类 Ⅱ类 Ⅲ类 1 数码投影机 1024×768,2500流明以上 台 1 1 1 或其它大屏幕投影设备 2 视频展台 47万像素以上,12倍放大以上 台 1 (1) (1) 3 多媒体计算机 台 1 1 1 4 银幕 幅 1 1 1 5 音响设备 套 1 1 1 6 电教讲台 张 1 1 1 7 集中控制器 套 (1) (1) (1) 专用教室必配 要求:1、每校至少建有一个专用多媒体教室。 2、普通多媒体投影教室可采用移动一体装置。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普通教室后放置一定数量可上网计算机。 5、校园网络系统 基本功能 在校园内通过综合布线系统把服务器、网络设备、用户终端等连接起来并配备相关软件的局域网系统。通过广域网的互联实现远距离交流和资源共享,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管理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多媒体网络。校园网主要包括校园管理系统、教学教研系统、网上校园系统、辅助管理系统等。 环境和设计 1、环境要求:①网络中心机房使用面积大于30㎡。 ②安装空调,温度保持在18℃—24℃,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 ③窗户安装窗帘,避免阳光照射机房设备。 ④不宜设置在楼房的一层或顶层。 ⑤有良好的防静电措施,安装机房专用防静电活动地板。 2设计要求:①校园网建设包括结构化布线、机房建设、网络设备、软件系统、防雷电系统等部分。校园网建设应贯彻“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适度先进,留有扩展”原则。 ②网络布线设计:光纤和UTP(非屏蔽双绞线)混合使用,遵循EIA/TIA.568商业建筑布线标准,满足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信息大容量、高速传输的要求。超五类布线。 ③门窗安装防盗安全门和金属防护装置。有条件的学校安装闭路电视监控摄像头、火警报警器、防盗报警设备。 ④安装防雷电设备、设施,保护网络设备。 ⑤墙面设计:选择不易吸附灰尘的防火材料。 基本配置 序号 名 称 参考规格要求 单位 配备数量 备 注 Ⅰ类 Ⅱ类 Ⅲ类 1 服务器 台 3--5 3 3 2 主干交换机 三层交换 台 1 1 1 3 二级交换机 堆叠型 台 若干 若干 若干 4 路由器 支持ISDN、ADSL或以太网接口 台 (1) (1) (1) 5 网管微机 台 1 1 1 6 存储器 NAS或SAN 台 1 (1) (1) 7 不间断电源 台 1 1 1 8 机柜 含理线架 台 若干 若干 若干 按需配置 11 安装配套附件 套 1 1 1 12 网络操作系统 套 1 1 1 正版 13 校园管理平台 B/S模式 套 1 1 1 14 空调机 3匹 台 1 1 1 15 防雷系统 套 1 1 1 16 网络安全设备 套 1 (1) (1) 要求: 1、一类学校中心交换机应采用千兆三层以太网交换机。有条件的学校可逐步配备支持IPV6的万兆以太网交换机。主干全千兆,百兆交换到桌面。 2、二级节点交换机应为可堆叠、可网管,每组堆叠交换机均应千兆上行中心交换机。 3、服务器软硬件的配置应根据学校规模及教学应用情况确定。信息点覆盖到学校各教育、教学、生活场所。教室等常用教学点布点应有一定的冗余。交换机端口也应有一定的冗余。 2、 网络存储设备的配备应随着学校教育教学应用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增加。 3、 网络安全设备应有完善的入侵、病毒防范、不良信息过滤、垃圾邮件过滤等功能。 6、校园闭路电视系统(选配) 基本功能 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可以实现高质量、多频道、多功能的电视转播,可以实现自办节目,召开电视会议,播放教育教育教学录像。由演播室、编辑控制室、发送系统、电视网络布线及接收系统组成。 环境和设计 1. 控制室使用面积不小于30㎡。演播室设在安静的环境里,噪声应低于40dB,房屋结构符合声学要求,隔音效果良好,混响时间合适。灯光、音响方面要满足拍摄要求。 2. 采用组合灯光照明系统,平均照度不小于1000Lux。 3. 窗户安装窗帘,避免阳光照射机房设备。 4. 至少有1个校园网信息点,1个广播点。 5. 装防火、防盗设备。 6. 安装空调,演播时温度不宜超过28℃。 7. 演播设备、照明设备、电力设备、安全设备应全部采用符合国家标准产品,产品技术性能和安装工艺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基本配置 序号 名 称 参考规格要求 单位 配备数量 备 注 Ⅰ类 Ⅱ类 Ⅲ类 1 监视器 台 若干 若干 若干 2 监视主屏 台 1 1 1 3 录像机 台 2 2 1 4 光碟机 DVD 台 若干 若干 若干 5 调制器 台 若干 若干 若干 6 混合器 台 1 1 1 7 控制台 张 1 1 1 10 线路放大器 只 若干 若干 若干 11 摄像机 台 1 1 1 12 三脚架 带轮 副 1 1 1 13 分支分配器 个 若干 若干 若干 14 用户终端 个 若干 若干 若干 15 电视机 台 若干 若干 若干 或其它显示设备 16 空调机 台 1 1 1 17 不间断电源 台 1 1 1 18 编辑机 台 (1) (1) (1) 19 特辑机 台 (1) (1) (1) 20 编辑系统 非线性 台 (1) (1) (1) 21 数字媒体中心 套 (1) (1) (1) 选21则省略5、10 22 摄像头 个 若干 若干 若干 可选 7、校园广播系统 基本功能 校园广播系统可满足学校升旗仪式、课间操、眼保健操、全校集会、考试时的听力测试、校园节目等广播任务,具有调频调幅广播、扩音、录音磁带及CD片音频放送等功能。 环境和设计 1、 广播室使用面积不小于16㎡。 2、 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学校安装空调,播音时温度不宜超过30℃。 3、 至少有1个校园网信息点,1个闭路电视信息点。 4、 配备灭火器材。 基本配置 序号 名 称 参考规格要求 单位 配备数量 备 注 Ⅰ类 Ⅱ类 Ⅲ类 1 播放机 高、中、低三档 台 1 1 1 可选任一档次 2 定压功放 台 1 1 1 3 组合音响 CD、收音、卡座 台 1 4 DVD机 带MP3播放 台 1 1 (1) 5 卡座 台 1 1 (1) 6 收音头 台 1 1 (1) 7 无线话筒 套 1 1 1 8 播出话筒 含支架 套 2 2 2 9 制作话筒 含减震架 套 2 2 2 10 监听喇叭 只 1 1 1 11 不间断电源 台 1 1 1 12 控制台 张 1 1 1 13 调音台 台 1 1 1 14 输出分配器 台 1 1 1 15 音乐资料柜 个 1 1 1 16 空调机 台 1 1 (1) 17 地毯 室 1 1 (1) 18 室内喇叭 只 若干 若干 若干 19 室外音柱 只 若干 若干 若干 20 音柱立杆 个 若干 若干 若干 21 主控计算机 台 (1) (1) (1) 配数字播放机 22 背景音乐系统 套 (1) (1) (1) 23 信息显示系统 套 (1) (1) (1) 说明:1、有条件学校可采用数字智能广播系统,能实现分区广播与监听,自动定时播放。播放主机具有12个以上的分区能力,多组可编程序,定时自动开机关机,实现无人值守。可集中控制各收听点音箱的开与关和各收听点的节目源信号。 2、可选用定压式、机架式的功率放大器,配备有线和无线话筒。 8、校园安全监控系统 基本功能 校园安全监控系统作为学校安全保卫的辅助设备,为学校重要场所、学生宿舍提供监控。 环境和 设计 1、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设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立专门的监控室,安装电视监控、防盗报警设备。 2、防盗报警系统可与110连通。 周界报警 系统 序号 设备名称 参考规格要求 配备要求 单位 备注 Ⅰ类 Ⅱ类 Ⅲ类 1 报警主机 16路以上 必配 选配 选配 台 规格和数量按需要确定 2 对射 必配 选配 选配 套 数量按需要确定 室内安防报警 1 无线报警主机 必配 选配 选配 台 2 被动红外线探测器(无线型) 必配 选配 选配 只 数量按需要确定 视频监控系统 1 带补偿光一体摄像机 选配 选配 选配 数量按需要确定 2 低照度摄像机 选配 选配 选配 数量按需要确定 3 自动光圆镜头 选配 选配 选配 数量按需要确定 4 中速球型摄像机 选配 选配 选配 台 数量按需要确定 5 摄象机支架 选配 选配 选配 个 数量按需要确定 6 护罩 选配 选配 选配 个 数量按需要确定 7 硬盘录象机 三十二路以上 选配 选配 选配 台 数量按需要确定 8 硬盘 选配 选配 选配 只 数量按需要确定 9 彩色监视器 选配 选配 选配 台 数量按需要确定 要求: 1、第一类标准配置学校有住宿学生的视频监控系统为必配。 2、摄像机分辩率、录像保存时间符合公安部门有关规定。 二、管理与应用 Ⅰ类 Ⅱ类 Ⅲ类 备 注 管 理 要 求 专(兼)职人员 1 1 1 人员素质 专(兼)职网管人员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管理水平,必须通过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环境管理 环境卫生、静美,制度健全、规范,无事故发生。 资料管理 有使用运行情况记录本、保养维修记录本、设备管理帐目、购置软件登记本,做好技术文档等各类资料保存,并如实做好有关记录。 设备管理 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完好率达95%以上;有使用情况记载,机房内应悬有校园网拓扑图、相关的规章制度等。 经费管理 学校安排年度预算时,信息技术的投入占学校设施设备投入的30%以上。 应 用 要求 校园管理系统 ★ ★ ★表示必须正常使用 教学教研系统 ★ ★ 网上校园系统 ★ 其他应用系统 ★ 其它要求: 1、具有校园网的学校应构建与市级教育城域网互通的网络平台,各市可建立市级范围内的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2、校园管理系统应用包括校长、人事、教务、学生、总务、图书馆等学校信息管理。 3、教学教研系统应用包括教学教研、多媒体资源中心等。 4、网上校园系统应用包括办公自动化、信息上报、课外网络生活、Internet资源等。 5、 其他应用系统应用包括多媒体制作工具、自由挂接软件平台等。 江苏省小学《劳动与技术》 课程实践室(场所)装备标准 一、建设原则 1.本标准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及《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试行)制定。 2.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课程。根据《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试行)设置的劳动、家政、技术和职业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本标准制定了相应的功能室及实践室设施、设备建设要求。 3.考虑到经费、场所、设备等因素,各地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职业学校的实验、实习场所资源,也可以多所学校共建劳动技术训练中心等形式建设。 4.实践项目学校可根据地区、城乡、学校间的差异自行选择,建设参照本标准进行。 5.本标准仅为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提供基本实践操作平台,教学及操作实践活动内容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在此平台上自由拓展为相应的设计与制作活动。 6.实践课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已有教师资源,也可通过聘用的方式解决。 7.实践室管理参照省实验室装备标准执行。 二、通用技术实践室通用要求 1.面积:实践室的使用面积≥96m2,生均不小于1.8m2。 2.位置:实践室应保证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避免直射阳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的左侧。金属制品和木制品制作实
/
本文档为【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小学分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