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比例尺和地图

2012-08-28 31页 ppt 6MB 69阅读

用户头像

is_806193

暂无简介

举报
比例尺和地图nullnull地 图null一、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1)概念: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公式:(3)形式:① 数字式:1︰1000 000 或 1 /1000 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② 文字式:一百万分之一③ 直线式:注意: 比例尺本身无单位,但计算时要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单位需先换算统一。 图上距离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null练习1:若图中A、B两点的图上距离为2.22cm,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1:50000000n...
比例尺和地图
nullnull地 图null一、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1)概念: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公式:(3)形式:① 数字式:1︰1000 000 或 1 /1000 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② 文字式:一百万分之一③ 直线式:注意: 比例尺本身无单位,但计算时要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单位需先换算统一。 图上距离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null练习1:若图中A、B两点的图上距离为2.22cm,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1:50000000null(4)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比值大小)(5)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的实地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① 图幅大小相同时 ⅰ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分母小) ⅱ 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母大) ⅲ 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② 实地范围相同时 ⅰ 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ⅱ 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粗略。nullnullnull练习2、 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Cnull(6)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的缩小或放大是距离的缩放,并非是面积的缩放。 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① 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 n ② 将原比例尺放大(了)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 (n+1) ③ 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倍,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 1/n ④ 将原比例尺缩小(了)1/n倍,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1-1/n) 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①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 = 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②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 = 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地图比例尺的判读: ① 地图上标出了比例尺,直接在地图上判读。 ② 地图上无比例尺,但有经纬网,则依据“经纬线长度”计算。 ③ 地图上无比例尺,但图中所绘区域的地理事物具有一定的数字特征, 暗示了比例尺。null练习3:一张1:12 000 000的地图若将该图比例尺放大到 原图的4倍,放大后的地图比例尺是 A、1:3 000 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0千米 C、1:48 000 000 D、1:9 000 000Anull2、地图上的方向(1)指向标法(2)经纬网法(3)一般指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null3、图例和注记(1)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2)注记: 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在不同的地图上,图例和注记往往不同。读地图时,必须先熟悉图例和注记,然后就可以在图上找寻所需要的地理信息了。null二、等高线地形图1、地面高度(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null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不同的点投影到同一平面上,将海拔相同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null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20020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00100100null(2)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 ①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② 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3)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地貌山谷null① 山峰四周海拔低 中间海拔高② 盆地、洼地null③ 鞍部两个山峰之间海拔较低处XE、YE是山谷ME、NE是山脊null④ 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合⑤ 山脊、山脊线山脊线又称分水线凸低则高null⑥ 山谷、山谷线山谷线又称为集水线凸高则低⑦ 梯田null⑧ 新月沙丘⑨ 火山⑩ 峡谷null3、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同一幅等高线图上,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同。(2)同图等距: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两线海拔之差)(3)等高线为闭合曲线(一般地图不能完全呈现)(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 同一地点不能有两个高度;陡崖处例外,等高线会重合。 (5)等高线的“密陡疏缓”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峻; 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和。(6)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不连续的短线, 画在数值减小的一侧,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null凸坡凹坡凸坡: 高处疏,低处密凹坡: 高处密,低处疏(7)凹坡可通视,凸坡视线受阻null(8)“凸高则低,凸低则高”(10)“大于大的,小于小的”(9)两条相邻的等高线的数值关系可以是一个等高距,也可以是同值。A ∈(200,300)B ∈(400,500)null4、分层设色地形图1---平原:海拔低于200M,等高线分布稀疏。2---山地:海拔500M以上,区内高差大,等高线分布密集。河谷呈“V”型   A、500—1000M---低山 B、1000—2000M---中山 C、2000以上---高山4---丘陵:海拔500M以下200M以上,区内高差相对较小。3---高原:海拔500M以上,海拔高度相对较大,区内高差小,边缘等高线密集5---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闭合状nullACDB下列哪些是山谷 ( )AD 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Bnull左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等高距为200m ) A.100、10 B.100、500 C.500、250 D.500、350读右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ACnull读下图为我国某省的地形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该省自东往西排列的地形依次是(   )   A.山地、丘陵、平原、湿地   B.湿地、山地、丘陵、平原   C.山地、湿地、丘陵、平原   D.丘陵、山地、平原、湿地Anull已知a>b,回答第1-3题: 1、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
/
本文档为【比例尺和地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