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愚蠢理财学

2012-08-29 9页 doc 66KB 6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7140

暂无简介

举报
愚蠢理财学 愚蠢理财学 理财是聪明人才能玩得转的事业吗?不一定。让我们试着像傻瓜一样提问,像专家一样思考—但注意别把这两件事弄颠倒了。   最近有一个好消息颇令人高兴,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罗伯特·H·弗兰克率领的常青藤研究小组,对日常生活中常见、有趣和愚蠢的现象给出了一番经济学解答,英国的《独立报》将之命名为“愚蠢经济学”,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少福音。 兴许“愚蠢”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经济学家们都在争着比试谁更愚蠢,就连记载伟大的信息论缔造者申农的故事里也要加进一段这样的故事:他和一个小痞子计算轮盘赌获胜机率,并想在轮盘下边垫...
愚蠢理财学
愚蠢理财学 理财是聪明人才能玩得转的事业吗?不一定。让我们试着像傻瓜一样提问,像专家一样思考—但注意别把这两件事弄颠倒了。   最近有一个好消息颇令人高兴,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罗伯特·H·弗兰克率领的常青藤研究小组,对日常生活中常见、有趣和愚蠢的现象给出了一番经济学解答,英国的《独立报》将之命名为“愚蠢经济学”,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少福音。 兴许“愚蠢”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经济学家们都在争着比试谁更愚蠢,就连记载伟大的信息论缔造者申农的里也要加进一段这样的故事:他和一个小痞子计算轮盘赌获胜机率,并想在轮盘下边垫上一小片冰块,好让他们的胜率更高,同时不被赌场发现。 愚蠢如此受到主流社会的重视,让《第一财经周刊》的理财栏目同仁都感到非常欣慰,因为我们对“愚蠢”都无师自通,凭着这种天分,我们收集了一些看起来愚蠢的理财问题,并试着做了回答,也许这些回答并不是最好的,希望读者的视角比我们更有独到性,对这些蠢的问题的回答也更有趣。 让我们试着像傻瓜一样提问,像专家一样思考—但注意别把这两件事弄颠倒了。 为什么我的钱越来越多? 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自己干的活和以前一样,如果和父母那辈做的活相较,可能也差不多,为什么我们挣的钱比以前或者比父母那会儿要多得多呢? 这个问题听上去很让人不屑,但是我问了5个财经媒体的资深记者,却得到了5种不同的答案。 首先是最近咱们最熟悉的通货膨胀问题,如果这个问题的存在足以让你持有货币的购买力严重下降,那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过去。在整个1980年代,我们的通货膨胀率都高得吓人,现在的人民币购买力大概只相当于30年前的1/20。很多人认为—大概他们是悲观主义者—如果你觉得自己比过去有钱,那是因为通货膨胀让你蒙受假象的困扰。 但即使经过通货膨胀的调解,我们还是比原来有钱了很多,按人民币来计算,北京等大城市的人均收入上涨足以超过30年前的100倍。 那么这种上涨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效率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虽然干的是同一种工作,但是由于我们的生产效率不同,我们的财富就有了变化。在不同的体系中,即使是干同样的工作,所产生的财富却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澳洲的搬运工和一个东非的搬运工,他们的收入可能相差10倍,而他们进行的工作几乎是完全一样。 在中国这个市场上,如果你发现你比原来有钱了,先不要急着高兴,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中国的市场正处在货币化的进程中。 我们正在试图把很多以后的钱拿到现在来花,把原来的死钱变成活钱。比如我们的股票、资产抵押债券、信用卡都有这样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越来越有钱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我们透支的钱所产生的收益能不能抵消我们透支所需要的成本和利息。 为什么金融理财中的用词都很玄妙? 金融理财中有很多词的确让人匪夷所思,本来很通俗的意思,经过金融述就变得扑朔迷离了。比如“头寸”“贴现”“杠杆”“M2”,本是很好理解的意思,到了金融领域却给他们起了很多怪名字。 这些叫法的一个解释是,作为一门学科,归属其中的从业者更希望用词准确,就像法律用语一样,用一个怪诞的叫法命名一个特定的情况下的事物,可以避免和日常生活中的用法混同,引起另一种误会。 我认为另一种解释可能更符合实际,它和金融的起源有点关系。在金融的起源时期,由于涉及到重大的财富,为了安全、保密,所以金融界内部发明了很多暗语,类似于江湖上的黑话,而这些所谓的专业词汇,发展到后来成了进入这个行业的人的第一道门槛。金融的先行者们意识到了这道门槛对后来者的阻碍作用,为了防止竞争激烈,又有意地把这道门槛增高。要命的是,为适应传媒发展趋势的,通俗财经刊物的理财栏目又要把这些“发福”的词汇翻译成“人话”。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理财 UID 675  帖子 393  精华 14  积分 1299  金币 1701   威望 51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8-9-23  最后登录 2008-11-4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外汇论坛 外汇交易 外汇行情 投资理财 如何理财 理财产品 怎样理财 理财论坛 基金净值 基金查询 基金净值查询 黄金价格 纸黄金 今日黄金价格 车贷计算器 房贷计算器 养老保险查询 保险论坛 银行员工 理财高手 帖子 393  精华 14  积分 1299  金币 1701   威望 513 点  阅读权限 50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当前在线 2#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4 14:1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愚蠢理财学 为什么计算机和网络不能帮你赚更多的钱? 为了在股票投资中更占先机,很多投资者购买了相关的电脑软件,帮助自己做统计分析。通过互联网,投资者会更快地获得相应的公司的信息。然而他们将发现,从统计学意义上看,这些新工具并没有帮助他们赚到更多的钱。2008年上半年股票市场暴跌就是个证?明。 首先第一个问题,计算机软件能预测资本市场的走势么?软件并不具有智能,它只不过是通过数学模型在预测其他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就如同咱们经常说起的由凯恩斯提到的“选美理论”。电脑软件通过统计规律来预测别人的行为,或者预测别人的预测的行为—真绕嘴。让我们来假设这种被预测的行为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在这种行为研究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大家都在等待最低点买进,最高点卖出,而与此同时一种悖论出现了,如果大家都在最低点买,那么卖家是谁,都在最高点卖,买家是谁?这也就是说如果软件预测的行为确实客观存在,那么就不会有买卖,没有买卖,市场就不存在了,市场如果不存在,那这些软件又在预测什么呢?如此说来,也许不光是电脑软件不能预测市场,就连其他预测市场的理论也都存在这种悖论。 其次,网络是不是让我们的交易更有利可图?也许正像伟大的理查·芒格曾经判断的那样,“网络与科技为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利与弊,就好像是葡萄干跟狗屎一样,不过两者混在一起后,还是一堆狗屎。对整个社会来说,网络或许不错,但对资本家而言,却绝对是个负数,因为虽然网络能增加企业的效率,但对获利却一点帮助也没有。”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巴拉德·巴伯和特伦斯·奥丁也或多或少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对部分投资者进行了使用网络投资和不使用网络投资的对比实验,在使用互联网获得投资信息和交易的股票投资者一方,由于交易的方便性,使得交易更加频繁。然而最后调查的结果是,这些投资者在使用网络之前投资收益高于市场2%,而在使用互联网后,频繁的投机使得他们的? 投资年回报率低于市场3.5%。 除此之外,巴伯和奥丁还认为网上交易启发了投资者的信息幻觉,他们误认为比其他投资者更快更多地得到了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对投资和整个市场更具有控制能力,这种控制能力的幻觉使得这批投资者更加自信,也更易蒙受到损失。顺便说一句,这种控制幻觉在很多从事经济相关工作的人身上也有体现,比如财经媒体从业者。 为什么产品五花八门,但它们干的事差不多? 我们投资的产品中有数不清的分类,比如信托、基金、投资保险、债券基金等诸如此类的金融产品,其实如果从投资范围和回报方式来看只有份额大小和方式上的微小差别。可从它们的外部形式上看过去却有那么多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部分答案来自于这些产品的起源不同,比如保险、基金和信托这些名字都代表了它们来源于不同的金融市场需求,但如果只从这个角度看,这答案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不同功能的资金为什么会在后来趋向于同质化呢? 也许还得从效率的角度来解释才能显得更有说服?力。 各种委托投资形式其实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管理者根据资金来源不同、投资方向不同、投资范围不同,把这些资金分为各种类别,分别进行监管。 而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机会也就那么几个,不管是任何来源的资金都会由于利益的驱使去追求更高的资产回报,达到最理想的资产配置,所以各种资金在相同利益追逐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同质化的倾向。而由于市场监管的存在对各种资金形式的限制,很多资金形式为了逃脱市场监管,就会以各种方式变换花样创造新产品,这也就是市场所说的金融创新。也可以说金融创新是为了对抗金融监管和追求最高资产效率而产生的。 各种资金形式为了追求最佳资产配置而同质化,这也应该是金融混业经营的一种原动力。 UID 675  帖子 393  精华 14  积分 1299  金币 1701   威望 51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8-9-23  最后登录 2008-11-4  查看详细资料 TOP 金融知识闯关赢大奖 银行员工 理财高手 帖子 393  精华 14  积分 1299  金币 1701   威望 513 点  阅读权限 50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当前在线 3#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4 14:11 只看该作者 回复:愚蠢理财学 为什么老人应该少买股票? 老人不但要少买股票,只要是不固定收益类的产品都应该少买或者不买,这是很多理财师的共识,这是为什么呢? 理财师们会给你一个答案,因为老年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差。这个解释我认同一半,如果看完价值投资的理念,你就会得出另一半不好明说的理由。 根据价值投资的理念,股票应该保持长期投资。而巴菲特更是把这个“长”的年限放到了很长,比如说十年只是一个小阶段—为了能看到自己下一个阶段的投资效果,保重身体是必要的,健康的重要性对投资来说不言而喻。而如果一个耄耋老人还在进行这种投资,恐怕他享受到投资成果的可能性就要小得多了。如果他去世时他的资产主要来自于未变现的股票,那么这种财产分割以什么为时间界限就是个大难题。所以,在继承方面法律和手段还不健全的市场,老人更不要随便买什么股票。 当然话又得说回来,作为价值投资大师的巴菲特本人已经快80了,却还持有大把大把的股票,这应该算个例外吧。 为什么封闭基金总会折价? 股票市场上的基金分为两种,可以向基金公司直接赎回的是开放式基金;不能向基金公司直接赎回,只能在二级市场交易的基金是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总能以其净资产价格交易,而封闭式基金一般在二级市场上相对于其净资产总会有一定的折扣,这是为什么?呢? 比较传统的观点认为封闭式基金的投资需要向基金管理者交纳管理费,而这种后期交纳的管理费,在二级市场上则以市场价格减去贴现值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管理费和市场价格相比,其价格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而封闭基金的折扣率却是比较大的,而且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这个折扣率变化也很大。 在美国1960年到1985年之间,封闭基金市场的折扣率在2.5%到25%之间变动,在中国市场上更是严重,同一只封闭式基金在一年中折扣率可能在10%到30%之间。 也有人认为,封闭基金的折价是因为封闭式基金存在封闭期,如果投资者预计封闭式基金所持的股票价格将上涨,封闭基金的折扣率就会偏低;而相反,如果投资者预期其持有的股票价格将下跌,则封闭基金的折扣率将变大。这种推测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按照这种预计,封闭基金在被预期其所持的股票价格将上涨的时候,封闭基金很容易出现溢价,但这种现象在市场上很少见。在中国市场上只有在封闭式基金刚刚出现的年头里出现过二级市场价格超过其内在价值,而在近年来封闭式基金溢价现象几乎绝迹。而且,美国投资大牛人伯顿·马尔基尔研究表明,其实封闭式基金的折扣率和其基金业绩方面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一个关键因素很可能是在封闭式基金的低价格上,封闭式基金二级市场价格相对于其他股票价格比较低,而这种特性很可能引起了更多非理性投资者的关注,就像市场上其他低价格的股票买卖的参与者一样,更多的是想在短期内投机。封闭式基金的二级市场价格因为更多的投机者的参与,价格变动幅度会像其他垃圾股一样,要大于市场平均变化率。 更大的价格波动幅度、更低的价格对于理性的参与者来说,就被认为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因为理性的参与者并不能预测投机者什么时候抛出基金,所以封闭式基金的二级市场折扣率,是被二级市场的理性参与者要求的一种风险补偿。 为什么指数基金发行得少? 为什么指数基金收益好,费用低,可中国市场上的指数基金反而比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少得多? 指数基金中用到的很多词汇是英语直接翻译过来,比如说“被动投资”“被动的跟踪指数”等等。 被动这个词,在中文里听起来令人讨厌,听上去指数基金要比主动投资的基金业绩差得远。而且指数基金的操作方式,不用对股票进行挑选,只能无条件地服从所跟踪的指数,这不符合中国市场上强盛的投机风气。投资者希望自己的资产在短时间内以最低点买进以最高点卖出,主动性投资的基金虽然也很难做到—实际上是根本做不到—但似乎在理论上还保持着高抛低吸的可能性。 所以指数基金相对于主动投资基金,在投资者都相信天才战胜市场的投资环境里会显得不招人喜欢。如果投资者不喜欢,基金公司当然也就不会多发行。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基金管理者内部也不会喜欢指数基金这个家伙,因为如果只靠指数基金就能取得很好的投资收益,那么基金经理及其团队就会变成“有你还不如没有你”,我们相信每一个基金经理团队都是相信自己能战胜市场的,所以指数基金的操作不会让他们更感兴趣。
/
本文档为【愚蠢理财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