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微胶囊化的必要性和方法

2012-08-30 4页 pdf 219KB 74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微胶囊化的必要性和方法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第三届 “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专刊 Vo1.20增刊(总s3) 文章篇号:1 007-2764(2004)增:]:U-0069-020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微胶囊化的必要性和方法 吴克刚 (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汕头515063) 摘要:益生菌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越来越引起人们摄取的兴趣,但是由于益生菌对氧、酸极为敏感,使其储存稳定性很 差以及易受胃酸失活,功能活性丧失。为此,将益生茵微胶囊化十分必要。选择具有一定砷 的茵株和具有良好阻隔性能的壁材对微 胶囊化很重要。...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微胶囊化的必要性和方法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第三届 “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专刊 Vo1.20增刊(总s3) 文章篇号:1 007-2764(2004)增:]:U-0069-020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微胶囊化的必要性和方法 吴克刚 (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汕头515063) 摘要:益生菌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越来越引起人们摄取的兴趣,但是由于益生菌对氧、酸极为敏感,使其储存稳定性很 差以及易受胃酸失活,功能活性丧失。为此,将益生茵微胶囊化十分必要。选择具有一定砷 的茵株和具有良好阻隔性能的壁材对微 胶囊化很重要。目前,益生菌的微胶囊化已发展了锐孔 一凝固浴,滴.化床包膜、熔化分散冷凝、乳化交联、相分离,喷雾干燥、吸附 等方法。 关键词:益生菌;生理功能;微胶囊化;壁材 Physiological action,Necessary to be Microencapsulate and Manufacture Methods of Probiotics W u Kegang (Marine Biology Institute,Shantou University,Shantou 5 1 5063) Abstract:Probiotics is attracting mole and mole consumers’interest due to its physiological action,but its activity and function ale easy toloseduringstorage andingastricjuiceowingtoitssusceptibilitytooxygenand acid.So,itisnecessaryforprobioticstobemicroencapsulat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microencapsulation to select probiotics and encapsulants of good resistance.At present,probiotics may be microeneapsulated by microhole-solidifying,fluidized bed coating,melting-dispersion-condensation,emulsion polymerization,coacervation, spraydrying,sorpfion,and SOon. Keywords:Probiotics;Physiological action;Microencapsulation;Encapsulant 益生菌 (probiotics),又称为益生素、促生素、活 性菌、微生态制剂,是指那些具有维持人体内菌群平 衡、并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菌制品或含有菌 体组分及代谢产物的死菌制品。目前应用于人类的益 生菌种类主要有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乳球菌、 枯草杆菌、大肠杆菌、蜡样芽抱杆菌、地衣芽抱杆菌、 嗜热链球菌、丁酸梭菌和酵母菌等,但传统上人们所 应用主要是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两个属。商业生产与应 用,特别是食品中一般以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作为 益生菌较为普遍。嗜酸乳杆菌是使用最广泛、历史悠 久的一个菌种,它在防治成人病,增加免疫力,抗衰 老、降低胆固醇、抑制肿瘤等各方面的功能不亚于双 歧杆菌,而且培养也较双歧杆菌容易。 目前国外已有70多种益生菌的产品问世。日本健 康食品协会将含双歧杆菌的功能食品列为健康食品, 并指明双歧杆菌可用于产妇食品及幼儿特殊营养食品 中。在欧洲,双歧杆菌制品也己成为发酵乳制品中发 展最快的部分。我国从20世纪 90年代起开始将双歧 杆菌用于各种健康食品中,如三株口服液、昂立多邦 胶囊、双歧天宝口服液,甚至作为药物用于治疗肠道 疾病,如培菲康、丽珠肠乐。 1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 1.1 防治各种胃病和肠道疾病 益生菌制剂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和慢性肠炎、 腹泻、乳糖不耐症、过敏性肠综合症等具有良好的预 防和治疗效果。特别是对医源性感染疾病 (如抗生素 相关性腹泻、伪膜性肠炎)具有明显疗效。益生菌能 阻止幽门螺杆菌的定植,抑制其活性,从而减少幽门 螺杆菌引发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发生。 1.2 增强免疫功能 益生菌可加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激活 巨噬细胞,增加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杀死细胞的活力。 增加免疫球蛋白,特别是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的水平。 1.3 防治癌症 大多数人认为是由于益生菌及其产物能影响结肠 表皮细胞的动力学性质,减少癌细胞的增殖。同时, 还能促进机体吞噬细胞的活力,增强免疫功能,降解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第三届 “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专刊 Voi.20增刊(总 83) 肠内亚硝胺等致癌物质,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为了提高微胶囊益生菌在体内到达肠道尽可能高 另外,通过抑制腐败菌的繁殖,可减少粪便中致癌物 的活菌数,选用一些耐性菌株是极为重要的。有研究 质的浓度,降低粪便中由腐败菌产生的致癌原合成酶, 发现[51,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对酸和胆汁的耐受力 如偶氯还原酶、葡萄糖醛酸菌、硝酸盐还原酶等活性。 不同,在9个双歧杆菌菌株中,长双歧杆菌和假长双 1.4 降低胆固醇 歧杆菌对酸的耐受性最好,长双歧杆菌、假长双歧杆 人体试验证实,食用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酸奶, 菌和婴儿双歧杆菌对胆汁的耐受性最好,而婴儿双歧 可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的 5 ~lO ,可用于治疗和 杆菌在酸性条件下存活率非常低;嗜酸乳杆菌对酸有 缓解胆固醇血症。 . 较强的耐受力。因此,根据对酸和胆汁的耐受能力来 1.5 防治高血压 选择合适的菌株,有助于提高益生菌的生存能力。益 瑞士乳杆菌、啤酒酵母的发酵奶制品中分离出两 生菌大多数属于厌氧菌,但也有许多研究发现,一些 种三肽,能降低高血压的发生及其症状。此外,干酪 天然的厌氧菌株经过人工驯化变种可成为耐氧菌株, 乳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抽提物也有抗高血压的功能。 这些菌株从厌氧培养转向好氧培养时,仍然可以缓慢 1.6 排斥致病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生长,如果向基质中添加过氧化氢酶和抗氧化物质, 肠道上皮细胞能分泌某种物质 (可能是一种蛋白 生长情况会得到进一步改善。因此,选用这些菌株微 质或脂质磷壁酸),有利于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在肠粘膜 胶囊化,也有利于增加微胶囊益生菌的耐氧性。 上定植而形成菌膜屏障,产生定植阻抗效果,排斥有 3.2 壁材的选择 害菌种与肠壁接触,还产生有机酸或抗生物质抑制病 壁材的选择对益生菌的微胶囊化是十分关键的, 源菌繁殖。 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7 营养功能 3.2.1 卫生安全性 益生菌能合成人体所需的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益生菌微胶囊若用于食品,壁材首先应该是对人 K,还能促进Ca吸收,还可以提高动物消化酶的活性。 体安全无毒副作用,是被允许用于食品的物料。 ,)7 瞄 性 2益生菌微胶囊化的必要性 ~壁藉 有良好的成膜性,这是微胶囊技术对壁 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多为厌氧菌或兼性厌 材的基本要求。微胶囊化益生菌时,就是靠壁材在益 氧菌,在生长过程中,不形成芽孢,抗性较差,大多 生菌菌体周围形成完整均一的膜来实现微胶囊包埋作 耐酸性较差、对氧极为敏感,活性保持较困难[i,21,使 用,若壁材成膜性差,则包埋效果就会下降。 得市售产品活菌数下降很快,产品的贮存稳定性极差, 3.2-3 阻隔性 保健功效损失快。另外,益生菌要对人体产生有益作 阻氧性:为了通过微胶囊膜使益生菌与外界氧隔 用,首先它必需通过胃环境以大量的存活菌到达肠道 绝,微胶囊化时应选用透氧性差的壁材,如采用熔点 并定殖于肠粘膜上【引。但由于胃酸的杀菌作用f4】,益生 低于体温的氢化油脂涂膜菌体,能阻止氧气等外界不 菌的活菌数在此过程中也会大幅度下降。据报导,口 利条件的破坏I6J。 服冻干菌粉,在胃中的存活率仅为百万分之一左右, 阻湿性:干燥菌粉保持最适的残留水分对菌体活 存活率极低。 性是十分重要的,微胶囊益生菌若在储存过程吸收外 为了避免外在环境对益生菌活性的影响,并确保 界水分,打破最适的残留水分,这将不利于活菌的保 其能抵抗胃酸顺利到达肠道并定殖,科学家们采用了 存。不仅如此,吸收水分也会大大降低微胶囊壁的阻 各种各样的措施,其中将益生菌进行微胶囊化被认为 氧性能,使外界氧通透性增强。 是最为有效、最有前景的一种方法。将益生菌微胶囊 阻热性:微囊化可将菌体包埋在一个封闭的微环 化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微胶囊膜能起到对光、热、氧、 境中,起到一定的热保护作用,因为微囊化增大了热 水分的阻隔作用;能赋予益生菌耐胃酸以及肠溶特性; 源与菌体间的传热距离,分散了一部分热量。因此, 能掩蔽其特有的令人不快的气味;还能使益生菌方便、 包被的膜越厚,采用壁材的传热性越差,其阻热效果 安全地在各种食品中应用。 就越好,热保护作用也越大,微胶囊益生菌的耐热性 械 杆 3 益生菌的微胶囊化 ~ 牲 3.1 菌种的选择 为了避免胃酸的杀菌作用,益生菌微胶囊应能耐 7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第三届 “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专刊 Vo1.20增刊(总S3) 受胃酸,又能在肠道及时释放包埋的益生菌,这就要 熔点高于体温的油脂:(2)一定比例的明胶和果胶, 求采用的壁材在形成微胶囊壁后具有肠溶特性。食品 芯材和壁材分别进入一三层同心喷嘴的内、中、外层, 中可选用的肠溶材料有食用蛋白、海藻酸钠、虫胶和 然后同时滴入冷却油凝固成型,从而得到了内层为固 CMC-Na等,也有研究用熔点高于体温的氢化油脂作 态油脂,外层为明胶和果胶膜的双层包埋微胶囊⋯】。 壁材,能收到很好的肠溶性效果I6’7J。 在我国有关益生菌微胶囊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主 3.2.5 生物相容性 要采用以海藻酸钙为壁材的单层包埋,由抗胃酸性不 对于益生菌的微胶囊化,还要求壁材与活菌具有 好,一些研究进一步采用聚-L.赖氨酸、壳聚糖对其进 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例如多糖或蛋白质具有较好的生 行表面交联覆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菌体的耐酸性能 物相容性。如乳酸菌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后,其存活 和贮存稳定性[12-15】。。 率都在9O%以上,说明两者之间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 3.3.2 流化床包膜法 性。 Kim等将菌体浓缩液或经冷冻干燥后的干菌粉通 3.3 微胶囊化方法 过挤压制成球状干颗粒,在流化床上用肠溶性材料(海 从2O世纪8O年代开始就有研究者进行双歧杆菌 藻酸钠等)喷雾涂膜,产品室温贮藏时涂膜的比未涂 微胶囊的探索,由于该技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多 膜的存活率高4O倍,在低 pH下贮藏时涂膜的存活率 数研究结果已申请了专利。目前,国内外已经发展了 也较高。杨汝德等将三种双歧杆菌、高效活菌保护剂 多种多样的微胶囊化技术应用于益生菌,主要包括: 和双歧促生因子一起作为核心物质,采用流化床包膜 3.3.1 锐孔一凝固浴法 法制备得到耐酸肠溶微囊益生菌。微囊在人工模拟胃 国外利用锐孔一凝固浴法微胶囊化益生菌,最早 液 (pH1.5~2.O)中处理2h,其中的双歧杆菌活菌数 主要是海藻酸钙的单层包埋,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多层 仍保持在90%以上;在.人工肠液中处理 15min,微囊 包埋。早在1985年日本丸山哲彦等的专利中将双歧杆 全部崩解释放出活性菌;在37~C下保存3个月 (相当 菌菌液及淀粉等保护剂与海藻酸钠混合,通过喷嘴喷 于常温下一年),其中的活菌数仍大于 lO 个/2。 入CaC12固化液中,干燥后再用融点高于体温的油脂喷 3.3-3 熔化分散冷凝法 涂于颗料表面,制得的产品室温保存6个月后存活率在 横田丰一等采用此法将双歧杆菌菌粉分散于融点 50%以上 】。由于只是海藻酸钙的单层包埋,因此抗胃 高于体温的硬化油中,搅拌均匀后喷雾,得粒径 4o~ 酸以及肠溶性有限。随后,在他们第二年申请的另一 60tun的微胶囊,产品在胃液 (pH3.O)中存活率达到 份专利中,将双歧杆菌菌粉与淀粉混合后悬浮于熔点 90%以上[161。在丸山哲彦和秋原义郎的专利中,他们 在30-45℃的硬化油中作为芯材,一定比例的明胶与果 以双歧杆菌冻干粉和棕榈油的混悬液为芯材,将其分 胶作为被膜液,用二重管喷嘴 (外管被膜液、内管芯 散于40℃的 10%明胶溶液中,然后迅速倒入5~C的色 材溶液),滴入冷却油得软胶囊后,再浸渍于5%的Ca 拉油中,快速搅拌,冷却固化即可得到明胶凝胶包埋 盐中,进行肠溶性处理,取出后冷风干燥,产品室温 住的双歧杆菌,进一步甲醛固化、干燥,就得到干燥 下6个月后存活率也大于50%,并能通过肠溶性崩解实 的微胶囊【9'J 。 验 】。虽然,在这一专利中,硬化油与菌粉一道作为芯 3.3.4 乳化交联法 材通过内管被包埋,但由于成型前菌粉是均匀混悬在 唐宝英等人将双歧杆菌冻干粉与壳聚糖溶液混 熔化的硬化油中,在凝固后菌粉实际上被均匀固定在 匀,并悬浮于大豆色拉油中 (以Span85为乳化剂), 硬化油形成微球内,因此硬化油实际上也起到了作为 乳化后加入对苯二甲酰氯交联反应,制备了双歧杆菌 壁材的作用。1988年,日本学者藤原正弘等的专利则 微胶囊I1引。曹永梅等则将浓缩菌液与海藻酸钠溶液混 将双歧杆菌的活菌液与添加了疏水性乳化剂的油脂混 合均匀后,加入植物油中,搅拌形成均匀混浊乳状液, 合形成包含活菌的W/O型乳状液,然后将制得的乳状 然后快速加入CaC12水溶液,直至w/O乳状液被破 液分散于多价金属盐溶液中,形成W/O/W型双重乳状 坏,形成海藻酸钙胶粒,实现微胶囊化。微胶囊化双 液,最后将其通过喷嘴逐滴滴入成膜剂中,制备得到 歧杆菌经胃液处理后存活率大于5O%,比未微胶囊化 具有两层包埋的微型胶囊,产品的pH4.O以下的溶液中 产品提高了四个数量级;微胶囊化后双歧杆菌的耐热 保存2l天,仍有1%以上双歧杆菌存活IJⅢ。欧洲1994年 性较强,在50~C时的存活率提高了三个数量级,而未 的一份专利中采用了三层挤压法,双歧杆菌菌粉悬浮 微胶囊化产品在55℃已无活菌存在,微胶囊化产品在 于室温下不流动的疏水物质中作为芯材,壁材为 (1) 60~C处理 3min仍有部分活菌,可见微胶囊壁材作为 7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第三届 “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专刊 Voi.20增刊(总83) 一 种物理屏障,减缓了热传递过程【】 。 3.3.5 相分离法 Sheu等用油相分离法制备海藻酸钙微胶囊化乳 酸菌,使乳酸菌的防冻能力提高了20%~50% 们。李 样明等用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水相分离法制 备益生菌微胶囊,提高了益生菌的贮存稳定性L2¨。在 余冬生等的研究中发现,与海藻酸钠微胶囊比较,水 相分离法制备得到的明胶一阿拉伯树胶微胶囊更适合 双歧杆菌微胶囊化,双歧杆菌存活数目较多L2引。 3.3.6 喷雾干燥法 喷雾干燥是食品工业应用最为悠久、最为广泛, 也是成本极为廉价的一种微胶囊方法。不少研究也尝 试了应用于益生菌的微胶囊化。丁一庆t 和曹永梅t 】 等人曾试图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活菌粉,但发现活菌 的存活率只有万分之几,远远达不到冷冻干燥的水平, 基本没有工业化的可能性。但在魏华等喷雾干燥微胶 囊化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研究中,喷雾干 燥的同时形成微胶囊有利于提高菌体在喷雾干燥过程 中的抗热性,从而提高活菌存活率,达到78%;而且 喷雾干燥的微胶囊产品活菌数随保藏时间下降的速度 缓慢,活菌保存期显著延长【 ’2刚。 3.3.7 吸附法 袁杰利等以淀粉和碳酸钙粉末吸附微囊化的双歧 杆菌在干燥过程中死亡率明显下降,在室温条件下保 存其存活率比未微囊化的有较大提高I2 。姚卫蓉等用 40%玉米多孔淀粉吸附活菌,喷雾干燥 (进风温度 170~C,出风温度 65"C)得到微胶囊,活菌体吸附进 入多孔淀粉的孔内得到外层多孔淀粉外壳的保护,使 得喷雾干燥时保护剂对存活率没有太大意义,而且. 在非严格厌氧条件下加速贮藏,被吸附微囊化菌体的 存活性能要优越于不用多孔淀粉吸附直接冷冻干燥的 活菌粉L28l。 参考文献 1 Shah NR Probiotic bacteria:selective.enumeration and survival in dairy foods.J.Dairy Sci.2000,83:894—907 2 Hoover 13(2 Bifidobacteria:activity and potenfi~ benefits. Food Techno1.1 993.6:120 3 黄琼莹.双歧杆菌之特性及其利用.食品工业(台湾). 1992,12:24-26 4 Rao AV,Shiwnarain N.Maharaj J.Survival of micro- encapsulated Bifidobacterium pseudolongum in simulated gastric and intestinal juices.Can.Inst.Food Sci.Techno1.J. 1 989,22(4):345—348 谢继志,罗珍兰.提高双歧秆菌酸奶中双歧杆菌数量的研 究.中国乳品工业.1997,5:8—10 木村修武.JP09一l 10705,1997 吉冈俊满.JP04.82827,1 992 丸山哲彦.JP60—141281,1985 丸山哲彦.JP61—15l 127,1986 藤原正弘.JP0卜228456,l 988 欧洲专利.EP634167,1994 李武明,张玲华,杨汝德.双歧杆菌的微囊化研究.广东 药学院学报.1 997,l 3(4)'222—225 陈洪兴,房健,李朝霞.双歧杆菌微胶囊的研究.盐城工 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6(2):41-43 刘丽英,张日俊.乳酸菌的微胶囊化包被研究.饲料工业. 2003.24(6):16一l8 柯杜平,苏世彦.双歧杆菌的胶囊化研制.中国畜产与食 品.1999,6(3):l13一l14 横田丰一.JP04-41434,1992 秋原义郎.JP5 I_8875,1976 唐宝英,朱晓慧,刘佳.双歧杆菌干燥型微胶囊技术的研 究.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29(10):93.95 曹永梅,许时婴.微胶囊化双歧杆菌产品的特性.食品工 业.200 1.3:28.29 SheuTY.Microenlrapmentoflactobacilliin cflcium ~ginate gels.J.Food Sci.1 993.54(3):557-56 1 李祥明,张均利,常维山.乳酸菌微胶囊化的初步研究. 饲料研究.1998,12:23—25 余冬生,李次力,屈胜海等.双歧杆菌培养体系研究和微 胶囊化.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l8 (2):214—216 丁一庆.双歧杆菌活菌粉剂的研究.无锡轻工大学博士学 位论文,1998 曹永梅.微胶囊双歧杆菌的研究.无锡轻工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1998 魏华,李雁群,傅金衡等.乳酸菌微囊化工艺的初步研究.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5):259-26 l 魏华,李雁群,付金衡等.乳酸菌微胶囊化的初步研究. 中国乳品工业.1998,26(6):l3一l6 袁杰利,金晓艳,代军.双歧杆菌微囊化的初步研究.中 国微生态学杂志.1994,6(2):19-20 姚卫蓉,钱科,姚惠源.双歧杆菌活菌粉的制备.无锡轻 工大学学报.2002,2 l(6):569-573 72 6 8 9 m ¨ B " 悸 加 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微胶囊化的必要性和方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