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新感觉派小说中的都市与女性

2018-08-25 6页 doc 18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4469

暂无简介

举报
新感觉派小说中的都市与女性新感觉派小说中的都市与女性 老博会 摘 要:新感觉派作为20世纪3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一支文学流派,他们取材于上海都市生活,展现男女生存状态,描绘都市图景,对都市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从都市女性出发,研究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她们与传统女性对照等,并从她们身上探求时代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新感觉派;女性;都市 具有都市情节的新感觉派作家们用一种崭新的,开放的眼光关注着上海社会风景。而这其中最靓丽的要数都市中女性这道风景线。她们当中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她们是城市的缩影,是作家表达情绪、宣泄情感的对象,她们也是城市文明...
新感觉派小说中的都市与女性
新感觉派小说中的都市与女性 老博会 摘 要:新感觉派作为20世纪3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一支文学流派,他们取材于上海都市生活,展现男女生存状态,描绘都市图景,对都市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从都市女性出发,研究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她们与传统女性对照等,并从她们身上探求时代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新感觉派;女性;都市 具有都市情节的新感觉派作家们用一种崭新的,开放的眼光关注着上海社会风景。而这其中最靓丽的要数都市中女性这道风景线。她们当中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她们是城市的缩影,是作家表达情绪、宣泄情感的对象,她们也是城市文明中苦苦挣扎的一群。从她们的生存状态中,可以窥见整个社会的面貌。看到城市的进步,也看到其中的弊病。 一、三十年代的都市生活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繁华中透着罪恶。红灯绿酒,歌台舞厅,宝马香车,无不是都市典型的标志。每天在电影院、咖啡馆、跑马场、夜总会、舞场都会有青年男女的身影。城市的空气中充盈着吉士烟草味,花店飘出的淡香味以及混杂着咖啡馆飘逸出的咖啡味。街巷中穿梭的有穿着旗袍的姨太太,有打着发蜡留学回来的少爷,有在教堂上学的小姐,他们追赶潮流,他们穿着新颖、时尚。在《南北极》中就有这样一段描写“那个姑娘穿着件袍儿不像袍儿,褂儿不像褂儿的绒衣服。上面露着胸脯儿,下面磕膝盖,胳膊却藏在紧袖子里,手也藏在白手套里,穿着菲薄的丝袜子。可又连脚背带小腿扎着裹腿似的套子。头发像夜叉眉毛是两条线,中国人不能算,洋鬼子又 没黄头发。”[1]可见此时的上海,人们对现代主义的元素充满向往与追求,在西化的领地里展现着现代人的风采和情绪。金钱与物质变成了人们最为关注的关键词,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把情感生活也变做消费对象一般对待。刘呐鸥在《热情之骨》便描写了这样一个女性,她写信对“我”说道:“你说我太金钱的吗,但是在这一切太抽象的东西,如正义,道德的价值都可以用金钱买的经济时代,你叫我不要拿贞操向自己所心许的人换点紧急要用的钱来用吗,”[2]新感觉派笔下的女性把什么东西都用金钱来衡量,正义,道德,甚至贞洁也可以用钱来交换,而毫愧疚之感,她们在肉欲的天地里迷醉着自己的人生,背弃了传统女人“三从四德”式的传统,女人在这里是叛逆的符号,都会生活沉醉的标志。“在我五百块钱,如果向我父亲写一封信去,不说五百块钱,就说五千块钱也可以马上拿到手的。可是我觉得向你要便当一点。”[2]把情感物化的同时也意味着情感的重量降低了,爱在此时早已消亡,剩下的只是金钱的交换,女人在物化爱情的同时,也将自己物化了。 男性此时往往活动在社会的最前沿,他们最先感受到时代变动的气息,是男性首先在这样多元化的生存环境找不到了自己正确的生存方式,迷失了,他们无目的地寻求刺激,而女性诱惑性的的特点正迎合了他们当时的心理。30年代的男女是一群没有灵魂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异化的,极端的,他们以及他们的生活共同构成了这个有着病态的社会。“上海,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3]这是一种极端的生存状态,这里的天堂是虚无的,快乐是幻境,最后只是精神的迷惘和灵魂的空洞。生活在都市的男女,因为物质的追逐而失去了精神的依附。 二、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女性群像 “软弱者,你的名字就是‘女人’~”[4]弱者一方面意味着脆弱,承受不了太大的打击;另一方面弱者则理所应当地不用承担太多的责任,可以有理由依附于他人。在现代都市没 有出现之前,女性一直扮演着这样的传统的角色,她们一直属于弱势群体,生活在城市的边缘,藏匿于香闺秘院之中。而在新感觉派作家的笔下,女性时而自信大胆、强势,时而活泼顽皮、任性,时而放纵疯狂,时而让人琢磨不透。这样的她们更具有女性的一面,但这时的女性形象并不是彻底颠覆了,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在根本上没有改变。虽然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女性解放,恋爱自由等思想对女性影响颇大,她们一下从深闺中找到了出逃的理由,不再局限于之前的相夫教子,但是她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子君式的人物,虽然有着勇敢无畏的反抗精神,最后却又只能无可奈何地退回到现实生活当中。她们经济上的地位没有彻底改变,原因在于创造财富的社会机会男女不均等。男性在社会分工中占据的重要角色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 (一)传统中的女子范式 在施蛰存的《妻之生辰》中谈及“我是靠着薪金维持生活的人,每个月的薪金领到了之后都交给了妻,除了随时取些零钱之外,一切的费用都由她支配着„„”[5]虽然“我”把钱都交给了妻子,妻子却只能用这点钱来维持家用,“呃,两个月的电费,裁缝工资,今天都拿去了。只剩七八圆,还要维持到下个月呢。就是米恐怕在月内又要买,所以今天的面是还要借用作一餐夜饭哩。„„”[5]就算丈夫没有预备充足的钱为自己买生日礼物,妻子也没有一句怨言,守在清苦的生活里而却没有挣脱的力量,只能做一个精打细算的女子,同时也体谅丈夫的不易。这类的女性或许是受过教育的新式女子,亦或是传统文化中的一员,但她们有个共同的身份——妻子。这个身份就是她们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她的作用就是做一个会持家的女子,在这种清贫的生活中,彼此消磨着所剩无几的爱。在施蛰存笔下,这类女性都是固守着传统,没有挣脱历史束缚的女性形象,她们在物质方面脱离不了男性,只是一个旧式的贤妻良母的形象。 《雾》中的素贞小姐,是一个非常守旧的人,由于受思想的束缚,直到二十八岁还没有出嫁,一次在去参加表妹婚礼的路上,在火车上迷恋上了一位绅士,她们很谈得来,临走时也互相留下了通讯方式。但是当素贞小姐得知那位绅士是一个戏子时,她便彻底的失望了,“素贞小姐好像受了意外的袭击”[5]并不是因为这个男子品行或作风不好而对他改变了主意,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个戏子,她觉得自己受了欺骗,受了侮辱,骂他是“一个下贱的戏子”,[5]责怪自己没有看清楚——“今天雾真大,一点都看不清楚哪~”[5]虽然素贞小姐从小颇通诗书,但封建保守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她破除不了禁锢自己的思想之网,自然也就算不得一个解放了自己的人,只能在旧礼教的束缚下,走向灵魂的扭曲。一个将传统规范烂熟于心的女子,带着旧思想的框架去衡量新鲜世界的人,必然惨遭失败。 (二)叛逆的现代女性 新感觉派作家笔下的另一类女性是时尚的,妖娆的,放纵与堕落的,她们每天流连于歌厅舞场,她们离不了爵士乐,狐步舞,离不了咖啡美酒。她们妖艳得就像“黑牡丹”,“西班牙风的长脸,鬓角上有一朵白的康纳生,大眼珠子,斜眉毛耳朵下挂着两串宝塔形的坠子,直垂到肩上,嘴唇软的发腻„„”[6]她们一出场往往就是这般诱人。与往常的淑女,贤妻大相径庭。她们看似风光,却是“给生活压扁了的人”。[6]她们既玩世不恭又惊慌失措,既个性独立又逆来顺受。她们的爱情观是扭曲的,游戏式的。《游戏》中的女主人公完全不把婚姻与爱情放在眼里,刚和未婚夫定亲就可以和别人同居。作者刻画了她们在疯狂地追求物质享乐的同时,那种颓废的生存状态。由此折射出一个欲望泛滥,窒息压抑的社会氛围。 这群活跃于都市舞台中央的女子,她们身上少有传统情结,不再是落魄男人的安慰者,呵护人,而变得更自我,对男性不再畏惧。在这里她们发挥了女性的优势,因为在这样一个专门寻求刺激的社会中,女人就像是陈列在商店里的物品,吸 引着男性的注意力。她们只有凭借与生俱来的东西,利用对男性原始的吸引力,成为爱情里面的主动者。就像杜衡在《红与黑》中所说:“这‘机会之帮’特别是为着女人”“只要她相当地年轻,有一张够得上说是清秀的脸,有穿着和资本家底女儿没有什么分别的衣服”。[7]所以女性在这个维度上是强势的,任性的,是游荡于舞场、酒厅、灯红酒绿中的精灵。 而男性恰好相反,一改惯常的形象,不管他是行侠仗义的男子汉,还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在女人面前都没了底气,时常担惊受怕,胆小懦弱。“曾经受过亏的我,很明白自己直爽的性格是不足对付姑娘们会说谎的嘴的”[8]他们时刻担心自己陷入女人的谎言中,被她们玩弄。而女性却毫不在意,她们随时把男人当做消遣品,一边吃,一边消化,不期待他们长久的停留,也不留恋他们的存在。“我正患着便秘,想把他们排泄出来,他们却不肯出来,真是为难的事哪。他们都把心放在我前面,摆着挨打的小丑的脸„„我只把他们当傻子哩。”[8]女性的的自主性更强了,她们的思想逐步开放了,主观上是追求独立的,所以不把男人看作是最重要的,并不担心他们的离去。但男性的被动其实这也是为了达到寻求刺激的目的,所以他们必须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在《被当做消遣品的男子》中“我”时刻担心着是否被玩弄,被欺骗,感觉自己“是站在危险的深渊旁了”,知道女人是危险动物,自己却不是好的猎手。可是“末了,我又跑去了”。时刻担心着,却又脱离不了诱惑。到最后还是被“排泄”出来了。 女性自我意识的增强,她们追求独立,却是以一种更大的牺牲换取的,用她们的青春,她们年轻的活力,去换取不顾后果的安逸,最后陷入空虚的深渊无法自拔。这种无法排遣的现代都市人的现代情绪让男女将爱情当作消遣,把感情看作等价交换物。物欲横流的现代都市生活突然席卷而来,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迷惘、找不到方向,新感觉派借都市中的男女,尤其是一群生动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来表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现代情绪。对都市生活深深的迷恋,让他们欲罢不能的对都市人 生进行着书写,同时也感受到了身在其中的空虚、糜烂。新感觉派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透着迷梦般红绿交织的都市景象,并且通过女性的刻画表现了都市生活的迷醉和沉沦其中灵魂的空洞,表现了现代人的精神迷惘。
/
本文档为【新感觉派小说中的都市与女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