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计算机考试秘籍

2012-09-05 18页 doc 252KB 9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316

暂无简介

举报
计算机考试秘籍大计知识要点 一、考试方式: 课程考试分为笔试(60%)和实验(40%)两部分。 1.笔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60%) 题型:一、单选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     二、判断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三、填空题(20题,每题1分,共10分)。     四、简答题(10题,每题4分,共40分)   2.实验:(占总成绩的40%) 由7个实验报告组成,每个实验报告满分5分,共35分,占总成绩的35%,平时成绩5分,由任课教师考核平时理论课实验课出勤、作业完成情...
计算机考试秘籍
大计知识要点 一、考试方式: 课程考试分为笔试(60%)和实验(40%)两部分。 1.笔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60%) 题型:一、单选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     二、判断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三、填空题(20题,每题1分,共10分)。     四、简答题(10题,每题4分,共40分)   2.实验:(占总成绩的40%) 由7个实验报告组成,每个实验报告满分5分,共35分,占总成绩的35%,平时成绩5分,由任课教师考核平时理论课实验课出勤、作业完成情况等,在实验报告中给出平时成绩(实验报告封面有平时成绩栏)。实验报告内容如下: 实验报告1 Word复合文档的 实验报告2 Excel电子#表格#综合设计  实验报告3 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综合设计 实验报告4 程序设计实验 实验报告5 数据库设计实验 实验报告6 计算机网络应用 实验报告7 多媒体技术应用 实验报告提交内容包括两部分:电子稿部分,按要求提交到指定的服务器共享文件夹中;纸质部分,认真按要求填写(可参照实验报告填写样本),在实验课程结束时两部分同时提交完成。 *** 笔试成绩、实验成绩、平时成绩之和为该课程最终成绩。 二、笔试考试题型:    一、单选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 二、判断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三、填空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四、简答题(10题,每题5~4分,共40分)。 三、考试内容: (1) 基本知识 1. 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应用 按照逻辑元件来分类:第一代:电子管;第二代:晶体管;第三代: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 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非冯诺依曼计算机。 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高度自动化、具有逻辑判断能力、支持人机交互。 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辅助功能如CAD等、人工智能。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2.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存储程序控制原理、计算机的构成原理) 计算机的构成原理: (1)将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 (2)计算机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识别,分析该指令; (3)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如加法、减法),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操作数据取出送往运算器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送回存储器指定的单元中; 第四步:当运算任务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指令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1)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2)数据和程序保存在存储器中。程序中的指令按一定顺序存放。 (3)计算机系统由五大基本部件:输入设备、存储器、控制器、运算器、输出设备。同时规定了五大部件的基本功能。 ·   冯·诺伊曼思想实际上是电子计算机设计的基本思想,奠定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开创了程序设计的时代。 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详见P12 图1.3 4.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5.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主机板、CPU、存储器、总线、输入/输出接口、输入与输出设备) 参见第3题的硬件系统 6.计算机的指令和指令系统(机器指令、指令系统) 指令是指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是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二进制代码,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指令系统是指一台计算机所偶指令的集合 7.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数制(二、八、十、十六进制相互转换)和ASCII码 J进制转换为十进制规则:按权展开,依次相加。 十进制转换成J进制:整数部分,除以J取余;小数部分,乘以J取整 转换方式 示例 二进制 →十进制 八进制 → 十进制 十六进制 → 十进制 十进制 → 二进制 (117.625)D=(1110101.101)B 整数部分 “除以2取余法” + 小数部分 “乘以2取整法” 十进制 → 八进制 (193.12)D≈(301.075)O 整数部分 “除以8取余法” + 小数部分 “乘以8取整法” 十进制 → 十六进制 (222.6875)D=(DE.B)H 整数部分 “除以16取余法” + 小数部分 “乘以`16取整法” 八进制 → 二进制 (16.3)O=(001 110 . 011)B=(1110.011)B 八进制的一位用三位二进制来表示 十六进制 → 二进制 (4C.2)H=(0100 1100 . 0010)B=(1001100.001)B十六进制的一位用四位二进制来表示 二进制 →八进制 (11101.01)B =(011 101 . 010)B=(35.2)O 二进制 →十六进制 (11101.01)B =(0001 1101 . 0100)B= (1D.4)H 计算机的的输入码有很多,但在机器内部均以ASCII码存储、运算、识别和处理。ASII编码用7位二进制编码,用来表示128(27)种不同字符。常见的字符A对应的ASCII编码是65,B对应66,一次类推;小写字母a对应的是97,b对应于98,依次类推。。。 8.计算机运算基础(算术运算基础、逻辑运算基础) 二进制的算术运算 加法运算规则: 0+0=0   0+1=1  1+0=1 1+1=10 减法运算规则:0-0=0  0-1=1(向高位借1) 1-0=1 1-1=0 乘法运算规则: 0×0=0  0×1=0  1×0=0  1×1=1 逻辑乘,也称“与”运算,运算符为“·”或“∧”: 0·0=0  0·1=0  1·0=0  1·1=1 逻辑加,也称“或”运算,运算符为“+”或“∨”: 0+0=0   0+1=1  1+0=1 1+1=1 逻辑非,也称“反”运算,运算符是在逻辑值或变量符号上加“—”: 0 = 1   1 = 0 9. 什么是机器数?机器数的真值,浮点数的尾数和阶码。原码、反码和补码的计算,有符号整数的加减运算。 机器数是指机器内存储的带符号的数,机器数对应的数值称机器数的真值,例如(-25)10,其机器数为111001(最高位是符号位,负数为1,正数为0),其真值为(11001)2。(真值就没有符号位了)。 机器数的表示范围受到字长和数据类型的限制,例如,若表示一个整数,字长为8位,其能表示的最大值为(1111111)2=(127)10,(这里出去了符号位,实际只有7位了,即7个1)。若数值超过127,就要“溢出”。加宽数据位数可以避免溢出。 浮点数由2部分组成:即尾数和阶码。浮点数的取值范围由阶码决定,浮点数的精度由尾数的位数决定。 补码的求法:对于正数,规定:原码、反码、补码相同。对于负数,其反码为原码各位求反,其补码为反码加1。 例1:X=+0001001, Y=-0000010, 求X+Y=? 解: [X]原=00001001,[X]反= 00001001 ,[X]补= 00001001 [Y]原=10000010,[Y]反=11111101,[Y]补= 11111110 [X]补= 00001001 + [Y]补= 11111110 = [X+Y]补=100000111 符号位有进位,自动丢失(注:这里把最高位的1丢失)。符号位为0,真值为正。 正数的原码和补码一致, [X+Y]原=00000111 由此: X+Y= +0000111 (+7) 例2:X=-0001001, Y=-0001010, 求X+Y=? 解: [X]原=10001001,[X]反=11110110,[X]补= 11110111 [Y]原=10001010,[Y]反=11110101,[Y]补= 11110110 [X]补= 11110111 + [Y]补= 11110110= [X+Y]补=111101101 符号位有进位,自动丢失。符号位为1,真值为负。故需对补码求补才能得到原码。 对[X+Y]补=11101101再求补得原码: [X+Y]原=10010011 由此:X+Y=-0010011 (取消了符号位) 练习① x=+0001100,y=+0000100, 求x+y=? 正确答案为:x+y=+0010000 ② x=+0001100,y=-0000100, 求x+y=? 正确答案为x+y=+0001000 ③ x=-0001100,y=+0000100, 求x+y=? 正确答案为x+y=-0001000 ④ x=-0001100,y=-0000100, 求x+y=? 正确答案为x+y=-0010000 (二)操作系统基础 1.操作系统的发展、分类 操作系统的发展:人工操作阶段、管理程序阶段、单用户单任务的微机操作系统(DOS)、多任务单用户的操作系统(Windows 2000、Windows XP)、多任务多用户的操作系统(Windows NT、Linux等)、并行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分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进程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P34-P39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而程序是一组指令的有序集合。 进程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运行、阻塞、就绪。 三种基本状态之间的转换:P37图2.5的执行部分 Windows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管理是“任务管理器” 进程死锁问题:一组进程中,每个进程都无限等待被该组进程中另一进程所占有的资源,因而永远无法得到资源,这种现象称为进程死锁,这一组进程就称为死锁进程。 产生死锁的根本原因在于系统提供资源个数少于并发进程所需要的该类资源数。产生死锁的4个必要条件是互斥使用条件(资源独占)、不可强占条件(不可剥夺)、保持与等待条件(部分分配占有申请)和循环等待条件。 虚拟存储器的概念P39 文件名的扩展名师用来识别文件类型的,常见文件类型见P40表2.1。 一些操作系统(如:Windows、DOS等)还将一些标准的外部设备也当作文件,并给它取了专用的名字——设备文件名。例如:CON代表键盘或显示器;LPT1表示连接在第一个并行口上的打印机;COM1代表连接在第一个串行口上的通信设备;NUL代表虚拟设备;PRN代表打印机等。用户不能将这些名字用作自己的文件名。 Windows有2种文件系统:一种是NTFS文件系统——是随Windows NT网络操作系统诞生的,提高了系统的访问效率和系统安全性。另一种是文件分配表文件系统FAT(或FAT16)和FAT32。 Window文件管理的任务是对文件的存储、检索和修改等操作以及文件的保护功能。管理文件的程序有我的电脑、IE浏览器、资源管理器等。 文件的结构有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文件的逻辑结构是从用户的角度所观察到的文件组织形式。文件的物理结构是从系统设计人员的角度看到的。与存储设备的特性有关。 文件的存取分为顺序存取和随机存取两类:顺序存取就是按照文件排列的顺序依次存取, 随机存取又称直接存取,在存取时必须先确定进行存取时的起始位置(如记录号、字符序号等)。 Window采用文件的树形目录结构,根目录是在系统格式化的时候建立的,不能删除。 查找一个文件的路径有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绝对路径又称全路径,是指从根目录开始到达所要查找文件的路径。(注:在DOS、Windows系统中约定,以“\”分隔一系列路径名,而在UNIX系统中,则以“/”分隔一系列路径名。例如:P42,文件F1.doc的绝对路径为“(Root)\Usr2\User2_1\ F1.doc”。)相对路径是为每个用户设置一个当前目录,访问某个文件时,就从该当前目录开始向下顺次检索。(注:如果当前目录是“Root\User2”,指示文件F1.doc的相对路径则是“User2_1\ F1.doc”。) 设备管理:熟练使用设备管理器。 3.WindowsXP操作系统 熟练掌握操作系统中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快捷方式指明了程序的路径,当删除桌面上的快捷方式时,并不能删除程序。 WindowsXP常见的桌面图标有:我的电脑,回收站,我的文档,网上邻居,和IE浏览器。 回收站硬盘中的一块区域,是特殊的文件夹,用于保存删除的文件及文件夹,在逻辑盘根目录下\Recycled 。而剪切板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用于暂存复制的对象。 4.MS-DOS命令含义及使用 常用命令:内部命令:DATE设置日期;TIME设置时间;CLS清屏;DIR显示文件及目录;COPY复制文件;PATH设置文件路径;DEL删除文件;REN更名文件;MD建立子目录;CD显示目录、进入目录;RD删除目录;TYPE显示文本文件内容。 外部命令:FDISK硬盘分区;FORMAT磁盘格式化;SYS制作系统盘;XCOPY复制文件及目录;DELTREE删除文件及目录。  (三)办公自动化基础 1.办公自动化的特点、技术支持、常用设备与软件 特点:集成化、智能化、多媒体化、运用电子数据交换。 技术支持:(1)计算机技术:包括多种硬件技术,如各种信息的输入、转换、存储、处理、加工和输出等;多种软件技术,如文字处理、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处理、分布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方法库、模型库和知识库技术等。(2)通信技术:包括电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如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技术等。(3)自动化技术:包括复印技术、激光照排和激光打印技术以及轻印刷系统技术等。 常用设备主要包括:(1)计算机设备:包括各种微型机、工作站、小型机,甚至中、大型机等以及相应的专用或通用输入、输出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等)。(2)通信设备:包括电话机、传真机、电报机、电传机、数据传输设备、电子邮件设备、电子会议设备等。(3)基本办公设备:包括复印机、数码相机和各种轻印刷设备等。 常用软件:(1)文字处理软件:常用的有美国微软公司的Word.香港金山公司的WPS等字处理软件。(2)电子表格软件:常用的有美国微软公司的Excel、Lotus公司的Lotus1-2-3等电子报表处理软件。 (3)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常用的有Adobe公司的Photoshop、美国Autodesk公司的AutoCAD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4)动画制作软件:常用的有美国Macromedia公司的Flash、3D StudioMAX等动画制作软件。(5)网页制作软件:常用的有微软公司的FrontPage、Macromedia公司的Dreamweaver等。(6)制作软件:常用的有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Macromedia公司的Authorware等课件制作软件。(7)常用工具软件:常用的文件压缩软件有Winzip和WinRAR。 2.文字处理软件Word,以下内容请按照软件操作并记忆。 1) 文档的创建与编辑:文档的查找、修改、替换、复制、撤消。 选定指定的文件内容,详见“编辑”主菜单操作。选择文件内容的方式有: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选择,也可先选择起始点,按住Shift键再选择终止点。 2) 文档的排版与打印:字符格式设置、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编排、显示、打印。 字符格式设置:点“格式”然后选对“字体”对话框。段落格式选择“格式”“段落”。 页面设置选定“文件”“页面设置”。页面格式在“视图”“页面”中。打印预览的“所见即所得”特性是Word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3) 表格的制作:表格的输入与插入、修改、排版;表格的边框与底纹;表格的计算与排序、图表的制作、公式的编辑。 输入或插入:“表格”至“插入”至“表格”菜单命令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插入表格”按钮,建立表格; 修改和编辑:先选定表格,在“自动调整”菜单命令中找到相应命令,如果是精确调整,单击“表格”选择“表格属性”菜单命令,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选择其中的“行”或“列”选项卡进行调整。 边框和底纹:单击“格式”“边框和底纹”菜单命令,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单击 “底纹”选项卡在“应用于”列表框选择“表格”。 计算与排序:单击“表格”中“公式”菜单命令,打开“公式”对话框即可进行相关计算;选择“表格”中“排序”菜单命令可完成排序操作。 图表的制作:使用“绘图”工具栏中的按钮直接绘制图表; 公式的编辑:单击“插入”中的“对象”,打开“对象”对话框,在“新建”选项卡中选择“Micosoft公式3.0”即可 4) 复合文档的使用、图文混排、声音和影视的插入。 图文混排:使用“图片”工具栏上的“文字环绕”或“嵌入型”“环绕型’ 声音和影视的插入:选择“插入”中的“对象”命令,选择对象类型为“音效”,单击“确定”后,插入声音对象为一个扬声器图标;选择对话框中的“编辑”至“插入文件”命令可直接插入声频文件。 3.电子表格Excel 1) 电子表格的工作表、工作簿、和单元格的概念 工作簿 :是输入、运算和存储数据的文件,拓展名为XLS。每个工作簿由若干个工作表组成,默认为3个,可添加或删除,最多可有255个表。 工作表:是Excel完成一项工作的基本单位,包括文本、数学、公式等多种信息。每个工作表由若干个单位格组成,工作表标签:标识工作表名,默认为sheet1,sheet2,… 可重命名。 单元格:是用户输入数据的最小单位,可存放文字、数字、日期、公式等。单元格的地址又称为单元格的引用,其名称由列和行组成,B列5行记为B5。而对于B5:F8则表示的左上角为B5,右下角为F8的矩形区域。 单元格的引用由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相对地址是系统默认的单元格的名称,而绝对地址就是在相对地址的行号和列号前加上$符号。相对地址和绝对地址的区别是:在复制公式时,公式中绝对地址的行号或列号不变,而相对地址的列号和行号将随着公式位置的变化而自动变化。例如:$B5,表示B列都是绝对地址,而$B$5才表示该单元格是绝对地址 2)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和工作簿的使用 P81-P86 3) 图表的创建与编辑 详见实验过程 Word表格和Excel表格的区别是:Word表格不适合做计算,没有表格数据同步功能。Excel表格适合运算类的数据表格制作,不仅有数据同步功能,还有丰富的图标制作、分析。 4.演示文稿PowerPoint 1)演示文稿基本概念、演示文稿与幻灯片区别 一个演示文稿就是一个文件,由一张或者多张幻灯片组成,每张幻灯片上可以有文字、图片、表格、组织结构图、声音、影像等多个对象。文件扩展名为.ppt。演示文稿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幻灯片、大纲、讲义、备注页等。其中幻灯片是最常用的演示文稿形式。 2)创建、演示文稿和内容向导。创建文稿的方式、使用内容向导提示创建窗口 详见实验过程 3)文稿创建和编辑的基本操作 详见实验过程 4) 文稿视图设定、内容的插入、编辑与修改 详见实验过程 5) 文稿内容的动画设定,文稿的演示及幻灯的放映 详见实验过程 (四)程序设计基础 1.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语言概述、程序设计语言处理程序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程序=数据结构+算法+语法规则。 程序设计语言有:低级语言、高级语言。低级语言主要是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它的特点是与特定的机器有关,功效高,但使用复杂、难记忆、难书写、编程困难、可读性差、易出差错,可移植性极差。高级语言大量引入数学表示形式,其特点是与具体机器无关,易学、易用、易维护、易移植。但计算机不能直接执行,需要翻译工具。 程序设计语言处理程序:汇编程序、解释程序和翻译程序。 2.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1)问题定义:包括输入(即已知的条件),处理(即希望计算机对输入信息做什么加工),输出(即希望得到什么结果。(2)算法设计:包括提问,寻找熟悉的情况,分治法,探索与执行。(3)程序编制:包括正确性,可读性。(4)调试运行:包括编译调试,使用编译软件测试程序;采样数据测试,使用采样数据在计算机上执行程序已发现错误;用户测试,通过用户的使用来测试程序。 3.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描述与算法分析 算法是为了解决某类实际问题而规定的、一个有限长度的、步骤可执行的操作序列的集合。算法描述的方法有:自然语言、程序流程图、伪代码等。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必须满足5个重要条件:有穷性、确定性、能行性、0个或多个输入、至少一个输出。 数据结构是指元素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的物理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有下列4种:详细叙述见P120 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指数据在计算机内的存储结构,包括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是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存储在物理位置上相邻的存储单元里,元素的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链式存储结构是数据元素可以在计算机内任意位置上存储(它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它们的逻辑关系用指针来链接。链式存储结构将数据元素存放的存储单元分为2个部分,分别存放数据和指针,称为数据域和指针域。 4.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1)一个程序具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2)程序流程按照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来实现。(3)程序中不能有死循环、死语句。(4)程序中尽量避免使用GOTO语句。(5)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6)以模块化设计为中心。 5. 掌握求解简单问题的算法表示,求最大值、最小值、数据求和、阶乘、奇偶数区分等。 使用伪代码表示算法常用的三种结构: ① 顺序结构:处理S1 处理S2 ② 选择(分支结构):if( 条件成立) then 处理序列1 else 处理序列2 ③ 当型循环结构:当(条件) 处理序列(循环体) 例1:把a,b两数由大到小排序 算法开始 input a, b if (a < b) then t = a;a = b;b = t /*如果a小于b,交换*/ output a, b 算法结束 例2:求最大值的算法(伪代码表示) 设有一组数,a1 a2 a3 …..an,求其最大值。 分析,假设a1是最大值,后面的数a2 a3….an依次和max比较,把大值赋给max 算法开始 input n input a1,a2,a3…an max=a1 /*假设a1是最大值*/ i=2 /*赋初值*/ while (i<=n) { if (ai>max) then max=ai /*ai大,就把ai赋给max*/ i=i+1 } output max 算法结束 例3:数据求和,见教材P 118例题4-5 例4:阶乘 求a=n!(注:n!=1×2×3×…×n) 算法开始 input n i=1 , a=1 /*赋初值*/ while(i<=n) { a=a*(i+1) i=i+1 } Output a 例5:求奇偶区分 (五)数据库技术基础 1.数据库系统的发展、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 发展: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结构由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模式结构构成,并在此之间提供了两层映象:外模式/模式映象和模式/内模式映象。其中,模式是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的描述;外模式是数据库用户看到的视图;内模式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储模式。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有数据库的定义功能、数据库的操作功能、数据库的保护功能和数据库的维护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为:(1)数据库的定义功能。(2)数据库的操纵功能。(3)数据库的保护功能。(4)数据库的维护功能。 常见的数据库系统有Access、Visual FoxPro、Orcale、SQLServer 、DB2、MySQL等。 2.Access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建立数据库和表、数据类型和表达式) 详见Access的实验操作。 3.关系模型基础(关系数据结构、关系运算) 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主要有三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用树状结构;网状模型用图形结构;关系模型用二维表结构描述数据的逻辑关系。 关系数据结构是一张二维表,有关系模式、候选键、主键、外键。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每一列是类型相同的数据,来自同一值域范围;②表中的字段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项,即表中不允许有子表;③行的顺序是任意的;④列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⑤表中的任意两行不能完全相同。 关系的集合运算:并、交、差、广义笛卡尔积。注意要运算的关系必须结构相同。详见P140的概念和例题。 关系运算有:选择运算、投影运算、连接运算。选择运算是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记录,实质是行的操作;投影运算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个属性(列)组成新的关系,实质是对列进行分解。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字段必须是相同的字段名称,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 4.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1)实体完整性是指关系主键的值必须非空且必须是惟一的。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就不能取空值。 例如学生表中的学号。 (2)参照完整性是指一个关系中外键的值必须是其他关系的主键值之一,所以也不能为空。 (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例如:关于对数据值的约束,是指对数据取值类型、范围、精度等的规定:年份是四位数字、月份是1至12的整数等 5. 关系数据库的4个设计阶段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要经历需求分析、概念设计、实现设计(或称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四个阶段。概念设计的E-R图要掌握。 6. 关系的规范化 第一范式(1NF): 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分的基本数据项,则属于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2NF):若关系模式R∈1NF,并且每一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R的主码,则R∈2NF。 第三范式(3NF):如果关系模式R∈2NF,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主码,则称R∈3NF。 4.SQL语言常用查询表达 创建一个表:CREATE TABLE 表名(列名1,数据类型1,列名2,数据类型2………) 查询:SELECT 目标列表达式 FORM 表名 WHERE 查询条件表达式。(整个语句的含义是:根据WHERE子句的条件表达,从表中找出满足条件的记录) (1)简单查询 例1. 已知“学生"表student(no,name,sex,age,dept),求全体学生详细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这里*号表示全部) 例2. 查询学生姓名及其出生年份(设当年为2006年)。 SELECT name,2006-age FROM student; (2)条件查询 例3. 求年龄在20岁到22岁间学生姓名和年龄。 SELECT name,age FROM student WHERE age BETWEEN 20 and 22; 例4. 求学号为99001的学生的详细情况。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no LIKE ‘99001’ 对记录中数据操作的语句有: UPDATE(更新):UPDATE <表名> SET <列名>=<表达式> 例如:把所有学生的年龄加1,UPDATE student SET age=age+1 (其中student是表名,age是字段名,其结果是数据库中年龄数据全部加了1保存) DELETE(删除):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表达式] 例如:把学生990001删除,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no=’99001’ INSERT(插入):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常量1,常量2…..) 例如:把一个新学生(99006,张明,信息系,20)插入表中,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99006,’张明’,’信息系’,20) 使用INSERT语句注意,插入的记录必须和原表中的结构相同,字符要使用单引号。 (六)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基础 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基本组成、拓扑结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按照其地理范围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基本组成:通讯子网(包括网络结点、通信链路、信号转换设备),资源子网(包括主机、终端以及中断控制器、计算机外设)。 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树型、环型、网状型、全互联型 OSI的7层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比特流)、数据链路层(数据帧)、网络层(数据分组)、运输层(数据报文)、表示层(数据报文)、会话层(数据报文)、应用层(数据报文)。 TCP/IP的5层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局域网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上的,所以数据链路层的特征决定了局域网的特征。要使局域网和Internet网络连接,必须要用路由器来连接,所以,广域网工作在网络层。 从通信双方的信息交互可分为三种基本方式:(1) 单工通信:又称单向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例如无线广播、有线电视等。(2)半双工通信:又称交替通信,通信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同时双方同时发送或接受,只能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受。(3)全双工通信:也称双向交替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受。 2. 计算机局域网的种类、以太网的组网、常用网络设备。 局域网的种类:主要有以太网、令牌环和令牌总线工作组。 以太网的组网有:标准的以太网(10M),快速以太网(100M),高速以太网(1000M),万兆以太网(10G)。 常用的网络设备有:(1)传输媒体:双绞线、细览、粗缆、单模光纤、多模光纤、无线媒体。(2)网络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介质收发器、路由器。(3)资源设备:服务器、工作站。 双绞线:用得最广泛,具有低成本、高速度和高可靠性等优点。双绞线有两种基本类型: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其接头为RJ45。 光纤:具有带宽高、可靠性高、数据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网络应用要求很高、高速长距离传输数据的场合。由光线在光纤里传播的方式不同,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光纤传送信号的方式不是依赖电信号,而是依靠光,因此也就避免了金属导线遇到的信号衰减、电容效应、串扰等问题,可靠地实现高数据率的传输,并且有极好的保密性。光纤的接头分为ST(圆头),SC( 方头)。 无线媒体最适用于难以布线的场合或远程通信。主要类型有三种:无线电、微波、红外线。无线网络协议标准目前常用IEEE的802.11标准,包括:802.11a(传输率:54Mbps) ,     802.11b(传输率:11Mbps),802.11g(传输率:54Mbps)。蓝牙(Bluetooth)(传输率:1Mbps),     HomeRF(家庭网络,传输率:100Mbps)。 收发器:主要用于网络中不同介质之间的转接,工作在物理层。 集线器:是网络连接的一种设备,不带管理和容错功能,工作在物理层。 交换机:交换的是数据帧,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直通式交换机是指只要接受到数据帧就转发出去,不管其正确性。存储转发式交换机是指接受完整的数据帧,进行差错检查,正确后再转发。 路由器:是实现异构网络互连的设备,主要作用是选择路由,工作在网络层。 网关:综合了网桥和路由器的特点,可实现不同应用级别的网络互连,例如电话网和互联网。工作在传输层及其上。 3. 局域网常用网络操作系统分类、对等网的知识。 局域网操作系统按其功能可以分为四种常见的模式,即对等网(Peer to Peer)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简称C/S)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简称B/S)模式。 对等网络的特点是:网络上所有的连接站点地位平等,登录网络不需要其他站点的认证,不需要专用服务器管理网络。它的优点是:灵活性好、安装方便、容易维护;可直接共享所有站点的资源;不需要专用的服务器;负载均衡等。其缺点有:数据保密性差、文件分散管理;每个站点既要承担通信处理又要进行网络资源管理,信息处理能力不强;服务响应时间长,难以支持需要大量存储空间的应用等。对等网一般只适用于较小规模、信息交换量不大的局域网(例如10台以下的电脑)。 4. Internet的基本知识、IP地址表示及域名系统、Internet接入方法种类 Internet的运行管理分为两部分:网络信息中心(NIC)和网络操作中心(NOC)。 网络信息中心负责IP地址的分配、域名注册、技术咨询、技术资料的维护与提供等。网络操作中心负责监控网络的运行情况、网络通信量的收集与统计等。 一个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网络ID和主机ID。网络ID表示同一个物理子网上的所有计算机及其他网络设备,每个子网的网络地址是唯一的;主机ID是指在一个特指的网络中的某一台计算机或者网络设备。IP地址采用的IPV4的结构;4B字节,32位,最大的IP地址是255.255.255.255。 域名是指计算机的名称(主要是方便记忆,例如sina.com.cn),讲域名翻译成IP地址的系统称为DNS域名系统,它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 Internet接入方法:(1)通过拨号入网(ppp)。(2)通过ADSL Modem入网。(3)以太网宽带接入。(4)光纤同轴电缆混接入(HFC)。(5)3G无线无线接入。 5. Internet信息服务应用、电子邮件的使用 常用服务:(1) 信息浏览服务(WWW,HTTP协议); (2) 文件传输服务(FTP协议) ;(3) 电子邮件服务(E-mail,采用POP3接受协议和SMTP发送协议); (5) 远程登录服务(Telnet协议); (6) 电子公告栏(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 (7) 即时通(ICQ、QQ、MSN); (8) 网络在线游戏(Online Games); (9) 网络博客(Blog); (10) 网络新闻服务(News、RSS协议); (11) BT下载。 电子邮件的通用格式,例如:zhangsan@cqu.edu.cn,@前面的是用户名,后面的是邮件发送的服务器名称。 接受邮件协议:POP3(邮局协议),发送邮件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电子邮件客户端的设置详见实验报告与具体做的实验。 电子邮件发送和接受过程:电子邮件系统由发送主机(发送邮件服务器)→中继主机(中转代理即邮件网关)→接收主机(收件服务器)组成。电子邮件既可以使用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客户端软件方式),又可以使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WWW邮件收发方式) 。 6. 网页的特点(超链接、多媒体),超链接的方式。 一个网站由许许多多的网页组成,它们是由网页之间的超链接联系起来的,Internet就是由千万亿网页相互通过超链接构成了今天的Internet世界。超链接的方式有:(1)文字链接(通过单击文字内容链接到其它网页); (2) 图片链接(通过单击图片链接到其它网页);(3) 图片热点链接(通过单击图片的某个区域而链接到其它网页);(4) 书签(网页内的链接)。 7.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类型、电子商务的运行平台。 基本概念:是指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与现代信息化通信技术,按照 一定标准,利用电子化工具来实现商贸活动。 类型:从电子商务的参与对象来看,主要存在B2C(企业对个人)、C2C(个人对个人)、B2B(企业对企业)、B2G(企业对政府)等多种类型(其中,C-Customer,B-Business,G-Government,2-to)。 运行平台:建立在Internet上、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并具有电子商务功能的电子商务网站。 (七)多媒体技术基础 1. 多媒体技术概念类型及特点。 概念:多媒体技术是指由计算机来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综合信息,并建立其间的逻辑连接,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类型:(1)感觉媒体:人们直接产生感觉的媒体,如语言、声音、图形、文本、动画等。(2)表示媒体:用于计算机和通信中数据交换的二进制编码。如图像编码、汉字编码、声音编码等。(3)表现媒体: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如鼠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等。(4)存储媒体:指存储媒体用的物理介质,如硬盘、光盘、U盘等。(5)传输媒体:指传输表示媒体用的物理介质:如电话线、电缆、光纤等。 特点: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非线性、实时性、信息使用的方便性、信息结构的动态性。 2. 流媒体技术特征、流媒体的种类及应用 流媒体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实时传送视频、音频、计算机动画等媒体文件的技术。实现流式传输有两种方法:顺序流式传输和实时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输是顺序下载,但用户只能观看已下载的部分,适合高质量的短片、演讲等,是一种点播技术。实时流式传输是指用户可实时观看网络上的内容,适合现场事件,也支持随机访问。 流媒体的种类是建立在各种协议上的,有(1)实时传输协议RTP。(2)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3)实时流协议RTSP。(4)资源预定协议RSVP。 3. 多媒体文件类型有哪些?流媒体文件类型有哪些? 多媒体图形文件:*.WMF,DWG。图像文件:BMP,GIF,JPG,PNG。声音文件:WAV,MID,MP3。视频文件:AVI,WMV,ASF,RM,RMVB,MPG,DAT等。 流媒体常见文件类型:WMV,ASF,RM,RMVB。 4. 多媒体系统的基本设备、扩展设备 基本设备:高性能主机、大容量存储器、光驱、高清显示器、声卡、音响话筒。 扩展设备:扫描仪、摄像机、手写板、数字化仪、触摸屏、绘图仪、打印机等。 5. 显示分辨率与存储的关系: 计算显存容量与分辨率关系的公式: 所需显存=图形分辨率×色彩精度/8 例如P247,显示分辨率为1280×1024,显示颜色为32位,则需要显示缓冲区的大小为:1280×1024×32/8=5.25M≈5120KB。 6. USB接口标准:V1.0,1.5Mbps,V1.1,12Mbps,V1.0,480Mbps(理论值,实际只有240 Mbps) 7. 多媒体的压缩技术有那些,概念。 有损压缩:将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后,与原来的数据完全相同。 无损压缩:讲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后,与原来的数据有所不同,但不影响对原始信息的理解。 8. 多媒体的压缩标准:(图像,视频) 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2000主要优点:无损压缩、渐近传输、感兴趣区域。 运动图像压缩标准(视频):MPEG-1为VCD标准,MPEG-2为DVD标准,MPEG-4很好的兼顾了1和2的标准,主要应用于视频电话,视频电邮,电子新闻等。 9. 波形信号数字化概念,采样频率,量化精度(数字化位数),传输率之间的关系。 声音信号数字化实际上是把声音的模拟信号通过采样和量化来实现的。主要是:每秒钟采集多少个声音样本,也就是采样频率;每个声音样本的位数应该是多少,也就是量化精度。 他们之间的关系为:采样频率×位数/8=数据传输率 目前常用的采样频率有三种:11.025kHz(语言效果)、22.05kHz(音乐效果)、44.1kHz(高保真效果)。 例如P247:音频信号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精度是16位,则数据传速率为: 44.1×16/8=88.2KBps。其2分钟的数据存储量为:44.1×16/8×120=10584KB=10MB。 (八)信息安全与社会责任 1. 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信息安全包括:真实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可控制性、可审查性。 2.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可触发性、衍生性、不可预见性。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硬盘、软盘、光盘及其他移动存储设备,计算机网络等。 计算机病毒总是以寄生方式隐藏在计算机软件之中,尤其是下列软件较为危险: 如盗版软件、公共软件、网上下载的软件、宏病毒等。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P253 3. 网络黑客及网络攻防 网络攻击方式:口令入侵,放置特洛伊木马,WWW欺骗技术,电子邮件炸弹,节点攻击,网络窃听,利用黑客软件,安全漏洞,端口扫描等 网络攻击应对策略: 提高安全意思,例如不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不去不知名的站点下载等;使用防毒、防黑等正版软件;设置代理服务器,隐藏自己的IP地址;养成备份的好习惯等。 4. 数据加密、数字签名、防火墙技术 加密分为:专用密钥和公开密钥。专用密钥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密钥。公开密钥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密钥,加密密钥是公开的,解密密钥是保密的,但从公开密钥推到出解密密钥几乎是不可能的。 数字签名的3点要求:接收方能核实发送方对报文的签名;发送方不能抵赖对报文的签名;接收方不能伪造对报文的签名。 数字签名的过程:p254 图8.3,A用其私钥加密报文,这便是签名过程。。。详见p254 防火墙的种类:数据包过滤,应用级网关、代理服务。它们的区别在于基于包过滤的防火墙通常直接转发报文,它对用户完全透明,速度较快。而基于代理服务是通过代理服务来建立连接,它可以有更强的身份验证(Authentication)和注册(log)功能。 防火墙是防止未授权的访问,但不能防病毒。 - 1 - - 5 -
/
本文档为【计算机考试秘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