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大学里我第一次当老师

2012-09-07 3页 doc 27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9534

暂无简介

举报
大学里我第一次当老师 大学里我第一次当老师 ——真诚做人、真诚为学、真诚从教 师德古来有之,“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等共同构筑了师德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在党教育方针的指引下,高校师德不仅实现了对传统师德的继承与发展,而且总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精神日益得到彰显。然而,主流的健康无法代表完全的健康,高校师德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思想道德...
大学里我第一次当老师
大学里我第一次当老师 ——真诚做人、真诚为学、真诚从教 师德古来有之,“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等共同构筑了师德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在党教育方针的指引下,高校师德不仅实现了对传统师德的继承与发展,而且总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精神日益得到彰显。然而,主流的健康无法代表完全的健康,高校师德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和不容忽视的问,如思想道德放松化、爱岗精神弱化、育人意识淡化、师表形象模糊化等。究其根源,是因为部分高校教师未能用真诚的心灵对待神圣的教育事业。因此,现代高校师德必须回归真诚,从真诚做人、真诚为学和真诚从教的“三重门”入手,实现现代高校师德的重塑。 一、真诚做人——师德的立人之门 在优良的师德传统中,教师的首要应该是“传道”,即向学生传授为人之道,而后才是“授业、解惑”,即教授知识技能和解决疑难困惑。“传道”的天职要求教师必须深知做人的道理。为人之道亦繁亦简,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人”的涵义。高校教师有着多重的身份,他是社会的成员,与社会公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是普通家庭的成员,与家人、亲人有着血缘和爱的联系;他是高校教师队伍的成员,与同行们有着深刻的业缘联系。不管扮演何种角色,从根本上说,高校教师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既是普通的人,更是特定的人。作为一个普通而又特定的人,高校师德之修炼最根本的就在于“立人”,亦即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因为只有成为一个人,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高校教师。“立人”之根本在于真正懂得并身体力行“真诚做人”的道理,不仅要真诚对待“人”这一身份,而且必须真诚遵守“人”的各种行为准则。 首先,高校教师必须真诚对待众人。高校教师不仅是高校师德的承载和体现,更是社会公德的模范和典型。因此,高校教师在日常的社会交际中,不仅要恪守公民的道德,而且时刻要以一名道德模范的要求严于律己,真诚对待与自己建立联系的人,不用伪德陋习破坏公德,不用职业身份蒙蔽众人,不用虚情假意欺骗他人。 其次,高校教师必须真诚对待家人。大部分高校教师拥有或即将拥有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他们或为人父母,必须尊老孝老敬老;或为人子女,必须呵护和养育他们成长。概言之,他们要用最真诚的情感来爱护和维系宝贵的家庭,不因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家人,不因事业的挫折而迁怒家人,不因生活的不顺而伤害家人。 再次,高校教师必须真诚对待同行。高校教师与同行共事是一种缘分,与同行学习更是一种机遇。因此,他们在与其他单位的同行交流中,务必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 心平气和地与之商讨;在与本单位的同行交流时,不能轻易地反驳他人的意见,而是要深思熟虑之后再委婉缓和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力保不出现“文人相轻”的尴尬局面。 最后,高校教师必须真诚对待学生。在与大学生的接触过程中,高校教师不以德高望重的权威压迫学生,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训斥学生,不以事不关己的冷漠敷衍学生,而是要常怀一颗爱心,主动真心地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要常怀一颗耐心,不厌其烦地为学生答疑解惑;要常怀一颗责任心,把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视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常怀一颗恒心,持之以恒地将培育与关爱学生的事业进行到底。 二、真诚为学——师德的立学之门 治学是一件极其清苦的事情。王国维曾将治学概括为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在他看来, 凡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这三种境界。刻苦、勤奋乃是治学之本, 也是为师之本。但也正是因为治学的清苦极致与寂寞难耐,使得一部分教师学者们选择了诸如剽窃抄袭、掺水造假等“学术捷径”,造成了学术腐败,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学术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一位优秀的高校教师,不但需要具备广博深厚的学养和出色的教育能力,而且应当在治学过程中“心神端洁”、实事求是,树立自己严谨独立的学术精神与高尚洁净的学术品行,不曲学媚世,不脚跟蓬转。正所谓“求道为学,都须有‘德’”(钱钟书《管锥编》),高校教师在从事科研活动过程中要时刻秉持“为学不作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的高尚德操与学术远见,顶住压力、熬住清苦,“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不动乎众人之非誉,不冶观者之耳目,不赂贵人之权势,不利便僻者之辞”。 (《荀子·正名》) 具体说来,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在道德上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而且在具体的科学研究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其一,要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和信息, 增强感性认识。离开了学术资料与信息的收集,离开了感性认识的积累, 任何理性的判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其二,深刻了解已有成果但不盲从。前人的成果是辛勤劳动的知识结晶,后人首先要尊重前人的劳动, 深入了解其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背景。轻视前人成果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创新的。当然对于各种观点和流派也要深入思考和评判, 不应盲从。其三是尽快地占领学科前沿。一个学者对所研究的学科前沿不甚了解, 是很难正确选择学术创新的切入点的。 三、真诚从教——师德的立业之门 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启迪智慧、培养人才的职责,更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目标和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必须爱岗敬业,必须用一颗真诚的心来服务学生。 第一,从事管理的高校教师。上至学校的领导,下至一般的行政办事员,都是从事管理的高校教师。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用“叶子”来形容教育:“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对于从事管理的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时刻保持一种谦逊、和蔼的态度。对于领导而言,除了日理学校之万机外,更应该揭开神秘的面纱,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学校实际与学生需要的正确决策来。对于基层的办事人员来说,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时常令人感到烦躁,从而导致对前来办理事务的学生态度不和、口气不佳。其实,保持和蔼的态度与温和的口气,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而且可以提高办事效率,更能缓解工作的疲劳。因此,基层办事人员应该注意保持和蔼的态度与温和的口气,应该用一颗耐心、爱心与责任心对待学生。 第二,从事教学的高校教师。蔡元培先生曾言:“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巧手花匠,因此,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教师。香港特首董建华先生曾言:“何以成功,惟真惟诚”。因此,从事教学的高教教师,只有真诚从教,才能在职业上有所建树。首先,要认真备课。做足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认认真真地备课,不仅要依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进度安排,而且要做好教案与课件,并尽可能地丰富课程内容,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加深对课程的了解,切忌应付式地随意胡诌,或是照本宣科。其次,要认真上课。备课是教师知识能力的体现,而上课则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直接展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履行传授知识的使命,而且必须注重采用有效的方式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互动的教学中形象地感受知识的吸引力。其实,要认真答疑解惑。对于学生的疑问与难题,教师应该毫无保留地予以解答,即使囿于知识的局限而一时无法答复,教师也必须查明验证出正确的解答方式与,并及时告知学生。最后,要认真做好指导。一般而言,高校教师都要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或实践,或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从观点、内容、逻辑结构以及文字和标点符号, 严格把关,切忌敷衍了事。
/
本文档为【大学里我第一次当老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