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国医大师贺普仁

2012-09-11 6页 doc 39KB 1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35338

暂无简介

举报
国医大师贺普仁国医大师贺普仁:“一针一得”治百病 1 转睛功 按揉承泣穴    两年前,85岁的贺普仁在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节目中表演穿针引线,令人吃惊,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他在52岁时眼睛差点瞎了。贺普仁回想起来,与自己在非洲的工作有很大关系。贺普仁说:“那地方热,出汗特别多。汗也是血的一部分,‘目得血而能视’,如果这血不充足,就不能供给眼睛,视力就必然下降。经过检查说是有轻度的白内障,白内障也没办法治,只能是等着以后失明了再做手术,换个晶体就行了。”   贺普仁说:“从那时起我就觉得这眼睛没什么希望了,好多老年白内障都是两三年就不行...
国医大师贺普仁
国医大师贺普仁:“一针一得”治百病 1 转睛功 按揉承泣穴    两年前,85岁的贺普仁在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节目中表演穿针引线,令人吃惊,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他在52岁时眼睛差点瞎了。贺普仁回想起来,与自己在非洲的工作有很大关系。贺普仁说:“那地方热,出汗特别多。汗也是血的一部分,‘目得血而能视’,如果这血不充足,就不能供给眼睛,视力就必然下降。经过检查说是有轻度的白内障,白内障也没办法治,只能是等着以后失明了再做手术,换个晶体就行了。”   贺普仁说:“从那时起我就觉得这眼睛没什么希望了,好多老年白内障都是两三年就不行了,就要手术。我当时压力很大,因为我们针灸就要用眼睛找穴位,没有眼睛,工作就受到很大影响。”贺普仁当时正在研究火针,如果一旦停下来,多年的心血就有可能付之东流。白内障不治,不手术,肯定是要失明的。贺普仁只能自救,练起了中医传统的转睛功。转睛功很简单,双目微闭,全身放松,开始是顺时针转动眼球36次,而后是逆时针转动36次。贺老相信这样长期坚持锻炼,对很多病都有疗效,不仅仅是白内障,老花眼、近视眼都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如果闭眼转睛不便,也可以睁眼转睛。   这么简单的功法能遏制白内障?很多人都难以相信。   “这种功法使局部的经络通畅,气血运行加快,有些废物随时随地就吸收了,这样白内障就形成不起来。”贺普仁说。   中医认为全身有很多大的络脉分支,分布在眼睛上。眼睛里的络脉如果有“瘀滞”,就会形成白内障,转睛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养眼方法,古人认为这样可以疏通眼睛中的络脉,化除“瘀滞”。   现代医院也发现,眼睛是我们人体代谢最缓慢的器官,而转睛可以促进眼睛内部微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从而改善晶状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病变和渗出物的吸收,有助于早中期白内障的控制。   贺普仁曾幽默地说:“本来我等着失明了,等了几十年,也没有失明,现在也没有手术。”   贺普仁的养眼功还不止转睛,他还有一个秘密就是按揉承泣穴。早在47岁那一年,贺普仁眼睛就发花,视力减退,配过150度的老花镜来看书。为了中止老花眼,贺普仁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按揉承泣穴。   承泣穴是胃经的穴位,如下图所示。胃经多气多血,揉这个穴位直接对眼睛供血有帮助。承泣穴的位置就是我们目视前方,眼球正下方的眼眶位置,很容易找到。 2腰胯痛用伏兔穴        得了腰胯痛,病人不仅疼痛不堪,生活很不方便,而且很难用单一的原因来说明患者为什么得了腰胯痛。腰胯痛是一种病症,就是腰痛连及胯(髋、股)部,多为双侧,也可能是单侧,可由多种病变引起。   得了腰胯痛的病人,一般都会出现这些症状:(1)单侧或双侧腰部、臀部及胯部疼痛;(2)遇阴雨寒冷则加重或腰痛如刺,痛有定处;(3)或者是腰部隐隐作痛,神疲乏力,反复发作,遇劳则甚。   发现自己得了上面这些症状的病人,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健康,您很可能是得了腰胯痛。按中医的说法,腰胯痛是因为感受风寒湿邪,经络痹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或因跌扑闪挫,以致经络受损,气血阻滞不通,导致了腰胯痛。   用伏兔穴治腰胯痛   针刺伏兔穴治腰胯痛的绝招,排在《一针一得》秘籍中第四秘的第24条,贺普仁说:“腰胯痛:针伏兔。”   穴名:伏兔穴之名出自《黄帝明堂经》,别名“外勾”。   类属:足阳明胃经穴。   适应症:主治下肢病症。常用于下肢痿痹,膝冷。   操作:直刺1~2寸。     治疗腰胯痛最好的办法,是请专业医生针灸,非专业人士请勿施针。如果不便施针,患者可以在自己家里,通过贺普仁的独穴原理进行辅助治疗或保健。   伏兔穴简易取法:医生用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膝盖骨最高处,然后整个手掌放平,中指尖所在位就是伏兔穴。如上页图所示。《黄帝明堂经》上说伏兔穴“在膝上六寸起肉”。   砭石保健法   伏兔穴是足阳明经穴位,这个胃经上的穴位治疗腰胯痛和骨头相关的疾病等看上去有点远。可是从中医原理上讲,这看似骨头的问题,根源却在胃,胃经能为骨骼提供滋养,所以,砭石或者点按伏兔穴对于治疗腰胯痛、腰痛,有一定的辅助治疗和保健效果。   操作方法:如下图所示,顺着自己的大腿和膝盖找到伏兔穴之后,用砭石点刺,缓缓施力,然后慢慢松开,以皮肤微微泛红为度。   艾灸保健法   用艾条温和灸,让艾条燃着的一端接近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距离,患者只觉温热而无灼痛感,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对缓解疼痛有较好疗效。 3膝痛用风府穴      人到中年以后,很容易沦为“膝痛一族”,中医认为,膝痛是因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侵袭膝部并留驻关节之内而引发疼痛。现代医学所指的各类型膝部关节炎,都可能引发膝关节疼痛。膝关节炎的病因比较复杂,包括慢性损伤、肥胖、老化、超负荷运动、饮食、性别、种族、环境、细胞因子以及免疫因素等等。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只能改善症状,减轻痛苦,并且必须坚持治疗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症情严重者,则可考虑西医手术治疗,而中医针灸较为简单有效。   中医文献说风府穴   穴名:风府穴之名出自《素问》、《灵枢》,别名“舌本”、“鬼穴”、“鬼枕”。类属:督脉穴。   适应症:主治脑病及相关目、鼻、舌部病症。常用于中风不语癫狂,颈项强痛;咽喉肿,眩晕,鼻衄。   操作:针尖朝向下颌或喉结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伤脊髓。缓慢进针,严禁提插和大幅度捻转。   治疗膝痛最好的办法,是请专业医生针灸,非专业人士请勿施针。如果是在家里,可以通过贺普仁的独穴原理进行辅助治疗或自我保健。   寻找风府穴   风府穴,在后发际正中以上一横指的凹陷中,顺着脖子后面正中间向上摸,到脖子和头交接的地方有个凹陷的“坑儿”,就是了。《针灸学》说:“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入后发际上1寸。”   指按疗法   找到风府穴后,如下图所示,可选用:①用双手中指点按;②用拇指点按。每天点按2次,每次3~5分钟。风府穴解风的衙门口——风府风是最普遍的一种自然现象。在长期的摸索当中,人们发现,在人体当中有很多地方很容易遭受风的袭击,所以在这些地方的名字中加了一个“风”字,如风府、风池、风门、翳风等等,这些地方基本都是风邪容易藏身之处。尤其是在北方的春天和冬天,风邪最为猖狂,我们就更要注意保暖。   在这些风穴当中,风府最为重要。风,是指风邪;府,就是过去的衙门口。风府穴就是统领风穴的衙门。对国家来说,政府的地位尤其重要,而在人体中风府也是这样。当风邪侵袭人体,风府是首先被攻击的地方。风府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按摩此穴道对于治疗多种颈部疾病、头部疾病都很有疗效。 4肩背痛用听宫穴      很多人都得过肩背痛,对肩背痛带来的痛苦深有感触。病人一旦得上了肩背痛,一般都会出现下面这些症状:(1)肩膀和后背的肌肉酸痛难忍,拉伸不开;(2)脖子僵硬,不能回头看人;(3)肩胛骨疼,出冷汗;   (4)连带着后脊梁疼,腰伸不直。肩背痛一般都是由气血不通、经脉不畅造成的,要治疗肩背疼痛,就得想办法调顺气血,打通经脉。   在西医看来,肩背痛最常见的原因,是由肩背局部骨或软组织疾病引起的。还有可能是脏器疾病反射至肩背部,或是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肩背部,都会引起肩胛骨疼痛。在中医看来,病人之所以得了风寒肩背痛,是因为感受了外邪,风寒侵扰了外部肌肤导致的。内伤肩背痛,则是因为肺气不足、肺气不通、劳力损伤、积热上熏而最后导致的。   中医文献说听宫穴   穴名:听宫穴之名出自《素问》、《灵枢》,别名“多所闻”。   类属:手太阳小肠经穴。   适应症:主治耳部病症。常用于耳鸣,耳聋,耳亭耳;癫、狂、痫。   操作:张口,直刺1.5 寸,不宜深刺。   治疗肩背痛最好的办法是采用专业医生针灸的方法,非专业人士请勿施针。如果不便扎针,患者自己在家可以通过贺普仁的独穴原理,进行辅助治疗或自我保健寻找听宫穴。听宫穴就在脸部两侧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的凹陷里面,耳门穴的稍下方。当我们张开口时在耳屏前会出现一个凹陷就是听宫穴。《针灸学》说:“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指按保健法   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姿势,然后用食指按摩听宫穴3~5分钟,每天1~2次。   艾灸保健法   艾灸为补法,主要可去除风邪。用艾条温和灸,15~20分钟,每天1~2次。对缓解疼痛有较好疗效。另外,艾灸听宫穴也可以预防听力下降。   听宫穴解   听宫穴的“听宫”,是什么意思呢?听,就是闻声。宫,就是宫殿。这个穴位名字的含义,是指小肠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由本穴内走向体内经脉。另外,穴名的意思还指气血经此穴流入空洞之处,产生的回声既响又长。   听宫穴是手足少阳与手太阳之会。本穴中的气血物质既有手少阳经耳门穴流来的经水,又有足少阳经瞳子髎穴流来的经水,所以扎了听宫穴,可以治疗中风、肢体震颤、落枕、肢端肿胀、耳鸣耳聋等一系列的病。 完    5子宫肌瘤灸痞根   子宫肌瘤,又叫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一般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症状,少数人会有阴道出血,或腹部触按有肿物等压迫症状。按中医的说法,这个病叫“石瘕”,30岁以上的妇女更容易得这种病,是妇科多发病。西医又把子宫肌瘤叫做子宫纤维肌瘤,是子宫的实性、良性肿瘤,女性得这个病,可能与雌激素的刺激有关。   得了子宫肌瘤的女性,一般来说会有这样的症状:(1)子宫逐渐长大,较坚硬,多于下腹触及肿块,一般无触痛;(2)时感腹痛,月经量多,或带经时间长,或有带下;(3)腰酸痛,身倦乏力,头晕、心慌、五心烦热;(4)舌淡,脉缓而细弱。   女性一旦发现自己的身体有这些情况出现,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赶快到医院去检查确诊。   中医文献说痞根穴   穴位:痞根穴之名出自《医经入门》,又名“积聚痞块”。   类属:足少阳胆经输穴。八脉交汇穴。   适应症:痞块。   操作:多用艾灸。用针,斜刺0.3~0.8寸,不宜深刺,宜向脊椎方向斜刺。   子宫肌瘤的家庭保健   子宫肌瘤一旦发病,治疗起来就很麻烦,所以平时就应该多保养、勤观察。真的得了子宫肌瘤,最好找医生看看。同时可进行家庭的辅助疗法,在家用砭针或艾灸对痞根穴进行保健。   寻找痞根穴   痞根穴是经外穴。位置在腰部,在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5.5寸用手在腰部可以摸到。《窦太师秘传》说痞根穴:“背脊中命门穴两旁各四指许。”   艾炙保健法   病人在家采用艾灸疗法灸痞根穴的时候,要采用俯卧的姿势。用艾条温和灸,15~20分钟,每天1~2次。   砭石保健法   可找家人帮助,用砭石点按痞根穴,也可以自用砭石点按,每次点按2~3分钟,每天2次。   痞根穴解   痞根穴是经外穴。痞,就是痞块的意思,腹内肿大的器官,如肝肿大、脾肿大,都可以叫痞块。这个穴位有治疗肝脾肿大的作用,有如截断痞块根部的作用,故名痞根。针扎或艾灸这个穴位,可以治疗痞块、肝脾肿大、疝痛、腰痛、肠炎、咳逆、胃痉挛、胃炎、胃扩张、肝炎、肝脾肿大、腰肌劳损、肾下垂等病。
/
本文档为【国医大师贺普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