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2017-10-27 8页 doc 27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安 徽 医 药 A nhui M edical and Pharm aceutical Journal 2005 Mar; 9 3 ?167? ?药学研究 ? 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苏春梅 ,梁翠茵 ,张 念 ,杨 红 ,李 琳 首都医科大学顺义校区 ,北京 101300 摘要 :目的 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 PEG26000为基质 ,研究氯霉素耳用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通过对氯霉素耳用滴丸制 备过程的实验 ,以滴丸的成型 ,圆整度 ,重量差异为筛选指标 ,以药液的保温温度...
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安 徽 医 药 A nhui M edical and Pharm aceutical Journal 2005 Mar; 9 3 ?167? ?药学研究 ? 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苏春梅 ,梁翠茵 ,张 念 ,杨 红 ,李 琳 首都医科大学顺义校区 ,北京 101300 摘要 :目的 以水溶性高分子 PEG26000为基质 ,研究氯霉素耳用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通过对氯霉素耳用滴丸制 备过程的实验 ,以滴丸的成型 ,圆整度 ,重量差异为筛选指标 ,以药液的保温温度、 滴制速度、 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主要考察 因素 ,对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并讨论了影响滴丸成型 ,圆整度及丸重差异的其他因素。结果 药物与基质的 最佳配比为 1 ? 3、 药液温度为 80~90?、 滴制速度为 50滴 /分 ,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按照此优化条件制备的氯霉素耳用滴丸 成型率最高。结论 此制备工艺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不仅适合于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 ,也同样适合于其他滴丸产品的实验 室制备及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氯霉素耳用滴丸 ;成型 ;圆整度 ;重量差异 Study on prepara tion of chloram phen icol otic drop p ills SU Chun2 mei , L I ANG Cui2yin, ZHANG N ian , YANG Hong , L IL in Shunyi B ranch of Capital U niversity of M edical Sciences, B eijing 101300, China Abstract:A i m To study the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chloramphenicol otic drop p ills in using the PEG6000 asmatrics. M ethods The p rocess was studied by a series of tests with the formations, the round and the weight deviation of otic drop p ills as the cvaluation quota to decide the best dropp ing condition, and the three factors were the temperature of m ixture, the dropp ing speed of drop p ills and the formulation ingredients. The formation and rounduess of p ills as well as their weight deviation are discuss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order to get the highest moulding p robability of the Chloramphenicol otic drop p ills, the op timal p rocess was that the Chloramphenicol otic drop p ills should be dropped into the m ixture of 80~90? by 50 dropp ing per m inute with the formulation ingredi2 ents of 1 ? 3. Conclusion s This p reparation method is simp le, convenient and can be controlled easily. It is suitable for both the labo2 ratory test and industrial p roduction. Key words: chloramphenicol otic drop p ills; formations; round; weight deviation 滴丸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合后 ,滴入 2. 1 处方 氯 霉素 15 g,吐温 280适量 , PEG26000 45 g,制备 不相混溶的冷凝剂中 ,由于熔融液滴在冷凝液中界面张力作 滴丸 200丸 ,石蜡为冷凝剂。 用而收缩成丸 ,随后冷凝成固态而制得。滴丸剂是固体分散 2. 2 工艺 按照处方量投入 PEG26000,加热使之熔化成液 体的一种形式 ,因为其主药分散度大 ,且被大量基质包围 ,所 体 ,投入药物和适量的吐温 280搅拌 ,溶液溶解至澄明 ,放置滴 [ 1 ] 以能增加药物的稳定 ,且疗效迅速 ,生物利用度高 。由于 丸装置中滴制 ,滴制完毕 ,静置半小时 ,收集滴丸 ,用毛边纸吸 去黏附于滴丸的冷凝液 ,干燥即得。 它具有其他剂型不具备的突出特点 ,符合人们对现代药物制 剂“三小 ”用量小 ,副作用小 ,毒性小 “三效 ”高效 ,长效 , 3 实验设计 速效 “三方 ”方便携带 ,方便用药 ,方便储存 等基本要 影响滴丸成型的因素较为复杂 ,我们根据影响因素的初 [ 2 ] 求 ,从而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 步试验结果 ,选择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 ,滴制过程中的滴 氯霉素属于抗生素类药物 ,可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 速 ,混合药液的保温温度等三个主要的考察因素 ,以滴丸的成 [ 3 ] 疗 ,具有广谱安全等特点 。各种耳科炎症均与细菌感染有 型及丸重差异为筛选指标 ,对制备工艺进行优选 ,并讨论了其 关 ,临床使用口服或注射给药 ,药物到达患处浓度较低。根据 他影响制备的因素 ,其结果如下。 用药部位的需要 ,我们制备了氯霉素耳用滴丸 ,并且对其制备 3. 1 药物与基质的配比对丸重及其差异的影响 PEG26000 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熔融后 ,黏度大 ,流动性差。药物与基质的比例过高 ,则制备 1 材料和仪器 的滴丸质地较软 ,颜色不均匀 ,成型率低。比例过低 ,虽然滴 1. 1 材料 氯霉素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 PEG2 丸的成型率较高 ,颜色均匀 ,但滴丸的质地太硬 ,影响药效。 6000 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提供 ; 吐温 280 北京 实验比较了按 9种不同配比制备的滴丸 ,记录了成型及溶散 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提供 ;液体石蜡 天津福晨化学试 时限 ,结果见 1。 实验结果 :本滴丸剂采用 1 ? 3的配比处方 ,滴丸的滴速及 剂厂提供 。 1. 2 仪器 电子天平 上海精密仪器厂 ; DGN2 B型多功能 下沉速度适中 ,滴丸成型最佳 ,所得的滴丸呈圆球形 ,表面光 片剂测定仪 上海铭翔药检仪器有限公司 ; 滴丸制备装置 滑 ,色泽一致 ,大小均匀 ,粒径及溶散时限符合规定。 自制 。 3. 2 药液温度对丸重及丸重差异的影响 由基质 PEG26000 2 处方与工艺 与氯霉素组成的药液 ,温度低 ,药液的黏滞度大 ,滴制速度 慢 , ?168? 安 徽 医 药 A nhui M edical and Pharm aceutical Journal 2005 Mar; 9 3 表 1 药物与基质的配比与滴丸成型及溶散时限的关系 010152 g, RSD为 0181% ,其丸重差异小 ,丸重较为理想。 药物与 成型情况 溶散时限 4 讨论 滴制情况 基质配比 粒径 /mm 形状 m in, x ? s 氯霉素耳用滴丸在耳内与患处直接接触 ,其基质迅速溶 1 ? 1 滴制慢 ,滴头阻 2. 06 扁球形 ,链球状 27. 16 ? 2. 54 解 ,药物以微细结晶形式释放 ,疗效高 ,起到速释的作用 ,其未 塞严重 ,下沉快 溶解部分仍以固体的形式存在耳内 ,起到控释缓释的作用 ,能 2 ? 3 滴制慢 ,滴头中度 1. 98 扁球形 ,链球状 23. 46 ? 2. 03 [ 6 ] 维持 24 h,因此可解决滴耳液频繁滴耳的问 。耳用滴丸 阻塞 ,下沉较快 具有局部药液浓度高 ,用药次数少 ,作用迅速持久 ,不阻塞耳 1 ? 2 滴制较慢 ,滴头轻 1. 94 扁球形 ,链球状 20. 06 ? 1. 98 道 ,携带方便等优点。且避免了滴耳液易流失的缺点。耳科 度阻塞 ,下沉较快 2 ? 5 滴制速度较慢 ,下 1. 91 扁球形 ,链球状 19. 42 ? 1. 77 制剂多为液态或半固态 ,作用时间不持久 ,制成滴丸后则可起 沉较快 到延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慢性单纯性中 滴速适中 , 1 ? 3 1. 88 圆球状 16. 64 ? 1. 06 [ 7~9 ] 耳炎 ,效果良好。是治疗耳科疾病较为理想的新剂型 。 下沉适中 在滴丸的制备工艺中 ,滴丸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滴丸液滴 2 ? 7 滴速较快 , 1. 73 圆球状 ,哑铃状 8. 96 ? 0. 83 的内聚力 W c是否大于药液与冷凝液的黏附力 W a ,即形 下沉较慢 [ 10 ] 1 ? 4 滴速快 , 1. 71 圆球状 ,哑铃状 6. 17 ? 0. 28 成力 W c?W a, 当形成力为正值时 ,液滴才能成丸 。因此 下沉较慢 我们在配制溶液时 ,加入适量吐温 280,其主要作用是增加内 2 ? 9 滴速快 , 圆球状 ,哑铃状 5. 67 ? 0. 72 1. 69 聚力 W ,使形成力为正值 ,促进滴丸的形成。 C 下沉慢 在滴丸的制备工艺中 ,我们又考察了滴距、 滴管的口径、 1 ? 5 滴速快 , 圆球状 ,哑铃状 , 5. 64 ? 0. 54 1. 63 冷凝管的高度等因素对丸形的影响。滴距过大 ,液滴容易被 下沉慢 有拖尾 跌散而产生细粒 ,或者液滴被撞击扁平状 ;滴距太小 ,液滴来 不及收缩进入冷凝液 ,滴丸不能很好的成型。经过多年的实 丸重增加 ,丸重差异大 ;温度高 ,药液变稀 ,滴制口滴出的药液 践我们选用 5 cm的滴距效果最佳。滴管的口径大小直接影 成线状 ,而非滴状。所以从药液贮罐至滴头处药液必须保持 响滴丸的大小 ,因此在滴制过程中我们根据丸重的大小 ,用直 恒定的温度。因此我们选用了 3种药液温度下制备的滴丸 , 径适宜的玻璃管在酒精喷灯上拉制并圆口制成滴口直径为 取每一温度下制备的滴丸 20粒 ,分别精密称定 ,计算平均丸 [ 4 ] 113~114 mm的滴管 ,其滴制的滴丸重量为 15 mg左右 ,符合 重及变异系数 RSD ,结果见表 2 。 药典的。另外冷凝管的高度对丸形也有一定的影响 ,冷 凝管的高度不够 ,滴制过程中滴速过快 ,易使滴丸产生链球状 表 2 温度与丸重及丸重差异的关系 或哑铃状 ,且在接丸器中粘连 ,结团。因此我们加长了冷凝管 样品编号 温度 平均丸重 / g RSD /% 的长度 ,采用了 90~100 cm的冷凝管冷凝 ,延长了滴丸在冷 1 70~80? 0. 0162 0. 96 2 80~90? 0. 0154 0. 82 凝管中的运行时间 ,这样有利于滴丸的收缩成型。 3 90~100? 0. 0139 2. 28 冷凝液的温度在滴丸的制备过程中也非常重要 ,绝大多 数滴丸的制备冷凝液的温度要求很低 ,一般在 - 2?左右 ,这 实验结果 :药液的温度为 80~ 90?时 ,平均丸重为 在实验中很难控制 ,根据多年的制备经验我们先将冷凝液放 010154 g, RSD为 0182% ,丸重较为理想 ,丸重差异小 ,因此 冰箱内冷藏 12 h后 4?左右 再应用 ,将冷凝液温度控制在 我们选用 80~90?为保温温度。 10?左右 ,就可以使滴丸充分收缩 ,冷凝成型。即降低了操作 3. 3 滴速对丸重及丸重差异的影响 滴制过程中滴速愈快 , 的难度 ,又可以较好的完成制备实验。冷凝管下部的平底烧 所受重力影响愈大 ,滴丸就愈扁 ,同时液滴变小 ,丸重减轻 ,丸 瓶我们采取冷盐水冷却 - 2? ,这样就形成了梯度冷却 ,可 重差异变小 ;滴速过慢 ,液滴较大 ,滴丸变重 ,丸重差异较 有效避免滴丸形成过程中拖尾现象。 [ 5 ] 大 。所以滴速的快慢直接影响滴丸的重量及重量差异。 实验表明 ,经过多年的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在氯霉素耳用 实验比较了保温液在 80~90?条件下 5种滴速所制备的滴 滴丸制备过程中 ,我们将药物与基质的配比控制在 1 ? 3,滴制 丸 ,每种条件下取 20粒 ,分别精密称定 ,计算它们的平均丸重 过程中的滴速控制为 50滴 /分 ,药液的温度为 80~90?,冷 及变异系数 RSD ,结果见表 3。 凝管中部的温度控制在 10?左右 ,凝管下部平底烧瓶的温度 控制在 - 2?,滴距为 5 cm,滴管的口径控制在 113~114 mm, 表 3 滴速与丸重及丸重差异的关系 冷凝管的高度为 90~100 cm,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在此工 样品编号 滴速 滴 /分 平均丸重 / g RSD /% 艺条件下制备的滴丸圆整度好 ,丸重差异小 ,滴丸表面光滑 , 1 30 0. 0165 0. 89 色泽均匀 ,质地软硬适中 ,滴丸成形率高。 2 50 0. 0152 0. 81 此滴制方法与传统方法对比 ,具有设备简单 ,容易操作 , 3 70 0. 0145 0. 93 能普及 ,工序少 ,生产周期短 ,效率高 ,成本低等优点。此方法 4 90 0. 0137 1. 24 5 110 0. 0130 1. 32 不仅适合于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 ,也适合于其他滴丸剂型 [ 11 ] 的制备 ,对滴丸的工业化生产和临床应用均具有一定的推 实验结果 :滴丸下沉速度为 50滴 /分时 ,平均丸重为 广和应用价值。
/
本文档为【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