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三章 平菇栽培三次

2019-02-28 6页 doc 19KB 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1942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三章 平菇栽培三次第三章平菇栽培 教学要点:培养基配制,消毒灭菌。 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灭菌过程。 参考书标本等。 组织教学: 检查出勤人数及假条(1分钟) 导入新课:上次理论讲过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基础,共分三个级别。 (3分钟) 知识、能力培养目标:了解培养基配制,消毒灭菌。 教学难点:培养基配制,消毒灭菌。(2分钟) 新课内容: (82分钟) 布置作业:(2分钟) 第三章平菇栽培 一、平菇栽培基础 我国利用木屑栽培平菇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 平菇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
第三章  平菇栽培三次
第三章平菇栽培 教学要点:培养基配制,消毒灭菌。 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母种培养基的制备、灭菌过程。 参考书标本等。 组织教学: 检查出勤人数及假条(1分钟) 导入新课:上次理论讲过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基础,共分三个级别。 (3分钟) 知识、能力培养目标:了解培养基配制,消毒灭菌。 教学难点:培养基配制,消毒灭菌。(2分钟) 新课: (82分钟) 布置作业:(2分钟) 第三章平菇栽培 一、平菇栽培基础 我国利用木屑栽培平菇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 平菇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侧耳属。目前广为栽培的平菇为糙皮侧耳。 (一)、食用价值 平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平菇的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有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矿物质。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和生活史 平菇和其他菇类一样也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菌丝体为白色,多细胞,具分枝和横隔的丝状体,呈绒毛状。 子实体分菌盖和菌柄两部分。 菌柄侧生或偏生,长3~5厘米,粗1~4厘米,白色,中实,上粗下细,基部常有白色绒毛覆盖,各菇体基部常互相连接一起。 孢子光滑、无色,圆柱形或椭圆形,大小为7.5~10 X 3.5微米。成熟的孢子弹射在一起形成一层白色的粉末。平菇的孢子也是四极性的。 平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菌丝体在培养基中得到了足够的营养物质和外界适当的温、湿度,适宜的光照和新鲜的空气等条件后,便由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 开始在培养基面形成一堆堆小米粒状的子实体原基,形如桑堪,称为桑葚期。 子实体原基经3~5天后,逐渐发育成为珊瑚状的菌蕾群,称为珊瑚期。 小菌蕾逐渐伸长,并向中间膨大,成为原始菌柄。原始菌柄逐渐加粗的同时顶端长出一枚灰黑色小球体,即为原始菌盖,这时进入成形期。 只有少数的菌蕾能发育成子实体,其余均萎缩。在15~16℃,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桑椹期只需一天就可进入珊瑚期。条件适宜, 进入成形期也只需一天。再经七天左右就可发育为成熟的子实体。 成熟的子实体弹射出大量的孢子,就家一团团轻烟在平菇周围飘散。当这些孢子散落到适宜的环境,又会萌发成白色的菌丝体,经一段时间的生长;逐渐发育成新的子实体和产生新的孢子。 2、对生活条件的 1).温度平菇为低温型菌类。孢子的形成以12~18℃为适温。孢子的萌发以24~28℃最适宜。菌丝的适应性较强,在5~35℃的范围都能生长,以24~27℃条件下,生长旺盛,健壮。7℃以下生长缓慢,但耐寒力很强;即使在-30℃下菌丝冻僵也不会死亡。子实体的形成要求温度较低(5~20℃)以1O~15℃子实体生长迅速,菇体肥厚。昼夜温差大,有利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在较高温度(室温23℃以上)下,易长成畸形菇。 2)湿度平菇生长要求较高的湿度,野生菇常于多雨、潮湿的环境下生长。菌丝阶段要求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70%。子实体生长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90%。低于85%子实体发育缓慢,瘦小。高于95%,菌盖易变色,腐烂。 3)空气平菇为好气性真菌。子实体在通气不良的条件下,很难形成,即使能出菇,菌柄往往细长,菌盖变薄、变小,畸形菇多。所以,要保持栽培场所的空气新鲜,以利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4)光照平菇菌丝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在明亮或黑暗条件下均能生长。但子实体发育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在黑暗的地方,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一般光照不足菇色白,光照强菇色暗。 5)营养干菇属木质腐生菌类,分解本质素和纤维素的能力很强,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淀粉、糖等)和木质素。也需要少量的氮素如有机氮、硝酸铵和尿素等。一般段木和稻草。甘蔗渣、棉籽壳、玉米芯、麦秆等代料;添加一些辅助料均能满足其营养要求。 6)酸碱度平菇喜偏酸性环境,pH3~7之间均能生长,以pH5.5~ 6.5发育最好。 二、平菇栽培技术 (一)栽培期的确定 平菇发酵料栽培具有生料栽培的简单、投资少和熟料栽培的安全可靠等特点,只要掌握了发酵技术,就可以在不消耗能源,不增加灭菌设备的前提下,以任意规模堆积发酵。 发酵料堆积时产生的高温能杀死料中大部分杂菌害虫,而且发酵更利于平菇菌丝发菌,所以利用发酵料栽培是近期平菇生产的发展方向。 制作好平菇发酵料,应掌握以下重要环节。 1、拌料建堆 建堆场所最好是紧靠菇房的水泥地面,并且排水良好,避风向阳,水源干净、便利。 建堆时,先将料混合均匀,加足水分至培养料含水65%~70%(将发酵过程中的水分损失计入其中),然后将料堆成宽1.0~1.3米,高1.0~1.5米,长度不限,料堆四周尽可能陡一些,建堆时将料抖松抛落。 建堆后,用木棒(直径5厘米左右)在料堆上插通气孔,每隔0.2米插一孔,以利通气发酵,然后用塑料薄膜或草帘、稻草等覆盖。 2、适时翻堆 平菇发酵多在春秋堆制,建堆后48~72小时应进行翻堆。翻堆时必须将料松动,以增加料中含氧量,同时把堆中心的料翻出来,四周的料翻入中心,以便培养料均匀发酵,全部发酵过程大约6~8天,翻堆3~4次。时间不应过长,否则会大量消耗养分;当然,时间太短发酵不充分,达不到发酵目的。 3、发酵料质量的检查 在预定时间内(建堆48小时左右)若能正常升温60℃以上,开堆时可见适量白色菌丝,表示含水适中,发酵正常。如建堆后迟迟达不到60℃,可能培养料过紧过实或因未插通气孔等原因造成堆料通气不良,不利于放线菌生长繁殖。遇此情况应及时翻堆,将料堆摊开晾晒或增加干料至含水适量,再重新建堆发酵。如果堆料升温正常,但开堆时培养料呈白化现象,水分散失过多,可用80℃以上的热水,拌匀后重新发酵。发酵好的料有芳香味,pH值在6.5~7之间。 (二)栽培方法与管理 平菇夏季栽培 1、栽培设施: 1)日光温室 砖墙钢架结构,宽7米,长60米,北墙高2.5米,屋顶北侧泥灰顶宽1.5米,南侧塑料膜上加盖遮荫物。日光温室内建菌床,菌床南北向宽1.2米,菌床间留有宽40厘米的操作道。利用休闲的日光温室加盖遮阳网遮荫降温生产,与大棚菜轮作,可提高日光温室利用率。 2)半地下式菇棚 可在房前屋后或休闲地的树荫下搭建,一般坐北朝南,宽5.5米,长30米。先挖深50厘米土筑墙,北墙高5米,南墙高0.5米(或南墙高1.5米,北墙高0.5米),温棚上覆盖遮阳网、树枝、秸秆均可。菇棚内东西向挖三条操作道,中间的一条深50厘米,宽1米,两边的两条深50厘米,宽50厘米。 3)简易拱棚 在房前屋后等空闲地的阴凉处,搭建简易拱棚进行夏季平菇生产。具体做法是选择适宜的地方挖2.5米宽、20米左右长、深0.3-0.5米南北向的浅地沟作畦。地沟上方用遮阳网棚覆盖,每50厘米,用一根竹片托起,圈拱顶距地面的距离以人在操作道工作方便为宜。 2、装袋与接种 夏季栽培食用菌容易发生污染,袋装料量对发生污染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每袋应控制在0.75-1.25公斤左右为宜。播种前要先在菌床上撒干石灰粉,暴晒3天以上,把与菌种接触的手以及器皿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菌种用手捏碎成黄豆粒大小或散麦粒状。依装料量不同,选用直径为16-22厘米的聚乙烯塑料筒,剪成40-50厘米长。装袋前先将袋的一端用绳捆好,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袋内(约2厘米厚),加入菌种一层(约一把),再装培养料至袋中并加中层菌种(约一把),然后又装培养料至满并加最后一层菌种,并在最后的菌种层上盖1-2厘米的培养料(共三层菌种四层料,接种量为10%-15%),装袋满后另一端用绳子捆好袋口即可(也可在侧面靠菌种层位置打通气孔)。随后移出遮荫棚内,搭架培养。 继续阅读
/
本文档为【第三章 平菇栽培三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