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脉诊在临床运用上的经验交流座谈会

脉诊在临床运用上的经验交流座谈会

2017-09-15 41页 doc 82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4168

暂无简介

举报
脉诊在临床运用上的经验交流座谈会脉诊在临床运用上的经验交流座谈会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脉诊在临床运用上的经验交流座谈会 ???????????????? 民间中医网整理制作 目录 脉诊学的宝藏 ....................................................................................... 1 如何学看脉和脉诊的经验 ............................................................
脉诊在临床运用上的经验交流座谈会
脉诊在临床运用上的经验交流座谈会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脉诊在临床运用上的经验交流座谈会 ???????????????? 民间中医网整理制作 目录 脉诊学的宝藏 ....................................................................................... 1 如何学看脉和脉诊的经验 ................................................................... 1 我所看到的脉象 ................................................................................. 4 脉诊学的科学性 ................................................................................. 5 脉诊和五行生克及其他 ..................................................................... 6 脉诊的规律及辅助切诊 ..................................................................... 7 脉性和疾脉及脉诊的预见性 ............................................................. 9 以脉定症及高血压白喉的脉 ............................................................. 10 有力无力和死脉及胃气 ..................................................................... 10 脉证合参 舍脉从症 舍症从脉 ................................................... 11 外感脉不必浮. 孕脉不必滑 .............................................................. 12 寸口脉绝和代脉 ................................................................................. 13 必须重视脉学的价值 ......................................................................... 13 脉和症的统一看法的初步意见 ....................................................... 14 高血压的脉象 ..................................................................................... 15 脉学上的五运四时及滑脉弦脉 ......................................................... 15 诊脉知病和抽搐之脉 ......................................................................... 16 脉学在诊疗上的价值和仲景对脉学的重视..................................... 16 平脉辩症与平脉选药的例案 ............................................................. 18 五运六气和脉应 ................................................................................. 18 脉诊学的宝藏 萧熙(略) 如何学看脉和脉诊的经验 汕头市中医院副院长◎蔡仰高 一,读脉书 首先要说明的,是初时学习脉诊,必须将脉书读熟,王叔和 的脉经,李濒湖的脉学.所谓脉书不厌百回读,而且不仅要熟读,还要烂读, 烂,像吃的肉一样,必 须烂,才不要嚼.这样,然后才可以谈切脉的道理. 二,关于呼吸定脉 初学脉时,要仔仔细细的以呼吸定脉,后来纯熟了,就不必数呼吸,而且要闭住呼吸,再细心 听脉.切不要虚应,以为诊脉 只不过是一种形式. 三,锻炼看脉知病的方法 看脉知病,不是不可能的,但要苦打苦炼.有极大部分的人,一面看脉,一面问病人:头痛吗 胸痛吗 这样,便不会 看见脉,所以学习脉诊,要先看脉,切莫忙着问病,慢慢的自然便能够体会 脉象所反映的病症了. 四,脉学的基本精神 脉是两种相对的:有数,就有迟,有滑,就有涩,有大,也有小,有短,也有长.从相对的当中,找出 1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它所反映的病症和疾病 的机理,作为诊断和处方的依据. 五,平人脉和病时脉 常脉和病脉不同,以缓为平,以独为病.这在张景岳已经有较详的论述.独是什么 独就是不同.脉有三部,两手六部;如 五部同等,一部不同,那便是病.所谓不同,是独大,独小,独虚,独实. 六,脉象可以反映生死和寿夭性情 不但平人有平人的脉,病人有病人的脉,而且据脉断病,可知生死.七怪脉如出现,那多数是死脉,不能 得生. 久病的脉, 有胃气则生. 所谓胃气的脉, 就是所谓 '阿阿缓若春杨柳', " " 善状胃状者也.六部俱如是象,则俱有胃气" .此外,尺为生命之根,尺部无 力细微,病状虽轻,而脉象所指示的真实病情,是岌岌可危的.若是两尺无 力,而又浮散,那么生命不能超过三天. 据脉还可以知道情绪的起伏,定其喜怒:心脉浮大,主心有喜,六脉 沉伏,主忧思失志,无精打采,胃纳欠佳.同时,还能从脉上征验一个人的 性格:脉数疾的,则性情急躁,脉柔顺和缓的,则人亦和蔼. 脉象不但可以察知平人的性情,而且能够看出寿命的长短.例如人长 脉短,为大损,寿命只能有 30 岁.人短脉长,也是一种大损,寿命只能有 40 岁,平人脉长,为长寿之征. 看脉既可以知寿夭,那么脉象表征病情的顺逆,不是不可能测验的. 症实脉实为顺,症虚脉虚为顺;症实脉虚为逆,症虚脉实为逆.这固然是大 家所熟知的,不必赘述. 七,脉象所表示的病症 有好多种脉象,表现病症很明显.例如中央空两旁有的芤脉,出血太多的病,常常见此.肺脉出现病脉而见此,则为肺出 血.如芤见于胃关,则为胃溃疡.芤在中下焦部分,那就指示着中下焦有出 血,男子则为大肠出血(肠风) ,女子则为子宫出血;如这次未见出血,那次 定不免要出血的.洪大数的脉象,见于寸部,其脉波的来势,有如铁锤的打击,血压太 高会有此脉.有的高血压其尺部却无力.我地钟 XX 的父亲就是如此.高血压 的脉象是多种多样的,但也可以察脉而知其病情. 风湿性关节炎,脉有多少弦硬.所谓弦硬,即是弦中带些紧象,因为 有风则脉状似乎拉紧了.不紧的也有,那便是出现弦濡;弦为风,濡为湿. 弦是疟脉,它的寒热往来有一定的时间.无弦则非正疟,其寒热的形 状因而也有不同. 弦濡只见于关部,而且寸尺无异状,关独濡而无力,必为胃病,而胃 口不好. 又如脉搏重手按无力,而兼弦象,为肝木克土,主腹泻或五更泻. 还有脉浮沉如平,中见乍大乍小,主腹痛症. 尺部见紧脉,为腰痛症,由于感受寒邪. 上部之风,则寸脉浮大.关浮,主风在中.尺沉小,一部主腰足酸痛. 八,动脉和散脉的脉形及病候 有些脉的形状要谈一谈,这里要提出动脉:濒湖脉学体状诗说: "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其原本是阴 阳搏, 虚者摇兮胜者安" 无头无尾是怎么说呢 那即是中央独动, . 两头都虚. 也就是说:关上摇幌为动,寸尺则无此现象.所谓阴阳搏的阴阳,则代替气 血.虚者摇兮胜者安的胜,指身体好,虽有动脉无碍,只是因思虑太过而已. 动与滑有所区别,滑脉如珠走盘,动则如按住珠子,而珠子仍欲走动,似有 按它不住的情势. 散脉的形状也值得一提:这种脉按起来,有时这边有,有时那边没 有,有时中间有,散脉的体象是无拘束的, "散漫然"的. 孕妇现散脉,则为坐产.若未足月而有脉散,则为流产之故.有一 女人,因肠热症,热迫堕胎,奄奄一息,来邀请出诊,说是病情万分严重.问 我这病会不会死 我说有一线希望.他的丈夫是做药材生意的,也拜过老师. 可能刚才他的老师已经诊察过. 他的丈夫认为我的诊断不对, 说是久病脉散必 死;因为她害肠热已一个月了.但是他不知道他妻子今早是流过产的.我诊病 的时候也是在上午.流产脉散,所以仍是有希望.结果我替她治好了. 九,据脉象而定治疗的方法 左寸关弦浮为肝风.尺小,为精气差.两手尺部浮候好,中部差,沉候亦差,应该补阴益精,不要用太燥的药. 长久的出血症,脉必芤,女人有这种脉,往往是血症延久,有的甚至 拖到 10 个月以上.曾有一个乡村妇女,正月生了孩子,出血历时七个月.因 为能吃能做,有时又好一些,所以一直迁延未治.这是子宫因流血而下陷,血 止则能上升. 但因日久出血, 气虚不能升举之故, 2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故血流不止. 其脉芤而无力.结果用升补之法治愈. 十,据脉断症不误 某些病症,出现某类的脉象,根据它以推断疾病,可以无误.即使是情景万殊,而如果脉象不变,其病候也仍是不可改易的. 记得在香港做医生的时候,有一个人本来是阑尾炎腹痛,看过脉后,说是有 腹痛症.病人反问我说:你说什么 我说:你是右边腹痛.因为你右手脉象 数疾.他说:你看错了,我是阑尾炎你都不知 其实既然诊脉知道他的右侧 腹痛,也更可以据脉而运用攻泻的疗法.脉仍然是并未瞒我. 还有一件医案也是在香港时的事:香港有一位孕妇,名字叫赵琼芳, 在月经停止两个月的时候,经西医张 XX 诊断,说是有孕,我的诊断亦同.后 来到了五个月时,腹部并不大,又往张医生处检查,按腹摸不着,听诊也听不 见什么. 叫她回广州作详细检诊. 她因为生产过一男一女, 所以对于有孕无孕, 也不在乎, 只是想看看有没有妇科病. 于是来我处复诊. 我说: 潮州人说的 "饿 不死胎不肥" ,因此不会腹大.她问我用什么疗法 我说: "吃补药" .给予补 中益气汤,重用归芪.第三天复诊.我看了她的脉,对她说: "你已经有了感 觉了,是吗 "她说: "服了第一剂药,便有感觉了——胎儿能动" .这一个例 子不仅仅在于说明凭脉知孕, 而且说明连服药后的感应都能在脉上感知. 根据 脉情运用补药,把胎气托上来,脉气因而也随着胎气而增旺了;故而敢说你自 己也能知道.这实在也算不得什么奇怪的事.这位孕妇很兴奋的对我说: "我 以前以为你们中医看脉, 似乎不过是虚应故事, 不如西医用听诊或按腹检查的 可靠. 而且我总以为三个指头在手上摸摸, 这种诊断方法未免太简单太古老了, 很有些看不起中医.现在看起来,真是令人佩服中医的脉学,不能不说中医也 一样高明!" 十一,看脉知有胎无胎和月份深浅 凭脉知孕,上面已经说过.有的人可能提出:这不过是结合经期停止和恶阻等症候而互相参合,推演出来 的诊断而已.这种提法我认为他只是看到一半.因为有孕无孕,遇到最复杂 的情况时,若根据脉征,也仍旧是可以取决论定而不致贻误的.我现在举述 三例如下: 1,月经净后和胎脉之别——有一个妇人已生过二女孩,未生过男孩,因 已四五年未受孕,心很着急,想再生育孩子,刚好这次月经过期未至,于是要 求我给予诊脉处断.我察过脉,说: "还看不出.再过二星期来复诊" .将近二 星期,恰好她家人有人患病请出诊,她也就便搭诊.大家都不作声.我诊过脉 便说道: "根本不是怀孕,没有胎脉" .她的家婆笑着说: "你上次看过脉后, 第二天月经就来了.如果你这次说是有孕,那真要叫人笑出鼻涕来了. " 2,月经未到期,28 天现孕脉——有新婚夫妇同来,女人求诊,左脉滑 实.我说有孩子.她爱人说: "不对,月经还未到期" .其实一般经期当临而未至,只要逾期多过一两天,不必过期太多,仅仅 31 天左右,脉上也往往可以 看出有孕.这位女人在命门脉中有一点涩的样子,虽有胎,但不很好,即是胎 气不牢固.后来这女人因落雨上晒台收衣服,下楼梯时还有四级,不慎跌下, 因而子宫出血.初找西医打针止血,开始有效,但历时七天仍未止.后来又大 量出血,有血块,于是要我诊治.这时胎脉仍在,渐渐的因体力日差,胎脉的 脉气也降低了. 大约过了半个多月后, 渐有好转, 可以步行来门诊. 脉象方面, 还是有孩子.他爱人说: "这是不是还是以前的胎呢 "我说: "以前胎脉是左 边手,现在仍是左手,所以是以前的原封未动. "后过了八个月,生了一个男 孩子.这一点,说明:第一,28 天脉即表示怀孕;第二,跌后大量流血,安 胎仍能有效;第三,脉象未变,虽有日久流血,胎仍保留,即使脉气低落,而 胎脉未改,故仍能确诊其胎孕如前;第四,脉始终在左,故知其为男胎. 3,凭脉判断非葡萄胎——有位叫纪盘恩的,据说因为怀了孩子,子宫 出血,经过妇科治疗,没有好,要施行刮宫,她不同意,请中医看过.青蛙试 验第一次(+)性,第二次(-)性,西医的诊断是?流产先兆,?葡萄胎.经 我诊视,我看她的脉象,是受孕.于是替她治疗,血干净了,还有多少白带; 仍需要继续治疗. 服药期中, 胎气还未恢复正常, 那女人去大便, 用大力努责, 竟连胎都下来了.护士来报告说:胎儿约有五寸长,头如鸡蛋大;证明不是葡 萄胎. 4,葡萄胎的脉——就是所谓鬼胎脉,乍大乍小,尺不滑.一位潮阳人, 有过两次葡萄胎,医生要她切除子宫,她不肯.但自己已认为受孕无希望.第 三胎子宫又出血,医生还是说要把子宫切除,她仍不同意;于是找我看.据脉 象确是受孕,便 3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给予止血安胎的药.满足了 10 个月,往医生那里去生产,医 生很惊讶. 于是为她接生, 产下了一个女胎. 这女人认为这是破除迷信的胜利. 我所以能知道她是怀胎,是从脉象上辨认出来的. 十二,诊脉知道妊娠和月份的深浅 妊娠一至三月,左寸浮大,即经所称手少阴动甚者,妊子也.心脉浮大,亦主有孕. 有孕三到四月,尺部必滑疾.按之滑疾而散的,为三月.但疾而不 散的,怀孕必五月以上. 此外诊断有孕的方法,是孕妇多见精神衰退,因食欲不振,或患呕 吐而脉象不病,或脉比平常更有力;这是人病而脉不病,也可以认出她是有孕的. 十三,有关月经之脉 女人皮肤不热,无外感症象,而脉状有点数疾,不是滑,此极可能是月经刚刚来潮的征状.这种脉诊准确性颇大,常常有些 妇女病号笑起来: "你连我的月经来了都知道"! 如果月经来时,脉有时快有时慢,即是带点促状,或者沉细.这种脉形,表现她有经期腹痛.这因为月经的来潮,好像泉水下流,流得畅快, 就不致有腹痛.如果经水像泉水被阻,有时流得畅快,有时又不畅快,这时必 然会有腹痛. 如果六脉细小,或微带涩状,这一方面是,月经后期,或者就是 阻闭不行了.脉波稍疾一点,那常常是月经先期.也有脉不快而先期的这属于 体虚. 色欲不节, 也常是先期而至, 来时必定血量过多, 其脉必虚细尺部无力; 由于虚,故无法控制血行之故. 十四,毒瘤之脉 腹内有瘤之脉,其状不一定.有一个女人,脉左尺在搏动时,数至之中,有一至像勾端刺指那样.我说: "左尺其脉如勾,腹内左 侧有瘤一块,是吗 "病人说: "对"! 十五,直上直下之脉 至于张露清先生提出的直上直下的脉波,所谓思春脉,仓公传上说: "所以知韩女之病者,诊其脉时,切之,肾脉也.啬而不 属,啬而不属者,其来难,坚,故曰:月不下.肝脉弦,出左口;故曰:欲 男子不可得也. "我所体会的,和仓公传上说的是一样. 十六, 学脉诊要靠自己去体会 脉书上所指示的脉诊, 方法诀窍很多,但都只是一个大概,是一些规矩.良匠授人以规矩准绳,不能使人巧.所以 学习脉学和锻炼脉诊,主要是全靠自己去体会,才能够领悟它,和不断的发 现它. 我所看到的脉象 张露清 四诊中的脉学,是祖国医学中的最精细的诊法之一.有的人说是没有根 据,以为寸关尺那样极小的一个部位,而且三个指头距离那样近,怎么会搞 出三部九候的那么多明堂出来 尤其是在那样的短短的一点桡骨动脉的地 方,却有脏腑阴阳和人体上中下那么变化复杂而且范围广泛的东西配属和分 布着.简直是理之所无,事不可有.其实,我认为持这样的理由去非议脉学 的人,他所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面,而丝毫没有触摸到实质.如果以为短 小的方寸之地,不能窥察内脏的全景,那么,且试举一律请问:箫笛上面的 六个音孔,不也是相距密迩吗 为什么吹一口气,六个指头按动,便演化出 1234567 各种音色和曲谱呢 血液在血管里面流循, 在经过桡骨动脉时, 固然也和吹一口气在箫笛的管腔里一样的看似简单,然而问题究竟是不能仅从表 面来把物理轻率简化的. 内经提出察脉和诊尺的诊术,扁鹊难经,独取寸口,其法更为精致.所 以能在两尺部位做工夫,而知道病情怎样,这是诊法中的最上乘.千余年来, 名医辈出,在脉诊的一点上,各人的体会和功夫各有程度上精和粗的不同, 但由此却也说明了脉学是一种深奥的学问,不是一蹴即就,和容易揣摩的. 可是,它是应该加以揣摩,值得研究和发掘的.我个人几十年的经验,对脉 学的体认如此.感觉到从脉诊上来断病,其正确性是很大的. 现在以诊妊娠的滑脉为例:女人有孕,两寸见滑.滑的脉象,确确实实 是如珠走盘.左寸滑为男胎,右寸为 4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女.滑脉亦主有痰,凡膈上有痰的病, 脉多滑象,但这种有痰的滑脉,却不是像如珠走盘那样.在我多年的临床上, 所见都是如此. 据脉以断定生死,真可以说得上是"其言有征"的.看生死的脉,主要 是看两尺;左尺肾水,右尺肾火.若尺部无脉(男右女左) ,必死.这是我的 老师傅传授给我的.可以征验.有这样的脉,即使言行,举动,起居如平常 人,也是必死无疑.试举一个病例:有一个女病人,第一次患病接我出诊. 她的丈夫抱她由房出厅,半途晕倒在地,苏醒后,扶持到厅上,当时病情严 重,但左尺有脉,我说无碍,终于医治好了.后来第二次患病,症势较轻, 坐在厅上言笑自若;但是左尺却没有脉,我判断她必死.结果,迟半日后, 即告死亡.这是看死脉的诊法的一种,在这之外,还可以看脉象的彼此相生 相克,以定生死.比如肺痨久咳病人,出现数脉,甚至实大洪盛的,必死; 因为洪数属于火脉,火克金,所以它不宜出现于肺痨久咳病人的脉象中.其 他各脏的病的生死脉,都是像这样的.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计算它. 还有思春的脉象,表现在左关的特别弦旺上;这种弦脉,上贯寸,下贯 尺.若发现如此形状的脉波,则绝不能使用辛温的药剂;误用辛温,必发癫 狂.故有此脉象,不论男女老少,都应该给予滋水平肝的疗法. 祖国医学的脉诊学,前人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一部分已被记载在医书 里面.前人并没有欺骗我们.我们体会不到脉象及其有关辨识疾病的脉法, 只是我们不能接受,不懂而又不肯虚心而已. 脉诊学的科学性 王金石 祖国医学的脉学,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这个问题,应该从临床的事实 中去求得解答.我个人的意见,脉学不仅是一种经验的诊断技术,而且它是 有理论根据和指导的.先引内经的话吧:内经说: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外 见五色修明,故声音能彰.心肺有病,呼吸为之不利. "照中医原有理论来推 衍:肺主气,心主血.气的吸入由心肺,呼出肝肾.气入于肺,在外成为卫; 气入于心,在内成为营.营卫循行流利,那就呼吸能彰了. 在四诊中,脉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仲景在讲述诊病的方法时,首先讲 脉学.如太阳篇说: "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很显然,先说脉象 然后才叙症候.同时以脉浮紧为伤寒,脉浮缓为中风. 脉诊为什么这样重要 因为脉是营卫的表征.内经说:呼吸一息,脉行 六寸,一昼夜呼吸 13500 息,合共 810 丈.阳(卫)行 25 度,阴(营)行 25 度,合为 50 度.平旦大会于寸口. 内经说:理色脉以通神明,合之四时五行,六曲八风,不离其常,然后 百发百中.内经指出理色脉的重要性,但在诊断上为什么脉学又被强调着它 的作用呢 这主要是由于脉征常反映经络的变化,因此对机体的病理变化, 反映亦最敏捷.仍以太阳病为例:仲景论太阳病头项强痛不解的治法,曾经 指示过先刺风池风府.太阳之脉,行身之背,太阳传经的第一表现,是由项 至风府受邪.巢氏病源的伤寒候说: "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 故为诸阳,主气. "前面已说过,气的吸入,是经由心肺的,风府为肺经的穴 道,风池为心经的穴道.营卫的循行,这里是必经的道路. 再说桂枝汤证的汗出几几:几几是小鸟学飞振翼之貌,照这样讲,那么, 汗出几几的解释,应该是恶风的症形之一;状如小鸟振翼,也就是耸动肩膊. 我们知道:肩膊前下是云门,后下是肺俞,都是肺穴.肺主皮毛,风寒由皮 毛而入,故得浮脉.这是脉和经穴症候的关系. 仲景说中风的脉象是浮缓.许多人以为缓是缓慢,这是就字面的看法. 经验上:结合浮缓来理解它,那么,以尺寸定阴阳脉位:假如阳分脉浮大濡, 阴分脉也同样是浮大濡.彼此都在浮中沉三部表现相同的脉象,这便是浮缓 的脉形了.而数者互相比较,却又以浮脉为特出.因此说是中风的阳脉,代表风为阳邪.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桂枝汤在脉证上的方义是:用桂枝生姜行 阳,芍药甘草和阴,行阳者为卫,和阴者为营.因此能治太阳病头项强痛汗 出恶风的见证. 脉象不仅可以知病辨证,而且可以判断生死.然而它的鉴别和辨析是十 分精细的.在脉象的互相联系上,同一种脉象,而结论有所不同,生和死的 区分也相去天壤.例如啄指的死脉(是一种疾脉) ,但若在孕妇见之,即非死 脉.孕脉见于两尺,尺脉滑利,其动搏指.所谓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因精 气流溢,转相灌溉,加速脉的转动所致;同时,冲脉复还于心,有此现象. 左疾为男,右疾为女.结合色诊:女腹如箕,色见三阴,丹田石门气海有青 纹,随月份深浅, 5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由大至细,由下而上.此外,胎女,母食欲强,动先右足 而后重.男腹如釜,色见三阳,丹田石门气海有紫纹.母不思食,动先左足 而前重.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别.以脉息论:三个月的 妊娠,脉的至数开始变化;三月多一至,四月多二至,五月以上多三至.有 孕的脉的特征,是三部的脉至(波)有一线相连住.身虽有病,但无邪脉, 亦为孕子,但脉下必有一线,方为有喜.左脉滑疾特甚,是重阳,是二个男 胎;右脉滑疾特甚,是重阴,是二个女胎.重阳重阴的意思,指脉波旺上加 旺.还有宫外孕的脉,虽然有啄脉,流利滑大,但这样脉不调节,还一面出 现不足的现象,而见涩脉.结合色诊:在瞳人处及眼下胞下黄黯色.同时人 中向外侧左右翻. 还有:将产的脉,甚至离经,水下乃产.所谓离经,是离开了寸关尺的 部位,而直上鱼际. 再谈谈胃溃疡的脉象:右关多见弦大.浮中沉三部,随着这种脉形的出 现,可以定其上中下胃脘的病变. 以上简略的谈了一些脉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根据.从这上面,可以看到脉 诊的信而有征,并非如一般所说脉诊不过出于臆想那样的虚玄.而且,由于 脉象的错综互见的关联上,我们可以理解到脉学是祖国医学中符合辨证唯物 的精神的一门诊断科学. 脉诊和五行生克及其他 潮阳县人民医院院长 钟少卿 一,胃根神及寸关尺 脉象反应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里不重复脉学上的老生常谈,谈我个人的见解和经验. 脉象所反映的实,其意有二:一为正实,一为邪实.虚脉所反映的,是 正虚. 脉象总以胃,根,神三者为最重要.胃是胃气,根是有根脚,神是脉的 精神.三者不失,病虽垂危,犹为可治,三者一失,不论呈现何脉,总非佳 兆. 寸关尺配合着五脏六腑,不是凭空想象.它能够表征内脏的病变与病人 的"所苦" ,这里面还有着五行生克的重要关系.任应秋否认左为心肝肾,右 为肺脾命的脉学的基本说数,说明他在临床上还体会不到. 二,舍脉从症,舍症从脉 如何去理解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的问题,如何去运用它 这必须提高到医学的理论上来看.所谓物极必反,阳极似阴, 在脉症二者的关系上就是这样交替出现的.重病垂危见七绝脉,脉诗说: "忽 见非常即弗医" ;但重病而见七绝脉,则其危象显而易见,不是难于分辨的假 象,不需要考虑脉症二者的从舍问题.我现在举例说明它: 有一种病,病势很危重,而脉反和缓如常脉,若经验不够的医者诊之, 往往断为"无虞" !可是不旋踵而患者即告毙命.这是一种回光返照,我曾经 遇到过这样的病例.当医生离开病家还未走远的时候,病人即死.若医生对 临床诊脉无体会,那就要发生误会.这是属于应该舍脉而从症的例.又有一 种"外候"极危,而脉的胃,根,神三者均不失,或者独尺脉及踝中不歇, 这是所谓树无叶而有根,有理由认为"垂死乃当更治" .所以这样的病例,每 在投药之后,即可能转危为安. 三,脉在季节上的诊法的运用 脉的吉凶宜详为审辨,已如上述.而它与五行生克,犹为有关.在解放前,我曾诊过一例患肺结核的少妇,时值 农历十月(冬令) ,脉象洪大弦硬,绝无柔和的状态.我把我的诊断告诉她的 家属说: "今年可能会好些,到了明年夏至,病就会复发,那时便没有办法. " 家属很不高兴,请了很多医生治疗.第二年一交夏至,病势复发,经好几位 医生治疗,无效而死.我的诊断所依据的理由是:这少妇是肺病,十月冬令 属水.在水令出现了明年夏季火令的脉,如果脉象带柔和些,就是到了明夏 也还可以医治.为什么呢 肺属金,金畏火刑;脉象洪大属火,硬而无柔和 之象,为脾胃气行将告竭.倘使能够柔软些,柔软为土,土为万物之母,主 生气;则为脉有胃气.同时,土能生金,故尚可治.一方面,冬令应该呈现 石脉,而现在反现洪大而硬,是明明为火已刑金.这种真脏脉的出现,加上 明年夏令的季节,其火炽甚,克金更是厉害.而且胃气又竭,这样,何能幸免!这是一个例. 还有另外一个病例.是 60 多岁的老翁,身体很胖,能够吃饭.因为近些 时饭吃得 6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少些,胃口较差.他的儿子陪同他来请我诊察;脉象很沉,将见伏 象,又兼带有弦细,却没有丝毫的和缓之气.这时正当农历九月,我对他儿 子说: "这病交十月冬令必然会发肿,而不能治疗" .叫他趁早送回家乡去. 他儿子不大相信,以为这不过是少吃些饭的小毛病.我的根据是:李濒湖说 "沉潜水蓄阴经病" .果然一到十月,两脚发肿.他的儿子便带他回家,积极 治疗,终于死亡.诊脉而知本病的预后不良,是因为秋有冬脉,而又无和缓 之气,这表征胃气先匮,土不制水,而且水反侮土;加上胃纳不佳,所以知 道它的后果危殆. 四,脉诊和时日的关系 不但是脉诊和节令的关系,是那样的密切,进一步时日和脉诊的瓜葛也值得注意研究.有一例慢性的全身水肿,喘促,其 脉沉而隐隐,几乎好像无脉,绝无冲和之气.病家问我有没有希望痊愈 因 为在病人面前,不便直言,就把我的诊断写在纸上,说是壬癸之日很危险. 病家拿去给他的一位当医生的亲戚看,他的亲戚问:你请的是哪位医生 知 道是我诊断的,便去查对日历.他告诉病家说: "如果钟老所说对的话,后天 便会死,快备后事" .这人满身是水,脉呈心阳衰败,心是君火,肿为水病, 水来克火,故脉象沉微而隐隐.壬癸为水胜之日,后天是壬癸.届期心阳一 竭,危殆立至,这个诊断的提出是有理论根据的,这是否说是偶中呢 上面是脉诊和日干的配合, 以下再举述一例时刻方面的 "脉应" 有一次, . 有一个妇人患病,请了老医生看,患者平日身体不好,现在出现抽筋,认识 是肝有火——老医生搞错了,用龙胆泻肝汤.服药后,舌变黑,不想喝水, 脉来无神,脉波不整齐,没有胃气,病家邀请了我去他家诊治,我说这个病 不好治.第二日我便要辞谢回家.病家很相信我的话.他们说家里人手少, 希望不要再半夜出事故.我说不妨,是在白天死的.那天人忽然昏迷,竟然 到次日中午才死.同道中有人问我的理由,我说脉学要深深体会.因为这是 阴虚,服了龙胆泻肝汤,病势一变,阴虚则阳盛,半夜至平旦,为阴中之阳; 由早到午,为阳中之阳;午到下午,为阳中之阴;上半夜,为阴中之阳.这 是阴虚的病症:夜属阴,白天属阳.当阴虚欲绝时,在阴盛之时可以不死; 遇阳中之阳的午刻,故必死. 有好多例子都是照这样相生相克来诊断的,很正确.证明中医的脉学传 统是非常可贵的. 五,妊娠脉 诊妊妇之脉,主要的是滑而有神.但妊妇身体极虚者,则脉 不甚滑而神稍差.须从其他方面参详之. 曾诊一妇女,月经不到一月,尚未超期,因为脉象滑而流利有神,我说:你这个月不会行经了,断为怀孕.这女人不信,事后告诉女友说: "看脉说我 有孕,你看好笑不好笑 "她的女友来看病时说起这事,我说: "等肚子大了, 就不会骂我了. "后来四个月后,那女人来复诊,的确是妊娠,足月产一男孩. 又有一工作女同志.月经超期三几天.因脉象流利有神,我诊断是受孕. 她去做蛙检,阴性.第二次复诊,我说还是有胎.她又去做蛙检,阴性.第 三次来复诊,我说是妊娠无疑.可是第三次蛙检仍然是阴性.化验室的通知 笑道: "看是你脉行还是我的青蛙行 "结果是真的怀孕.青蛙三试而三现阴 性,而滑脉流利有神,三诊无误!我的意思不是说现代科学的诊断不行,不 是说不需要它.我是说前人在脉学上积累了无数宝贵的经验.他们的著书立 说之精,确实值得去潜心学习的. 六,体检与脉诊 脉诊的好处,可补现代医学体检的之所未备,且举一例.有一个患者,医生给他探热是 37 摄氏度,脉博 72/分,医生说: "没有什 么病" .他转到中医科来看.我看他的脉,是右关弦,诊断是脾胃有病.问: "肚有痛吗 "他说: "对的" .临床上这种事例并非罕见. 上面所谈的,只是一些零星的材料.但是,脉诊应用的实例很多,在这 一个短时间内是谈不完的. 脉诊的规律及辅助切诊 梅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钟思潮 一,耐烦脉诊 7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我过去诊脉很不耐烦,对于症状进行了解后,一按脉觉得脉和症比对,相差不多,便算了.张仲景大师早就批判过这种粗率的诊法, 他说: "观今之医……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 息,不满五十……所谓管窥而已. "这充分教育了我们,要认真的诊脉,反对 粗枝大叶的作风.我奉行了仲师的垂训,批判了自己以往从事脉诊的过于草 率;提出切脉必须按至五十以上,才能在脉象上发现"个中情趣. " 二,诊脉知症 打诊触诊,可以知胁肋和胃部的痛楚.中医的切脉,对于头痛,胁痛,胃痛的测诊,却很准确.三部九侯的诊法,应该很好地体会. 同时,脉学必须贯穿五行的理论.五行反映在脉学上,应该不是玄谈;事实 上,脏腑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如不联系起来,不贯穿五行,脉法就搞 不通.而左右三部的脏腑配属也是有事实做根据的.比如说:弦为什么出在 关上 并且左关脉弦,则为头痛口苦.这里面的理由就不简单.还有弦脉出现在右关,便有胃痛的征候,这不是木克土吗 讲脉学,必须运用五行的理 论,这是一个证明.同时辨证论治的辩,也不能离开这个道理. 三,脉学的规律 在脉诊上既要严格地掌握它的普遍规律,也要注意到脉学中的矛盾形式的特殊性的一面.那就是像:风热而脉静,泄泻而脉大, 以及失血忌见洪数,阳病忌见微脉等的脉证不符的相反规律等.在某种情况 下,脉与证的矛盾,往往出现着特殊的形式.如乙型脑炎及夏秋季伏邪的症 侯,呈现发热烦躁痉厥等阳性症状,但一面却表现沉伏的阴脉.又如热深厥 深的手足厥冷,神昏痉厥而是属于阴性症状的,又出现数而有力的阳脉.还 有新病呈现阳症,反见伏脉.这些脉学上的特殊性矛盾,就需要用辩证的方 法灵活地去运用它,认真地作出分析,以求得统一(脉与症提高到理论上的 两者之间的统一) .方书说: "大实有赢状,大虚有实侯, "这是一种物理的变 化.乙型脑炎的伏脉,多有用清营的犀角地黄汤而脉象转为洪数的;又热邪 内伏,多有用四逆散加凉肝镇痉的羚羊钩藤等药,获得厥回而脉症相应的. 这些规律有正面的和反面的,应该全面地了解它和分别的对待它. 四,治病必求其本------脉 所谓治病必求其本,本是阴阳,而脉的表现,也不出阴阳的变化.脉法上的诊断死生的可靠,老先生们已谈过:浅学 如我,也略有体会.曾见有患者气急神扬,头摇目窜,汗出,神昏,症极危 重,但细按其脉,中侯有神,尺部有根,呈些微和缓柔润之态,当时诊断他: "脉有生机,其病必生" .其他像重症肺结核或虚极之慢性病,推断何季何节 何日而死,根据和中医老先生们的接触和临床摸索,发现有许多"历试不爽" 的事实.这都是按所胜所不胜类推出来的.五行的推演是他的复杂化的一面, 阴阳的归属则是简化的一面.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脉象上也必须存在 着两者有一定程度的互相维系,否则阴阳离绝,那就是亡失了"本" ! 五,一根桡骨动脉的花样 一根桡骨动脉,分配不同的脏腑,从临床事实来看,它的科学性是很强的,问题是在于如何的发扬它,认识它.情况 是这样的摆明:不论任何一个病者,寸关尺所见之脉,是不一致的.尺和寸 相较,关于尺相较,各不相同.而且左右手的寸关尺,彼此也截然不一样. (实际上左寸和右寸,左关和右关,很少雷同.在一根脉管上的"方寸之地" 还没有这么大) 分配着那么多的脏腑, , 你说是胡闹吗 请试想一下经络学说, 经络的距离不很大, 为什么穴位就不相仝, 而所主的症候及发病部亦复各异 经络的穴位,相隔一点,就是其他的穴位,足三里下一寸,其所主又便是另 一些症状.任应秋的脉学研究十讲,坚决反对中医的脉学,就是根本错误. 当我们研究针灸学,在解剖上找不到这些神经反射的传导途径时,是不能够 否认针灸学兪的存在的. 六,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 有人提出舍脉从症的例子,贬低脉学的价值,这个问题怎样看法 当脉证不相符而以症为突出(作为疗治的最后依据) 时,表面上好像不合乎脉与症两者之间的矛盾规律.但是从矛盾的特殊性来 看,这和脉学的原理还是并不违背的.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这种矛盾是 会统 8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一起来的.在这里,我想在座的老先生们会比我说的更具体些,因为各 位有着比我更多的经验.如果有舍脉从症的现象,而脉症始终不能统一时, 那是属于生机已绝的症候范畴.我们决不能因为有了舍症从脉和舍脉从症的 论点,而限制了对脉学的深入研究,或以为脉诊有其很大的局限性而甘于浅 尝即止. 七,尺肤诊,虚里诊,腹诊 尺肤的触诊应该重新注意,灵枢论疾诊尺篇: "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 ,这是古代非常重 视的一种触诊,应该和切脉相辅而行,尺肤诊的文献根据不止这一点,我在 此只是提一个头绪. 古人还从虚里的转动来测诊胃气的有无,如素问平人气象论: "胃之 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盛喘数绝者,则病在 中;绝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 "虚里诊可以观察宗气的盛衰,预后的良 恶.虽然脉诊对心脏的强弱,和间歇或不整脉作为诊断心瓣膜闭锁不全等的 依据,但直接行虚里诊,可以更多地了解心脏的变化.现在特提出作为参考, 请大家研究关于这方面的诊法和方式. 腹诊也值得提一提,内经和仲景书都有论及,希望大力继承和发扬 它. 以上尺肤诊,虚里诊和腹诊,都是辅助脉诊的切诊. 脉性和疾脉及脉诊的预见性 汕头专区人民医院 林维镛 一,脉有阴阳 脉学书籍上所论述的脉象和症候的关系,某脉主某症,反 映何种病理的机制,都是从实际经验中产生的.由实践到理论,再实践,提 高到今天的脉学,这里面包含了真理的核;是许多有关部类的科学的汇流的 结晶体.书上的话是可信的而且有用的. 看脉要看一个独字,这是各位已经提到过的.而期间更应该注意脉征上 的某部特殊情况(独)的特点,即是脉的属性:有偏阴偏阳,有属阴属阳. 二,阳病见阴脉的处治 有一例脑炎患者,阳病见阴脉,没有洪大滑数的白虎汤证的脉象,高热 40—41 度上下.寸口脉浮弦滑数,关濡濇,尺弦, 时当下午二时,脉已属阴,病势正在进行.有的主张用白虎汤,我说: "以时 论脉,就脉论症,不是完全的阳脉,是阳病而兼见阴脉的病候,应用犀角地 黄汤合清震汤(李东恒:羌活,黄柏,升麻,柴胡,苍术,黄芩,防风,猪 苓,麻黄根,蒿本,炙甘草,当归身,红花,泽泻) ,同时用石膏二两,煎水 煮药.石膏和升麻,苍术同用,是把阳明的热邪赶出来,三两天就可以全部 治愈" .服药后,热度就下降了.急性大病,脉象要多看,因为一时是一时的 变化,所以一天要脉诊好多次,距离不要超过四小时.脉的关系很重要,上 述病例能够治愈,是掌握了它的时间. 有一例刘姓女病人,患紫斑病,鼻孔出热,皮肤出血,只有关脉微细, 其余脉搏都无,这种脉属于纯阴,是肝病之象.这样的脉,脉书上记载亦有 不同. 三,脉象对于病症的预见性 病有未发,而脉已预见其机者,这种例子也常有.按照脉理,左寸浮主外邪,右寸浮主内伤.有一女人患紫斑病, 病情好了很多.有一天我去查房,诊其脉:左寸人迎独浮大,但体温和脉搏 的跳数都正常:T37?. &P 88/m .我说:这是感冒.这时正是下午,她父亲 来探望她,我把病情告诉了他.并且说明因为此刻情况还正常,所以我未开 给方药.到了半夜,患者即发冷发热,体温升至 39?以上.她的出血症,刚 刚才好,目前出发热外,还觉得心中不舒.但由于是失血病的患者,虽有表 症,应该考虑到"不可汗"的问题,于是给于栀子豉汤,先降热;然后看具 体情况如何,再考虑发汗.这时古书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疾脉对生与死的诊断 有一例病人脉快极,而浮,P.140/分,据脉诊病,是受惊后兼患感冒,经过检查,认为病情不很妥当,需要打强心针, 我说不必打.病人家属很慌,我说: "再重些业不见得就有妨碍" .因为这是 风邪乘惊,引动肝邪,掀起了阳明经之热.先把阳明经热解决(用布敷热水 系于趺阳穴,引热下 9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降) .兼用药表散其外邪,可以不成问题. 另一例脉跳 120/分,经过诊断,说是要注意心脏的变化.我说: "疾脉须 分新久,现在疾脉才出现二日,是新起的,否则危险更大" . 还有一例,脉来一息一呼一吸七,八至,这是难经说的"至之脉,一呼 四至曰夺精" .吕广说: "夫人纳五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今一息(呼) 四至,乃阳气乱,故脉数,数则气耗,耗则精无所归,独加夺去,故曰夺精" . 我断定这个病人不能治好,因为他是几年的病患.结果应验了我的话. 以脉定症及高血压白喉的脉 梅县卫生学校附属医院 刘竹林 一条脉管, 部位不同 有些医生在临床中,不问病由病理,一按循过脉,即行处方,这样我是不赞成.内经主张四诊,而切脉在最后,那么要决定一 个病,脉是不能舍开的.一条脉管分出很多部位,分主脏腑,分属各种病症, 其实是很有根据的,因为在实践中可以有印证.先说那已经有人提出过的: 病人将死,尺脉先绝.如果说一条脉管不能分出什么心,肝脾,肺,肾等, 那为什么此处会先绝呢 这种情况,我觉得很多. 高血压脉象 不少的高血压病,是肝阳上升,由于是肝阳为病,所以泻肝凉肝的方药,为不可少.但是,所有的高血压病,是否都一概使用黄芩,赤 芍,石决明,杜仲或马兜铃根(青木香)呢 有些高血压患者的脉,两尺脉 象极虚,给他用上淮山药,山萸肉"六味" ,在久用凉血泄肝的疗法失效时, 换上这些方药便好很多. 高血压的脉,多数又见脉形洪大,但如果是由于脉管硬化的,必然兼见 很显著的弦脉.故脉象又洪大又弦,我每每见到这样血管硬化的患者,便力 戒他不要饮酒动怒. 孕脉脉波如何在指下冲过 孕脉,在脉书上和大家的意见,都讲少阴动甚;如珠走盘, ;这方面我在临床中有些体会:女子受胎二月,有些人在尺 脉部位,按重些即不来,随即冲过指下,而且有力,这便是怀孕的现象. 喉症的脉 春初白喉发生,脉象也提供了有利的鉴别方法.白喉脉象很少浮数,而见细滑带沉——大多数是这样.若遇到喉痛的病人,脉现浮洪而数, 就要考虑是否为扁桃体炎.出现细滑的时候,那必须考虑到上述白喉的可能 了. (记录者按:以上为座谈会第一日发言,以下为第二日补充发言) . 听了各位先进的高论,给于我的启发很大.使我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脉诊 在临床中,肯定地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决定病候于治疗方针,起着主导作用. 我现在搜索一些临床中的经验,作如下补充:湿温与热疟的脉病人如果发热,头痛,厌食,体倦,类似感冒的倘脉现濡数,应该估计到湿温伤寒的方面.倘脉现弦数,应该设想到热疟的病候据脉选方 比如流行性感冒,所需要和可以采用的方剂很多,荆防败毒散也好,九味羌活汤也好,以及银翘散,桑菊饮等也好.若遇脉现浮虚或兼有 宿疾而体弱的病人,那就采用人参败毒散(这里只是举例) ,以达扶元驱邪的 目的. 脉象反映一定的病情 下痢发热者危,下痢脉大者危;这是前人经验之 谈,按之临床体会,确是如此.在遇到久痢患者有脉大现象时,应该做好思 想准备,早为之计.因为这是古人所说的邪盛正衰为病进的征兆.关于疾病 的诊断,预后的测量,许多方面都是要靠诊脉来做最后决定的.而且,许多 病症,都有它一定的脉象出现.只要我们能够做到细意审察,病候是无可遁形的. 有力无力和死脉及胃气 隆丰东海公社卫生院 侯绍平 一,有力无力 一看脉能够知道是什么病,由于经验少,在这方面不能谈 得很多.对于脉诊,主要是看有力无力.例如温病,口渴,呕恶,面赤,形 成手太阴足阳明热症,脉象浮洪,白虎汤里的石膏,可以重用至三四两.如 果脉无力的话,那么白虎汤要加人参.如果脉浮而散,有虚脱的现象,就得 用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又比如胃府有热(肠有燥矢) ,唇焦干, 10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舌苔黄而干燥,脉形虽然细,但若有力,仍当用承气汤,急下存津.同时, 还有那出汗,口渴,发高热,和白虎汤见症相同的,而饮水不多,气色不光 泽,带有暗涩,唇淡白,舌苔白润的,脉象浮软无力,这是气血俱虚,给与 当归补血汤.我曾治一例,体温在 39.0?左右,脉来浮大洪数,一息六至以 上,本来这是一个热症,应当用凉药以解热,但是患者的右寸不洪,浮涩虚 弱, "脉洪阳盛血应虚" ,而右寸浮弱为气分不足,涩弱为营卫不和.因此本 例是虚热症,处方用补气血之药而愈.所以我对脉诊的经验,认为最要紧的 是有力无力,有力为阳,无力为阴. 二,结合四诊和诊孕脉 脉之外,望舌也很重要.谈脉诊,必须结合四诊.不结合四诊,对疾病的诊断不会准确. 从脉上看有孕与否,我对这方面的技术不很行.大约有 50%的准确性,结 合四诊,可以达到 70%.左寸脉流利,可以断为有孕.但是仅就脉来说,不敢 断定十分,需要结合四诊. 以上是座谈会第一天的发言,以下是第二天的补充发言) 脉诊的重要性,的确是值得注意的.它是确诊?疾病的属性,?病程的 顺逆,?方药的去取,? 已愈和未愈的主要关键.例如:三,据脉论症选方 ?感冒的脉一般当然是浮,但感冒也有沉脉的,则是表邪已经入里.?泄痢之脉不能洪大,水肿不宜见沉细的脉.?麻疹初起, 脉象浮则多易治,适于清凉疏表;若初起脉沉,那便不好,症情是不顺的. ?吐血患者若出现浮洪的脉,那么,血不能止;如果这时血是止了,而脉仍 洪,可以断定血仍未止,毕竟还是要出血的.四,真寒假热 有一个病例姓徐的,年 50 岁,初患感冒,吃了很多凉药,仍有发热.我诊察他:脉搏无力.同时唇不红,舌白润,我说是气虚,是一 种假热真寒.这是有好多医生会诊,讨论着偏于凉药的处方;我极力主张不 要吃.我说:我订一张处方吧,用附子理中汤:附子用五钱,白术用四钱. 好多医生都不很同意,说要吃的话,就先吃半贴看看.因此,只好先服半剂 药量.服后,热度退了多少.我便对患者的儿子说:赶快接着再服一剂,不 要只服半贴.这是热病用热药的例子.附子理中汤所以能够治好他,脉诊的 根据应该是主要的.五,怪脉和迟脉绝 怪脉是凶脉.我曾经历过一例汤沸脉,病人的脉如釜沸,我断为死脉.经过了中西医师诊治,挽救不及,结果死了.又有屋漏 脉,时不时跳动一点一点.我也曾经过一个病例,亦告死亡. 如果脉象五部都好,只有左尺部脉浮而散,那有如树木无根,是一种危 象.有一个病人,从乡下走了五里路来我诊所,我看他的尺脉出现浮散,没 有结合四诊,我便预断他:过几天便要死.但是不便对他明说,只婉转告诉 他: "你住在旅馆里没人招呼,服药也不方便.现在给你开一张方子,明天一 早快回家去,护理得好,可以很快痊愈" .病人说: "我以前的病,是你医好 的,必须留在这里多治些时" .我说: "病情前后不同,这一次的病必须配合 护理,否则服药不会见效" .次日,病人改延西医诊治.随后回家去了,请了 一位医生治疗.不到几天,便死了.还有一例姓杨的病人,32 岁,初起感冒, 但是尺脉很不好.我叫他家多请一位医生来会诊一下.他家里的人说,刚起 病不久,不见得有这样紧张.我说一定要会诊.后来请了一位姓曾的医师来, 研究之后,议用复脉汤.可是服了二日,未见好转.于是叫他请刘,李两位 西医会诊.我说:肾经已呈涸竭,我们已无办法.这次我动身来广州开会时, 听说病人已经死了.六,有胃无胃 脉书上所说的有胃无胃,怎样去看 大家也讲了一些.我的意思是:按脉浮取是表,中取是胃,沉取是肾.脉弦"若不食者,是木来 克土,必难治" .但是脉弦有胃亦毋须害 怕.若无胃,则浮中沉都见弦,那就 不好. 脉证合参 舍脉从症 舍症从脉 海丰澎湃医院 曾岳蓭 脉诊是诊法中的加工 临床上的真实功夫的一环,是在切脉上.我们祖先,主张先望.例如天庭色黑,是阳气不够;下颏色黑,是肾气不够.落眼 一望,医家心里已经有数.再在问诊时听察其声:咳声大,而痰不易出,是 火咳;咳声细,而痰易出,是寒咳.这些技术上的功夫,较为浅易,不难掌 握;脉诊的功夫最细致,所以排在'望闻问切'的最后.我的看法,脉学不 一定是可以孤立为用 11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的,先有望,闻,问的底子提供了诊断的线索,最后脉 诊则只是补充,修订,收尾的一种加工或者说是精工细作的功夫. 脉证相符 脉和证相符合,是诊断上一种普遍的法则,否则症情为不顺, 其病理机制也就更其复杂,不容易处理.但是从脉证相符的这句术语上,恰 好反映了'证'和'脉'是同等重要的,也说明着谈'脉'根本不能离开, 证;因此'证'在诊断上的重要地位,也是不能'等闲视之'的.有一例胃 溃疡患者,疴黑色屎,我给他诊察时,胃部正作剧痛,脉细微而芤,这是脉 与证相符的病例.脉细微而芤,虽不必尽属于胃溃疡,那么'证'的诊断价 值,是和'脉'等量齐观的. 凭脉只是知常 某种脉反应某种病,我看只能是言其常.脉的本身就是在不停的变化;你如何去掌握它,限制它呢?我举一个例子:比方按照'正常' 的现象,发烧热而脉象浮数的,是外感;但脉也有不'正常'的——即是外 感不一定出现外感所应有的脉象.有一个产妇,发高热 39-40.0 度,面红. 但是在上午热度不高时我去看她,脉形却微细,完全无感冒的脉征.下午热 度升高,脉才浮数,出现外感的'常脉' .如果单就上午的脉象来看,可不可 以肯定她是患外感呢 还有,有的感冒患者,如果是贫血,还要再看看眼底, 有无贫血现象,才好结合采用当归补血及十全大补等汤剂. 舍脉从症 上面提到讲脉只是讲其'常' ,要是讲'变'则很难讲.譬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及结核性脑膜炎,脉象的变化就很多.那必须考虑到舍脉从症. 有一个病例,昨晚人还能够工作,今日忽然闭绝不不省人事.微热,问非所 答,而脉像沉细.我观察他:面红而舌有微苔,不能起身,同时是忽然间起病,断定是热入心包.别的中医同道说不是热入心包的症候.西医检诊,认 为我所下的诊断的术语的含义,和他们的诊断意见相一致.于是由我诊疗, 采用清瘟败毒散:石膏用至四两,全程石膏共用十二两.第一剂服后,腹部 作痛,大便臭而不可闻.知饥,索粥;于是给服稀粥,即能够讲话.这是据 脉而处方吗 很显然,这是舍脉从症的例子.所以说:讲究脉,也是不能一 定的. 舍症从脉 在舍脉从症之外,也应该注意舍症从脉.有一个头痛很剧烈,初时脉浮数,清风散,白虎汤都吃过,没有效.改用清震汤,也不见好.我 诊察他的脉微细,便不问症候,仅凭着他是虚脉,用附桂八味治疗;附子用 量特别重.这种病是真火上僭头顶, '在上者越之' ;因此,壮命门之火,以 引火归元.服此方后,头即不痛.这样的治法,在中医疗法上,是"病在上, 求之下" .壮命门之火,即所谓求之下,为什么用温补 根据是脉象微细.便 是舍症从脉的方法. 据'常'而取效 什么样的脉,反映什么样的病机或病因,病情,依据这样的常规而用药,颇易应手.有一个渔民,男性,30 余岁.久患肺结核. 后患腹水,腹大,青筋暴露,按之有弹力.气促,鼻翼煽动.身瘦如柴.眼 内下睑淡白.食少,懒言.小便短赤,大便数天一次.舌绛,脉来两尺弦数 ——这是真阴亏损的明征.攻坚逐水,不是久患肺病者所能受的,给予柴芍 六味加地龙干,炙鳖甲,制首乌;鳖甲,首乌都重用一两.服数剂后,气促 渐平.依原方加生脉散,服十余剂,小便畅利,腹胀由硬而软,逐步消退. 关脉定孕 假如有一女人,经闭二月,当先问她平时经期的情况,有无停过,或超前衍后.在怀孕的外症上,有三项可以参考:1.项背部有微冷感觉, 2.虽无呕吐,如想吃的东西闻之作呕,3.头时晕,四肢懒.此外,看脉很重 要,孕脉所见两尺浮数.诊察两尺固然是一种关键,但关脉见弦数之象,则 更为重要.为什么一定要看肝脉 因为肝藏血,有孕,肝脉一定会有变化. 不须三个月,两个月也可以看得出的. 外感脉不必浮. 孕脉不必滑 兴宁中医院 柳甲声 一,脉象反映病候的准确性 脉象反映病候,有时单纯易见,有时复 杂隐晦.但是经验若多,就更能知道脉象的表现,是很准确的.有一例感冒, 头晕发热,经过诊察,曾用百乃定及非那息定等药,没有好.后来叫我看, 本来感冒的脉多是浮的,但有的则呈缓象, 12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这个病例就是这样.是感冒风邪, 迁延而体气渐虚.于是给予中药桑菊饮,加佩兰,党参,而得到治愈.还有 一例肠胃炎,初步诊断不出,心音正常.我诊察他:脉形沉涩,认为不能说 他没有病,是肠胃有炎性机转的脉征.再看患者唇色苍黄,口苦,而且大便 不自在,有轻度腹痛,即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治愈.因此,可以说:脉诊可补 体检之未备.在疾病过程中,脉形前前后后都不相同.以疾病为例,像脑膜 炎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就根本不同,处理也是不同的.这 种比喻当然不很恰当,但其间的差之毫厘,失以千里的区别,确是如此. 二,胃下垂. 胃溃疡 胃下垂的脉,常见浮细,重按无力.关脉是空虚的.胃溃疡的脉,更兼有芤和弦象. 三,孕脉男女反看 孕脉一般说是三月而滑,但事实上很多孕妇不是滑脉.怎样看呢 先论其常:男子寸脉大,女子寸脉小;如女子寸脉和男子一 样,那就是孕.所以不应该教条主义,孕妇不一定个个脉滑. 寸口脉绝和代脉 新兴第一人民医院 叶颂麟 一,脉位很重要 中医的脉学,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看脉应分两个方 面:1,一般的,如:浮,沉,迟,数.2 特殊的,如寸浮,关浮,尺浮.脉 的部位和在部位上彼此的交互关系,极为重要. 二,寸口和尺脉绝 两尺脉无,其人必死.但有的人并不是在短期内死,大约一般要经过二,三个星期.为何不会即死呢 因为尺只是代表肾,肾气 虽绝,还有心,肝,脾,肺等脉代之.但气口却是脉之大会,寸口脉绝,死 期最快,不等得三日之久. 三,代脉 看脉最少必须看到 50 至以上, "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会无仿佛" ,这是张仲景所严厉批判的.同时,还要看代脉.我认为就是一个代脉也就细加分析.代脉的出现,也个有轻重之别.出现代脉 为时不久,关系不一定很大,如果是老病痼疾,体衰年暮的,出现了四,五 个月或七,八个月之久的代脉,那便很紧要.有一位老年人 87 岁,右肩膊有 些痛,病情很轻;但脉来 20 至即有一歇止,我说不好,果然.有一例患湿温 肠热的,时间约在第三个星期内,脉象沉迟,并有停歇不见的代脉.给用三 甲复脉汤加人参: "脉有复回便不怕" ,结果,应了我的话.有一例中暑的病 人,脉沉迟细微,亦兼代象;据脉察证,是真阴亏损,直传心包,我叫他卧 着勿动,用大剂三甲复脉汤,即告脱险. 必须重视脉学的价值 揭阳河婆卫生院 黄翠君 一,脉学的价值不容否认 望闻二诊是外征,脉诊是内征.内征很重要,它指导我们以八纲的"见微知著"的准绳.谁能忽视它,蔑视它呢 恶 意的诋毁脉诊在临床上的作用,显然不是从学术研究上出发的.我对任应秋 著的"脉学研究十讲"不知他用什么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学术研究 我看这本 "脉学研究十讲"的大著还是请他自己去研究吧.我对脉学的经验虽然很少, 但是对于任应秋的"十讲"里的那一派讲法,表示反对. 二,腹痛脉沉紧 不论男女,腹痛时,左关脉一定沉紧.有一例腹痛,左关沉紧,尺中数滑;沉紧主腹痛,数滑属阳热;因此应用清凉导泻的药剂. 三,慢性肝炎的弦脉 左关脉弦,可诊为肝病.比如慢性肝炎的脉,绝大多数是弦. 13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四,孕脉 弦出寸口,定为有孕.寸沉尺滑,作为孕脉,我有过多次的体验.有一个女孩 16 岁,已婚,来就诊时,不说何痛,脉象寸沉尺滑,我说根 本无病.他硬说有病.原来两个月没有月经来.我不肯处方.第五个月,肚 子已大起来了.另有一例,结婚已两个半月,叫我诊察:寸沉尺滑,头痛, 恶寒,呕吐,我说有孕.她不信,说刚病出现象时,曾有经来,可是经量少 些.七日后复诊,仍断为孕:她还是不信.第五个月,腹大了.这一点,也 证明脉学确有研究价值.研究诊察孕脉,我看内妇的医生要加一股劲. (以上 是第一日的发言,以下是第二日的补充意见和书面材料) . 五,舍脉从症的说法错误 会上有几位说到舍症从脉和舍脉从症,因而有人强调脉与症是相辅而行,甚至否认了脉的突出的重要性.对这个问题 我的看法是怎样呢 我曾治过一人,烦躁不得眠,脉微细无力,六脉都如此. 同时,肝受风寒,相随督脉上逆.给予吴茱萸汤,连服两天,症状全失.不 根据脉象,如何断病 没有脉诊的准则,谁还敢对烦躁失眠,而用吴茱萸汤 呢 你说是症重要呢 是脉重要呢 可不可以舍脉从症去搞症候呢 我认为 舍脉从症的论点是片面的,根本是反脉学的.我的看法是不是正确 请大家 提吧,并诚恳的希望主会者箫熙老师答复. 脉和症的统一看法的初步意见 萧熙 一,脉症是统一的 脉象反映着一定的病候,病候也必然具有一定的脉形——即使有时这种脉形是隐伏的,但是技术熟练的临床家,还是可以摸索 的出来的.在"正常"的情况下,脉和症相符,大家已经讲过了.在"变格" 的情况下看起来脉和症不相符,但是,这里却仍然是不够深入的看法,真正 的把捉到它的实际的话,毕竟还是彼此"并无刺谬" ,譬如热深厥深的假寒真 热症,他的脉象细伏,用白虎承气之类治愈.说是舍脉从症吗 其实这里的 伏脉究竟和微脉,散脉是否完全相同 如果是完全相同的话,舍脉从症是可 以大张其词的.我的意思不是绝对强调脉学在诊断部门中的单干做法,也不 非难"舍脉从症"对脉学所占诊断地位的一种看法.脉和症的联系,应该是 一种统一体的关系.在脉症合参的同时,应该注意脉学的突出的重要意义. 二,无症从脉 临床上"舍症从脉"的时候最多,为用亦最为广泛.现在没有时间举例.我说:不仅可以舍症从脉,而且可以扩大到"无症从脉" .在 座的老先生林维镛医师曾提过:一例紫斑患者,体温 39 度,脉搏 88/分.但 是脉象左寸独浮,便已诊察到她已感冒,不给予开服住院治疗中的常规方药. 结果半夜居然发起高热了.还有侯绍平老先生也说到的:吐血患者的脉象洪 数,即使目前出血已停,实际上,血仍是未止,还是要吐的.这些"先兆脉 象" ,早在仲景书里已经指出,伤寒论太阳病篇: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 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烦燥,脉数急着,为传也" .我年青时曾诊治过 一个文人,脉搏很快,热高 40 度,他已经卧病二日,我作感冒医治,一剂热 已退清,37 度,而脉搏仍快.下午又发高热,我以为是疟疾,于是,我替他 做血片和血象检查,送化验所实验.第二天一早,实验结果尚未送来,(这种 实验诊断也很重要),脉搏已恢复正常,热也退了.我于是想起仲景条文的垂训.为医不读书,不尊重间接经验,轻视和漠视脉学,不从事温课,是不容 易很好发挥诊疗效果的. 三, 无症从脉 还有更明显的解说: 我的学生伍佩章, 一天我同她讲脉学,她伸过手来要我看.发现厥阴脉上冲而浮弦,我说:你别的没有什么,只会 头痛.她说:没有感到头痛.她随后回家,一路也忘记了这事.到家后有客 人来,谈话中忽然头痛起来了.第二天她告诉给我这件事,并表示对脉学发 生了兴趣.我说: "这算得什么 我这还只是粗浅功夫" .荆同志的老师,精 于脉学,荆同志要考验他.老师按了脉,说: "现在不要紧,没有病,下半天 后会害喉咙痛" .老师的话终于兑现.脉学的极峰是不是这样不去管它,但由 此可见脉学对于诊断上是颇值得注意的,不应视为"不足观 14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也". 四,少阴病厥阴病的脉 黄翠君医师说:烦躁不得眠,六脉微细,是少阴病,兼肝受风寒.究竟是少阴病呢,还是厥阴病呢 照脉论,是少阴;可 是六脉微细,就不完全是少阴,而是肝受风寒,相随督脉上逆的病机了.原 本是少阴症,肾阳素虚又值厥阴受寒,子溢于母,助母阴盛逼迫胃肾之阳欲 脱.所以本无真阴在内和其气属温的厥阴风木,亦显阳虚阴盛的倾向,但它 不等于全部的厥阴亡阳.而这种六脉沉细的情况,正是厥阴风寒随着督脉上 行的脉象.因此不用四逆汤,而用吴茱萸汤取效. 高 血 压 的 脉 象 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 卢宗强 寸脉浮大 我的经验:高血压的脉象,多数是浮大的.但有的人也不必 就是浮大.可以察验他的寸脉,总是稍为浮大的一些的.特别是多见于右寸. 为什么浮大 高血压多半是 40 岁以后易患的病候, 原因是由于肾气衰少. 浮大的脉象,和寸脉浮大,正反映着机体的上实下虚的病理机制.由于上实 下虚,所以高血压常有头痛巅疾的自觉症. 脑出血的脉象 脉象浮大而数,并且数不清,这种脉象,常说明为脑出 血.以前一位广东地质学教授的父亲,年 70 岁以上,他独自一个人来我处就 诊:脉浮大,六至以上,我不肯开方.即刻雇车扶他坐下,我跟随车辆,步 行陪送到家.再四嘱咐他的儿子快转送中山医学院.进院后检查,果然脑已 出血. 脉学上的五运四时及滑脉弦脉 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 黎达英 脉和五行季节 讲脉必须讲五运.而离开了五行,司天在泉也就很难讲. 五行和气候季节是互相关联的.如七月交秋,是由于热极生湿,湿盛生凉; 而凉甚又生寒.季节按五行的次序推循.月数不同,时令也就不同,因此何 月何令,都应该注意到.进一步时刻昼夜,关系到营卫所行.如果不识内脏 和营卫循环的度数,那怎么能成;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 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是为一 周.满五十度,复会合于手太阴寸口.所以寸口是五脏六腑血脉循行之所终 始.而讲脉学,一定要知道节气.今年何年 60 年花甲子,如何推算 这种 花甲转变,要依照农历.因此讲旧学问的五行,讲天地气候和脉学的关系, 必须知道农历.春夏秋冬节气的不同,脉形也随着有各种不同的转变.例如 建寅,卯月(一,二月)出现弦长的肝脉,巳,午(四,五月)出现洪象的 心脉,申,酉(七,八月)出现微浮短而迟的肺脉,亥,子(十,十一月) 出现沉细而滑的肾脉.在这些月份之外,不见三,六,九,十二月,原来这 和属四季的脾有关,它的脉象是以迟缓为宗的. 平鬼子母夫妻 脉象必须根据时令,分析才能精当.在这个基础上,还得 要辨别平,鬼,子,母,夫,妻的互相纠葛和彼此影响,比如说:月临亥子, 是肾家的旺盛,而在这个季节,呈现沉细而滑的脉象,这就是所谓"平脉之 容" .平脉的形状(容)——沉细而滑的冬令肾脉,表征这一阶段机体主要脏 器和其他脏器间正常协调的生活情况.如果呈现了病脉,而同时有着被克的 脉象,那就是所说的鬼,病情便有相当危重.如果出现子脉,那末"子扶母 兮瘥速" ,病易向愈.如果出现母脉, "母抑子兮退迟" ,病较难治.还有, "得 妻不同夫治" ,出现了妻脉,就不能专从治夫方面着眼,因为这已经是很棘手 的脉证了.用实际的例子说明:春得肺脉为鬼,是因为金克木.春见心脉, 这是肝的儿子,是因为子气扶助母亲.如果出现肾脉,则可以说是母抑子. 若出现脾脉,那就是肝之妻.凡是脉见所克的妻,就必然: "春得脾而莫疗, 冬见心而莫治,夏得肺而莫瘥,秋得肝亦可疑" .这些,都是脉学和四时生旺 之理及五行相克之义的联系. 滑脉与肺痈 譬如说:病咳逆的寸口脉数,金匮要略说: "脉数虚者为肺 痿,数实者为肺痈" .所数实,也就是金匮说的: "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 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 15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为肺痈,咳唾脓血" .因此,肺痈和肺痿的分别,在 脉象要注意一个滑字.但是金匮又说: "问曰: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 隐痛,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 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 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 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 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凝滞 畜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又说: "咳而胸满,振寒,脉 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由于风邪中于 卫而舍于肺,所以有自汗的脉微而数.这里和肺痈的滑数之脉是并无矛盾的. 因为有左右手的区别. 滑脉和孕象 滑脉是不是一定就是怀孕的标志 那不能一定.要看是哪只 手,和怎样去判断 在左右手的区别之外,由于部位的不同,也反映着不同 的症状或疾患.引脉书来说明:滑主痰饮,寸滑呕吐,关滑胃热,尺滑经痛. 单是一种滑脉,出现在不同的部位,其所指示的病情的各异竟有如此.现在 谈滑与孕脉和非孕脉的看法:女子右尺中脉滑,若呈一种滑而断绝的情状时, 则是闭经之脉.必须尺中不绝,才是真正的胎脉形象.又像心脉大而血有余, 肺脉微而气不足,都属于闭经的脉候.若尺脉弱,气口脉实,如属闭经,则 脉形必然不会流利.这是不难审辨的. 弦脉和肝炎 以脉位论,寸弦:头痛,关弦:胃寒,尺中弦:阴疝.弦脉 出现在关上那就是脉在肝,而病也在肝.比如肝炎病,右关一定沉弦而数. 为什么脉征会呈现在右关呢 个人认为这是肝木凌土,始而肝胃,终于转属 到脾.患者两胁下必有痛感.就右关脉象沉弦而论,表征着肝胃蕴有郁湿; 而数为热象,也就是"有郁即火"的缘故.这是我的临床脉诊的体会,如果 认为有些意思,可将肝炎病例的脉象,试行实验性的诊察. 发掘脉学遗产 中医发掘遗产,我看应注重脉学.第一步是熟读脉诀.我 祖父和父亲,都是行医的,家学相承,我 12 岁就读脉诀.先祖交代脉象不但 分别寒热虚实,的确可以根据它作为病候的诊断.树木有根,两尺是脉的根 本,而脉象也是据以断症的根本,譬如说:沉紧的脉象,表明腹痛不休.因 此在临床诊断上,最要紧的,是脉诊一项,的确要能够掌握它. "欲测病兮死 生,须详脉兮有灵" .望闻问三诊,虽则有此见症,但终以第四脉诊为断.它 不但是审鉴病情的最后一种权衡,也是决断死生的一把规尺.有不少的人, 的确已经掌握了脉诊的这些经验,我们必须深刻地领会和不断钻研. 诊 脉 知 病 和 抽 搐 之 脉 广州中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刘赤选 一诊即知 看了脉,就能知道病人患的是什么病,这是很可能的,也是确 有其事的.前清光绪年间,广州市内以擅长用大剂量得名的林大剂和他的儿 子林定九,父子两位诊病,不需要人讲述症状,平脉而辨症,能一看即知. 我记得很清楚:一人有痔患,前往就诊,光是按脉不用体检,便断定说他是 生大痔.也是在光绪的时候,还有位名医王赤,却精于望诊.这种诊断技术, 能够掌握的人,并不多见,值得我们注意发掘. 抽搐的脉 我自己看脉的经验是:小儿若见弦直的脉,则会抽搐,虽然热 度只是在 39?C左右,也是会抽的.如果脉形弦硬(兼数) ,则发硬直性的抽 搐,体温高的,常有数脉,这是一般的现象:六,七岁左右的儿童,发热有 时不是可以凭手摸得着的,有时高热也不一定能够摸出来.我对于这一点, 单是看脉,似乎还能够掌握.高热有汗出时,则脉至稍形转缓:这时不可轻 易断为热已解除,因为汗止后,脉搏又是会增数的. 脉学在诊疗上的价值和仲景对脉学的重视 广州市西区西医学习中医班主任 关天相 肯定按脉知症 我读了脉诊在临床运用上的经验交流第一次座谈会上萧熙老师的发言, 16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特别是提到关于月经和脉象的问题,使我非常感动.我家三 代行医,家父认为萧老师所说的,确实是言有所据,理有所归的.刚才广州 中医学院刘汝琛副院长在讲话中,指出向中医老先生们采风,不仅验方要讲, 脉学也必须讲,这些都是亟待继承的活的宝贵经验.我认为这个指示很正确. 按脉知症,先前刘赤选老师已经举过生动的实例.家父对我说: "不待病人自 诉,而只是凭脉象的诊察,就能知道所患的是什么病症,这并不是什么'神 乎其说'.先祖父是位举人,也能行医.他年少时,脚上患病,在上海找陈 " 莲舫诊治.陈莲舫以御医而名震沪浜,求治者真是"踵接" .他用两只手同时 进行两个患人的脉诊,看病很快.特点是"看脉知病" .否则候诊的人那样多, 根本就不可能有时间讲述病情,也没有时间一一去审问.当他按着先祖的脉 时,随即把病情指说出来.我的家乡是广东南海附近的九江,九江有一位著 名的老医生绰号叫做"村社"的,相传"察病如神" ,每天看了一定数量的病 号,即关门停诊.他看病的特点,也是不需要人家讲病,而能 按脉知症.先祖服过陈莲舫的药,效果不很显著.由上海到江西到南海求医,一直看到"村 社" .他一诊先祖的脉,就说是病在脚上,结果给他治好了.所以家父是肯定 "按脉知症"和重视脉学在临床诊断治疗上的意义的.不应怀疑脉学 刚才说的按脉知症,多数人很怀疑.有的连"凭脉辩症"都有难于置信的倾向.由于脉理深奥,体验非易,因此不懂脉学或知之不深 的人,多有非难.我所知道的,在行家中,个别的亦有认定按脉是完全不可 靠的.由不少的人根本蔑视脉学,不肯钻研.有的在脉诊时只是数几下脉搏, 看看一分钟是 70 或 80 跳(我不是说不要学习西医的数脉的跳数,中医也是 要一息几至地来数脉的) .初解放时,我在中医院所记病历,老同学们甚至有 的是老前辈问我: "你这样填写脉象, 到底左右两手会有如何不同呢 " 其实, 比如左寸脉象浮大,右寸未必照样浮大.我觉得谈中医,如果真的能够研读 医学经典书, 是不会不承认脉学的重要性的. 比方伤寒论第 301 条少阴篇: 少 " 阴病, 始得之, 反发热, 脉沉者, 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什么是少阴的症候 . 大家都知道: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第 281 条) .现在是开始得 了少阴病,寒邪直中,根据患者的脉沉,可以毫无顾虑地主用麻黄附子细辛 汤. 怎么说是沉脉是作为最后确诊的一种决定性的根据 这只要看第 39 条太 阳病中篇的: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 ,乍有轻时,无少阴症者,大青龙 汤发之"的经文,就可以知道在类似的症候中,从脉浮脉沉的衡量上,来选 择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和大青龙汤的去取.这个举例可能还不够明确,再拿 金匮要略论述肠痈的记载来做比喻: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 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而作为判断脓已成和脓未成 ... 的,是脉象的鉴别,所以在上述这些肠痈的症状后,紧接着的下文就是: "其 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 "可见 仲景在临床上,使讲究凭脉论症,据脉用药的.而且仲景对于脉学,讲的很 深很透,这一点应该明确起来. 伤寒论第 1 条太阳病上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首先指出浮脉是太阳之为病的主要体征.这个主要体征的变化,反映着病势 的是否去留,如第 327 条厥阴篇: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 愈" .它又标志着一般病因性属,病理及症状,如第 134 条太阳病下篇: "太 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动数变 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 .同时,脉象更可以作为具体症候 的信号,如第 140 条太阳病下篇: "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 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 热利;脉浮者,必下血" .根据手足部位的差别,其所现的脉象,又说明着不 同的病理变化,如金匮要略卷中(论黄疸病第 15)说: "尺脉浮为伤肾,趺阳 脉紧为伤脾" .就是在气口来区别脉情,也有许多细致入微的鉴别标准,即使 是在寸关尺三部,这里面还要分析它在这三部中的某一偏多偏少区域所透示 的病情,金匮卷中(五藏风寒积聚病第 11)说: "脉来细而附骨者,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 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 .还有: "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 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真的是各以其部,绝对不假; 在许多场合,脉位和病位及病情的关系,实在是丝毫不乱的.这些论据,持 "脉不足学论"者应该好好地认识一下.我的意思是:脉学值不值得重视, 及如何重视 与及怎样地掌握脉学的精神 这些问题,今 17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后应该更好地展开 讨论,以便使中医通道的思想能够明确些,以及由可以遵循的路子去走. 高血压和中风的脉象 卢主任说的:高血压寸脉浮大的居多,事实确是这样,而且弦实的也属常见.但是也有在常规以外的:有一个患者叫吴珠芬, 他患高血压,脉无浮大弦实,而血压升到 200 多度.我给处用桂枝加苓术附 汤.患者把我的处方给另外的一位医师(是我的医专毕业的同学)看.这位 医师连忙打电话来问我: "是否开错了处方" 我回答说: "无错!我不是根 据血压用药,而是根据脉象用药的" .服后效果很好.另外,还有两个病例: 一是卫生所陈科长的父亲,患中风,半身不遂.深夜十一点钟邀我会诊,脉 象散乱,一阵间,脉又不同.根据瞳孔反应和症情等,病势很是严重.我主 用资寿解语汤治疗.另一例是自己也行医的李蔼如,病重,而且缩阳,先吃 了些肉桂,同业医师们说是花柳入脑.好多医师都来会诊,他已失语;介绍 来中医院.这时脉搏每分钟 120 至.莫xx医师和省市医院都认为是死症.患 者体温极高.我连续给予大剂真武汤,一剂附子用到二两以上.医好了他的 病,彼此遂相交为友.四年后,病又复发,我说: "不行了" !因为脉和上次 的完全不同.为什么呢 那就是象"广东中医"第八期所载钟少卿先生的发 言那样: "脉必须有胃,根,神" ,李蔼如这一次的病,就是死于脉里面缺少 了这三样东西! 平脉辩症与平脉选药的例案 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 陈治平 一,浮弦硬的高血压脉征 有一位孙x长,47 岁,患高血压,220—120Hgmm.就诊时,我问他是什么病 他不讲话: "你做医生,看脉不用我讲" . 我看他的脉浮弦硬,我说: "是血压高,头很痛" .他连声称"是" .给用杜仲, 牛膝,石决明各一两,淮山八钱,槐米,生石羔各二两,豨莶草六钱.三剂, 复诊:血压降到 180—100,脉已不硬.照方加甘菊三剂,血压减为 160—90, 脉亦无前此之弦,最后降到 140—88.关于从某些脉象上,可以看到某些症候 和疾患的问题,有经验的人是可以理解得到的.这些经验应该互相交流,和加以扩大运用才好. 二,外耳氏病 一位留医的外耳氏病的病号,农民,30 余岁,昏迷高热,出血,从脉象上看来,是肝病血热,脉数疾乱无规律,兼见弦劲.我用犀角 地黄汤加西红花,茜草根,栀子,牛黄.方中的犀角改为羚羊角,服后痊愈. 这也是据脉选方和据脉用药的例证. 三, 阳亢阴虚的贫血 在xx军医院留医的苏姓患者, 红血球只有 200 万,白血球约 2,000.经过会诊,有的还是悬断为败血症.验血及各种检查,是贫 血症.有人处方,用姜附,肉桂;我看他的脉,寸关弦实,尺脉濡细,显然 属于阳亢阴虚,于是用二甲复脉汤为主,再加养阴潜阳的药味;服七剂后会 诊:白血球由 2,000 升到 4,200,红血球由 200-400-500 万.中医不搞清楚脉 象,单是在败血症,贫血症上面做功夫,我看很难发挥治疗的效果.我认为 中西医必须互相结合,在这个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医的优点,那么在临床的 疗效上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五运六气和脉应 广州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熊鹤龄 一,脉学遗产靠钻 我父亲早死,那时我才十岁,遗下的医书很多.后来我有了相当的文化,把这些医书拿来看,可是看不懂.后来年纪再大些, 知识较富,也还是很难看得懂,甚至把五行生克和五运六气,及经络,脉理 等,看成迷信的说数.不过我做学问,有一股钻劲.我开始把这些医书上的 东西,特别是有关运气,经络,脉理等,下决心来做学问功夫.遇到像南政 北政,天符岁会等复杂的问题,越弄似乎越麻烦,但我看不通即钻,直到钻 透为止.这样,像和内经太素有关的,就牵涉到老子,庄子,列子等书,我 都拿来参考勘校,互相发明,作比较的研究.譬如说: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 18 脉 诊 在 临 床 运 用 上 的 经 验 交 流 座 谈 会 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庄子的这个比喻中的鹏,从上下文意来看,是和北 冥的鲲对举的.在司天在泉的运气学说上,像子午的对线,南政和北政,应 该是可以彼此联系设想,因而内经素问所说的: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等的说 话,可以互相串联和比对;也许就是这样: '其名为鹏'的东西,在方位上来 讲,有和太阳相同等的意义.要继承和发扬前辈的学说,全靠我们去钻,要 钻,就不是可以浅尝即止的.这些微言大义,如果不去融会贯通,那就常常 会因为它的义理晦涩而难于领会,龙不点睛即死,要形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龙,全在于我们点睛的功夫怎样.脉理的探索和临床的联系,也应该不会例外. 二,尺脉绝不必死 以前几次脉学座谈会的发言,都有提到尺脉绝为死症的体征,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我刚才说学问不能浅尝即止;为什么 有人大唱脉理难凭呢 我说他们这样地提出来 '亦非无据' 因为我们讲脉学, , 讲的不深,不透,不切,不全的时候,若是他人取法而应用不能获到相同的征验的话,脉学的价值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当然,责任不在于脉学的本身, 可是却不能不认为有理由足以构成'脉理难凭'的一个论据.患病而出现尺 脉绝,果然是死脉,但是要结合运气来看.我记得有两个尺脉绝的'脉象反 常'的病例,结果都没有死,什么缘故 且说一例王姓患者,是刨药工人, 病危,医生们说是"无医" "因为尺脉无根.倘使是寸脉没有,还可有救" . 大家都说是不治之症,后来恰巧我的学生返乡,于是病家找我的学生去看, 我的学生说: "不能死得!这是少阳阳明合病. "给予处方大柴胡汤和承气汤合 剂.我的学生的父母把他大骂一顿: "八个医生都说没有救,你年青青的,懂 得多少" 我的学生说: "这是老师教我的:南政少阴司天,脉象两寸不见; 北政少阴司天,则两部尺脉不见.今年司天是北政,两尺虽然不见,不致于 死,因为它是和政运相应的" .结果,病家采用了我的学生所处的方药,终于 治愈了.病家还送了一些纪念品给他. 三,肝炎的脉象 今年己亥,是南政厥阴司天.今年因为土运不足,所以木旺,所以会反见风化,而脾胃受邪了.由于是少宫阴土,属于不足之纪, 所以其气至而未至,从交大寒节后十三日为度,就是初之气厥阴风木主事. 在土运木旺之岁,而患有肝炎,其脉右寸常大,恐怕大家在临床上遇到很多. 如果是北政的话,尺脉就浮大了.光讲脉学,不讲政运和脉应的关系,那么 所提出来的脉象和疾病的联系,那就往往会不能全部"合拍"得很理想了. 四,辩脉象真假之例 诊病用药,全凭活法在手.而平脉辩证,是选择方药的最高准则.不过,要谈辩脉,就必须辩得真切.脉有同似之行,从同 求异,去伪存真,然后方药才能显出良好的效果.有的人多记成方或验方, 按病取用,这只能是临床治疗上的一种办法.因为古方,成方千千万万,如 何能够条条装进脑子里.中医强调神而明之,触类而推广之,存乎其人,这 个要求可以说是原则性的,内中含有深刻的意义.因为能够这样掌握的话, 那么治病的方与法,应该可以说是"万病包罗"了.如何着手做脉理和实验 的功夫,前面提过一些,仲景的伤寒,金匮是万古常新的宝典.我毕生大部 分的精力,多化在医书的钻研上,而临床上也奇迹屡见不鲜.像肝炎肝瘤之 类,运用仲景经方,曾经收到很好的疗效.不久以前,铁路中心医院有一位 病号患脑炎和肾炎,兼有心脏肿大,我去诊治时,已经牙关紧闭,循衣摸床, 烦躁欲死.诊脉出现弦数浮洪而紧,我用吴茱萸汤大剂量投与;当时没有大 枣,由院内中医师王俊民兄找到五粒.一天给服二帖,服后便口开了.这位 患者的脉象是假的,要从反面去看.也许有人说我不是从脉上看出来的,不 是凭脉而辩证的. "不是!你看患者的舌苔焦黑,高热,无大便,不正是大热 症吗 "当时我开的大剂吴茱萸汤,连西医同志们都不主张吃.处方中的吴 茱萸用到一两二钱.由于做了脉象的辩伪工夫,所以治疗的效果很好.同时, 用吴茱萸取效的理由,也必须从岁土不及,反见风化的五运六气方面去推求. 19
/
本文档为【脉诊在临床运用上的经验交流座谈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