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金融衍生品文献综述

2012-09-16 4页 doc 87KB 8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6533

暂无简介

举报
金融衍生品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正文: 近年来,金融衍生品受到了世人极大地关注:一方面,金融衍生品呈现膨胀式发展,品种不断日新月异、合约金额总量成倍增长,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中重要的交易品种。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出现的监管不力、道德性风险、外部性因素、信息不对称等弊端逐步暴露,给国际金融业带来了巨大冲击,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不少学者也涉足这一领域,并已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金融衍生品的经典理论,并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的论述。 1、 关于金融衍生品的定义 1. ...
金融衍生品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正文: 近年来,金融衍生品受到了世人极大地关注:一方面,金融衍生品呈现膨胀式发展,品种不断日新月异、合约金额总量成倍增长,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中重要的交易品种。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出现的监管不力、道德性风险、外部性因素、信息不对称等弊端逐步暴露,给国际金融业带来了巨大冲击,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不少学者也涉足这一领域,并已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金融衍生品的经典理论,并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的论述。 1、 关于金融衍生品的定义 1. Frank·J·Fabozzi(1998)认为,一些给予合同持有者某种义务或者对一种金融资产进行买卖的选择权。这些合同的价值由其交易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相应地,这些合约被称为衍生工具。 2. ISDA(1994)在一份报告中对金融衍生品作了如下描述:“衍生品是有关互换现金流量和旨在为交易者转移风险的双边合约。合约到期时,交易者所欠对方的金额由基础商品、证券或指数的价格决定。 郭英杰 (2009) 认为,金融衍生品是指从“基础性金融工具”或“传统金融工具”中衍生CHULAI出来的新型金融工具,即根据某种相关的金融资产预期的价格变化而进行定值的金融工具。其突出的特征在于其是其合约性性价值的存在。 江宵(2009)认为,所谓金融衍生品,又称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其价值派生于标的资产价格的金融工具。它主要由期权、期货、远期合约和互换交易构成。 中国银监会指出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衍生产品还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工具。 综上所述: 对于金融衍生品的含义,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其价值存在特征这个角度来界定的。大多数理论对于金融衍生品有着一致或相似的理解,即价值依附于原生性金融工具的金融产品 2、 关于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问题 我国的金融衍生品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发展中,经过比较和归类,有关我国金融衍生品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金融衍生品自身存在的问题 金融衍生品自身问题指的是衍生工具在产品的设计方式、产品的种类以及产品的创新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杨镇源(2009)以国债期货为例证实了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在产品设计方面不尽合理,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实践应用中,金融衍生品的基本功能—转移风险并未发挥出来,多个品种的运用中风险并未有效转移反而扩大。 曲韵(2007)指出就目前看来,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阻力。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的金融衍生工具缺乏金融创新的能力。我国现阶段的金融衍生工具还处在引进阶段,还未形成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尚不能设计出充分适应我国金融市场风险、具有针对性的金融衍生工具。 金春宝,孔源,潘英俊(2006)指出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仍然不够活跃,特别是人民币衍生产品交易。同时他们也总结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目前存在两个问题,即产品种类单一.应用领域狭窄以及产品同质性高,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产品有限。基于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改善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宏观环境以及交易主体的对策。 黄达(2003)在其所著的书中指出我国目前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仅处于起步阶段。品种少,规模小。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风险的提高,衍生工具市场必然有较快的发展。当然放开这一市场,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2.2 金融衍生品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金融衍生品监管问题指的是管理主体(主要指的是证监会、人行、国家发改会、财政部、地方政府,以及沪深证券交易所)以及行业自律方面出现的问题。 3. 杨镇源(2009)认为现阶段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处于混乱的状态。表现在多头管理上,各个监管方都享有一定的管理权。导致政出多门、市场政策缺乏稳定性、交易所之间不平等竞争,管理混乱。 周芳羽,叶继超(2009) 首先回顾了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现状,然后通过经营的逐步放松、国际金融机构的参与及监管套利的潜在威胁三个方面了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面临的挑战,最后就这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4. 田西平(2006)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目前我国国内在金融衍生品方面的做法是:有关方面对建立交易所异乎寻常冲动性,将衍生品市场监管全部纳入部门主导的监管序列,各类衍生品市场参与者的角色定位不明确,风险控制与风险教育没有做到位,这些问题会会延缓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步伐。 戴国强,王申(2009)指出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相关立法仍旧处于初级阶段,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立法的大思路上缺乏一部统一的、连贯的整个衍生产品市场交易的相关法律;管理层对金融衍生品持谨慎态度,体现在在金融衍生品的相关法律法规中, 限制性、禁止性的条文居多, 鼓励性的条文较少;而在立法层面上,很多法规都只是暂时性的,致使其效力受到影响, 执行效果较差。同时, 由于各个监督管理部门都具有一定的监管权, 导致各个部门出台的相关规定不乏相互冲突之处, 又容易形成法律概念上的模糊地带, 对法规的执行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 2.3 金融衍生品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 5. 金融衍生品市场方面的问题涉及到市场的法律缺陷、信息披露程度以及交易者素质方面的问题。 杨镇源(2009)认为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大多数金融价格还不是完全的市场均衡价格,相差于均衡价格之间的价差,即是游资和投机者的争夺之战,这将加大风险范围,削弱其规避风险、发现价格的功能。国家对外汇管制仍然较严,人民币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和利率市场化都还未实现。同时,我国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我国证券法规将发行人澄清谣传的义务仅限于澄清“公共传播媒介”中出现的谣传,这显然过于狭窄。 江宵(2009)对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应遵循“适应经济金融改革进程、满足市场需求、结构上由简到繁、风险上由低到高”的总体原则,在深入研究和吸收国外发展和教训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选择、有步骤地发展。文章最后详细地列举了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各项建议。 杨婧寒(2007)认为我国基础性金融市场不够发达,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股票仍然有部分未完成股改,非流通股占据了总股本中的大部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在世界上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为股票的正确定价以及吸引投资者带来了困难,也给推出与股票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带来了阻碍,并且由于市场信息的披露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造成投资者对市场发展的判断缺乏准确性,从而加剧损失的程度。 6. 谭春枝,倪 铮(2007)认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条件有待完善,尤其是在微观市场条件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缺陷:现行衍生品的法律体系相对于复杂的衍生品而言太过简单 只是规范了市场准人条件,对于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等并没有规范,而且也未规定投资出现纠纷后适用何种、何地的法律。这些都不利于金融机构对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实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也不利于监管部门实施审慎监管。 3、总结 从以上研究内容看,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学者对于金融衍生品有着一致或相似的理解,国内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于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归纳总结出我国金融衍生品存在着产品自身、监管方、市场三面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华.金融创新对中国金融发展的效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 [2]张敏,黄阅,王芳.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发展道路分析[J].财经界(下旬刊),2007,(07). [3]罗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四个基础性缺陷[J].经济研究参考,2007(12). [4]曹远征.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次级债风波的分析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7,(11):4—11. [5]成思危.中国金融衍生品问题研究[M].中国流通经济,2007,(12). [6]李义奇.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几点建议[J].观察思考,2007,(24). [7]潘丽娟.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之障碍及策略分析[J].内江科技,2007(3).于 [8]付优生,史焕平.我国金融衍生品创新及风险防范-美国金融风暴的启示[J].当代经济,2008,(12)(下). [9]汪涛,郭宁.金融衍生品监管模式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J].商业现代化,2008. [10]王学勤,张邦辉,黄一超.世界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国物价出版社[M].2001. [11]曹敏.金融衍生品及风险分析[J],上海金融,2004,(06). [12]周立.金融衍生工具:发展与监管[J].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13]贾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风险控制建议[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3). [14]罗伯川.加强市场监管-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J].中国货币市场,2009,(05). [15]谭春枝.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挑战与改革[J].金融与经济,2005,(04). [16]蒋宗利.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探析[J].经营管理者,2009,(02). [17]张建国.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控制[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01). [18]刘松先.略论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及其防范[J].科学管理研究,1998,(01). [19]马震宇.我国应建立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制[J].经济视角(中国纳税人),2007,(09). [20]唐旭.中国推出金融衍生品时机已经成熟[J].中国外汇,2006,(05). [21]田超,隋立祖.金融衍生品创新的内涵和产出函数模型[J].当代经济科学,2005,(02). [22]李钢,范旺来.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经济效应及其风险防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1998,(02). [23] 戴国强,王申.金融衍生品市场:立法与实践需加快[J]. 当代金融家,2009(09). [24] 杨镇源.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上海金融,2009(03). [25] 江宵.浅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J].中国外汇,2009(05). [26] 田西平.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当代金融家,2009(03). [27] J·Patrick Raines and Charles G·Leathers. Financial derivative instruments and social ethic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5,(03):197-204. [28] Martin Bichler.Trading Financial Derivatives on the Web—An Approach Towards Automating Negotiations on OTC Markets[J]. 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 2004(03): 401-414.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注:此表需打印
/
本文档为【金融衍生品文献综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