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早搏究竟要不要治

2017-09-19 2页 doc 19KB 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730

暂无简介

举报
早搏究竟要不要治早搏究竟要不要治  一向体健的马大嫂退休了,整天在家闲得发慌。一天,她无意中发现脉搏停停跳跳了几下,急忙赶去医院求诊,做了心电图,发现有早搏,又做了其他一系列检查,医生说没关系,不需要吃药。一起早锻炼的老姐妹们得知后,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个医生真不负责任,早搏是很危险的,说明你的心脏有问题,一定要吃药,回家好好休息吧。一番话说得马大嫂不知所措,无聊之余就数脉搏,整天忧心忡忡,害怕心脏会突然停跳。于是一有早搏就往大医院跑,希望医生治好早搏。     早搏是心脏提前跳动,不是心脏停跳     临床上,医生经常遇到像马大嫂一...
早搏究竟要不要治
早搏究竟要不要治  一向体健的马大嫂退休了,整天在家闲得发慌。一天,她无意中发现脉搏停停跳跳了几下,急忙赶去医院求诊,做了心电图,发现有早搏,又做了其他一系列检查,医生说没关系,不需要吃药。一起早锻炼的老姐妹们得知后,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个医生真不负责任,早搏是很危险的,说明你的心脏有问题,一定要吃药,回家好好休息吧。一番话说得马大嫂不知所措,无聊之余就数脉搏,整天忧心忡忡,害怕心脏会突然停跳。于是一有早搏就往大医院跑,希望医生治好早搏。     早搏是心脏提前跳动,不是心脏停跳     临床上,医生经常遇到像马大嫂一样的早搏患者,他们就诊时大多忧心忡忡,无精打采,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因为他们认为早搏就是心脏停跳,偶尔一两次已很危险,停跳次数一多,心脏岂不要罢工?其实,他们和马大嫂一样,陷入了早搏的认识误区。   就广义而言,人体的心脏是一个泵血器官,靠一收一放的搏动来完成泵血功能。心脏的搏动是靠自身产生的心电活动来控制的,用仪器把它转录在纸上,就是心电图。心脏各个部位都会发出很微弱的电流,都可能刺激心肌收缩,导致心脏搏动。如果心脏每个部位都“放电”,心脏不是要乱跳了吗?其实不用担心,因为心脏各处放电的快慢能力不一,而以窦房结部位的能力最强。所以,正常的心脏搏动就是由窦房结这个心脏的最高起搏点发起的,心脏跳动的快慢一般都由它来指挥,所以,我们看到的心电图上大多有“窦性心律”的结论。但是,有时心脏的其他部位会不听窦房结的指挥,或者阻碍窦房结指令的传递,就会引起心跳异常,即发生心律失常,其中一种情况叫期前收缩又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   所谓早搏,是由异常心电现象引起的心脏提前收缩,即心脏受到窦房结以外的部位的“指令”而提前收缩(即搏动)。根据“指令”所在地的不同,早搏又可分为(心)房性早搏、(心)室性早搏和房室交界性早搏。无论哪种早搏,其实心脏并没有停跳,只是搏出的血液比正常搏动稍少一些,导致这一次的脉搏减弱,好像停了一次。会自己搭脉的人可以感觉到,早搏后一次的脉搏稍强,因为这一次搏出的血液比正常者稍多一些,代偿了早搏导致的血液搏出量的减少。所以,从总体而言,早搏并没有对心脏的血液输出量造成影响。     早搏并不一定由心脏病引起     早搏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不伴有心脏病的称作功能性早搏,伴有心脏病的称作器质性早搏。早期的心脏检测主要以心电图为主,而常规的心电图检测仅1分钟左右,很难在瞬间捕捉到心律异常,因而正常人群中早搏的检出率很低,仅0.6%~0.8%。也正是因为比例很低,早搏就被人们误认为“不正常”。直到24小时持续动态心电监测(即Holter)问世后,这一情况才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国内外临床观察发现,正常年轻人中39%~50%有早搏,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76%~80%有早搏,由此可见,早搏的发生率与年龄相关,老年人更多见。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都发生过早搏,只不过许多人没有感觉到而已。      早搏出现的频率和症状与危险性无关      如上所述,早搏是一种心律失常,但早搏并不意味着心脏有病。生理性早搏多发生在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更年期、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时。某些药物也可诱发早搏,包括抗心律失常药,即治疗早搏的药物本身也会引起早搏。病理性早搏多发生在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二尖瓣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当然,早搏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发生率更高些。   过去,通常把每分钟出现6次早搏作为一个界限,每分钟6次以上者多有病理性早搏之嫌,6次以下者基本上属于生理性。现代医学证明,这种说法失之偏颇。早搏的危险性是由原发病的严重性和早搏是否有发展为恶性心律失常的趋势(如室速)来决定的,而不是由早搏的次数或症状而定。比如在升学体检时发现,很多学生在心电图中有早搏,但这些学生仍然活蹦乱跳,丝毫没有异样的感觉。而有些人只是偶发早搏,就感到心跳到了喉咙口,很不舒服。有症状的可能是生理性早搏,而没有症状的也不能排除病理性的可能。因为,早搏的症状是由个体的敏感性而定,与严重性无关。     治疗原发病,而不是单纯消除早搏     “如果证实是病理性早搏,就应该用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消除早搏。”以往,人们大多持这样的观点。但证实:抗心律失常药有增加死亡率的危险。又如国外著名学者曾对73名无症状、无器质性心脏病而有频发或复杂早搏的患者,随访(平均6.5年)而不予抗心律失常治疗,结果却发现其预期死亡率与正常人群并无差别。这些出人意料的结果促使临床医学对早搏的治疗原则进行重新评价,并达成以下共识:   1.目前能抑制早搏的药物不一定能降低器质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死率。   2.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预防性用药是不必要的。   3.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都可产生致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   4.无器质性心脏病合并频发性早搏者,如无明显症状,一般不宜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5.有明显症状者,宜用心理治疗和弱安定剂,也可试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发现早搏后怎么办     发现早搏后,一般很难自行判断性质,应去医院检查有无隐藏的心脏疾患。医生会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让你进行X线、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测,有冠心病家族史和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者,还要做运动试验。如上述各项检查均属正常,则不需要治疗或限制生活方式,就像医生对马大嫂说的那样。   若查出有心脏病,也不必惊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以治疗原发病为主,早搏不一定是治疗的重点和目标,除非医生认为有必要治疗。抗心律失常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不可随心所欲,自行其是。   请记住,在正常情况下,早搏只是一种与年龄增大伴随而来的生理征象,不必畏之如虎,谈“搏”色变。 早搏究竟要不要治 尚孝堂
/
本文档为【早搏究竟要不要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