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记叙文600字

2017-09-05 17页 doc 36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记叙文600字 2007年 7月 第 23卷  第 4期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July, 2007 Vol. 23 No. 4 翻译 :在海德格尔与钱锺书之外 ———翻译概念化的语际指向初探 蔡新乐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 ,河南 开封  4 7 5 0 0 1 ) 提  要 :不管是海德格尔还是钱锺书 ,都是“反跨文化交流 ”的 ,前者的翻译观收缩于对德语至高无上地位的提升与 弘扬 ,突出的是对希腊哲思的虚无主义性质的谋杀 ;后者则立足于“心同理同 ...
记叙文600字
2007年 7月 第 23卷  第 4期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July, 2007 Vol. 23 No. 4 翻译 :在海德格尔与钱锺之外 ———翻译概念化的语际指向初探 蔡新乐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 ,河南 开封  4 7 5 0 0 1 ) 提  要 :不管是海德格尔还是钱锺书 ,都是“反跨文化交流 ”的 ,前者的翻译观收缩于对德语至高无上地位的提升与 弘扬 ,突出的是对希腊哲思的虚无主义性质的谋杀 ;后者则立足于“心同理同 ”的人类文化共同性 ,以暗示这样的普 遍精神的存在。而为“语际翻译 ”做出人们普遍接受的界定的雅各布森 ,也同样无视翻译的存在 ,而是将它化为一 种理应被普遍性的结构所消化、毁弃的东西。在翻译的历史性丧失的情况下 ,我们或许只能站在上述三种观念的 反面 ,透过理想化 ,来对之加以再概念化 :即强调它的超结构化、跨文化性以及它异于普遍精神的特性。 关键词 :雅各布森 ;海德格尔 ;钱锺书 中图分类号 : H0851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 3831 (2007) 04 - 0078 - 07 Tran sla tion O utside of He idegger and Q ian Zhongshu: An In itia l Study of the In ter2lingua l O r ien ta tion in the Re2conceptua liza tion of Tran sla tion CA I X in2le Abstract: Both Heidegger and Q ian Zhongshu neglects the significance of cross2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 the former rel2 egates translation to the German, the superior language in his eyes, thus subjugating it to the nihilistmurder of the classical thought by the interp reters of the language, while the latter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homogeneity of human m ind and reason”with an eye to some universal sp irit. Even Jakobson who makes a generally accep ted definition of such an inter2lin2 gual translation ignores its existence in that translation is what should be absorbed and annihilated by the universal struc2 ture. Should the re2concep tualization of translation go to the obverse side of the three notions through some idealization with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as its starting point: its inter2structurality, its cross2culturalization and its difference from the u2 niversal sp irit? Key words: Jakobson; Heidegger; Q ian Zhongshu   一、缘起 一般认为 ,我们目前所接受的语际翻译概念 ,是 经由雅各布森 (Roman Jakobson, 1896~1982)的解释 形成的。[1 ]这意味着 ,这样的概念首先是一种结构主 义的成果 ,即从结构主义的视角达成的 ,因而其象征 意义大于其他方面的含义。①[2 ]可以说 ,结构主义的 翻译观 ,几乎是我们目前可能所能承受的惟一的翻译 观。 如果以上推论不错 ,那么 ,很明显 ,我们的翻译观 根本不是多元的 ,而是单一的 ;而且 ,这种单一性只是 一家之言 ,其理论依据根植于特定的 20世纪的语言 学之中。不过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它是远远不能 适用于今天我们对翻译探讨的基本要求的。一个重 要的理由是 ,我们在什么程度上 ,才能达到这样的符 号 (学 )要求 ,将翻译视为自一种语言的能指向另一 种语言的所指的过渡或转换 ? 假若这种转换只是某 种形式上的变化 ,这是否意味着 ,翻译就是语言表达 甚至言语表达方式的某种变化 ,而根本不及于语言内 涵的那种内容、实质以及精神等等必备的元素 ? 换句 话说 ,我们的根本疑问是 ,假若翻译在语际意义上只 是符号的形式化 ,那么 ,显而易见的问题便在于 ,在什 么意义上我们可以保证语言背后的意义的实质化 ,即 将某一种语言所欲表达、表现、传达的意义或内容等 , 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某种精神、价值与本质性的东 87 ① 杰弗里·桑普森这样介绍他的学术背景 :“雅各布森强调探 讨文学和语言结构的这一事实说明 ,他充分代表了特别是莫斯科和布 拉格背景 [引者按 :原文如此 ] ,以及索绪尔之后欧洲大陆的一般学 说。不过对美国人来说 ,他是美国同那个传统保持联系的一个主要人 物。意味深长的是 , 20世纪 40年代 ,当雅各布森与结构主义人类学家 克劳德·列维 2斯特劳斯都在纽约进行研究时 ,雅各布森是克劳德的 密友。”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 4期  西 ,进而使之有可能转变为这种文化中的基本成分或 辅助性的因素 ? 如果出现形式主义的翻译观 ,它又能在什么意义 上可以脱离、摆脱结构主义的基本倾向 ,使意义表现 出它在翻译之中的定位 ? 不然的话 ,我们是否愿意看 到这样的局面 :翻译之所以成为翻译 ,就是要形式化 地采取基本步骤 ,完成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 变 ,其中并不涉及所应有的它们内涵的意义的交流 ? 或者说 ,尽管其中含有这样的交流与沟通 ,也不是翻 译理论应重视或关注的问题 ? 正如特里·伊格尔顿所指出的 ,结构主义在根本 上是要将人类的思想化而为一 ,或同化为一种东西。 所以 ,它是“令人毛骨耸然地非历史性的 ”:“它主张 分离出的种种思想规律———平行主义、对立、倒置等 等———是在与人类历史种种具体的差异相去甚远的 某种普遍性平面上运动。从奥林匹斯山的这一极顶 , 所有的思想看上去都极其相象。”[3 ] 那么 ,既然在根本上人类思想早已趋同 ,甚或同 一 ,我们又能拿出什么“不一 ”、“异 ”以及“分歧 ”与 “不同”来进行、参与或展开交流呢 ? 我们无从展开 的是“同”、“同一”、“同化 ”,因为它们已经成为我们 的文化乃至我们本身的组成部分 ,容不得我们再加以 改变 ,也不允许我们再施加任何变化。这样 ,不论我 们做什么 ,说什么 ,支持我们一言一行的那个统一的 “结构”总是永恒不变的 ,也就是排斥历史的意义侵 入的。因此 ,一方面 ,结构主义思想不承认同之外的 任何异的可能性 ,进而走向某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 遍性 ;而另一方面 ,它还排斥历史性的任何变化、演 变、嬗变。为求得其“结构”的普遍合理性 ,结构主义 永远是“非历史性的”。 透过上述思考 ,再来看雅各布森的语际翻译以及 他的翻译种类划分本身 ,我们就会看出 ,有关观念的 普遍主义态势。那么 ,在什么意义上 ,才能触及翻译 所要处理的“异”,要面对的“他者”,如果后者在结构 主义的思路中不复存在的话 ? 实际上 ,结构主义虚构 出的“普遍性 ”,也只是某一种文化形态所可能产生 的那种普遍性 ,其历史性只是特殊的东西。如果真正 面对人类历史 ,我们就应该承认 ,不可能有脱离人类 多元的历史的那种统一 ,也就不可能存在无边的普遍 性、不具备文化特性和特殊语言倾向的普遍性。这样 一来 ,结构主义的普遍性 ,在很大程度上都意味着 ,西 方历史上的那种“上帝—理性 ”的回光反照 ,其意旨 也就在于文化的兼并或挪用 ,即殖民性的文化同化。 因此 ,在那么多称颂“对等”的翻译理论系统中 ,我们 所能听到的实质上只有一个声音 ,所能思考的只有一 种思想。“对等”在终极意义上 ,只是与这种理念的 对等 ,是与这样的观念背后的那种旨在同化其他形式 的人类文化和语言的“上帝—理性”所造就的“结构” 的对等。 只有对此有充分认识 ,我们才能找到新的翻译理 论批判的一个出发点。也正是在这样的出发点上 ,我 们需要对翻译进行再概念化 ,而不是接受或想当然期 望那种“非历史的”观念能给我们理论的指导。它既 然已经不能引导我们的思考 ,那么 ,毫无疑问 ,我们就 应该另辟蹊径。不过 ,本文所要做的 ,也只是对 20世 纪的另外两个有代表性的理论家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1889~1996)和钱锺书 (1910~1998)的有 关观念加以梳理。应该首先说明的是 ,我们或许也只 是从一个方面来说明有关问题 ,深入的探讨有待有心 人的努力。   二、海德格尔 :文化之内的解释 ,拒绝翻译 熟悉英国翻译理论家斯坦纳的著作《巴别塔之 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 》(After B abel —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1975)内容的人 ,都应该知 道他的一个著名的观点 :海德格尔的翻译观是指向变 化的翻译观 ,因而他所谓的翻译也就是“转换”( trans2 formation,或转化 )。①[ 4 ]不过 ,我们的问题是 ,海德格 尔真的是强调语际意义上的翻译吗 ? 如果是 ,则这种 翻译观是要说明 ,文化的交流是在文化与文化之间展 开的 ,而语言不过是一种手段或途径。语言变化 ,文 化变化 ,实质上是要强调 :语言变化的背后 ,应是人类 (诸多 )精神在相互促动、冲击与交流之中的变化。 但是 ,令人失望的是 ,这种推测是靠不住的。 原因是 ,海德格尔的人所共知的名言就是 :“语 言是存在的家园 ”[5 ]。这句话含有这样的意思 :“唯 语言才使存在者作为存在者进入敞开领域 ”,“由于 语言首度命名存在者 ,这种命名才把存在者带向词语 而显现出来 ”[6 ]。因此 ,“词语崩溃处 ,无物存在 ”②。 语言应统一人类的“诗意的栖居 ”,其基本导向应该 是一种超越意义上的普遍化。这样 ,语言就不再是 任何工具意义上的可运用的对象 ,而根本上就是基 97 ① ② 斯坦纳强调指出 :“海德格尔式的‘我们是我们理解要变成 的东西’,必然导致 ,我们自身的存在为理解性的挪用每一次的发生所 改变。没有任何语言、没有任何传统的符号系列或文化整体 ,能够在 不冒着被转化的危险情况下传达信息。” 这句诗本来是诗人斯蒂芬·格奥尔格《词语》中的诗句 , 1957 及 1958年 ,海德格尔曾以《语言的本质》为题作过三场学术报告 ,在其 中的第一场引用了这句诗。据笔者读书所见 ,这句话 ,海内研究者给 出了不尽相同的译文 :“词语破碎处也许无物存在”(刘敬鲁 ,《海德格 尔人学思想研究 》,第 291页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1年 版 ) ;“言词破碎处 ,无物存在”(陈嘉映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第 305 页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95年版 ) ;“词语破碎处 ,无 物存在”(刘旭光 ,《海德格尔与美学》,第 347页 ,上海 :上海三联书 店 , 2004年版 ) ;以及“词破碎处无物存在”(宋祖良 ,《拯救地球与人类 未来———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第 266页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3年版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 4期  本本体论意义上的那种存在之所依。所以 ,海德格 尔的学生、哲学家伽达默尔 ( Hans2Georg Gadamer, 1900~2001)才会强调 :“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 言 ”;“谁拥有语言 ,谁就拥有世界。”①语言不再是人 的语言 ,而是人的上帝 :它不在这里 ,它先于我们而 存在 ,而不是我们的创造物。相反 ,它创造了我们 , 也预设了我们的思想及其可能。那么 ,毫无疑问 , 这样的语言观最终所能呈现的 ,不正是与结构主义 的只有一个声音在讲话的翻译观十分相像吗 ? 在 一定意义上 ,海德格尔自《存在与时间 》( 1927年问 世 )起 ,就是“反交流 ”的。正如理查德·沃林所指 出的 :“在海德格尔的这部代表作中 ,‘与在 ’领域或 M itsein似乎先天地受到了贬低。因此 ,在《存在与 时间 》中 ,有意义的人类的主体间性的前景似乎要 么是无关紧要的 ,要么就是不存在的。”反交流 ,大 而化之 ,就有可能也是反跨文化交际或语际交流以 及语际翻译的。[ 7 ] 另一方面 ,海德格尔的确强调了传统的意义以 及历史的作用。海德格尔在回应法国诗人勒内 · 夏尔对他的思想的评论时 ,曾兴奋地指出 :“夏尔的 话很精当。这是思与诗整体上的区别。诗一往无 前地预知 ,但思则按其本质来说是回想 ;不管怎么 说 ,对思而言 ,诗是不可或缺的条件。”“思 ”若在“本 质 ”上是指“回想 ”,那么 ,无可辩驳的 ,它便要利用 已经造就这种“思 ”的“传统 ”或“历史 ”的资源 ,因 而在最大限度上扩充、填补、富足这样的资源。这 意味着 ,这样的“思 ”根本上就是“传统之思 ”。[ 8 ]但 是 ,这种历史或传统是指什么呢 ? 当然是希腊以来 的形而上化的那种西方思想传统。对此 ,他的弟子 卡尔 ·勒维特 ( Karl LÊwith, 1897 ~ 1973 ) 论 道 :“⋯⋯海德格尔重新迎合古希腊初创思想和话 题的做法 ,旨在废除和消灭现代整个哲学语言和概 念工具。”[ 9 ]这种旨在“重新迎合古希腊初创思想和 话题的做法 ”,有可能是“跨出 ”它既定的文化系统 吗 ? 回答是否定的。不仅如此 ,连跨文化交流或语 际翻译的可能性 ,在这种“反跨出 ”倾向下也是没有 可能性的。而且 ,这正是海德格尔本人道出的。 在就纳粹时期的所作所为接受的德国《明镜 》 的采访中②,他强调了“思 ”的使命 : 思想要吻合于尚未被思索过的技术本质之具 有行星辐射力的秘密 ,追问这一未被思过的东西 时 ,眼下还处于不彰显的状态。③ 尽管他也未置可否地声称 : 我们当中有谁能说得清 ,有朝一日会不会在俄 国和中国一种“思 ”的古老传统被唤醒 ,这一古老传 统帮助人们实现对技术世界形成一种自由的关系 呢 ?④ 但是 ,对于这一“并非不作为 ,而是基于思本身 的作为 , 此一作为在于与世界命运的恳谈 ”的 “思 ”, ⑤尽管其倾向与“世界命运 ”密切相连 ,他的 着眼点却在于 : 我深信 ,现代技术世界是从什么地方出现的 , 其转向也只能在那里准备 ,这个转向不可能通过接 受禅宗思想或其他东方的世界经验来完成 ,还是要 借助于欧洲传统及其新格局来转思。思只有通过 具有同一渊源和同一规定的思来转变。⑥ 而且 ,这种“思 ”差不多完全是民族甚至种族性 质的 : 我是考虑到德语与希腊语及希腊思想具有特 定的内在亲缘性。如今 ,法国人越来越促使我确信 这一点。当法国人开始思想时 ,他们就说德语来 ; 他们确信 ,他们用他们的语言就无法思想。⑧ 很明显 ,一方面 ,海德格尔认为 ,“技术时代 ”的 “思 ”就是对“技术本质 ”的追问以及这样的“思 ”的 追求 ;而另一方面 ,这样的“思 ”本身只能是在西方 文化范围内展开的。具体地说 ,是以自古至今的顺 时、历时形式展开的。而且 ,他还认为 ,这样的展 开 ,根本意义上是德语与希腊语之间的某种对话的 展开与兴起。因为 ,其他别的语言是无法实现这样 的对话的。他在别处表达过对拉丁文的翻译的不 信任 ,也就是对罗马人对希腊哲思的理解的准确性 抱着质疑态度。[ 10 ]而在这里 ,他则是对法语文化中 的人的哲学追求表示出了极大的不信任。既然法 语本身已经不在他的认可范围 ,既然其他别的现代 语言都不可能承担起“思 ”的重任 ,那么 ,翻译又怎 么可能呢 ? 海德格尔的这种单一语言承担人类思 想的惟一使命的观念 ,往往会导致封闭的恶性循环 以及无谓的重复。所以 ,马克 ·弗罗芒 2默里斯指 出 :“环形的形象是一种对于同种的转 —化 (或翻 — 译 , trans2lation)以及在语言中发生的关系 ———总是 向同一者的复归 ———来说是本己的隐喻。⋯⋯语 言向其复归的这个同一者并不确切地就是同一者 , 08 ① ② ③ 这里的两个句子分别见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 》,第 450、 429页 ;转引自宋祖良 ,《拯救地球与人类未来———海德格尔后期思 想》,第 318页。 访谈是在 1966年 9月 23日进行的 ,但直到海德格尔逝世 之后的 1976年 5月 31日 ,《明镜》才以《只还有一个神能救我们 》为 题在第 30卷第 23期将这一访谈刊出。 ④⑤⑥⑦贡特·奈斯克 ,埃尔尔·克特琳 1《回答———马丁·海 德格尔说话了》,陈春文译 ,《明镜》杂志 ,第 71 - 77页。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 4期  因为这同一者必然被连接词 als,即作为 ———意义的 标记者或决定性标志 ———文本化地重复。”[ 11 ]雅克 ·德里达 (Jacque Derrida, 1930~2004)则在《人文 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与游戏 》中直接指出 ,看似 与形而上学“断裂 ”的思想创造 ,不管是在尼采、海 德格尔还是弗洛伊德那里 , 都表现为一种“重 复 ”[ 12 ]。 换句话说 ,我们的问题是 ,在海德格尔那里 ,对 西方传统的继承 ,只是自古至今的那种“语内 ”解 释 :它是在德语的作用发挥之中显现的。而且 ,在 他看来 ,只有在德语之中并且依靠德语 ,这种发挥 才是可能的。因此 ,除了在德语之中可以向“前苏 格拉底 ”时代的希腊初创哲学返回之外 ,不可能存 在别的“思”的空间。这在根本上意味着 ,其他任何 别的语言 ,都不可能传达希腊的“真义 ”;即使那是 可行的 ,也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那么 ,海德格尔的这种“语内翻译 ”(或“跨语阐 释 ”)表现如何呢 ? 他在一次讲课中这么描绘 : 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问过的问题再次发问 (wiederfragen)意味着 ,比他们更原初地发问。在每 一种事物的本质的历史上 ,所有后代都要变成他们 的祖先的谋杀者 ,而且他们本身就要屈从于某种必 然的谋杀的命运 ;这是他们的特权 ,也是他们的责 任 ! 只有这样 ,我们才可能保持提出这种问题的姿 态 :他们 [引者按 :指“祖先 ”]在其中以毫不费力的 直接性存在着 ,但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们又不能 以其终极的明晰① 与古人的“对话 ”牵涉到“讨论 ”(Auseinander2 setzung)。这一词语具有其拉丁文词源 discutere的 意味 ,即“粉碎 ”、“敲击成碎片 ”。但这并不意味着 批评与驳斥 ,而是意味着“将另一方以及最重要的 是自身带向原初的以及终极的东西。这就是这种 事情的实质 ,也自然是双方的共同的追求 ,这样也 可以使我们没有必要以后再做弥补。哲学讨论就 是作为毁灭的解释。”① “释义就是毁灭 ”( Hermeneutik ist Destruk2 tion)。② 这就是海德格尔的著名论断。从中可以看 出 ,这样的解释可能最终指向虚无主义。不过 ,我 们这里注意到的还是 ,因此产生的“释义 ”,可能就 不是雅各布森所说的“语际翻译 ”,而是一种近似于 “语言暴力”的某种解释。因为 ,解释者完全可能因 自身利益而改变哲学经典的“原意 ”。而且 ,在没有 “客观 ”的标准的情况下 ,在双方尚未达成而且或许 永远也无法达成的情势下 ,有谁会说 ,这是一 种平等的交流呢 ? 可是 ,我们在雅各布森那里 ,不 是透过符号的所指与能指的相互转化 ,还希望达成 某种相互对等甚至平等的局面吗 ? 那么 ,由此看 来 ,海德格尔的翻译观自然不属于语际意义上的那 种翻译 ,而纯粹是一种语内的张扬 ———对德语的威 严与活力的弘扬 ,对它的至高无上地位的赞美 ;其 另一极尽管仍然是古希腊的哲思 ,但既然已遭这样 的解释者、这样的“后代 ”的“谋杀 ”,谁又能保证它 不会从此完全销声匿迹呢 ?   三、钱锺书 :“心同理同 ”的情势不需要翻译 如果说海德格尔的翻译观只是某种语内解释 的暴力显现 ,那么 ,钱锺书则体现了现代以来的对 翻译所持的另一种虚无主义态度。这不仅表现在 他的“化境说 ”中 [ 13 ] ,也突出地体现在他的巨著《管 锥编 》中。从这部著作的开篇对“一词多义 ”的讨论 中 ,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倾向 : 第一 ,《论易之三名 》:“《易纬乾凿度 》云 :‘易 一名而含三义 ,所谓易也 ,变易也 ,不易也。’郑玄依 此义作《易赞 》及《易论 》云 :‘易一名而含三易 :易 简一也 ,变易二也 ,不易三也。’”按《毛氏正义 ·诗 谱序 》:“诗之道放于此乎 ”;《正义 》:“然则诗有三 训 :承也 ,志也 ,持也。作者承君政之善恶 ,述己志 而作诗 ,所以持人之行 ,使不失坠 ,故一名而有三训 也。”皇侃《论语义疏 》自序 :“拾字制音 ,呼之为 ‘伦 ’。⋯⋯一云 :‘伦 ’者次也 ,言此书事义相生 ,首 末相次也 ;二云 :‘伦 ’者理也 ,言此书之中蕴涵万理 也 ;三云 ,‘伦 ’者纶也 ,言此书经纶今古 ;四云 ,‘伦 ’ 者轮也 ,言此书义旨周备 ,圆转无穷 ,如车之轮也。” 董仲书《春秋繁露 ·深察名号 》篇第三五 :“合此五 科以言之 ,谓之‘王 ’;‘王 ’者皇也 ,‘王 ’者方也 , ‘王 ’者匡也 ,‘王 ’者黄也 ,‘王 ’者往也。”智者《法 华玄义 》卷六上 :“机有三义 :机是机义 ,是关义 ,是 宜义。应者亦为三义 :应为赴义 ,是对义 ,是应义。” 后世著述如董斯张《吹景集 》卷一零《佛字有五音六 义 》,亦堪连类。胥微不仅一字能含多义 ,抑且数意 可以同时并用 ,“合诸科 ”于“一言 ”。黑格尔尝鄙薄 18 ① ② 这是海德格尔 1930年的讲义 (题为 Vom W esen der men2 schlichen Freiheit. Einleitung in die Philosophie)。由 H. Tiejen编辑 , 收入《海德格尔全集》第 31卷。引文分别见该书 ,第 37、183页。转 引自 M ichael Inwood, A Heidegger D ictionary,第 183页 , Oxford: B lack2 well Publishers L td. , 1999年版。 详见 J. van Buren编 , Ontologie Hermeneutik der faktizit¾t,收 入《海德格尔全集 》,第 63卷。这是他 1923年的讲义。引文见该 书 ,第 105页。转引自 M ichael Inwood, A Heidegger D ictionary,第 88 页。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 4期  吾国语文 ,以为不宜思辩 ;又自夸能冥契道妙 ,举 “奥伏赫变”(Aufheben)为例 ,以相反两意融会于一 字 ( ein dasselbe Wort für zwei entgegengesetzte Bestimmungen) ,拉丁文中亦无意蕴深富如许者。其 不知汉语者 ,不必责也 ;无知而掉以轻心 ,发为高 论 ,又老师巨子之常态惯技 ,无足怪也 ;然而遂使东 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马牛风 ,则不得不为承 学之士惜之。[ 14 ] 钱锺书在这里列举出的“易 ”、“诗 ”、“伦 ”、 “王 ”以及“机 ”等字 ,都有多义的特点。他之所以列 举这些例子 ,是为了说明“东海西海 ,其理攸同 ”这 一解释学原则。而黑格尔不懂汉语 ,强作解人 ,“遂 使东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马牛风 ”。值得注 意的是 ,在钱氏看来 ,黑格尔之所以“鄙薄吾国语 文 ”,借口是它“不宜思辨 ”。但钱氏通过最鲜明的 例子 ,即与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关键词“扬弃 ”(Auf2 heben)具有同样成义方式的汉字 ,来说明这种论调 是不能成立的。换言之 ,在他看来 ,中华文化因为 汉字的意义构成是与德语相互一致的 ,因而国人使 用这样的语言自然应有与德语的使用者们一样 ,具 有“思辨 ”力量。 钱锺书一向认为 :“东海西海 ,心理攸同 ;南学 北学 ,道术未裂。虽宣尼书不过拔提河 ,每问《七音 略序 》所概 ;而西来意即名‘东土法 ’,堪譬《借根方 说 》之言。非作调人 ,稍通骑驿。”①西学术以及思 想 ,趋向一致 ,所以“西来意即为‘东土法 ’”。那么 , 就一般思路而论 ,我们是否可以追问 ,既然如此 , “不假外求”又当如何 ? 这难道不是与海德格尔的 “谋杀论 ”异曲同工吗 ? 二者的不同在于 ,在西化浪潮的冲击下 ,有识 之士自然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而钱氏身为博 学多才之士 ,自然也担当起了这一重任。因此 ,“打 通”古今中外就成了他的毕生追求。但或许也就是 在这一背景下 ,我们的确也看不到跨文化交流所要 求的那种人我相互来往的题中应有之意 :互通有 无 ,相互促进。对于写给国人的《管锥编 》以及《谈 艺录 》,他持这种态度。在对外国人的演说中 ,他也 一样持这种态度。比如 ,他认为 ,诗首先是诗 ,然后 才会有语言的差别、文化的不同存在 : 所以 ,你们讲 ,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 ” 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 ,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 诗 ”更重要。②[ 15 ] ( P529) 或许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引下 ,他将原文长达八 行的歌德的诗《漫游者的夜歌 》( Ein gleiches,又作 Nacht)译为严谨整齐的五言绝句 : Uber allen Gipfeln / Ist Ruh’/Spürest du /Kaum enien Hauch. /D ie Voglein schweigen im W alds. / W arte nu auch. 微风收木末 ,群动息山头。鸟眠静不躁 ,我亦 欲归休。[ 15 ] (P538) 他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 : 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近似得令人惊讶。 中西诗不但内容相同 ,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斯屈 莱欠 (Lytton Strachcy)就说中国人的安静使他联想 到魏尔兰的作风。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 爱 ·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 ( poesie pure) ,我 们诗里几千年前就有了。[ 15 ] (P538) 如果从人的知识的普遍性来说 ,则似乎可以假 定 ,人类跨文化的认识能力自然可以假定具有某种 一致性 ,否则跨文化交流便是不可能的。但是 ,这 毕竟只是交流的基础或者说“背景知识 ”。而就交 流本身而论 ,既然人类需要跨文化的相互往来 ,那 么 ,自然的 ,不同的文化必然含有各自不同的资源。 对这样的差异与分歧 ,需要相互传输、商量 ,进而才 能实现取长补短。此外 ,在很大程度上 ,差异还需 要尽可能加以保留 ,因为语际翻译毕竟是在不同文 化及语言的差异基础之上进行的交流与沟通。换 言之 ,没有差异 ,也就没有这样的跨文化交流。这 意味着 ,人类文化的同质性及其异质性 ,都是语际 翻译必不可少的基础或出发点。只是肯定一个方 面的内涵 ,而否定另一种潜质或对其不予考虑 ,在 很多情况下都可能危及文化本身的多元共存的态 势 ,进而消解资源的配置与分享合理性。因此 ,有 的文化可能不被视为具有合法生存权 ,而有的文化 则可能被奉为某种典范。这样 ,有的文化便可能难 逃覆没的命运 ,有的文化则一帆风顺地取代并兼并 别的文化形态。在人类的语言越来越少的今天 ,这 方面的教训还少吗 ? 钱锺书的思路 ,即其“心同理同 ”的普遍性诉 求 ,本可以视为翻译的一个方面的追求 ,也可以认 为是人类文化整体的那种趋向。但是 ,我们不能不 对此产生疑问 :假若大家的思路彼此一致 ,我们不 过观点不同 ,这是否意味着 ,跨文化交流真的就没 有必要了 ? 用钱氏本人在另一处所说的 ,我们之所 28 ① ② 这是钱氏的《谈艺录 ·序》中的文字 ,可以说明他的治学目 的。此《序》是他在 1942年《谈艺录 》初次出版时作的 ,后来一直保 留在这部著作之中。见钱锺书 ,《谈艺录》,第 1页 ,北京 :中华书局 , 1984年版。 这是钱先生 1945年 12月 6日在上海美军俱乐部的讲稿 《谈中国诗》的节译。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 4期  以翻译就是为了“消灭翻译 ”,就是为了引导读者去 “学习外语”吗 ?[ 16 ]那么 ,在本体论意义上 ,翻译所欲 彰显的“异”及“他者 ”又到那里去寻觅呢 ? 如果只 有外语之中才有“异 ”、才有“他者 ”的存在 ,我们的 民族语言还需要与那样的外语交换它可能含有的 资源价值 ,有可能显现其文化未来的命运吗 ?   四、寻找历史性的翻译 如果我们按照雅各布森的解释 ,则翻译最终将 消逝在语言的“结构 ”中 :语言之所以成为语言 ,它 就是人类的一切。在海德格尔那里 ,我们可以找到 类似的思路。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 ,海氏的解释学 倾向于将翻译下降到语内的某个角落 ,使之只能发 挥某一种语言的优势或为显示这一优势而进行肆 意的发挥。这同样将翻译的跨语言作用彻底否定。 如果说 ,在雅各布森那里 ,是西方结构主义思想家 们虚构出来的某种同一的人类语言或“结构 ”,在统 治、支配人类的思想 ,因而也在操控翻译的话 ,那 么 ,毫无疑问 ,在海德格尔那里 ,作为某种解释的翻 译仅仅是德国思想的某种工具 ,即显现这种思想的 奇妙与优越性的手段 :似乎只有它才配得上经典哲 学 ,才能实现与“前苏格拉底 ”时代的哲思的相互 “沟通 ”,与此同时达到将后者“毁灭 ”的真正目的。 而在钱锺书的思路中 ,翻译不过是证实“心同理同 ” 的普遍大法的一个实例。即使需要翻译 ,那也是外 语的魅力诱惑所致。翻译是不应当存在的。因为 , 人类文化既然已经立足于“同 ”,在出发点上已经达 成了“同一”、实现了沟通 ,可能的就是已经拥有的 , 而外来的原本就是内在的。本来应是资源的分享 , 仅仅表现为言语表达形式的变化 ,而不涉及实质性 的内涵。知识原本已经为我所有 ,外求根本就是无 益的。 雅各布森对“结构 ”形式化的推崇 ,隐含着对翻 译所牵涉到的语言差异的否定。而钱锺书对“心同 理同 ”的强调 ,也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无视不同语言 的实质性内涵或精神的不同的可能性。因而 ,他的 “反交流 ”思想突出地表现为对某种“普遍精神 ”的 认同。与二者相反 ,海德格尔无限夸大民族语言的 作用 ,试图在封闭的文化系统之中突出德语至上 主义。 很明显 ,即使明言为翻译分类定性的理论家 , 也很难说是在为翻译张目。实际上 ,透过上文的分 析可以看出 ,雅各布森在根本上彻头彻尾否定了翻 译的可能性。因为 ,雄居一切之上的“结构 ”已经预 先同化了一切 ,翻译所能带动的“异 ”根本无法出 现。积极倡导解释学的哲学家 ,也未必真正走出了 文化的历史既定性 ,反而自我封闭地将自己的思想 局限于民族语言的霸权情势之中不可自拔 ,进而将 翻译扭曲为语内暴力导致的虚无主义。而博学的 大家巨子 ,也并不能正视翻译的那种求异的力量显 示 ,反而一味在“打通 ”的知识追求下 ,只留下外语 这一条追求知识、沟通他者的途径。 因此 ,我们从 20世纪的这三位理论家那里所 能看到的 ,便只能是一种无视翻译的翻译观念 :在 雅各布森那里 ,它是至高无上的“结构 ”形式化的统 一中的无价值的东西 ;在海德格尔那里 ,它表现为 内在对外在的否决与毁灭 ;而到了钱锺书那里 ,它 不折不扣成为学习外语的需要与印证普遍精神的 代名词。总之 ,总有一种东西要取代翻译 ,而翻译 即使不是可有可无的 ,也只是可资利用的、代人立 言的。没有自身存在的翻译 ,在强力的异化中 ,丧 失了它的自我 ,甚至找不到这种自我的文化定位。 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三种观念的反面来看问题 , 就会发现 ,翻译应该是超越任何同化的“结构 ”,应 该是超越个别语言的 ,也应该是异于普遍精神的。 那么 ,难道只有这样才能对翻译进行再概念化吗 ? 这些特性不都是它的理想形态吗 ? 这不是在显现 , 翻译并没有自己的历史性 ,因而在过去的人类历史 当中找不到立足之地吗 ? 参考文献 : [ 1 ]Roman Jakobson. On L inguistic A spects of Translation[A ]. In Reuben A. B rower ( ed. ). O n Translation [ C ]. 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 2 ]桑普森 1罗曼 ·雅各布森 [A ] 1伊丽莎白 ·迪瓦恩等 编 ,贺仁麟总校译 120世纪思想家辞典 ———生平 ·著 作 ·评论 [ Z]1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612921 [ 3 ] Terry Eagleton1L iterary Theory, A n In troduction [M ]1Ox2 ford: Basil B lack Publisher L im ited, 19831 [ 4 ] George Steiner, After Babel1A 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2 la tion [M ]1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0113151 [ 5 ]张祥龙 1海德格尔传 [ Z ] 1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 199812711 [ 6 ]海德格尔 1林中路 [M ] 1孙周兴译 1上海 :上海译文出 版社 , 19971571 [ 7 ]理查德 ·沃林 1海德格尔的弟子 ———阿伦特、勒维特、 约纳斯和马尔都塞 [M ] 1张国清译 1南京 :江苏教育出 版社 , 20051871 [ 8 ]让 ·波伏勒 1在法国 [A ]1贡特 ·奈斯克与埃米尔 ·克 特琳 1陈春文译 1回答 ———马丁 ·海德格尔说话了 38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 4期  [ C ]1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 20051211 - 2121 [ 9 ]卡尔 ·勒维特 1理查德 ·沃林编 1马丁 ·海德格尔与 欧洲虚无主义 [M ] 1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 19951431 [ 10 ]载氏著 1路标 [M ] 1孙周兴译 1北京 :商务印务馆 , 20001275 - 3521 [ 11 ]载氏著 1海德格尔诗学 [M ]1冯尚译 1李峻校 1上海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51531 [ 12 ]载氏著 1书写与差异 ( ) [M ] 1张宁译 1北京 :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 20011502 - 5251 [ 13 ]蔡新乐 1试论“化境 ”的反翻译倾向及“不隔 ”的理论意 义 [ J ]1外语与翻译 , 2000, (1) 1 [ 14 ]钱锺书 1管锥编 (第一册 ) [M ] 1北京 : 中华书局 ,198611 - 21[ 15 ]钱锺书 1钱锺书散文 [ Z ] 1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1[ 16 ]钱锺书 1钱锺书论学文选 (第 6册 ) [ C ]1舒展 1广州 :花城出版社 , 199011081收稿日期 : 2007 - 03 - 30作者简介 :蔡新乐 ,男 ,河南大学教授 ,博士 ,外语学院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 责任编校 :冯  革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投稿须知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为全国外国语类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本刊热忱欢 迎赐稿。 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 ,赐稿时稿件中有关作者的信息 (姓名、作者简介、工作单 位、基金项目及博士、硕士导师等信息 )一律另附一页提供 ,以便顺利进入审稿程序。 为了保证公正审稿 ,也为了防止丢失 ,所有来稿请以书面稿形式寄给本刊编辑部 , 不要寄给个人 ,也不要用电子邮件寄送。编辑部因人手及经费所限 ,对来稿一律不退 还 ,请作者自留底稿或作好备份。本刊反对一稿多投 ,反对抄袭、剽窃等侵犯他人著作 权的行为。凡来稿三个月内 (寒暑假除外 )未收到编辑部“备用稿通知 ”者 ,可自行处 理。对采用稿 ,本刊有权对稿件作技术性的修改或处理 ,不同意者务请声明。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编辑部 48
/
本文档为【记叙文600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