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考试复习资料

2017-09-07 50页 doc 154KB 17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 货币 记住书中关键性的历史事件,转折点式的变革等等,作为单选题的考试重点识记。 本章重点内容提要: 第一节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为什么,稍微看一下,虽然这是政治经济学的内容) (一)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货币的出现是与商品交换联系在一起的。商品交换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物物直接交换与通过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就是交换的媒介,它解决了物物交换中的矛盾。马克思依据劳动价值说,通过对价值形式发展的分析,论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产生的历史过程。(选择题可能会出现货币发展线索这样的题目) (二)货币...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 货币 记住书中关键性的历史事件,转折点式的变革等等,作为单选题的考试重点识记。 本章重点内容提要: 第一节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为什么,稍微看一下,虽然这是政治经济学的内容) (一)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货币的出现是与商品交换联系在一起的。商品交换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物物直接交换与通过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就是交换的媒介,它解决了物物交换中的矛盾。马克思依据劳动价值说,通过对价值形式发展的分析,论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产生的历史过程。(选择题可能会出现货币发展线索这样的题目) (二)货币的形态 货币存在的形态形形色色,大体可分实物货币、贱金属铸币、贵金属铸币、纸币和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要搞清楚纸币不是唯一的货币,金属货币电子货币等都是)现代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一种信用货币。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选择题类型如:货币在用作什么什么时,它发挥的是何种职能,要对各个职能的定义有深刻理解) (一)价值尺度职能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尺度用以表现衡量商品劳务的价值。货币单位是衡量商品价值的价格。商品价格则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要严格区分这两种不同的、但却容易混淆的功能) 作为商品交换媒介并实现商品价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必须是现实货币,但可由货币符号来代替。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作为支付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三)贮藏货币与世界货币 货币退出流通并作为保存价值的手段是货币贮藏。贮藏货币有种种目的。贮藏的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世界货币则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过去是由黄金实体来扮演,现在则是由某些经济发达国家的货币来充当国际货币。 第三节 货币的币值 (简单题:货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关系) (一)货币的对内币值 金属铸币本身具有内在价值。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不具有内在价值,其所代表的价值表现为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劳务的能力,即所谓货币购买力。价格指数的倒数便是代表货币购买力,它被称为货币的对内价值。 (二)货币的对外价值 货币的价值还可表现为兑换其他货币的比率,即汇率。它被称为货币的对外价值。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间有着内在联系,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两者的变动也可能不一致。 第四节 人民币 (,)人民币是法定货币 人民币的发行。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国家规定:在境内市场流通中,除人民币外,严禁外币计价流通,严禁金银流通;同时,严格禁止妨害人民币及其信誉。人民币存在的形态有现金和存款货币。 (二)人民币是信用货币(简单:为什么说人民币是信用货币,答案参考课本。要搞清楚简单的答题思路:先作判断,如果需要你这样的话。然后解释关键的命题概念,然而阐述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这里的 人民币 信用货币 这两个概念及其内在联系) 1、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银行是债务人(所以体现了信用关系),人民币持有者是债权人,两者间存在一种信用关系。 2、人民币是通过信贷程序(所以体现了信用关系),按经济需要发行的。 第五节 国际货币 (一)世界货币 国际间交易离不开货币。世界货币的功能是执行一般支付手段、一般购买手段和一般财富绝对社会化身的功能。黄金本体曾是典型的世界货币形态。 (二)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的国际货币 在现代各国普遍实行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黄金已基本丧失世界货币地位,而由某些国家的不兑现信用货币取而代之,称之为国际货币。能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货币职能的少数国家货币,必须具有广泛的可普遍接受性和可自由兑换货币的特点。 第二章 信用和融资方式 第一节 信用及其职能 (一)信用的概念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偿还性”和“付息性”是信用的两点基本形式特征。 (二)信用的职能 信用的最基本职能是动员闲置资金并加以再分配,信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注意它是社会大生产中的哪一个环节)环节中的一个范畴,信用分配是建立在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二次分配基础(全书中凡是出现基础、前提、核心、依据这类关键词,一定要注意,这些是出题人作为选择题的首选好菜)上的再分配;银行信用的收缩和扩张直接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和增加。 (三)信用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简答题容易出现,要理解具体发挥功能的途径或者说方式如何,) 广泛集聚资金,支持规模经济(想到银行的发挥功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调节需求结构和总量,进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第二节 信用的基本形式 (多选题一定注意) (一)商业信用 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简答题容易出现)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商品的赊销和预付货款是其主要的做法。商业信用在我国的发展及商业信用票据化问题(定义是什么,有什么经济作用)。 (二)银行信用 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和个人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看书,当作简答题对待)。 (三)国家信用 中央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同国内外其他信用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信用关系。分内债和外债,内债主要采取发行政府债券的形式。国家信用的积极作用。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的关系(看书,当作简答题对待),国家信用在我国的发展。 (四)消费信用 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直接用于生活消费。消费信用有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区别如住房抵押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的区别。消费信用的经济意义(这个题目值得注意,与经济你我生活直接相关,当作论述题看待)。 (五)民间信用(简略看) 也称个人信用,是指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关系。民间信用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本节是以授信或受信主体为标准对资金借贷活动进行的分类研究,旨在阐明金融理论中最基本的和实际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传统信用形式,而信托信用、租赁信用、保险信用、典当信用等其他信用形式,由于有些在专门的章节论述,有些对整体经济活动影响不大,故在本节不予论述。市场经济越是发展,信用形式就越是趋于多样化。在现代经济中,融资方式或渠道也不仅仅局限于信用方式,下一节中将提到的产权投资也已发展成了一种大众化的投融资方式。 第三节 直接融资方式和间接融资方式 (一)直接融资方式与间接融资方式各自的特点(论述题要求看待) 在直接融资方式中,资金盈余者直接持有资金短缺者的债权或产权凭证,对其予以融资,金融中介机构仅提供便利资金和金融工具流通的服务; 在间接融资方式中,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作为借者和贷者的集中站在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一方面把资金盈余者的盈余资金以自己为债务人筹集起来,另一方面,又以自己为债权人对资金短缺者提供资金。 (二)金融市场的发展使产权投资成为大众投资方式 传统上,产权投资涉及数量大、无到期期限,不适合于短期闲置资金的投资,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股票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的大众化发展,产权投资成为一种大众投资方式,产权融资在直接融资中的比重大大提高。 (三)我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及融资方式和结构的发展状况 我国投融资体制已由财政主导型转为金融主导型,完善金融体制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间接融资方式一直居主导地位,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有客观需要;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将推动直接融资方式的应用,使融资方式的总体结构趋向均衡。 (四)金融证券化对融资方式及其结构的影响(要结合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进行理解,因为它模糊了或者说沟通了两种不同的融资方式) 金融证券化(securitization)一般是指银行贷款和其他资产转换成可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有价证券,即资产证券化;从广义角度看,公司融资方面的证券化也在证券化范围之内。资产证券化贯通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连接了各类金融市场。认识世界金融证券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可能性,对于预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模式的发展,确定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确定投融资策略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 利息和利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有关利率的各种概念和利率总水平决定的一般原理,了解我国利率体系的发展状况、制定利率政策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把握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及所需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了解利率期限结构的概念及其在利率预测和债券投资管理中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利息和利率的基本概念 (一)利息和收益(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从本质上说,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态,是利润的一部分;在西方教科书中,利息常被表述为:货币所有者因出让货币使用权而从借款人那里获得的补偿,或者,是资金短缺者从市场上筹集资金的成本。应该说,这是对借贷关系表象的描述。 收益是投资者通过投资取得的收入,投资收益由基本收益和资本收益两部分组成。利息和股息收益是投资的基本收益,资本收益是因资产价格上升而形成的价差收益。 (二)利率和收益率(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利率是一种反映利息水平高低的相对指标,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收益率由基本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两部分组成;利率和收益率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有价证券的实际收益率也被称为有效利率。 (三)利率的种类 单利率和复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基准利率、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第二节 利率总水平的决定因素 (简答题的重点或者可能多项选择) (一)利率水平决定的一般原理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决定利率总水平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银行经营成本、社会经济运行周期、预期价格变动率、历史利率水平、国际利率水平、汇率和国家经济政策。 (二)我国利率体系的发展 利率体系的含义;传统上官定利率与民间利率并存的双轨利率体系;利率体系改革初步形成多层次体系: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利率。利率体系发展目标:要形成一套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的、中央银行可以有效控制的、多层次的、有弹性的、能够充分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利率体系。 (三)我国利率政策的主要决定因素(多选题的重点) 传统上主要考虑:企业利息承受能力、通货膨胀率、银行成本、社会资金供求,通过利率政策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今后要使市场利率总水平主要由资本平均利润率、市场资金供求和物价总水平的变动等经济因素决定,使利率能够真正发挥引导资金流向、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1.领会:传统上,我国利率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及主要决定因素。 2.应用:我国应如何发挥利率引导资金流向、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第四章 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一)金融体系的职能(简答题的重点) 1、一国金融体系最基本的经济职能首先是充当资金流通的媒介,使资金盈余单位的资金迅速流向资金短缺单位,让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这一职能的实现要借助于两种方式:间接融资方式和直接融资方式。 2、金融机构体系还承担为社会提供和创造货币的职能。 3、此外,各国金融当局作为金融体系的最高监管机构还发挥稳定金融体系、保障金融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功能。 (二)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体系是指一国金融机构按照一定的结构形成的整体。 各国金融体系各有特点,通常可把它们分为三类:各种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三)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途径:在各解放区银行的基础上组建中国人民银行,没收官僚资本银行,改造民族资本银行,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的“大一统”的金融机构体系。 (四)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多选题)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1)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体系; ( (2)多元混合型金融机构体系; (3)中央银行制度下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二节 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商业银行是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吸收单位和个人的存款,从事贷款发放、投资等获取利润的企业。 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包括(多项选择):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变货币收入为货币资本;发行信用流通工具。 (二)商业银行的类型和组织形式(区别于中央银行的类型) 目前,世界各国商业银行大体有两类:一类是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一类是综合型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有以下几种: (1)单元银行制; (2)总分行制; (3)控股公司制; (4)连锁银行制; (5)跨国联合制。 (三)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 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体系由国有商业银行、地区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外国独资商业银行等构成。它们对我国经济发展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居于特殊的地位。 第三节 中央银行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 中央银行制度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必要性(简答题的重点之一)在于:统一发行银行券;集中办理全国票据清算;为商业银行提供最后的资金支持;代表政府管理金融业。 中央银行的类型主要有:单一型;复合型;跨国型以及准中央银行型。 (二)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金融监管机构,行使的基本职能包括: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三)我国的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全国的金融业,是政府机构的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银行同其他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一样行使中央银行的各项职能。但在具体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过程中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第四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 是以合约方式定期定量从持约人手中收取保险费,然后按合约规定向持约人提供保险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各种基金公司 通过向个人出售股金份额以筹集资金,然后利用筹集的资金投资购买多样化的股票和债券组合。基金公司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三)信托投资公司 是接受他人委托、代为管理、经营和处理经济事务的金融机构,是以受托人身份经营现代信托业务的金融企业。 (四)投资银行 是从事证券发行、买卖、以及协助公司进行兼并和收购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有些国家投资银行也称作证券公司,行使与投资银行同样的职能。在我国,目前投资银行业务也主要由证券公司承担。 第五节 政策性金融机构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性质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活动,按政府发展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配合宏观经济调控的金融机构。我国现有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营特点(多项选择题)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是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资金来自国家预算拨款和在国内外发行金融债券等;经营讲求保本微利。 第五章 商业银行业务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简答题或者论述三个原则之间的矛盾和相互联系)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坚持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 为实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发展过程。 (各个理论背后的历史经济原因以及各个理论具体的内涵是什么,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各自有什么意义)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其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包括存款类资金来源和非存款类资金来源(这也是可以形成银行负债的,不要以为只有存款才是银行负债)。 (一)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结合巴塞尔协议理解各种资本的定义,以及各个要求的比率) 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构成。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一部分来自于财政拨款,一部分来自于银行自身的结益(净利润)。 (二)存款类资金来源 这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包括各种存款账户所吸引的资金。主要有(多选题):活期存款账户、个人支票与储蓄存款账户、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账户、定期存款账户等。在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中,居民储蓄存款是最主要的部分。 (三)非存款类资金来源 商业银行的非存款资金来源包括从短期货币市场借入的资金,在资本市场发行的长期债券以及银行自身的资本金。 (四)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变化(了解这一变化之后的经济原因和推动力) 近年来,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出现了活期存款定期化倾向和借入资金占负债比例上升的趋势。这些变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三节 储蓄存款 (一)储蓄存款的原则和种类 储蓄存款是商业银行重要的资金来源。在我国这一点表现得尤其明显。 商业银行办理储蓄存款的原则是(多项选择):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 储蓄存款的种类主要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保值储蓄等。 (二)储蓄存款的作用(简答题) 储蓄存款的作用表现在:积累资金、引导消费、将现期货币购买力转化为未来货币购买力。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一)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内容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体系对通过负债业务形成的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内容有:现金资产业务、贷款、贴现和证券投资等。 (二)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多项选择)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放同业以及托收中的现金。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具有流动性强、安全性高、交易成本低的特点。是维护商业银行支付能力的第一道防线,也称为一级准备。 (四)贴现 是指商业银行按一定的利率购进未到期票据的行为。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贷款。 (五)证券投资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是以有价证券形式购入资产的行为。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目的是取得收益、降低风险和补充银行的流动性。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主要对象(单选题)是政府债券。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其他业务 (一)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体系通过为客户办理支付、进行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各项业务。包括汇兑业务、结算业务、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银行卡业务等。 (二)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区别和联系)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种类(多选题)主要有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承诺、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各阶段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2)负债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如何, (3)现代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实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4)《巴塞尔协议》对资本有何规定, (5)近年来,国际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发生哪些变化(特别结合花旗银行等世界一流银行的负债结构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变化对商业银行有什么影响, 第六章 信托与租赁 (本章以了解和记忆为主,理论的东西不多) 第,节 (,)信托 信托是财产的所有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签订合同,将其财产委托信托机构全权代为经营、管理或处理的行为。 信托行为的形成,一般需要有三个条件,即信托行为、信托财产和信托关系人。 (二)信托关系 信托关系是指信托行为形成的以信托财产为中心的当事人之间的特定的法律关系。信托关系中的当事人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自然人和法人都可以成为信托关系人。 (三)信托财产 信托财产是信托关系的核心,是指委托人通过信托行为转移给受托人,并由受托人按照信托合同规定的目的进行管理和处理的财产,也包括管理和处理财产所获得的收益。 (四)信托的种类 信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多种分类(多项选择题重点)。包括:商事信托和民事信托;公益信托和私益信托;设定信托和遗嘱信托;自益信托和他益信托;国内信托和国际信托;资金信托和非资金信托。 (五)信托的职能(简答题备考重点) 信托的职能主要有: 1、财务管理职能; 2、资金融通职能; 3、信用服务职能等。 第二节 信托业务 (一)资金信托 是指以货币资金为信托财产,各信托关系人以此建立的信托。资金信托最根本的特征是以货币形态的信托财产为中心,信托终结时,受益人所得到的是货币形态的资产。资金信托分为普通资金信托和特定资金信托两种形式。资金信托的种类主要有融资性资金信托、投资性资金信托和基金性资金信托。 (二)动产信托 是属于财产信托的一种。动产信托是以动产为标的物的信托。动产信托方式一般有三种:管理处理方式、处理方式和管理方式。 (三)不动产信托(理解其对经济作用) 是指以不动产作为信托标的物设立的信托,即委托人把不动产的产权转移给信托机构,信托机构作为受托人按照信托契约的规定对不动产进行保管、管理或处理的一种信托业务。 第三节 租赁业务 (一)租赁的概念(理解记忆这个定义) 租赁业务是由一方(出租人)把自己所有的资本设备租给另一方(租用人)在约定的期限内使用,而由租用人依约按期付给出租人一定数额的租金。在租赁期限内,设备的使用权转给租用人,但所有权仍属于出租人。 (二)融资性租赁(重点记忆定义、功能以及经济作用意义) 是指出租人(租赁公司)用资金购置承租人(需要设备企业)选定的设备,按照签订的租赁协议或合同将其租给承租人长期使用的一种融通资金方式。是现代租赁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三)服务性租赁 也称为经营性租赁或管理租赁。用于解决企事业单位对某些大型设备一次性使用和临时短期需要,是一种非一个租期内全部或大部分回收设备价值的租赁形式。 第七章 保 险 (本章重点记住书本中已经列成体条条的各种原则、特点等等,本章对经济理论的理解要求不高) 第一节 保险的概念和职能 (一)保险的概念 保险是以契约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 (二)保险的基本职能(多选题) 保险的基本职能是组织经济补偿。保险补偿包括危险转移、损失分摊和实施补偿等内容。 第二节 保险的种类和原则 (一)保险的种类 保险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要了解不同分类标准下保险的种类,多选题容易出现)其目的在于方便对保险的管理。 (二)保险的基本原则(理解每一种原则的具体内涵、并理解为什么需要这些原则,这时本章的重点核心内容) 保险在经营中要坚持最大诚信原则、可保利益原则、近因原则和补偿原则。 第三节 保险合同与保险市场 (一)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是保险契约,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的关于接受与转移危险的法律性协议。保险合同既有经济合同的一般属性(要理解记忆经济合同的一般属性),也有自己的特点(已经考过,但是还要注意一下,这是本文的重要知识点)。 (二)保险合同的要素 保险合同的要素是指构成保险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 保险合同包括成立、转让(了解哪种保险合同可以转让,需要什么条件,区别一些书中的三种保险的转让条件,容易在单项选择题中出现)和终止诸内容。 (三)保险市场(一般了解) 保险市场是保险商品劳务交换关系的总和。现代保险市场一般由保险供给者、保险中介人和保险需求者三方组成。 第四节 保险业务 (一)财产保险 是以财产及其有关的利益作为保险标的或以造成经济损失的损害赔偿责任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目前我国的财产保险(多选题)主要有: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国内货物运输保险以及农业保险等。 (二)人身保险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作为保险标的,并以人的生命、死亡、疾病或遭到伤害为保障条件的一种保险。主要有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疾病保险。 (三)涉外保险 是相对于国内保险而言的,是指保险标的或保险责任已跨越国界或带有涉外因素的保险活动。主要有海上运输货物保险和海上运输工具保险。 (四)责任保险 又称第三者责任保险,被保险人依法对第三者负损害赔偿责任时,由保险人承担其补偿责任的一种保险。有产品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 (五)再保险(重点掌握的概念) 也称分保,指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签订保险契约后,为将其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全部或部分地转移出去,再与其他保险人就同一保险标的签订保险契约的经济行为。是以原保险契约的存在为前提的。 第五节 保险业务管理 (一般了解,没有什么理论) (一)展业管理 是指保险企业合理运用自身和社会的力量,以最佳组织众多的人参加保险。展业管理是保险业务管理的基础。 (二)承保管理 是对保险合同签订过程中各项工作的管理。承保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保险企业的经营稳定性程度。 (三)理赔管理 是指在保险标的发生约定危险事故而遭受损失时,保险人根据合同规定,为履行经济补偿义务而进行的业务管理。包括责任审定管理、损失核赔的管理、损余处理的管理。 (四)防灾管理 防灾管理是指保险企业认识和衡量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采取一定方法,以最经济的代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危险以及补救危险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 (五)再保险管理 再保险业务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分出分保管理和分入分保管理。 第八章 金融市场运行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功能与构成 (一)金融市场的定义 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交易的市场组织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概念,而非特定场所的概念。 (二)金融市场的功能(简单题重点备考题) 金融市场的最基本功能是媒介资金融通、合理配置资源;金融市场还具有支持规模经济的功能;价格发现的功能。 (三)金融市场的要素分析 金融市场一般包括以上要素(多选题):交易对象;交易工具;交易主体;交易价格;交易的组织系统。交易对象是货币资金的使用权。交易工具有传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主体分筹资者、投资者和作为调控者的中央银行。交易价格与资产价值的偏离决定投资者的买卖行为。交易的组织系统传统上划分为交易所交易和场外交易两种。 第二节 金融市场运行的微观基础 (实际讲述三个关键概念:成本、收益、风险的内在联系和矛盾冲突) (一)筹资者对成本和风险的权衡 筹资者追求低成本、低风险,要对不同筹资方式、筹资种类进行成本和风险的权衡,实现效用最大化。 (二)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的权衡 投资者追求高收益、低风险,要对不同的投资对象进行收益和风险的权衡,实现效用最大化。 第三节 金融市场运行的宏观考察 (一)从市场运行的核心机构角度考察 从这一角度考察,金融市场是由以银行为核心的市场运行和以券商为核心的市场运行所构成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转化的有机整体。其中的两个子市场又有各自纵向的市场体系结构。以银行为核心的市场体系是由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之间的交易市场、商业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市场和商业银行与企业和个人的存贷款市场组成的。以券商为核心的市场体系是由券商之间的直接交易与企业和个人委托券商交易这两个层次构成的。 (二)从市场的职能角度考察 从市场最初的职能出发,金融市场可以分成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发行市场是在国民收入账户核算体系中出现储蓄投资缺口的部门以筹集资金为目的发行有价证券的市场;发行市场的主体构成。 流通市场是为已发行证券流通的交易机制;交易市场的主体构成;场内交易市场:订单驱动机制、报价驱动机制;场外交易市场。 从市场职能的发展(注意究竟按什么分类,以及具体的类别有什么)来看,金融市场又可分为传统金融市场和衍生金融市场。传统金融市场执行金融市场媒介资金融通的传统职能,衍生金融市场则是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传统市场而创造的以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为基本功能的市场机制。 (三)从金融工具的存续期限角度考察 从这一角度考察,金融市场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交易一年及一年以下的金融工具:资本市场交易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资本市场是筹集长期建设资金的市场,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货币市场是资本市场的必要补充,对市场价格的形成,市场流动性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货币市场又包括几个子市场。(重点理解货币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书中有论述,分析其答题的思路和结构,比如分别从哪个角度分析其作用,这些角度有什么内在经济联系,从而自己揣摩答题的一般范式) (四)其他考察角度综述 按金融工具的种类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认股权证市场、期权市场、期货市场、掉期市场、保险市场、信托市场、租赁市场、存款单市场、抵押市场、商业票据市场;从市场参与者的国籍身份考察,可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从市场参与者的性质和交易数量来划分可分为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 综合应用题目:分析说明金融市场深入发展的意义。(好像某年考过,学会从已有的考题答案中寻中出题人所认为的标准的答题思路和结构、逻辑) 第九章 证券市场投融资业务与风险管理 (一般了解,理论的东西不多) 第一节 从事证券市场投融资业务的基本规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颁布及其基本内容 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为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 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对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上市公司收购、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交易服务机构、证券业协会、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等作了法律规定。 (二)证券发行、交易的基本原则 证券的发行、交易活动,必须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证券的发行、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应当遵守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证券的发行、交易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欺诈、内幕交易和操纵证券交易市场(三大罪恶行为,多选题)的行为。 (三)持续信息公开制度 证券发行人具有持续信息公开的义务;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作出的公告: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财务会计报告、上市报告文件、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等。公告要求: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陈述或重大遗漏,公告前不得泄露其内容(已经考过。但要从中学会筛选出绝对不可能正确的多项题选项,即使对该题目没有多大把握,要学会从一般经济原理分析问题。) 第二节 股票市场的投融资业务 (,)股票的特点与种类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股东身份的有价证券,没有固定的定期收益和本金支付的承诺。股票分普通股和优先股两大类;普通股的特点;优先股的特点;中国种类繁多的普通股。 (二)股票融资的利弊分析(与优先股融资利弊的比较,论述题,重点备考题) 普通股融资的好处在于,普通股筹集的资金不需归还、无固定的股利负担、可以增强公司的举债能力、发行比较容易、可以提高公司及其产品的知名度等。发行普通股的问题在于,普通股的资金成本较高、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增发新股会降低普通股的每股收益、股票上市后公司需定期公布财务状况,保密性差,股票交易易被人为操纵、影响公司形象。优先股筹集的资金也不需归还、资金成本相对固定、可以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和举债能力、不会分散股东控股权,但优先股的资金成本率较之债券要高、发行数额过大仍会给公司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 (三)股票的发行 股票发行由“审批制”向“核准制”的转化。股票发行有新建企业第一次发行股票(两种方式)和老企业续发股票(多种原因)这两种情况。股票公开发行有上网定价、全额预缴款、比例配售、认购证、竞价、储蓄存单五种基本发行(多选题备考)方式。股票发行价格有面值发行和溢价发行两种,采用溢价发行的,其发行价格由发行人与承销的证券公司协商确定,报证监会核准,决定发行价格的因素。 (四)股票投资的风险收益分析 股票投资的收益包括货币收益(股息分红收益,流通市场上的价差收益)和非货币收益(表决权和选举权)。股票投资的风险从影响面上分有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五)如何投资股票 选股、选时、选势是股票投资决策的三个基本环节。投资决策有基础分析法、技术分析法和数量化方法三种可供选择。上市公司收购问题。 第三节 债券市场的投融资业务 (一)债券的种类 按发行对象可划分为国家债券、地方政府债权、金融债权、企业债权、国际债券。按利息支付方式可划分为附息债券、贴现债券、存款单式债券。按期限可划分为短期债券、中期债券、长期债券。 (二)债券融资的风险收益分析 国债融资较之税收渠道融资的决策过程相对较短,决策程序较为简单,所遇到的阻力较小。良好的发行及流通市场也有助于降低发行成本。但过大的国债发行余额导致赤字财政,影响国家的信誉,甚至会威胁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企业债融资可以使企业筹集到巨额的长期资金,但因企业债的信用风险较大,流动性较差,因此企业债的发行成本较高,限制条件也较多。到期又有还本付息的资金压力。随着金融创新的增多,企业债所附选择条款也大大增多,财务核算比较复杂。 (三)债券的发行 发行价格的水平通常低于(贴现发行)或等于面值(面值发行)。发行条件的设计包括发行金额、期限、偿还方式、票面利率等的确定。发行方式可选择公募发行(募集发行、竞标发行、销售发行)或私募发行。债券发行前需进行信用评级。 (四)债券投资的风险收益分析 违约风险和利率风险是债券投资面临的基本风险。收益来自票面利息收益和到期前卖出时的价差收益。债券的风险和收益都是有限性。 (五)如何投资债券 进行债券投资管理必须重视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投资管理的核心是利率风险管理。基本策略分保守型、进取型、混合型三种。 第四节 投资基金市场 (一)投资基金的概念 投资基金是一种集合投资的机制。投资基金具有多元化投资、专家理财、流动性强的特点。 (二)投资基金的类型 按基金组织设立方式可划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按发行后基金单位可否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按投资目标可分为增长型基金、收入型基金、收入增长混合基金、指数基金、国际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三)投资基金的收益风险分析 投资基金的收益构成:买卖投资基金的价差收益;投资基金的分红派息收益(包括来自基金投资的股息、利息收益和资本升值收益)。 投资基金的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市场整体下跌造成基金资产净值的下跌和基金供求变化引起的封闭式基金市场价格的波动);经理人风险(包括经理人经营管理水平的风险和道德风险)。 (四)组合投资的理念 选择相关度低的资产进行组合可以有效地分散和降低风险;组合投资在分散和降低风险的同时,并不必然导致收益的降低,负相关的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可以构成低风险、高收益的组合,组合投资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为目标。 (五)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 1994年以前批准设立的投资基金的发展状况;1997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布和1998年证券投资基金(哪两家,考点)的设立和运作; 发展风险投资基金的意义与对策(论述题备考重点)。 第五节 衔生金融工具及其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一)主要衍生金融工具介绍 期货合约及其账户处理的特点;期权合约的种类及各自的风险收益特征;掉期合约及其基本业务流程 (二)衍生金融工具在风险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凤险管理是指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及一定的交易策略对投资组合的头寸状态进行有效的修订,以求化解组合管理无法克服的系统风险。衍生金融工具的作用在(多选题)于:套期保值;资产组合上价格发现;投机。 第十章 对外金融关系 第一节 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与外汇收支(了解定义和两个概念的区别联系,简答题) 对外金融往来是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际收支,就是一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间各种经济交易和交往的综合记录和反映。外汇收支是国际收支的重要内容,但又有所差异。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熟看该表,知道其项目以及子项目内容。记住投资收益属于哪个项目) 一国的国际收支综合反映在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该表采用复式记账原理编制,一般包括以下收支项目: (1)经常项目,含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和转移性收支; (2)资本项目,含长期资本往来和短期资本往来; (3)平衡项目,含国际储备和错误与遗漏。我国国际收支的特点。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弄清区别和联系,简答题) (一)外汇的内涵 外汇是以外币所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外汇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外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手段等。外汇与外币的联系和差异。 (二)汇率制度(汇率的换算,谨防计算题要考,结合利率利息的计算) 汇率就是两种货币兑换的比率。汇率的表示有: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美元标价法。 汇率制度大体可分两种类型: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目前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要了解中国的汇率制度安排) (三)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汇率水平变动对一国的进出口有影响,但因商品供求弹性和外贸的差异,影响程度会有所不同。汇率也是调节经济的一种杠杆。它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因经济管理体制变化而有所不同。 此外,汇率对资本流出入,尤以短期资本流动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节 利用外资 (一)利用外资形式 利用外资也是我国一项长期国策。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有:出口信贷、银行信贷、对外加工装配与补偿贸易、发行债券、外商直接投资、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外国存款等等。 对于各国利用外资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其不同特点,结合国内需要加以使用。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条件较优惠,应力争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不形成对外债务,并可相应引进新技术和管理经验,应予以重视;银行贷款使用灵活,来源较宽,但利率相对较高,要积极、慎重从事。总之,要采取多种形式融资,扬长避短,保持各种债务结构的合理比例,提高借用外债的使用效益。 (二)外债管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外债定义为: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已拨付尚未清偿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外债管理包括建立债务管理制度、检查外债使用情况、及时反映外债信息等。我国外债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第四节 外汇管理 (一)外汇管理的含义 外汇管理是指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所实施的一种限制性的政策措施;世界各国外汇管理制度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全国的管理、部分管理、基本不管理。 (二)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 我国外汇管理制度属于部分管理,对经常项目实行可以兑换;对资本项目实行一定的管制;对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实行监督管理;保税区实行有区别的外汇管理。在上述原则下确定具体规定。 第十一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三个货币需求理论,要理解其核心内容是什么、彼此区别在那里,各自强调的重点有什么区别) (一)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理论(要点) 马克思的论述是以存在金流通和大量黄金储藏为假定条件的。决定流通中货币量因素:商品销售量;商品价格;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其关系可列式如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次数。 对于纸币的流通,马克思指出:不论流通中纸币数量有多少,只能代表流通中客观需要的金币需要量;当流通中纸币数量超过客观货币需要量时,会导致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通常称之为纸币流通规律。 (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建立了货币需求动机分析理论。货币需求动机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投机动机和货币需要取决于利率的变动。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式为: M,L1(Y),L2(r) (三)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从微观主体行为出发,强调货币数量与物价之间的因果关系。其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变量,一类以恒久性收入(区别于凯恩斯的当期收入)为代表;另一类是机会成本变量,它们决定微观主体是存货币还是存债券、存股票、存实物资产。其货币需求函数式为: ,f(y,ω;rm,rb,re, ? ;u)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的口径(精确记住三个口径所包含的内容) 货币供给是指流通中所有货币的总量,其中包括现金存量。各国一般都对货币供给作多层次划分,不过具体划分的层次不尽相同。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依据是以流动性大小为标准。我国目前划分为M0、M1、 M2三个层次,各包含一定内容。 (二)银行是现代经济中货币供给主体 在国民经济中,企业、财政部门(含行政单位)和居民个人有经常的货币收支,如果暂时抛开向银行借款这一点,从总体上说都要量入为出。银行一不能发行货币,二不能开空头支票,因此只能在现有货币供应总量范围内收支,不可能增加社会货币供应总量。如果它们的支出超过收入,必须向银行借款,而银行具有创造信用货币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这种需要。 银行在扩大货币供应中的作用,因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不同性质而异。 (三)商业银行与货币供给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不断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商业银行在其存款业务活动中,会派生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存款总量,从而扩大货币供给量。但这种派生能力受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制约,呈现递减趋势。这种关系式为: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存款准备率,原始存款×1/存款准备率(计算题的几乎必考之一,了解他的几个扩展形式) (四)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要区分开中央银行货币供给乘数和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倍数之间的根本区别和计算方式的不同,这也是计算题的重要考点,核心考点) 在货币供给创造机制中,基础货币占有重要地位。基础货币的构成: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这两者的总和,表示为B,R,C.从中央银行看,基础货币表现为其负债。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量变化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的能量。基础货币量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式可表示为:Ms,B?m,而货币乘数m,(C/D,1),(C/D,R,D)。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及其他手段调节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给总量。 (五)制约货币供给量的因素(重点把握,要会运用分析具体实际的经济问题) 银行在技术具有上述扩张货币供给的能力,但实际能供应多少不完全取决于银行,还受企业需要贷款的程度、居民持有现金的比率和居民收入水平变化诸因素,即社会再生产的内在诸因素所决定。 第三节 货币供求的均衡与社会总供给总需求 (综合性论述题目,如果考,说明考试难度增加,一定要理解,这对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很大的益处,涉及到商业银行、信用、货币供给等几乎全部货币银行学的内容) (一)货币供求的均衡与非均衡 货币均衡与否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而言。货币主管当局一般要根据货币需求的变化,相应调整货币供给,以达到货币供求均衡。在我国集中经济体制时期,曾多次出现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情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供给可能过多或者不足,并在物价变动上得到明显反映。 (二)社会总供给与货币需求 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表现为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统一过程。无论是组织生产或实现销售,都需要一定量的货币为之服务,提出对货币的需求。社会总供给从商品、劳务数量和价格诸方面影响货币的需求量。 (三)社会总需求与货币供给 社会总需求作为一定时期内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由该时期内货币供给量与货币流通速度之积构成。银行货币供给,一部分直接形成投资需求,另一部分则经过分配与再分配过程,形成企业、政府和个人的收入,然后经支出再构成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四)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 基于上述的内在联系,两种平衡间也密切相关。在货币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的情况下,根据货币需求量公式可得: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这一等式表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也可以保持平衡。因此,正确组织货币供给,使其与货币需求符合,是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一项重要问题。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 (这一章大家要注意,以前可能不是重点,但是今年中国出现通货膨胀趋势,因此,很可能出现在简答题和论述题中,比如考通胀类型、如何治理等等)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如何为通货膨胀科学定义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传统的通货膨胀概念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一般把通货膨胀定义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不过,通货膨胀总是一种货币现象。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通常度量是计量物价水平的变动幅度。常用的指数有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等,其中多以消费物价指数为准。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 通货膨胀成因理论主要有三种:需求膨胀型;结构失调型;成本推动型(理解具体所指以及他们彼此的区别和联系)。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随着我国经济生活的多样化发展,通货膨胀成因也趋于复杂。因而也有多种解释,主要有:投资膨胀、消费膨胀、成本推动、结构失调等。 第三节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一)几种不同的理解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西方经济学界有三种观点:促进论;促退论;中性论。我国多数学者认为,通货膨胀的促进作用只表现在初期的极短时间内,从长期来看是有危害的。 (二)通货膨胀消极效应 通货膨胀超过一定限度则会不利于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表现在生产方面,通货膨胀会打乱生产正常秩序,导致投资下降和生产萎缩,打击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在流通方面,通货膨胀会引起商品流通畸型发展,发生抢购、倒卖和投机活动,加剧市场供求矛盾;在分配方面,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会打乱正常的分配秩序,削减生产劳动者的收入;在消费方面,个人必要的消费品供应得不到保证,劳动者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所下降。(标准的答题方式和很好的框架结构,希望大家好好体会。因为要探讨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那么,就要分析它对社会大生产的作用渠道,而社会大生产分为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因此,只要分别阐述通胀对这四个方面的影响,再综合概括,就很完美了)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 (记住有哪些措施,可以借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政策出路) (一)治理的一般措施 实行财政金融紧缩政策;管制工资和物价;实行币制改革。 (二)我国对通货膨胀的治理 过去的治理主要从紧缩需求入手,80年代以来在紧缩的同时还从增加供给上下功夫。随着改革的深化,在调节控制上出现新的做法。 在具体治理措施上主要有: 1.调节控制社会总需求。这通常是首先采取的措施,具有“釜底抽薪”的作用。具体措施不外是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财政收入和节约财政支出,严格控制贷款总规模和货币发行数量,控制消费基金增长,积极引导居民消费等。其最终结果都落在控制货币供应、压缩社会总需求上。 2.增加商品有效供给。这是治理的根本之道。具体办法:一是适当增加对紧缺商品的投资,尽快增加产出;二是在已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更主要的是调整资金投放结构,包括财政支出和贷款,以调整产业结构,支持紧缺商品的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节 通货紧缩 (概念性了解,知道其表现症状。) (一)通货紧缩的内涵 通货紧缩是通货膨胀的对称。通货紧缩的主要标志是:物价连续下降;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或增长率锐减;同时经济连续出现负增长。 (二)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取向 我国经济过去曾多次发生通货膨胀,因此抑制、治理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管理中重要课题;通货紧缩则是当前或今后可能面临的新课题。治理通货紧缩,要采取适当扩大货币供给的政策,同时配合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和消费的需求。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的论述,价值表现形式经历的几个阶段依次是(A) A、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B、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C、扩大的价值形式——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D、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2、用一般等价物来表现所有产品价值的情况,马克思称之为(C) A、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3、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是什么(D) A、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B、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 C、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D、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 4、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A) A、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B、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C、可以是现实的货币 D、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5、当商品卖后没有随之以购买,则货币会退出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即发挥(C)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6、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D)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7、在现代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D)是形成汇价的基础。 A、汇率 B、货币的对外价值 C、政局状况 D、货币的对内价值 8、在不兑现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确定两国货币汇价的基本依据是(A) A、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对比 B、两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C、两国的外汇管理政策 D、两国的税收政策 9、中国国内一切货币支付、结算和外汇牌价,均以哪种货币为价值的统一尺度和计算单位(B) A、美元 B、人民币 C、港币 D、欧元 10、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货币发行可能是为政府弥补财政赤字而向银行透支,通常称之为 (C) A、经济发行 B、信用发行 C、财政发行 D、没有正确答案 11、在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在世界上行使货币职能的国际货币应具备(A) A、广泛的可接受性 B、广泛的流动性 C、公认的安全性 D、高度的稳定性 12、根据我国的《外汇管理暂行条例》,以下不属于外币有价证券的是(D) A、政府公债 B、息票 C、股票 D、票据 二、多项选择题 1、货币的最基本职能包括(AB)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货币贮藏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2、下列属于货币支付手段的有(ABCDE) A、财政的开支 B、银行吸收存款 C、银行发放贷款 D、工资的支付 E、各种劳动报酬的支付 3、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下列可能引起汇价波动的因素有(ABCDE) A、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 B、外汇管理政策的调整 C、货币政策的调整 D、利率水平的调整 E、政局发生动荡 4、下列关于人民币的说法正确的是(ABCE) A、人民币是一种货币符号 B、人民币是由国家强制发行的 C、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货币 D、人民币是可以兑现的银行券 E、人民币是一种信用货币 5、根据马克思的论述,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有(ACE) A、一般支付手段的职能 B、一般流通手段的职能 C、一般购买手段的职能 D、一般价值尺度的职能 E、一般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的职能 6、在世界上行使货币职能的不兑现信用货币所具有的广泛接受性表现为(CDE) A、是由主权国家发行的货币 B、经济实力较强国家的货币 C、在国际结算、支付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D、可作为国际储备资产 E、是一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7、哪种货币是目前国际结算、支付中使用最多的国际货币(BCDE) A、人民币 B、美元 C、德国马克 D、日元 E、欧元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信用在国民收入的分配次序属于(C )。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2、在信用这种借贷行为中,它的(B)没有发生变化。 A、留置权 B、所有权 C、使用权 D、经营权 3、商业票据包括(C )。 A、商业期票、支票 B、商业汇票、支票 C、商业期票、商业汇票 D、商业本票、商业汇票 4、中央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同国内外其他信用主体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称之为(A )。 A、国家信用 B、银行信用 C、银行信用 D、消费信用 5、我国可上市国债的发行全部采用国际通行的竞争招标方式是在(C)年。 A、1950 B、1981 C、1996 D、1999 6、(B )是以收人的水平和收入的稳定为条件的。 A、国家信用 B、消费信用 C、银行信用 D、民间信用 7、利率高、风险大、容易发生违约纠纷,但却十分灵活,这是(D)的特点。 A、国家信用 B、消费信用 C、银行信用 D、民间信用 8、在间接融资方式中,是以(A)为核心中介机构。 A、商业银行 B、证券公司 C、中央政府 D、中央银行 9、在(B )中,银行既是债务人,又是债权人。 A、直接融资方式 B、间接融资方式 C、证券发行 D、以上都不对 10、下列关于直接融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筹资方直接面对市场 B、受公平性原则的约束 C、社会安全性较强 D、有较强的公开性 11、我国现行的企业投融资体制是(C )。 A、财政主导型 B、国家主导型 C、金融主导型 D、行政主导型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金融理论以受信主体为标准划分的信用形式有(ABCDE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E、民间信用 2、商业汇票包括(DE)。 A、支票 B、本票 C、期票 D、银行承兑汇票 E、商业承兑汇票 3、商业信用的确立曾采取过的形式有(ABD)。 A、口头信用 B、挂账信用 C、抵押信用 D、票据信用 E、金融信用 4、下列属于国家信用的是(ABCD)。 A、政府债券 B、国家财政在海外金融市场发行的债券 C、国家从国际金融机构的借款 D、国家从其他国家的借款 E、对国内增加税种 5、解决财政赤字的途径有(ACD)。 A、增税 B、吸收外国投资 C、从银行透支 D、举债 E、以上说法都对 6、消费信用在我国很少运用的原因是(ABD)。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 B、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C、微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D、居民消费习惯的影响 E、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民间信用的特点是(ABCDE )。 A、利率高 B、风险大 C、灵活 D、容易发生纠纷 E、以上答案都对 8、下列有关间接融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E )。 A、间接融资社会安全性较强 B、间接融资中,筹资方直接面对市场 C、间接融资中,银行既是债务人,又是债权人 D、间接融资是以证券公司为核心的 E、间接融资割断了资金盈余者与资金短缺者的直接联系 三、简答题 1、简述信用的定义及特征 (1)信用又称信贷,是一种经济上的借贷行为。就借贷行为本身来说,借贷的对象既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货币,金融理论与实务研究的是货币借贷问题。在货币借贷关系中,货币所有者(贷方)把货币贷出去,并约定归还日期;货币借入者(借方)在获取货币时要承诺到期归还。同时,借贷活动既然是经济行为,就应是有偿的,货币所有者有权要求货币借入者给予补偿,即支付利息。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借贷是不用支付利息的,如一些亲朋好友之间的借贷常常就只要偿还而无需付息,一些由政府或金融机构提供的出于某种政治或经济目的的贷款也是无息的。 (2)信用具有两点特征:一是偿还性,二是付息性。其中,偿还性是信用的最基本特征。根据信用的这两点特征,我们可以把“信用”这个范畴定义为: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3)有关信用问题的研究是对货币问题研究的一种延伸。研究1信用“范畴,就是要研究作为借贷资本的货币的各种形态。 2、简述商业信用的优点及局限性 (1)商业信用的优点: 商业信用行为直接发生在商品购销双方之间,信用金额确定、使用方向、还款期限及相应的利息补偿可由双方直接协商确定。因此,相对于其他信用方式具有方便、简单、快速的优点。 (2)局限性: ?购销关系限制:商业信用只能由销货方向购货方提供,且只能用于购买销货方商品。而其他信用形式,如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民间信用的受信和授信双方则是单纯的货币借贷关系。消费信用有些与商业信用类似,如直接针对特定耐用消费品提供的信用,有些则与银行信用类似,如信用卡透支、贫困生活贷款等。 ?规模限制:商业信用要受销货企业个别资产规模的限制。由于商业信用直接以购销行为相联系,销货方不可能在自己拥有的商品之外提供商业信用,因此,商业信用的规模通常以交易规模为限,最多不会超过销货方的全部资产。 3、简述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的关系。 概念: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它是在企业购销活动中自发产生的,商品赊销是其最典型的做法。银行信用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二者的关系:银行信用弥补了商业信用的缺陷并使信用关系得似充分扩展,但是,银行信用并非商业信用的敌意竞争者,在信用关系的发展中。二者实际是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战略伙伴''关系。 从商业信用角度看,假如没有银行信用的支持,商业信用的授信方就会在授与不授、期限长短方面有较多顾虑。因为授信方必须要考虑在没有销货收人的情况下,自己的企业持续运转所需资金能否从其他渠道解决的问题。有了银行信用的支持,如贷款或贴现,授信方就可解除后顾之忧。 从银行信用角度看,商业信用票据化后,以商业票据为担保品办理贷款业务或票据贴现业务比单纯的信用贷款业务风险要小一些,有利于银行进行风险管理。 4、简述国家信用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 国家信用是中央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同国内外其他信用主体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从国家作为债务人的角度来划分,可分为内债和外债。内债主要采取发行政府债券的形式,外债主要包括国家财政在海外金融市场发行的债券、国家向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和其他国家的借款等。 积极作用: ?是解决财政困难的较好途径。 解决财政赤字的途径不外有增税、向银行透支或举债。增税不仅立法程序繁杂,而且容易引起公众的不满、抑制投资和消费;向银行透支容易导致通货膨胀,而且按照我国中央银行法的规定,也禁止财政向银行透支;举债是一种信用行为,有借有还,有经济补偿,相对说来问题少一些。当 然,国家信用的过度膨胀,会导致财政赤字巨大,长期看还会排斥民间投资、加剧通货膨胀,妨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可以筹集大量资金,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投资机会。 发行政府债券既可以筹集大量资金,搞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如修铁路、道路、水利工程等,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投资机会。因为,政府债券信誉好、收益高、流动性强,是公众投资的理想途径之一。 ?可以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政府不仅可以主动利用国家信用,在总量上调节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有选择的支出安排和优惠政策等调节社会总产品需求的结构。 5、简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和联系。 (1)相互关系:?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都是资金的融通活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2)区别:金融机构所起作用不同,在间接融资方式中,商业银行是核心中介机构。这种融资方式的特点是,面对众多的资金盈余者,银行以资金需求者的身份向他们出售自己的金融工具,将社会闲置资金集中起来,然后再将筹集来的资金统筹安排,以资金供给者的身份提供给资金的短缺者。 银行向资金盈余者出售的金融工真手要为各种存款凭证,向资金短缺者提供资金的主要方式为各种贷款,也不排除有一部分投资于政府债券。在这种融资媒介中,银行一方面媒介了资金从盈余者向短缺者的流动,另一方面又割断了二 者的直接联系。资金盈余者把资金的使用权出售给了银行,不必要也不可能知道银行将把这笔资金投向何方。同样,资金短缺者在向银行购买资金使用权时也没 必要向银行追究资金源自何处。银行的这种双重作用造就了间接融资方式,银行也因此而成为间接金融的中心。 直接融资是以证券公司为核心的。直接融资指的是资金盈余者直接购买资金短缺债权或产权的融资方式。不过,这种交易也并非是绕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与银行不同的是,证券公司对资金余缺双方来说只是一种服务性的中介机构,它接受客户委托代为买卖有价证券时,与委托人发生的是委托关系而不是债权债务关系,当然,这并不排除证券公司向客户授信的情况。 四、论述题 试论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点及局限性。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各具优点,又各有局限性。 间接融资的主要优点有: (1)各国对金融中介机构的监管比一般企业严得多,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信度和内部管理也强于一般企业。因此,间接融资的社会安全性较强; (2)尽管银行贷款一般审批比较严格,要求条件较高,但对于有良好资信记录的长期客户,授信额度可以使企业的流动性资金需要及时方便地获得解决; (3)在间接融资中,企业只对有关金融机构公开财务和投资计划,保密性较直接融资强。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主要有: 1)由于金融中介机构割断了市场最终资金需求者与最终供应者的联系并集供求于一身,因此,金融中介机构成 ( 为资金融通的核心,从而也集中了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收益,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金运行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将较多地依赖于金融中介机构的素质,这不一定是好事; (2)银行的社会性强,外部监管和内部萨制均比较严格、保守,对新兴产业、高风险项目的融资要求一般难以及时、足量地予以满足。 直接融资的优点主要有: (1)筹资方直接面对市场,筹资规模和风险度可以不受金融中介机构资产规模及风险管理的约束; (2)直接融资活动具有较强的公开性,在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下,筹资方直接面对市场监督的压力,必须注意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将资金投向高效益的领域; (3)直接融资活动还受公平性原则的约束,公平原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直接融资的局限性主要有: (1)在直接融资中,筹资者直接凭自己的资信度筹资,缺乏间接融资中金融中介机构资信的支撑,风险度较大; (2)直接融资一般需逐次进行,缺乏间接融资中额度管理的灵活性; (3)直接融资的公开性要求,有时会与企业保守商业秘密的需求相冲突。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B )是投资的基本收入。 A、资本收入 B、股息和利息收入 C、债权收入 D、资产收入 2、我国从1993年以后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改为( C )。 A、基准利率 B、一般利率 C、固定利率 D、浮动利率 3、利率按是否包括对通货膨胀引起的货币贬值风险的补偿角度划分为( C ) A、单利率和复利率 B、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C、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D、基准利率、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4、利率按在经济中的作用角度可划分为( D ) A、单利率和复利率 B、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C、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D、基准利率、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5、马克思认为,正常情况下,利率水平上限是( C ) A、历史利率水平 B、通货膨胀率 C、平均利润率 D、零 6、我国自1996年以来,连续7次降低了存贷款利率,是因为( C ) A、我国持续出现通货膨胀 B、我国物价增长过快 C、我国物价持续下跌 D、国内需求过于旺盛 7、我国未来的利率体系是要形成一套以( A )为核心的、可有效控制的、多层次的、有弹性的、能够充分反映 市场资金供求的利率体系。 A、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B、银行间利率 C、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 D、市场利率 8、关于汇率和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汇率过高不利于增加出口和吸引外资流入 B、利率过低会引起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动 C、汇率过高会导致金融资产价格上升 D、利率过低会导致套汇和逃汇的增加 二、多项选择题 1、收益的构成主要包括( ABCDE ) A、股息 B、利息 C、价差收益 D、意外收益 E、以上答案都对 2、从利率的决定机制角度划分,利率可分为( ACE ) A、官定利率 B、名义利率 C、公定利率 D、实际利率 E、市场利率 3、以利率计算的基本期限单位为标准划分,利率可分为( ACD ) A、年利率 B、基准利率 C、月利率 D、日利率 E、一般利率 4、优惠利率可采用的做法是( CD ) A、协议法 B、互惠法 C、差别利率法 D、贴息法 E、以上答案都对 5、影响利率总水平的因素有( ABCDE ) A、社会经济运行周期 B、国家产业政策 C、资金供求状况 D、国际利率水平 E、银行经营成本 6、我国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 ABE ) A、存款准备金利率 B、再贴现利率 C、国债市场利率 D、民间借贷利率 E、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 7、长期以来,我国人民银行在确定利率总水平时主要考虑等( ABCD )因素 A、市场物价总水平 B、国有企业利息承受能力 C、社会资金供求 D、银行利润 E、汇率 三、计算题 1、一张面额为100元的债券,券面年利率为10%,期限为2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某甲持有满一年后,急需用钱, 以111、8元的价格把该债券卖给某乙,试计算两人各自的收益率(不考虑交易费用)。 某甲的收益率 = (111.8-100)/ 100 = 11.8% 某乙的收益率 = (100 + 100×10%×2-111.8)/ 111.8 = 7.3% 四、简答题 1、资金供求状况对利率总水平有何影响, 借贷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动是影响市场利率变动的直接因素,资金供应增加、需求减少,市场利率下降的压力增加。资金供应减少、需求增加,市场利率向上的压力增加。 而影响借贷资金供求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既有实际经济因素,如实际经济投资利润率降低,实际经济投资不旺导致对借贷资金需求降低;也有纯货币因素,如股票市场行情火爆,投机家急需从借贷市场上融入资金,参与炒作;还有心理因素,如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投资者会增加对债券市场的投资,从而实际将债权市场的有效利率水平即收益率降低。 资金供求状况可以说是各种影响利率水平因素的综合反映。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大一统”的金融体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便于政策贯彻,利于全局控制 B、重视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作用 C、无法发挥金融体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D、基层金融机构缺乏自治权 2、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是( C ) A、支付中介职能 B、信用创造职能 C、信用中介职能 D、金融服务功能 3、下列关于单一银行制说法正确的是( A ) A、管理层次少,有利于中央银行管理和控制 B、银行规模较大,经营成本小 C、各银行独立性和自主性很小 D、容易造成银行业垄断 4、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地位最为特殊的是( D ) A、地区性商业银行 B、城市商业银行 C、外国独资银行 D、国有商业银行 5、真正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职能的应该是( A ) A、英格兰银行 B、瑞典银行 C、瑞士银行 D、普鲁士银行 6、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类型属于( D ) A、复合型 B、单一型 C、跨国型 D、准中央银行 7、( D )与银行信贷、保险一并称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A、证券买卖 B、买方信贷 C、租赁业 D、信托业 8、我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 C ) A、国家财政拨款 B、中国人民银行的贷款 C、向金融机构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 D、面向社会进行融资 二、多项选择题 1、全部银行机构就其组成来看,主要分为( ACD ) A、中央银行 B、投资银行 C、存款货币银行 D、专业银行 E、以上说法全都对 2、我国当前调整金融机构体系建设的根本原则是( CD ) A、综合经营 B、综合管理 C、分业经营 D、分业管理 E、综合经营管理与分业经营管理并重 3、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以以下国家为代表( BCD ) A、瑞士 B、美国 C、日本 D、英国 E、德国 4、从世界各国看,商业银行的类型主要有( ABCDE ) A、单一银行制 B、总分行制 C、银行持股公司制 D、连锁银行制 E、跨国联合制 5、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包括( ABCDE ) A、国有商业银行 B、地区性商业银行 C、农村信用合作社 D、城市商业银行 E、外国独资商业银行 6、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具体情形有( CD ) A、联合式 B、复合式 C、一元式 D、二元式 E、三元式 7、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 BCD ) A、存款的银行 B、发行的银行 C、国家的银行 D、银行的银行 E、清算的银行 8、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 ABCD ) A、保险公司 B、各种基金公司 C、信托投资公司 D、投资银行 E、政策银行 9、我国政策性银行有( BDE ) A、中国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中国建设银行 D、国家开发银行 E、中国进出口银行 三、简答题 1、简述商业银行信用中介职能的实质。 信用中介职能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备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 商业银行作为货币资本的贷出者和借人者实现货币资本的融通。商业银行通过信用中介职能实现资本盈余与短缺之间的调剂,并不改变货币资本的所有权,改变的只是其使用权。这种使用权的改变,对经济活动可以起到一个多层面的调节转化作用: 其一,可以把暂时从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转化为可用资金。从而在不改变社会资本总量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资本的使用量,提供了扩大生产手段的机会; 其二,可将用于消费的资金转化为能带来货币收入的投资,扩大社会资本总量,加速经济增长; 其三,可以把短期货币资本转化为长期货币资本。在利润原则支配下,还可以把货币资本从效益低的部门引向效益高的部门,形成对经济结构的调节。 2、我国的中央银行担负了哪些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同其他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一样行使中央银的各项职能,但在具体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过程中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享有货币发行的垄断权,是发行银行。它代表政府管理全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经营国库,所以是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可向其发放贷款,因而又称它为银行的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履行职责,不受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干预。 中国人民银行相对于国务院其他部委和地方政府具有明显的独立性。财政不得向中国人民银行透支;中国人民银行不得直接认购政府债券,不得向各级政府贷款,不得包销政府债券。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是总行派出机构,执行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依法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其职责履行也不受地方政府干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具有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等11项职责。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保证货币币值稳定。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央 ( 银行基准利率、再贴现、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并应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与这一职责相适应,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任务包括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管理存款准备金、利率、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和贴现 以及开展公开市场业务。 (2)依法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维护金融业的合法、稳健运行。即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布有关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名和规章,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进行稽核检查等。 (3)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即组织或协调组织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矽清算系统,协调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清算事项,提供清算服务。 (4)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5)代理国库和其他金融业务。 6)代表我国政府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 3、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哪些金融组织,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由保险公司、各种基金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投资银行等组成的。 (1)保险公司是经营保险业的经济组织。 它靠投保人所交纳的保险而聚集起大量的保险基金。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用于长期投资,特别是用于购买政府债券,在西方国家还可以购买企业债券。近年来,保险业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金融业的重要支撑。 (2)基金公司是一种间接的金融投资机构,投资基资者发行股份或受益凭证募集社会闲散资金,再以适度分散的组合方式投资于各种金融资产,从而为芈资者谋取最高利益。 在这里,投资者把资金投入基金,购买基金旅裕,所以是一种间接投资,而基金的股份可以随时买进或卖出,所以可以视之为金融工具的一种。可见,投资基金的经济特点及其优势是: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专家理财、规模经济。 (3)信托投资公司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 当一个人拥有一笔资产,但限于自身的时间、精力和知识等种种原因而无法有效地实现资产的价值和增值时,他可以选择他所青睐的个人和专业机构代为经营,这就是信托。现在信托已成为以资财为核心,信用为基础,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理制度。信托投资公司是一种以受托人的身份,代人理财的金融机构。大多数的信托投资公司是以经营资金和财产委托,代理资产保管、金融租赁、经济咨询、证券发行及投资为主的业务。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信托业在拓宽金融渠道、完善信用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与银行信贷、保险一并被称为现代会融业的三大支柱。 (4)投资银行是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投资银行的业务主要是为工商企业发行或包销证券、参与企业的创建与改组活动、发放中期和长期贷款、买卖外币和黄金、提供财务咨询服务等。投资银行在我还是一个新兴的金融机构,正处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商业银行经营的首要原则是( A ) A、安全性 B流动性 C、盈利性 D、固定性 2、( A )是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 A、商业贷款理论 B、资产转移理论 C、预期收入理论 D、负债转移理论 3、1998年国际清算银行通过的《巴塞尔协议》规定,核心资本不能低于风险资产的( D ) A、10% B、8% C、6% D、4% 4、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资金来源是( A ) A、存款类资金来源 B、非存款类资金来源 C、中央银行的贴现借款 D、国际金融市场融资 5、在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存款服务的种类中,下列哪个不是交易账户( D ) A、活期存款 B、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C、自动转账制度 D、定期存款 6、下列哪个不属于影响企业还款能力的第一来源( B ) A、盈利能力 B、信用支持 C、营运能力 D、偿债能力 7、考察借款人是否具有申请借款的资格和行使法律义务的能力,这是“6C”原则中的( B ) A、品质 B、能力 C、现金 D、控制 8、下列说法属于贷款质量评价的五级分类法中的“关注类”的是( C ) A、借款人内部管理问题未解决,妨碍债务的偿还 B、借款人支付出现困难,并难以按市场条件获得新资金 C、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差,不与银行积极合作 D、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 1、商业银行资本构成中,附属资本包括( ABCE ) A、未公开储备 B、重估储备 C、普通准备金 D、公积金 E、混合资本工具 2、按贷款的偿还期限可以分为( BD ) A、短期贷款 B、活期贷款 C、中长期贷款 D、定期贷款 E、一次性还清贷款 3、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可以将贷款划分为以下几类( ABCDE ) A、正常类 B、关注类 C、次级类 D、可疑类 E、损失类 4、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包括( ABCD ) A、担保 B、备用信用证 C、跟单信用证 D、承兑票据 E、兑换凭证 5、商业银行贷款的定价方法包括( ABC ) A、成本加成定价法 B、价格领导模型 C、成本收益定价法 D、成本价格法 E、价格收益法 三、计算题 1、一笔贷款额为100万元,如果若干个大银行统一的优惠利率为8%,为了补偿该笔贷款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损失为2%,补偿期限风险损失为3%,计算该笔贷款的利率水平。 该笔贷款的利率为:8% + 2% + 3% = 13% 四、简答题 1、银行间为什么要进行同业拆借, 银行间的同业拆借是银行获取短期资金的简便方法。通常,同业拆借要在会员银行之间通过银行间资金拆借系统完成。 银行在日常的经营中有时会有暂时的资金闲置,有时又会发生临时性的资金不足,同业拆借资金市场恰好满足了资金供求双方的需要:临时发生流动性不足的银行通过同业拆借获取资金;而临时有资金闲置的银行通过拆借方式使资金得以运用。在西方国家,由于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不付利息,同时,商业银行对一部分活期存款也不支付利息,这就更加刺激了商业银行将闲置的资金头寸投放到同业拆借市场以获取盈利。我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支付存款利息,商业银行对这类存款也支付相应的利息,因此,银行间的同业拆借主要目的是补充准备金的不足和保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只有当由拆借资金投资所得高于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时,拆借用于投资才合算。 同业拆借的利率一般由拆出行和拆入行共同协商确定。我国的同业拆借利率也已实现了市场化,基本体现了市场对资金的供求关系。参与银行间同业拆借的金融机构由原来的若干家银行扩展到有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的较大范围。近年,保险公司也成为同业拆借市场的一员。 在同业拆借市场上,主要的拆借方式有隔夜拆借和定期拆借两种。前者是指拆借资金必须在次日偿还,一般不需要抵伊。后者是指拆借时间较长,可以是几日、几星期或几个月,一般有书面协议。 2、如何提取呆账准备金, 银行提取呆账准备金要符合两项原则:一是及时性原则,二是充足性原则。前者是指银行呆账准备金的提取应在估计到贷款可能存在内在损失、贷款的实际价值可能减少时进行,而不应在损失实际实现或需要冲销贷款时进行;后者是指银行应当随时保持足够弥补贷款内在损失的准备金。 由于损失的不可避免性,银行及时、足额提取呆账准备金就成为帮助银行保持经营稳健的有效工具。呆账准备金有三种类型:一是按贷款组合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普通呆账准备金;二是根据贷款分类结果,对各类贷款按不同比例提取的专项准备金;三是按贷款组合的不同类别,如国家、行业、地区等提取的特别准备金。银行经营贷款,总会有一定的损失,就要有呆账准备金,普通呆账准备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取的,用于弥补贷款组合的不确定损失的,这就使普通呆账准备金具有了资本的性质,可以计入资本基础。但是,普通呆账准备金无法反映贷款的真实损失程度,它只与贷款的总量有关,而与贷款的实际质量无关。真正的呆账准备金是用来弥补损失的,这要求呆账准备金的数量与贷款的真实质量相一致,贷款质量高,呆账准备金就少。相反,则必须增加呆账准备金的数量。专项准备金由于是按贷款的内在损失程度计提的,反映了评估日贷款的真实质量。因此,专项准备金不计入资本基础。它的变动直接与贷款的质量相关,而与数量无关。银行建立的普通呆账准备金制度、专项准备金制度和特别准备金制度共同构成了银行的呆账准备金体系,保护了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在普通呆账准备金和专项呆账准备金体系下,准备金的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所需的专项呆账准备 ( 专项呆账准备金的计算要按照贷款的分类结果,不同的贷款分类按不同的比例计提。可参考的比例为:损失类贷款为100%;可疑类贷款为50%;次级类贷款为20%;关注类贷款为5%。 (2)计算普通呆账准备金 贷款即使属于正常类,仍存在损失的可能,因此需计提普通呆账准备金。方法为: 普通呆账准备金 = (贷款总额 - 专项呆账准备金)×规定的比例 呆账准备金总量 = 专项呆账准备金 + 普通呆账准备金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信托是财产的所有者将其财产委托给(C)全权代为经营、管理和处理的行为。 A、银行机构 B、政府机构 C、信托机构 D、证券机构 2、信托关系的中心是(D ) A、受托人 B、委托人 C、当事人 D、信托财产 3、以促进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科技进步、学术研究、教育发展等公共利益为目的而设立的信托是(A) A、公益信托 B、商事信托 C、民事信托 D、私益信托 4、信托行为成立的依据是(A ) A、信托目的 B、信托人的存在 C、信托财产 D、信托业务的产生 5、动产信托目的是为(B ) A、取得相应的资金和信用担保 B、实现动产的出租和出售 C、不出让所有权而取得资金和信用 D、以上说法全不对 6、动产信托中,动产所有权最后属于(B) A、租赁公司 B、用户 C、信托机构 D、信托人 7、在房地产交易中,买方一时资金短缺,和卖方、信托公司签订协议,由买方先支付部分价款,卖方将房地产产 权移交给信托机构,待日后买方还清贷款,交易才了结,房地产产权过户人买方名下。这种信托方式是(C) A、房屋信托业务 B、不动产债券信托 C、不动产保管信托 D、不动产分割证信托 8、租赁的基本特征是(D ) A、具有独特的资金运动形式 B、租金的分次归流 C、承租人具有对租赁标的物的选择权 D、租赁物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 二、多项选择题 1、信托行为的形成,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BCD) A、信托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B、特定的合法目的 C、以财产为中心 D、以信任为基础 E、信托的物上代位 2、信托按委托人与受益人关系的不同可分为(AD) A、他益信托 B、民事信托 C、私益信托 D、自益信托 E、法定信托 3、资金信托主要包括(ACE) A、融资性资金信托 B、自益性资金信托 C、投资性资金信托 D、金融性资金信托 E、基金性资金信托 4、下列关于动产信托特点说法正确的是(BCDE ) A、动产信托在信托期间必须保证动产的原有形态和价值不变 B、动产信托的卖方、用户和信托机构缺一不可 C、动产信托中,动产所有权在最后属于用户 D、动产信托的目的是为实现动产的出租或出售 E、动产信托中信托财产只能是动产 5、不动产信托业务的种类包括(ABCDE ) A、房屋信托业务 B、不动产保管信托 C、房地产经租管理信托 D、土地执业信托 E、发行不动产债券信托 6、现代租赁的性质表现在(ACE) A、融资与融物相结合 B、融物与贸易相结合 C、信用与贸易相结合 D、融资与信用相结合 E、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 7、现代租赁的特征是(ABCDE ) A、租赁物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 B、具有独特的资金运动形式 C、租金的分次归流 D、涉及到三个当事人,两个或两个以上合同 E、承租人具有对租赁标的物的选择权 三、简答题 1、资金信托的内容有哪些, 资金信托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1)融资性资金信托。融资性资金信托是最为典型的资金信托业务。一方面,委托人将货币资金以信托存款和委托存款的方式存入信托机构;另一方面,信托机构作为受托人按照其经验或委托人指示,对信托金进行运用,并将收益所得交付收益人,这就使得这种信托方式带有很明显的融资性功能。它包括信托存款、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三种形式。 (2)投资性资金信托。投资性资金信托是指信托机构运用信托基金对工商企业和某些项目进行投资。根据投资对象确定方式的不同,划分为信托投资和委托投资。 (3)基金性资金信托。基金性资金信托是指以基金形式的货币资金为标的物的资金信托,包括劳保基金信托、各种学会基金信托、科研基金信托等。 劳保基金信托是指以管理劳保基金为目的而设定的信托业务。信托机构受工商企业或政府机关、学校的委托,筹集和管理退休基金,并运用所得收益支付退休职工的生活费。这是一种在西方国家较为常见的信托。用这种方法时,使得公司职员的生活有了保障,使其更好地为公司服务,对整个社会而言,也减少了社会 经济负担。因此,办理劳保基金信托,无论对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有利。 学会基金信托和科研基金信托是由某种社会、科研主管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将筹集的专用基金,委托信托机构管理和运用,并将收益用于促进某种学科的建设或某种专门领域的科研活动的信托。这种信托的建立,是对科技进步的一种金融支持,它有效地利用信托机构,解决了科研工作者在资金安排使用上的麻烦。因此,这种基金信托在特定的领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是资金信托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融资性租赁的功能何在, 一般说来,融资性租赁具有以下功能: 1)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引进设备。企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运用租赁方式引进设备、扩大生产,用设备投 ( 产后产生的效益,逐年归还租金,而不必等到有足够的资金才购置设备。这样,可以起到早投产早得益的效果,是一种“借鸡生蛋,以蛋还钱”的好办法。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由于租金是分次支付,这样,一笔资金可以引进多套设备,起到“一钱多用”的好处,可腾出多余的资金用到急需的地方。 (3)成本固定,避免通货膨胀的风险。由于租金在租赁期间是固定的,可以消除市场利率变动引起成本增加的风险,也不会因通货膨胀引起利率上升,导致成本增加而遭受损失。 (4)引进速度快,方式灵活。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从国外引进设备,由于融资和引进都由租赁公司一手办理,企业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加快引进速度。融资租赁只需要支付一小部分款项,就可得到设备使用权。租赁期限和还租次数可根据企业需要灵活确定。 另外,在对租赁实行投资减免税和加速折旧的国家,承租人还可以享受减免税收的好处。 四、论述题 1、论述信托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职能。 信托的经济职能主要有:财务管理职能;资金融通职能;信用服务职能等。 (1)财务管理的职能。资金信托的财务管理职能表现为信托机构为委托人代为管理货币资金。信托关系建立后,尽管信托机构要按照委托人的要求运用财产,但在应用过程中,无论信托贷款还是委托贷款,使信托财产不受损失和增值所应当采豫的措施则是由信托机构所确定实施的。 (2)资金融通职能。资金信托作为一种信用形式必然具有融通资金的职能,与银行信用相比还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直接表现为货币资金的融通,信托机构取得信托以后,无论用于贷款、投资还是购买有价证券,都发挥融资的功能; 第二,因为资金信托中资金来源一般与资金运用相对应,长期性资金来源决定了资金信托融通长期资金的特殊功能; 第三,由于受益权可以通过买卖“收益证券”的方式进行转让,因此,通过受益权的流通转让也起到对货币资金的融通作用。 (3)信用服务职能。随着经济活动的多样化,各经济主体要求金融业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方位的金融服务。资金信托可以弥补银行信用垂直管理的不足,发挥跨地区、跨部门调剂资金余缺,沟通经济联系的作用,使不同的地区和部门优势互补,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在信用的基础上紧密地联系起来。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保险乃是( )与( )的统一。(A ) A.经济关系、法律关系 B.经济关系、政治关系 C.收入关系、法律关系 D.收入关系、经济关系 2.保险的基本职能是(C ) A.创造流动性 B.增加安全性 C.组织经济补偿 D.增加盈利 3.将保险分为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和信用保证保险,是按照(C )分类的。 A.承保方式 B.经营动机 C.保险标的 D.保险价值和承保人 4.在最大诚信原则下,下列不属于重要事实的是(D ) A.标的物的危险或损失的可能超过正常情况的现象 B.与投保的标的有联系的一些道德危险 C.涉及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一些事实 D.保险人已经检验过或询问过的事实 5.最大诚信原则的推行最早起源于(C ) A.财产保险 B.人身保险 C.海上保险 D.责任保险 6.某企业正办理购买一辆汽车,并投保了汽车险,汽车交易期间,汽车因碰撞而损毁,而保险公司则拒赔,其原因是该企业(A ) A.不具有可保利益 B.已终止可保利益 C.已失去可保利益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属于保险关系主要因素中的(B) A.保险合同的主体 B.保险合同的客体 C.保险合同的内容 D.保险合同的关系人 8.道路。桥梁。码头属于企业财产保险的(A ) A.可保财产 B.特约承保财产 C.设施承保财产 D.不保资产 二、多项选择题 1.保险的基本职能包括(ABC) A.危险转移 B.损失分散 C.实施补偿 D.获得收益 E.以上都对 2.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补偿方式有(ABCDE ) A.更换 B.修理 C.支付现金 D.重置 E.以上都对 3.根据保险合同的属性,保险合同是(ABDE) A.承诺合同 B.双方合同 C.经济合同 D.有偿合同 E.附合合同 4.下列关于保险合同说法正确的是(ABC ) A.保险合同的经济往来不是等价的 B.保险合同中保险人可以与法人或自然人签订合同 C.企业财产保险中投保人可以以任何理由提出解除合同,保险人不得拒绝 D.汽车保险的投保人不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E.保险人履行补偿合同的义务是确定的 5.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BCD) A.受益人 B.保险人 C.投保人 D.被保险人 E.代理人 6.保险供给者根据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ABCE ) A.国有独资保险公司 B.股份有限公司 C.相互保险公司 D.信用保险公司 E.保险合作社 7.下列属于特别约定承保财产的有(BCE ) A.土地 B.金银 C.铁路 D.牲畜 E.艺术品 8.保险业务管理的内容包括(ABCDE ) A.展业管理 B.承保管理 C.理赔管理 D.防灾管理 E.再保险管理 三、简答题 保险合同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 保险合同的特殊性有: (1)保险人履行义务的不定性。 这是指保险人履行补偿合同的义务是不确定的。对个别被保险标的保险人是否履行义务取决于保险危险是否出现。保险标的发生损失,保险人就履行义务;保险标的没有遭受损失,保险人则不履行义务,这是由危险的不定性和保险的职能决定的。一般经济合同,当事人必须履行义务,这是由危险的不定性和保险的职能决定的。一般经济合同,当事人必须履行义务,无故不履行义务要受到法律制裁。 (2)当事人之间以不等价进行经济往来。 作为补偿合同,保险人与具体的被保险人之间的经济往来,不是等价的,数额也相差很大,甚至悬殊。被保险人遭灾受损,保险人对其补偿远远超过所缴保险费;被保险人不遭灾受损,保险人则白收一笔保险费。一般经济合同的经济往来都是等价的,否则,合同则不能订立。 (3)签约一方可以是自然人。合同法规定经济合同的签订双方必须都是法人,保险合同则例外,保险人可以和法人签订合同,也可以和自然人签订合同。由于保险实施目的所致,实践中保险企业与众多的自然人签订保险合同。 (4)保险合同的可废性。合同法规定,合同当事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企业财产险和汽车险的合同,投保人可以以任何理由提出解除合同,对此保险人都要接受,并退回未到期的保险费。保险人对无力支付保险费或对安全建议不采取改善措施的被保险人,中途也可终止保险责任。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金融市场就是(C)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证券市场 D、股票市场 2、金融市场的最基本功能就是(A ) A、媒介资金流通 B、支持规模经济 C、价格发现 D、调节宏观经济 3、人们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传统项目是( A) A、货币资金的使用权 B、货币资金的所有权 C、货币资金的控制权 D、货币资金 4、期权合约和认股权证属于(C ) A、传统的金融工具 B、一般的金融工具 C、衍生的金融工具 D、新型的金融工具 5、在证券发行中,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方式是(B ) A、私募发行 B、公募发行 C、直接发行 D、间接发行 6、银行借款的利息属于筹资者的(C ) A、资金筹集费 B、非资金成本费 C、资金占用费 D、资金借用量 7、被称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的是(A ) A、发行市场 B、流通市场 C、店头市场 D、交易市场 8、下列关于国库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国库券市场是短期政府债券发行和流通的市场 B、发行国库券是政府弥补经常性财政收支差额的资金来源之一 C、国库券市场具有期限短。交易金额大。价格波动小的特点 D、较适合个人的小额投资 9、由高信用等级的大企业发行的短期无担保债券,期限一般不超过(C ) A、120天 B、180天 C、270天 D、一年 二、多项选择题 1、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包括了( ABCDE) A交易对象 B、交易工具 C、交易主体 D、交易价格 E、交易组织系统 2、下列哪些部门属于金融市场的参与者(ABCDE ) A、企业 B、个人 C、财政 D、金融机构 E、国外部门 3、人们习惯把下列哪些部门归为资金净需求者( AC) A、财政 B、国外部门 C、企业 D、金融机构 E、个人 4、以银行为核心的市场运行所形成的金融交易有( ACD) A、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易 B、中央银行与资金盈余者。资金需求者的交易 C、商业银行与资金盈余者。资金需求者的交易 D、商业银之间的交易 E、资金盈余者与资金需求者的交易 5、依据我国的《证券法》,证券公司可分为(BC) A、单一类证券公司 B、经纪类证券公司 C、综合类证券公司 D、衍生类证券公司 E、复合类证券公司 6、从市场最初的职能出发,金融市场可以分为(CD ) A、借贷市场 B、证券市场 C、发行市场 D、流通市场 E、货币市场 7、证券发行中的中介机构通常包括了( ABC) A、投资银行 B、证券公司 C、信托投资公司 D、财政部 E、中央银行 8、货币市场按交易工具的不同,一般包括(ABCDE ) A、国库券市场 B、商业票据市场 C、同业拆借市场 D、回购市场 E、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9、从金融工具的种类角度考察,金融市场包括了( ABCDE) A、股票市场 B、投资基金市场 C、认股权证市场 D、存款单市场 E、商业票据市场 10、下列国家现货交割的方式采取T+3模式的有( BCD)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欧共体 E、英国 三、简答题 什么是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功能有哪些, 金融市场即通过金融工具交易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与行为的总和,是对金融交易机制的概括,它具有以下功能: (1)媒介资金融通。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金融市场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媒介资金融通,对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 金融市场为资金短缺者和资金盈余者提供了调剂资金余缺的市场交易机制,架起了储蓄和投资之间的桥梁,使暂时闲置的消费资金得以转化为生产资金,扩大了社会资本总额。资金与物资是密切联系的,资金的转移必然带来资源的再分配。 (2)支持规模经济的功能。 金融市场还具有支持规模经济的功能。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大众化发展,使居民的小额资金也可以参与投资,积少成多,满足实质经济部门发展对巨额资金的需求;同时,流通市场的发达,使长期投资的变现十分容易,从而使大量短期资金也可以参与长期投资,起到了续短为长的作用。 (3)价格发现功能。 价格发现指的是在金融市场充分竞争的情况下,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价格能充分反映金融资产供求状况,是市场均衡价格,代表金融资产的内在价值。金融市场的交易有些是与实质经济活动有关系的,如股票。债券的发行。有些则是纯粹的市场交易行为,如二级市场上的投活动。衍生金融工具的发行和流通等。因此,金融交易对象的内在价值和价格的确定与商品实物的内在价值和价格的确定是有所区别的。金融市场的价格表现为利率。收益率或一定数量的货币量。金融市场的价格基础在于实质经济部门平均利润水平,但其具体确定则还要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市场竞争会推动所有影响因素作用于市场价格,最终形成代表金融资产内在价值的市场均衡价格。 (4)调节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功能。 金融市场还具有调节宏观。微观经济的功能。这是因为,金融市场是连接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枢纽。它通过调节货币的供给与需求从而调节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 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颁布的年份是(C ) A.1996 B 1997 C.1998 D 1999 2、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障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A) A.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B.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C.禁止欺诈、内幕交易和操纵证券交易市场的行为 D.持续信息公开制度 3、股票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是(D ) A.优先股 B.法人股 C.职工内部控股 D.普通股 4、我国发行A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通常采用(C )的方式设立、 A.发起设立 B.法人设立 C.募集设立 D.吸收设立 5、目前股票公开发行方式普遍采用的是(A) A.上网定价 B.全额预缴款 C.比例配售 D.认购证 6、对于股票发行的管理,从国际通行的做法来看,可分为(B ) A.注册制和审批制 B.注册制和核准制 C.核准制和审批制 D.审批制和监管制 7、基础分析家坚信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因此,总是在低市盈率股票中挖掘出被低估的股票,这种做法(C) A.对 B.错 C.不完全对 D.没有正确答案 8、券面上既不贴息,也不标明利率的债券是(B) A.附息债券 B.贴现债券 C.存款单式债券 D.外国债券 二、多项选择题 1、证券活动的三大违法活动有(ABC ) A.欺诈 B.内幕交易 C.操纵市场 D.关联交易 E传播小道消息 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证券发行人必须做出的公告包括(ABCDE) A.招股说明书 B.公司债券募集办法 C.财务会计报告 D.上市报告文件 E.年度报告 3、下列关于优先股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有约定的股息 B.具有优先分配股息的权利 C.具有优先清偿财产的权利 D.表决权受到限制 E.优先股东具有优先认股权 4、股票公开发行的方式有(ABCDE ) A.上网定价 B.竞价 C.比例配售 D.认购证 E.储蓄存单 5、按基金组织设立方式划分,投资基金可分为( AB) A.公司型基金 B.契约型基金 C.开放型基金 D.封闭型基金 E.收入型基金 6、债券的发行主要解决好(ADE ) A.发行条件的设计 B.发行时机的选择 C.发行成本的选择 D.发行方式的选择 E.信用评级 7、可充当掉期的中介有(BCDE ) A.中央银行 B.投资银行 C.商业银行 D.交易商 E.独立的经纪人 三、简答题 简述普通股和优先股各自筹资的特点。 (1)普通股是股票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不带有固定的定期收益和本金支付的承诺、股息或红利的多少取决于公司经营效益的好坏和股息分配政策。 ?普通股股东享有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参与权、这一权利是通过参加股东大会实现的。 ?普通股股东具有优先认股权、在优先认股权制度下,现有的股东有权保持对企业所有权的现有百分比。 ?普通股股东有权享受红利、当公司利润特别丰厚时,普通股股东便有权在董事会决定后,从公司利润中分取红利。 ?普通股股东具有剩余索偿权、当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或解散清理时,在公司资产满足了公司债权人的清偿权及优先股股东优先分配资产的请求后,普通股股东有权参与公司剩余资产的分配。 (2)优先股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在分配公司收益和剩余资产方面比普通股具有优先权的股票、优先股的特点有: ?有约定的股息、优先股的股息在发行时就已确定,不随公司利润的增减而波动。 ?具有优先分配股息和清偿资产的权利、在领取股息方面和当公司破产或解散清理时,优先股股东的利润分配权和资产索偿权虽位于债权人之后,但却在普通股股东之前。 ?表决权受到限制、优先股股东的表决权受到严格限制,在通常情况下不享有公司经营决策参与权,也没有选举权,只有当公司活动或议案涉及到优先股东的权益时,优先股东才有相应的表决权。 第十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国际收支统计制度的建立始于(A) A、1981年8月 B、1981年9月 C、1985年8月 D、1985年9月 2、在经常账户中,赔偿和无偿捐赠属于(D) A、收益账户 B、服务账户 C、货物账户 D、经常转移账户 3、在储备资产变动账户中,储备资产增加的表示用(B) A、正号 B、负号 C、不确定 D、没有正确答案 4、下列关于汇率与进出口贸易联系的正确说法是(B) A汇率下跌,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B汇率上升,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C、汇率下跌,不利于出口、也不利于进口 D、汇率上升,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5、出口信贷的贷款额度不得超过合同金额的(C ) A、70% B、80, C、85% D、90% 6、由国内企业按外商提供产品的款式、规格和质量要求进行加工后,收取材料费和加工费的是(B) A、来料加工 B、来样加工 C、来件装配 D、补偿贸易 7、目前我国的外汇管理处于(B)的状态。 A、全面管理 B、部分管理 C、基本不管理 D、不管理 8、我国外债管理体制的原则是(C ) A、集中统一 B、分散协调 C、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D、以上均错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国际收支平衡表说法正确的是(CDE ) A、国际收支平衡表按单式簿记原理编制 B、国际收支平衡表表上的数据是“存量”而非“流量” C、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定时期的统计报表 D、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了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在商品、劳务和收益方面的交易 E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情况 2、下列项目属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有( ABCDE) A、移民转移发生的资本转移 B、债务减免发生的资本转移 C、外国提供给我国的贸易信贷 D、我国提供给外国的贷款 E、以上都对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的外汇指的是(ABCDE ) A、外国货币 B、外币支付凭证 C、外币有价证券 D、特别提款权 E、其他外汇资产 4、世界各国采用的汇率表示法有( ABC)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美元标价法 D、英镑标价法 E、欧元标价法 5、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有(ABCDE ) A、出口信贷 B、银行信贷 C、政府贷款 D、在海外发行债券 E、三来一补 6、下列关于政府贷款说法正确的是(ACDE ) A、政府贷款的资金来源于本国的财政资金 B、政府贷款期限较长,利率较高 C、政府贷款带有经济援助的性质 D、政府贷款往往有专门用途 E、政府贷款是一种优惠贷款 7、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主要有(ABCD ) A中外合作经营 B、中外合资经营 C、合作开发 D外商独资经营 E、中外合资开发 8、外债管理包括(ABC ) A、建立债务管理制度 B检查外债使用情况 C、及时反映外债信息 D建立债务统计制度 E、建立债务检测制度 三、简答题 1、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三大项目的内容是什么,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三大项目是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变动,各个项目所包含和反映的内容如下: (1)经常账户反映的是国际收支中经常发生的交易的情况。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及经常性转移。 货物是指通过我国海关进出口的货物,以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并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要求,出口、进口都以商品所有权变化为原则进行调整,并按离岸价格统计。 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国际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 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收益和支出,直接投资的收益再投资也包括在此账户内)。 经常性转移包括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单方面转让,如:侨汇、工人汇款、无偿捐赠、赔偿等。 (2)资本和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资本账户包括移民转移、债务减免等资本性转移。 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其中,直接投资外国、港澳台地区在我国和我国在外国、港澳台地区以独资、合资、合作及合作勘探开发方式进行的投资。 证券投资是指外国、港澳台地区购买(或我国买回)我国(包括地方政府和企业)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和我司(政府、企业、私人)买卖外国、港澳台地区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 其他投资包括外国提供给我国和我国提供给外国的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以及其他资产负债。 (3)储备资产变动反映我国在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使用基金信 贷等方面在本年末与上年末余额之间的变动额。储备资产增加用负号表示。 第十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揭示了货币需要量与其决定因素的关系为( C ) A、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B、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C、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D、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2、在我国的货币层次中,M0通常是指( D ) A、其他存款 B、个人储蓄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流通中的现金 3、在我国的货币层次中,个人储蓄存款属于( C ) A、 M0 B、 M1 C、 M2 D、 M3 4、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 B ) A、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正比 B、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反比 C、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反比 D、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正比 5、在乘数公式中,对乘数影响最大的是( C ) A、派生存款 B、企业存款 C、基础货币 D、居民存款 6、银行能否扩大货币供应,在于( D ) A、企业对货币的需求 B、居民储蓄存款 C、银行本身的愿望 D、经济发展状况 7、货币供应量是反映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某一时点上银行的( B ) A、资产总额 B、负债总额 C、存款总额 D、现金总额 8、在我国结售汇制下,外汇储备增加则( A ) A、相应要增加人民币的投放量 B、相应要减少人民币的投放量 C、人民币的投放量不变 D、不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 1、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行为的动机包括( ABE )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消费动机 D、投资动机 E、投机动机 2、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一般要考虑的原则是( ABCD ) A、货币的流动性程度 B、与有关经济变化有较高的相关程度 C、具有所需的统计资料和数据 D、银行具有调控能力 E、货币的流通速度 3、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中, M1包括( BCDE ) A、其他存款 B、流通中的现金 C、农村存款 D、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E、企业单位活期存款 4、在存款派生倍数公式中,影响派生存款能力的因素有( BDE ) A、企业存款 B、提现率 C、中央银行 D、超额准备率 E、存款准备率 5、基础货币包括了( ACDE ) A、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B、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贴现票据 C、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 D、超额准备金 E、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 6、社会总供给包括了( BC ) A、生活资料 B、生产资料 C、消费资料 D、物质资料 E、劳动资料 三、计算题 如果原始存款为12000元,法定存款准备率为6%时,计算: (1)派生存款倍数 (2)创造的派生存款的总额。 由题意得:存款总额 , 12000 / 6, , 200000(元) (1)派生存款倍数 , 200000/12000 , 16、67(倍) (2)创造的派生存款总额 , 200000,12000 = 188000(元) 第十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一种( D ) A、消费现象 B、成本现象 C、投资现象 D、货币现象 2、我国编制的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属于( C ) A、批发物价指数 B、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C、消费物价指数 D、零售物价指数 3、如果货币供给总量不变而出现通货紧缩,则表明货币流通速度( B ) A、加快 B、减慢 C、不变 D、难以确定 4、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既定价格水平商品和劳务方面的供给,而引起的通货膨胀为( A )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 D、投资过剩型通货膨胀 5、传统的治理通胀的方法着重从( C )入手。 A、减少货币供给 B、扩张需求 C、紧缩需求 D、增加货币供给 6、通胀直接表现在( B )。 A、生产领域 B、流通领域 C、分配领域 D、消费领域 7、治理通货紧缩,启动需求的关键在于( D ) A、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实行扩张性的货币金融政策 C、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 D、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和居民消费愿望 8、直接引发通货紧缩的货币因素表现为( B ) A、货币供给过多 B、货币供给不足 C、货币需求过多 D、货币需求不足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说法的情况正确的是( ABC ) A、发生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货币供应过多 B、通货膨胀会引起货币贬值 C、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 D、通货膨胀会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E、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下降 2、在发生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会出现( ABCDE ) A、货币供应量不足 B、物价疲软乃至下跌 C、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 D、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E、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3、在纸币流通情况下,因货币原因而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有( BC ) A、纸币具有调节贮藏手段的职能 B、纸币由国家强制发行,并有无限供给货币的可能性 C、纸币无内在价值且进入流通中的过多货币不会自动退出 D、纸币的供给量减少或不足 E、以上说法全都对 4、一般用来度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为( ACE ) A、消费物价指数 B、投资物价指数 C、批发物价指数 D、零售物价指数 E、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5、国民生产总值平减值数可以反映全部( ABC )的价格的变动。 A、生产资料 B、消费品 C、劳务费用 D、固定资产 E、生产费用 6、西方国家较流行的、有代表性的通货膨胀成因理论有( ACE ) A、需求拉上说 B、体制转型说 C、成本推动说 D、货币供给说 E、结构失调说 7、成本推动说认为,造成生产成本提高的有( AE ) A、增加工资 B、出口的增长 C、进口的减少 D、税率的提高 E、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 8、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多次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有( ABCD ) A、投资膨胀 B、消费膨胀 C、成本推动 D、结构失调 E、扩张的金融政策 9、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西方经济学界主要的观点有( ABE ) A、促进论 B、促退论 C、转型论 D、成本论 E、中性论 10、通货膨胀影响经济的主要领域有( ABCDE ) A、生产领域 B、流通领域 C、分配领域 D、消费领域 E、以上全都对 11、下列关于通货膨胀对经济领域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 BDE ) A、通货膨胀使生产性投资增多,不利于生产长期稳定发展 B、通货膨胀会在流通领域制造或加剧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C、通货膨胀不会使流通领域的平衡被打破 D、通货膨胀改变了人们的原有收入的比例 E、通货膨胀会使居民消费下降 12、下列属于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有( ABCDE ) A、财政紧缩政策 B、金融紧缩政策 C、管制工资和物价 D、实行币制改革 E、以上都对 13、通货膨胀条件下金融方面可采取的紧缩政策手段有( ABD ) A、法定存款准备率 B、再贴现率 C、法定贷款准备率 D、公开市场业务 E、超额贷款准备率 14、导致通货紧缩的原因有( ABC ) A、货币供给偏紧或不足 B、结构失调 C、国际市场的冲击 D、财政赤字 E、银行信贷失控 三、简答题 1、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措施有哪些, (1)财政金融紧缩政策。 通货膨胀通常总是与货币供应增长过快、总需求膨胀有关,因此,一般都要实行紧缩需求政策措施。 财政方面采取的紧缩措施不外有以下几种: ?削减财政支出,包括减少军费开支和政府在市场的采购等; ?限制公共事业投资; ?增加赋税,以抑制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 总之,紧缩财政支出,提高赋税,一方面是压缩政府支出所形成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于抑制企业和个人的需求。 金融方面紧缩措施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运用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项传统的货币政策手段,收缩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以影响投资、压缩总需求。 (2)管制工资和物价。 管制工资和物价的措施有两种类型: ?冻结工资和物价,即把工资和物价冻结在某一特定时间的水平上,在一定时期内不允许做任何变动; ?管制工资和物价,即将工资和物价上涨的幅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时期内不允许突破。 在管制的做法上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强制性的,政府通过立法程序,规定工资和物价上涨的限度;一是自愿性的,政府通过劝告使劳资双方自愿约束价格和工资的变动。 (3)实行币制改革。这通常是在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消除原来货币流通混乱的局面,在新的基础上实行稳定;也有的是通过新旧币兑换,附带调节个人之间的收人分配。 第十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 A )的一种金融政策和措施。 A、货币供给和利率 B、货币需求与供给 C、社会需求与供给 D、社会供给和利率 2、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比率,将所吸收的存款的一部分交存中央银行,本身不得使用,应交存的比率,称( A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贴现率 C、法定贷款准备金率 D、公开市场业务 3、如果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率,则( C ) A、商业银行会增多上交存准备金数量 B、商业银行会相应地降低本身贷款能力 C、商业银行会通过派生机制,以倍数规模扩大货币供应 D、商业银行不会受到影响 4、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经常使用、最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手段是( B )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公开市场业务 C、贴现率 D、行政干预 5、如果中央银行调高贴现率,则会( D ) A、使商业银行的借入资金成本降低 B、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C、扩大企业的借贷需求 D、减少贷款量和货币供应量 6、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 C )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买卖证券 D、证监会 7、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的最高利率加以限制,属于( D ) A、道义劝告 B、特殊领域的调节 C、金融检查 D、行政干预 8、我国近年来积极开拓公开市场业务工具,是因为我国的经济手段转为以( B ) 为主。 A、直接调控 B、间接调控 C、宏观调控 D、微观调控 9、货币政策传导的一般过程包括的层次是( B ) A、一个层次 B、二个层次 C、三个层次 D、四个层次 10、20世纪30年代,作为西方国家一般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是( C ) A、基础货币 B、货币供应量 C、利率 D、货币发行指标 11、财政与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的共同点在于( A ) A、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而影响经济增长 B、通过影响社会总供给而影响经济增长 C、通过影响利率水平影响经济增长 D、通过影响市场供求而影响经济增长 12、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通过国库券市场买卖国库券的年份是( D ) A、1985年1月 B、1985年4月 C、1996年1月 D、1996年4月 二、多项选择题 1、货币政策内容包括( ADE ) A、货币政策的目标 B、货币政策中介 C、货币政策杠杆 D、货币政策工具 E、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AC ) A、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稳定币值和物价 D、国际收支平衡 E、稳定市场 3、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有( ACD )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法定贷款准备金 C、贴现率 D、公开市场业务 E、超额存款准备金 4、如果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则( ABC ) A、商业银行会增多上交存款准备金数量 B、商业银行会相应地降低本身贷款能力 C、商业银行会通过派生机制,以倍数规模缩小货币供应量 D、商业银行不会受到影响 E、以上说法全对 5、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在于( ABD ) A、主动权掌握在中央银行手里 B、直接左右市场货币供应量 C、主动权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 D、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以减轻社会震荡 E、间接控制市场货币供应量 6、金融检查包括检查( ABCD ) A业务经营范围 B、大额贷款的安全状况 C、银行的资本比率 D、流动资产比率 E、银行负债比率 7、我国运用的公开市场业务工具的手段有( ABCD ) A、中央银行买卖国库券 B、逐步放开利率 C、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 D、积极推行商业信用票据化 E、推行金融扩张政策 8、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大体思路有( AB ) A、在货币传导机制发挥的过程中,利率是主要环节 B、在货币传导机制发挥的过程中,货币供应量是最重要的 C、在货币传导机制发挥的过程中,投资是主要环节 D、在货币传导机制发挥的过程中,消费是主要环节 E、在货币传导机制发挥的过程中,收入是主要环节 9、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一般要求包括( ABCE ) A、中央银行能够加以控制 B、中央银行能够及时取得有关中介指标的准确数据 C、中央银行依中介指标的准确数据加以分析和监测 D、中央银行能够随时调整 E、它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关系紧密 10、下列属于我国采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指标有( ABC ) A、货币发行指标 B、贷款规模 C、供应量指标 D、需求量指标 E、基础货币 11、在资金运行过程中财政与银行的内在联系主要有( ABCD ) A、银行代理国家金库 B、银行利率调整 C、财政增拨信贷资金 D、财政发行国家债券 E、财政向银行透支 1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表现在( ACD ) A、可控性不同 B、信用度不同 C、透明度不同 D、时滞性不同 E、目标性不同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介目标确定的根据是什么, 货币政策调节措施要经过传导,一定时期后才能发现政策最终的目标能否实现。例如提高存款准备率后,经济增长率和物价水平不一定能及时做出相应反应,也就是说往往不能凭其及时预测货币政策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就要求设置一个中间目标,通过它对运用货币政策调节手段的及时反映和变动,从而预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达到及其实现程度。 显然,选择这样的中间目标要符合以下要求:第一,中央银行能够加以控制;第二,中央银行能够及时取得有关中介指标的准确数据,据以分析和监测;第三,它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关系紧密,它的变动一般能引起最终目标做相应的变化。由于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背景以及所依据理论上的差异,各国或一国在不同时期往往选择不同指标作为中介目标。 四、论述题 1、论述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目前我国使用的主要政策工具有: (1)法定存款准备金。 我国1984年开始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当时规定了较高的存款准备率:企业存款为20%,农村存款为25%,储蓄存款为40%;其后普遍降低并转向不分存款类别、实行统一的存款准备率。目前,统一定为6%.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曾数次调高或调低存款准备率,以调控信用总量和货币供应量。 (2)贷款规模。 这是指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编制国家银行信贷计划,控制全部信贷资金来源和运用。在此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确定适当的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据以调节和控制。在编制信贷计划时,首先根据经济的合理增长,测算存款和货币发行正常增长数额,然后据以确定贷款增长规模,从而保证贷款规模与经济正常增长相适应。然后将计划确定的贷款规模分解下达给各国有商业银行。再由各商业银行总行分解下达给下层经营机构。各基层银行机构在下达的贷款规模范围内,对企业发放贷款,非经批准,不得突破贷款规模。这一工具在过去曾发挥过重要作用。1998年取消这一控制手段,国家信贷计划指标只作为指导性计划。 (3)再贷款手段。 这是指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行调节的一种工具。如果中国人民银行扩大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就是增加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扩大了其派生存款的能力,能更多提供货币供应量;反之,则起到收缩货币供给量的作用。 (4)公开市场业务工具。 1996年4月中央银行开始通过国库券市场买卖国库券,这标志着向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手段迈出重要一步; 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发行融资券,参与同业拆借市场融资; 积极推行商业信用票据化,拓展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业务。中国人民银行不断扩大再贴现业务比重,逐步取代目前的再贷款。 逐步放开利率,向利率市场化迈进。当前从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人手,以影响其他利率;同时,授予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浮动权。近两年还多次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以引导和影响居民和企业行为。 这些措施的核心,是更多地通过市场吞吐资金,以调节信用总量和货币总量,其影响不仅限于银行的间接融资,而且涉及金融市场。 考试中计算类题目应该不会超出如下11道题目,希望同学们反复练习,认真领会。 1.2000年10月1日,某人在中国工商银行某营业部存入三年定期储蓄存款10万元,当日三期定期储蓄存款年利率为3%,请利用单利法和复利法分别计算在利息所得税为20%的条件下此人存满三年的实得利息额。 2.某银行吸收到一笔100万元现金的活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率为6%,出于避险的考虑,该行额外增加在中央银行存款3万元,后来存款单位提出1万元现金发工资,试计算这笔存款可能派生出的最大派生存款额。 3. 假定中国人民银行某年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为: 单位:亿元 (一)各项存款 120645 企业存款 42684 其中:企业活期存款 32356 企业定期存款 5682 自筹基本建设存款 4646 机关团体存款 575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63243 农村存款 2349 其他存款 6610 (二)金融债券 33 (三)流通中现金 13894 (四)对国际金融机构负责 391 请依据上述资料计算M1、M2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各是多少, 4. 银行发放一笔金额为100万元的贷款,为筹集该笔资金,银行以8%的利率发行存单,发放和管理该笔贷款的经营成本是2%,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损失为2%,银行预期的利润水平为1%,试计算银行每年收取该笔贷款的利息是多少, 5. 某客户向银行申请500万元的信用额度,贷款利率为15,,银行要求客户将贷款额度的20,作为补偿余额存入改行,并对补偿余额收取1,的承担费,请计算该银行的:1.贷款收入;2.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资金额;3.银行贷款的税前收益率。 6. 某银行有贷款余额300万元,其中正常贷款200万元,可疑贷款50万元,次级贷款50万元,银行贷款准备金提取的比例为:可疑贷款50,,次级贷款20,,普通贷款5,,请计算该行的呆帐准备金。 7. 根据某中央银行的有关资料显示,流通中现金为100亿元,现金提取率为1,,存款准备金率为4,,请计算: 1.基础货币;2. 银行存款;3. 货币供应量;4. 货币成数。 8. 某投资者以每股10元的价格买了1000股A公司的股票,一年后以每股13元卖出,期间享受了一次每10股派1.5元的分红(已扣税),请计算在不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该投资者这一年的收益率和收益额。 9. 某人持一张1万元的,半年后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到银行办理贴现,银行半年贴现率为年率5.5,,请计算该人获得的融资额。 10. 假设某商业银行吸收到100万元的原始存款,经过一段时间的派生后,银行体系最终形成存款总额500万元。若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5%,试计算提现率。 11. 若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500亿元,商业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6000亿元,其中600亿元交存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试计算货币乘数。 答案: 1.解:单利计算法:利息额=本金×利率×存期 =10万元×3%×3=0.9万元 (2)复利计算法:利息额=本金×(1+利率)存期-本金 =10万元×(1+3%)3-10万元 =10万元×1.093-10万元 =0.93万元 实得利息额=0.93×80%=0.744 万元 2.解:?超额存款准备率=3万元/100万元=3% ?现金漏损率=1万元/100万元=1% ?存款总额=100万元×1/6%+3%+1%=1000万元 ?派生存款额=1000万元-100万元=900万元 3.(1)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存款 =13894+32356+2349+5759 =54358(亿元) (2)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54358+5682+4646+63243+6610 =134539(亿元) 4. 贷款利率=8%+2%+2%+1%=13%, 利息=100*13%=13万元 5. 贷款收入:500*15,,100*1%=76万元 实际使用资金额:500-500*20,,400万元 税前收益率:76/400*100,,19, 6. 专项呆帐准备金:50*50,,50*20,,25+10,60万元 普通呆帐准备金:(300,60)*5,,12万元 呆帐准备金总量:60+12,72万元 7. 解:根据 C,100,C/D,1,,R/D,4,,所以R,C*4,100*4,400; 1.基础货币B,C+R,100+400,500 2.银行存款D,C/1,,100/1,,10000 3.货币供应量,Ms,C,D,100+10000,10100 4.货币乘数m,Ms/B,10100/500,20.2, 或者m,(C/D+1)/ (C/D+ R/D),(1,+1)/(1,+4,),20.2 8.收益率,资本收益率+股息收益率,,(卖出价格,买入价格)+每股收益,/买入价格,,(13-10)+1.5/10, /10,31.5, 收益额,资本收益+股息收益,1000*(13-10)+1000*1.5/10,3150元 9.融资额,到期值,到期值*贴现率*到期期限,10000,10000*5.5,*1/2,9725元。 10.存款总额=原始存款/(法定准备率+提现率) 提现率,原始存款/存款总额,法定准备率,100/500,15,,20,,15,,5, 11.m,(C+D)/(C+R)=(500+6000)/(500+600)=5.9
/
本文档为【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考试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