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客体关系、自恋和自体体系2

2017-11-14 19页 doc 62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1159

暂无简介

举报
客体关系、自恋和自体体系2客体关系、自恋和自体体系2 - 1 - Michael Wolf 精神分析包括对心理的理解和治疗,而心理是指一个人的内部世界。什么是内部世界呢,个体内部世界的结构如何,是遵循什么原则而工作,又是如何被构建并形成的,它如何与自己、与外部世界及现实发生联系,其中的动力学过程是怎样的呢, 1 - 2 - 人类的内部世界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尽管近来一些研究显示婴儿自出生就有行为能力,不仅仅是反应能力,甚至在出生前还是胎儿时就已具有不同的能力,然而人类的内部世界是从出生后第一个月才开始萌芽,在随后的几年中逐渐发展形成。这个发展...
客体关系、自恋和自体体系2
客体关系、自恋和自体体系2 - 1 - Michael Wolf 精神分析包括对心理的理解和治疗,而心理是指一个人的内部世界。什么是内部世界呢,个体内部世界的结构如何,是遵循什么原则而工作,又是如何被构建并形成的,它如何与自己、与外部世界及现实发生联系,其中的动力学过程是怎样的呢, 1 - 2 - 人类的内部世界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尽管近来一些研究显示婴儿自出生就有行为能力,不仅仅是反应能力,甚至在出生前还是胎儿时就已具有不同的能力,然而人类的内部世界是从出生后第一个月才开始萌芽,在随后的几年中逐渐发展形成。这个发展过程有赖于婴儿与父母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相互作用关系。由此产生了第一个精神分析的观点:内部世界是通过内化这些相互作用的体验而形成的。 2 - 3 -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客体关系”,这种关系模式可见于作为主体的婴儿,也可见于成人,对于我们来说也可见于来进行心理治疗的患者。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我或自体仅存在于与其他客体发生的相互关系当中,而这个客体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内部客体是通过对外部客体的内化而形成的,主要是对早年和父母的相互关系的内化。本文将讨 3 - 4 - 论客体关系理论的一些重要理论概念,尽管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对这些理论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根据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本能驱力都有来源并有目标,而其来源和目标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环境变量(包括客体)对它的影响作用很小。这里客体是指驱力目标得以实现的对象,它是可变的,随环境改变而发生改变。弗洛伊德特别强调婴儿最初的爱的客体是母亲的乳房,他指出早期的吮吸关 4 - 5 - 系是所有后来爱的关系的原型。在这个观点中,他第一次扩展了早期关系的实质,认为它不仅仅是口欲性欲。妈妈对孩子的爱抚、亲吻和晃动都是在履行一个母亲的——教会孩子去爱。 自我心理学家们(如 Hartmann, Mahler, Spitz)认同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他们也强调客体关系的发展是以自我功能发展为基础。 5 - 6 - 目前普遍认为新生儿是一个尚未分化的生命体,没有心理结构的分化,没有心理地形学上的分化,也没有心理动力性的分化。本我、自我都还没有从共同的未分化核心中分化形成。如果确实可以区分意识、前意识的话,它们的差别和意识过程也是毫不相关的。婴儿不能区分环境中事物的差别,也不能区分人和事物的差别,他们甚至不能区分自己和外界环境,这些现象说明婴儿不能区分由自己身体传入的感觉 6 - 7 - 和由外界世界传入的感觉。正由于这些识别能力的不足,新生儿往往被认为将所有事物都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因此他将所有利比多能量都投向自己。由于婴儿尚不能将母亲和自己区分开,他也不可能将母亲体验为一个“客体”,一个爱的客体。因此弗洛伊德认为生命最初阶段的特点是“原始自恋”(见下文),也有人称这一阶段为“未分化”或“无客体”阶段。 7 - 8 - 总体而言,客体关系的发展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未分化或无客体阶段;(2)过渡阶段;(3)客体关系阶段。 在强调新生儿具有未分化特点时,自我心理学家并不认为新生儿完全缺乏分化。他们都认为分化具有体质“约定性”或原基性,即遗传因素决定了分化的复杂过程的开始,但他们是从内脏反 8 - 9 - 应、自主神经系统反应以及情感反应等这些最为复杂的反应过程来观察新生儿,而不是观察机体对环境的知觉差异的反应。 这是未分化阶段和最后建立明确的客体关系的中间阶段。在这一过渡阶段一些特定的自我功能继续发展,即原始的“身体自我”。距离感受变得更加重要。记忆痕迹开始形成。一些指向性行为也开始出现。婴儿可以区 9 - 10 - 分自体和非自体,但这种区分是不彻底的,婴儿仍然不能区分真正的客体。 安娜弗洛伊德将这一阶段定义为“客体恒常阶段,在这一阶段,无论主体是否始终满意,客体的恒定不变使得客体积极的内在意象得以维持。”婴儿现在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母亲是独立于自己的另外一个人。他对母亲的性欲投注也不再随着自己的需要而消长。无论自己是否需 10 - 11 - 要,也无论母亲此时是让人愉快的还是痛苦的,是在身边的还是不在的,婴儿都能够维持与母亲的联系,但这种客体投注仍然是比较脆弱的,如果客体长期缺失将无法维持。当母亲离开以后,她并不会被忘记。婴儿已经形成对母亲的持续的内在表象。但当母亲不在时,即使婴儿的需要得到满足,他仍然会思念母亲并感到痛苦。 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的核心基础是认为客体对主体的发 11 - 12 - 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客体既可以只是身体的部分也可以是个整体,例如单个器官(母亲的乳房)或完整的人(母亲)。因此母亲或母亲的乳房都可以用来满足婴儿的驱力。而且,根据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第三驱力理论),至少存在两种驱力,利比多和死亡驱力。因此,客体即可以被感知为爱也可以被感知为恨,它们分别是利比多和死亡驱力的情感作用。另外对部分客体和整体客体的使用还与幼儿不能完 12 - 13 - 整地认识到一个客体既是好的又是坏的有关,例如母亲既是让人感到爱和温暖的,但有时也是让人感到痛苦的。正是由于这种能力缺乏,婴儿认为客体要么全好要么全坏,他们只能看到客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客体既好又坏的本质。婴儿对客体既是好的也是坏的不能理解,因此他们只能看到其部分特性。 这种全好全坏的关系与分裂的防御机制有关。事物(部 13 - 14 - 分客体)只有很简单的好坏之分。如果事物得以充分展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也能认识到事物具有从好到坏一系列的品性。于是简单的部分客体可以整合成具有一系列品性的完整客体。因此成熟的个体能够很好地区分完整客体的多方面特征,而该能力的缺乏也提示个体存在或多或少的深度退行。 近年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显示亲子互动对精神世界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而亲子人 14 - 15 - 际互动是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的主要基础(其观点的代表人物有Guntrip, Fairbairn)。它们的观点都与亲附理论有关。亲附理论主要由Bowlby 和 Ainsworth 提出并发展起来,他们区分了成人人格中与四种不同防御水平有关的四种依附模式:安全的,矛盾的,不安全-回避的,紊乱的依附模式。从功能不良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很有可能建立较差的父母依恋关系,在长大后他们也很 15 - 16 - 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不同的精神分析流派对精神如何通过以下机制进行发展持有不同观点,这些机制有:投射、投射认同、后投、象征、心理化等。但最终他们都认为精神的发展主要是与环境中结构和关系的不断内化过程,正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内化就是将经验转化成内部对欲望、 16 - 17 - 驱力等的调节,总体而言就是心理的动力性运作。 我们不应该将内化想象成从外界到内部世界一对一的转化。皮亚杰对认知发展的描述能更好地解释内化过程,他认为内化需要经由适应和同化过程,反应性的并积极的将新的体验整合从而建立新的认知功能水平。 下文将通过比较驱力和自体的发展进一步介绍客体关系的发展和分化(见下文)。 17 - 18 - 由以上论述可见,内化和精神发展至更成熟的水平影响着精神或内部世界的功能运作的普遍模式: 。 的术语“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指的是精神机制中两个相互对抗又互补的模式。初级过程直接由驱力激活,遵循快乐原则,旨在实现精神能量的自由释放。次级过程预先假定 18 - 19 - 能量释放和干预相互制约,它们是现实原则下的控制和调节系统。而精神生活完全通过这两个过程的平衡进行着调控,这两个过程随不同主体而变化,而且随主体的不同状态而发生变化,如觉醒状态与幻想或做梦状态不同,还会受药物的影响,及其它退行的精神状态的影响,如精神病性的希望性幻听等。 弗洛伊德早在《科学心理学项目》中就提出了这个重要的二元论观点。简言之,欲 19 - 20 - 望解放了释放的过程。但是处于前意识状态下精神结构不能区分缺失客体的表象和它在现实中的知觉,于是在希望的作用下产生了幻听,为了区分是知觉还是想象还需要从别处获得一些判别标准。 第一系统,即初级过程的活动是指向获得大量兴奋的自由释放;第二系统,即次级过程的作用在于成功地抑制这些释放。 20 - 21 - 弗洛伊德在详细说明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之间的对抗时指出快乐原则只是暂时占主导,他在后来的文献中写到:“有观点认为一个受制于快乐原则而忽略外部现实世界的机体不可能维持生命,哪怕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因此它也根本不可能存在。这个观点是完全不正确的。”他用母子关系互动来回应以上观点,该回答创建了同时代精神发生理论发展的里程碑。 21 - 22 - 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的对抗和互补首先由弗洛伊德运用实用简洁的术语进行描述。他也将其关系放在一个拓扑维度中进行考量。在对“无意识”进行描述时,他指出前意识是次级过程发生的场所,它们对初级过程的调节功能具有无意识的特点。正是由于这种调节作用束缚对表象的能量投注,从而使得认知得以发展,从事物表象向语言表象发展。的确如此,思想通过“小部分能量的置换”而起作用,思想的 22 - 23 - 运作要求表象保持稳定性和显著性,如果能量自由流动、初级过程的浓缩和置换特点占优势,思想的作用则不可能发生。 正如 Kernberg的假设,精神功能的模式或精神功能连续谱的两极都是以客体关系为基础,这种客体关系可能是“初级”、“原始”的(与初级过程有关),也可能是“精细”、“分化良好”的(与次级过程有关)。它们都与自体“初级”、“原始”的表象有 23 - 24 - 关, 进一步介绍可见下文Kohut和 Mentzos对自恋的解释。 Stern和Lichtenberg对婴儿的研究以及Bolwby和 Ainsworth的依附理论都认为人格和自体的发展都是基于客体关系中所有心理素质的经验形成,也只能经由客体关系来进行理解。这个观点有助于理解各种类型的亲附关系和客体关系,包括自恋式的关系。 24 - 25 - 暂不讨论弗洛伊德的“初级自恋”概念形成的更早阶段或马勒的婴儿发展理论中的“自闭阶段”,根据客体关系的观点,自恋型人格结构的每一种类型或每一级水平都是一种关系,至少是与自己的关系。 对自恋最早的描述是希腊的那西塞斯神。 25 - 26 - 这个神话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山谷中居住着一位美丽的少女,名字叫回声,她很喜欢聊天。不幸的是她受到了诅咒,于是回声只能简单重复一句话的最后几个词。在这个山谷中还居住着一位英俊的少年,名字叫那西塞斯,他是如此迷人以至于每个看见他的少女都会在一秒钟内立即爱上他。然而,那西塞斯不爱其他任何人,他拒绝了所有仰慕者。 一天,那西塞斯和朋友们在山谷中漫步,他看见一朵 26 - 27 - 花,于是他停下脚步去摘那朵花。回过神后发现朋友们都已走远消失在视野中,于是他去追寻他们。他走过一棵树,回声恰好在树下休息,回声立即爱上了那西塞斯。她不能忍受他的背影消失在视野中,于是她偷偷地跟着他。回声想和他说话,但因为受到诅咒而不能说。 那西塞斯寻找着自己的朋友,他一边拨开葱茏的灌木枝,一边问“有谁在这里,”回声简单地回答说“这里~”那西塞斯环顾四 27 - 28 - 周不知声音来自何方,于是又问“你在哪里,过来~”回声又答道“过来~”那西塞斯仍然没看见任何人,但他知道一定有人在附近,于是他继续高声问着。每次回声都重复他最后几个词,而不敢现身,但又忍不住回答那西塞斯的问话。过了一会儿,她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于是她走到那西塞斯面前,并试图去拥抱他。然而那西塞斯拒绝了回声,转身奔入森林深处。 28 - 29 - 那西塞斯的无礼、无情之举伤透了回声的心。她如此痛苦以至于不思茶饭,终于日渐苍白消瘦。一个少女向众神祈求,希望那西塞斯只爱上他自己而得不到任何人的爱。主管惩罚的女神涅墨西斯听到了她的祈祷,便答应了她。 一天,那西塞斯感到口渴,于是到池边喝水。当他低下头时看见了自己的倒影,但他不知道那是他自己的倒影。他立即爱上了水中的影子,也像回声一样,不思茶 29 - 30 - 饭,终于日渐苍白消瘦。在他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支花,人们称为水仙花。 在那西塞斯的神话故事中非常重要但又极易被忽略的部分是回声女神的存在以及他与回声女神的亲缘关系。回声是那西塞斯的映射,在他们的交流中,回声不能增加任何自己的内容(而总是重复最后几个词,就像回声一样)。回声是那西塞斯的另一个互补副本,她不能和那西塞斯建立成熟的关系,也就不能给他一个机会冲出自 30 - 31 - 私的牢笼。最后,他们都死了,回声死于没有被认可、没有被爱,而那西塞斯死于仅仅爱自己。他们双方都是陷于对自己的自恋性关系中,以至于不能像独立的双方那样可以互相满足。 很显然,我们只有那西塞斯的照片,而回声的照片并不存在,因为她只是一面镜子。 31 - 32 - Caravaggio的那西塞斯图像 32 - 33 - 根据德国精神分析师 Mentzos的观点,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自恋至少有两层不同的含义: 1: 自恋作为一种保护和防御,意味着将所有投注从客体撤回而转向自体。在这层涵义中,所有旨在获得满足的倾向和幻想都是自恋的,它们的特点是从客体撤回而转向 33 - 34 - 自体,意味着作为对其他侵略性倾向的防御 (Kernberg),利比多不断累积地投注向自体(先前弗洛伊德认为是投向自我,后来哈特曼将其改为自体)。 2: 另一方面,自恋作为自体体系包含所有涉及关于自体构建和分化以及自尊调节的需要、满足、情感和机制等(Kohut)。在自恋的这第二层涵义中,包含着促进自 34 - 35 - 尊增长或自我认同的客体关系,也包含有导致反作用的一些现象(如自恋性损伤)。如:愤怒,这种情感被认为是自恋性的。 在第一层涵义中,自恋与客体关系相对立。 在第二层涵义中,自恋又与驱力关系相对立。 这种分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第二层涵义中自恋也往往是与客体有关的,自恋稳态——自尊的调节主要依赖于自恋的满足,因此也依赖 35 - 36 - 于客体。健康成人也需要“自体客体对自体的进一步镜映(简言之:爱的客体的自体客体方面)” (Kohut)。 自恋和驱力需要都可以通过客体关系或自恋关系来满足(见上述的第一层涵义),例如通过夸大幻想来减轻自卑感,或通过自体性欲行为来减少驱力张力。 36 - 37 - 快乐原则(弗洛伊德:回避痛苦的普遍倾向以及通过释放张力来获得快乐)仅与驱力的张力和满足有关。现实原则:经过修饰的快乐原则,在满足驱力时尊重现实条件,因此它可能需延迟满足或要经过必要的修饰,然后再才能与驱力相关。 所有的心理内容或心理过程都能够形成图像吗,特别是我们能将情感状态都理解为驱力遵循放松原则而进行释放后的直接结果吗,“我们认为个体的发展不仅仅取决 37 - 38 - 于在开始时对快乐的追寻和对痛苦的回避。就我们的观点而言,倾向于达到充满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Joffe 和 Sandler)。因此 Argelander 着重强调安全原则而反对快乐原则,而 Kohut则发展了独立的自体心理学。 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强调本我倾向和自体需要之间的质的差异。建立在充分自尊和自我认同基础上的幸福感和驱力释放后的放松感是截然不同的。 38 - 39 - 因此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时而发生的驱力需要和自恋性自体需要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尽管它们通常是一致的(例如当一个人坠入爱河后所产生的自恋性的夸大感觉)。 这种差异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描述用自恋性满足来替代驱力满足的可能性,相反亦然。 39 - 40 - 因此孩子会为了得到母亲的欣赏而拒绝某些驱力的满足。有些儿童,也可见于一些成人,会通过吃甜食或吮手指的方式来得到口欲驱力的满足,从而抚慰自己的自恋创伤。 因此我们今天将驱力发展和自恋发展区分开。客体关系发展介于其二者当中,驱力发展和自恋发展都有赖于客体发展。 40 - 41 - 41 - 42 - 0-1 2 3 4-5 年龄(大 约) 驱力发展 口欲 肛欲 阳具自恋期 婴儿生殖器 期 客体关系 “共生” “分离” 自我中心 三角关系 或双重关系 个体化 自体体系 出现 部分客体 完整客体 自体和客体分化 真实自体 次级过程 理想客体 表象 部分客体 真实客体 现实原则 理想自体 进程和原则 夸大自体 超我 初级过程 理想自我 42 - 43 - 自体体系最重要的功能是自恋稳态的维持,以及最高水平自尊的维持。而这一功能受到自恋创伤、自恋补给的撤退、失败以及其它不良体验的破坏。人类如何回避或补偿一种威胁或已经存在的自尊紊乱呢, - 43 - 44 - 这种退行往往呈现为与原始客体的融合的幻想,这些原始客体有:母亲、土地、水等,这些客体都能够提供价值和力量的增长,个体通过与其融合来防御上述的威胁。 - 对自恋平衡紊乱的这种补偿方式是婴儿发展的一个正常阶段,科胡特称之为“夸大自体”。父母通过不断的确 44 - 45 - 认婴儿是可爱的、美丽的、好的、高的,是母亲眼中的光辉,来进一步推进这个阶段的发展。科胡特认为父母的“镜映功能”是自恋需要得以满足、自恋进程得以发展的必要的先决条件,从而才能够构建稳定的自体。 - 现实的体验迫使儿童逐步质疑夸大自体的内部图像。这样儿童就运用理想化或与看似全能的或无所不知的客体 45 - 46 - (父母)认同来维护自己的自尊。这是三岁或以上儿童的正常发展阶段。理想化的父母意象被逐步纠正并变得更加现实。 “自体客体”(科胡特)同样重要。这些客体,即童年早期的相关人物,不仅是满足驱力的必要条件,而且作为客体关系的组成要素,对构建和发展自体本身也非常重要。科胡特称之为自体客体(不同于驱力客体或爱的客体)。儿童首先需要自体 46 - 47 - 客体来给与镜映(表扬、鼓励、敬仰),其次是对其理想化并认同。这些自体客体在日后生活中仍保留的重要性程度也表现在英雄人物对保持大众自恋平衡的积极作用。 - 对自体的过度评估以及对父母的过分理想化随着夸大自体和理想客体的减弱而逐渐被克服。于是形成了更加现实的,甚至是有点分化的理 47 - 48 - 想自体, Sandler认为它是一种缓冲,可以这么说“除了目前我所缺乏的以外,我基本上是好的。”健康的理想自体让个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过分受制于表扬和批评,从而增强了内部安全感、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现在我想进一步介绍并解释与重要客体相关的自体体系(“自恋2”),重要客体 48 - 49 - 通过认可或镜映加强了自体体系。Mentzo通过三柱模型描述了内在精神及客体关系的不同成熟水平的自恋稳态。 49 - 50 - 相关客体 自体 相关客体 柱 III 柱 II 柱 I 通过认可强成熟超我 成熟理想客成熟理想自通过镜映强化 体 体 化 理想 夸大幻想 俄狄浦斯期 的超我 原始超我 父母意像 夸大自体 内化客体 以下对三柱模型的描述按照从右向左顺序进行。该柱状图形是从右向左按照I, II,III排列。 图示中的平台代表了适当的自尊,只要该平台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就能保持相对平 50 - 51 - 衡的自恋稳态。这个平台搭建在这三个柱子上。 I底部代表了“夸大自体”,稍往上是大约终生存在的半意识状态下的“夸大幻想”,最上面是成熟的理想自体(得到现实的修正,对个体的积极意象),尽管它也会经受错误、失败、负性评价等,但它向我们确保具有一定程度稳定自信,并提供了意识下的“缓冲”。 51 - 52 - 这种良好的发展进程(良好而稳定的合成以及充分地行使功能,特别在危机关头)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总资本”(健康、完备、满足、躯体健康、天赋等),而且取决于充足的母爱、积极的镜映、尊重,而这些都是来自主要客体的连续的自恋补给(母亲眼中的光辉——科胡特)。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些补给也都可以从其它良好的相关客体处获得。这面积极的、赞许的镜子不仅仅是对好的成就的认可(如柱 52 - 53 - III),而且是条件地接受,它是健康、现实、理想二元自体形成的保证(“尽管我有时把事情弄糟,但我是实际上还是很好的”)。 II它的底部代表了共生依赖,很快在认同作用的参与下形成理想父母意象。中间部分代表了对其他模范角色的认同。上面部分代表了成熟的理想客体(成熟意味着同化而不仅仅是内射)。在这里,发展中的人格得不到赞许,就如 53 - 54 - 同柱I中的动态变化,但是个体自己赞许一个理想客体,特别是它向理想父母认同,后来再向其他模范角色认同。 自尊调节的稳定作用并非由于身体或心理的生命力作用,或自我从外界的镜映(如柱I),也并非由于对好的成就的认可(如柱III),而是通过亲密感和温情的作用,以及后来向理想客体的认同,并且加入理想客体的容量和力量。 54 - 55 - III其底部对应原始的不成熟的超我,中间部分是俄狄浦斯期的超我,上面部分是成熟的道德感。它包含所有养育父母的禁令和命令。该条柱的力量、品质和其他特点与所采纳的超我的特定症状相一致。它的稳定性建立在对已取得成就的认同的基础上。该条柱的功能定向于获得成就、履行职责、以及审查禁令,这些功能都与满足他人的本能、权力、幸福感有关 。在其最高水平,代表了 55 - 56 - 成熟的道德感,它是个体心理中对社会交互作用最有力量、最成功的调节者 。内化的安全锚标准对从内心履行公正起着重要作用。 56
/
本文档为【客体关系、自恋和自体体系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