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政策讯息】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成立

【政策讯息】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成立

2018-03-24 21页 doc 56KB 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政策讯息】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成立【政策讯息】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成立 数字100金融事业部 2009年 第10期 2009年3月16 日 目 录 【政策讯息】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成立.............................................................................................. 2 【政策讯息】央行报告:应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
【政策讯息】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成立
【政策讯息】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成立 数字100金融事业部 2009年 第10期 2009年3月16 日 目 录 【政策讯息】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成立.............................................................................................. 2 【政策讯息】央行报告:应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 2 【政策讯息】银监会加强银行卡管理 严防违法犯罪 ........................................................................................... 3 【政策讯息】银监会要求银行业增加涉农信贷投放力度..................................................................................... 3 【新闻动态】中国进入经济阵痛期 五因素可能诱发第二轮危机 ..................................................................... 4 【新闻动态】首季全国银行家调查:银行家对宏观经济走势预期趋稳 .......................................................... 5 【数据发布】央行发布2月金融数据: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 5 【观点评论】银行放贷面临的宏观金融环境 ........................................................................................................... 6 【观点评论】贷款急速扩张考验银行风控能力 ...................................................................................................... 9 【观点评论】中银协发布08年度银行业改进服务情况报告 ............................................................................ 12 【政策讯息】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成立 来源:证券时报 链接: 3月10日,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在北京召开。 据悉,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是由17家银行在中国银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协调下共同发起成立的,宗旨是促进行业自律,维护行业权益,鼓励有序竞争,加强同业合作,推动保理业务快速健康发展。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工作规则》,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保理专业委员会组织机构。中国银行当选为第一届保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银行副行长张燕玲当选为第一任保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招商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当选为副主任单位,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当选为常委单位。 【政策讯息】央行报告:应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 来源:新华网 链接: 中国人民银行13日公布的《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指出,应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 报告指出,在外汇市场,可以考虑进一步引入境外机构参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外汇交易;在债券市场,可以考虑发展多样化债券产品,特别是发展浮动利率产品和利率衍生品,增加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提高债券市场效率,吸引境外融资者和投资者。 在股票市场,进一步研究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以及推进国际板建设的相关问,增强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在黄金市场,继续发挥外资会员连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作用;在期货市场,可以考虑进一步优化投资者结构,促进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队伍的形成,推动相关企业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期货业务。 【政策讯息】银监会加强银行卡管理 严防违法犯罪 来源:新浪财经 链接: 银监会网站12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卡服务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各银行在2012年1月1日前按照有关银行卡组织的屏蔽规则,完成对POS机打印凭条上银行卡号码相关数位的屏蔽工作,严防违法犯罪。 去年以来,不法分子利用短信等各种虚假信息,通过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对银行客户实施诈骗的案件持续高发。 通知要求各银行在2012年1月1日前按照有关银行卡组织的屏蔽规则,完成对POS机打印凭条上银行卡号码相关数位的屏蔽工作。对必要的安全提示和服务电话等,要通过银行自助设备的电子屏幕显示,不再采用其他方式张贴各类说明。要强化对收单业务的风险管理,加强对商户的审查和培训,培育良好的用卡环境。 另外为了方便持卡人使用银行卡,提高银行卡服务水平,《通知》还做出了以下三项。 首先是对特殊客户开设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对于因老弱病残、出国、意外事件等特殊原因,无法办理须由持卡人本人亲自办理业务的特殊客户,要求各银行开设绿色通道。 二是业务管理,方便持卡人用卡。要求各银行对借记卡存款、取款、挂失等业务开放代办业务,对5万元以上(含)取款、挂失申请,代理人提供双方身份证件即可办理;对遗忘信用卡密码的,在严格核实确认持卡人身份后,及时办理密码重置服务;对遗忘借记卡密码的,当场可以核实确认持卡人本人身份的,及时为其办理密码重置服务,当场不能核实确认的,应在调查核实确认身份后7日内办理完毕;对持卡人本人或其代理人的挂失申请,应在接到挂失申请并核实挂失人的身份后,立即冻结挂失卡片;对持卡人本人提出的解冻申请,应在严格核实持卡人身份后及时办理解冻或补发新卡等挂失后续处理。 三是做好投诉服务,确保社会公众对银行服务质量的投诉渠道畅通和快速解决。要求各银行派专人对持卡人用卡过程中出现的、柜台人员难以当场解决的问题进行协商,提出妥善处理的办法,不得对持卡人的合理要求置之不理。 【政策讯息】银监会要求银行业增加涉农信贷投放力度 来源:证券时报 链接: 日前,银监会在京召开会议,全面部署银行业金融机构春耕备耕金融服务工作。银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蒋定之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做好今年春耕备耕金融服务工作,确保今年涉农信贷投入增量高于上年水平,增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会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按照银监会要求,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深入村组、深入农户、深入涉农企业,全面摸清春耕备耕资金需求,制定支持春耕备耕的信贷投放计划,多渠道筹措安排资金。 二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原则,持续增加涉农信贷投放。重点加大对农资企业、种子公司等涉农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农村经济组织,重点加大对农村水利、农村电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因地制宜确定涉农贷款额度,实行倾斜的优惠利率,严禁一律“一浮到顶”的做法。 四是继续落实好灾区农户和企业的特殊信贷政策。对信用良好的受灾户,允许贷款合理展期和延期。 五是合理把握监管容忍度。在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的同时,要统筹兼顾“保增长”和“防风险”,加强风险监测和管控。 【新闻动态】中国进入经济阵痛期 五因素可能诱发第二轮危机 来源:中国证券报 链接: 这五大因素是:信贷无法恢复导致大量企业破产,影响美国信用违约掉期(CDS)市场,牵扯进去的保险机构和投资银行随时可能破产,产生雷曼兄弟式的连锁反应;过去依靠外债来支持经济增长的新兴市场国家以及产油国可能将面临着资金断流的问题;前几年欧洲各大银行热衷借钱给东欧国家,而东欧国家正面临破产窘境,欧洲银行所面临的坏账将是美国次贷以及衍生产品坏账的两倍;美国各银行的杠杆率已经逐步下降,欧洲各银行的杠杆率一直维持在高位,而欧元这个统一的货币要求所有的欧元区成员国的财政政策一致,很难协调;美国政府今年发债的规模可能相当于小布什政府5年的发债总额,而且这些国债的收益率无法和美国潜在的风险相称,一旦美国政府难以承担很容易爆发危机。 陶冬表示,今年中国GDP增长有望达到8,。他相信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出困境的主要国家。但陶冬强调,虽然目前内地订单已经有所上升,但主要是建筑机械和订单的上升。未来6至12个月内,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不会出现。 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走向,陶冬认为,除非全球出现新的动荡,各国央行需要协调行动,否则中国利率水平基本已经见底。 陶冬指出,中国正在进入经济转型的阵痛期,出口的黄金时期已经结束。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两大趋势将是“消费崛起”和“中国资金的出海”。 【新闻动态】首季全国银行家调查:银行家对宏观经济走势预期趋稳 来源:金融时报 链接: 央行今天发布的第一季度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降幅缩小,认为货币政策适度的比例下降,贷款需求指数回升,银行业景气指数降幅趋缓。 从银行家信心指数看,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为25.6,,比上季下降1.7个百分点,降幅比上季减少17.1个百分点;银行家对下季宏观经济走势预期趋稳,宏观经济预期指数为34.1,,与本季基本持平,下降势头明显减缓。 从货币政策感受指数看,本季银行家货币政策感受指数(选择货币政策“适度”的银行家占比)为50.0,,比上季下降6.5个百分点,而认为“偏松”的银行家占比为45.1,,比上季大幅提高26.2个百分点。对下季货币政策预期,过半的(50.2,)银行家认为将保持现状,较上季上升7.6个百分点。 从贷款需求指数看,本季贷款需求指数为67.5,,比上季回升5.6个百分点,各类贷款需求普遍上升。 从银行业景气指数看,一季度银行业景气指数为63.8,,比上季下降1.7个百分点,降幅比上季减少1.3个百分点。 【数据发布】央行发布2月金融数据: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来源:中国新闻网 链接: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在其官网上发布了2月份的金融数据,称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数据显示,货币供应量增长20.48%。2009年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0.71万亿元,同比增长20.48%,比上月末高1.6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6.65万亿元,同比增长10.87%,比上月末高4.19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51万亿元,同比增长8.28%。1-2月份净投放现金923亿元,同比少投放1411亿元。 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24.17%。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4.64万亿元,同比增长21.8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3.06万亿元,同比增长24.17%,增幅比上年末高5.44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2.85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8273亿元。 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439亿元,同比多增33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0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7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03万亿元,同比多增7934亿 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8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67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870亿元。1-2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2.69万亿元,同比多增1.64万亿元。2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2309亿美元,同比减少9.69%,当月外汇各项贷款减少42亿美元,同比多减249亿美元(去年同期增加206亿美元)。 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长23.0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3.0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9.81万亿元,同比增长23.01%,增幅比上年末高3.2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02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65万亿元,同比多增3171亿元。 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存款增加4562亿元,同比少增5150亿元,同比少增的主要原因是去年春节在2月份,季节性因素造成对比基数较高;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1.09万亿元,同比多增9633亿元;财政存款增加369亿元,同比少增1210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中,企业存款增加9954亿元,同比多增8085亿元。1-2月份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3.16万亿元,同比多增1.6万亿元。2月末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970亿美元,同比增长28.03%,当月外汇各项存款增加50亿美元,同比多增35亿美元。 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活跃,市场利率平稳。2009年2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10.18万亿元,日均成交4848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7.8%,同比多成交1053亿元。 2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0.87%,比上月低0.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97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0.86%,比上月低0.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79个百分点。 【观点评论】银行放贷面临的宏观金融环境 来源:《当代金融家》 链接: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次贷危机升格为全球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为确保中国经济增长,2008年11月初,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未来两年投资将达4万亿元,加上地方政府出台的投资措施,中国全社会的投资将达到20万亿元。可以预见,银行新增信贷资金的投放将达到一定数量级。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而言,防范并控制新增不良资产已成为迫在眉睫的挑战。 本期特别报道从银行面临的新金融环境、数据分析以及战略和策略对应等方面,关注并探讨“放贷安全”。 经济运行处于第一次触底阶段 迄今为止,继中央政府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相继出台之后,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力度仍在不断加强。 从产业政策方面来看,包括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振兴规划已经或即将陆续出炉,而关于振兴能源、房地产行业的讨论也正在进行当中。 从财政政策方面来看,在已提交给全国人大审议的2009年预算报告中,财政赤字创纪录地达到9500亿元,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高额度的财政赤字。 从货币政策角度来看,2009年1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1.62万亿元,同比增8141亿元,也体现出旨在扩大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思路。 正是在上述一系列强力政策的推动下,近期宏观经济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向好的迹象。例如,1月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5.3,环比连续第二个月回升,说明制造业恶化的程度在减缓;1月发电量同比增幅从去年12月份的-6.4,下降到-13.1,,但考虑到春节假期的因素,情况还是不错的。 虽然短期内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但从中长期来看仍不乐观,这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全球经济仍处于衰退边缘,数据显示,作为“火车头”的美国经济难现亮点,经济仍然疲软,就业市场形势尤其不容乐观。虽然近期似乎中国的实体经济和金融运行呈现某些“独立行情”特点,但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2009年中国面临的负面冲击仍然较大,这使得短期内还难以走入全面复苏的轨道。另一方面,近期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都已逐渐发挥到了极致,这在带来众多经济先行指标好转的同时,也可以预计到,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渐弱化,以及市场预期的变化,中期内的经济走势可能还会出现反复,以“政府投资”引领扩大内需的“挤出效应”也可能会进一步显现。 综合这些因素,2009年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增长轨迹呈现“W”型的可能性较大,当前正处于第一次触底阶段。 影响信贷安全的因素在增加 在此基础上,我们看到,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环境也有众多不确定性,影响银行信贷安全的因素在增加。有如下几方面金融环境要素值得关注: 其一,利率政策走势导致利差缩小甚至倒挂。2004年以来,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持续提高,但去年后期以来该趋势有所变化。一是因为股市长期低迷导致资金回流到银行存款,并且储蓄存款定期化特征显著;二是由于去年9月份以来的历次降息政策中,贷款利率累计降幅往往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直接对商业银行利差产生不利影响。 具体来看,一方面,近期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与通知存款七天利率之间的利差出现少见的连续数月倒挂,隔夜回购利率与活期利率之间利差也在不断收窄,银行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收益率不断下降,表面看,银行普遍面临充足的流动性;另一方面,除财政投资之外的民间投资增长乏力,企业贷款意愿并没有明显提高,而银行放贷竞争却日益激烈,这使得银行议价能力有所下降,利差缩小更加明显。 由于利差收入仍然是国内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利差的变动情况是关系到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核心因素。另外,政府相对保护银行利益的政策模式已经有所改变,虽然未来一段时间 利率政策将趋于平稳,但仍然可能体现出这种变化——为了缓解企业资金成本压力,帮助企业生存发展,贷款利率的降幅较大;为了刺激住房消费,按揭贷款利率下限进一步降低等。这些都是银行未来必须充分关注的。 其二,在当前大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银行的集中性风险开始显现。我们看到,在政策指导和市场环境限制的双重作用下,商业银行“傍大户”的趋势重新抬头,这导致银行贷款集中投向少数大型企业和少数项目,尤其是财政刺激项目。例如,1月份工商银行各项贷款增加1171亿元,其中693亿元投入电网、铁路、核电和公路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占比近60,。这必然导致银行业的客户、行业集中度风险上升。以集团客户风险为例,2008年5月开始,大额不良贷款客户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开始连续反弹,至10月开始呈现加速上升态势。同时,关联企业群之间的风险传递也在加速。预计随着过去盈利时积累的现金储备逐渐耗尽,今年企业集团客户的风险将更加突出。 其三,当前过度依赖直接金融模式来支持扩大内需,可能会增加商业银行的“非市场风险”。无论是“4万亿”计划还是各级地方政府公布的,都需要多方资金的共同介入才能够实现。其中,财政资金虽然起到引导作用,但却独木难支。据报道,今年1月份全国财政收入6131.61亿元,比去年同月减少1265.03亿元,下降17.1,,而地方政府的预算外财力也由于土地出让收入的下滑而“捉襟见肘”。加上在股市低迷的情况下,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大打折扣。在此背景下,预计只能依靠银行信贷承担更大比例的投资支出。 这就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银行有可能为满足政策要求而放松风险控制,更多地介入某些处于衰退或不稳定的行业或企业。事实上,从银行信贷的行业分布来看,纺织、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大额信贷质量已经持续恶化,其中纺织行业不良率有较大幅度上升。二、政策性金融改革可能会暂时受阻,为了应对当前经济下滑风险,对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政策性业务的改革暂时会有所放松,甚至重新考虑。从中期来看,这必然会导致银行体系中政策性金融风险的提高。三、对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的影响可能较大。在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中,城商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受地方政府的影响仍然较大,虽然此前的改革旨在扭转这一局面,但在地方政府面临政绩压力的背景下,很可能会施加更多影响,要求地方银行提供符合政策方向的“软约束”贷款,从而增加了潜在的地方金融风险。 其四,资本市场环境与外部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难以获得大幅提高。国际上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50,,甚至更高,而中国银行业长期以来过于倚重传统的信贷业务,虽然各银行一直在推动中间业务增长,但却进展缓慢。在今年银行业整体利差下降的情况下,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将成为银行竞争的重要着眼点。 但从宏观环境角度看,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目前仍受到三大因素制约。一、外需的低迷将使国际结算和基金代销及托管等中间业务收入难以保持过去的高增长。二、资本市场近期虽然从低迷中有所复苏,但整体上仍然难以再现繁荣,而境外周边市场更是难有起色,这就使银行财务顾问收入 难有较大提高。三、监管层虽然逐渐认识到美国的问题是金融创新过度,而中国则是金融创新不足,但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下,毕竟对各类金融产品的风险感到“心有余悸”,使得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也将受到更多约束。 其五,银行面临的监管压力可能会增加。虽然前几年在经济上升周期,银行改革取得了较大成就,但面临经济周期性下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也可能会有较大幅度反弹。监管部门也表示,如果信贷增速过猛,将考虑调增拨备覆盖率等形式约束银行。例如,监管部门认为,就目前贷款分类的迁徙和实际回收的情况看,银行拨备覆盖率至少要达到130,以上,风险较高的银行应进一步将拨备覆盖率提高到150,以上。诸如此类监管环境的变化,都构成银行经营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 其六,金融改革给银行带来更多外部竞争压力。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金融业将加快对内开放的步伐,其中包括加快制定《放贷人条例》,明确非吸收存款类放贷人主体的法律地位;规范民间金融,使其尽快浮出水面,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民间金融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竞争主体等。非常明显,这些改革一旦完成,都会增加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如《放贷人条例》的最大突破将是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和企业,以自有资金注册成立“只贷不存”的放贷机构,从而打破被银行垄断的信贷市场。 【观点评论】贷款急速扩张考验银行风控能力 来源:《当代金融家》 链接: 2008年岁末两个月及2009年1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出现了令人瞠目的增长——2008年11和12月份当月新增贷款分别达到4769亿和7718亿元,而2009年1月当月新增贷款达到1.62万亿元,同比增长21.33,,这也是自2004年3月份以来首次同比增速超过20,。 “早投放、早收益”的经营思维惯性将使银行业2009年整个一季度保持贷款的高增速。目前看来,2009全年人民币新增贷款将达到5.5万亿左右的水平。 从2009年1月贷款投放分部门的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121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2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93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40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623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5229亿元。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较显著的特征:零售贷款增量占比仅为7.49,,较现行的银行零售贷款比重低很多,2008年上市银行零售贷款的比重约20,;中长期贷款明显多于短期贷款,应主要受4万亿政府投资的项目配套贷款拉动;票据融资成为贷款最大的需求,占比38.5,,使市场产生诸多猜测和质疑,被指非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其中部分可能被套现流向股市。 贷款空前繁荣的背后,银行的风险控制力更令人关注。 贷款“井喷”系政策叠加效应 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央行大幅调整利率政策,以缓解实体企业的财务负担。自2008年9月起连续5次降息,非对称降息、活期存款(占银行资金来源的一半左右)利率下调余地极小、按揭房贷利率下浮至7折、法定存款准备金及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下调、证券投资收益率锐减等因素使银行的净息差刚性收窄。我们判断,银行业的净息差(NIM)在2009年将减少30,40个基点。 同时,为鼓励银行放贷,央行取消了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并数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银行系统资金重归充裕局面。2008年10月,2009年1月,银行系统的存贷差均超过16万亿。面对净息差收窄的现实,商业银行必须加强资金运用,以期努力“以量补价”。而债券投资收益率的下滑,如6个月央票收益率由2008年初的3.6,下降至2009年2月的不足1.2,,使生息资产向贷款倾斜成为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的无奈选择。 除银行本身的盈利压力外,国家在政策方面的窗口指导也是贷款激增的重要原因。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在面临经济困局和企业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迫切促使银行输血成为最为现实和直接的方式。在“保增长”的政治和经济任务下,中央的4万亿投资及各地方的经济刺激计划,均需要银行的资金配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监管层也予以高度重视,央行和银监会等主管部门在操作层面亦进行了相关调整,采取了如允许中小银行贷存比突破75,的限制、容忍不良贷款考核指标略升等措施。因此,此轮的信贷扩张是多种政策叠加的显现和必然结果。 非常时期银行和企业要共渡难关。2006年和2007年实施了两年紧缩的货币政策,加息、法定准备金率上调、信贷规模控制等手段,令积极扩张企业的资金链偏紧。大多数企业对此轮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准备不足。在此困难时期,如果银行不适度放松信贷,问题只可能变得更糟。 在促使银行向实体经济输血的调控目标实现后,由于对物价前景的担忧,以及回避金融风险的考虑,未来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较大的下调空间。 贷款加速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对延缓甚至减少不良资产的大幅反弹也有直接的影响。目前看,这种效应还是较为明显的。 贷款激增后的风险防范 较快的贷款增长减少了一些行业资金琏断裂的风险,并避免了银行业不良贷款在近期大幅反弹,2009年银行业信贷成本的上升幅度将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不会出现大幅上升。 现在市场普遍忧虑的是,信贷扩张只是使不良贷款暴发的时间延缓,并没有根本消除不良资产的隐患,若世界经济衰退的程度加深,国内的经济刺激效果低于预期,银行将来面临的风险会更加严重。因此,目前狂热贷款背后的风险管理问题其实比货币紧缩时期更加重要。 实际上,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反弹已现苗头。从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看,2008年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实现“双降”的最大贡献来源为国有商业银行,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62,,减少6941亿元,不良率首次降至3,以内,但其 中农行不良贷款的剥离是主要因素。根据央行2008年11月份贷款余额可比口径增长率推算,农行不良剥离涉及7327亿元贷款。若将农行剥离的不良贷款加回,2008年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将小幅增加325亿元。 由于有效需求的萎缩,目前贷款的超常规增长并不具可持续性,以期利用做大贷款总量分母来降低不良率的想法也无异于饮鸩止渴。在贷款迅速扩张的同时,为防范风险,商业银行应着重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首先,坚持市场化取向。出于控制系统性风险的考虑,不能否认,国内此轮经济调整中,国内银行贷款向国有背景大客户倾斜的迹象明显。在前期贷款额度管理时,为维持同优质核心客户的关系,银行贷款额度一般先满足核心客户。而目前,各家银行又不由自主地同时争取4万亿投资的大项目。作为国内最大贷款行,工商银行2009年1月的信贷数据显示,流入铁路、核电、公路等国家大项目的贷款占总新增贷款的比例达60,。 同时,应地方政府要求,“统借统还”的地方打包贷款应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此类贷款,多数情况下,地方财政或相关部门会提供适当的政府担保,银监会前期曾对此予以默认,但指出此种操作属临时性安排。作为非常时期的暂时性措施,在“保增长”的大背景下,银行的做法无可厚非,但项目“一窝蜂”上马难免鱼龙混杂。甄别企业资产质量将突出考验银行的判断能力。从前几年一些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区域分布来看,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其实已经出现过不少问题。最近许多银行表示,近几个月这种逆经济周期的信贷扩张,从贷款投向的风险角度出发,唯有向政府项目倾斜,才能尽力避免未来的资产质量出现问题。但一般来讲,国有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较高,盈利约束也弱于非国有企业,将来如果企业或项目出现问题,政府也未必会全部“兜底”。所以,银行在放贷过程中坚持近年来好不容易才形成的市场化取向应该是一个原则性问题。 其次,业务创新宜谨慎。近期,为响应监管号召,也处于自身经营利益的考虑,商业银行积极开展一些创新业务,如并购贷款、贸易融资等。客观看,这些新业务均适应形势和客户的实际需要,但其中的风险也不容小视。如并购贷款,虽有利于若干行业的整合,但放大了企业的财务杠杆,某些并购项目的盈利前景也未必能达到收购方的预期。在世界性“去杠杆化”经营趋势的今天,国内一些企业通过财务杠杆实现外延式扩张,也未必合时宜。并购贷款中,深入的尽职调查和客观评价应该是必需的,我们对其前景持谨慎态度。 另外,贸易融资也是近几年商业银行着重拓展的业务种类。供应链金融打通了上下游企业资金链的供求关系,对于银行保证金存款、贴现放款、手续费等中间业务收入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保证金一般只占开票金额的1/3左右,一旦产品和货物不能实现顺利周转,银行资产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即使货款实行封闭式管理,也难以完全规避风险。对于“两头在外”的国际性加工贸易,风险会更大。需要指出的是,虽然2009年1月份票据贴现的激增主要受中小企业流动性资金需求的影响,是贷款额度管理放开后原压抑资金释放的体现,但其中难免会有一定的业务疏漏。如果关联企业作假的贸易融资和购销合同,实现“自开自贴”,通过票据贴现套现银行资金,甚至 将资金流入股市,银行面临的风险将非常突出。审时度势,适当提高保证金比例会对银行利益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再次,掌握信贷标准放宽的尺度。在抢项目、争客户资源或尽力维护客户资源的过程中,银行的信贷标准放宽将是必然的。如实际操作中,贷款企业的现金流比账面盈利能力更能保护银行的利益,也是银行重要的授信标准。在目前企业现金流普遍较紧的情况下,只要企业基本面良好,适当放宽现金流标准是合适的。 为避免客户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贷款不良率上升,影响当期利益,银行通常对客户的“借新还旧”需求均予以满足。应该说,目前的宏观环境下,银行的此类做法符合实际。但银行也需要对客户进行更深入的分类,若企业面临的是暂时性困难,应该予以雪中送炭的支持。而如果是所处产业出现大的问题,未来面临淘汰的话,银行在其中只会越陷越深。另外,包括土地使用权等各类资源品的价格近一两年也出现了较大的贬值,在银行抵押或质押贷款中,此类贷款也是一个不小的比例,贷款方应关注市场走势,适当降低贷款抵押比。 对中小企业贷款来讲,以厂房、设备抵押是普遍现象,但专用的厂房和设备其市场变现能力实际是很低的,即使银行想低价变现,也未必很容易。 集团客户、互保的关联企业等的集中授信也可能存在相当的风险。在快速放贷中,银行面临的风险难以识别。经济景气时,问题基本会被掩盖;经济调整中,某个环节出问题将使一批相关企业面临风险暴露,并给银行带来贷款损失。 【观点评论】中银协发布08年度银行业改进服务情况报告 来源:中国银行业协会 链接: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国遭遇了罕见自然灾害的磨难、圆满完成了奥运大考,各行业在世界经济格局多变、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大背景下奋力发展与前行。在中国银监会的指导和要求下,中国银行业始终坚持把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提供优质银行服务作为首要任务,以奥运服务为契机,从渠道建设、流程再造、产品创新、服务管理等方面深入改进银行服务,服务效率、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均有了较大提升,客户满意度明显提高。 一、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渠道 2008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建设向多功能、综合性网点建设转变,致力于建设多层次、专业化相结合的服务渠道,优化网点布局,提供高端服务。 二、整合服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 三、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供给能力 2008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高度重视业务创新,积极开发新产品,完成产品运行系统的改造升级,完善了现有产品功能,有效地提高了产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推行行业标准,加强服务质量管理 (一)加大服务质量考评力度 (二)健全客户投诉管理 五、积极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全力做好银行服务 六、面向三农及中小企业,不断创新金融服务 (一)拓展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和领域,服务“三农”力度进一步加大 (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帮扶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七、与客户共渡时艰,逆周期支持经济增长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挑战。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按照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九项政策措施以及银监会关于调整部分监管政策通知的相关要求,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中国工商银行等九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中央“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九项措施”的六点共识》,号召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促进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为己任,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信贷政策,与客户共渡时艰,积极支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时,针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对我国银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推动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银行业协会向各会员银行印发了《关于近期围绕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自律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要求会员银行加强自律约束,共同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氛围。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精神,本着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准、工作实的原则,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实行逆周期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基础设施、科教文卫和其他民生工程建设。2008年后两月贷款快速增长,11月新增贷款为4561亿元,12月为7718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有力地配合了中央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的实施。在2008年基础上,2009年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1月份新增贷款1.62万亿元,同比多增8141亿元,创出我国月度新增贷款的历史新高;2月份新增贷款1.07万亿元,同比多增8273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33.06万亿元,同比增长24.17%,增幅比上年末高5.44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2.85个百分点。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逆周期信贷政策的实施,围绕保增长、防风险、促稳定,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着力改进银行服务。通过有保有压调整结构,加强风险管理并强化内控,在有效促进 银行体系稳定的同时,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有效支持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较好履行了银行业的社会责任。 八、认真倾听消费者诉求,努力打造最受信赖的友好型银行 服务改进无止境,银行业服务当然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认真听取了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银行业服务的评议,深入了解了金融消费者对银行服务的诉求。根据了解,消费者反映的银行服务问题集中在几个方面:(一)理财产品宣传失当,存在诱导金融消费问题;(二)个别银行自助设备管理维护不到位,消费者认可度较低;(三)业务程序比较繁琐,规定不灵活;(四)有的银行服务收费不公开透明,部分收费不合理;(五)个别银行窗口服务水平较低,排长队现象仍然存在。 针对危机影响下银行理财产品价值缩水和客户投资浮亏问题,中国银监会不断加强风险提示,组织商业银行开展“雷曼迷你债券”及类似结构性产品、交叉代理业务的自查,对产品的开发设计、风险管理、投资运作和客户服务中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及时叫停商业银行外汇保证金交易,规范商业银行境内黄金期货交易行为,跟踪理财产品市场变化情况,逐一摸清风险底数,制定风险处置预案,防范理财业务中的声誉风险和发生突发事件。在银监会的指导下,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召开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问题座谈会,分析银行在理财产品宣传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并对理财产品市场健康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相关理财业务合规、有序经营。 根据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现状,在银监会的指导下,中国银行业协会调查了解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客户银行卡服务投诉及广州商业银行ATM机资金被盗案的相关情况,并组织召开加强银行卡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座谈会,以此协调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规范银行卡服务管理流程,强化自助机具风险管理。 面对金融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和社会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2009年,中国银行业将认真倾听消费者的诉求,关注社会公众对银行业服务的意见及建议,把公众的社会监督作为改进服务的不竭动力,继续深入推进文明规范服务工作,大力倡导“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打造最受信赖的友好型 银行~
/
本文档为【【政策讯息】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成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