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方案

2020-03-08 10页 doc 25KB 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6899

暂无简介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方案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方案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我们老师的日常教学行为,那么课程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也将流于形式,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因此,课学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中心环节。本文结合本人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谈几点认识。 一、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我们老师的日常教学行为,那么课程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也将流于形式,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因此,课学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中心环节。本文结合本人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谈几点认识。 一、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义务教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改的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标准》在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为关注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提供有价值的数学 《标准》向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 1 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主要素材,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 (三)倡导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 《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四)强调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标准》强调应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强调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强调评价的内容要更多地指向有价值的数学任务和数学活动,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重视新技术对数学课程的影响 《标准》学生从第二学段起使用计算器,以处理繁杂的运算,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创造性的数学活动中;鼓励把计算器和计算机作为学习新知识与解决更为广泛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鼓励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等方面的优势,以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最终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教师观念的转变 课程改革涉及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而且,涉及到全体教师和学生,人数之多,范围之广泛是其他领域所没有的,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素养的提高是关键。也就是说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理解并在实际教学中落实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是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师应在数学观、学生观、教材观、教学观等方面转变观念。如何转变教材观呢?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而其中教师对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认识,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方向和实际效果。在教师以往的观念中,忠实地按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的教学就是好的教学。我们以往也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并把这一点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这种观念长期存在的结果是:教师过分依赖教材,限制了自己研究教学实际,创造性使用教材进行教学的积极性和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师形成一些固定的思维模式,一但教材发生了变化就感到很难适应。例如,当教材里出现开放性题目,解法和不唯一时,一些教师就感到无所适从。 现代课程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被动地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教学大纲和教材只 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课程的与实施提出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实践加以落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用固定的方式去处理大纲和教材。而是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教学实际全面地理解教学大纲,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观念,在理解改革的思想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创造性地使用大纲和教材,并逐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事实上,允许教师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大纲和教材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结合本地区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索数学的丰富多彩的实际情境。因地制宜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展示概念的含义、算理等抽象内容,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程序,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等等。 三、教师在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对策 第一,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小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新课标中将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在与“双基”和“能力”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育人的特殊作用。 (一)通过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广泛应用,不断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圾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把今天的学习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逐步联系起来。每一位教 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素材,还可以通过组织参观、访问、专题队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使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学习的目的。 (二)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是充满唯物思想和辩证法的,可以利用本学科固有的特点进行有关的思想教育。 首先,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例如,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计量的产生等,浅显地揭示数学知识与客观现实世界的关系,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 其次,环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如通过数的分解和组成、等与不等、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向题与反向题等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三爱”教育。用数据说话是最生动具体,最具有说服力的。例如,在讲“百分数的认识”时,引用这样的数据:“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上21%之多的人口”,简单的两个百分数,自然地进行了国情教育、人口教育。还可介绍“珠算”和“七巧板”等我国古代人民发明的历史,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结合数学教学和数学的训练,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第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素质是由多方面的要素构成的。素质水平的高低与知识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具有同一层次知识水平的人,他们的素质也有明显的差异。这是为什么?这往往是每个人能力结构效应的反映。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由于个体对所学内容的情感、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的不同,导致在信息摄取、转化、贮存、提取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由此产生了能力结构的差异。因而在数学教学中,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如数学思维方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要使数学教学达到上述要求,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要从儿童的思维水平出发,二是教学要从儿童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 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的小学生,其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他们还不能以纯抽象的方式进行思维,往往要借助于形象的或以与动作有联系的表象作为认识的基础。儿童可以理解的,首先是自己的动作。例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只有当学生用食物、圆片、小棒等自己动手去分一分、摆一摆,才能逐步懂得为什么有的能除尽,有的除不尽还有余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严格说来,数学本身是用特殊符号来反映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有人说数学实质是:“符号+逻辑”。小学生利用一些物质化的材料来学习数学、正是把这种材料作为中介物,又借助于手 的操作,使数学本身某种抽象的逻辑关系物化成自己可以感受的形式呈现出来,再把这些动作的外部程度内化成智力活动的方式、比起物质化材料本身说来,孩子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动作。在内化过程中,言语又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的教学。例如长方形周长或面积计算,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数据,就能知道它的周长或面积了。但是生活中的面积计算有时决不会是“套用数据和公式进行计算”,也很有可能“不需要全部数据”。生活中需要确定,删选数据来解决实际问题。象在新村里建造一个车棚,需要多少铁皮最合理?学生就要在实际中选择最合理的车棚地址,考虑是建造四面都用铁皮围起来的车棚,还是建造可以倚*一面楼墙或者两面楼墙的车棚?由此它的长度和宽度是不确定的,面积也就不确定了。思维的情趣与生活结合,无形的变为有形的,抽象的变为具体的,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概念之间联系紧密,逻辑严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发展。如果学生头脑中的新旧知识出现断层,必然对后继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奥苏倍尔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用于数学教学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在新课教学时,我们既要选准为新知识提供最佳切入点的旧知识进行复习,为学生提供知识迁移的外部条件,又要研究采用何种方式有利于对旧知识的提取、强化、加工、改组,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新知识的内部条件。 思维能力的培养绝不是离开知识传授外加训练.而是结合数学 对知识的理解,有目的地、潜移默化地逐步培养的。好的教学,知识框架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形成的,而思维能力又像是“钢筋混凝”一样,把这框架串了起来。 第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智力因素一般指感知、思维、概括、识记等方面,是属于人的认识活动的范畴。非智力因素指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是属于人的意向活动的范畴。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自始至终相互作用的。 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其智力因素担负着信息加工的任务,即对客体(信息)进行感知、加工、识记、保持和应用.它可以使人类积累的经验转化为个体的知识结构,属于主体的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与品德因素(分别从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担负着信息选择的任务。从现代的教学观看来,在教学过程中主体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是协同作用的,这种协同作用不是两者此一时彼一时的交替出现,而是同时的,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密切配合的。 通过实验证明,在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作为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能不能”学习,更要十分重视学生“乐不乐”于学习。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也有不同层次,由外在兴趣到内在兴趣,由短暂的兴趣到持久的兴趣。低年级儿童,对颜色、声音、动作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可以多采用直观教学、游戏等形式;到了中年级,则以新颖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满足他们日益高涨的求知欲;到了高年级,则往往是自 己解决了难题,克服了学习上的种种困难,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这些学生虽苦犹乐,刻苦学习。由此可见,教学、不仅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样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积极的鼓励,会心的微笑,殷切的期待,教师为孩子创造的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必然会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有利于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四、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注重学法指导是现代教学发展趋势之一。学法即学习方法,是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程序、学习途径、学习手段和学习技能等等。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单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许多东西都要自己去学习,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作为数学教师的任务不单是教数学,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去学数学、做数学。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国外有些学者预言:“未来的文盲是那些没有自学能力的人。” 第五、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归根到底,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谁也不能替代的。因此学生学习时最主要的特征是主体性。主体性特征表现为自觉能动、自主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应该看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并不矛盾, 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越充分,就越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密切地结合,就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六、落实活动课程,发展数学能力。 课程改革历来是教学改革的热点,课程的整体设计是培养人的蓝图。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并强调两者相辅相成,有利于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发挥其整体功能,这应视为一大改革。小学数学活动课程,有自身的特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培养兴趣为灵魂,以发展技能为目的。 第七、改革评价 我们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更重要的一条是要改革评价制度。改变过去单一的总结性的分数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和快乐。 1.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尤其要重视后者。 平时考查是在正常教学过程中自然进行的,这种考查对学生更有激励作用,也便于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作出自我矫正。 2.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尤其要加强自我评价。 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作出自我评价的能力。如果学生能做到这点,那么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必然大大加强。 3.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测试适当结合。 根据数学课特点,除了常用笔试、口试方法外,有些内容,如几 何初步知识等可采用实际操作方式考核,看一看他们每个人测量、作图、制作等的实际能力,以全面了解被试者的实际水平,进一步改进教学。 四、农村教学改革遇到的问题 1、教师年龄老龄化,教师知识老化[如对信息技术缺乏等],严重制约了课改的进程。 2、农村教师进修的机会很少,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相对滞后,使得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较慢。 3、教师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如工资过低、医疗等],也影响了教师教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农村孩子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家庭教育跟不上,对教改也有一定的影响。 单县徐寨中心学校徐军 电话:137******** 11
/
本文档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