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脾、小肠运化功能探析

2017-10-31 5页 doc 17KB 70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脾、小肠运化功能探析脾、小肠运化功能探析 第20卷第4期 2001年8月 安徽中医学院 dOURNAIOFANHU】FCMCOLIEGE 脾,小肠运化功能探析 刘子志,刘友章 (广卅I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关键词:脾;小肠;中医生理学 中图分类号:R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219(2001)04—0008—02 1脾不独主运化 此说于 "睥主运化"是脾脏最主要的生理功能. 今人已成准绳,今之方书已皆释为脾对于水谷具有 消化,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每论及此,皆以(黄 帝内经)之说为依据.(索问?六节...
脾、小肠运化功能探析
脾、小肠运化功能探析 第20卷第4期 2001年8月 安徽中医学院 dOURNAIOFANHU】FCMCOLIEGE 脾,小肠运化功能探析 刘子志,刘友章 (广卅I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关键词:脾;小肠;中医生理学 中图分类号:R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219(2001)04—0008—02 1脾不独主运化 此说于 "睥主运化"是脾脏最主要的生理功能. 今人已成准绳,今之方书已皆释为脾对于水谷具有 消化,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每论及此,皆以(黄 帝内经)之说为依据.(索问?六节脏象论)云:"脾,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 名目器,能化糟粕,转昧而入出者也."《索问?经脉别 论)目:"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通调水遭,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 行."然细考之,则难以令人信服,《素问-六节脏象 大肠,小 论)所云"转昧而入出者也"之功能乃脾,胃,肠等脏腑相互配合而共同产生的,非独脾也;《素问一 经脉别论)着重强调了脾之转输,布散精气的作用, 而其化物功能则未明盲,不能错简遗漏之说释之, 因经文已明言"游溢精气,上输于脾",可见,饮食物 在未经脾运化之前已化为精气.因此,"脾主运化" 确实有待商榷. 2小肠也主运化 陆渊雷(伤寒今释)说:"脾者,古指小肠吸收", 实际上,藏象学说重"脏"轻"腑".常以脏言腑,从脾 与小肠之关系中,也可窥一斑.考《索问-灵兰秘典 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显然,饮食物转 化为精微物质是在小肠中进行的,而小肠的"泌别清 浊功能则更进一步证明了它是一个将饮食物转化 为精微物质的器官.可惜多年来众多医家皆含糊此 说,将此功能尽归属于脾.然脾位五脏之中,居足太 阴经;小肠属六腑之一,属手太阳经.《素问-六节脏 象论)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六腑者,传化物而 不藏.马莳亦云:"大凡人身之气,始受水谷者,六腑为 浊,继而谷气化为精微之气从上而出,则受此精微之 气者.五脏也,五脏为清.惟清者注于阴经,正所谓精 微之气也."如此阴阳属性不同,脏腑功能分明,岂可 作者简升;刘子志(1968一)男,博士研究生.主洽医师 I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临床医学院 8 Vol20No4 Aug200I 混为一谈.令脾与小肠不分乎?若似此脏腑功能相 混阴阳属性不论,将不知困何辨证岂可再妄谈施治 哉'因此,澄清这个问题,其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3脾与小肠运化功能相辅相成 小肠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中确实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西医学理论也明确了这个问题(《黄 帝内经)中所描述的小肠与西医学所言小肠基本一 致),在此不再赘述.如是说.脾脏与化物功能无关 吗?非也.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脾与胃,小肠等共 同合作完成的.脾依靠散精功能将小肠所化之精微 物质源源不断地上输于缔而灌于四旁,为小肠进行 新的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打下了良好基础若小肠所 化生之精微物质不能及时上输,留滞于晒而霸居其 位,与新人饮食物相杂一团,小肠亦清浊难分,化物 无权.另一方面,饮食物的转化虽皆日"化",却是分 步骤,分层次的.饮食物虽经小肠初步转化为精微 物质,但尚未转化为人体所必需的精,气,血,津液等 物质,而进一步的转化却离不开脾脏的升清功能. 脾脏的升靖功能是相对于目的降浊功能而言的,两 者相互协调,共同斡旋气机之升降,升降相偕时刻 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素问,六微旨大论)云 "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 之所由也……非升降,则无生长化收藏".正是脾 胃的升降功能保证了精微物质的不断运动.才使之 气,血,津液等物质凡物之性,清 进一步变化为精, 者升,浊者降.升极而降,明原来脾脏所升之"清" 已化为"浊";降极而升,可测胃所降之"浊.已变为 "清".如此不断运动,从而一步步,一层层地逐渐完 成稍微物质的高级转化,恰如(素问-六微旨大论) 言:"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 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 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由此升降运动所化生的高级 物质如能量等又是小肠能够行使其化物功能的重要 前提.可见,以小肠为主的六腑器官完成了饮食物 的初步转化,在此基础上.脾脏藉其升清功能完成了 2 第20卷第4期安徽中医学院 2001年8月JOURNAIOFANHUITCMCOLLEGE VoI20No4 Aug2001 《本草纲目》治疗头痛内服方特色 王振国,齐向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4) 关键词:头痛;方剂;'末革纲目) 中图分类号:R2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219(2001)04—0009—02 头痛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内伤,外 感疾患中,在古代医籍中有"头风","首风","厥头 痛","夹脑风"等名称.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积累 了治疗本病证的丰富经验.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 其巨着(本草纲目)的附方中.收载治疗头痛的内服 方80余首.这些方一般药味少,效力专.是民间方 简,便,验,廉的代表.是李时珍对前人和民间治疗头 作者简开:王振国(1963一).男.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 导师.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科 痛方的一次比较详尽的总结_1].本文仅对'本草纲 目)附方中治疗头痛内服方之特色,予以,以利 于临床应用. 1注重病因辨证,用药范围广泛 <本草纲目)(以下简称"本书")治疗头痛附方多 以发病原因冠于方前.体现出李时珍对病因辨证的 重视.纵观其所述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外感头痛有风气,湿热,伤寒,时气,风寒,风毒,风热 诸邪;内伤头痛豇4包括风疾,痰饮,元气虚,肾虚,气 虚,气厥,痰厥,气郁,痰热,饮酒等.其有通过对头 痛发病原因的详细探析,认识其致病根源,才能审因 水谷精馓物质的进一步高级转化,即饮食物入胃,经 胃腐熟后传给小肠,经小肠化物,分清转化为精微物 质,上输于脾,经脾的运化,升清,转化为气血等营养 物质,供小肠发挥生理功能之所需.由此可知,机体 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所导致的如腹胀,泄泻等症状与 小肠关系更为密切,而非尽责之于脾;气血等精微物 质的产生障碍所导致的面色萎黄,唇淡无华,疲倦乏 力,少气懒言等才责之于脾. 4脾主运化的微观物质基础 现代医学理论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即食物中的 营养物质,经小肠吸收后.由血液输送到全身的组织 细胞之中.然后主要在细胞内的线粒体进行生物氧 化.产生能量以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即饮食物入 胃.经胃初步机械消化成食糜.输送到小肠食糜经小 肠的化学消化后转化为糖,脂肪,氨基酸等营养物 质,再经小肠绒毛吸收入血液.由血液转运至全身组 织细胞内线粒体,糖,脂肪,氨基酸等在线粒体经生 物氧化转化成能量.提供生命活动之所需.线粒体 广泛存在于人体全身的组织细胞之中.是细胞对经 小肠吸收后的营养物质再加工的细胞器.有"ATP 的生产基地","细胞的动力站"之称.这与中医"脾 脏"的生理功能极为相似,有学者已经证实了线粒体 与中医的"脾脏"关系较为密切,其研究结果显示:脾 虚证胃肠系统重要细胞的线粒体均出现数量减少或 肿胀,嵴断裂等病理改变.尤其是线粒体数量较肝胃 不和组及正常组为低,认为胃肠线粒体的改变是脾 虚证候发生的一个重要超微病理基础_ll.据此把 线粒体作为中医"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从亚细 胞水平确切地揭示了"脾主运化"的本质.而且明确 区分了"脾主运化"与小肠初步化物功能之不同 5结语 脾,小肠与运化功能问题的澄清,便于认清腹 Il长,泄泻等症状与面色菱黄,唇淡无华,疲倦乏力,少 气懒言等脾气亏虚症状之根本不同所在.为临床辨 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从亚细胞水平探讨"脾主运 化"本质的开创,不仅使临床辨证论治更加规范化, 客观化,而且扩大了研究该I可题的视野.由此展开, 一 些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转化也很有可能与"脾主 运化"密切相关,这又为研究一些医学疑难课题开拓 了思路. 参考文献: [1]程学仁.王建华劳绍贤.脾虚证患者十二指肠吸收 细胞线粒毕的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1999,18(5):. (牧稿日期:2001—04—29) 9
/
本文档为【脾、小肠运化功能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