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农村养老保险

2017-09-27 4页 doc 15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905

暂无简介

举报
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央决策做出后,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便抓紧起草实施方案,不到两个月时间,试点工作就有望在今年内开展。届时,先行一步地区的投保农民,一年就可以获得不低于1800元的养老保险,他们的一块心病从此会被甩掉,自古以来农民一直依靠家庭养老的历史便宣告结束。 给农民上养老保险,这是几代农民的期待和梦想,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我国农村人口多达7亿,占据全国人口的大头。但由于历史和经济等原因,农民养老保...
农村养老保险
农村养老保险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央决策做出后,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便抓紧起草实施,不到两个月时间,试点工作就有望在今年内开展。届时,先行一步地区的投保农民,一年就可以获得不低于1800元的养老保险,他们的一块心病从此会被甩掉,自古以来农民一直依靠家庭养老的历史便宣告结束。 给农民上养老保险,这是几代农民的期待和梦想,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我国农村人口多达7亿,占据全国人口的大头。但由于历史和经济等原因,农民养老保险没能有实质性突破,养儿防老成为农民养老自救的主要方式。社会保障莫能使农民及时或同步享受到成果,既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性,又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 目前,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提供养老支持。事实上,一个可持续的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模式要满足以下条件:(,)家庭有较大的人口规模,以分享收入或分散风险;(,)家庭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以维持生活水平;(,)家庭有良好的社会 网络(如亲戚、邻里或朋友等),以抗御家庭难以承担的外部风险。伴随社会转变和经济转型,农村家庭养老面临未曾遇到过的挑战。一是生育政策在农村推行之后,农村家庭类型由扩展型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家庭人口规模逐渐缩小。二是人口迁移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市严重;三是农村土地的收入和保障功能被不断减弱,虽然土地在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活动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功能。但因规模狭小、流动性差和产权不稳定,难以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依靠非农就业;四是农村社会网络的作用也在下降。在农村家庭养老角色走向减弱的趋势下,就需要通过建立正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来作为其补充和替代,以便确保农村老年人在急剧的社会转变过程中老有所依。何加快推进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保障农民群众“老有所养”,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也是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农村发展和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一)应当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使其具有制度上的稳定性。国家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变化无常,不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要尽快制定《农村养老保障法》,同时出台相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规,通过立法是达到政策稳定的最好途径。 (二)加快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基本保障框架。坚持政府统一管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建立参保个人账户和调节储备金相结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制定城乡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办法;确保公共财政全过程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降低农民参保门槛,提高养老保障水平。1、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民个人缴费以上年度人均纯收入为基数,费率在5%至30%之间可由参保人自愿选择。政府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本着鼓励参保、多缴多得的原则,对参保人给予适当缴费补助。可实行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相结合的模式,年满60周岁,缴费满15年可享受待遇,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之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为账户存储额除以计发月数,基础养老金由国家和各级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确定。基础养老金要适当调整,个人账户可转移、可继承、可衔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突破口,让老百姓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实现全体农村居民老有所养。2、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要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重点是各级政府要适当提高补助标准,科学调整补偿方案,提高报销起付段和报销补偿比例,扩大门诊大额慢性病补偿病种和补偿比例。抓紧门诊家庭账户向门诊统筹过渡。搞好新农合与医疗救助的衔接,帮助农村困难群体解决看病难问题。搞好参合农民服务,真正实现“在哪住院在哪报销”“当天出院当天报销”,最大限度方便参合农民就医。3、完善农村救助制度。按照属地管理 原则,强化地方政府职责,足额落实资金,合理掌握标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解决好农村居民最低保障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困难问题,提高他们的补助标准。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确保供养水平达到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伍军人等优抚政策。同时要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大农村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三)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扶持力度,保证农保工作顺利开展。要着力推进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具有社会保障的“社会性”、“福利性”,才能使农民群众享有国民待遇,才能调动起广大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 (三)增加投入,保障支撑能力。政府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共财政的重要。与城镇相比,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还远远不够。为此,各级政府要按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补助力度,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斜,从而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尽快提高农村富裕程度和农民生活水平。当前应重点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投入。同时应积极争取国家对农业的补助政策,对农业的补助方式由单纯“直补”变成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补助。 (四)强化宣传,提升对农村社会保障认识。社会保障意识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和基础。要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纳入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和组织也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和手段,改变农民的陈旧观念,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全面提高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意识。要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宣传教育规划,广泛深入宣传社会保障政策及其优越性,通过耐心地讲解和引导,使农民了解政策,明白道理。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作用,努力营造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氛围,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协调发展。 (四)积极推进保障形式和补偿保障模式的创新,提高保障能力和效果。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机制相结合,逐步提高农民个人积累参保率、覆盖率,扩大社会保障面,使有条件地区的农民尽快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积极改进保险资金享受的办法,支持低成本的社会化养老保险服务事业发展,强化对养老服务的规范和管理。 (五)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基础平台。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加强政策制定和宣传引导,逐步推进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建立健全各级农村社会保险机构,解决和落实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和专项经费,为开展农保工作创造必备的条件。 农村稳则全国稳,农民养老无后顾之忧,全国才会减少一块心病。即将试点的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强调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明确了政府直接分担农民养老保险的责任,目标是确保满足老年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需求,这为农民在制度上构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自此农民养老保险同样能够受到法律保护,这对所有农民都值得庆贺,都是一个福音。
/
本文档为【农村养老保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