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武术的概念

2017-10-05 27页 doc 52KB 64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5949

暂无简介

举报
武术的概念武术的概念 武术原本是一种传统技击术 技击,击刺之术,用作搏斗的武术动作技术。技击术,是来自古代用兵法为指导的兵技之一。在作战中有着它的实用价值。认识技击术,须先认识人的本能。人的本能有强弱之分,在争斗中自然就有胜负之分,但受过技击训练与不受过训练的却能改变本能的差异程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思维能力和体能潜力,充分体现了争斗中的技术力量,从而征服对手,战而胜之。 徒手技击术,依附于古战争的事实,为它提供了生与死的较量场合,也为技击的进步及对它的实用价值进行了全面的衡量与检验。它所形成的技术层次是离不开人的本能基础的,但...
武术的概念
武术的概念 武术原本是一种传统技击术 技击,击刺之术,用作搏斗的武术动作技术。技击术,是来自古代用兵法为指导的兵技之一。在作战中有着它的实用价值。认识技击术,须先认识人的本能。人的本能有强弱之分,在争斗中自然就有胜负之分,但受过技击训练与不受过训练的却能改变本能的差异程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思维能力和体能潜力,充分体现了争斗中的技术力量,从而征服对手,战而胜之。 徒手技击术,依附于古战争的事实,为它提供了生与死的较量场合,也为技击的进步及对它的实用价值进行了全面的衡量与检验。它所形成的技术层次是离不开人的本能基础的,但经过训练完全可以掌握和提高。 武术的体育属性 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武术源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人们在狩猪的生产活动中,创制了石刀、石锤、木棍等武器,逐渐学会了躲闪、跳远、滚翻以及运用石器、木棒劈、砍、刺等技能。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促进了武术的萌芽。 据史料记载,,周代设的“痒”、“序”等学校已把射御、习武干戈列为教育内容之一,更近一步证明了,武术的体育教育功能。 古代武术在为军事服务的同时,也具备了强身壮体的功能,明代战将戚继光认为“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说明拳术可作为军事训练内容用以提高 士兵的身体素质。 武术在民间的流传,主要用以自卫、健身、修性、娱乐,社会功能是多元的,明确向体育方面转化则是近代的事。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面对西方体育的冲击,出现了“土洋体育”之争,武术在中西文化碰撞后实现了交融,从师徒的口传身授方式向学校体育教育转化,并逐步进入体育比赛之中,新中国成立后,武术正式确立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属民族传统体育类。 武术归宿体育类后,它的健身与竞技功能获得了空前的发挥。武术的技击性被寓于体育之中,就套路而言,是以演练的形式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技能,进行功力和技巧等方面的较量,同时从健身和审美的角度、动作的幅度和要求看,虽与实用的技击术略有一些距离,但仍不失原意,既保留了技击特性,又符合了体育竞技与健身的要 求。散打运动在技术形态上与实用的技击术基本一致,禁用了实用技击中致人伤残的技术,并用规则限制了一些违禁动作,严格规定了击打部位和护具等,对运动员加以保护,仍然体现了武术的体育特征。 武术与西方体育为中心的现代竞技体育相比,武术具有自己的特点。西方体育以人体解剖学观点加以分解,遵循人体运动原理,具有科学性;武术从整体运 1 动观出发,强调“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讲究“内三合”“外三合”,注重心、神、意、气与动作 协调配合,更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竞技武术作为武术运动中的一部分,正在逐步与奥林匹克运动接轨,做到既符合现 代体育竞技一般原则,又保留独特的运动形式和。 武术的内容和分类 武术的内容按其运动形成分为两大类:套路运动、搏斗运动。 一、套路运动 套路运动是武术动作的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主要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 1、拳术:是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它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象形拳等。 2、器械:器械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刀、枪、剑、棍。目前在武术竞赛中,刀、枪、剑、棍是重点的竞赛项目。 3、对练: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攻防的假设性实战练习。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徒手对练: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成的拳术对练套路,有时打拳、对擒拿、南拳对练、形意拳对练等。 ?器械对练,是以器械的劈、砍、击,刺等技击方法组成的对练套路,主要有长器械对练、短器械对练、长与短对练、单与双对练、单与软对练、双与软对练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单刀进枪、三节棍进棍。双匕首进枪、对刺剑等。 徒手与器械对练,是一方法手,另一方持器械进行的攻防对练套路,如空 ? 手夺刀、空手夺棍、空手进双枪等。 4、集体表演:是以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表演。可变换队形与图案和采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二、搏斗运动 搏斗运动是以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练习。目前武术竞赛中正在逐步开展的有散打、推手、短兵三项。 1(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2 2(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棚、挤、按、采、肘、靠等方法,双手粘连黏随,通过肌肉的感觉来判断对方的用劲,然后借劲发劲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 3(短兵:是两人手持一种用藤、皮、棉制作的短棒的器械。在16市尺直径的圆形场地内,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劈、砍、刺、崩、点、斩等方法进行决胜负的竞技项目。 器械 器械是武术演练时使用的器具或兵器的总称。器械的种类很多,可分为短器械、长器械、双器械和软器械四种。 短器械只要有刀、剑、匕首等。 长器械主要有棍、枪、大刀等。 双器械主要有双刀、双剑、双钩、双鞭等。 软器械主要有三节棍、九节鞭、绳标和流星锤等。 剑术简介 剑术源于商殷以前,但是古人用得是一种两面有刃、短茎无柄,可握于手中,凭腕力直刺前方的短剑,御寇且由御兽。今天的剑,是一种平直、细长、带尖、两边开刃的常用武术短兵器。 根据考古发觉实物资料,商代已有铜剑,西周有20-40厘米的青铜短剑,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和作战的需求,出现了铁制剑。汉代佩剑之风甚盛,击剑更是朝野风行,不少人以剑术驰名天下,文人学士把学剑和读书同等看重。汉代有《剑道》38篇,总结了汉以前的剑术理论。剑术除了斗剑之外,还出现了套路形式的“舞剑”。唐代诗歌中有许多关于舞剑的描写。剑自产生至今,人们不断总结研究,从技击的兵器演化为人们强身健体的器械,且逐渐形成 3 许多流派,异彩纷呈。剑法主要有劈、刺、点、崩、撩、挂、挑、斩、云、带、拦等几十余种。 剑术的运动特点是:轻快敏捷、把活腕灵、潇洒飘逸、刚柔相兼,富有韵律,有"剑走美式"、"剑似飞凤"之美誉。 少年剑: 套路特点 少年剑短小精干,剑法明快清晰,动作流畅大方,前后衔接合理,全套除了预备姿势和还原姿势外,有12个动作。内容有弓步、虚步、歇步、叉步、丁步等步行,上步、退步、跳(垫)步、插步等步法,还有穿剑、刺剑、挑剑、截剑、点剑等基本剑法以及翻身、转体、起伏等身法与剑法相互配合的动作。 剑术的运动特点是灵活轻快,飘洒优美,富于韵律感。练习时要求刚柔相济、吞吐自如、神剑合一。 刀术简介 刀是我国古代兵器的一种,现代中国武术短器械之一。以各种刀法组成的刀术套路是现代武术运动项目之一。刀术具有健体防身、竞技比赛、娱乐观赏等多种功能和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原始社会的“石刀”、“骨刀”等,是现代刀器的雏形和前身,具有割、刮等功能,是原始人类的生活、生产以及御兽的工具。“操刀必割”(《贾子新书》)就是黄帝时期的记载。后来,“造立兵仗、刀、戟、大弩”(《龙鱼河图》),刀器被运用于战争,对推动刀术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战场上刀剑交错,要求人们赴火蹈刀,死不旋踵。汉代,短兵相搏也使用刀术。西晋时,挑刀走戟则是流民造反的情景。历史上,刀术不仅作为技击用于战场,还有娱乐功能。历史上有关于“饮酒舞刀,以为娱乐”的记载。三国时,东吴的凌统在酒宴上作刀舞。唐代还兴“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从军行》)的配乐刀舞。宋朝即有“七圣刀”的对练形式。晋以来所授刀盾及单刀双戟“皆有口诀要术,以代取人,乃有秘法,其巧入神”(《抱朴子外篇自序》)。至明清,刀术论著渐多,程宗猷的《单刀法选》、吴殳《手臂录》中的《藤牌腰刀说》、《双刀歌》,以及《春秋刀残谱》,《十三刀法》等,还有总结吸取外来刀法的戚继光演的“倭寇刀法”、“日本阴流刀法”(《武备志》),对刀术的认识和见解更趋成熟。于是,发展中的刀术形成了搏杀的技击性,舞练的表演性,授受刀术具有理论性的统一多样性趋势。 现代武术运动中的刀可分为单刀、双刀、长柄刀三类。主要方法有:缠头刀、裹脑刀、扎刀、劈刀、撩刀、藏刀、扫刀、截刀、格刀等。刀术的风格是勇猛快速,激烈奔腾,紧密缠绕,雄健骠悍。 4 基本步型 一、弓步 左脚向前一大步,脚尖微内扣,左腿屈膝半蹲,膝与脚尖垂直,右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上体正对前方,两眼向前平视,两手抱拳于腰间。弓左腿为右弓步,弓右腿为左弓步,弓步的大小为本人脚长的4-5倍。 二、马步 两脚平行开立,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手抱拳于腰间。如图5-2所示。马步的大小为本人脚长的3倍。 三、虚步 两脚前后开立,右脚外展45度,屈膝半蹲,左脚脚跟离地,脚尖稍内扣,虚点地面,膝微屈,重心落于后腿上,两手抱拳于腰间。左脚在前为左虚步,右脚在前为右虚步。 四、仆步 两脚左右开立,右腿屈膝全蹲,左腿挺直平仆,脚尖里扣,全脚掌着地,两手抱拳于腰间。如图5-4所示。仆左腿为左仆步,仆右腿为右仆步。 五、歇步 两腿交叉靠拢全蹲,左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右脚前脚掌着地,膝部贴近左腿外侧,臀部坐于右腿接近脚跟处,两手抱拳于腰间。左脚在前为左歇步,右脚在前为右歇步。 5 长拳、南拳、太极拳的风格特色 南拳 南拳的特点是以形为拳,以意为神,以气催力;动作朴素明朗,拳势激烈,富于阳刚之美;上肢动作较多,在手法上讲究短打、擒拿、点击穴位;在步法上重心较低,步法稳固,并多要求落地生根,讲究蓄劲,要求沉丹田,发力时劲由足根起,腿、腰、臂贯串一气;多有发声,以助力,气势磅礡。 长拳 即传统北派武术中一部分拳术。查拳、华拳、炮捶、红拳均属长拳之列。古代也有专称长拳的拳种。现代新编国标武术长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拳种,在武术运动中影响较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国标武术长拳吸取了查、花、炮、红诸拳种之长,把长拳类型的手法、手型、步型、步法、腿法、平衡、跳跃等动作规格化,按照长拳运动方法编成各种拳械套路。它的特点是姿势舒展大方,动作灵活快速,出手长,跳得高,蹦得远,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动迅静定,节奏分明。是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之一。长拳适合于青少年练习。从编排上看,它既有适合于基础训练的一面,又有适合于竞赛、提高的一面。它的内容包括拳、掌、钩三种手型,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还有一定数量的拳法、掌法、肘法和伸屈、直摆、扫转、击响等不同组别的腿法及平衡、跳跃、跌仆、滚翻动作。 太极拳 极拳的特点及要求是静心用意,刚柔相济,以意导气,呼吸必须平稳、自然、均匀、深长,中正安舒,柔和缓慢,不偏不倚,绵绵不断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注重连贯协调,衔接和顺,虚实分清。 6 传统武术的鉴赏 传统武术对中医精、气、神学说的吸收 中国武术将传统医学的精、气、神学说完整地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中。“内外兼修”几乎是中国武术所有拳种流派的宗旨。北拳要求“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少林拳术秘诀》云:少林五拳,各有其妙用。龙拳练精,蛇拳练气,虎拳练力,豹拳练骨,鹤拳练神。”《拳意内经?神运经》则强调:“练形而能坚,练精而能实,练气而能壮,练神而能飞。” 重视精、气、神的作用转换和运用,要求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至“化神还虚”的最高境界。例如:“形意拳内功的根本法则包括三层功夫,第一层功夫谓之‘炼精化气’,也就是小周天循环法;第二层功夫谓之‘练气化神’,也就是大周天循环法;第三层功夫谓之‘化神还虚’,即不需要意念引导,进入了随心所欲、得心应手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最高阶段。”(曹志清《形意拳理论研究》)。 内家拳对道教文化的传承 内家拳是依据道家和道教哲学及易理建立起来的。其理论技法与道家和道教的本体论、人生论、方法论、认识论以及内丹、养生、医学等有内在的密切关系,是道家和道教文化与武术结合的产物。因此,可以说,“内家”这一概念的根本内涵不是别的,正是道与武的结合。其特点是:以道为体,以武为用;由武证道,道武合一。相对于少林拳等“外家”拳种拳派,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内家三大拳具有更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文化内涵,它们都不再是较为单纯的技击格斗术,而是力图将道家和道教的传统信仰、精神、理论融会于拳理拳技之中,将其改革成为一种既能满足武术技击这一根本价值,同时又兼具悟道、内练、养生、怡情等道家与道教文化特有价值取向的新武术流派。 由此可见,道教内练文化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为此,内家拳的一系列训练方法和战略原则,都必须服从这一最高的追求。所谓以武演道、以武证道,只是把内家拳作为修道最基础的功夫,它的作用主要是作为修炼内丹功夫的筑基功,是为最基础的练气的功夫。内家拳的走架(武术套路)、站桩无不都是在练气。太极拳的行家都知道,太极拳的走架是活步桩,是为练气,应越慢越好,越柔越好,这样才能出功夫,炼出内劲;反之,打得快了,就失去了练气的意义,更出不了功夫。 从源头上说,中国武术无论外家还是内家,都是源自民间,都是民间武术的进步与升华。中国武术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有一定的宗教皈依。比如少林武术,明显归附于佛家文化。佛教文化来自印度,原始佛教并没有武术的内容,而直到原始佛教与中国文化结合,产生了禅宗以后,佛教文化才和原本 7 产生于民间的武术有了亲缘关系。少林武术提出拳禅合一,把佛教的禅定与武术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了武术的地位,使之具有相当的文化意义,一方面,又由于佛教的修行方法提高了武术训练的心理因素。 以内家拳所代表的道家与道教文化,更是把拳术提高到一个空前未有的地位。拳术不仅仅是赳赳武夫所为,而且也为许多文化人所向往。近代的许多内家拳大师其实本身就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素养。如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庭、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形意拳大师郭云深、王芗斋等,不仅有相当高的悟性,而且有相当深入的理论素养。这就说明,中国武术在道和武的结合中,其品质也得到了深层次的改造,它所体现的哲学精神与文化内涵也是中国武术的魅力所在。 中华武士会 中华民国初年中国北方出现的规模较大的民间武术社团,由武术界人士叶云表、马凤图等人,在华北同盟会倡导下发起组织的。该会以团结武林同道,提高中华武术,振奋民族精神为宗旨。1911年,该会在天津召开了筹备大会。1912年秋,曾在天津河北公园举行盛大的武术表演。该会自成立后,不断邀请各派武术家充任教师,传授拳艺,为推动武术运动发展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1914年,中华武士会曾派遣武术名家郝恩光率队前往日本东京建立分会,发展中华武术。国内组织延续至1928年。 精武体育会 1910年3月7日,霍元甲的学生陈公哲、姚蟾伯、王维藩等在精武体操学校的基础上组成精武体育会,会所设在上海“万国商团中国义勇队”故址。该会以提介德育、智育、体育和“强国强民”为宗旨,以红、黄轱色星旗为会旗,公开吸收会员,传习推广武术。教师来自各家各派。该会还开展足球、篮球、台球、单杠、双杠、平台、自行车、摔跤等运动,同时设有京戏、音乐、书画、摄影等组。精武体育会还出版了《谭腿》、《达摩剑》、《功力拳》、《十字战》、《合战》等武述书籍,武术动作拍成电影放映。 8 太极拳 1. 1、来源 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3个方面:?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明代武术极为盛行,出现了很多名家、专著和新拳种,太极拳就是吸取了当时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而编成的。?结合了道家导引、吐纳之术。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所以被称为“内家拳”之一。?运用了道家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2.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简化24式和88式太极拳,对太极拳的传播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等文化的合理内容,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 。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3、主要流派 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 9 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今河北保定顺平县)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所谓“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即此。 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 100多年前,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太极拳经过长期流传,演变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以下5派。 1.陈式太极拳 又分老架和新架两种,老架是清初陈王廷所编,原有 5个套路,又名十三势,另有长拳一百单八势 1套,炮捶1套。从陈王廷起,经过300多年的传习,积累了不少经验,对原有拳套不断加工提炼,终于形成了近代所流传的陈式太极拳第 1路和第2路拳套。这两套拳动作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其速度和强度不同,身法、运动量和难度也不尽相同。陈式第 1路拳套现有83式,主要特点如下:?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 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第2路拳套原名炮捶,现有71式,主要特点如下:?震脚发劲的动作更多;?动作比第1路快、刚, 爆发力强;?“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的动作较多,气势雄壮。第2路只适于青壮年练,流传不广。陈式新架套路是陈有本(陈家沟拳师)编创的,顺序与老架同,架式较老架小,转圈也较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某些较难的动作,陈家沟村人称之为“小圈拳”,把老架称为“大圈拳”。这种拳后来又传至陈鑫,他著有《陈氏太极拳图说》,阐发陈氏历代积累的练拳经验。陈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其他多数流派的太极拳(如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跟陈式太极拳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陈氏太极的另外一个分支是:中国温县南冷架太极拳 学太极,到温县,尽人皆知。温县太极拳系“陈家沟,南冷架及赵堡架”三个支脉。其中“南冷架”以其所蕴含的中国太极传统哲学文化的深奥,古风浓郁,架式的纯正内家拳。南冷架一直为嫡传功夫,在第四代嫡传南冷太极功夫大师,秦毅风的改良修正了古传太极的繁杂,使南冷太极更加突出实战的作用。南冷太极,发劲呼呼生风,招招有法,式式严谨, 10 气血贯通,刚柔并济,堪称太极拳家族中最具古法韵味,遥接高风者,高屋建瓴。 “南冷架”严格按照古法走经络,行气血,调五脏,促代谢,鼓荡真气,强筋壮骨。对敌实战搏击,则攻防兼并,长于“四两拨千斤”,周身劲气,劲若缠丝,绵绵不绝,认真习练2--3年,功力渐深,犹如“临深渊履薄冰而气定神闲,激水中流而心有大荒”之神妙体会。 2.杨式太极拳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 ,1873),酷爱武术,向陈家沟陈长兴学习太极拳,学成返里传习太极拳,因他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当时人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杨露禅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多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当时人称“杨无敌”。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翁同龢在观看杨露禅与人比武后,对大臣们说:“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为杨露禅亲题的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后来,杨露禅根据实践,不断发展已有拳架,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太极拳,由于练法平正简易,故成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杨氏祖孙3代,在北京负有盛名。杨露禅有三子,长子凤侯早亡,但留下一支,在河北邢台地区有传,次子杨班侯和三子杨健侯,各有所长。班侯脾气火暴,偏重太极拳的技击作用,实战中下手较狠,“出手见红”,在京都留下“拳打雄县刘”、“擂打万斤力”等佳话,承父“杨无敌”之称号,在北京名噪一时,有“杨露禅闯天下、杨班侯打天下”之说,为太极拳在高手如云的北京树立了威名,并继而推动了太极拳在全国的快速普及和传播。但因出手打死洋人,无法再在北京而返回乡里,所以传博范围不广,实为憾事,目前闻者有永年广府有班侯架、河北齐德居的八十一式大功架传承。健侯性格温和,更重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且授徒众多,所传为中架,当今流传的太极拳大多数为健侯一枝。1928年后,健侯之三子杨澄甫到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汉口等地授徒,其拳式遂流传于全国各大城市。杨式大架子的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轻灵,刚柔内含,轻沉自然,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锻炼步骤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其架式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之,它既适用于疗病保健,益寿延年,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适应性广。因此,杨式太极拳是流传最广的太极拳,据统计,全球有三亿人在习练杨式太极拳。1956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国家体委组织创编了24式简化太极拳。1957年根据杨式太极拳整理成《太极拳运动》(88式),1963年又出版了《杨式太极拳》一书。杨式小架太极拳和二路炮锤仅在少数传人中练习,主要强调技击作用。 经过多年发展,杨式太极拳功法体系完整,理论著作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杨澄甫有五大弟子,号称五虎将:傅锺文,褚桂亭,田兆麟,陈微明,武汇川 11 3.吴式太极拳 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来拜杨露禅次子为师学小架子,以善于柔化著名。其子始从汉族改姓吴,名鉴泉。吴鉴泉继承和传授的拳式连绵不断,不纵不跳,适应性较广泛。由于吴氏对拳式有所修改,后人就称之为吴式小架子。成为现代流传较广的吴式太极拳。 吴鉴泉在北京、上海传拳较久,他打拳式正招圆,舒松自然, 虽架式小巧, 但有大架功底,由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1958年曾出版《吴式太极拳》一书。 4.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后又学新架太极拳,并在舞阳县得《太极拳谱》,于是以练拳心得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十要》。武式太极拳特点为身法谨严,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武式太极拳于民国初年传入北京,后又传入南京、上海。1963年曾出版《武式太极拳》一书。武式太极拳葛顺成传人的说法如下:武禹襄家族在永年是望族,其家是翰墨家庭,但武禹襄本人嗜武如命,终身不仕。陈家沟陈氏族人在永年县的生意,租用的是武禹襄家的房产。武禹襄见陈氏族人练习一种高明的拳术,非常喜爱,但因自己身份、地位问题无法去拜师学艺,于是委托同乡好友杨露禅(已有相当高的武功基础)赴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学艺,回来后交给自己,自己则出自供养杨露禅全家。杨露禅先后三赴陈家沟学艺,每次回来都对武禹襄倾囊以授。最终武禹襄还不满足于杨露禅所学,亲赴陈家沟请教。陈长兴当时已年迈,介绍他去陈青萍处学拳。后果有大成。而从李亦畲的著作,武禹襄是因公到赵堡,一月即回。可见武还是主要从杨处习得太极拳。武禹襄的主要传人早期有杨班侯(杨露禅之子,跟武禹襄本是学文,后武艺大成,远超其文化水平),还有自己的两个外甥,人称李大先生、李二先生。李大先生、李二先生传郝为真、葛顺成等人。郝为真武艺最高,他的拳佳经其后人修改后被国家定为武式太极拳拳架。葛顺成等人传下的全家仍保留了原始风格。 李圣端、陈兰亭、郝中天、郑月南、王老延、陈固安、吴文翰等都是武式太极拳高手。 5.孙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完县人孙禄堂,酷爱武术,先学形意拳,后学八卦掌,勤学苦练,功夫深厚,民国初年始跟郝为真学武式太极拳,参合各家之长,融会贯通,遂创孙式太极拳,并著有《太极拳学》。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1957年曾出版《孙式太极拳》一书。 12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发展演变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体育健身在全国逢勃发展,特别是武术也得到了 1957年,举行了表很多人的重视和爱好,很多地方成立了武术班传授武术。 演性质的全国武术观摩大会。会上有各种流派及各种拳械的表演,但是如何竞赛呢?必须有统一的规则,以便武术的竞赛活动,利于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于是,1958年开始了我国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的编制。《规则》在试用后,于1959年7月正式发布,在当年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中采用,一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59年国家体委正式出台第一本《武术竞赛规则》,使武术竞赛有了具体的评分标准。同年实行的武术竞赛,标志着武术进入了竞技体育的行列。 1960年国家体育又审定了第二本《武术竞赛规则》。它是在1959年制定的第一本武术竞赛规则得基础上,增加了规定套路比赛的条文。该条文有利于技术的统一和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赛,使运动员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把动作质量作为衡量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准。 套路比赛的有关规定 竞赛性质 按竞赛类型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 按年龄可分为:成年赛、青少年赛、儿童赛。 竞赛项目 14类: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南棍、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对练项目、集体项目 竞赛年龄分组 13 成年组:18周岁(含18周岁)以上; 青少年组:12周岁至17周岁; 儿童组:不满12周岁。 竞赛场地 个人项目的场地:长14米、宽8米,其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 集体项目的场地:长16米、宽14米,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 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 自选项目的评分方法与标准 一、评分方法 (一)评分裁判员的组成: A组:评判动作质量的裁判3—4名(含第一副裁判长); B组:评判演练水平的裁判4名(含裁判长)。 C组:评判难度的裁判3—4名(含第二副裁判长); (二)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 14 动作质量的分值为:5分; 演练水平的分值为:3分; 难度的分值为:2分。 (三)A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的质量,按照各项目动作规格和其它错误内容扣分标准的规定,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减去各种动作规格错误和其它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分。 (四)B组3名裁判员和1名裁判长共4人对运动员演练套路的“劲力、节奏、音乐”进行评分,取中间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为演练水平的等级分。 (五) B组3名裁判员和1名裁判长共4人中至少2人对运动员演练套路时的编排错误确认一致即为有效,经确认的编排错误的分数之和为编排错误的扣分。 (六)C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整套难度完成的情况,按照各项目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的加分标准,确定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难度、连接难度的累计分,即为运动员的难度分。 二、评分标准 (一)动作质量的评分标准 1、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动作的规格与要求不符,每出现一次扣0.1分; 2、其它错误每出现一次扣0.1—0.3分。 (二)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 1、劲力、节奏、音乐的评分标准 分为三档9个分数段,其中: 很好:3.00分—2.70分; 15 一般:2.60分—2.30分; 1.80分。(注意中间有的分数值没有,打分时不能用) 较差:2.10分— 2、编排的评分标准 (1)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时,必选的主要动作每缺少一个扣0.2分; (2)套路的结构、布局与要求不符,每出现一次扣0.1分。 (三)难度的评分标准 1、动作难度(1.4分) 根据各项目“动作难度等级内容及分值确定表”: 每完成一个A级动作可获得0.2的加分; 每完成一个B级动作可获得0.3的加分; 每完成一个C级动作可获得0.4的加分; 每种动作难度的加分只计算一次,动作难度加分的累计中,如超过了1.4分,则按1.4分计算。 运动员现场所做的动作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则不计算动作难度加分。 2、连接难度(0.6分) 根据各项目“连接难度等级内容及分值确定表”: 每完成一个A级连接可获得0.05的加分; 每完成一个B级连接可获得0.1的加分; 每完成一个C级连接可获得0.15的加分; 16 每完成一个D级连接可获得0.2的加分; 每种连接难度的加分只计算一次,连接难度加分的累计中,如超出了0.6分,则按0.6分计算。 3、创新难度加分 现场成功完成被确认的创新难度,则由裁判长按加分标准给予加分。其标准 为: 完成一个创新的B级动作难度(含连接难度)加0.2分; 完成一个创新的C级动作难度(含连接难度)加0.3分; 完成一个创新的超C级动作难度加0.4分。 由于失败或与鉴定确认动作难度不符,不予加分。 现场完成的连接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则不计算连接难度加分。 17 动作质量的评判 一、评判的基本原则 (一) 动作质量的评分只是评判单个动作的质量。 (二) 凡规则中未列出的动作规格错误和其他错误扣分内容,评分时不予考虑。 (三) 对运动员临场出现的动作规格错误和其他错误,按照出现一次扣一次的 办法执行;一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时,应累积扣分。 二、评判标准的界定 (一) 水平线 要求身体或四肢成水平的动作,以身体或四肢的中心轴线为标准。 (二)弯曲 要求呈垂直(伸直)状态的动作,以出现视觉弧度为标准,即视觉上出现能够判断的微屈。 (三)明显弯曲或明显前倾 判断肢体是否明显弯曲或身体明显前倾,以超过45?(含45?)为标准。 (四)击响脚过肩 以击响时脚尖部分是否超过肩的水平面为标准。 (五)步型动作 以动作成静止姿势(太极拳相对静止)为标准。 (六)马步两脚间距过小 以运动员本人双肩的横向宽度为准。 (七)平衡动作 以动作完成的最终效果(静止、非静止)为标准。 (八)平衡动作静止时间的计算 以平衡动作出现静止状态时,即开始计算时间。若出现身体晃动,但未失去平衡,继续计算平衡的时间。若因失去平衡而出现脚移动、跳动,即停止计算平衡时间;平衡动作与平衡计时以第一次为准。 (九)有时间要求动作的读秒方法 以1+1、2+2、3+3的方法来读秒计时。 (十)组次扣分 以未改变运动方向或未出现转换动作为标准。如长拳、南拳类器械中的缠头刀和裹脑刀,刀背远离身体;长器械中的拦、拿枪的枪尖未划弧;立舞花枪、双手提撩花棍未呈立圆;太极拳中的上步,前腿支撑时脚外摆超过45?,后脚上步时拖地。分别按组次扣分的办法执行。 (十一)其他错误 1、晃动:是指双脚或单脚支撑时,上体出现的双向位移。支撑脚(单脚或双脚)偏离重心,使上体改变运动方向,出现左右倾斜、前后俯仰、或沿身体重心环绕并终止于直立,即上体产生双向位移,判定为晃动;单腿提膝 18 平衡时,虽支撑脚向内侧或外侧掀动,但未造成身体晃动,不应判为晃动。 2、移动:是指双脚或单脚或一脚一腿(单蝶步)支撑时,任何一脚出现的移位。 3、跳动:支撑脚(单脚或双脚)出现悬空状态,判定为跳动。 4、附加支撑:运动过程中或定势动作中因身体失去平衡而出现以手、肘、 膝、非支撑脚、器械任以情况的短暂触地,判定为附加支撑(器械在运动过 程中的触地,应判为器械触地)。 5、倒地:运动过程中或定势动作中因身体失去平衡而出现双手、头部、上 臂、肩、躯干、臀部或单手与器械(器械是手臂的延伸)任一情况的触地, 判定为倒地(对练项目中主动倒地除外)。 6、器械碰身:运动过程中器械触及身体任一部位,判定为器械碰身。 7、出界:身体任一部位触及线外地面,判定为出界。而器械接触线外地面 或身体某一部分在空间超越了场地,不应判为出界。 8、遗忘:运动过程中出现不应有的停顿、中断或动作混乱,判定遗忘。 9、比赛中若发现运动员的器械不符合规定,或未完成套路,由裁判长宣布 不予评分。 (十二),副则中的各项目扣分内容未标明扣分值的,均为扣0.1 三、动作质量分值的评判 武术套路动作质量分值的评判依据是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的“动作规格常见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动作规格实际上就是每一个完整武术动作所包含的“型”和“法”的技术要求。“型”是指手型、步型、身型,“法”是指手法、步法、身法、腿法、眼法、跳跃、平衡和各种器械的运用方法。套路演练中,对“型”的判定,主要看其定势动作中“型”的规格正确与否;对“法”的评判着重要看动作方法是否正确,运行路线是否合理、清楚,力点是否准确等。 对动作质量的评分,原则是出现一次扣一分,累计扣分,具体实扣。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演练速度很快,裁判员应通过特定符号记录的方式在边看边记的过程中,把运动员在动作规格方面的错误一一清楚地表示出来,并认真累加,从而做到快速而准确的评判。 难度的评判 一、评判的基本原则 (一) 每种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的加分都只能计算一次。 (二) 成功完成所选择的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按照不同难度等级及分值给予加 分。动作难度的加分最多不能超过1.40分,连接难度的加分最多不超过 0.60分。 (三) 在成功完成动作难度的基础上,判断连接难度是否加分。 (四) 动静连接的被连接动作必须呈静止状态。 (五) 全部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的成功完成与否,都是以第一次完成为准。 (六) 经过鉴定确认的创新难度,在比赛中动作失败或与鉴定的创新难度不符, 不予加分。创新难度的难度分值应计算在2分之内,而创新难度加分则在 19 2分之外。 (七) 《自选套路难度与必选动作》填报与实际演练不符,不计算此动作 难度和连接难度加分。 1、改变动作难度 如“旋子转体+跌竖叉”做成“旋风腿720?+跌竖叉”,则不予确认动 作难度和连接难度。 2、改变连接形式(静止动作) (1)如“旋子转体720?+跌竖叉”做成“旋子转体720?+马步”,则 不予确认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 (2)如“旋子转体360?+旋风腿720?+跌竖叉”将跌竖叉做成马步。 若完成第一个动作难度(旋子转体360?),则判为?,×,×,×(其 中第2个扣分点是有关助跑连接)。 (八)长拳类器械套路中,只能选做一种套嵌(抛接)连接;太极拳类项目中, 只能选做一个雀地龙。 (九)运动方向的确立,即以助跑时最后一步的运动方向为前进方向。 (十)基准线的确立 、由两脚着地开始并须计算旋转度数的动作,以动作开始时两脚中心之间 1 连接的延长线为计算旋转度数的基准线。 2、由单脚着地开始并须计算旋转度数的动作,以动作开始时脚跟与脚尖连 接的延长线为计算旋转度数的基准线。 3、凡是在动作难度前助跑步数超出规定,此动作难度将不予确认。 (十一)不同连接的身体朝向 (十二)动动连接。不同难度等级的腾空动作的相互连接,称为动动连接。 (十三)动静连接。不同等级的腾空动作难度与必须呈静止性状态的不同动作之 间的相互连接,称为动静连接。 按照不同的动作、不同等级的腾空动作难度的连接技术要求,长拳项目中的被连接动作包括坐盘、弓步、马步、跌竖叉、提膝独立5种,要求被连接动作呈静止状态。 (十四)套嵌(抛接)连接。在器械套路的抛与接之间,增加不同类别的腾空动 作难度和跌扑滚翻动作与之相互连接,称为套嵌连接。 各项目演练水平的评判 演练水平是运动员表现套路艺术性的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反映在劲力、节奏、风格以及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平衡、腿法、跳跃、器械方法等内容指标和音乐选择的情况。 演练水平分值的评判 演练水平分值的评判是针对整套动作演练水平和能力的综合印象判定,评分依据是通过与标准动作进行比较而得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抽象成分。因此,裁 20 判员不仅要全面熟悉竞赛规则精神,而且还须对所评项目熟悉了解,通过观看运动员的现场发挥水平,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分清档次,使评分尽可能趋于合理。 1、对功力、劲力、协调的评分 功力即完成武术动作的身体能力,包括完成武术动作的劲力和协调两部分。 劲力主要指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对力的运用和体现。其要求是: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协调,刚柔得当,力点准确。 协调是指运动员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手、眼、身法、步及于器械的合理配合。武术套路动作讲究手、眼、身法、步协调一致,眼随手走,手到步到,上下相随。其中,最重要的又是身法和步伐,即所谓“身促手动、步随身转”。 劲力与协调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开的统一体。劲力的完整需要周身动作的协调。僵硬、松懈、蛮劲都是身体各部位不协调的结果。劲力顺达是身体协调的体现,协调是劲力的基础。因此,对劲力、协调的评分,需要考虑它们的相关性。 2、对演练技巧的评分 演练技巧主要是指精神、节奏、风格三方面体现和把握的能力与方法。 精神是指演练者应该全神贯注,形神兼备,具有攻防意识和战斗气概。精神的体现是通过眼法的传神来实现的,拳谚曰“眼无神,拳无魂”。形象地说明了 神志和目光是表现精神的重要“窗口”。 节奏是指套路动作演练中对动、静、快、慢之间关系的处理技巧。不同风格的拳种,具有不同的节奏要求,长拳节奏明显、快速有力,太极拳缓慢柔和、连绵不断。动如波涛汹涌,静如止水之势,快如雷鸣电闪,慢如雄鹰盘旋长空。 风格是指套路的技术特点和运动风貌。风格突出,既要求演练者的动作技术演练符合该套路项目的技法要求和技术特点,又要求体现出对该项目的技术特点和运动特色的理解。 21 学校与基层武术比赛的评分标准 比赛的评分标准: 1、动作规格 动作规格是保证武术动作基本规范、体现武术项目特征的最基本要求。在武术竞赛规则中,动作规格的分值历来占到50%以上,足见其在整个武术评判中的位置。在学校和基层武术比赛中,首先看动作是否正确(手型及各种步型),然后判断动作是否符合规格要求(手型及各种步型的规范),最后看动作的熟练程度和姿势的优美、大方。 2、动作方法 动作方法是指踢、打、摔、拿等动作的完成是否表现出了武术动作本身所具有的技击含义,这也是武术项目本质特征之所在。在完成这些动作时,判断方法是否正确、清楚,主要从动作的起止点、动作路线和力点表现进行判断,如:弓步推掌的动作方法,要求掌由腰间沿直线向前用力地旋转推出,力达掌根,如果做成掌从上向下击出,则为劈掌,方法不对。只有基本动作的方法正确,才能使内在的精神意识通过动作表达出来。 3、劲力协调 劲力协调实际上就是衡量武术演练水平的主要标准,也是武术技术中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不同要求的两个方面。劲力体现出技术动作中力的表现能力,用力的顺畅和力点的准确是劲力水平的直接体现。如:在做冲拳、推掌、顶肘、弹腿、蹬腿等基本动作时,需要看用力过程是否通畅、顺达,力点是否准确达到拳面、掌根、肘尖、脚尖、脚跟,并富有“寸劲”(爆发力)。协调是完成武术动作的过程中,完成动作的肢体即手、眼、身、步之间的配合是否顺畅,动作是否僵硬。此外,如果是器械动作演练,还要看身体与器械之间是否协调一致,持在手中的器械是否能很好地融入肢体的运转之中。总之,对劲力协调的判断,在学校与基层武术比赛中反映的就是参赛选手完成动作的基本能力和对武术动作的理解,属于较为重要的评分标准之一。 4、精神神韵 演练武术动作时,要求全神贯注、情绪饱满,表现出勇敢、机敏和无所畏惧的气概,这种精神的呈现在脸部应该是“含而不露”、“神态舒展”,在肢体应该是“动迅静定”。而神韵则是指眼神在与肢体动作配合中的运用,能否把一招一式的功夫动作的内在意识完整而充分地表达出来,中国武术的“神形兼备”特点表达的就是武术动作一举手、一投足与眼神的密切配合。在学校与基层武术比赛中,也是反映选手完成动作的基本能力、对武术动作的理解、对武术项目的认识和了解程度的评判指标。 一个完整武术动作的表现,除了动作规范、方法准确、劲力顺达、协调一致、精神饱满之外,眼神的恰到好处往往是画龙点睛的灵气闪现,最终达到使整套动 22 作神随形转、形随意动,协调而富有生机。 23
/
本文档为【武术的概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