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小学二年级校本课程教材:古诗词赏欣

2017-10-12 43页 doc 584KB 10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339

暂无简介

举报
小学二年级校本课程教材:古诗词赏欣小学二年级校本课程教材:古诗词赏欣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臸乐 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 诗。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 好”的意思。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作者简介: 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臸的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据《汉书。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
小学二年级校本课程教材:古诗词赏欣
校本课程教材:古诗词赏欣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臸乐 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 诗。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 好”的意思。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作者简介: 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臸的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据《汉书。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可见这部分作品乃是汉乐府之精华。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的浪漫主义手法~它开诗歌现实主义新风。 领会诗意: 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莲的季节了~叶子浮出水面紧密相连。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儿在莲叶东面嬉戏~鱼儿在莲叶西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南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北面嬉戏。 ,注:后五句意义相同~都是说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意思。东、西、南、北并列~铺陈其事~这是诗经中的“赋”的手法~, 诗歌欣赏: 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乐府解题》云:“《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也。”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古代诗歌中用“莲”字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莲”和“怜”同音~因此也借来表示“怜爱”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宋朝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更赋予莲花以品性高洁的形象~从此莲被誉为“花中君子”。 - 1 - 2、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项:颈的后部。这里代指脖子。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拨:划。 作者简介: ,约640—684以后,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早年丧父~家境穷困。龙朔,唐高宗年号~公元661—663年,初~道王李元庆辟为府属。后拜奉礼郎~曾从军西域~又入蜀从征云南。返京后~任武功主簿~转明堂主簿~迁侍御史。被诬入狱~遇赦后出为临海丞。为徐敬业草讨武檄文~讨武兵败~逃亡不知所终。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领会诗意: 鹅~鹅~鹅~ 高昂着头颈朝 着天~唱着歌。 白色的羽毛悠 悠浮动在绿水 上~ 红色的鹅 掌划动着清清 的水波。 诗歌欣赏: 《咏鹅》相 传是骆宾王在 七岁时写的一 首诗~这是一首 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 2 - 3、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此诗描写的是垂柳。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妆成:装饰~打扮。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似:好像~如同~似乎。 作者简介: ,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武则天证圣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失~现仅存诗二十首。 领会诗意: 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诗歌欣赏: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臵~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 3 - 4、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尽:沉没~消失。 穷:尽~达到极点。 更:再。 作者简介: ,688?742,盛唐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臸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最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领会诗意: 夕阳西沉~渐渐没 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 腾~汇入浩瀚的大海。 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 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 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 上一层层高楼。 诗歌欣赏: 黄昏时分登上鹳 鹊楼~万里河山~尽收 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 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 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 4 - 5、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内蒙古土默特旗一带。 阴山:即阴山山脉~今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穹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即蒙古包。 野:应读为yě~也可读作yǎ。 见:同“现”~呈现。 作者简介: 《敕勒歌》的作者相传是东魏开国皇帝高欢的部将斛律金~公元546年东魏权臣高欢玉壁一战(《敕勒歌》在此时诞生)时~鲜卑族在以山西中、北部为中心的统治时间已近150年。公元534年~高欢建立东魏(北魏由此分裂为东魏、西魏~西魏于次年即公元535年在今西安建都)后~自任大丞相~虽然将都城设在今河北临漳县的邺城~但其统治中心仍在山西(高欢的大丞相府设在晋阳~其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在此近150年的时间里~敕勒族与鲜卑族大融合~共同生活在黄河以北以山西中、北部为中心这块土地上。 领会诗意: 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诗歌欣赏: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臸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 5 - 6、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 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作者简介: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臸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645)~卒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 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领会诗意: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 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 诗歌欣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 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 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 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 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情, 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 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 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象 “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 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 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 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 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 了盎然的春意。 - 6 - 7、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度:越过。 玉门关:汉武帝臵~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何须:何必。 作者简介: 王之涣 (688?742)~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臸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领会诗意: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臷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诗歌欣赏: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 7 - 8、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夜来:夜里。 作者简介: 作者孟浩然 (689,740) 唐代诗人~汉 族。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 樊)人。世称“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 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 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岁时~游 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 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 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 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 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 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 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 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领会诗意: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 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回想起昨夜好 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诗歌欣赏: 孟浩然《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 - 8 - 9、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空山:空旷的山林。 但闻:只听到。但~只。 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作者简介: 王维,约692,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领会诗意: 幽静的山 谷里不见人影~ 只能听到那说 话的声音。落日 的余辉映入了 深林~返照在青 苔上景色宜人 诗歌欣赏: 这首诗是 王维五言绝句 组诗《辋川集》 二十首中的第 五首。鹿柴~是 辋川的地名。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 9 -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异乡:他乡。 倍:加倍~更加。 遥知:远远的想到。登高: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作者简介: 王维,约692,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 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称其“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 诗派的著名代表。 领会诗意: 我在异乡的时候~每遇到佳节 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 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 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 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 一人不在。 诗歌欣赏: 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 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 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 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进的 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 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 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 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 亲。 - 10 - 11、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注释: 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疑:怀疑~以为。 举头:抬头。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后有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李白,《胭脂扣》等多多部小说作者李碧华原名李白。 领会诗意: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 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 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诗歌欣赏: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 思念家乡的感受。诗的前两句~是 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 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 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 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 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 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 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 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 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 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 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 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 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 孤寂凄凉之情。 - 11 - 12、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注释: 呼:称呼。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与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少年时居住在四川~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先后居住在安陆、鲁郡。在此期间曾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后来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因受谗言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之乱起~为了平叛~加入永王李军幕僚,后来永王为唐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遇赦东归~投奔族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不久病逝。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 领会诗意: 小的时候~我不认识月亮。我以为月亮~是白玉做的圆盘。 又怀疑~那是瑶池的仙镜~飘荡在云霓之间。 诗歌欣赏: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 12 - 13、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 名山之一。 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 现出紫色。 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与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少年时居住在四川~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先后居住在安陆、鲁郡。在此期间曾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后来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因受谗言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之乱起~为了平叛~加入永王李军幕僚,后来永王为唐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遇赦东归~投奔族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不久病逝。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 领会诗意: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诗歌欣赏: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首句从香炉峰写起~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 13 - 14、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西岭:岷山 千秋雪:千年不化的 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 领地 万里船:万里开来的 船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杜少陵~杜工部等。中国 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号称“诗圣”。一生 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 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 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 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其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领会诗意: 两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 诗歌欣赏: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是他从家里的窗口摄取的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表达了他宽阔的胸怀和悠闲愉悦的心情。 - 14 - 15、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萋萋:茂盛的样子。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800年,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 《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 领会诗意: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诗歌欣赏: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古原草”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枯荣”与“荣枯”大不相同~前者是“春草”~后者就成为秋草了。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就能重新发芽~很快蔓延原野。那“离离原上草”正是胜利的旗臶~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一旦春风化雨~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 15 -
/
本文档为【小学二年级校本课程教材:古诗词赏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