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格律诗基本知识

2018-01-11 50页 doc 68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210

暂无简介

举报
格律诗基本知识格律诗基本知识 李铨怡编著 应当说,自有诗歌以来,格律是诗歌迄今最完美的一种形式。 格律诗兼具声韵美、音乐美、语言美、建筑美和意境美等特点。能以极其短小的篇幅, 将作者的才情、思致与技巧高度统一起来,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 闻一多先生让我们将格律诗的创作看作是“带着镣铐跳舞”,格律不是“表现的障碍物”, 而是“表现的利器”。 诗的格律,像游戏规则一样,想玩游戏的人,从来没有怕规则麻烦的,通通都是一学就 会。格律作为诗的游戏规则,应当也是很容易学的。用这些规则写诗,表面看似镣铐,若把 握得好,那就是最好的表现形式...
格律诗基本知识
格律诗基本知识 李铨怡编著 应当说,自有诗歌以来,格律是诗歌迄今最完美的一种形式。 格律诗兼具声韵美、音乐美、语言美、建筑美和意境美等特点。能以极其短小的篇幅, 将作者的才情、思致与技巧高度统一起来,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 闻一多先生让我们将格律诗的创作看作是“带着镣铐跳舞”,格律不是“表现的障碍物”, 而是“表现的利器”。 诗的格律,像游戏规则一样,想玩游戏的人,从来没有怕规则麻烦的,通通都是一学就 会。格律作为诗的游戏规则,应当也是很容易学的。用这些规则写诗,表面看似镣铐,若把 握得好,那就是最好的表现形式。一旦熟悉声韵粘对,反复回响音乐般的语言,陶醉其间意 境,你会逐渐进入必然,把玩自如,在通透格律的基础上寻求诗的更高境界。 一般人都把格律视做写诗的畏途。我之所以从来不这样看,第一,是因为我很早以前, 在诵读格律诗的同时,就大约能辨识平仄四声。并陶醉过唐诗三百首。第二,是因为它既然 是一些规则,那么就有其一定的规律;既然规律是一定的,我就一定能掌握它。所以,如何 让学诗者更容易掌握这些规律这个问题,在我的心中埋藏了许多年了。自1996 年退休以来, 为使年青一代有更多的人懂得格律诗,我专心地读了点书,找到了一些规律,在积极从事格 律诗词创作活动的同时,也作了些教学辅导,觉得自己有一些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 我的办法是概述格律规则,揭开格律的神秘面纱,还格律诗以易学的原貌,让热爱格律 诗的年青人去读诗赏诗,大胆去练习写诗,勇敢地进入格律诗的大门,并逐渐走向自我提高 的康庄大道。 学格律诗的基础是平仄四声。搞清楚平仄四声就等于学到了格律这种形式的八成(个人 体会,并非经典之说),希望大家下死工夫去学好平仄四声。 四声者,平上去入之声也。何谓平(声),何谓仄(声),拼音中抽掉入声的阴平、阳 平,都属平声;上去入三声都属仄声。故平仄包含平上去入四声。这和汉语拼音四声不同之 处在于是否要讲入声。 普通话不讲入声,将入声字派到平上去三声当中去了。懂得拼音并讲普通话的人,只要 将入声从拼音的三声(平上去)中抽出来,平仄四声就搞清楚了。所以,对我们来说,关键 是入声问题。其实,只要认真考察,完全可以发现,入声仍然以 “短促急收藏”的发音特 点,暗藏于拼音四声之中。你能读出“短促急收藏”的发音就认得入声了。现代汉语改革的 拼音,硬把入声从拼音中抹掉的做法,使音律的抑扬顿挫弄得颠三倒四,故当今诗坛主 张保留入声者居主导地位是合理的。 对于会普通话的学诗者,通过进一步“练习四声”,顺带学会入声,也就通透四声了。 学会四声就等于跨越过格律大门的第一道门槛。此处所录《学诗百法》之第一法,是一 份极好的学习诗韵四声的资料。 学诗之第一步,当重声韵。声韵之中,尤以练习四声为最要。四声者何,平上去入是也。 兹录昔人辨四声歌诀如下: 一、平声平道莫低昂; 二、上声高呼用力强; 三、去声分明哀远道; 四、入声短促急收藏。 第一句言“平声平道莫低昂”者,随口平读,其声不高不低,而尾音自然延长。第二句 言“上声高呼用力强”者,向上高读,其声亢而响亮,并无尾音。第三句言“去声分明哀远 道”者,向下重读,其声哀而且远,而尾音较短。第四句言“入声短促急收藏”者,向直急 读,其声既木且实,亦无尾音。 如此四声,譬如击鼓,以木槌轻击鼓之中心,其声为“东”是谓平声。再击鼓面之四周, 则其声为“董”是谓上声。若更在鼓之中心,以木槌重击之,则 “冻”是谓去声。若以一 手扪鼓面,一手重击之,则其声为“督” 是谓入声。 总之,四声之分,其不同之点有三:平去有尾音,上入无尾音,一不同也;平声和平而 尾音长,去声哀远而尾音短,二不同也;上入二声虽无尾音,但上声响而亮,入声木而实, 三不同也。能辨此不同点,然后可与言练习,试再列表于后: 声 别 读 法 发 声 尾 音 平 随口平 读 和平 长 上 向上高 读 响亮 无 去 向下重 读 哀远 短 入 向直急 读 木实 无 练习之法,须将平上去入四字,按照前表读法,以右手食指作势: 读平声时,以指搁于桌之左边,徐徐向右移去,移至右边尽处为止,声亦随之而止。桌 之阔,大约以二尺为度。 读上声时,以指搁于桌边正中,向上一挑,约离桌面一尺高,而声亦顿止。 读去声时,以指离桌,向下重重一指,约离桌面一尺低,而声乃止。 读入声时,以指向对面一指,约离身一尺远,而声乃止。 如是将此四字,每日读一百遍,其声之高下疾徐,不可稍误,历三日,然后以平声“东”、 上声“董”、去声“冻”、入声“督”四字,仍照前法练习,再历三日,则无论何字,一读 平上去三声,而入声之字,自然脱口而出矣。 兹为练习时试验有无错误起见,故将四声之字,再举60 例于下(这些字是笔者按《中 华新韵府》十五个韵部重新设置的,用普通话去读): 韵 部 平 píng 上 sh?ng 去 q ù 入 r ù 平 píng 上 sh? ng 去 q ù 入 r ù 麻 麻 m á 马 m ? 骂 m à 抹 m ā 茶 c há 叉 c h? 诧 c hà 察 c há 瓜 g uā 剐 g u? 挂 g uà 刮 g uā 沙 s hā 傻 s h? 厦 s hà 杀 s há 波 波 b ō 跛 b ? 擘 b ? 泊 b ? 歌 g ē 舸 g ě 个 g ? 各 g ? 过 g uō 果 g u? 过 g u? 国 g u? 拖 t uō 妥 t u? 唾 t u? 托 t uō 车 chē 赊 s hē 舍 s hě 社 s h? 舌 s h? 斜 x íe 写 x ǐe 卸 x ìe 挟 x íe 街 j īe 解 j ǐe 借 j ìe 结 j íe 耶 y ? 也 y ě 夜 y ? 噎 y ē 衣 衣 y ī 以 y ǐ 意 y ì 一 y ī 基 j ī 己 j ǐ 记 j ì 吉 j í 时 s hí 始 s hǐ 试 s hì 失 s hī 离 l í 里 l ǐ 利 l ì 历 l ì 乌 乌 w ū 伍 w ? 误 w ù 屋 w ū 枯 k ū 苦 k ? 库 k ù 窟 k ū 途 t ú 土 t ? 吐 t ù 突 t ū 居 j ū 举 j ? 锯 j ù 菊 j ú 开 开 k āi 凯 k?i 忾 k ài 克 k ? 掰 b āi 摆 b ?i 拜 b ài 伯 b? 哎 ā i 矮 ? i 爱 à i 恶 ? 灾 z āi 宰 z ?i 再 z ài 作 zu? 微 微 w eí 尾 w eǐ 未 w eì 恶 w ù 非 f eī 诽 f eǐ 沸 f eì 佛 fú 归 g uī 鬼 g uǐ 贵 g uì 骨 g ? 追 z huī 嘴 z uǐ 醉 z uì 族 zú 豪 豪 h áo 好 h ?o 好 h ào 合 h ? 高 g āo 稿 g ?o 告 g ào 谷 g? 包 b āo 饱 b ?o 爆 b ào 剥 b ō 骚 s āo 嫂 s ?o 臊 s ào 索 su? 尤 尤 y ?u 有 y ?u 幼 y ?u 越 y u? 周 z hōu 帚 z h?u 皱 z h?u 粥 zhōu 楼 l ?u 篓 l ?u 漏 l ?u 陆 l ù 鸠 j iū 酒 j i? 就 j iù 鞠 jū 寒 寒 h án 罕 h ?n 汉 h àn 核 h ? 关 g uān 管 g u?n 灌 g uàn 虢 gu? 山 s hān 闪 s h?n 善 s hàn 说 s huō 烟 y ān 眼 y ?n 宴 y àn 咽 y? 先 先 x iān 险 x i?n 线 x iàn 歇 x īe 兼 j iān 减 j i?n 见 j iàn 接 jīe 棉 m ián 免 m i?n 面 m iàn 灭 m ìe 前 q ián 浅 q i?n 欠 q iàn 切 qīe 文 文 w ?n 稳 w ěn 问 w ?n 兀 w ù 奔 b ēn 本 b ěn 笨 b ?n 别 bíe 拼 p īn 品 p ǐn 聘 p ìn 瞥 p īe 金 j īn 仅 j ǐn 尽 j ìn 急 jí 阳 阳 y áng 养 y ?ng 漾 y àng 约 y uē 当 d āng 党 d ?ng 凼 d àng 德 d ? 康 k āng 扛 k ?ng 抗 k àng 客 k ? 郎 l áng 朗 l ?ng 浪 l àng 乐 l ? 庚 庚 g ēng 耿 g ěng 更 g ?ng 阁 g ? 精 j īng 井 j ǐng 净 j ìng 杰 j íe 崩 b ēng 秉 b ěng 泵 b ?ng 博 b ? 生 s hēng 省 s hěng 盛 s h?ng 涉 s h? 东 东 d ōng 董 d ?ng 冻 d ?ng 督 d ū 空 k ōng 孔 k ?ng 控 k ?ng 酷 k ù 同 t ?ng 桶 t ?ng 痛 t ?ng 脱 t uō 龙 l?ng 垄 l?ng 弄 l?ng 禄 l ù 上列入声与平上去的部属不一定相同,可以看出,拼音中多数韵部是不存在入声的,入 声字只隐藏于下列五个韵部中:一是洽[a];二是驳[o]阁[e(半)];三是彻[e(半)]屑[ie] 月[yue];四是锡[i]职[i];五是屋[u]域[yu]。 我们应取入派三声还是入别三声, 《中华新韵府》主张入声从拼音四声中区别出来(入别三声),单列五个入声韵部是有 道理的。 一、本来入声的“短促急收藏”使得汉语言具有更丰富的音韵,硬使之废除,简化了诗 律声韵的音域,对于可歌可诵的歌诗,并非一件什么好事。讲普通话无须硬性去掉“短促急 收藏”的读法。方言中应当说绝大部分都有入声发音。平水韵是山西平水人刘渊搞出来的, 山西人发音当有入声,其语系与陕西及其西北方向的秦话,都有类似的发音。江浙两湖两广 吴楚一带,“短促急收藏”的入声发音更明显地存在。他们用普通话读入声字时,一般都不 会有尾音出现,“向直急读”,“声木实”,无尾音。当然,个别字也会处于怀疑其为入声 的状态,需要查一查。 二、写绝句、古风,填词,都有用入声韵的,你不用入声,也得看懂入声,否则,你不 懂得欣赏此种诗与词。古人写对了,你说他不对;你写错了,学人家填那种入声韵的词,搞 出个平(派入普通话作平读之入)仄混押,还以为自己是对的。欣赏格律诗也是这样,往往 把入声当平声,指点这个不合韵,那个名家也写了出韵的格律诗,闹大笑话了。 所以,有心向学之士,入声非学不可~非把派到三声中的入声字(尤其派到阴平阳平的 入声)区别出来不可~ 诗的格律是四个句子的逻辑组合。在讲四个标准句的逻辑组合之前,为了让大家不 要去记那么多平平仄仄,建议大家只要在四个字上下工夫便可。这四个字就是:“声、韵、 粘、对”。 声者,平上去入也;韵者,和谐之声也;粘者,关键字之平仄相同也;对者,平仄相反 成对也。 所谓声者,平上去入(即平与仄)也。必要时平声还要分阴平阳平;要特别管住入声; 有时还要分上去。 所谓韵者,和谐之声也。格律诗就是句末用同一个韵部的字,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极其和 谐。这样做又叫韵脚、押韵或协韵。格律诗共八句,规定隔句用韵,第二四六八句一定押韵, 第三五七句一定不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中华新韵府》将汉字按韵母划分为十五个韵 部。相同韵部的字做韵脚时,若此字为平,曰押平韵;此字为仄,曰押仄韵;此字为入声, 曰押入声韵;按照一定的规则,在一首诗中(一般指古风),使用不同的韵部分别对若干个 句子变换韵脚,曰换韵。格律诗一般用平韵,绝句允许用仄韵,律诗不用仄韵。 所谓粘者,句与句之间的关键字平仄相同。所谓关键字,是指格律句子中除尾字外之音 节上的字,即位于第二、四、六的字(一般只看第二字即可断定)。此字平仄相同者曰粘; 平仄相反者曰对。 所谓对者,关键字的平仄相反成对。在律诗中,除平仄相对外,中间两联还要求成对仗 (有关知识另讲)。并规定同一联不能犯合掌(另有陈述);两联的结构形式不可雷同。 格律诗的外部形式,就是标准句子的逻辑组合。 首先,标准句子是什么样的句子,标准句子是由平仄的交换律产生出来的。看: 从平平仄仄变出来的是 “平平仄仄”乃平头,可头加平,得式?平平平仄仄; 可尾加平,得式?平平仄仄平。 从仄仄平平变出来的是 “仄仄平平”乃仄头,可头加仄,得式?仄仄平平仄; 可尾加仄,得式?仄仄仄平平。 如此????就是我们要清楚记住的四式标准句子。 按粘对规则,四式标准句子轮番领头,所得到的四句式组合,可组成押平韵的四 首五言 绝句(带 “ ”的字是入声字)。 ?式标准句领 周恩来《春日偶成》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式标准句领 李益《鹧鸪词》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式标准句领 王之涣《登鹳雀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式标准句领 元稹《行宫》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寥落故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按粘对规则,四式标准句子轮番领头,所得到的八句式组合,便成四首(必须押 平韵) 五言律句。 ?式标准句领 王维《山居秋暝》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寻芳歇,王孙自可留。 ?式标准句领 李商隐《风雨》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 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消愁又几千。 ?式标准句领 李白《渡荆门送别》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式标准句领 杜甫《月夜忆舍弟》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戌鼓断行人,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按粘对规则,四式标准句子每句前面加两个相反平仄的字,亦轮番领头,所得到 的四句 式组合,便成四首七言绝句。 ?式标准句领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式标准句领 王安石《泊船瓜洲》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送我还。 ?式标准句领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式标准句领 罗隐《偶题》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钟陵醉别十余春, 重见云英掌上身。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未成名君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人。 按粘对规则,四式标准句子每句前面加两个相反平仄的字,亦轮番领头,所得到 的四句 式组合,便成四首七言绝句。 ?式标准句领 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襟。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式标准句领 李商隐《锦瑟》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深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式标准句领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式标准句领 祖咏《望蓟门》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燕台一去客心惊, 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如果你能把前面的平平仄仄组合式都忘掉,只记住四式标准句和粘对规则,并会推导出 各式组合的绝句律句来,你就把格律的全部外部形式消化了。大家可以自己推导一遍,还可 把押仄韵的绝句推导一下,作为练习作业吧。 当然,这些外部形式的句子及其组合是允许有些变化的。若通晓变化,会给写作格律诗 带来方便。下面讲到这些变化时,标准句中某些字平仄的变动,叫做拗,拗而能救,叫做拗 救。下面就讲拗及其是否能救,如何救。 ?拗有大小。格律诗有两种拗,一拗孤平,二拗三平调(三平尾);此两拗是最不允许 的,是为大拗。这两拗中只有拗孤平能救,允许拗,但必须救;三平调没得救,不许拗。另 外还有拗三仄尾,最好改正,实在不好改,也可从宽。 ?格律诗的拗救中,拗而有救的标准句型有三种(涂黑并带一杠者为拗救字): 是本句自救型。即平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平仄仄。此种句型的倒数第二与第三字, 可以互救,允许平仄互换,即末尾三字“平仄仄”可为“仄平仄”。例如:孟浩然“开轩面 场圃,把酒话桑麻”;刘长卿“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王昌龄 “欲问吴江别来 意, 青山明月梦中看”;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种拗救,应当注意, 此时倒数第五字须保留为平,不要同时改成仄为原则。我有两句原来没注意,应当改:“去 岁几经此门过,玫瑰今日为谁开”,改作“去岁曾经此门过,玫瑰今日为谁开”;“珍重一 生百年伴,爱其德范子孙弘”,改作“珍重人间百年伴,爱其德范子孙弘”。 对于可能出现孤平的那个句型去救孤平。即“孤平拗救”。这个句型就是“平 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其他句型不在孤平范围之内,不要扩大化),倒数第五 字用了仄,变成“仄平仄仄平”或“仄仄仄平仄仄平”,整个句子除韵脚那个平之外,只剩 一个平了,这就叫犯孤平。如此孤平,不能不救。怎么救,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倒数第三字故 意用平以救之。即救成“仄平平仄平”或“仄仄仄平平仄平”。例如:我曾有句 “每逢思 故园,归梦童心复”;许浑“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若七言孤平,将第一字 故意用平改作“平仄仄平仄仄平”,不是也救了吗,不行~因为第一字离韵脚太远,对音韵 的调节最不起作用,形似救了,但于事毫无补益。所以,用倒数第三字故意用平的“仄仄仄 平平仄平”是唯一的救法。例如:我又写过“梅子为何花不开”这样一句拗救句,“梅”不 算救,“花”才是救。 是可以依赖对句行救的句型: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作为出句,一旦第五字拗而变成仄仄平仄仄,可用平平仄仄平对句去补救, 将第三字故意拗成平平平仄平以救之。仄平平仄平救本句孤平的形式去救仄仄平仄仄都可 以。例如:孟浩然“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黄 庭坚“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俱少年”。 由于仄仄平平仄句型允许三不论(第三字可平可仄),当此句拗成五连仄而变成仄仄仄 仄仄时,亦可用仄平平仄平或平平平仄平去救。例如: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于良史“掬水月在手,ㄏ懵隆保欢拍痢澳铣陌侔耸拢嗌俾ヌㄑ逃曛小保辉婪捎? 两句云:“好山好水看不足,催趁马蹄明月归(原句为„马蹄催趁月明归?)” 。 ?拗而可以不救者,是指下列情况下的一三五不论(以七言句为例):第一个字 什么时 候都可以不论;若不犯孤平,三(五言的一)亦可不论;若不犯三平调或三仄尾,五(五言 的三)亦可不论。 何谓合掌,律诗中间对仗两联中,同一联的出句与对句出现意义相同的现象,即同义词 相对,叫做合掌。事实上完全使用同义词的情形是罕见的。很难找出完全合掌的例子。但是, 近似合掌的例子则是有的,那就是事异而义同的正对句子。应当避免。 何谓雷同,若两联中上一联的对仗方式和下一联的对仗方式完全相同,句式结构没有变 化,称做雷同。也是要极力避免的。 何谓上尾,上尾就是不押韵的一、三、五、七仄尾句,若相邻句尾字同声调,叫做上尾。 一般不是绝对不能犯,讲究不犯更好。 格律诗所讲的格律,主要就是这些。格律只是格律诗的外部形式,这种形式是固定了的, 再复杂也出不了人的操控,谁都一定能够通晓它。有一点必须说明,从通晓格律到写出像样 的格律诗来,还有一个练习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都应熟读唐诗若干首(先把前面所选16 首读熟吧),要诵起来,要熟悉诗 的节奏,熟悉和谐的声韵,熟悉美妙的语言,熟悉令人向往的境界,直至生发出一种特殊的 感情,很乐意去热爱她,继续去读她,深入了解她以至动笔去写她,这才真叫入门了。 我今天只讲到这里,如果有谁听了这个课之后,能逐渐进入格律诗的大门,那么,我和 你都是成功的。如果尚不能进入,一定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让我们共同努力~ 至于入门以后如何把诗写得更好,此乃后话,大家可以自己找有关资料去学习,去研究。 什么是好诗,这样的资料很多,都可以自己找得到。
/
本文档为【格律诗基本知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