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一些摄影的基本知识与技巧

2017-10-07 50页 doc 129KB 29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一些摄影的基本知识与技巧一些摄影的基本知识与技巧 一些摄影的基本知识与技巧(网络整理版) 光圈 光圈是一组制作在镜头里面可以活动的叶片,藉由控制光圈的大小,就可以控制光线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相机内光量的多寡。一般在拍照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都是藉由调整「光圈」与「快门」的大小组合,来完成一张相片的曝光。「快门」我们留到下一堂课中来研究,在这里老师要请大家有空时背一下下面的光圈数值: f1.4 / f2 / f2.8 / f4 / f5.6 / f8 / f11 / f16 / f22 / f32 上面的光圈数值,是我们一般相机镜头上常用的光圈值,其...
一些摄影的基本知识与技巧
一些摄影的基本知识与技巧 一些摄影的基本知识与技巧(网络整理版) 光圈 光圈是一组制作在镜头里面可以活动的叶片,藉由控制光圈的大小,就可以控制光线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相机内光量的多寡。一般在拍照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都是藉由调整「光圈」与「快门」的大小组合,来完成一张相片的曝光。「快门」我们留到下一堂课中来研究,在这里老师要请大家有空时背一下下面的光圈数值: f1.4 / f2 / f2.8 / f4 / f5.6 / f8 / f11 / f16 / f22 / f32 上面的光圈数值,是我们一般相机镜头上常用的光圈值,其中号码越小的光圈(例如f1.4)它的进光量会越大,相对的光圈号码越大(例如说f22)的进光量反而小。所以一般我们在说大光圈时,就是指号数越小的光圈值,这点初学者时常会搞混。 在每一组邻近光圈值之间,都有「一格」(或称为「一级」)的光量差异。例如f1.4 与f2两个光圈差了一格,f5.6与f8两组光圈间也是差了一格。每一格光圈的进光量都是以倍数成长,例如f4的进光量是f5.6的一倍,f2.8又是f4的一倍,这样倒算回去,f2.8的进光量就是f5.6的四倍了。其实不会算这个没有关系,目前你只要知道光圈每一格之间光量的差距是一倍就可以了,另外就是把上面几个光圈值花点时间记下来。 景深 景深所指的是当我们对焦完成之后,在底片上呈现完全清楚(也就是说不会模模糊糊的样子)的距离范围。景深的大小与镜头焦距的长短、光圈的大小以及摄影的距离有密切的互动关系。通常镜头焦距越长(例如说是长镜头)、光圈越大、摄影距离越近,景深就会越浅;而镜头焦距越短(例如广角镜头)、光圈越小、摄影距离越远,景深也就会跟着变深。 每一支焦聚、光圈大小不同的镜头,它的景深变化都会不一样。在大部分手动的镜头上常会刻有景深供使用者来判断,而自动对焦的镜头则大多是使用了简化的景深表。 由于景深对于一张照片的影响非常重要,所以在这个课程中要大家自己体验一下在使用不一样的光圈和镜头时,会有怎样的景深变化。在熟悉自己常用镜头在景深上变化的表现后,以后拍照才能更得心应手。 很简单的一句话,大光圈长焦距往往适合人像和静物的拍摄,可以造成浅景深的效果,也就主题清晰,背景虚化的效果,而一般来说,MM时尚机器都不是很容易做到,但是焦段略长,诸如10X焦的DC就能做到的效果了。。。 第二节 快门的初识 上一节选集讲到了光圈和景深的关系,其实摄影说白了就是一个通过相机来控制光的过程,而光圈和快门,都是来控制暴光多少的方法而已~上节说到光圈值越大光圈也就越小,进光量也就越少,反之大家举一反三~暴光也就是取决于进光的多少,过暴会因为光线太强损失很多细节,弱暴却是光线太暗使得画面同样不尽人意~这就要求我们控制好暴光度,而暴光其实简单的来说是取决于光圈和快门的,上节讲述了光圈,这一节就让我们来学习下快门的知识~ 快门是一组做在相机机身内的一个装置(有些中、大型相机的快门是做在镜头上),用来控制每一张拍摄底片的感光时间。首先我们来看看一般相机上面快门的组合: 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甚至很多专业相机快门值达到30~1/16000 上面每一组数字的单位都是秒,譬如 1 是一秒、 1/15 代表的就是15分之一秒、1/125 代表的就是125分之一秒,这个意思就是说每一次我们照相时,让底片曝光的时间。跟光圈一样,上面每一个相邻的快门值之间都有「一格」(或说是「一级」)的差异。例如 1/8 跟 1/15 两个快门相差了「一格」、 1/125 与 1/250 也有「一格」的差距。 眼尖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上面的每一段快门时间,都是以倍数的方式在增减,也就是说每一段快门的时间都是次一段快门的两倍。越大值的快门进光时间越长,相对的让底片接受光量的大小就会越多,快门跟上一课谈的的光圈组合搭配起来,就是每一次我们拍摄底片曝光组合。 打个比方,要是你想拍出夜色下,车流如丝带的效果,这就必须要你有三角架,有稳定的拍摄场地,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将快门打到10秒或者更长,这样在条件允许状况下你就能拍出那样的效果了。 而以上的相片就是由于没开闪光,并且机器快门为1/2秒,F2.8光圈,手抖造成了数码相机常见的“鬼影”现象,因此在手抖的情况下,快门过慢那么就应该用闪光来防止抖动,但是却要损失主体背后的细节,因为闪光几乎会让细节全黑~ 因为DC相对传统相机来说,CCD或CMOS成相原理的不同,决定了快门时滞总会慢一点,所以DC拍摄时更容易造成抖动,也就我们常看到的“鬼影”效果,所以我们在购买长焦距的DC时,可以选择同时购买三脚架,对于更专业点的来说,可以选择购买快门线,当然DC自带的防抖功能也能帮助你降低几档快门的~ 一般单眼相机上面的快门组合还有一种称为「B快门」(就是在快门转盘上标示B的快门),它是藉由快门按下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每一次曝光的时间,所以没有一定的秒数,至于上面的快门组合同学们倒不一定要强迫自己把它背下来,不过倒是要记得每一段快门的差距都是一倍这样的观念。象一般数码相机在LCD和EVF中就能直观的看出调整快门和光圈值后的效果,这也是DC能够越来越占领相机市场的一个原因之一~ 第三章 曝光EV的调整 前两节已经说到了光圈和快门的初步知识,其实很直白的说,摄影就是通过相机来控制光的过程,通过合理的构图和暴光来达到理想的相片~ 光圈和快门都是物理上控制暴光的,而数码相机中的EV却可以通过调整相机内部软件来控制更合理的暴光度~应该说合理掌握了EV可以更好的帮助摄影者得到暴光更准确的相片。 很多玩家在挑选数码相机的时候,往往只注意到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率,像素,分辨率大小等问题,对于数码相机曝光参数的注意往往不够,而这确实数码相机拍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说到曝光则不可能不提到EV——曝光值。曝光值与光圈、快门以及ISO感率有关,当ISO固定时,EV就是光圈和快门的特定组合。 我们用一个光圈快门对应表来讲述EV的概念。 第一行是光圈序列A,从f/1,f/32,而左边则是快门的速度,单位是秒,从1秒至1/1000秒。我们以 EV=6为例,从表中找出任意一个6,看它的行和列分别对应的数值,比如第8行第4列是一个6,那么它对应的光圈序列是F1.4,快门速度为1/30秒。 这个表很简单,大家应该很快就看懂的,不过普通消费级数码相机的光圈范围大多在f/2.8,f/8之间。 玩过数码相机的人都知道有曝光补偿这一说法,曝光补偿分为正补偿和负补偿两种。正补偿即曝光量要增加的意思,标示为EV+;负补偿即曝光量要减少的意思,标示为EV-。而从表中可以看出,EV0是1秒、f/1的组合,EV20是1/1000秒、f/32的组合,可见曝光量最大值是EV0,最小值是EV20。这和数码相机中正补偿、负补偿的表示方式恰好相反,也就是说正补偿EV+,其实EV值要减小;而负补偿EV-,EV值要增加。 数码相机的曝光模式 现在的数码相机曝光模式一般分为两种:程式自动模式和全手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 光圈优先模式是指由拍摄者人为选择拍摄时的光圈大小。由相机根据景物亮度、CCD感光度以及人为选择的光圈等信息自动选择合适曝光所要求的快门时间的自动曝光模式,也即光圈手动、快门时间自动的曝光方式。这种曝光方式主要用在需优先考虑景深的拍摄场合,如拍摄风景、肖像或微距摄影等。它的优点是可让拍摄者根据需求控制景深。 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是指在拍摄者选择确定快门的基础上,由相机根据测光信息、CCD感光度和人为设定的快门时间,自动选定正确曝光所需要的光圈大小。即快门时间手动选择,光圈自动调定。在该模式下,大多数相机无论是手动选择快门时间,还是相机自动调定光圈系数,都会在LCD屏幕上和取景器内显示。 第四节 ISO值光圈快门关系和运用 这一节和大家说说ISO的知识以及这几者之间的关系~ ISO值: 在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里面都有这个设置,它是胶片或CCD感光能力的大小。普通家用的胶片一般ISO值是100,这好像一个标准值一样,在这个值下面,我们基本可以实现各种场合的曝光正确,建议初学的朋友可以使用这个值来进行操作。如果低于100,比如50或更低,那么画面质量将有所提高,画面更细腻,适合于拍摄人像或风光静物等场景,层次非常丰富。低感光度带来的影像是照成感光时间加长,不得不使用放大光圈或者放慢快门来补充曝光,以达到正确的画面要求。如果感光度值高于100,比如200,400或更高,那么,胶片画面的颗粒感就会增强,CCD画面就有噪点产生,它的好处在于可以选择更快的快门速度或者更小的光圈,这样通过缩小进光量来达到正确曝光。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抓拍运动场面或者动态景物,合理运用可以产生比较特殊的效果。在比较暗的环境下面,提高感光度值也是一个好办法。 光圈: 镜头的通光量有光圈的控制作用,通常镜头光圈越大(F值越小),通过的光亮就越多,大光圈带来的特点就是能够获得很浅的景深,就是那种主体清晰,前后景模糊的效果,这个手段经常被用在人像摄影当中,能够突出主体。当然,大光圈下面的聚焦一定要保持准确,否则比较浅的景深很容易照成焦点的偏差。光圈越小(F值越大),通过的光亮就越少,在小光圈下面可以获得比较长的景深,这样比较适合表现宽广的风光或者环境,清晰度范围很大。 快门: 配合光圈的变化,可以调整快门的速度来实现正确曝光,快门就是曝光时间的长短,比如你的光圈确定为F8,那么快门越快,进来的光亮就越少,快门越慢就进光更多,快速的快门可以把运动瞬间凝结在底片或者CCD上,比如喷涌的瀑布,在阳光下凝结成晶莹剔透的水珠。如果放慢快门速度,那么,主体不动是清晰的,背景的人群就会变成模糊的运动效果,画面的生动性加强。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当一个景物的正确曝光确定以后,你可以变换不同的曝光组合来达到不同的效果,比如:一个场景在ISO100下面的正确曝光值是F8,1/125,那么,你可以选择F5.6,1/250---F11,1/60等等很多种组合,来控制画面的表现方式,这里面就是一个摄影常用的规律“倒易率”,,就是要保证曝光量的正确,可以放大一挡光圈,同时提高一挡快门,或者缩小一挡光圈,同时放慢一挡快门。这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放大或缩小几档光圈,就要相应的加快或放慢几档快门。这样才能维持曝光总量的正确,保证画面质量,而画面效果就是通过不断变换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来达到的。当然,这种倒易率也有失效的时候比如拍摄月夜星空,等等特别的环境,这里就不是简单的倒易率能解决了,更多依靠摄影者的经验和技巧,这是需要实践来总结的。 以上片,就是用ISO100,F2.8 1/80秒这样的组合得到的,而摄影者将聚焦定在了前面的塘葫芦上,由于IOS的过低,光圈过大,因此民间艺人挥动的手是动态模糊的,人物作为背景也是虚化的~ ISO值的运用: ISO值可以控制曝光量,通常增加一挡ISO值,光圈就可以获得一挡缩小,或者快门获得一 挡加快,反之亦然。这也是需要根据画面效果的要求来调整的。当然在一般数码相机来说,高ISO会带来更高的稳定性和感光度,但是这也不可避免的造成成象效果的降低,比如在ISO50拍摄和ISO200拍摄的同一张样片来看,ISO的画面几乎肯定的是比后者要干净,噪点也要降低不少,所以在使用一般DC的人们,在光线不太好的状态下,选集推荐使用脚架而不是一味的提高ISO来提高稳定性~ 第五章 CCD指标以及象素的秘密 前面说到了数码相机一系列技术部件的知识,而现在我们回到最让普通消费者比较注意的地方那就象素的知识,很多朋友问的第一句话,你的数码相机是多少象素的,其实这一点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象素越高就能带来更高的清晰度,他只能带来在电脑上看更高的分辨率而已~接下来,让我了解下CCD和象素之间秘密吧~ 到底需要多少CCD像素, CCD,是英文Charge Coupled Device的缩写,中文译名即“电荷耦合器件”。从功能上看,它负责将镜头传来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类似于普通光学相机的胶片。 CCD光电转换是通过CCD上面布满的许多感光点(MOS电容)来实现的。一张图片,就是通过这一个个的感光点来描述其色彩、亮度与灰度的。 对CCD感光点,我们通常的另一种描述是“像素”。理论上,像素越多,拍摄时就能使被拍摄物的影像分得更精细,对图像的描述也会更精细。也就是说,要提高图像的分辨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像素个数,即CCD感光点的个数。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CCD像素的个数,构成了数码相机成像质量的 甚至,被绝大多数人当作了唯一重要的参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 数,尤其是在普通消费者那里,“唯像素论”已经变成了主流消费观念。开头的例子中,那位同事,就是了为500万像素,甚至连变焦能力和镍氢电池都可以容忍。 那么,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像素的个数呢, 有人说,如果要达到普通35mm光学相机的画面质量,数码相机的像素至少要到千万以上。这句话的另外一层意思好像是,即使如600万像素级的高档家用数码相机,其成像质量也无法与普通的光学相机相比。 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上面的比较是不公平的,因为所有的一切皆取 决于我们的应用。在一些特殊的行业,比如出版、影像、广告行业等,它们经常需要将图片放得很大。对这种应用,即时目前最先进的千万像素级数码相机,与传统光学相机相比,也捉襟见肘。而在家用领域,却极少有把照片放大到7寸以上的需求——即使7寸照片,200万像素也完全满足需要了。 下面列出一组分辨率、像素与实际成像大小的关系:600×800=48万像素=3寸照片 700×1000=约80万像素=5寸照片(3.5×5英寸,毫米规格89×127); 800×1200=约100万像素=6寸照片(4×6英寸,毫米规格102×152); 1000×1400=约150万像素=7寸照片(5×7英寸,毫米规格,127×178); 1200×1600=约200万像素=8寸照片(6×8英寸,毫米规格152×203); 1600×2000=约310万像素=10寸照片(8×10英寸,毫米规格203×258); 1600×2400=约400万像素=标准照片(8×12英寸,毫米规格203×304); 1600×2800=约400万像素=宽幅照片(8×14英寸,毫米规格203×356)。 (注:以上分辨率是相应尺寸照片所需要的分辨率,可能与数码相机所能调节的分辨率档次略有不同。一般地,图片的分辨率乘积就是所需像素的个数。在同一相素数情况下,所能成像的最大尺寸也大致相差无几。比如,300万像素产品,其可调节的分辨率档次在数码相机中可能表现为2048×1536,也可能表现为1600×2000。) 从上面的对比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普通家庭,如果没有特殊的放大需要,那么,300万像素应该是一个性价比都比较好的产品档次,甚至,200万像素也说得过去。如果在一种较低价位上,片面追求高像素值,那就极有可能损失相机的其他功能,而这些功能,比如变焦能力、微距拍摄能力、镜头质量、芯片处理速度等,对数码成像的质量而言,同样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300万甚至4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所拍摄的画面质量倒不如部分200万像素级产品高的原因。现在的一个市场趋势是,许多厂商正利用用户对像素的盲目崇拜,玩起了像素升级的游戏。当然,升级的代价是成本的迅速增高。即以索尼的P系列看,其P52、P72与P92相比,除了像素由300万增加到500万外,功能几乎没有其它质的改变,然而,就是这个像素的变化,就引起了价格从2500元 到3500元的变化——几乎增加了1000元~ 为了迎合用户对像素的偏好,有些厂商还在插值像素上大做文章,比如说富士的SuperCCD技术。而插值像素的真面目是,通过软件运算得到新的像素数,从而提升画面的分辨率。由于新像素不是CCD的物理感光点产生的,也即不是对画面的真实描绘,虽然画面可以翻倍地增大,但画面质量必然有所降低。因而,购买时一定要搞清楚光学像素与插值像素的值到底是多少。 被人忽视的CCD大小 如果拿索尼的MVC-CD300与P92这两款产品放在一起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前者是300万像素,而后者是400像素,但前者价格却比后者高了近2000元~个中原因在于,除了镜头的不同外,CCD面积的大小也是影响数码相机成像质量的一个极重要 第六节 白平衡的定义和运用 提到白平衡也是数码相机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参数,比如,要是你在作画,明明是红色的花,而由于你的颜料调不出那种红色,那么你的画肯定会要失色不少~因此,DC中的白平衡技术,也就是让拍摄者来调整出适合当时光线以及色彩的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在当时光线条件下,怎么使一张白色的纸更好的还原本色而已~ 白平衡即White Balance,这个概念来自数码相机的运用中。在数码摄影中,如果白色还原正确,其他颜色还原也就基本正确了,否则就会出现偏色。我们知道:不同的光源发出光的色调是不同的,物体的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的不同而产生改变,同一个物体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颜色。人眼可以辨别各种颜色,而DC的CCD不具备这种功能;为了能让DC拍摄出的图像色彩与人眼所看到的基本一样,就需要“白平衡”来调整。白平衡能使DC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见的基本相同。 如果使用传统相机,我们只能用日光型或灯光型胶卷加上一些滤色镜来调整色温。DC在调整色温方面的方便之处就是可以在相机内直接设置白平衡,使景物的色彩比较准确地重现。通常我们在拍摄时可以简单地使用自动白平衡,自动白平衡是DC根据当前画面,找出最亮点(白点)和最暗点(黑点),然后以此两点算出色温。使用自动白平衡能应付许多通常的拍摄任务,拍出照片的效果也不错。 不过,自动白平衡虽然方便,但准确度有限,所以现在的DC除了自动白平衡以外还预置了日光、阴天、白炽灯、日光灯等多种自定义白平衡,让拍摄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光照条件选择合适的白平衡。在现实生活中,光线条件是多种多样的,灯光类型也各不相同,于是许多DC又增加了手动白平衡功能,即按标准白色设置白平衡参数。在拍摄现场光照条件下,用DC的镜头对准纯白色物体,并使景物充满 DC的取景范围,手动调整白平衡。 另外,在拍摄时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白平衡。 在使用闪光灯拍摄时,因为电子闪光灯发出光线的色温与日光基本相同,所以应把白平衡设置为日光,即使是在拍摄夜景时也应如此,这样的设置对近景人物色彩的还原也比较好,而远景灯光在照片上一般表现为温暖的黄色,为大多数人所喜欢。如果你在拍摄夜景时只有远景而没有近景人物的话,则可以把白平衡设置为白炽灯。以下就是三张同一场景不同白平衡得到的不同效果的样片~ 而这三张图片,都拍摄的是KFC 蛋塔,而哪中白平衡更能体现色彩的本色,我们不得而知,或者说用白平衡来创造意义的拍摄物体,用本来非原色的东西来烘托主题或者相片内容,那么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花草是摄影爱好者经常拍摄的东西,拍花时不要用自动白平衡,根据当时的光源调整就行了。如果在日光下拍花而把白平衡设置为白炽灯,则可以让白色的花拍摄出来带一些蓝色,如同情人节花店出售的“蓝色妖姬”! 现在学校教室、单位办公室基本是用日光灯照明。日光灯看上去是白色,其实是我们的眼睛在“自动白平衡”。日光灯发出的光的光谱不是连续光谱,只能用近似色温大约4000K来表示。在日光灯下拍摄时可以设置白平衡为日光灯;如果你嫌拍出来的照片有点偏绿色,也可以设置白平衡为日光,然后在镜头前面加一个专用的日光灯滤光镜,它是品红色(Magenta)的,只是市面上不常有卖。 在拍摄日出或日落时,色温比较低,别用自动白平衡,也不要设置成白炽灯,而应设置成日光。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会比较红一些,更加符合日出或日落时的氛围。 小结:通过六章的讨论,我们对光圈,快门,暴光EV,ISO感光度,CCD以及白平衡这六种DC中最常用的技术参数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仔细看看,说着简单的东西,其实在实际运用中有着千变万化的组合来得到千变万化的摄影效果,其实万变不离其中,所有这些的改变和组合,唯一目的就是得到暴光准确的相片,加上摄影者独到思维的构图,那么一张好PP也就亮相于众人面前~DC是方便的,我们不要盲目的崇拜专业的DC,虽然专业DC能带给摄影者更多的创作灵感,但是后期的处理更是能弥补前期拍摄的瑕疵~因此,不管您现在正在使用何种DC,其实他都只是一支内容丰富的笔,而真正使其丰满的是摄影者您本身~ 本人对摄影的理解就是“独到的眼光胜过专业的镜头”~ 二:初学摄影从实战训练开始,38招, 第一单元:照相机基本功能的应用训练。 训练1、全景深练习 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 求:画面全部实焦。 建 议:首先使用广角镜头:24MM—35MM拍摄, 光 圈:F11—16,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2、单体对焦练习 要 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 议: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3、定格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 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 议: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速度优先AE模式。 训练4、动感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 求: 运动员和动态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虚化或动体实背景虚。流动着的水,瀑布等有流线感。 建 议:慢速快门1/15秒,11秒。先从1/30秒开始练习,然后1/15、1/8、1/4、1/2、1秒逐段练习。使用三脚架。 训练5、取景练习 要 求:突出主题,画面简练,能传达出被摄场景的气氛。 *此项训练是构图训练的基矗 建 议:望远镜头,大光圈。 训练6、特写练习 被摄体:花卉、静物、昆虫等。 要 求:被摄体占画面的比例尽量大,突出被摄体的形状和有趣的部分,高清晰度。 建 议: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功能及近摄接圈,最短摄影距离,镜头与被摄体保持平行。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 训练7、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的使用练习 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 活用各焦距段的不同景深。 标准镜头: 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极其自然,没有夸张。 广角镜头: 焦距35MM以下的镜头——强调远近感。 中望远镜头:焦距为85MM,135MM的镜头——与人眼最接近的透视(远近)感,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 多用于人像摄影。 望远镜头:焦距为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有压缩效果。(易抖动,尽量使用三脚架) 第二单元:画面构成和构图训练 练习8、横、纵位构图 被摄体:景物、山河、建筑、人物等. 要 求:用横位构图表现稳定感和宽阔感,用纵位构图表现纵深 感和高度感,画面不能 有无用的空间. 建 议: 1、对同一被摄体分别用横、纵位构图法拍摄,比较作品的不同感受. 2、横位构图表现安定感时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表现宽阔感时使用广角镜头. 3、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与高度感时使用广角镜头,注意画面中近景与远景的位置配置. 4、构图时应特别注意水平与垂直,使用三脚架. 练习9、三角形构图 被摄体: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的景物,建筑,人物造型等. 要 求: 利用三角形在画面中不同的位置配置,表现稳定感、跃动感、高度感和宽阔感. 建 议:1、画面中有容易识别的三角形造型,三角形构成的复数物体焦点要实,要有平衡感. 、高楼大厦和道路等高大细长的景物时使用20MM以下的广角镜头. 2 3、使用景深预测功能. 练习10、对称形构图 被摄体:所有具有对称构图性质的景物、人物造型、建筑等. 要 求:利用上下左右对称构图,表现稳定感和超现实意境. 建 议:1、选择优美的对称形,对称形的两边焦点都要实,每个对称形表现要明显. 2、尽量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使用光角镜头时要注意相机与被摄体保持平行. 3、拍摄岸边与水中的对称构图景物时使用偏光镜, 4、求全景深不得不用小光圈时使用三脚架. 练习11、垂直、水平构图 被摄体:风景、建筑等. 要 求:画面中表现由多条平行或垂直线条构成的单纯美. 建 议:画面构成的线条要保持水平或垂直,线条要美, 水平或垂直线条造型要布满全画面. 使用三脚架 练习12、S形、斜线构图 被摄提:具有S形或斜线构成的道路、河流、山峦、都市内的桥梁和道路等. 要 求:用S形表现纵深感,用斜线表现外展的广阔感和动感.S形要通达画面的两端,中途断了的话前面要有空间构成. 建 议:S形及斜线的配置要有平衡感,要仔细感觉作品是否有纵深感和广阔感,被摄体是否清晰. 主题要突出. 练习13、黄金分割法构图 被摄提:任何均可. 要 求:被表现的主体要处在分割点、线上或附近,构图要平衡.被摄体要突出. 画面中不能有多余的部分存在. 建 议:首先按自己的想法构图,然后再活用黄金分割法. 第三单元:用光训练[1]。 练习14、昼间闪光灯曝光补偿 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小范围自然景色、静物等近距离小范围景物。 要求:当以上被摄体处于逆光、侧逆光并周围光线强于被摄体时或被摄体处于昼间阴暗处时使用。 建议: 1、用闪光灯同步速度测光(平均测光)取得光圈值,然后用闪光灯的指数除以光圈值得到拍摄距离,就能得到曝光准确的照片。例如:相机的闪光同步是1/125秒,用相机的自动测光得到的F值16,闪光灯的指数(GN)是40,即40?16(F),2.5M,这时的拍摄距离为2.5米。 2、已知闪光指数(GN)和距离求光圈(F)时用闪光灯指数除以距离求得光圈(F)。 即:GN?距离,F。 练习15、利用闪光灯体现作品的立体感 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静物等。 要求:使用外置闪光灯并利用连线使闪光灯离开相机,从斜上方或背后投光制造立体感,也可以投到天花板或利用反光板制造折射的柔光,具体投光方法与方向按自己意图具体安排。但是要尽量避免重阴影。 建 议: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尝试各种投光方式及曝光补偿所制造出来的立体感觉。 练习16、室内及夜晚灯光摄影 被摄体:室内灯光下的***以及城市灯光夜景等。 要求:利用色温在室内及夜灯下制造肉眼见不到的独特(泛红)氛围。 建议:画面内的光线布置尽量均匀,镜头附近最好没有强光源并不能有强光射进镜头,拍静物时使用三脚架,抓拍时最好使用ISO400的胶卷。如果希望得到忠实于原色的作品,使用80A滤镜矫正色温。曝光不能有过。 参考:色温:白日晴天,5500K,白日阴天,6500K,早晚,4500K,一般灯光,2800K。 练习17、朝阳、夕阳、夜景 被摄体:朝阳、夕阳下的山峦、海岸线、自然风光及夜景。 要求:要充分体现朝夕的氛围,再现朝夕夜景的绚丽景色,不能有多余的物体进入画面,最好没有晕光。 建议:使用手动,基本上光圈为F8,11左右,AE光圈优先,远景时焦点调到无限远,10M以内对点光源等最容易看清楚的物体上对蕉,使用三脚架,可以考虑多次曝光。 练习18、白色物体 被摄体:雪景、白色沙滩、白色花卉等白色物体。 要求:清晰再现白色物体的质感与色调。 建议:根据实测曝光量适当曝光补偿,补偿量根据白色物体占画面的比例和你要表现作品的意图一般为0.5,1.5EV之间,画面中黑白物体相间时根据各占比例调整。 第四单元:用光训练[2] 练习19、逆光(透射光)的运用 被摄体:光线从背后照射的人物、风景、花卉、静物及抓拍等. 要 求:充分利用逆光的特点制造透明感和立体感.注意被摄体与背景的亮度平衡及不能有创作意图以外的光晕产生. 建 议:使用曝光补偿以及反光板. 曝光补偿量有,0.5、,1.0、,1.5、,2.0EV等,补偿越大,被摄主题越亮,如果把握不好曝光补偿量,可以分段补偿各拍一张以上以保证拍摄成功。 练习20、侧光的运用 被摄体:与此种光线有关的人物、风景、花卉、植物、宠物以及抓拍. 要 求:充分活用阴影的效果,使画面的氛围符合自己的拍摄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对光的敏感性. 建 议:拍摄时从顺光、侧光、斜策光、半逆光、逆光的顺序去观察被摄体,并注意侧光与逆光所制造出的物体立体感之差别.如利用强侧光可塑造男人的刚毅和弱侧光可营造女人的温柔等.使用遮光罩。 练习21、林中点光与泻光的运用 被摄体:具有泻光特点的林中、阴天下的风景如山峦、江和湖海的水面等. 要 求:充分利用点、泻光的特点营造出印象深刻和感动人的氛围. 建 议:注意光比范围及曝光量的掌握,明暗差要适当,用点测光方式测得明处与暗处的曝光量后取中间值进行最后的曝光。 练习22、极端曝光的应用 被摄体:想要高调表现(阴影淡的)或低调表现(反差大的)的一切被摄体材. 要 求:摄影意图以及主题要鲜明,要考虑采用高调或低调的必要性,被摄体的所具有的氛围要协调. 建 议:高调的曝光补偿从0,,2.0,低调的曝光补偿从0,,2.0,通过分段曝光,掌握在各种条件下的曝光补偿所带来的效果。 练习23、光的轨迹 被摄体:夜间流动的车、船、星空、焰火等. 要 求:流畅地表现光的流动,光的流线色彩、形状、大小与周围的气氛要协调, 曝光要适当. 建 议:利用平均测光与中央部分重点测光模式。也可以把光圈设定为F4或F5.6, 曝光为30秒至2分钟(可用B门)。焰火一般使用ISO100胶片,光圈在F5.6,F11之间.星空的曝光时间最长可到1,2小时。以上均使三脚架。 练习24、有灯光照明的物体 被摄体:都市内夜间被灯光照亮的建筑以及植物等. 要 求:取景角度要体现被摄体的魅力,选择能够充分表现气氛的曝光,画面中主体的所占比例要适当。 建 议:使用三脚架、快门线,使用手动模式,B门或T门,使用曝光补偿,0.5—1.5EV。注意构图时画面中最亮部分与最暗部分,避免亮度相差悬殊,长时间曝光时注意倒易失律问题。使用广角镜头~ 第五单元:强调色彩的训练 练习25、26、27、28、29、30 分别以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为主要特征的被摄体做表现主题的 练习。 被摄体:具有以上颜色的各类物体及颜色着装的人物、花卉等。 要 求:要表现出以上个种颜色的鲜明特征,把握好色调、明亮度、饱和度这色彩的三要素。 建 议:注意冷暖色的表现,可能的话使用滤色镜,使用包围式摄影法体验曝光补偿对色彩表现的作于用。 练习31、表现水的透明感 被摄体:与水有关的任何物体。 要 求:在表现水透明感的同时注意作品的整体表现。 建 议:注意水面的光反射,使用PL镜,使用是旋转PL镜找到最佳表现。 练习32、色彩对比 被摄体:各种颜色掺杂形成对比的田野、公园、建筑群等。 要 求:利用色彩对比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建 议:不要使太多的色彩进入画面,形成对比色彩的亮度差越大对比度越强,明亮色与形成对比的暗色容易醒目,同一颜色的实焦点处与虚焦点处可以形成对比。 练习33、黑白摄影 被摄体:任何物体、人物等。 要 求:主题与背景的关系性,理解黑白摄影作品的特性。 建 议:有必要了解彩色变成黑白后的具体变化,既把红色当做浓黑、黄色当做灰色考虑等, 并了解与灰阶的关系。 练习34、单色调的表现 被摄体:大自然中的群生植物,大面积单色花卉,色调统一的室内房厅等。 要 求:有效使用统一的色调,构图平衡,充分掌握色彩的浓淡度。 建 议:注意色彩的饱和度,使画面内的色彩表现有张有弛,使用色温滤镜。 第六单元:表现动感与感情的训练 练习35、动感的表现 被摄体:体育运动、动物、纪念活动、花草、河流等。 要 求:充分记录并表现运动的物体或人,表现出运动着的力量感和动态美,合理构图,掌握适合被摄场景的快门和按快门的时机。 建 议: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定格高速运动时使用快门速度为1/500-1/1000秒,表现流动感时使用1/15-1/4秒,追拍时可使用1/15或1/30秒。 练习36、临场感的表现 被摄体:火灾及事故现场,祭祀活动,仪式,自然气象状况等。 要 求:尽量表现临场感,使人身临其境。即使是较平凡的被摄体,也要利用技术与器材制造出临场感。 建 议:尽量接近被摄体使用超广角或望远镜头,光圈使用F11、F16、F22求大景深。表现自然气象状况如台风、大雨、雾、急流时使用三脚架,快门1/8、1/4、1/2秒优先,并可使用包围式拍摄法。 练习37、寂静感的表现 被摄体:自然风光。 要 求:摄影者自身要宁静安稳,选择最佳的拍摄时间和天气,选择稳定简洁且容易传达静感的构图方式。 建 议:拍摄时间最好在黎明、傍晚、明月夜、雨天、雾、雪天等。选择对称、三角形等增加寂静感,构图要横平竖直,不能有倾斜以强调集中感和稳定感。使用三脚架。 练习38、感情的表现 被摄体:人、动物的脸部特写与身体(动作的瞬间抓拍)。 要 求:掌握最佳快门时机,做到与被摄人或动物心感相通,除脸部外也要注意其他肢体的表现与主题相吻合,注意构图的各个细节。 建 议:先从身边的人特别是小孩和宠物开始练习,平时多多注意他们(它们)的喜怒哀乐,并找出有趣的特点,然后利用望远镜头在被摄人或动物不注意的时候抓拍。开始练习时尽量利用自动模式 三:给初学摄影的爱好者十大忠告 1 不要在接触摄影之前去反复琢磨自己主要拍什么次要拍什么不会去拍什么,想也是白想,更不要以此得出个什么结论而去决定买什么器材了.100%的人不会在学会开车之前问自己会去哪条街不会去哪条胡同一辈子出几次车祸闯几回红灯.摄影的道路是在未知中,依靠兴趣探索前进的,完全不必人云亦云,附庸风雅. 2 不要迷信要拍好某种题材就一定要装备某种器材,譬如说拍人像就得85/1.4,拍风光就得16-35/2.8L,拍昆虫就得100/2.8MACRO~~~你会成为败家子一个.广角也可以拍人像,长焦拍的风光更有特殊味道.所谓某款镜头是人像头,某款镜头是风光头,这样的广告词都是用来欺骗业余消费者的~~~ 3 相机是用来制造视觉享受的,不是用来砸核桃和遇到歹徒自卫反击的.尽量选择轻便实用的相机是比较务实的,当然,外型要漂亮,起码和自己的外型要相得益彰. 4 所谓一镜走天涯的镜头最好不要买,因为你很没有可能会走天涯,如果你有条件走天涯,就更不能用诸如24-300这样的镜头拍东西了,为什么?问问买过这样镜头的朋友就知道了,他们正郁闷也说不定. 5 没有任何基础,也没有兴趣研究相机基本知识的话,不妨先选择数码口袋机,要能手动调节光圈的,不要买傻瓜机,不要买胶片入门机.因为你一旦发觉自己真的越来越有灵感,你会痛苦地再花一笔钱买更好些的相机,这是定律.而现在从胶片入门,也是过时的做法. 6 网上的好看照片,包括论坛里的精品照片,特别是数码作品,,几乎都有后期的精心制作,这也是摄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论坛里,有心请教DX的话,应该多从他们那里诚恳的挖掘PS大法,而不是采访他们按动快门一瞬间的灵感是哪里来的------我的意思是,灵感是很难学会的,而技术是共通的. 7 参加各种拍摄活动固然可以迅速提高水平,但是不能进一步提高水平.摄影是门孤独的艺术,不论是人像还是风光,独立思考之下才可能有独特风格的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所以,我的观点是,想多交朋友,就多参加活动;想长进摄影技术,就尽量单练,自己悟自己的,其乐无穷. 8 既然是玩摄影,就不必遵守太多的教条,可以先沉浸在自我满足后,再慢慢接受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毕竟摄影是主观艺术嘛.当然,得到更多人认可是种让人上瘾的享受.我的意思是,不必太把别人的评价当回事情,没有人比你自己理解自己的摄影追求. 9 拍人像,不要从美女帅哥开始,那会让你有种惰性.真正的美女帅哥怎么拍都好看.建议先从老的和丑的拍起,而且拍这样的模特心理压力小,一般也不苛求你拍的多好,而他们一般也知道自己不怎么上镜,而你一旦拍好了,多有成就感! 10 在摄影论坛评片,对于新手来说,更不要去吹捧DX,妄图以此换来DX好感而教你几招根本就是白搭,正确的做法是,合理拍砖,带着质疑去提问~~~DX们往往会使出浑身解数澄清他的创作理念,这样,就提高更快了. 四:克服初学摄影时的常见毛病 学摄影者常犯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1.虚动。 所谓虚动是指被拍摄对象在画面中模糊不清,造成虚动的主要原因有: 对焦不准确; 被摄对象动作快,而快门速度慢; 按快门时手持相机晃动等因素。想对焦准确可以收小光圈,加大景深; 尽量选择焦距的倒数做为手持拍摄的快门(焦距以换算成135相机等效焦距为准)。 2.光线运用不当。 光是摄影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初学者在拍人像时,由于光线运用不当,常常拍出“大黑脸”和“阴阳脸”的照片,这些现象往往是逆光和侧光拍照时造成的。为防止这些现象,拍摄时可用反光板、闪光灯适当补光或使被摄体改变方向,避开逆光拍摄。 3.拍摄时机掌握不好。 特别是拍摄运动物体时造成主体缺胳膊短腿的现象。 拍照时人们都希望自己笑得自然,可由于时机掌握不当,往往笑得不自然,甚至出现傻笑。 为防止这些毛病,宁可多观察一会儿,练好基本功,做到眼快、手快。 接下来要解决的是: (1)取景构图的缺陷。 a.距离太远时,解决办法应该是走近拍摄对象或者用长焦距镜头,以避免画面中主体所占的位置太小。 b.表露太少,由于拍摄角度选择不当使得画面出现的本末倒置,可通过改变拍摄角度解决。 c.正确把握摄影构图中前景与背景的运用,避免画蛇添足或喧宾夺主。 d.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运用不当,会造成主体被淹没而不突出,有经验的摄影者常常利用空白也就是在画面中留出适当的地方不安排物体,避免杂乱无章的现象。 另外摄影构图中还常常出现画面分散、机械对等、呆板排列、倾斜失重等缺陷,这些都需要通过实践予以克服。 2.题材内容选择不当。 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可供摄影者选择,但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成为素材,要根据摄影艺术的特点、创作规律进行适当选择。这些需要摄影者不断地学习,认真观察、体验、从具体的事物中吸取其精华予以形象表现,使作品增加感染力。应避免单纯猎奇、内容空洞、无聊、情节含糊等问题。 3.画面缺乏特点创作。 当内容确定后就应该选择适当的表现形式了。模仿是允许的,但更应该通过借鉴别人的作品丰富自己,力求创新就需要平常不断积累,多学、多看、多听、多拍,以掌握多种手法,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创作自己独具特色的作品。 五:户外摄影十忌 一、忌阳光直射 亮丽的阳光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使景色有生气,色彩饱和,并为使用高速快门和小光圈提供了条件。但是强烈的阳光也会带来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它那耀眼的光线会使被摄人物睁不开眼,同时,高角度的直射阳光还会在人物脸上造成浓重的阴影,显出皮肤皱纹,损害人物的形象美。所以在户外拍照,应多让阳光从 侧面照射被摄者,忌脸部直接面向太阳。 二、忌人物与有色环境过近 在明亮的光线照射下,物体的反光会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应尽量远离那些色彩明艳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筑物的外墙、大型遮阳棚等),否则那些景物的色彩会映射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 三、忌顶光时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 因为水泥地表面较平整,且颜色浅淡,会形成较强的反射)亡,这种自下而上的"脚光",往往造成一种恐怖效果,应尽量避免。 四、忌立于树旁拍照 光与影相辅相成,光愈强,影愈深。当 人物站在树旁拍照时,阳光时常会把树叶投影到人物身上、脸上,造成斑驳的阴影,有损于画面的美感。 五、忌忽视滤光镜 在户外无云的蓝天下,所有避光处都带 上蓝色色罩;而在暮日的辉光映照下,所有的景色都染上了一层橙红色。在如此环境中, 若想让摄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须在镜头前装上相应的滤光镜,在前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红或琥珀色的滤光镜,在后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蓝色滤光镜。 六、忌采用高速片 在晴空烈日下,光线强度已很高,若再采用高速片,往往会迫使光圈收到极小,或无法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这些情况都会给摄影创作带来某些方面的限制。 七、忌胡乱补光 在明亮的日光照射下,景物会有很强的反差。为避免反差过大,运用辅助光进行辅 助照明是有效的,但要掌握好分寸,既要避免辅助光过亮,也要避免露出辅助光的痕迹 (如出现与主光相反的投影)。 八、忌完全依赖自动曝光档 不少摄影爱好者在户外拍照喜欢使用自动曝光档,殊不知这种自动曝光档只能处理一些普通的情况,而遇到阴阳面各半或逆;光等情况便会变"傻",所以还得见机行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曝光调整。 九、忌逆光直冲镜头 在光线很强的情况下拍摄逆光照,要防止光线直冲镜头,否则很容易产生光晕现象。 十、忌穿反光过强的服装 在强光下拍照,被摄者如穿反光强的服装(如白衬衫、发光尼龙做的服装等),会变得雪白一片或产生大块辉斑,使衣服质感难以表现。 六:黄金分割与摄影构图 谈谈黄金分割与摄影构图by Klaus Schroiff “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在欣赏一件形象作品时这一规则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条被合 理分割的几何线段,对许多画家/艺术家来说“黄金分割”是他们在现时的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摄影师也不例外。 原理1 如图A:“黄金分割”公式可以从一个正方形来推导,将正方形底边分成二等分,取中点X,以X为圆心,线段XY为半径作圆,其与底边直线的交点为Z点,这样将正方形延伸为一个比率为5:8的矩形,(Y?点即为“黄金分割点”), A:C = B:A = 5:8。幸运的是,35MM胶片幅面的比率正好非常接近这种5:8的比率(24:36 = 5:7.5) 原理2 如图B:通过上述推导我们得到了一个被认为很完美的矩形,连接该矩形左上角和右下角作对角线,然后从右上角向Y?点(黄金分割点,见图A)作一线段交于对角线,这样就把矩形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部分。现在,在理论上已经完成了黄金分割,下一步就可以将你所要拍摄的景物大致按照这三个区域去安排,也可以将示意图翻转180度或旋转90度来进行对照。 三分法则 “三分法则”实际上仅仅是“黄金分割”的简化版,其基本目的就是避免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通常把被摄物置于画面中央,这往往令人生厌。在图C1和C2中,可以看到与“黄金分割”相关的有四个点,用“十”字线标示。用“三分法则”来避免对称在使用中有两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我们可以把画面划分成分别占1/3和2/3面积的两个区域。 第二种:直接参照图示的四个“黄金分割”点。例如,设想我们看到了非常引人入胜的风景,但缺少具有优美几何结构的被摄主体,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只会是一个空洞泛味的场景,那该如何处理呢,试着寻找一个与这种单调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物体,并将这一被摄物置于如图C2中的其中一个“十”字点位置,这样照片就有了一个明显的锚点,并将观众的目光由此出发引导至整个风景。 天然画框 有时在我们看到的场景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被摄主体,但往往由于主体周围杂乱的环境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而削弱了主体的吸引力,使照片最终的效果令人很失望。试试寻找一个能够排除杂乱环境干扰的天然画框使观众注意力集中于被摄主体,如图D利用主体周围的树枝形成一个天然画框从而使中间的山岩更为突出。 交叉线 交叉线/对角线实际上又是“黄金分割”的另一形式,其基本思想是提供了一条指引你视线的引导线,较为理想的是某两个边角之间的连线。传统的方法认为左上角是最好的起始点,因为大多数人习惯从这里开始浏览一幅图画(译者注:这一观点其实很多人看法不同)。但这种对角线如果是单一的直线往往会很平泛而令人厌烦,所以总要在图中有某种点缀(如图G)。图F中出现了一个多条斜线集聚的焦点,让观众的眼睛可以多方向地沿着引导线浏览而使画面生动有趣。 七:初学摄影注意 拍摄MM构图十忌 摄影就如同绘画、构图的作用极为重要。出色的构图,能使画面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给人以美感。一幅照片,若不具备良好的构图形式,往往无法引人入胜,更不能尽兴地表达内容。在迈入艺术的自由王国之前,只有掌握其基本规律和标准方法,才能避免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之现象。初学摄影者常犯的错误有: 1.画面撑得太足 有些初学摄影者拍照时喜欢让被摄主体顶天立地充满画面,这很不利于照片后期制作过程中进行裁剪。同时也会令到作品显得拘谨、死板。 2.地平线倾斜 有的人为了将一些高大的景物拍全,便在取景时采取了让画面倾斜的方法。这实在是个得不偿失的做法。如此,势必造成地平线倾斜,画面失衡,视觉感受不舒服。 3.头撞南墙 拍摄侧面的人像或带有向前冲势的物体时,没有在画面主体的前方留一定的空间,给人一种头撞南墙的感觉,画面显得沉闷、压抑。 4.附加物缠身 背景选择不当,产生了烟囱长在肩膀上、脑袋上冒出大树杈等现象,破坏了人物原来的形象。 5.落格 当被摄者与高大的衬景在一起时,顾景不顾人,一味将镜头抬高,结果是拍全了,可人物在画面上常常只剩下个脑袋,落在画面的下端,非常难看。 6.画面分裂 取景时没有处理好地平线的位置,将其置于画面正中,于是画面被一分为二,呈分裂状,缺乏和谐、统一之感。 7.喧宾夺主 在画面中过多地表现了陪衬体,使主体物处于次要的地位,反而不引人注目。 8.缺乏趣味中心 取景时缺乏忍痛割爱的精神,“鱼”区,“熊掌”亦取,意欲兼收并蓄,反而造成了画面无主次、小头绪、结构松散、杂乱无章的现象。 9.各顾东西,神情不一致 在拍摄众人合影照时,人物的位置没安排好,不能形成一个向核心靠拢的趋势,画面形势呈分裂状,与作品所欲表现的主题不相符。 10.画面失衡 在构图时没有顾及画面的影调结构、色彩结构的协调,造成画面色彩,影调失衡,影像照片效果。 八:初学摄影常见失误18例 在摄影实践中,经验不足的初学者,常会出现一些失误。笔者把初学者常见的18种失误分别列出,并简要分析失误原因,提出防止方法,供初学者参考。 1、用广角镜头拍出的照片四角发黑 主要是由于闪光灯覆盖面与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不匹配。老式闪光灯设计的闪光覆盖面大都只能与35mm的小广角镜头配套,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比35mm镜头大12度,因此使画面四周受不到光而发黑。防止的办法有二条,一是在灯光上加散光罩,使闪光成为散射光,以扩大覆盖面;二是用白纱布蒙住灯头,让光线散射,使整个画面都能均匀受光。 2、 画面影调模糊 在排除了相机无故障和手震等原因后,就要检查镜头是否被灰尘覆盖或被污渍染涂。如遇到这种情况,切忌用嘴吹或毛巾擦。应用吹气球吹去镜头上的尘土,再用镜头刷拂去杂物,最后用镜头纸擦拭,使镜片明亮如新。如仍有汗渍、指纹和油垢,就要送相机维修店用镜头清洁液仔细清除。 3、 主体人物模糊,背景清晰可辨 有两种可能,一是手动对焦相机对焦时,焦点没有对着主体或是主体对焦后,在构图中又移动了位置,未重新对焦,使主体不在景深范围之内;二是使用自动对焦相机时,没有按快门“锁定”焦点再重新构图,使焦点在构图中向别处飘移。 4、 团体合影照片前几排清晰,后几排模糊 凡是多排合影照,要保证每个人影像清楚,就要做到三点:一是选择性对焦。五排人合影,选择第二排的对焦;七排人合影,选择第三排人对焦。二是光圈不要设定太大,一般以f4,8为宜,以保证有足够的景深。三是快门速度不要低于1/60秒,以免有人头部转动使影像发虚。 5、 胶卷没有曝光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傍轴取景相机拍摄时忘记揭镜头盖,取景器中景物清晰,但成像光线没有进入镜头,胶片没有感光。二是手动卷片的135单反相机装片不到位,卷片时没有注意看暗盒片轴是否在相应转动。由于片头滑脱,搬动卷片把手时,虽然快门上了弦,计数器照常计数,但胶片在暗盒中纹丝未动,计数器虽 显示36张拍完,实际上没有一张胶片感光。 6、照片四角有黑影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遮光罩与镜头焦距不匹配。把50mm标准镜头的遮光罩用于28mm焦距的广角镜头就会阻挡进入镜头的光线。因标头的视场角为47度,而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为75度。二是用28mm广角镜头拍摄时,原已在镜头上戴有一块UV镜,如再戴一块偏光镜的话,由于偏光镜是两片玻璃叠合而成,边框很厚,再加在UV镜的边框,必然遮挡进入镜头的光线,使照片四角发黑。用广角镜拍摄时如需用偏光镜,一定要先卸下UV镜后再装偏光镜,才能使画面均匀受光。 7、 影调死白或晦黑,缺乏影纹层次 无论照片是黑白或是彩色,只有曝光准确,才能获得明快的影调和丰富的层次。照片死白是曝光过度;照片晦黑是曝光不足。机内测光系统是按18,的中灰反光率设计的,它可以使大多数景物曝光准确,色彩还原,但遇到某些特殊光线或景物,就需要在测光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如拍摄雪景如不增加1.5,2级曝光量,白雪就会成为灰白色;如拍摄煤炭,如不减少1.5,2级的曝光量,黑色煤炭就会变成深灰色。因为无论多么高级的相机,也没有思维功能,只会把一切景物千篇一律地按反光率为18,的中灰色调处理。 8、 用电子闪光灯摄的照片仍然曝光不足 原因有二:一是光圈设定过小。闪光灯的闪光速度一般都在1/1000秒以上,快门已失去控光作用,主要靠光圈大小控制曝光量。没有自动档的闪光灯拍照,要先计算光圈系数。二是闪光灯电力不足。新买的闪光灯要经过十余次的充、放电,让灯内电容活跃后再正式使用。旧闪光灯充电信号灯点燃只充了70,,在点燃10秒钟后才能真正充满电能,供正常使用。 9、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出的照片,有半幅画面是黑影 这是由于单反相机的帘幕快门与闪光灯不同步所致。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照,要注意相机的闪光同步(各相机速度不同)。 10、 人像照片背景清晰艳丽,人物脸膛昏黑 一是逆光拍摄时使用了平均测光,又没有对人物面部补光;二是背景明亮(雪景、沙漠、海滩),使用了内测光推荐的数据进行曝光,背景曝光适度,人物曝光不足。对此有三种办法解决:一是用闪光灯对人物进行补光;二是在测光的基础上加大1,2级曝光量;三是走近人物对准脸部测光,“锁定”曝光量后(用测光记忆钮或改为手动曝光),再退回原位构图,对焦,拍摄。 11、 团体合影,周边人物残缺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平视取景相机拍摄时忽略了视差,画面装得过满;二是使用单反相机虽无视差,但画面四周没留余地,扩印时四周压掉了一些画面,彩扩机只扩印出底片画面的95,左右。所以无论使用什么相机,构图时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切忌人物顶天立地,塞满画面。 12、 照片有划痕 如果是底片上有划痕,可能是两种情况造成的。一是大盘片分装卷使用的旧暗盒被污染,出片口绒布上夹有砂粒,划伤了胶片;二是相机背后的压片板上有毛 刺,卷片划伤了胶片。使用分装卷前,最好把片头缩进暗盒,用吹气球和毛刷仔细对出片口的绒布进行清洁处理后,再引出片头使用。如相机压片板有毛刺,可用一小块0号砂纸小心地磨掉(注意不要磨伤压板上的漆膜)。 13、整幅照片影调偏蓝 一是色温很高造成的。阴天或薄云蔽日的天气,自然光色温高达7000,12000K,没有使用校色温滤镜;二是四周有茂密的林荫或巨幅蓝色广告、幕墙等环境反射光的影响。解决办法是在拍摄时,使用一块雷登85B降色温滤镜,如附近有蓝色环境光反射,尽可能移往开阔场地拍摄。 14、 整幅照片影调偏橙红 以下3种情况都可能使照片影调偏红。(1)日光型彩色胶卷在灯光下使用,又没有使用雷登80B色温转换型滤镜;(2)早晚阳光的色温只有3200K,低色温造成橙红色调;(3)周围有巨幅红色广告或红色建筑物,反射红色光。 15、 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背后投影浓重 机位闪光拍摄,如人物离背景很近,就会有黑色投影映在背景上。解决办法有三:一是人物离背景远一些,让投影落于地面;二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拍摄;三是利用浅色的天花板或墙壁进行反射闪光拍摄。 16、 使用闪光灯,人像眼球血红 红眼现象在弱光中进行机位闪光容易出现。原因是黑暗光线下,人眼瞳孔放大,闪光灯的强光突然照射,瞳孔来不及收缩,强光直射视网膜,视觉神经的血红色就会出现在照片上形成“红眼”。克服的办法有四:一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二是让被摄者目光不要直视照相机镜头;三是拍摄前让被摄者注视电灯、窗口等强光源三分钟或预闪一次再拍;四是使用有防红眼功能的闪光灯。 17、 拍摄的电视画面上有快门条纹 我国电视系统每秒传送25幅画面,如果快门速度高于1/30秒,就会出现快门条纹。普通相机拍摄电视画面,快门以1/15秒为宜。 18、雪景影调灰暗,白雪不白 这是由于曝光不足造成的。雪天地面反光很强,测光表仍按18,反光率设定曝光组合,会把雪景还原成中灰调。如按平均测光或偏中央重点测光曝光,就欠曝1,2级,白雪就成为浅灰色调。防止办法是,按测光读数增加1,2级曝光量(开大1,2档光圈或降低1,2档快门速度)进行补偿。 13、 整幅照片影调偏蓝 一是色温很高造成的。阴天或薄云蔽日的天气,自然光色温高达7000,12000K,没有使用校色温滤镜;二是四周有茂密的林荫或巨幅蓝色广告、幕墙等环境反射光的影响。解决办法是在拍摄时,使用一块雷登85B降色温滤镜,如附近有蓝色环境光反射,尽可能移往开阔场地拍摄。 14、 整幅照片影调偏橙红 以下3种情况都可能使照片影调偏红。(1)日光型彩色胶卷在灯光下使用,又没有使用雷登80B色温转换型滤镜;(2)早晚阳光的色温只有3200K,低色温造成橙红色调;(3)周围有巨幅红色广告或红色建筑物,反射红色光。 15、 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背后投影浓重 机位闪光拍摄,如人物离背景很近,就会有黑色投影映在背景上。解决办法有三:一是人物离背景远一些,让投影落于地面;二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拍摄;三是利用浅色的天花板或墙壁进行反射闪光拍摄。 16、 使用闪光灯,人像眼球血红 红眼现象在弱光中进行机位闪光容易出现。原因是黑暗光线下,人眼瞳孔放大,闪光灯的强光突然照射,瞳孔来不及收缩,强光直射视网膜,视觉神经的血红色就会出现在照片上形成“红眼”。克服的办法有四:一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二是让被摄者目光不要直视照相机镜头;三是拍摄前让被摄者注视电灯、窗口等强光源三分钟或预闪一次再拍;四是使用有防红眼功能的闪光灯。 17、 拍摄的电视画面上有快门条纹 我国电视系统每秒传送25幅画面,如果快门速度高于1/30秒,就会出现快门条纹。普通相机拍摄电视画面,快门以1/15秒为宜。 18、雪景影调灰暗,白雪不白 这是由于曝光不足造成的。雪天地面反光很强,测光表仍按18,反光率设定曝光组合,会把雪景还原成中灰调。如按平均测光或偏中央重点测光曝光,就欠曝1,2级,白雪就成为浅灰色调。防止办法是,按测光读数增加1,2级曝光量(开大1,2档光圈或降低1,2档快门速度)进行补偿。 九:专业人士比你拍得好~可能就多花几毛钱 近期发现不少朋友受少数人的影响开始走向唯器材论的误区,片片拍得不好,首先想到的是器材不够顶级,砸锅卖铁,从牙缝里挤出银两,上更高的器材,认为优秀的片子与自己的片子的差距主要是器材差别,其实不然,用同样的器材,拍同样的东西,效果也会差距甚大,这之中的差距,往往并不是通过巨额资金堆出的距离,只是专业人士懂得触类旁通,合理利用资源,希望大家看后,有所启发,知道如果不动脑,就是器材比专业的好上几倍,也可能片片差上好几倍。 就略举日常生活用品几例: 1.我们经常看看器皿苹果等水果的广告,上面的水滴好象通人性,分布很合理,整得产品很起来很唯美,工匠们通常就是用无色鞋油或凡士林涂于表面,然后喷水,它可以防止水滴的滑落,而起定型水的作用。 2.看到KFC的广告,我们无不为它的里面的数菜的艳丽惊叹,其实这样的东西并不是精心培育出来的,只不过是从小菜场买来,泡了一下碱水而已。 3.我们经常看到碑酒的广告吧,那碑酒视觉效果特棒吧,是不是很多人也试着拍过,就是没有人家的好,认为是厂商特制的吧,其实只要在碑酒里加入适量的精盐,那效果就来了。是不是想嫌它喷出来的泡沫不够好,不要紧,专业人士的也 不够好,我们洗头发的那东东的沫够了吧, 4.切开的苹果,拍了一张,切面就变色了,都来不及构图,怎么办,用盐水泡一下,几十分钟,你总该构图了吧, 5.为什么人家拍出的菜总是那么好看,我拍的拷鸭,我拍的名贵鱼怎么就是那么的暗淡,好象不新鲜似的,那么的提不起人的胃口,那个职业摄影师在干什么,哦,他拎了瓶精制食用油,在往鸭鱼身上抹呢,我们也试试,哇,色泽真诱人,口水掉了一地。 6.为何优秀的作品那光那影,那烟,怎么都那么唯美,人家的锅碗,盆里的冒出来的热气怎么拍得那么清晰,唯美,专业人士就是厉厉,难道热气烟都要听他的,是呀,因为它会利用干冰滴水,用管子吹烟,当然自己想要浓,就浓,要淡就淡,什么时候冒就冒,听人指挥,想要它在那出现就在那出现,当然画面要比别人的好,得奖也是必然的。 7,说到这里,你该有点明白了,也知道要表示煮沸腾,如果真煮到那样,拍起来因为有水汽,画质不会理想,弄个管子在下面吹泡泡,效果更好,画质提高几十倍,多花几万元上个牛头,也达不到这效果。 8.还有点想不通,什么不要沸腾,要煮开不腾的,动动脑,会想到的,自己不洗碗,也看过老妈洗碗吧,是的倒进点洗洁精,搅一搅,看看是不是冷水(汤)都变成开的了。终于想通了吧。 想通了吗,看到片子不如人,就不要首先想着换机,看看是不是自身原因,说这些,也是要告诉大家,想拍片子,不要总怪自己的器材不好,要好好的想想自身原因,除非你钱花不完,专烧器材,那就什么也别想,有好的就上,但是,你的器材就是最好,你拍出的东西,还是会不如那些肯动脑的人。 十:数码相机的基本用法 数码相机具有先进性、多功能的特点,故使用前必须先作一些设置工作。如:分辨率的选择、曝光补偿的选择、自动平衡的调整、感光度的设定,这些将直接影响到所拍照片的成像质量。 数码相机设有多种拍摄质量的选择,分为:标准、精细、超精细(最高分辨率),其最高分辨率是由各款数码相机的CCD元件的性能所决定的,CCD像素越高,最高分辨率也越高。 数码图像的压缩格式直接影响图像文件的大小。选择从表面上看 压缩格式可大大节省数码图像所需的信息空间,增加拍摄的照片数量。分辨率不会随着电源 的关闭而更改或消失。 由于拍摄时光线和环境的变化,我们需要经常手动调整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数码相机设有自动调整曝光补偿的设置,在曝光补偿设置中标有“+、-”数轴,“+”指增加曝光,“-”指减少曝光。在背景很亮而主体逆光时,你需要将补偿值调向“+”端。在黑色或深色背景前对主体拍摄需要将补偿值调向“-”端。当然,如果你追求一种特殊效果,可不这样调整曝光补偿。 随着光源的色温变化,照片的颜色也会出现偏色。如:在钨丝灯光下,照片偏橘黄色,荧光灯下呈黄绿色。虽然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是自动设定的,但为了让照片更艳丽完美或追求一些特殊的艺术效果,可手动来调整白平衡。 一般数码相机都可设定多种感光度,如:佳能数码相机可设定ISO50、ISO200、ISO400、ISO1600等,以适应不同的拍摄要求。在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现场光线暗、闪光灯亮度不足或不能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就需要设定感光度来拍摄。 最后注意,您在拍摄前一定要查看一下液晶显示屏上曝光数值设定,当拍摄条件不理想时,不妨多用几种补偿设定,多拍几张比较选择。删除不理想的画面重新拍摄,这正是数码相机的优势。 十一:摄影观察的自我训练 选择你的对象。 你的观察对象可以是任何物体(由简单到复杂):一只水杯,一个萝卜,一朵小花,一棵白菜,一辆汽车,一棵树...... 第一步,用眼睛观察,在脑子里形成图案。 去掉物体的标签,注视你的观察对象,直到它在你的眼前已经形成了„线条?的构成,把这个构成变成图案画在你的脑子里。或者你可以把它画在纸上。 对同一个观察对象重复这个过程。按照线条、形状和轮廓、质感、色彩、影调顺序进行。然后再换另一个观察对象。 不断进行反复练习,目的是让你抓到物体的视觉特征。 第二步,用眼睛观察,在脑子里变化已经形成的图案。 把你脑子里已经形成的线条图案进行不断的变化,形成新的图形,越多越好。体会线条的作用,目的是你会透过物体的表面而看到它的本质,你会从中发现合理的、美妙的构成形式。在你今后的拍摄活动中,你会很自然的利用这些构成形式。它会教给你在平凡中发现新奇。 第三步,用相机观察,采用不同焦距的镜头观察同一个物体。 这个观察练习对于你拥有一只带微距的标准变长焦的变焦镜头会更有利一些,如果你用的是数码相机,那将会更方便一些。先以标准镜头对你的观察对象取景 对焦,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这个画面。接着在相机位置不动的情况下改变不同的镜头焦距,分别记录下来。然后再用微距镜头观察,并移动相机分段靠近物体直至最近对焦点,一样分别记录下来。最后,用广角镜头近距离观察并记录。 这样你就会有许多张被摄物体不变,对焦点不变,但取景范围不同的照片。挑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张。 这个训练的目的是帮助你突破传统的摄影构图观念。你会发现,最简单,最普通的物体往往是最能拍出有力的画面。 十三:真正了解自己手中的,, 拥有数码相机的朋友不少,但真正了解数码相机、掌握数码摄影的朋友就不多了。有些用户也许仅仅知道按动快门等一些简单操作,这无疑是对数码相机的浪费。本文的目的正是让你对数码相机的功能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使得你能够更好地运用数码相机,同时也祝愿你能够成为一个数码相机拍摄的高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相机已经进入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如何用好数码相机,如何发挥它的潜能,便成为了很多用户关心的问题。 一、了解所有功能和操作 (1)了解使用界面 数码相机的使用界面包括了机身按键和LCD菜单。通常机身上的操作都能够在LCD菜单上显示出来。数码相机上比较重要的按键包括了拍摄模式键和快门键等。特殊的功能会有特殊的显示标记。认清并熟记这些标记是灵活使用数码相机的基础。 (2)掌握相机的手动功能 摄影之所以令人着迷是因为摄影者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表现景物。有了手动设置,人们能根据需要来拍摄出各种光色效果的照片。手动操作主要表现在对快门、光圈的操作上,如何根据所需效果来调整相应的快门速度、光圈值以及选择适合的优先模式是进行摄影的入门操作。 (3)了解相机性能参数 不同的数码相机具有不同的特性。数码相机的硬件技术指标极大地影响着摄影质量。通常我们提到的数码相机参数有:CCD象素和图像分辨率、光学镜头、镜头焦距、光圈与快门、白平衡、感光度、曝光补偿及曝光模式。了解数码相机的基本硬件性能,有助于我们对相机进行正确的调整和使用。 二、灵活应用拍摄方法 (1)掌握拍摄模式 为了让一般用户在不同环境中得到好的拍摄效果,好一点的数码相机都提供了一些预先设定好了的拍摄模式,比如:普通、电影、全景、光圈优先、快门优先、风景、肖像和夜 电影模式可以让你记录AVI或MPEG格式的动画。 全景模式可是使你拍摄一些场景很宽的照片,比如:拍摄城市的全景图。 风景模式和肖像模式比较易懂,照相机自动设定好焦距和光圈,对于拍摄风景和人物是最适合的。(肖像模 式偏重于宽一点的光圈曝光系统,这样减轻背景的景深;相反地,风景模式偏重于小的光圈并加大景深。) 夜景模式使相机可以拍摄到黎明和夜晚的景物,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用闪光灯达到慢同步效果。 快门优先和光圈优先模式可以使照相机在控制其它曝光数值时相应地控制快门速度或者光圈值。 (2)合理使用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是为了让拍摄者对相机测光所确定的曝光“量”进行修正、调整,从而得到适宜于主体正确表现的准确曝光。 曝光补偿使你可以对相机的自动拍摄进行加亮或减暗。加亮照片,则增加曝光,减暗照片,则减少曝光。增加或减少曝光的度量称为“级(EV)”,比如,增加曝光1级,就是增大光圈1级或放慢快门速度1级。比如:我们在逆光条件下拍摄,如果不使用曝光补偿,那么拍摄出来的相片上被摄物将很暗,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就应该使用闪光灯或者增加曝光时间来进行曝光补偿。 使用曝光补偿时,经常以1/3级进行递加或递减,下面是些典型设置: ( +2:是在光线明暗对比强烈,被摄主体非常暗的情况下使用。 ( +1:对于侧面照明或背部照明的景物,海滩或雪景,落日或其它景物效果最好;拍摄白色对象如白色床单上的一只小白狗时效果也不错。 ( 0(默认):对平均照明的景物效果最好,阴影区与亮光区相比不算太暗的情况下效果也不错。 (-1:适用于背景比被摄体暗得多的景物,比如非常暗的墙壁前面的肖像画;也适用于非常暗的对象,如黑色阴影里的一只小黑猫。 (-2:适用于不寻常对比的景物,一个非常暗的背景占据图像的大部分,而你打算保留景物的最亮部的细节。 (3)使用多种镜头 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数码相机都带有变焦镜头,拍摄者可以在各个不同场合进行拍摄。长焦镜头能使你方便地拍摄到远处的运动场景;广角镜头能给你一个很大的拍摄视角。如何在构图中灵活运用相机的视角,是摄影者最具创造力的技能之一。 用长焦镜头拍摄时,景深会相应地变小,这时你必须仔细对焦,否则很容易造成成像不清晰。同时,长焦镜头还会产生视觉上的压缩感,这使影像看起来要比实际景物紧凑。长焦镜头的主要缺陷是光圈很小,所以在使用长焦拍摄时,须要用较慢的快门速度,以保证曝光的充足。 另外,按照变焦方式来分,变焦镜头分为两种: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光学变焦是通过改变照射在光敏元件上的光线数量来达到变焦效果。数码变焦是选取照射在光敏元件上的光线所形成的标准图像的某一部分,放大填充至整个图像传感器上,应用“插值”方式,通过添加新像素达到变焦效果。我们在选择具有变焦能力的数码相机时应主要看重其光学变焦能力。 (4)闪光灯的技巧 使用闪光灯拍摄肖像时,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确定闪光灯和被摄体的位置 关系。拍摄时,确定闪光灯和被摄体的位置关系要斟酌再三,内置和外接闪光灯、闪光灯的方向等都影响拍摄效果。内置闪光灯的灵活性很差,对于需要拍摄出特殊光影效果的用户来说,最好选择外接闪光灯,或者使用外部光源,这样的拍摄效果要好一些。 当你的拍摄对象靠近墙时,会有一个很明显、很黑的影子。让你的拍摄对象离墙远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拍摄人像时,你会发现经常有“红眼”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闪光灯的光线会照射到人眼的瞳孔中,并由瞳孔反射到镜头上,由于瞳孔中的视网膜布满了红色的细血管,因而反射到镜头上的光线也就成红色,这样,照片上的人眼看起来就是红色的。现在大部分相机都有“消除红眼”模式,这种模式的工作方式是在真正闪光照明之前,预先进行功率非常小的闪光即“预闪”,这较弱的光线会使被摄者的虹膜关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进行真正的闪光,就不会有红眼现象了。 消除红眼的另一方法:将外接闪光灯移至相机镜头与被摄物的中轴线以外的位置,并让被摄者的眼睛不要正对相机。你还可以通过增加整个房间的亮度来达到消除红眼的目的。当然,你也可以利用相机附带的软件去除红眼。 消除红眼的另一方法:将外接闪光灯移至相机镜头与被摄物的中轴线以外的位置,并让被摄者的眼睛不要正对相机。你还可以通过增加整个房间的亮度来达到消除红眼的目的。当然,你也可以利用相机附带的软件去除红眼。 在使用闪光灯拍摄时,有时被摄物的前景曝光效果非常好,但背景的效果就不理想。“慢快门同步闪光”使这个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快门开启时间变长,背景充分曝光。可以参考相机使用说明,用“慢门同步闪光”来使快门开启时间变长,让背景充分曝光。但要注意:在大部分情况下应使用三角架来防止图像模糊。当光线比较暗,而又想拍摄有效光线的独特颜色时,你应该关闭闪光灯并用三脚架来支撑相机,以获得长时间的曝光。如果不关闭闪光灯,它就会自行闪光,所拍摄的前景与在日光下拍摄情况毫无差异,看不出真实的光线效果;如果不用三脚架的话,相机的移动往往会使图像成像模糊。 三、保养好你的数码相机 下面我们来说说数码相机的保养与维护。 (1)清洗 数码相机的外部可用软棉绒来擦拭,相机的存储和电池仓可以不定期用软毛刷或吹气球来清除灰尘。 镜头是第一保养目标, 相机镜头只有在非常必要的时候才清洗,一点点灰尘是不会影响图像质量的。清洁时,应当用软刷,如貂毛制的画笔或吹气球来清除灰尘。指纹印对镜头的损害是很大的,所以应尽快将其清除,在不使用镜头的时候一定记住将镜头盖盖上以减少清洁的次数。 第二步则是用镜头布(或是摄影专用镜头纸)稍微打湿一下,你也可以对着镜头哈口气,以画圆的方法,轻轻地擦镜头表面,最后再用镜头纸以同样的方式将镜头擦干。棉纸不要重复使用,并且整个清洁过程手法要轻,因为相机镜头的表层是相当娇弱的。 (2)存放 不要让你的相机直接暴露在高温下,要避免阳光的照射。如果相机不得不暴露在阳光下,如在海边沙滩时,你可以用一块浅色毛巾或是锡纸将它盖住。在室内则要注意不要将相机放在热辐射源或会使相机受热及受潮的地方。 让相机远离水,特别是盐水、灰尘、粉末以及沙子。可用相机套来保护相机,但若在海边则最好用塑料袋。当在有薄雾、浓烟或是下雨时拍摄,可用一个塑料袋将相机套住,然后在镜头处开个小口让镜头伸出,再用胶带把镜头处的塑料袋口封住。至于如何防止飞沫溅到镜头表面,可以用一个UV镜加在镜头前以保护镜头。不用时要盖好镜头盖。注意在颠簸环境下避免碰撞。长期不用时,要将电池取出。 (3)电池 当电池耗尽后,数码相机也就无事可做了。所以,我们总是要不厌其烦地带上备用电池或是AC适配器(交直流适配器)。在这里我将自己的一些心得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对你延长电池使用时间有所帮助。 1.关掉LCD显示屏这个耗电大户,改用Viewfinder(光学取景器)。如果你必须用LCD显示屏,最好调小它的亮度或是改用黑白模式。 2.定期将电池全放电后再充电,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调节充电器或脉冲充电器。 3.不定期用蘸有酒精的棉签来擦洗电池的接触点,通常很多充电问题都是由于这些接触点不干净而引起的。 4.如果长时间不使用相机,将电池从相机中取出,并放在阴冷干燥的地方保存,同样也要将闪存卡取出。 现在,你对自己的数码相机应该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了吧~关于数码相机的一些技术技巧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去摸索和积累,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发挥出数码相机的功能,成为一个数码摄影的高手。 十四:拍好数码照片的八个笨办法 现在的数码相机功能越来越强大,有些功能甚至是专业级光学相机都不具备的,譬如说白平衡调节、包围式摄影、场景模式摄影、多点区域评价测光、多点对焦及偏移对焦等等,而且自动曝光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和完善,所以从道理上推论,似乎用数码相机拍出好照片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容易。 要想拍出更多一点好相片,尤其是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拍出好相片,这有赖于你对你的摄影器材的熟悉和深刻了解,能做到扬其长而避其短,还需要有点摄影基础知识和美学修养,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经验的长期积累,功到才会自然成,所以并非唾手可得的易事。我在数码摄影方面还是个新兵,经验不多,碰的钉子却不少,拍得满意点的相片往往百不得一,认真回忆体会一下,也还能总结出一点东西来。下面一些“笨招”对于还在摸索经验的影友也许有点参考价值。这些笨招是: 1、多拍精选 “多拍”,从宏观上来讲就是多实践,多积累经验。从具体来说就是不妨多试试镜头,以多为胜,多中选优,或者在探索出最优后重新精心拍摄某一场景。这是一个笨招,可确实是充分发挥数码相机优势的绝招,光学摄影友是没法学的。你看,光学相机摄影要用胶卷,当场没法知道拍得满意不满意,要洗出来才知道。以多为胜吧,必然要浪费大量胶卷,成本太高,所以光学摄影友往往是惜“镜”如金,轻易不按一下快门的,及至精思细量地抓住镜头拍上一张,回去冲洗后才能知道结果,如果不够满意那就难了,时过境迁想补救已来不及了,所以常有人感叹光学摄影是门充满遗憾的艺术。 数码摄影则不同了,影像现时储存在机内的磁性载体上,又可以现时回放观察,不满意消去重来就是了,这就是数码摄影的一大优势。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确定一个专题,围绕专题选定若干个场景,每个场景先围着它转几圈,拟出不同角度、不同光线条件(逆光、顺光、测光、补光等)下的拍摄方案,然后就毫不吝惜地猛拍一气,有时同一角度同一方案也重复拍上好几张,然后就停下来回放,不满意的镜头当场就删,往往十去七八,只留下两三张做初选成果。然后再拍摄下一个场景,依此泡制,直至完成一个专题。一般来讲,拍上二三百甚至四五百个镜头也不过就留七八十张回来。回来完后存入硬盘,再用ACDSee 放大回放,又删去一部分。然后用ACDSee的编辑功能回放做初步图像处理,一般一是纠正偏斜,二是必要时加以裁切以完善构图,三是用“自动级别”功能纠正弥补个别相片曝光上的不足。经过这道工序以后的相片就可以认为是初步成品了,再拿回到ACDSee上放大回放一遍,过于平庸的再删除一次,这样每个专题也就不过剩下二三十张甚至十几张了。 2、不要轻视对焦和测光设定这些基本操作 对焦是摄影的最基本操作,可说是没人不会的,可是当自检某些相片拍得不好的原因时,有时问题偏偏就出现在对焦这个环节上。如果你用的是全自动摄影方式,请一定做好半距锁焦,否则就可能因失焦而使主题模糊。如果你用的是程序控制方式(program normal,半自动摄影方式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光圈和曝光时间是相机自动选定的,而测光方式、对焦方式和白平衡条件则是可以手动选定的),情况就又不同了。这个数码摄影特有的方式和功能,光学相机是没有的,如果你不善于利用它的特点,像全自动摄影那样对待它,就有可能弄巧成拙,反而被它拖累了。 程序控制方式下的对焦方式通常有区域对焦、重点对焦、远景对焦、近景微距对焦等好几种,重点对焦时有的还可以将聚焦点改变至偏离中心的某个特定位置(相机不同会有不同的功能),所以你不能再以一成不变的简单方式来对待复杂的功能,而要善于根据不同情况应用不同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对焦的默认方式是重点对焦。比如拍花卉,要将对焦从默认方式改为近距方式所致。又譬如拍树荫下的人物,你就一定要注意采用重点测光和重(单)点对焦,还要注意拍摄主题的半距锁焦,否则你也很难拍出满意的作品来。 3、曝光时力求保持相机的稳定 有时相片影像模糊并不是由于对焦不准,而是因为相机把持得不稳。一般情况下,对于新手来说,当曝光速度低于1/60秒时己有可能影响成像的清晰。对于老手,如果曝光时间长于1/30秒而无依无靠时,一样也有可能出问题。要保持相机稳定,一是要持机姿态和力度正确,二是要按快门键的力度适当。要练出这个基本功看来似乎很简单,却非一日之功可得,有几招笨办法:其一最简单,就是给身体或手找个依靠;其二,把相机皮带挂在脖子上,把相机向前抻至皮带拉紧,就形成了3点支撑,持相机的稳定度就大大提高了;第三个办法就是脚架加快门线(线控快门触发器),不过有的相机不具备快门线接口,快门线也相当贵,相应的有效替代办法就是利用延时功能。如果你的相机有2秒延时功能就最好了,“脚架+2秒延时”就是最稳当而方便的办法。没有2秒延时功能也不要紧,就好用10秒延时,浪费点时间就是了,效果一样好。 角架,一定要买个好点的 4、不用和善用闪光灯 以内置闪光灯而言,功率那么有限,光照距离和范围那么小,要想把较大范围内的景物都照到且光照均衡是不可能的,所以只宜于在需要突出特定主题时使用。第二,拿闪光灯在室内拍人物,往往影像平板,缺乏层次,或者因为光源单一而反差生硬,有时还会拍出红眼来,对于戴眼镜的朋友那就更难办了,往往拍得他两眼“银光闪闪”,漠无表情。 怎么办呢,光学摄影要尽量迥避使用内置闪光灯,室内光线不足宁可使用夜景功能来提高感光功能。数码像机感光性能获得了极大提高,一般光线条件下都能拍出好相片来,更是变本加厉,把“强制不闪光”优先作为室内外摄影的一种基本手段。但是这并不说明闪光灯就没有用了(光线太差时你当然还是非用它不可),只不过是把闪光灯的使用放到了第二位,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光手段就是了。譬如说在逆光条件下或是在阴影下拍摄人物时,用闪光灯就能大大提高影像质量,有时甚至还缺它不可。在室内摄影如果光源来向太单一,造成光影畸亮畸暗时,也需要用闪光灯来补光。这一类的用处还是不少的。 5、扬长还要注意避短 数码相机的摄影响应比较迟钝,从按下快门到摄影启动的这段时间明显要比光学摄影长得多,所以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时往往抓不住或抓不准镜头。相机有连拍功能的影友不妨用这个功能来弥补其不足。 6、给相片注入一点美学因素 两张相片拍得同样清楚,但有的作品令人感觉很美,有的却平淡无奇,这是为什么,美学修养和技巧应用不同是一个重要原因。就好像画画,有的人画得一丝不苟,却匠气十足,意境全无,只能称之为行画而入不得庙堂。有人随手浑洒,却灵气飞动,令人注目难移,击节叹赏。所以功夫不仅在镜内,也在镜外, 摄影爱好者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 要拍出好相片,首先要构图好。关于构图,已经有很多文章教我们如何运用黄金分割、井字格焦点等原则,用不着我这样的眼高手低者哓舌了。我只想着重补充一点,那就是画国画有一条原则:注重“留白”,也就是说不要把画面填得太满,这对摄影一样有用。 对于构图,有的朋友喜欢将相片拍得对称性很强。有时候除非是想突出表现摄影主体自身的对称性,否则宁可偏移一点角度拍摄,因为过于对称容易给人“死板”的感觉。 线条过于横平竖直容易流于刻板,要学会用另一组线条来打破主体线条的控制。色彩的运用很重要,但光线明暗及其对比是影响意境的更重要的因素。 7、善用摄影处理技术 相片拍得再好,总会有缺陷。不要紧,图象处理软件可以帮你忙。摄影技术包含数据获娶数据(图像)处理以及数据储存与输出3大基本环节。未经处理的图像只是一个半成品,经过图像处理并储存或输出(如打印或印刷)的才是成熟的最终产品。摄影作品的水平应当综合表现在外业摄影水平和室内图像处理水平两个方面上。图像处理的首要目的是提高摄影成果的还原度,并进而提高主题的艺术表现能力,所以不应加以排斥。 最有名的图像处理软件有PHOTOSHOP和ACDSEE。ACDSEE功能简单些,易学易用。PHOTOSHOP功能十分强大,但使用比较复杂,平常只用它的部分基本功能来对个别相片做细节的补充处理就可以了。 一般情况下,在外摄成果输入电脑以后,最好用ACDSEE把所有相片“过”上一遍。包括:正偏斜。本来相片有点偏斜也不影响大局,甚至会另有情趣。纠正时通常以地平线或楼房等直线景物作为基准,仰拍或俯拍时平行线条会因透视原理向某点倾斜集中,这时就以相片中线为准。 裁剪画面,把它裁成比较满意的构图。一般来讲,1600x1200像素已能满足家庭应用需要了,但对于可能需要裁剪的画面,一般提高用2240x1680的规格拍摄,裁剪后仍调整为4:3规格,以尽可能保证成像不低于1600x1200像素。 调整亮度和对比度。ACDSEE的“自动级别”功能是纠正亮度和对比度的很有效手段,尤其是低档相机照的相片往往感光不足,使用的效果更为明显,有需要的朋友不妨一试。”自动级别”后的缺点是:有时用后会出现轻微色偏。这时,包括原来就有色偏的成果,可以用“调整”项中的“红/绿/兰”功能来调节,提高相片的色彩还原度。 8、买相机 以上讲的都是方法和技巧,亦即可归入“软件”的范畴。然而物质到底是成功的保障,你技巧再高,没有一部好相机也仍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反过来也对,“软”“硬”件是互为补充的,不可偏缺),所以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在完成入门锻炼之后,你还是下决心升级一台高档点的相机吧。 十五:常用快门速度设置参考表及摄影中应该避免的八个方面 常用快门速度设置参考表 ,门或,秒以上 拍摄夜景,丝绸般效果的流水和瀑布 ,,,,秒至,秒 光线较暗场景的拍摄 ,,,秒至,,,,秒 电视、电影或电脑屏幕画面的拍摄 ,,,,秒至,,,,秒 雨丝及雪花雪花飘落场景的拍摄 ,,,,秒至,,,,,秒 一般常用的日常生活场景的拍摄 ,,,,,至,,,,,,秒 体育运动的拍摄 ,,,,,,秒至,,,,,,秒 高速运动物体的瞬间画面的拍摄 摄影中应该避免的八个方面: 1、主体孤单无陪衬; 2、主体位置忌居中,人物忌正面; 3、画面忌被线条割裂,尤忌平分割线; 4、水平忌歪斜不稳; 5、主体与陪体忌宾主不分,喧宾夺主; 6、横竖线条忌等距排列无疏密变化; 7、景物断续线忌高低起伏,一字排开; 8、画面忌杂乱无章。 给摄影初学者的10点建议 一、保持相机的稳定 刚学拍摄的影友常会遇到所拍图片模糊的问题,这是由相机的晃动引起的,所以在拍摄中要避免相机晃动。一般左手持机,将肘抵住胸部,或者是让身体靠着一个稳定的物体。使用长焦镜头,一定加用三脚架。按动快门的手法要稳定轻柔,整个人要放松,调整好呼吸后,屏息凝气进行拍摄。低视点拍摄时可采用坐姿或单膝跪姿持机,以增强稳定性。 二、使太阳在你的身后 摄影是光与影的完美结合,在拍摄时需要有足够的光线照射到被摄主体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太阳处于你的身后,并有一定的偏移。光线可以照亮被摄主体,使它的色彩和阴影变亮,轻微的偏移则可以产生一些阴影来显示出物体的质地和立体感。但应注意,取景时一般不要让自己的影子进入画面。 三、拍摄样式的选定 相机不同的举握方式(竖拍或横拍),拍摄出来的图像效果也不相同。竖着拍摄的照片可以强调被摄主体的高度(比如拍摄森林),而横拍则可以强调被摄主体的宽度(比如拍摄连绵的山脉)。但袖珍相机拍摄时应注意,别让手指遮挡了闪光灯。 四、变换拍摄风格 应该在拍摄中不断尝试新的拍摄方法或情调,否则看多了就会给人一种一成不变的感觉。个人拍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可以走到哪拍到哪,只要觉得画面富有情趣或是很有意义,你就可以随意发挥。比如说可以拍摄一些人物特写镜头、全景图像、不同气候中的同一场景等等。 五、缩小拍摄距离 有时候,并非要把整个人或物全部拍摄下来,对景物的某个具有特色的地方进行强调,反而会更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只需要离被摄物体近一些,就可以得到比远距离拍摄更好的效果。 六、增强景深的视觉效果 景深对于拍摄非常重要,每个摄影者都不希望自己拍摄的照片没有立体感,看起来就像是个平面。所以在拍摄中,就要适当的增加一些用于显示相对性的物体增加景深。比如要拍远处的山脉,可在画面的前景加上人物或一棵树。用广角镜头可以夸大被摄体正常的空间和纵深感的透视关系。 七、正确的构图 摄影构图中突出主体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主体居于画面的中心。由于被摄物体处于画面的中心部位,整个照片具有一种特殊的稳定性。但总是将被摄物体置于中间会让人觉得厌烦。一幅好的照片通常构图非常恰当,摄影中较常见的就是黄金分割构图,即画面被均分为三个部分(水平和垂直),然后将被摄物体置于等分线上或是交汇处。所以不妨用用黄金分割来构图,使拍摄多样性。 八、捕捉细节 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拍摄较大的场景,但是这样的拍摄会让你丢掉很多细节,特别是有意义的细节。所以有时候应该使用变焦镜头,使画面变小,能捕捉到有趣的小画面。 九、预先调焦拍摄人物 在拍摄人物时,可守株待兔,在确定拍摄位置和角度后,预先调节曝光量及焦距。力争在短时间内拍摄完毕,减少被摄者的紧张情绪,得到表情自然的照片。在多变的天气,光线也是变化的,因而有必要多拍些胶片,以便有足够的影像供最后选择。 十、发挥镜头的最佳效用 一般相机,在拍摄技巧上发挥最佳的光圈是5.6,8,把最大光圈向小光圈方向拨2,3档。保持相机的稳定,掌握正确的持机方式和身体姿势,选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如135相机100毫米镜头,最好用1/125秒速度。如果必须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则应使用三脚架保持相机的稳定,确保照片成像的清晰。不同色彩的镜头滤光镜能在景物的某些色彩之间产生清晰的色调差别。紫外线滤光镜能保护镜头免遭雨和雾气的侵扰,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小沿海地区和山区紫外线的影响。 十六:十大拍摄技巧 1(时刻携带相机 你曾经遗憾地错过多少昙花一现的画面,如果你手边总是有一部相机,这样的情况就很容易避免。 许多瞬间发生的自然画面对摄影师来说,简直就是无价之宝。为了捕捉它们,你需要时刻携带一部相机。当然,你的相机可能太大太重,不便随身携带。那么,不妨考虑买一部便宜些的易携相机,以备不时之需。 2(走近拍摄对象 众所周知,离拍摄物体越近,画面就会越好。因为这样可以避开无关紧要、扰乱视线的背景,清晰地呈现出拍摄物体。 拍摄时,试着只显示足够的背景来让你的画面变得清晰有趣。注意要将相机调到手动模式,找到拍摄允许的最近距离。很多傻瓜相机离拍摄物体不得小于4英尺,否则无法清晰对焦。 3(让拍摄对象动起来 在拍摄人物时,让他们动起来。这样你的画面会变得生动而自然。 为了避免僵硬、静止的姿势,多鼓励你的拍摄对象,让他们积极活跃一些。你的鼓励和提示会为他们带来更加轻松自然的表情。 4(使用简单的背景 简单的背景有利于让观看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画面的主角身上,带来更加清晰、有力的视觉效果。试着去找找这样整齐、简单的背景吧~ 5(让主题偏离中心 将拍摄物体放在取景器正中央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偏离中心的位置上,就可以给人一种更加动态的感觉。 6(为风景照增加前景 在拍摄风景照时,试着将前景收入镜头,可以为画面增加深度感和立体感。 7(寻找好的光线 足够的光线是曝光的基本要求,好的光线能使画面更加有趣、多彩、有立体感。强烈的阳光只是好光线的一种。很多人得知多云的阴天能为人像摄影带来最好的光线时十分惊讶。其实,阳光会使人眯眼,并带来浓重的阴影。而阴天的光线则能使人物的脸部颜色十分柔和。 8(端稳相机 有时,一些好照片会因为你过于将注意力放在拍摄角度、距离、对焦等等技术问题上而与你失之交臂。端稳相机才是拍出清晰照片的最根本因素。按快门时,不要过于用力,轻轻一按就可以了。相机的哪怕一个微小晃动,也会影响照片的清晰度。有条件的话,最好给胳膊找一个支点,或使用三角架。 9(使用闪光灯 充分利用内置闪光灯可以提高画面质量。在需要的时候(尤其是室内摄影),它可以为你补光。 注意不要脱离闪光灯的有效范围,只有在这一范围内才能得到正确的曝光。典型的范围大约在4到12英尺之间。别忘了将相机调到手动模式来配合闪光灯的有效范围。 在户外摄影时,闪光灯同样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它可以减弱阴影,增加色彩明亮度。 10(选择合适的胶卷 当前市面上的胶卷品牌、规格众多。在拍摄时,检查一下相机手动模式可以使用的胶片速度,并将拍摄环境、对象等因素考虑进去,选择适合你的胶卷。当然,数码相机不需要 十七:什么是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远摄镜头 什么是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远摄镜头 20mm镜头拍摄的照片与400mm镜头拍摄的照片相比较有什么区别呢?很显然,20mm镜头在画面区域所捕捉的场景范围更大,产生了所谓广角景观.而另一方面,400 mm镜头得到的却是一小部分场景的远摄景观. ,50mm镜头拍摄的照片又如何呢?不难看出,其结果既不是特别的广角,也 那么 不是特别的远视,这就是所谓的标准景观;称为标准的原因是因为拍摄时的水平视角就是人们观察周围世界时的视场.换句话说,人们观看一个场景时所能清晰看到的区域与标准镜头所得到的大致上是一样的.覆盖更大视场的镜头就被称为广角镜头,集中在较窄视场的镜头则被通俗地称为远摄镜头. 50mm镜头对于所有的照相机都是标准镜头吗?不是的.标准镜头对于一架照相机是否标准,取决于照相机中所使用的胶片大小,底片越大,产生覆盖"标准"视场的影像所需要的镜头焦距越长.对于35mm胶片,50mm左右的镜头都被认为是标准镜头. 所谓"标准"镜头与不同胶片尺寸的对应关系如下. 胶片尺寸 标准镜头的焦距 35mm 50mm 英寸× 英寸 75mm 4英寸×5英寸 150mm 8英寸×10英寸 300mm 我们在这里所提供的只是近似的数字.例如,对一35mm胶片,通常认为40-60mm之间的任何镜头都是标准镜头.对于其他尺寸的胶片也是如此,近似等于上面所列出焦距的镜头都可以认为是标准镜头. 对于给定的胶片尺寸确定其标准镜头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测量画幅的对角线尺寸.35mm画幅的对角线大约为50mm长,因此这种胶片的标准镜头焦距大约就50 mm.对于其他的胶片,也是如此.上两页的照片都是使用35mm照相机拍摄的.因此,在这一系列镜头中,50mm镜头是标准的;20mm和35mm镜头是广角镜头,而105mm、135mm、200mm和400mm镜头则是长镜头或远摄镜头。 如果这一系列相同焦距的镜头用在 英寸× 英寸照相机上,得到的结果又会有所不同,因为对于 英寸× 照相机,75mm左右的镜头才是"标准"的。我们应该记住的要点是,不管胶片尺寸如何,镜头的焦距越短(广角镜头),视场就会越宽;焦距越长(长镜头或远摄镜头),视场就会越窄。 最后一点,大多数镜头都具有固定的焦距。不管把50mm镜头安装在什么照相机上,其焦距都是50mm。如果想获得被摄体的更大影像,而又不能通过移动进一步接近被摄体,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如果你的照相机可以更换镜头,则只需取下50mm镜头并换上一只镜头,比方说,迅速地换上一只200mm镜头,此时即可在胶片上得到较大的影像。 与此相反,如果你想捕捉到更宽阔的视场,则只需要安装上28mm镜头并拍摄一张广角照片。 关于远摄镜头更多的„„ 我们已经下过定义,焦距就是聚焦于无穷远时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间的距 也就是离.这也就是在暗示镜头筒的长度与焦距的长度必须是差不多相等的,说,100mm镜头差不多就是100mm长,400mm镜头大约就是400mm长.但是,如果测量任何一只较长的镜头,或许会发现它们往往都比标准的焦距短.例如,典型的400mm镜头并不是16英寸长,其长度往往都不会超过10英寸. 这怎么可能呢?因为特殊的透镜单元能够放大影像,所以可以把较长焦距的镜头制作在较短的镜头筒里;这样的镜头在技术上称为远摄镜头.而同焦距一样长的镜头叫做长焦镜头.由于大多数称镜头都是远摄镜头结构的,所以"远摄镜头"这一术语非常流行(有时属于误用),几乎成为了所有比"标准"焦距长的镜头的代名词. 当你准备购买一只镜头作为远摄镜头时,应该选择多长焦距的呢?或许没有比最长筒的镜头更能吸引站在照相器材商店橱窗前的热心业余爱好者了.可是,你究竟能够有多少机会使用400mm或更长焦距的镜头呢?除非你专门从事的工作常常需要从远处拍摄特写镜头,比如拍摄野生动物或某些体育项目,否则不会有什么使用机会. 此外,长镜头还具有某些缺点. 长镜头有什么缺点 首先,质量上乘的长镜头价格昂贵. 其次,长镜头往往又大又笨重,在你整天背着它到处转之后,就会有切身体会. 第三,镜头的焦距越长,照相机就必须把握得越稳定,以避免影像模糊.经验准则是只有当快门速度至少等于镜头焦距毫米数的倒数时才能够手持镜头进行拍摄.也就是说,当快门速度低于1/100秒时就不能手持100mm镜头拍摄,低于1/1500秒时就不能手持500mm镜头拍摄等等.在下一课中还会讲到.为了确保得到锐利的影像,我们推荐设置更高的快门速度.我们推荐的设置值是镜头焦距的"两倍".也就是说,当快门速度低于1/200秒时就不能手持100mm镜头拍摄,低于1/1000秒时就不能手持500mm镜头拍摄.因此,对于大多数远摄镜头的拍摄工作都需用要使用三脚架.这样,你不仅仅要背着那只长镜头,而且还要扛着三脚架. 第四,不管长镜头的光学系统多么完美,拍摄远处的物体时,影像总是处于充满尘埃、阴霾和热折射的大气环境中。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清澈空气中,才能获得特别清晰的远摄影像。 我们建议在练习的这个阶段,除了照相机上已经配备的镜头之外,不必再购买任何镜头。以后成为"高手"时,可以考虑较长焦距的镜头。即使在那时,除非对超长镜头具有特殊的需求,并且资金也不成问题,否则我们建议不要考虑超过200mm的任何镜头。如果偶尔需要超长镜头,可以考虑添置一只远摄增距镜。 什么是远摄增距镜 远摄增距镜也称远摄变距镜,它是一个安装在镜头和照相机机身之间的光学附件。它可以放大影像。 远摄增距镜具有不同的放大量。一只2×远摄增距镜能够使影像的大小加倍,也就是说,安装它以后可以使镜头的焦距有效地加倍。如果把远摄增距镜附加在50mm镜头上,得到的影像会和100mm镜头所拍摄影像大小一样;如果把它装在200mm镜头上,就会得到400mm镜头产生的影像大小等等。 一只3×远摄增距镜可以使影像大小的增至三倍.它可以有效地把50mm镜头转换成150mm镜头,把200mm 镜头转换成600mm镜头. 大多数远摄增距镜都相当小并且价格适中因此首先解决了我们曾提到的远摄镜头的两个问题--昂贵和笨重.那么,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跑去购买一只增距镜来替代笨重而昂贵的远摄镜头呢?原因是增距镜损失了原本能够得到的影像质量;也就是说,影像不如相同焦距同等质量远摄镜头所能得到的影像那么清晰. 但是,不要失望,远摄增距镜的水平每年都在提高.几年前的产品还缺乏清晰成像所必需的 高级光学系统,今天的远摄增距镜已经相当高质量的多单元透镜结构为其特征.因此,使用高质量的现代远摄增距镜所损失的影像质量已经比过去小得多了.所以,你可以根据价格和便利方面的优点,决定是否在可接受的影像质量方面作出有限的让步.尽管我们在纽约摄影学院告诫只要可能,就要锲而不舍地追求最完美的影像质量;但是我们也承认,有时摄影者们也不得不面对现实. 有关使用远摄增距镜的一点补充:在第二单元详细研究过曝光后,我们将会了解到远摄增距镜能够减少到达胶片量.如果使用的是通过镜头式测光表,即大多数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中所常见的测光表类型的话,那么就不必进行曝光补偿.因为,测光表已经自动考虑了减少的光量.如果使用的是通过镜头测光的照相机的"自动曝光模式",道理也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使用的是单独的测光表,比如手持式测光表,那么就必须对损失的光线进行补偿,补偿量如下:对于2×远摄增距镜,开大两挡光圈,对于3×远摄增距镜,开大三挡光圈.依此类推. 再次强调:如果使用通过镜头式测光表,不必进行曝光补偿,它会进行自动调整.请切记! 十八:什么是彩色反转片和负片 (一)彩色反转胶片是另一种彩色胶片。这是用以制做幻灯片或透明正片的胶片。其代表性的品名有柯达彩色反转片和阿克发彩色胶片。(胶片的商标名称以"克罗姆"结尾的是彩色反转正片,以"彩色"结尾的是彩色负片。) 当你通过屏幕或灯箱观察一张幻灯片,可以看到影像显示的是景物的原来颜色。你所看到的那张幻灯片也就是用来在照相机中拍摄的原来的胶片。而所见的影像则是正像。我们已经知道在彩色胶片每层中,卤化银总是形成负像的。问题 又来了,为什么负性成像的卤化银在这一画面里会使影像变成正像呢, 彩色反转片在很多方面与彩色负片相似。它同样包含三层感色涂层。每层都含有卤化银晶体和产生补色的成色剂(柯达克罗姆除外)。当该胶片曝光,产生的第一步反应也是相同的。即各涂层中的卤化银一经曝光,都各自发生相应的反应。但冲洗操做过程不同: 1.显影时,各乳剂层中的已感光卤化银形成黑色金属银负像。这与彩色负片情况相同。但在这上步骤,涂层中所含的成色剂静止未动。这是两种彩色片的区别之一。 2.在这第二步中要求显现正像。为此就要把第一步操做中未转化为金属银晶体全部激活。因为未感光晶体所能体现的正好是已感光并已转化为金属银影像的反转影像。由于已感光卤化银形成负像。换言之,即正像。但是,怎样把正像搞出来呢, 这里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把该胶片在此刻全面曝光。这一步骤称做灰化或称二次曝光,即将那些拍摄时未感光的卤化银晶体激活起来,成为潜在正像;另一方法是采用一种化学药液去与上述剩余的未感光的卤化银晶体发生作用。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潜在正像。 3.让胶片经受第二次显影。这时,药浴中的药品不仅是把潜影转化为金属银影,同时,也把存在于各涂层中的成色剂按上述潜影转化为金属银影的正比例关系起发色做用,形成染料。虽然在各涂层中敏感部分的色,正如彩色负片中的情况一样,是互为补色的关系,但在这里,这个补色已与原始景物之色完全一致。一个彩色正像产生了。等一会儿我们还将说明为什么。 4.其余步骤与彩色负片一样。漂白胶片从而使金属银成为可溶性。 5.将胶片进行定影,从而除去金属银。这样,以光透射此片即再现出与原摄景物色彩一致的彩色正像。现在的幻灯片、透明正片或称克罗姆片(两种称谓可以互换)就是这样制成的。 为什么我们要以正像片做为彩色胶片介绍的结尾呢,请再看上面品红色花朵。从花瓣上反射过来的品红(蓝、红)色光激发胶片的感蓝层和感红层中的卤化银晶体,但没有激发感绿层中的卤化银晶体。所以在第一次显影时,感蓝层和感红层中的金属出现了;感绿层中却没有金属银出现。然后,再将感绿层中未受激发、未转化为金属银的卤化银晶体进行二次曝光灰化或化学处理。感蓝和感红层中的银对灰化不起做用,因为它已经是金属银状态。所以第二次显影时只有感绿层中有金属银形成。与此同时,也激发了这一层中染料成色剂形成染料,并仅在这一乳剂层中产生着色的染料。感绿层中的染料是什么颜色呢,是绿的补色---品红。原来的花朵是什么颜色,品红。花朵的原始色彩就这样得到了重现。真聪明~ 请再注意,柯达彩色反转片的乳剂层中不含成色剂,而是在第二次显影时才导入染料。其他功能已如前述。关于彩色胶片理论就讲那么多。现在让我们开始彩色胶片摄影的实践。 (二)彩色负片在市场上有不少不同商标的产品,如柯达彩色胶片、万利彩色胶片、富士彩色胶片和阿克发彩色胶片等。使用彩色负片是为了通过印相或放大获得彩色照片。为制做一张彩色照片,我们需通过已制得的彩色底片,利用印相机或放大机,让光线透过彩色负像底片,照射到彩色感光相纸上。彩色相纸也具有三层乳剂涂层,其做用与彩色负片相同:每一乳剂层中的卤化银晶体因受各色光线的刺激而转化为金属银;每层中的成色剂则转化为与照射到涂层上的色光成补色关系的染料;其金属银则在漂白、定影工序中被溶解和洗尽。我们最后得到的是一张与通过负像底片到相纸上的色光成补色的影像。照射到相纸上的光的色彩决定于负像上染料的色彩---即与原始拍摄景物成补色关系的色彩。这样,我们是用负像的补色,去激发补色结构的彩色相纸的彩色。换句话说:补色又补色,负负得正,最终得到的是还原成为原始色彩的彩色照片。 让我们再用我们的品红色花朵来追溯一下上述彩色还原的过程。当我们用彩色负片来拍摄这朵品红花时,激活了胶片的感蓝层和感红层。经显影,感蓝层产生黄染料;感绿层产生青染料。一层摞一层。当我们以光线透射负像底片的这一部分,青色加黄色成为绿色。其所以如此,我们可再看一下图4.16的色轮图,并继续观察以下情况: 如果你将二色等量叠合,得到的是此二色的中间之色。青和黄的中间色是绿。所以印相时就有绿先通过负像底片照射到彩色相纸上。绿先刺激了相纸感绿乳剂层中的卤化银。经显影,感绿层中的补色染料应运而生。感绿层中的补色染料为何色,为品红。请查看色轮,没有错,你看到的是品红。品红染料产生在成品照片上了。品红色正是那朵花的原始色。这样,我们照片就还原到了原始色彩了。 注意:制造商常常更换他们胶片产品的型号名称,以保持该产品的竟争力,或突出显示其新命名产品与同系列原产品的不同之处。我们一般的做法是拿它与常规品牌名称及该产品的ISO标准做参照对比。在本教科书中,当你看到柯达彩色100或富士彩色100,请理解制造商最新产品的名字既然与之稍有不同,并伴有广告渲染,总有它的一定质量意义,我们建议还是尽量采用最新一代的产品 十九:夜景摄影技巧 你想寻找摄影机会吗?除了那些能产生迷人影像的白天之外,你可能偶尔会听说一些摄影师利用日落的余辉或日出前的霞光拍摄——大约有30分钟的时间,可有多少时候你听到关于摄影师利用另外9到10个小时去拍摄神奇的室外夜景呢?这真是个遗憾,缺乏想象力将是从事摄影师工作最致命的弱点。 对于夜景摄影,每一次拍摄都需要周密的,因为通常直到底片冲洗出来之后,我们才会看到拍摄结果,所以我们不得不事先构思要拍摄的照片,然后设计一种达到这个目的的拍摄方案。想一想,要是我们把相机快门打开10个钟头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假如给前景足够的照明,而使天空中的余辉保留原有的光线效果,眼前的景象又会怎样呢? 器材 一付结实的三脚架是首要的。我使用曼富图三脚架,另外把一个勘探用的三脚架修改了一下做摄影用。快门线也是必须的,而且别忘了带闪光灯,我认为那种小型神光牌闪光灯很棒,它使用两节5号电池(与我的相机和电子闪光灯里用的一样),放在口袋里或摄影包里很方便。此外,还有一件随时会用得上的东西是笔记本,可以用它记录你所经历的一切。 磁性指南针很有用,因为假如你想拍到星星绕着北极或南极运行的整个轨迹,指南针会便于你在天黑之前设计好你的照片。 我用聚光灯或电子闪光灯照明被摄体,至于选择哪一种,则根据被摄体的体积大小来决定。 我的大多数夜景照片是用广角镜头拍摄的——35毫米相机配24毫米镜头,6×6厘米画幅相机配40毫米镜头,偶尔,我也会用35毫米相机配50毫米镜头,6×6厘米画幅相机配80毫米或150毫米镜头。 胶片 胶片的选择随个人的喜好而定,短时间曝光使用通常用的胶片就可以了,对于长时间曝光,也许可以试着用一些其它类型的胶片。 我所有的夜景照片都是使用日光型反转片拍摄的,对于这种胶片来说,使用电子闪光灯可以达到很好的色彩还原,而使用聚光灯会有一些偏黄,对于我的许多拍摄主体来说,这不是个问题——石头不会在意这种偏色。不过,有时我也在聚光灯前加一块浅蓝色的明胶片。这样可以使闪光更接近于白光,不过会损失约1/3级的光量。 不妨一试 余辉:太阳刚落山的时候,夕阳余辉看上去并不怎么壮观,但是它的美丽与辉煌会逐渐展现出来。随后它会迅速消失在黑暗之中,此时拍的照片几乎没有阴影(天空的大部分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灯箱),并且显现出一种暖色调(因为天空此时通常是桔红色的)。 也许一个不算太长的望远镜头此时会很有用。这样,可以把更多的灿烂余辉纳入镜头,同时可以使黑色的天空少一些。前景中的物体可以拍成剪影或用人造光照亮。如果你决定照亮前景,那么动作一定要快,这样背景中的余辉才不会曝光过度。以上这些建议同样适于拍摄落日。 照亮前景:如果你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照亮前景,不妨试一下二次曝光。把相机放在一个结实的三脚架上,第一次按照夕阳正确曝光,当晚上天足够黑之后,打开相机定时曝光,同时用聚光灯照亮主体直到足够为止。两次曝光之间,在进行第二次曝光时,当你把快门速度调到B门 时,一定要小心,不要移动相机。 月光:月亮从圆到缺的每一刻你都可以很容易地拍到照片。满月照亮大地之时,我使用ISO 100的胶片、f/4、15—60分钟曝光。(此时月亮是作为主要光源,而不是构图的一部分)。 注意相机的放置方向,月亮有可能在曝光过程中移到相机前方,这样极不利于拍摄,所以需要使用遮光罩。如果月光直接射入镜头,将会造成光斑。 月光,加上闪光灯或聚光灯,同样也能被用来控制前景与背景之间的反差。如果你用人造光照亮前景物体,并且曝光正确,底片的背景(仅被月光照亮)密度将随着曝光时间的长短而变化。 月光也可以作为光源,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不会怀疑照片是在晚上拍的。月光是太阳照在月球表面上的反光,它与正午时的光线颜色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区别细小。 人们常看到后来加上一轮明月的风景照,你也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月亮来阐明月亮是怎样升起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用多次曝光技术拍摄画面的基本组成部分或前景。它可以是一块崖石,要使它曝光不足,大约使用比日落时低一挡的光圈。天黑之后,把相机装在三脚架上,给画面再加上月亮。注意仔细确定好月亮的位置,这样不致于使月亮落在某一前景细节上端。要把多个月亮纳入一张底片,曝光必须至少要以2 1/4分钟为间隔,否则月亮会重叠在一起。我发现5—6分钟是最佳的曝光间隔。满月之时,我用f/8、1/125秒(ISO 100)拍摄,每6分钟为影像加一个月亮。 星迹:我拍的另一种夜景照片是用人造光照亮前景,然后打开快门曝光10小时,这意味着天空不是漆黑一片,而是在照片空白处布满星星的轨迹。 这么长时间的曝光只能在新月的时候尝试,以避免曝光过度,同时使天空和星星的轨迹保持很好的反差。光圈设定在f/5.6-f/2.8之间效果最好,前景的照明则根据选择的光圈来计算。 用光技巧 对于树、小石头这类被摄体,用电子闪光灯照明很有效,而照亮大的被摄体则需要12伏、100W的手持照明设备,靠一个便携式、完全密封的摩托车用电池供电,这样,闪光可以逐渐照亮被摄体,整个过程可以自行掌握,从1分钟到1小时都可以。 使用电子闪光灯时,我不是把闪光灯装在相机上,因为这样太黑了,我围绕着被摄物体采用1到2次闪光,从不同角度勾勒出被摄体的轮廓。通常把被摄体的一面作为重要部分,运用较多的光照明。这样拍 出的被摄体具有立体感,而不会因为从相机位置打闪光而造成的平淡效果。 当你进行闪光时,你可以藏在树、岩石或其它物体后面。这是确保你的身影不会出现在镜头之中的最可靠的办法。要在白天支好相机,找出你想要照亮的被摄体的位置,用石块、棍子或其它明显的东西作标记,并确定在每一位置需要打光的次数。 一般情况下,闪光灯的指数都是根据室内条件设计的,在室外并不准确。在户外,我通常把光圈开大1 1/2级,弥补因为没有墙壁、天花板的反光造成的损失,而且像石头建筑物这样的被摄体通常光线都比较暗。 当你想在晚上给树打闪光时,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必须在几乎没有风的晚上才可以用闪光灯,否则树叶和树枝位置在每一次闪光中都会略有变动。为了完全照亮整个树冠,还需要一些额外的闪光,以一棵小树为例:从左边对准树干闪光(焦距设在50毫米),对准树冠闪光2次(焦距设在85毫米),从右边对准树干闪光2次(50毫米),对准树冠闪光3次(85毫米)。 问题 露水和雾实在是麻烦事,可是在有些地方它们并不常见,我发现它们大体上可以预见并可以避免。万一有露水的话,用薄塑料袋将相机罩起来是个办法,要是露水凝在镜头上,影像则会逐渐消失。 对于夜景摄影来说,选择半干旱地区比较适合。你能很容易找到合适的拍摄点,在那里支好相机待天黑后拍摄。 假如你准备用长时间曝光拍摄星迹,洁净的空气是首要的条件。找一块远离尘土、雾和城市灯光造成各种污染的地方,寻找一处真正没有飞机经过的天空。假如在曝光过程中有飞机经过相机视场,将会在底片上产生一条令人沮丧的线条。卫星和陨星也可能会在照片中产生光纹。对于陨星你毫无办法,而在晚上天很黑时再等上一两个小时,卫星倒可以避免。 要是人们不知道你在干什么,于是就有人可能会拿着手电好奇地在你的相机前面转来转去。这样会给你的拍摄带来麻烦,对此,你要有所防备。 起初你可能认为倒易律失效是个问题,其实不然,你通常可以根据在同样条件下你曾使用过的光照情况来拍摄。记得前面我提过要准备那个笔记本吗? 最后的提示 天亮时就支好相机,到晚上拍摄时就比较容易构图。假如你的三脚架不够结实,试试下面的建议:在支架中心下坠一些重的东西(如石头或沙袋),在三脚架的支脚处压些石头或用帐蓬钉固定支脚。 在摄影包里装一些橡皮筋,可以在曝光过程中把相机背带、快门线绑到三脚架上,以免它们在风中飘荡。 不要忘了取下镜头盖。对于使用单镜头反光相机的人来说,这听起来很奇怪,但原因很简单:通常在仍有光线时我们就支好相机,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确保水平,取景构图,待一切都到位之后,合上镜头盖,等待天黑。天黑时我们开始拍摄,因为这时光线太暗根本无法观察取景,所以我们也不会再去取景,那么你很有可能会忘了摘下镜头盖。这就是你必须养成在开始曝光之前取下镜头盖的习惯的原因。 一旦你在日落后开始拍照,你很快会有其它的拍摄主意,那么最后,我希望你能通过实现这些想法获得更多的快乐,拍到更有趣的照片。 二十:拍水景的技巧 摄影者常坐船在江河湖海上尽情游玩,拍摄水景同样是一件饶有趣味的活动,但也有其独特的拍摄要求。 一般拍水景时,不能曝光不足。因为自然界的水源常常受到天空的映衬,有强烈的反光,宛如一个巨大的发光体一般。拍摄时如仅依靠相机的测光指示来处理曝光量,常常会出现曝光不足,这是因为天空与一般景物的亮度相差非常大。拍摄具有天空反光的水景时,至少需按照相机测光指示再加2挡左右的曝光量。拍摄波光舟影的画面要讲究用光,根据画面中的明暗关系来突出被摄对象的主体。 为使拍摄的水景有特殊效果。一种方法是采用高速快门,比如1/1000秒以上来凝结运动的水,如海浪等。取景合适、曝光得当的话,可能获得喷珠溅玉般的效果,我们在一些表现海浪的摄影作品中常可以看到类似手法。 另一种方法是借助慢速快门获得画面中流水虚幻迷茫的效果。这种方法拍摄的照片艺术特点非常鲜明,流水常呈现出宛如云霞的缥缈感。附图拍摄于江西某村口,这个地方实际上并不十分出色,但通过慢速快门的作用,小溪的流水有了新的魅力,使原来很平常的一幅山村小景变得富有趣味。 必须指出的是,要反映出流水的运动感,需要根据流水的速度缓急来选择快门速度,水流的速度快,所选快门速度宜高,水流速度慢,选择的快门速度就应低一些。在选择低速快门时,最好使用三脚架来稳住相机,以免晃动相机影响画面的清晰度。 如果有长焦镜头,还可利用其压缩空间的特性来拍摄水的波纹,当波浪经长 焦镜头压缩后,会呈现出非常有韵律的线条,妙不可言。 二十一:怎样拍摄集体合影 时下,各种会议要拍集体合影,各学校学生毕业更要拍集体合影,结群户外出行要拍集体合影。因此,有必要了解并掌握拍摄集体合影的技术技巧。 一张好的集体合影应该达到以下五点要求: 1集体群像在画面布局合理,充实。 2前后排无遮挡现象。 3最前一排与最后一排的人都清晰。 4没有前排头大、后排头小的透视变形。 5没有闭眼睛的情况。 要做到以上五点,就必须掌握好以下拍摄要领。 1、应选用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的视角与人眼一致,用广角镜头拍集体照时会出现透视变形现象,前排人物离镜头近而头大,后排人物离镜头远而头小。因此,拍集体照不能使用广角镜头。如果使用变焦镜头拍集体照也应选择50毫米焦距段。 2、光圈和快门速度的选择 集体合影的特点是:人物是静止的且纵深大。要获得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较慢的快门速度。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时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时宜用f,11,f,16光圈。快门速度最好不低于1,30秒,这样可避免个别人在拍摄中突然的晃动。当然,在光线较差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景深,只好牺牲快门速度,但一般不能低于1,8秒。 3、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 因为拍摄集体合影需要较大的景深,所以常选用较小的光圈拍摄,这时快门速度较慢,为防止拍摄中出现“手震”,影响画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必须使用三脚架稳定照相机。 4、为避免前后排遮挡,前后排梯度要大 拍大型集体合影时,安排队列最好用桌椅,能使前后排更紧凑一点,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景深,拍出清晰照片。队列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排站地面,第三排站凳子,第四排站桌子,如果人还多,前面可蹲一排。 如果利用大楼前的石阶照集体合影,人群站队排列应注意的是,无论人多人少都必须隔一级站队(即前后两排之间应空一级),这样才能避免前排遮挡了后排。 拍集体合影构图很重要,不能在前排摆上过多的凳子,造成队形细长,人物头像很小,构图难看。 一般拍集体合影第一排摆凳子的数量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摆凳子数量=合影人数,5 例如:100人合影,摆凳子数量=100,5= 20即100人的合影,前排领导席摆 20个凳子即足。 如果拍摄100人以上的合影,最好将桌椅以照相机为轴心摆成一个弧形,因为镜头最清晰的焦点平面是在以镜头焦点距离为半径的圆弧上。因此,采用弧形站队拍摄,就不会出现集体合影中常见的两侧人物不十分清晰的情况,从而保证了中间和两侧的人物都一样清晰。 5、光线的选择 拍集体合影以柔和的自然光为好,应尽量避免直射阳光和逆光。时间应选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时段,不要在树荫下拍照,以防产生花脸。 6、焦点选择 根据景深原理,镜头应聚焦在整个队列纵深的前1,3处。例如:若共五排人,应将焦点对在第二排的中间人物上,这样可更有效地利用前景深和后景深,拍出前后均清晰的集体合影。 7、构图方法 集体合影的构图布局要求上宽下窄留出天地,左右略留有余地而尽量充满画面。 8、拍照时注意力应集中 拍摄前先看看队列中有无前排遮挡后排的情况,如有则应调整一下位置。在按动快门前举手示意,提醒大家注意力集中,以免出现闭眼或晃动。此外,初拍集体照要避免紧张情绪,把注意力集中在准确曝光,精确聚焦以及构图上,否则,任何小小的差错和失误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为大多数集体合影是无法补拍的 二十二:旅游摄影装备指南 假如你想做独行客,就要根据时间安排好旅行路线,确定哪些景点是代表性的,必须要去;哪些是次要的,可去可不去的。如果是随团旅行,也要事先明确无误地了解团队的旅行线路和所要游览的景区景点,以便到时候能从容地拍摄。选择适当的摄影器材。 旅游摄影多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把拍照作为“到此一游”的纪念,以记录为主;一种是把摄影作为旅游发现的另一只眼睛,以创作为主。假如你属于前一种,那么,有一架性能完善的“傻瓜”相机或固定镜头的普及型相机就够了。 但如果你是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下列器材可能就是必须的了:一到两个性能良好的单反机身,以便能同时使用两种胶卷拍摄。两只不同焦距的镜头(应包含28mm广角和200mm以上中长焦在内)。其它如闪光灯、遮光罩、滤光镜、气球刷,以及备用电池和小记事本也是不可少的。胶卷要尽可能带足,因为旅游景点卖的胶卷不仅价格高,而且质量也难有保证。许多摄影爱好者喜欢背一个又笨又重的三脚架,其实旅游中真正能用上三脚架的机会并不多。 理由有二:一、在旅游旺季,风景区都是人满为患,而且时间安排也很紧凑,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就无法发挥三脚架的优势。二、许多情况下不适合使用三脚架,比如山坡上、水面上或者行进当中。这时候三脚架只能成为负担和累赘。 相比之下,独脚架就要轻便实用得多,但多数人都不具备独脚架。据我的经验,只带一只微型三脚钳,到景区后花几元钱买一根最便宜的拐杖,把三脚钳固定在拐杖手柄上,就成了一只简易的独脚架。要用时将拐杖抵住地面、山石或其它物体,就可以平稳地拍摄了。并且,在出发前所有器材都要按程序操作一遍,以确定它们能正常发挥作用。 按照题材和主题拍摄,旅途中的一切对于你来讲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都能使你产生拍摄的冲动,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拍摄前要对它们作题材分类,然后根据自己先前的了解和当时的感受,选择最佳角度。拍摄要有重点,有主题,既能反映出人、物的风貌,又能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不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胶卷或根据相机的不同组合多拍几张,这样看起来浪费了胶卷,但成功的概率却大大提高了,避免一“失”手而成千古恨。 在拍摄时还应尽可能把拍摄时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用笔记录下来,这样,回到家以后再为这些照片配上生动的文字,图文并茂,这趟旅行的意义也因此而得到了升华。 二十三:特技效果巧拍摄 对于摄影者而言,各种特效镜头的价格十分昂贵。其实,对于业余摄影者来说,只要通过一些简单的制作和处理方法,也能基本达到满足欣赏的视觉效果。 一、星光镜想在拍摄图片上有光芒四射的特殊效果,可以在相机镜头前加装一两块特殊效果的滤色镜。自制这种滤色镜十分简单,首先把相机上配用的遮光圈旋下,按照遮光圈前端的口径剪一两块纱窗上用的塑料纱布,将纱布固定在遮光圈前并用胶带固定好,拍摄时把遮光圈旋在相机镜头上即可,当然快门与速度也应适当调整。 二、分界镜的效果先找一半光度数在,,,度至,,,度间的老花镜一片,再找一半基本无度数的平光镜片,然后将两个半片磨平后拼接,拼接时其缝隙一定尽可能小而平整,最后在砂磨机上按遮光圈前外口径磨小,嵌在遮光圈前端即可使用,为防止晃动掉落,应滴几滴万用胶加以固定。 三、多色镜的效果这种专用单色或多色滤色镜的使用可使图片形成不同色彩,更能体现图片色彩的艺术效果。先找染有透明色彩的胶片(幻灯机的彩色基片),然后按镜头口径剪成两块半圆形状,并拼接起来,力求拼接无缝隙,再用全色透明胶带黏合即可,拍摄时,罩在镜头前就可以拍摄。 四、朦雾镜的效果首先把遮光圈旋在相机镜头上,然后找一小块全色塑料透明纸蒙在遮光圈前端,此时若从取景框内看被摄景象很清晰细腻,则说明塑料纸太薄,若取景框内只看到白茫茫一片,那则太厚,所以选择透明纸既要看清景象但又不能太清晰,要反复调整确定,这样才能拍出真雾的景象效果。 五、晕雾镜的效果采用晕雾方法拍摄的照片,能使照片所需的景象非常清晰,而局部的景物产生晕化朦雾的效果,使之增强视觉的艺术吸引力。拍摄时先准备一片镜头保护镜,在镜头上覆盖一张薄型曝光纸,然后在中央剪刻出一个圆孔洞(圆孔洞直径大小视拍摄景象确定),最后把保护镜旋上镜头拍摄,此时从取景框内取景时,圆孔洞里景象很是清晰,而被遮光纸遮挡的景物则是朦胧晕雾化。 二十四:近拍6法 近拍虽说同样是摄影,却有独到的法门,非同一般拍照。 区区近拍,可谓镜中乾坤大,美术作品、往昔旧照、花蕊、石缝、树干,到处都有趣味可以捕捉,在摄影家族中,近拍摄影不失为一种实用技法和独特风格。 近拍可分为以下六种: 近拍伸缩皮腔方式这是一种比较专业的近拍和翻拍方法,被摄体与镜头能够保持垂直,镜头通过滑轨移动,取景范围任意调整,不易产生相对运动,比较稳定。缺点是操作比较繁琐,自然光条件下反光不易回避,光线角度不易寻找。 近拍接腔方式这是一种采用增加像距的方法,达到类似增距镜望远放大物像的目的,与第一种方法光学原理相同,但像距是固定的,不同于伸缩皮腔那样可无级变换,而且还要考虑所用相机和镜头与接腔的匹配,是,,口、,,口还是,,口等类型,接腔要根据被摄体大小尺寸的不同进行增减。 近拍镜方法该方法在镜头前加上凸透镜,将景物放大,市场上有单片的,也有三片一组的(一般为,,、,,、,,),可以两片相加使用,但两片以上会产生放射状变形。价格从几十元到四五百元不等,如要求不高用老花镜可以代替。这是一种比较方便也是比较传统的近拍方法。缺点是镜片不易保持清洁,容易脱手摔坏。 使用微距镜头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带微距摄影功能的镜头也比较多见,而且变焦范围较大的镜头有的也具备近摄功能,更有任意焦距位置都可近摄的“全程微距”镜头,一个镜头既可表现宏观景物又可表现微观世界,给摄影者带来很大的方便。但兼容性强的设备,其单一性能和是否经常使用就需要斟酌。 镜头反装法采用反装接环将镜头反装,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近拍效果,,,,,镜头反装拍摄花卉、蝴蝶及类似,寸照片大小的物体比较理想,在没有反向接圈和其他手段的情况下,用手将镜头反向置于相机前方靠紧也可实现近拍,一般不会出现漏光的结果,但要注意尽量使镜头与接口“同轴”。镜头反装调焦主要靠调整物距来实现。 望远近拍法这是利用长焦镜头的望远功能做近拍用的方法,把被摄景物置于 最近允许调焦距离之外就可办到,方法和特点与正常使用长焦距镜头基本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其景深都小得可怜,有时小得像纸一样薄,调焦时要逐渐缩小范围最终找到最清晰点。取景范围也和相机的档次有关,廉价相机取景不准确,反映在底片上的景物往往偏大,容易“穿帮”。另外,必须注意相机的稳固,最好使用稳固的支架和快门线,没有快门线可以使用自拍延时功能。
/
本文档为【一些摄影的基本知识与技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