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健康教育评估

2017-10-14 6页 doc 20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健康教育评估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健康教育评估 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健康教育评估 2010年12月第17卷第36期医护论坛 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健康教育评估 邱昕光,严红,胡玉冰,吴海平,彭丽红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湖北武汉430064)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情况及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收集1500例老年人的健康体检资 料,并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1500例老年人IFG患病率ADA,WHO标准分别为47.7%及24.1%,进 行健康教育后两种标准男女IFG患病率分别为28....
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健康教育评估
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健康教育评估 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健康教育评估 2010年12月第17卷第36期医护论坛 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健康教育评估 邱昕光,严红,胡玉冰,吴海平,彭丽红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湖北武汉430064)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情况及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收集1500例老年人的健康体检资 料,并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1500例老年人IFG患病率ADA,WHO标准分别为47.7%及24.1%,进 行健康教育后两种标准男女IFG患病率分别为28.5%和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老 年人IFG患病率及其糖,脂代谢异常影响显着,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1健康教育;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 【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2(c)一173—02 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fastingglucose,IFG)是从正常过 渡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如患者不注意饮食疗法和运动 疗法(或者加服一些口服降糖药),则有可能发展成为糖尿 病,是糖尿病(DM)的危险因素.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lJ建 5.6mmol/L,使IFG患病率明显增加, 议将IFG切点下调至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阎,多数转化为DM.目前,IFG发病人群的 代谢特点并未明确,且老年人IFG人群由于临床表现多不明 显而常常被忽略.相关流行病学研究也已发现,老年人空腹 血糖受损人群除存在胰岛素抵抗外,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 亦增高,因此,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十分必要.为此,笔者对1500例 老年人IFG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和,并进行了健康教育前 后的对比,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500例老年人,均于2005年9月,2007年6月在 本院进行了全面体检,体检资料完整.其中,男952例,女548例, 年龄6l,93岁,平均72.5岁.空腹血糖受损分别参照2003年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和1999年WHO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体检患者进行血压,腰围,臀围,体重指数,腹部B超, 心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实验室检查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 仪检查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 脂蛋白及肝肾功能等项目. 1.2.2健康教育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由专职人员询问并填 写.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发放糖尿病健康知识手册及其他宣传 资料;不定期进行健康讲座;上门宣教,对其生活方式包括饮 食和运动等制定个性化;定期监测空腹血糖等. 1_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 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2结果 应用两种诊断标准对IFG健康教育前后的例数及患病率 进行比较后可见,健康教育后例数及发病率明显下降,见表1. 3讨论 DM是老年人面临的重大健康,社会及经济问题l2】,早 表1健康教育前后IFG患病率[nl%)】 与教育前比较.P<O.05 期预防和诊断十分重要.空腹血糖受损(IFG)是糖尿病前 期的重要表现之一.主要反映患者自身胰岛细胞的基础功 能以及头天晚上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清晨血糖的控 制情况,空腹血糖是衡量胰岛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诊断 糖尿病的标准之一.有研究表明,每年有2%空腹血糖受损 者可能转化为糖尿病,大约是普通人群糖尿病发生率的2 倍[1J.因此,糖耐量低减和空腹血糖受损者应经常检查,并 且积极预防.本文分别按ADA,WHO两种标准对老年人 IFG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两种诊断标准男女IFG患病 率较高,均大于25%,提示对老年人IFG患病须及早进行 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的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方 式主要为改变饮食结构(控制饮食,减少总热量,低脂,低 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运动,减轻 体重);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尤其对于超重或肥胖,高血压, 血脂紊乱者. 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CVD)和糖尿病(DM)的高危人 群,对老年人IFG的相关资料进行探讨和总结,可有效地预 防DM以及CVD发生.本组1500例老年人,经过健康教育 后,其患病例数与患病率均较健康教育之前有所减低.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应当注意的是:患高血压,血脂异常的老年人更易 发生DM四,肥胖也与DM,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疾病密切相 关嗍,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提高,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紊 乱等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异常明显增高,而代谢综合征对心血 管病风险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有强烈预报作用[5-61.因此,在 对老年IFG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对以上各种疾病的相关 知识及相互关系进行讲解和宣传,从而使其有更深刻的理解 和认识,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老年人的 生活及生存质量. (下转第176页) CHlNAMODERNMEDICINE中国当代医药173 医护论坛2ol0年l2月第l7卷第36期 表3两组极低体重儿喂养1周平均奶量,热量,蛋白质摄入量(?5) 3讨论 极低体重早产儿胎龄大多在32周内,由于其解剖与生 理特点,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 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又因消化酶不发达,胆汁分泌少.消化 吸收功能差.容易出现喂养困难和营养缺乏,如何使极低体 重早产儿得到科学合理喂养,是目前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共同 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研究证实,胎龄28周时肠道已分化,30周 小肠开始出现功能性蠕动,半乳糖酶等在34周虽尚不充分. 但给予肠管营养后即可活化嘲.34周以下的极低体重早产儿 由于吸吮和吞咽功能还不调,胃肠激素水平活化低.可以 早期从小量开始以胃管喂养,如果吸吮和吞咽功能协涮,在 严密观察下也可经口喂养.对于胎龄<32周的早产儿或由 于疾病因素不能经口直接喂养的患儿可采用鼻饲喂养过渡, 鼻饲喂养可分为间歇喂养和持续喂养.有人研究发现间歇胃 管喂养能诱发激素的周期释放,较快地促进肠道成熟但由 于在短期内注入一定的奶液,可以引起胃过度扩张,脑血流 波动和短暂的低氧血症.持续性胃管喂养则可克服这些缺 点.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连续鼻饲极低体重早产儿缺乏餐后胃 肠激素分泌增加的反应.则这种激素分泌模式显然与正常的 饥饿进食生理周期节律不符,影响胃肠激素的分泌,易致胃 肠道内分泌紊乱,发生胃潴留.尽管极低体重早产儿胃容量, 胃肠功能差,容易出现呕吐,腹胀和呼吸暂停次数.周小坚 等【5研究也表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更易耐受持续胃管喂养. 从我们的观察结果可以看出持续性胃管喂养从出生恢复体 重时问,肠道达到418.4kJ/(kg?d),呼吸暂停次数,吸人性肺 炎,腹胀,呕吐,胃残留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一周内平均奶 量,能量,蛋白质摄入均优于间歇胃管喂养,而且效果显着. 由于观察例数较少,有待于进一步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吉管希,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2:200—202. 【2】姚玉娟.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不耐受因素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 志.2005.40:937—939. [3]邵肖梅.早产JDTi~化系统的特点及喂养IJ1.中华实用儿科杂志,2000,15: 716—718. 『4]张玉霞.持续胃管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状况及胃肠道动力的影 响lJ1.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1-13. [5】周小坚.陈鲜威,刘江勤.持续鼻管喂养与间隙鼻管喂养对极低出生体 重儿的疗效评估….新生儿杂志,2005,20:49—52. (收稿日期:2010—11-30) (上接第172页) 发生于50岁以上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所以临床上对于50 岁以上的巾老年人,突然出现以腹痛,便血和腹泻为主要症 状,尤其是有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首先考虑本病. 及时行肠镜检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f1J饭田j三雄.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与治疗『J1.甘本医学介绍,2003,24(36): 516,517. 【2】江汉礼,曾昭文,魏连娇.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21例临床分析『JIl中华 老年医学杂志,2006,25(34):753—754. [3】KorotinskiS,KatzA,MalniekSD.Chronicischaemicboweldiseasesin theaged—gowiththeflow[J].AgeAgeing,2005,34(42):1O-16. [4]白艳红,王善宝.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特点和临床分析社区医学杂 志,2006,49(3S):76—77. [5】沈俊福.缺血性结肠炎l5例临床分析f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6): 125,127. [6]单慧明,张新兰,白鲜玲.缺血性结肠炎2l例诊治分析fJ】.中国医药导 报,2009,6(1):148,151. (收稿日期:2010—11-22) (上接第173页) [参考文献】 【1】杨敬源,黄文溺,杨星,等.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不同诊断标准比较【J1. 中国公共卫生,201O.26(4):20,22. [2]周迎生,迟家敏.老年人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IJj.中华老年病医学杂 志2007.26(8):565—566. [3】钱荣立.老年人糖尿病的防治lJ1.中华老年病医学杂志,2003,22(6):327. 176中国当代医药CHINAM0DERNMEDICINE [41金文胜,潘长玉,陆菊明.国际糖尿病联盟与中华糖尿病学会关于代谢 综合征定义的比较『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3):214—213. f5]陆菊明,潘长玉,田慧,等.二甲双胍和食物纤维在糖耐量减低人群向2 型糖尿病发展中的干预作用l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6):343—347. f6】王先令,陆菊明,潘长玉.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下调对糖调节受损人 群检出率的影响『J1l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4):265—268. (收稿日期:2010—11—18)
/
本文档为【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健康教育评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