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教育心理学源于哲学心理学

2017-12-04 10页 doc 26K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730

暂无简介

举报
教育心理学源于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源于哲学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源于哲学心理学。 2发展与教育心理的思想的西方的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人性之善也”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教育科学取向的希望与挫折--蓬勃发展(桑代克的教育科学运动,杜威的进步教育运动)20世纪30到60年代——研究偏离正轨(斯金纳、赫尔)20世纪60到80年代——研究对象窄化(布鲁纳)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走上全人发展的轨道...
教育心理学源于哲学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源于哲学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源于哲学心理学。 2发展与教育心理的思想的西方的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人性之善也”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教育科学取向的希望与挫折--蓬勃发展(桑代克的教育科学运动,杜威的进步教育运动)20世纪30到60年代——研究偏离正轨(斯金纳、赫尔)20世纪60到80年代——研究对象窄化(布鲁纳)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走上全人发展的轨道 4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作为研究儿童心理特点、学生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一)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二)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三)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 5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而展开的。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该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五大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等三中活动交织在一起 6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a。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其教师的错误观念:(1)认为教学就是传递知识(2)认为具有某一学科的知识就能教授这门学科(3)认为学会教学仅仅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 b.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4)帮助教师结合教学进行创造性研究 第二章 7行为主义学派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环境决定论 1、否定遗传的价值,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以对外部行为的观察为基础)2、行为主义对心理发展的解(美国的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之父)(如果给他十个婴儿,他可以培养成我律师等---是华生说的) 8华生环境决定论对于小学教育的启示:1重视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2强调要在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各种行为习惯发展,3、注意运用强化技术和在教育中,应该很好发挥强化的作用 9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能论认为存在与无意识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其本能论的成分:意识 ,无意识,潜意识 10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快乐原则,最接近意识)、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后天形成) 11心理结构:意识、无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伊底普斯情结是弗洛伊德提出的 12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论: 1、口唇期(0—1岁)吮吸、吞咽、咀嚼、咬。口唇型人格特征——自私、自恋、退缩、依赖、苛求别人等2、肛门期(1—3岁)。排泄活动、玩弄粪便。肛门便秘型人格特征。讲究秩序和整洁;过分吝啬和节约;固执或强迫性强。性器期(3—6岁)。有了性别意识,对异性父母感兴趣。恋母情结,恋父情结,同性恋.潜伏期(6—11岁)。学习,参加学校教育活动,对异性反感。 青春期(生殖期)(11、12岁开始)。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喜欢参加由两性组成的集体活动,寻找职业、结婚、生育和抚养后代 13弗洛伊德的理论对于小学教育的启示:(1)引导他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游戏和运动中,(2)要特别重视关于纪律、规则等方面的教育,使这些东西逐渐内化到学生的超我中(3)不能以小学生出现的缺点,错误来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定性 14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自我统一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的过程是发展危机化解的过程 15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论6-12岁.心理危机勤奋—自卑.重要社会他人老师、同伴.发展的品质能力 16皮亚杰的发现观 1 动作的重要性 2图示3同化与顺应(人的智慧和图式得到发展的方式) 同化是指将周围的环境因素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图式 顺应是指主体改变已有的图式以适应客观的变化4影响儿童发展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0—2感知运动阶段,2-7岁前运动阶段,7-11具体运算阶段,11以后形式运算阶段 17(社会文化理论)维果茨基提出的三大重要问题1最近发展区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关键期 18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1遗传的作用2环境3教育(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教育与环境是决定条件) 19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在儿童主体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下,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外因 :教育与环境 20年龄特征对于教育工作的启示:1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安排教育内容2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选择教学3注意儿童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章 21脑的发展:“两个飞跃”第一次5-6岁第二次13-14岁 22学习活动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学习活动增强了小学儿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2学习活动增强了小学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3学习活动促使小学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4学习活动促进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23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1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迅速性2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协调性3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露性4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可塑性 24小学儿童注意有何特点:1注意有意性的发展(一)有意注意在认识活动中作用逐渐提高(教师运用有趣的教学法法,需要教师或者家长的督促)(二)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教师或其他人给定目标) 2注意品质的发展(一)注意广度,、随年级升高而发展,、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二)注意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提高稳定性方法1组织严密、形象有趣的教学2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替调节)(三)注意分配(,、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小学二年级是儿童注意分配能力发展的转折期四年级)注意转移,、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性别差异:男生发展速度比女生快,,年级后基本消失 26方位知觉: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时间知觉(最容易掌握与学习、生活密切的时间用语) 易掌握:一节课、小时、日、周、年(最容易的是1小时) 27视敏度的发展、(,),,岁以前:不断提高(,),,岁时:视觉调节能力的范围最大 (,),,岁以后:随年龄增大,视力下降 28运动知觉特点:大肌肉运动觉发展好,小肌肉运动觉还没完全发展起来。大的动作能进行的很好,但小动作不行。 29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一)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 (二)由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主转化 30小学儿童保持的特点:(一)保持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类型发展到抽象类型二)保持时以 视觉加工为主(三)逐渐使用复述策略来保持信息 32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具体性(二)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转折期:(10-11岁)四年级,三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 33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34用“种属关系”和“正确定义”来解释概念是抽象逻辑发展的标志 35小学儿童的思维品质 ,、深刻性;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行逻辑推理。主要表现为能独立编制应用题。 ,、灵活性:智力灵活程度。表现为一题多解 ,、敏捷性:思维的速度。表现为运算速度加快。 ,、独创性:思维的发散性和新颖性。表现为学会先模仿后创新。 第四章 36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一)情感内容不断丰富(二)情感深刻性不断增加 (三)情绪稳定性不断加强(四)情绪可控性不断增强 37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积极情感,)(一)提高认识(二)创设情境 (三)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四)升华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他们的同情心、羞耻心和自尊心 38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一、亲子关系 二、同伴关系 三、师生关系 39父母的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忽视型,放纵型(权威型最有利。 忽视型最不利) 40小学儿童择友的标准? 直接接触? 接受关系? 敬慕关系? 其他关系(低年级以直接和接受为主。高年级以敬慕为主) 41班主任因如何对待非正式群体:1了解班集体中的非正式群体2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3做好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工作4注意从改变非正式群体规范入手,改变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不良行为 42罗森塔尔把教师的期望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第五章 43心理学家把儿童智力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即智商130以上智力超常、正常和智商70以下低常 44儿童智能表现早晚的差异1.智力早熟2.智能晚熟3正常发展 45胆汁质(夏)容易兴奋、难以抑制、不易约束。多血质(春)反应敏捷、活泼好动、情绪外露 粘液质(冬)安静沉稳、反应迟缓、情感含蓄。 抑郁质(秋)对事敏感、体验深刻、孤僻畏缩 46根据学生气质特点进行个别教育, 粘液质的学生比较固执,如果他表现出拒绝接受某个观点,教师不必强制他接受,而可以采取启发或事实感化等迂回的方式去说服他,抑郁质的学生难以忍受强烈刺激,当众指出他的缺点,很容易使他们灰心丧气,情绪低落,对自己丧失信心对胆汁质学生不宜针锋相对去激怒他们。多血质的学生犯了错误后,当众予以批评可以收到积极效果; 47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1. 针对儿童的性格特征,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培养优良性格特征,克服不良性格特征。2.适当照顾儿童的性格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教师应考虑儿童的性格特点开展工作 48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心理特征的差异能力上场独立型认知重构能力强场依存型社会技能高学习内容上场独立型偏爱数学和自然科学场依存型艺术和人文科学学习方式上场独立型 喜欢正规的、结构严谨的教学场依存型喜欢松散的讨论式学习学习的支援力量场独立型更多依赖资料本身场依存型更喜欢请教别人未来职业选择场独立型喜欢从事理论研究、工程建筑、航空等工作场依存型喜欢社会定向的职业 49智力的性别差异 ?男女两性智力发展的年龄倾向性?两性智力发展上的不同优势 男性的视觉能力特别是视觉的空间能力明显地优于女性 女性的听觉能力较强,特别是对声音的辨别和定位,明显地优于男性 在记忆能力方面男性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 在思维能力方面男性多偏向于逻辑思维女性多偏向于形象思维 女性的言语能力胜于男性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 兴趣的性别差异男性注意多指向于物,即 “物体定向” 女性的注意多指向于人,即“人物定向”50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一)生物因素二)环境因素三)教育因素 第六章 51什么是学习1学习是以外显的行为改变或内隐的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2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3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4. 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人类具有学习,动物也有学习 52替代连接(巴甫洛夫狗)—事物连接(桑代克猫)—强化连接(斯金纳鼠)—观察连接(班杜拉人) 53班杜拉认为强化包括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外部强化 54布鲁纳认知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 55奥苏伯尔的意义接受理论 (一)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意义学习的实质: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2)非人为的联系:指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意义学习的条件:(1)客观条件: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2)主观条件: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心向);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二)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1接受学习的性质——实质2. 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提出)——技术 57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强调情感在教学的作用) 58教室如何才能成为学习的促进者:1真实或真诚,学习的促进者表现真我,没有任何虚伪2尊重、关注和接纳,学习的促进者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意见关心学生3移情性理解,学习的促进者能了解学生的内在反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59建构主义的认为,知识观知识只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假设、一种解释,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60学习情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61建构主义的教师观: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发面能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合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第七章 62(学习的积极性是学习动机的外在表现)学习动机的结构1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2诱因(学习期待)(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63学习动机的类型 1正确或高尚的学习动机与错误的或低下的学习动机2直接的近景性动机与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3内部动机与外来动机 4一般学习动机与具体学习动机 64最早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是海德 65影响自我效能的四个因素(如何提高自我效能感) ? 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 66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 一、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惩 二、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 三、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四、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五、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67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措施: 1选择难易适中的任务2让他们观察那些学习能力与自己差不多的学生取得成功的学习行为 3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从失败中找到可以改进的因素,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增强获得成功的自信 第十章 68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包括注意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关键词法),复述策略(过度记忆),模式再认策略和动作系列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对认知过程的了解、、监控、与调节等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学习时间、学习环境、付出的努力、可寻求的帮助资源等等 69努力管理策略1情绪管理2动机控制3环境管理4自我强化 针对儿童进行性别差异教育: 1.发扬优势,克服劣势。 2.创造条件,加强男女两性的交往。 3.消除偏见,对男女一视同仁。 4.具体对象具体分析。 5.教育儿童正确认识自己。 6.修订教材和课外读物,消除男性社会“一边倒”的传播 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环境决定论 1、否定遗传的价值,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2、行为主义对心理发展的解释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一、与弗洛伊德不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 二、埃里克森将孩子看做是自发地去适应环境的积极地探索者,而不是生物冲动的奴隶。 三、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有8个阶段,弗洛伊德认为有5个阶段。 联系:埃里克森的8个阶段里包含了弗洛伊德的5个阶段。 学习联接理论:巴普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1.获得律与消退律;2.刺激泛化与 分化律;3.高级条件作用律 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
本文档为【教育心理学源于哲学心理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