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

2017-09-15 3页 doc 15KB 1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3124

暂无简介

举报
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 俯卧 自从1967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被首次报道以来,对ARDS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ARDS实际上是一个综合征,而不是单一的疾病,或者说,ARDS所描述的是一个表现于临床的病理生理过程。ARDS的死亡率在50%左右,是一种危急重症,治疗的关键是积极迅速吸氧,控制原发疾病及其病因,治疗的目标包括:努力改善肺氧合功能,纠正...
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 俯卧 自从1967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被首次报道以来,对ARDS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ARDS实际上是一个综合征,而不是单一的疾病,或者说,ARDS所描述的是一个现于临床的病理生理过程。ARDS的死亡率在50%左右,是一种危急重症,治疗的关键是积极迅速吸氧,控制原发疾病及其病因,治疗的目标包括:努力改善肺氧合功能,纠正低氧血症,保护重要器官功能,防治并发症。常规治疗手段包括:实施特别监护,给予非控制性氧疗,辅助机械通气,应用PEEP或CPAP以及密切监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并予纠正。 1 卧位通气 20多年前,Bryan发现麻醉时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可以改善氧合状况。1967年,Piehl等首次报道了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 ,1, 。在之后的10多年中,不断有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证实了俯卧位通气的优越性,在50%,70%的ARDS患者中,PPV可以明显改善肺的氧合功能,使吸入氧浓度(FiO 2 )和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降低 ,2, 。 1.1 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的可能机制 1.1.1 俯卧位使肺内气体重新分布 俯卧位时胸膜腔的压力梯度减少,使背侧肺部重新开放,气体分布更加均匀。在正常情况下,受重力的影响胸腔内压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在仰卧位时,受肺组织、纵隔、胸廓、膈肌及腹腔脏器重力的影响,胸腔内压力从腹侧至背侧存在着显着的梯度变化(由低至高)。由于肺水肿组织的重力作用,发生ARDS的患者这一梯度变化更为明显。当从仰卧部位转变到俯卧位时,虽然胸腔内压仍将受到重力的影响,但胸廓形态及纵隔位置的改变会部分抵消肺组织重力的作用,从而使胸腔内压力的梯度减少,3, 。在肺水肿的动物模型中证实,仰卧位时背侧区域的胸腔内压常为正值,这导致了该区域大量肺胞的萎缩和不张,使通气血流比(V/Q)恶化。俯卧位时胸腔内压差异梯度的减少,使背侧区域的肺泡重新开放的同时,腹侧区域的肺泡并不发生显着的塌陷和不张,导致了气体在不同区域肺组织内更为均一的分布,从而使氧合改善 ,4, 。 1.1.2 俯卧位时水肿液重新分布 ARDS肺部病理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害,早期呈肺泡和肺间质水肿,进而发展为肺纤维化。而这种病变在肺内并不均匀一致:以重力依赖区(在仰卧位时靠近背部的肺区)最重,肺水肿和肺不张占据了该区,通气功能极差,而在非重力依赖区(仰卧位时靠近胸部的肺区)的肺泡通气功能基本正常,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通气相对正常 ,5,6, 。当转为俯卧位后,水肿液向腹侧重新分布,背侧的萎缩的肺泡因而复张,同时腹侧水肿及肺不张程度可加重,但其程度远较背侧为轻。因此,全肺的通气情况可以得到改善,俯卧位时,大部分患者的肺顺应性可增高,并可持续到转仰卧位后,这可能源于肺泡的复张 ,7, 。 1.1.3 分流的改变 Wayne等 ,7, 研究显示,ARDS状态仰卧位时发生分流的部位并非随机分布于全肺,也不是随机分布于背侧区域,而是沿重力轴向垂直分布,此时通气下降可能是局部胸腔压力改变而导致跨肺压低于气道开放压的结果。随着俯卧位时通气的改善,分流也会明显减少。Pappert等 ,2, 认为,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不受体位影响,故俯卧位时不会有血流再分布,而是俯卧后背侧肺的通气改善才减少了右向左分流。因此,无论体位变化如何,肺的灌注总是优先分布于背侧肺区域。俯卧位时因肺不张及肺水肿向腹侧转移,故背侧通气增加。结果在灌注不变的情况下,背侧肺通气增多,可改善通气血流比,从而减少肺内分流。 1.1.4 俯卧通气减轻了心脏对肺的压迫 仰卧位时心脏重量直接垂直压迫肺向背侧胸壁,使该部位的肺组织 通气、血流受限。俯卧位可能有助于缓解局部肺的受压,从而改善通气与血流情况。Albert等 ,8, 在7例患者中测定了仰卧位改为俯卧位时直接位于心脏下方肺的体积变化,俯卧位时左右肺在心脏下方的体积都显着减少,分别从(42?8)%和(16?4)%减少至?1%和?4%。仰卧位时肺脏直接受心脏重量压迫,尤其是左肺,而俯卧位时因心脏直接指向胸骨,肺脏几乎不受心脏重量影响,这可能是俯卧位通气治疗ARDS的机制之一。 1.1.5 其它 俯卧位时局部膈肌运动改变及俯卧位更利于肺内分泌物的引流可能也是改善氧合的原因之一。 1.2 俯卧位通气的实施 1.2.1 治疗时机及禁忌证 俯卧位通气适用于氧合功能障碍的患者,对于其应用时机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 认为,无论任何原因的肺水肿,合理使用PEEP仍不能将吸入氧浓度(FiO 2 )降至60%以下,即可以使用PPV。另一种认为,在ARDS早期,即使没有严重的氧合功能障碍,也可以使用PPV。如果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颅内高压、急性出血、 脊柱受损、骨科手术、近期腹部手术、妊娠、不能耐受头部朝下的姿势等情况,不采用PPV ,9, 。 1.2.2 具体方法 无需特殊的翻身床,但床面必须柔软。先充分吸净气管内分泌物,给予适当肌松剂及镇定剂,稳定10min,然后由3,4人一起将患者移至一侧再转俯卧位,并用软垫垫起双肩及髂部以保证胸腹部的活动,头偏向一侧,注意检查各种导管有无脱落并做好固定。 1.2.3 治疗时间 每次俯卧时间尚无统一,大多根据临床经验来确定,临床研究报道从45min到136h不等 ,10, ,目前判断治疗有效的唯一标准是PaO 2 ,而治疗效果及显效时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这可能与患者每阶段病理变化的程度不同有关 ,11, 。有人提出如果氧合指数100mmHg,则每6h施行一次俯卧位;如果氧合指数为60,100mmHg,于4h后进行俯卧治疗,一次俯卧位时间8h。如果氧合指数60mmHg,应立即行俯卧位治疗。在ARDS急性期,几乎20%患者需俯卧位治疗8h以上。俯卧位治疗需持续维持到PEEP降至5,7.5cmH 2 O、FiO 2 在40%以下、气道压力降至15cmH 2 O以下、同时胸部X线片或CT片有改善方能停止施行 ,10, 。
/
本文档为【俯卧位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