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资料天伦广场2

2018-04-25 28页 doc 69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5732

暂无简介

举报
资料天伦广场2资料天伦广场2 关于豪德天伦广场的使用情况与不足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广场建设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随着广场建设的“潮流化”,广 场的人性化逐渐失落,广场建设也走入了误区。在城市高 度密集化的当代中国,如何建设更优化、更符合使用者行 为需求的城市休闲广场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的 问题。 关键词:城市休闲广场;使用状况评价;优化设计建议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研究的背景 在大兴土木的今天,我国城市建设正处于数量与质量同步并举的重要时期,城市休闲广场作为体现城市...
资料天伦广场2
资料天伦广场2 关于豪德天伦广场的使用情况与不足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广场建设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随着广场建设的“潮流化”,广 场的人性化逐渐失落,广场建设也走入了误区。在城市高 度密集化的当代中国,如何建设更优化、更符合使用者行 为需求的城市休闲广场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的 问。 关键词:城市休闲广场;使用状况评价;优化建议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研究的背景 在大兴土木的今天,我国城市建设正处于数量与质量同步并举的重要时期,城市休闲广场作为体现城市身份与特征的“名片”,其热潮席卷了整个中国,地城市休闲广场的建设方兴未艾。作为一种城市建设类型,城市休闲广场既是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元素,它承袭着传统与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与节奏。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与发展,时至今日,城市休闲广场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城市的交通体系、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诸方面。因此,中国广场建设之风在最近十年,从北向南几乎吹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能够进行广场建设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广场建设的“潮流化”也随之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广场建设走入误区 由于我们缺乏对欧洲城市休闲广场人性化本质即广场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的认识,设计人员的设计思维禁锢于对交通、经济因素的考虑,再加上其它外因的干扰,忽略了对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细致考虑,从而使广场设计与建设走入了误区。许多专家与学者认为中国城市广场发展到今天,失 去了其本质意义与鲜活的形象,具体表现为:一、广场形式雷同化;二、规模尺度大型化;三、特征意象模糊化。城市广场丰富的空间含义与人性含义在“潮流化”的广场建设中逐渐消失。 2.广场建设误区产生的负面影响 由于广场人性化的消失,中看不中用,使得“市民广场”成为一句空谈,广 场与老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远。如今,许多群众对于广场建设,基本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觉得广场应该是为百姓而建的,既然修建广场造福不了群众,何必劳民伤财。潜意识中排斥甚至拒绝广场的建设。 3.广场行为研究相关理论的缺乏 国内广场建设的研究一般只是作为城市设计中的一部分被提到,专门的城市休闲广场的理论研究比较少见,其内容也多是基于纯粹的设计,专注于广场的设计方法论— 广场界面的完整统一、元素的洗练表达、得体的尺度和富有表现力的形式[1];很少直接提到人们的行为和态度,而相关深入研究人在城市广场中的行为及心理需要,以及广场实际使用情况评价的理献更为缺乏。没有广场研究的理论支持,无法及时进行调查反馈,就造成了从评价反馈到设计的脱节,从而不能反映人们在公共场所中的真实需求和愿望。 1.1.2 研究的意义 1.实践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广场建设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着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为满足我国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需求,了解目前城市休闲广场的使用状况,优化将来的广场设计,加快建设符合市民需求的城市休闲广场,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2.理论意义 国内有关城市广场建设的理论研究多是对国外理论的综合引用及设计原则的概括,而我国的城市建设及城市发展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如我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人口多、用地紧张、面临老龄化社会、不同传统文化等),因此深入研究具体情况下人在城市广场中的行为心理需要及广场使用情况,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研究理论对当前我国面临的城市化发展及建设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理论 研究的滞后影响了实践的发展。只有在正确的、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城市休闲广场的建设实践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为进一步的理论总结提供依据,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加紧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1] 1.1.3 研究的目的 中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问题的确值得我们深思,但是却不能矫枉过正。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城市广场才是老百姓满意的呢, 1.1.4 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 论文研究过程中阅读各类相关书籍、期刊、杂志等,尤其是深入研究广场使用状况评价及优化设计建议的相关文献著作,在对这些文献进行客观的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可行的广场使用评价模式,并通过案例研究进行验证。 2.POE 调查 使用状况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POE)是一种利用系统、严格的方法对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建筑(户外空间)进行评价的过程[2]论文用 POE 及归纳的使用状况评价模式,对豪德天伦城市休闲广场进行使用状况评价。 (1)信息收集:包括实地观察、问卷调查、随机访谈。 (2)比较分析: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手工整理和计算机整理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绘制出相应的图表,进行分类研究,得出评价结论。 (3)优化建议:综合上述总结,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对广场进行优化设计建议。 第 2 章 城市广场的发展历程与实践 2.1 城市广场的发展及 “城市休闲广场”的介绍 广场 ,作为城市整体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历史几乎和城市的发展同步。它起源于古代欧洲。早在古希腊时期,建筑物的布置就是以神庙为中心,各种建筑围绕着它而形成广场,如著名的阿索斯广场。这时候的广场主要 是担负起作为一个宗教中心的功能。到了古罗马时期,广场的建设达到了一个高峰,广场的类型逐渐多样化,出现了政治性广场、纪念性广场等。广场成为城市的象征。在我国,早在原始社会,半坡村人为满足部落内部成员防卫、生产和集会的需要利用小型住宅沿圆圈密集排列而形成一个中央空间,即早期的城市广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的形成和社会分工的出现,城市居民需要特定的空间去进行交易、集会和思想文化交流,促使城市广场不断向前发展,由最初的宗教中心发展为集商业、文化、休闲、景观、集会、表演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心。到了现代,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广场的依赖越来越强烈,城市广场成为对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活起到最直接、最重要影响作用的场所。城市广场成为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城市特有的景观风貌和文化内涵,有时甚至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 城市休闲广场是一个城市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同时还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聚集、交往的场所,它的存在可以弥补城市居民室外活动空间的不足,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所以城市休闲广场经常被比喻为“城市的客厅”、“市民的起居室”等。 城市休闲广场按照使用性质和广场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市政休闲广场、纪念休闲广场、历史文化休闲广场、商业休闲广场、交通休闲广场、宗教休闲广场、休闲娱乐广场、景观休闲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级别不同又可分为市级休闲广场、区级休闲广场、小区级休闲广场;按照广场的平面组合方式,还可以分为单一形态的休闲广场和复合形态的休闲广场。不同性质、级别的休闲广场设计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拥有相同的构成元素、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为城市的外部环境增添了靓丽的色彩,在进行设计时都应考虑到对社会的影响。 2?2城市休闲广场的特征 城市休闲广场作为一个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的一种重要构成形态,不仅拥有一般城市休闲广场的共,而且还具备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 (1)公共性:休闲广场供公共使用,任何市民都可以用以通行或休息。 (2)开放性:任何时间都可供公共通行或休息。 (3)永久性:无论任何性质的休闲广场,都应该永久管制,不可以随便变更为私人使用或仅部分时间、空间对公众开放。 (4)综合性:城市休闲广场不仅可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室外场所,同时它还可以根据其定位不同加载其他的功能。比如可以在休闲广场中注入一些文化、历史、宗教等元素,使它除了可供公众休闲外,还能承担起更多的社会任务和责任。[3] 2?3城市休闲广场的设计原则 2?3?1以人为本的原则 (1)要满足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要求。在视觉上,广场中各种元素的形和色,都是设计者需要仔细斟酌的,简言之,形式要美观大方,同时尽量避免单调,注重利用层次的变化来打破景观的单一感。如果在广场设计中,能引入听觉设计的元素(比如音乐、鸟鸣、流水声等),那么,气氛就会发生变化。当缓缓的、淡淡的、柔柔的音乐随风响起,就会有种无形的力量把所有人都联系在一起了,同时这些纯净的音乐可以放松人的心情,缓解生活的压力。这样的广场会让人们觉得更加有血有肉,增加人们对它的感情。当然,城市广场的背景音乐不应该选择一些节奏很快的乐曲,因为这样反而会让人觉得很累,停留的时间会缩短,而且注意广场的音乐不要影响到周围居民的休息。 (2)要满足不同居民群体对城市广场的要求。在城市居民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对广场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设计因素中要尽可能的考虑大部分人的要求,合理的进行功能分区,做到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平面布局。 (3)考虑时间因素对人的影响。一年四季中,居民对广场的要求也不同,夏季,人们需要广场有绿茵纳凉。春季,人们需要看到绿地、鲜花、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春的气息。冬季,地面铺装要防止雪后路滑、广场中要栽种一些冬季常青的灌木,保证冬季里依然处处有生机。 (4)保证安全。应注 意从各个方面来保证人的安全。比如限制机动车辆在广场内部的通行,如果有特殊的要求,也要合理的组织好车流和人流的关系,防止有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而且要避免设计一些儿童可攀爬、有危险品的物品,在细节上考虑到对儿童的保护,同时广场的台阶要平缓、护栏的高度要符合要求 等等。 (5)满足人的空间心理感受。 (6)有完善的服务设施。 2?3?2整体性原则 城市休闲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补给站”,是城市外部空间环境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必须能与周边城市的建筑路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城市的广场空间。特别是在旧广场改造的时候,更要处理好该广场与现有环境的关系和时空接续问题,必须尊重城市的原有结构,就像织补一块衣料或挂毯一样,力求取得一个统一的、有秩序的整体效果。 2?3?3地方特色原则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特色,有“城市客厅”之称的城市休闲广场,更是担负了保护与展示地方历史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责任,所以在进行休闲广场设计时,一定要把它所在城市那种独特的人文特色表现出来,强化它的地理特征,尽量选用当地的建筑艺术手法,体现当地的园林特色,避免产生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现象,以此来增加广场的凝聚力。 在表现出地域性的同时。城市休闲广场应根据它们的定位、类型的不同,相应的表现出自己的性格特点。比如市政休闲广场一般位于城市的政治中心,它应该表现出一种庄重、沉稳、浑厚的特质。休闲娱乐广场多处于居民区附近,它应该显得平易近人、亲切,能够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城市商业休闲广场通常位于商业中心,他应该表现出热情、奔放、活泼的性格,同时考虑一些商业要求 2?3?4生态原则 人类对生态的关注,源于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引发了人类对价值观的重新思考,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行为,人们更加深刻的意识到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将产生严重的后果,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在进行休闲广场设计的时候,必须把握好生态原则,遵循生态规律,转变过去只重“硬质环境”而忽视“软质环境”的设计思路,在城市休闲广场的设计中,注意生态小气候的调节和创造,比如植物的选择、风向、 阳光等等,趋利避害。 2?3?5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建设应该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不易盲目追求规模、互相攀比,与其建设一个超豪华的大规模的城市广场,还不如多建几个一般的、中小规模的广场。因为,毕竟大多数广场还不是旅游热点,它一般只能吸引附近的百姓,服务半径是很有限的,很难达到天安门广场那么大的号召力,所以,如果把建一个大广场的资金用于建设几个中小规模的广场,同时要考虑大众的文化,让大家都能接受,这样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受益。[4] 2.4 中国当代城市广场发展建设的误区及原因 2.4.1 中国当代城市广场的发展状况 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广场建设自 1990 年逐渐起步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它对高 效运转的现代城市气氛和知名度起到了极好的平衡补偿和彰显作用。中国当代城市广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 1. 20 世纪 50— 70 年代 当时建设的一些广场大多受到前苏联广场模式的影响,以政治生活为中心,对于主体使用者的考虑不周;近年来因为周围建筑功能的变更或城市道路的改变而进行改建,改建后的广场从空间比例、道路关系、空间层次、铺地、小品及绿化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成为市民们喜爱的,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譬如天安门广场,在五六十年代是典型的政治性广场,近十几年来通过改建,广场的空间格局从小尺度、封闭、半封闭发展成为大尺度、开敞的空间,气魄雄伟,满足了政治集会和礼仪庆典的需要,市民也可自由的在广场上散步、交谈,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休闲广场。 2. 20 世纪 80— 90 年代 此时兴建的广场由于社会生活的重心转移,广场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从以前单一的政治生活为中心,发展到多元并存:以商业活动为中心,以政治象征为中心,以社会生活为中心。由于设计人员较好把握了空间尺度以及与四 周建筑的关系,考虑了人的需求,随着市民的参与,已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呈现出勃勃生机。譬如上海人民广场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旅游观光的必去景点。 3. 20 世纪末至今 正在兴建和拟建的广场是随着城市的开发和小区的兴建而产生的,数量较多,它们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面向新世纪所应具备的品质[5]。因此,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认真对待。譬如大连星海广场。 2.4.2 中国当代城市广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1.广场形式雷同化 当前有很多广场建设鲜有特点,面目雷同。许多地方的绿化广场设计少有创新,往往是西部地区看东南沿海,中等城市抄袭大城市,小城市照搬中等城市。“低头是铺砖(加草坪),平视是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5],形成了所谓的“广场八股”现象。这些地方的城市广场进行的是所谓的“短、平、快”设计,从设计到施工设计都是速成的产物,这样的设计方案本身不可能完善,极容易顾此失彼。广场设计包括所有环境设计,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文化问题,一个好的城市广场是可以存在几百年、上千年的,但这需要官员和设计师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去思考、去设计,缺乏这样的目标和勇气,是很难达到理想境地的。 2.规模尺度大型化 广场大型化所导致的“超大广场”现象是最被专家和老百姓所诟病的。诚然,城市广场发展到今天,广场尺度的适度大型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国内,普遍存在城市广场尺度超常,规模失衡的病态现象。广场规划建设攀比成风,贪大求全,不讲使用效益,不算投入产出。个别城市的广场规模甚至直逼天安门广场,与所在城市结构和城市尺度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而天安门广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世界最“大”的广场特点并不为大多数人所公认,相反,其人性化尺度和绿化的欠缺倒是经常被人们作为不良案例而提及。其实,大城市应有大城市广场,小城市应有小城市广场,大的气魄,小的亲切,不可盲目求大;大而无当,便会失去开放空间的意义 3.特征意象模糊化 广场有实用和美观的双重作用,在风格上,或严整庄重,或自由轻松优雅,不一而足,但无论怎样,广场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它是否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处于不同国家、民族、地方的广场,应有不可替代的形态和形式。也就是说城市广场应具有地域性的“意象”,能体现当地特有的文化与内涵。凯文?林奇在《城市的意象》中分析了“意象”的三个方面:(1)特色,即城市的个性;(2)结构,即每一个体事物能与其它事物与观察者发生一定的关系;(3)含义[7]。这三方面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是构成一个明确意象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元素,也有其意象性,可识别性。然而中国目前的城市广场设计手法单一,且盲目跟风,从而造成营造广场文化意象的薄弱。 第 3 章 使用状况评价在城市休闲广场中的应用 3.1 使用状况评价(POE)综述 使用状况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POE) 是指在建筑物建成若干时间后,以一种化、系统化的程式,收集使用者对环境的评价数据信息,经过科学的分析了解他们对目标环境的评判。运用科学仪器测量、心理问卷、现场观测等方法,对环境使用者进行动态效果(生理的、心理的)验证,全面地鉴定环境设计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群体的需要。通过可靠信息的汇总,与原初设计目标做比较,发现设计上的问题,为以后同类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和理论支持,以便能最大化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益和质量,它检测了个人或群体对建筑环境的满意程度。狭义的使用状况评价可以看成是检讨设计意图、目标与建成环境实际表现之间的得失。 [7] POE 程序和各阶段内容 图片来源:《使用后评价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意义》 3.2城市休闲广场的 POE 评价模式 城市休闲广场使用状况评价模式可分为以下九大步骤。 3.2.1 观察体验 首先要对所选择的场地进行一番主观感受。坐在一个视线不错的地方,完全放松,尽量使自己融入到广场环境中。用自己的五官去体验广场的实质环境,然后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你的感受。 (1)视觉:广场的规模与尺度感如何,有什么能吸引你的视线,你注意到了什么颜色和纹理,你的视域是封闭的,还是可以穿越到空间以外,在广场的子空间里,你还可以看到谁,他们正在进行什么活动,分布有何规律,他们的存在是丰富了空间,还是造成了混乱,这个空间大体是令人放松、令人不适,还是令人乏味, (2)听觉:把眼睛闭上几分钟,让你的耳朵聆听广场空间的声音。那里有些什么声音,声源在哪里,汽车的噪音会否让你感到不适,你能想像别人对这些声音会做出什么反应吗, (3)触觉:用手和身体其他部位接触广场空间。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纹理、温度和品质,这些触觉让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觉(安全、舒适、厌恶), (4)嗅觉和味觉:你闻到了什么,这个地方闻起来是新鲜的、令人窒息的,还是陈腐的、清新的,或者是素雅的,在这个广场空间品尝食品,感觉如何,记录的没有一定的模式和顺序,具体怎样记录你的体验由你自己决定,以上只是一定的建议。寥寥几个表示心情的短语也许就能准确概括出现场感受。 3.2.2 草图绘制和初步场地观察 绘制一张广场的平面草图。图中应包括广场的各种界定要素:边界、入口、道路、节点、区域、标志物、主要植物、健身场地或游戏设备等。如果有需要,还要标出这些要素的材质情况。标注并描述广场周围的环境,绘制一张区位平面图,用于最后报告里的文字描述部分。图中应包括:周围的土地占有情况,场内外的视线情况,场地的可达性情况,广场入口过渡空间的连接,并且要留意广场周围的建筑物,因为这可能会影响谁来使用场地和如何使用场地。 3.2.3 明确广场的功能分区 清晰地辨认出设计师在广场平面布局时所分出的主要活动空间和亚空间,以 及赋予它们的区域功能,重构出原设计前的功能结构图,并在平面图上表示出来,譬如卵石小径、健身运动区、入口小环境和中心散步草坪等等。最后针对每个分区,有意识地归纳出将潜在功能和广场使用者联系在一起的途径和方法。这部分评价内容是为了鼓励对空间的仔细观察和对使用者如何感知和解读广场的详细分析,功能结构图应覆盖整个广场平面,倘若有空白地带或功能模糊的区域,这就是你在重新设计或改建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添加原设计中没有考虑到的功能。但是,我们要注意这样一种空间,它被有意识设计地模棱两可,这样可以赋予使用者更多的选择范围。这样的“活力场所”场所应有别于那些由于功能含糊不清,造成主客体矛盾、冲突的空间。 3.2.4 活动记录 最好能用几个单独的半小时(而不是连续的时间段)来观察广场人群实际活动情况,而且观测时间最好在不同天的不同时段,尤以周末为最佳。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当天的天气情况以及微气候,如果没有天气记录的话,那么人们会对你的观察结果表示怀疑,因为不同的天气气候因素会影响到广场的使用情况。考察过程中,以广场的时区特征、群体特征和空间特征为核心加以记录。每次考察完都要完整地记录下所有在广场里发生的事情,包括人群的年龄、性别、活动类型以及人群活动地点的特征分布。建议每次考察应分别选择一条可以穿越广场每一个功能区域的路线,随着路线的移动,就能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下整个广场人群的活动分布。这部分评价内容的目的在于细致地记录在一定的采样时间段广场是如何被人群利用的。将数据结果汇总起来,你就能清晰地把握各类型的人群阶层对于广场的满意度分布比例。 3.2.5 访谈与问卷调查 访谈法:每次考察场地时,应非正式地与两三位典型的使用者交谈,譬如午间休息的办公职员,在此稍事休息的购物者,时间充裕的老人等,应尽量与不同的人群阶层交谈从而获取有关广场各方面的意象。所谓“非正式访谈”就是指根据一系列准备好的问题进行闲聊,从而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来这个广场,在这里主要干什么,隔多久来一次,最喜欢广场的哪一点,希望看到广场哪方面的改进,也许有些要求不一定能落实到今后的设计中,却提供了我们一些值得思索的元素。在收集广场使用情况以及使用者对广场的意见和看法时,应尽可能地保持 客观、公正的态度,这样才能完全地体现出广场在使用者意象中的真实品质。 3.2.6 数据信息的整理 这是整个 POE 评价模式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当把个人对于广场的主观体验,活动记录和问卷访谈结果收集后,就必须开始分析归纳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问卷信息和数据: (1)把通过活动记录收集到的数据隔离出来,将问卷分类整理,以显示不同性别、活动、年龄阶层等的整体使用情况,根据特定的广场空间及其周围的环境情况,可以看出哪部分相对而言比较重要。同时,应将几次调查中所观察到的使用者标记进来,以显示广场的整体使用方式,从而可以明了广场那些空间使用过度,那些空间使用适中,哪些空间使用不足甚至匮乏。 (2)汇总数据信息,根据封闭式问卷的重要选项,画出柱状图,根据性别、年龄、活动类型等进行使用人数,以及使用行为分类的比较,然后确定出哪些是影响广场使用情况的重要因素;问卷忽视的方面用随机访谈方式弥补,这样可最大程度地了解休闲广场的真实使用状况。在选择图表时,应遵循“少就是多” 的原则,尽量选择最有助于突出重点的图表,并辅以描叙性文字加以说明。 3.2.7 使用分析 根据汇总的数据、问卷调查结果、参与观察的内容和相应的柱状分析图,对以下几点进行描述和分析,这需要根据所获得的事实(非主观判断)进行综合分析,这个环节是整个广场 POE 模式中最为困难的,但却是最为关键的部分,一个城市休闲广场的修建成败的最终定位,以及广场的优化建议全部依赖于它。 (1)广场的选址是否合适,人们到达广场方便吗,谁在使用广场空间,他们如何使用这片场地和各分区,对照着广场功能空间分布图,仔细地描述这些内容。还有哪些潜在的使用者没有在调查中观察到, (2)根据数据资料和相关图表,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使用情况, (3)特别要注意并描述出所观察到的实际使用情况与设计师原来意图相悖的 地方。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考虑矛盾是如何产生的:是否设计意图不够清晰,因此无法引导使用者,预期的使用者与实际的使用者完全没有关系,还是设计人员所希望服务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群, (4)人们对哪些区域感到满意,为什么会造成这个区域较高的使用率,哪些设计措施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有无设施被破坏或无人维护, 3.2.8 确定问题和优化建议 在使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广场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将广场空间使用率问题和设计者的意图,以及问卷中的问题和自己的观察结合起来考虑,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应该引入设计师的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来决定满足特定需求的最佳途径,并且充分利用机会来明晰或强化现有设计。从广场宏观的总体设计方面,譬如区位选址,规模尺度等;还要考虑微观的环境要素设计方面,譬如座椅问题、植被问题等,两方面综合考虑市民的需求,优化设计建议,为将来新广场的建设与旧广场的改造提供参考。对于一些经过 POE 调查后确认为是广场的“死角”,若用现有资源无法解决矛盾,那么就应该依次列出和说明,并提出适当的改进设计和优化建议。 3.2.9 最终报告 最终报告应包括以下部分: (1)所研究的城市休闲广场及周围邻里环境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概述。 (2)广场区位平面图,表示出周围土地的利用情况,并画出广场与街道、写字楼及附近单位的相对位置,还应包括各种设施和植物。 (3)参与观察的成果—你是如何感受这个广场的,总结归纳广场的时区特征,群体特征以及空间特征。 (4)在图中标明广场中所有的功能分区,并对其进行分析:哪些分区功能明确,哪些分区则模棱两可,模棱两可的功能空间是有意为之还是疏忽的结果, (5)访谈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汇总。 (6)数据汇总后的图表和访谈结果的补充说明。 (7)在数据基础上进行使用分析并得出结论,得出最后的广场评价。 第四章 豪德天伦广场 调研时间,2012年11月17日,星期六,12:30—17:00,天气阴。 2012年11月18日,星期日,7:00—12:00,天气晴朗。 4?1位置环境及广场概况 豪德天伦广场地处虹桥东侧、浉河南岸,由鸡公山大道、浉河及茶韵路合围而成,其平面图如所示: 天伦广场大致分为四个功能区: A区:是天伦广场与城市主干道的缓冲区域。该区域入口处两边有类似西欧建筑的弧向建筑物,其后,两排花坛分居两边,中央铺设有银杏叶状的硬质瓷砖,形成导向感较强的线性空间,引导人流逐步进入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伦广场的标志性的高大建筑物—天伦,成为城市文化的窗口和有特征的地标。 B区:位于广场中心的音乐喷泉广场,四周花坛围建,座椅安置在广场南北两侧,东北角有一个供休息的亭子,区域内安排有几个文化雕塑,颇有文化气息。是人群主要的活动场所。 C区:被观赏性花木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静谧的小空间,两排银杏点缀其间,颇是闲聊、休息的好地方。在东北角有一处蘑菇型的迷你型亭子,在此处不仅可 欣赏周围的花木,还可欣赏浉河的美景。 E区:健身器材集中在这一小片区域,紧邻道路,周围空旷。 4?2广场的时区特征 在调研的这几天中,天气大致上晴朗,昼夜温差大,广场上多风。广场从七点多开始陆续涌入晨练人群。8:30—10:30形成当天第一个人流高峰。凡适合晨练、适合晒日光浴的区域基本都有人使用。10:30—11:00人群逐渐散去,11:00—14:00步入低谷,期间只有一些在附近工作的人利用午休时间到广场放松,人数很少。15:00以后,数量又逐渐回升,在15:30—16:30形成当天的第二个人流高峰,但总体上没第一个高峰期的人多。其后,人群散去,形成当天的第二个低谷。 周末时广场上的人明显多于工作日 因目前已进入初冬,昼夜温差大,天黑的早且气温较低,到了晚上很少有人在广场上玩。即使有,多是在周末,附近小区的中小学生在此玩轮滑、或是踢球、追逐打闹;不时有吃过晚饭的老人在广场上绕行一周后离去,只留下广场四周昏暗的路灯相伴?????? 4?3、广场的群体特征 早晨晨练的人以老年人为主,在老年人中,又以40—65岁的中老年妇女居多,他们主要在音乐喷泉广场的日光充足的背风的拐角处自发的形成团体活动,在一起或唱歌或拉二胡或唱戏,或在一起打纸牌??????只有几个中老年人在打太极(男性为主),此外还有一些老年人漫步于鹅卵石按摩道上进行锻炼。 9:00以后,广场中央以年轻人为主,此时广场内的座凳几乎占满,多是妇女抱着幼儿坐在那里晒阳光,一小部分青年男女坐在四周环绕的台阶上谈情说爱。还有一些附近的上班族在午休时间在广场休息。周末时广场中央多是少年儿童嬉戏的天堂,以及一些高校学生逢节假日在此休闲。 下午, 附近居民或一些上班族下班后带着家人来广场游览散心,或是拍照,或是散步,或是遛狗????? 已经进入冬天,而且广场比较空旷,加上紧邻浉河,所以广场上多风且冷, 总体上来说广场上人流较少,这个季节的广场上人群很少。 4?4、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问卷33份,回收31份,回收率为94% (1)封闭式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被访者身份组成:(表4-1) 表4-1 被访者身份组成人数 25 20 15 人数 10 5 0 附近居民附近工作者高校学生外地游客 ?被访者年龄构成:(表4-2) 表 4-2 被访者年龄构成 人数10 8 6 人数4 2 0 15岁以下15—25岁26—40岁41—60岁60岁以上 ?被访者来广场的主要交通工具:(表4-3) 表4-3 被访者来广场的交通工具 人数 16 14 12 10 8 6 4 2 0 步行公交汽车出租车自行车或电动车 ?被访者来广场的频率:(表4-4) 表4-4 被访者来广场的频率 人数 12 10 8 6 4 2 0 每天都来2—3次/周2—3次/月偶尔来兴趣 ?被访者来广场所需时间:(表4-5) 表4-5 被访者来广场所需时间 人数25 20 15 10 5 0 30分钟以上20—30分钟10—20分钟10分钟以内 ?被访者停留广场时间:(表4-6) 表4-6 被访者停留广场时间 人数 16 14 12 10 8 6 4 2 0 十几分钟半小时1小时1小时以上几乎一天 被访者来广场的时间:(表4-7) 表4-7 被访者来广场的时间人数 16 14 12 10 8 6 4 2 0 周末白天平时白天平时晚上有空就来 ?被访者来广场的原因:(表4-8) 表4-8 被访者来广场原因 人数 20 15 10 5 0 休闲娱乐附近购物健身会友单位活动路过 ?被访者对广场座椅的数目、布局、舒适度等方面的总体评价:(表4-9) 表4-9 被访者对广场座椅的数目、布局、舒适度等方面的总体评价 不满意 10%满意 19%一般 满意 不满意 一般 71% ?被访者对广场的总体环境的评价:(表4-10) 表4-10 被访者对广场的总体环境的评价 不满意 13%一般 35% 一般 满意 不满意 满意 52% (2)广场可达性分析 由于到广场的步行距离不是很远,如表4-5所示,30分钟的步行距离占64.5%,20—30分钟的步行距离占19.4%,又来广场的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如表4-2所示,40岁以上的占48.4%,而且通过与他们交谈得知,多为退休或无职业,每天有大量时间,又嫌乘车花钱、公交太拥挤,因此由表4-3可知:步行是人们比较常用的交通方式,占48.4%;自己骑自行车或电动车的占38.7%。由表4-1可以直观的看出,天伦广场休闲的人群主体是附近居民,达67.7%。因此,广场的可达性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3)广场行为主体分析 一、从被访者年龄结构组成来看(表4-2),15—25岁的人群占25.8%,26—40岁的人群占22.6%,41—60岁的人群占29%,61岁以上的人群占19.4%,而15岁以下的人群占3.6%,也就是说天伦广场的功能空间分布适合各年龄阶层人群的使用,体现了广场较强的活力。 二、 表4-8显示,有大约61.3%的人来广场为了休闲娱乐,16.1%的人为了健身,6.5%的人来广场为了会友,9.7%的人是因为路过才来这里的,而因购物在附近购物的只占3.2%,说明天伦广场的使用范围只涵盖居民区。从表4-6中得知,人群滞留广场1小时以上的占45.2%,说明广场景观的视觉丰富性设计比较成功,能使人们驻足休闲一定的时间。从来广场的时间分析(表4-7),25,8%的人平时白天没事就来广场,45,2%的人只是在周末白天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民对广场的认可程度 第五章 对豪德天伦广场的总体评价 广场入口处紧邻城市主干道,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很自然地从马路过渡到广场,其缓冲区域的设置感觉广场是道路红线的范围的延伸,与道路融为一体,使人们可以便捷地到达广场,起到凝聚人流的基本条件。 其次由B区向C区过渡的台阶设置很巧妙、很具有人性化。台阶坡度平缓且且设置有宽而平缓的平滑面,其无障碍设计考虑到残障人士的不便,在台阶方面的设计很具有人性化设计。 C区即喷泉广场平坦开阔,易于娱乐和集体活动的组织,广场的一角专门设置有儿童活动区,广场四周及东北角设置有可供休息的座椅、亭子。宽阔的场地基本上满足了各年龄阶层的人群使用需要。 但广场使用时段并不灵活,以周末居多。喷泉广场的喷泉并没有开放,再加上四周生硬的硬质铺地,其单一的功能设计和几乎为零的参与性使广场显得毫无生机。喷泉广场是整个天伦广场的主要人群活动区,在此处可增加一些具有参与性、娱乐性和健身性设施,来促进人们参与性活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性设施,如购物亭、专属停车区域等,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借助更完善的服务设施更好的吸引人群,增加广场的人气。 关于这些方面,通过调查,市民对此颇有微词: 一名高校学生说:“座位之间间隔太远,而且太少,有时候几个人聚在一起, 没位置坐就只能站着。” 一位晨练的老大爷说:“这四周应分散建一些健身器材,这儿的健身器材全集中在广场东边的角落里(E区),地方狭小,而且距这(喷泉广场)远,而我更愿意在这锻炼,希望将那些健身器材能建在开阔且醒目的地方。” 一位带孩子的母亲说:“这里应多建几个零售店。这里原来有一个,但价格贵而且质量没保证,不敢给孩子随便买,只有到广场对面,穿过马路区不远处的超市买,不仅麻烦,更重要的是这条马路车辆很多,过马路很不安全,或者建个步行街也好------” 一位可爱的小学生说:“晚上这里的灯很暗,而且有几个都坏了,晚上在这玩看不清地面。有些害怕。” 一位阿姨抱怨说:“这临近浉河,而且广场比较空旷,风比较大,尤其冬天,像我们经常来这里一起拉二胡,下象棋,唱歌的总的找个背风暖和的地方,很希望能建个活动室,同时也希望能多建几个遮阳避雨的地方,这里就这么一个小亭子,有点拥挤------” 这样的言论尤其一定的片面性,却实实在在地道出了广场使用群体最关心,也最为设计者所忽略的方面。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关于座椅、遮阳问题人们提及的频率较高,普遍反映座椅数量少,样式单一,布置方式欠妥,而且几乎都置于阳光曝晒下,夏天除了东北角的亭子几乎没有可遮阳的地方(周围的观赏性花木矮小)。所以喷泉广场在这一块的设计有所欠缺,人性化设计不够亲和力。很多人提议应建条带顶棚的的休息廊以满足更多的人休息、遮阳避雨;同时广场内应增添一些座椅,最好见一些室外桌椅,以方便人们更好的娱乐。 但是关于广场文化建设这一段,大部分市民都表示很满意。喷泉广场的文化雕塑丰富了广场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的伯乐相马、孔融让梨、铁杵磨针的典故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很好的宣传、倡导和谐社会的教育窗口,同时也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特色和精神面貌,尤其是广场的标志性建筑——天伦,太阳和宇宙的抽象艺术组合,象征了未来一片光明、欣欣向荣的信阳市精神风貌~ C区四周由观赏性的花木围绕,而且C区中间点缀有两排银杏,不仅营造了 相对隐蔽的亚空间,而且极具有艺术观赏性,更是营造了一种静谧、宜人的“阴 角空间”。尤其是东北角的小蘑菇亭,更是欣赏美景的最佳落脚点,浉河的自然 风光及广场内的人工栽种的花木美景尽收眼底。 总之,人们对广场的环境还是比较满意的~ 1、成功之处: , 硬质铺地广场区域大,易于娱乐和集体活动的组织; , 台阶的无障碍设计具有人性化,考虑到残障人士的不便; , 卫生状况良好,气氛宁静,阳光充足; , 基本满足各年龄阶层人群的需求; , 广场西入口过渡空间处理得当; , 较好的体现了当地的文化氛围; 2、不足之处: , 座椅形式单一,数量少且布置方式欠妥; , 遮阳挡雨设施不够; , 没有设置专属停车区域; 参考文献 [1] 郑振华.城市游憩广场使用状况及优化设计研究.硕士论文.成都:西南交通大 学,2003,2-82 [2] [日]芦原义信.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34-58 [3]王富臣、钱小玲,生态 情态 形态——一个城市广场的设计解析[j].华中建筑, 2001(6),36-41 [4]许金泉.对城市广场设计的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6(6):26-49. [5]镡焰青.关于城市广场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05(21);43-46. [6]李柯,朱伟刚 关于城市休闲广场设计的几点思考,2006-10. [7] 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第一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145-148 [8].郑珉.建筑的广场.新建筑.2002(3),4-7 附录 1 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朋友: 您好,感谢您填写本调查问卷,本卷采取无记名方式,请您尽量填写真实内容,所有的问卷资料都不会对外公开,仅供研究使用。完成问卷仅占用您几分钟时间。 信阳师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1级学生 、您是: ( )附近居民 ( )附近工作者 ( )附近购物者 ( ) 高校学生 ( )外地游客;1 2、您的年龄: ( )15岁以下 ( )15—25岁 ( )26—40岁 ( )41—60岁 ( )61岁以上; 3、您来广场的主要交通工具: ( )步行 ( )公交汽车 ( )出租车 ( )自行车或电动车 4、您来广场的频率: ( )每天都来 ( )每周两三次 ( )每月两三次 ()偶尔来兴趣 5、您到广场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 )30分钟以上 ( )20—30分钟 ( )10—20分钟 ( )10分钟 以内 6、您一般停留在广场的时间:( )十几分钟 ( )半小时 ( )1小时 ( )1小时以上 ( )几乎一天 7、您来广场的时间:( )周末白天 ( )平时白天 ( )平时晚上 ( )有空就来; 8、您来这里的原因:( )休闲娱乐 ( )附近购物 ( )健身 ( )会友 ( )单位活动 ( )路过 9、您认为这里的垃圾箱数量、布局及外观是否满意()一般 ()满意 ()不满意 10、您对这里的座椅布局、整洁度及舒适度的评价:()一般 ()满意 ()不满意 11、您对这里的环境满意吗, ()空气清新、环境安静,很满意 ()空气一般、周围噪音小,较满意 ()环境一般,不太满意 12、您认为这里的公厕标识(是 、 否)明显;(是、否)干净 13、您对这里的停车区域的安排: (是、否)划有停放车辆的专属区域; 车辆停放(是、 否)安全; 对此还有什么意见: 14、您对这里还有什么意见或要求: 附录2 调查数据统计 1、 被访者的身份组成 人数 附近居民 21 附近工作者 4 高校学生 5 外地游客 1 2、 被访者年龄构成 人数 15岁以下 1 15—25岁 8 26—40岁 7 41—60岁 9 60岁以上 6 3、 被访者来广场的主要交通工具 人数 步行 15 公交汽车 4 出租车 0 自行车或电动车 12 4、 被访者来广场的频率 人数 每天都来 11 2—3次/周 10 2—3次/月 5 偶尔来兴趣 5 5、 被访者来广场所需时间 人数 30分钟以上 20 20—30分钟 6 10—20分钟 4 10分钟以内 1 6、 被访者停留广场时间 人数 十几分钟 4 半小时 8 1小时 4 1小时以上 14 几乎一天 1 7 被访者来广场的时间 人数 周末白天 14 平时白天 8 平时晚上 2 有空就来 7 8、 被访者来广场的原因 人数 休闲娱乐 19 附近购物 1 健身 5 会友 2 单位活动 1 路过 3 9、 被访者对广场设施垃圾箱数量、布局及座椅数量、布局、外观及对广场环境的态度 的态度 外观 舒适度 一般 19 22 11 满意 11 6 16 不满意 1 3 4
/
本文档为【资料天伦广场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