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特聘教授总结报告(易帆) - 期终总结报告

特聘教授总结报告(易帆) - 期终总结报告

2017-11-17 21页 doc 54KB 1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特聘教授总结报告(易帆) - 期终总结报告特聘教授总结报告(易帆) - 期终总结报告 武汉大学特聘教授 总结报告 姓 名: 易 帆 所在单位: 电子信息学院 设岗学科: 空间物理 受聘日期: 1999年3月 填表日期: 2007年6月 武汉大学人事部制 1 填 表 说 明 一.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 二.特聘教授在聘期结束前填写本表,并于结束前一个月报送设岗学科所 在学院。 三.本表内有关栏目填写不下的,可另附页。 2 一.特聘教授简况 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姓 名 易帆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57.1 院系重点实验室 地测量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
特聘教授总结报告(易帆) - 期终总结报告
特聘教授总结报告(易帆) - 期终总结报告 武汉大学特聘教授 总结报告 姓 名: 易 帆 所在单位: 电子信息学院 设岗学科: 空间物理 受聘日期: 1999年3月 填表日期: 2007年6月 武汉大学人事部制 1 填 表 说 明 一.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 二.特聘教授在聘期结束前填写本表,并于结束前一个月报送设岗学科所 在学院。 三.本表内有关栏目填写不下的,可另附页。 2 一.特聘教授简况 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姓 名 易帆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57.1 院系重点实验室 地测量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 岗位名称 空间物理学科特聘教授 起止时间 99.3-2007.3 资助经费 200万 二.聘期内的科研教学情况* 共计: 57 篇 发表 论文* 国外学术刊物 21 篇 国内学术刊物 36 篇 SCI收录 33 篇 国家最高科省部级项获国际学术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 国家发明奖 国家科学进步奖 学技术奖 奖 奖目 一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项) * 出版学术专著* 部 受资助期间,已完成或目前正在承担科研项目 12 项,总经费 1,228万元 受资助期间,到武汉大学账号的总经费 1168.8 万元 获得专利情况* 国际发明专利: 项 国内发明专利: 4 项 毕业人数:5 毕业人数:18 指导博士生 指导硕士生 在读人数:9 在读人数:3 课 程 名 称 授课对象 课时数 大气动力学 研究生 54学时/年 讲授核心课程 激光雷达在空间环境遥感探测中的应用 本科生 讲座 (16) * 仅列武汉大学具有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见后面的3.5和3.6项 ** 见后面的3.4项 3 三.聘期内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根据学科发展倾向和国家需求,并成功地研制出国内领先,探测能力和技术水准均 达到国际前沿的武汉大学系列大气激光雷达,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This reviewer is really glad to see that our colleagues in China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es in lidar research.”,JGR评审人意见)。通过Fe和Na 激光雷达的联合观测,发现偶发铁和钠层 之间的重要关系,得出它们具有相同形成机制的结论。JGR的评审人指出“Such observations and conclusions are significant and could trigger new studies in the field.”在观测中我们还发现Fe和Na层的下边界呈现普适的准重叠,被JGR的评审人称为“stunning phenomenon”。在大气探测和数值建模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工作发表在JGR(7篇),GRL(1篇),AG(4篇),JASTP(5篇)和Applied Optics (1篇)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在激光雷达技术方面申请了4项发明专利。主持研制成功“ *** 地面原理样机” ,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专家组的肯定。 受邀担任大型国际研究项目日地系统的气候与天气(CAWSES,2004-2008)的工作组成员。 主持建立了以四台大型激光雷达为主导的中高层大气遥感探测基地,带领空间物理、光学和电子技术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中青年教师,构建合理的学术梯队,形成了一个 十分活跃的“中、高层大气遥感探测和数值建模”创新团队。2006年,该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并且获批成为科技部“大气遥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这使得武汉大学能为我国的航天活动和国防工程提供环境保障,并且不断地作出具有国际影响力 的系统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我国急需的激光雷达遥感探测人才。八年来共培养五名博士和十八名硕士生毕业,其中一位博士已成为武汉大学中高层大气方面的科研骨干,另 一位博士成为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的技术骨干。 4 (请注明所有项目完成人姓名以及项目完成人排序、项目名称、项目来源、 项目经费、项目起讫时间,聘期间此项目中已到武汉大学账号经费情况。作为集体项目的学科与 基地建设经费和学校经费不能计入。本人名加黑标记。) 1999年以来负责的主要科研项目。共12项,总经费1228万元,到帐1168.8万元 中高层大气波动国家杰出青1997.1-2000.12 80 74 过程的研究 年科学基金 中高层大气的结2000.1-2000.12 教育部 30 30 构与扰动 中间层和低热层国家自然科 大气潮汐的暂态2001.1-2003.12 27 27 学基金委 结构变化 中层顶区域钠层国家自然科2002.1-2004.12 结构与变化的激33 33 学基金委 光雷达观测研究 ,程勇,黄春明,王小兵,李中国人民解松,孙斌,余长明,王古常,周军,******** 放军总装备2002.1-2005.12 380 380 张云鹏,张绍东,岳显昌,何裕部 金,万强,卢常勇,郭延龙 中高层大气结构,张绍东,岳显昌 与扰动综合观测教育部 2003.1-2003.12 10 10 何裕金 研究 ,张绍东,王敬芳,徐寄遥,中国中部地区中国家自然科岳显昌,黄春明,周军,熊东辉,高层大气结构和学基金重点2004.1-2007.12 140 126 刘进波,刘博 扰动过程研究 项目 中层顶区域铁共国家自然科2005.1-2007.12- 振荧光激光雷达40 40 学基金委 的观测研究 中层顶区域钙离国家自然科 子层的激光雷达2007.1-2009.12 48 28.8 学基金委 观测研究 ,邓晓华,张绍东,黄春教育部创新中高层大气环境明,岳显昌,何裕金,余长明,工程重大项2005.1-2006.12 40 40 监测与数值建模 周军,刘博 目培育资金 探测5-100KM高,张绍东,岳显昌,余长度范围大气温度国家科学技明,何裕金,张云鹏,刘迎杰,2006.1-2008.12 100 80 的紫外激光雷达术部(863) 曾令旗,马征征,陈亮 系统 ,邓晓华,张绍东,柯亨 玉,李松,吴雄斌,黄春明,岳长江学者和创新教育部 2007.1-2009.12 300 300 显昌,周军,何裕金,作长明,团队发展计划 张云鹏 5 (所获奖励,请注明所有获奖人排名、授奖单位、奖励名称、级别及日期; 如成果获得专利,请注明获准专利国别、类别及专利号。受资助人名加黑标记。武汉大学具有知识产权的成果,并注明武汉大学排名,如第一、第二等。) 名称:一种Na激光雷达的控制(申请号:2005 1001 9835.2) 发明人:易帆 周军 余长明 刘博 张云鹏 名称:高功率铁共振荧光激光雷达(2006 1001 9429.0) 发明人:易帆 张绍东 余长明 何裕金 张云鹏 周军 黄春明 名称:一种空对地远距离探测的星载激光测高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200610056144.4) 发明人:易帆 黄春明 李松 周军 余长明 张云鹏 张绍东 岳显昌 何裕金 名称:用于激光测距的数据采集装置及其采集流程(2006 1001 9109.5) 发明人:易帆 黄春明 李松 周军 余长明 张云鹏 张绍东 岳显昌 何裕金 这些专利申请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报上公开。 6 (请注明聘期内发表著作或论文的所有著作者姓名以及作者排序(如有通讯作者请标注)、出版或发表时间、著作论文名称、出版单位或发表刊物名称、期号及页码、 第一署名单位、是否为核心刊物/EI核心刊源/SCI刊源及影响因子。特聘教授名加黑标记。 以武汉大学名义发表的论文。) 1) *Yi Fan, Shaodong Zhang, Changming Yu, Yujin He, Xianchang Yue, Chunming Huang and Jun Zhou, 2007,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s of sporadic Fe and Na layers by two closely-colocated resonance fluorescence lidars at Wuhan (30.5oN, 114.4oE), Chin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839), 112(D04303), doi: 10.1029/2006JD007413. 2) *Zhang, S. D., and F. Yi 2007, Latitudi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inertial gravity wave activity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over central Chin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2, D05109, doi:10.1029/2006JD007487. 3) *Zhang Shaodong, Yi Fan, 2004a, A numerical study on global study on global propagations and amplitude growths of large scale gravity wave packet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839), 109(D07106), doi:10.1029/ 2004JD004822. 4) *Zhang Shaodong, Yi Fan, 2004b, A numerical study on the propagation and evolution of resonant interacting gravity wav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839), 109(D24107), doi: 10.1029/ 2003JD004429. 5) *Zhang Shaodong, Yi Fan, 2002, A numerical study of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ravity-wave packets propagating in a dissipative atmospher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839), 107(D14): ACL 14-1, DOI 10.1029/2001JD000864. 6) Zhang Shao Dong, Yi Fan, 1999, A numerical study of nonlinear propagation of a gravity-wave-packet in compressible atmospher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839), 104(D12): 14261-14270. 7) *Huang Kaiming, Zhang Shaodong, and Yi Fan, 2007, A numerical study on the nonresonant interaction of gravity waves in a compressible atmospher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in press. 8) *Yi Fan, Zhang Shaodong, Zeng Haijian, He Yujin, Yue Xianchang, Liu Jingbo, Lv Hongfang, Xiong Donghui, o o2002, Lidar observation of sporadic Na layers over Wuhan (30.5N, 114.4 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378), 29(9): 59-1~59-4. 9) *Liu, Bo, Fan Yi and Changming Yu, 2005, Methods for optical adjustment in lidar systems, Applied Optics, 44(8), 1480-1484 10) Huang Chunming, Zhang Shaodong, Yi Fan, 2006, A numerical study on short-term variability of the migrating semidiurnal tide arising from nonlinearity, Annales Geophysicae, 24, 3241-3256. 11) *Zhang Shaodong, Huang Chunming and Yi Fan, 2006, Radiosonde observations of vertical wavenumber spectra for gravity waves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over central China, Annales Geophysicae, 24, 3257-3265. 12) Zhang Shaodong, Yi Fan, 2005, A statistical study of gravity waves from radiosonde observations at Wuhan oo(30N,114E) China, Annales Geophysicae (1.610), 23(3): 665–673, times cited :5. 13) Zhang ShaoDong, Yi Fan, WANG Jingfang, 2000, The nonlinear effect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vity-wave packets: dispersion and polarization relations,Annales Geophysicae (1.610),18(10): 1316-1324. 14) Huang Chunming, Zhang Shaodong, Yi Fan, 2007, A nume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nonlinear interactions on the amplitude of the migrating semidiurnal tid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doi:10.1016/j.jastp.2006.10.008 ,69(6),631-648 15) Liu RQ, Lu D, Yi F, 2006, Quadratic nonlinear interactions between atmospheric tides in the mid-latitude winter lower thermospher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68 (11): 1245-1259. 16) Zhang Shaodong, Yi Fan, Hu Xiong, 2004, MF radar observation of mean wind and tides of winter mesopause oo(80 –98 km) region over Wuhan (30N,114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1.517), 66(1): 15-25. 17) Yi Fan., 2001, Short-term variability and temporary structures of tides and mean wind in the polar summer mesospher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1.517), 63(7):749-757. 18) Yi Fan, 1999, Resonant interactions between propagating gravity wave packets,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1.517), 61(8): 675-691. 19) Li Wei, Yi Fan, 2007, Characteristics of inertia-gravity waves around jet stream from radiosonde observations in Wuhan (30.5?N, 114.4?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doi:10.1016/j.jastp.2007.01.004. 20) Huang Chunming, Zhang Shaodong, Yi Fan, 2007, A numerical study on amplitud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rdiurnal excited by nonlinea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iurnal and semidiurnal tides. Earth Planet and Space, 59, 183-191. 21) Huang Chunming, Zhang Shaodong, Yi Fan, 2005, A numerical study on nonlinear propagation and short-term variability of the migrating diurnal and semidiurnal tides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0.683), 50(17),1940-1948. 22) Yue X., Yi F., *Liu Y, Li Fang, 2005, Numerical study of the propagation of small amplitude atmospheric gravity wav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0.683), 50 (13), 1381-1385. 23) Liu Jinbo, Yi Fan, 2004, Sodium resonance lidar observations during 2001 Leonid meteor shower over Wuh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0.683),48(22):2380-2383. 24) Wu S., Yi Fan, 2002, Behavior of gravity waves with limited amplitude in the vicinity of critical layer,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0.683), 47(18):1547- 1550. 25) Yue X., Yi F., 2005, Propagation of gravity wave packet near critical level, Science in China (E) (0.331), 48 (5), 538-555. 26) Liu Renqiang, Yi Fan, 2003, Resonant nonlinear interactions between atmospheric waves in the polar Summer 7 mesopause region, Science in China (G), 46(4):405-416. 27) Wu Shaoping, Yi Fan, 2002,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nonlinear propagation of gravity wave packet in three-dimension compressible atmosphere, Science in China (E) (0.331), 45(3):303-313. 28) Huang KM, Zhang SD, Yi F,2007, A numerical study on gravity wave excited through nonresonant interaction,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Chinese Edition, 50 (1): 24-33. 29) Lu HF, Yi F,2006, Gravity wave characteristics observed by lidar and radiosonde in Wuhan,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Chinese Edition, 49 (6): 1582-1587. 30) Zhang Shaodong, Yi Fan, Wang Jingfan, Xiong Donghui, 2001, A numerical study on saturation mechanism of gravity wave in mesosphere,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Chinese Edition (0.563),44(4): 454-460 31) Li Jun, Zhang Shaodong and Yi Fan,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gravity waves propagating in the mesospheric thermal duct,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Chinese Edition., 2007 in press. 32) Li Wei, Yi Fan, The initial results of intensive Radiosonde observation over Wuhan,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Chinese Edition., 2007 in press. 33) Liu B, Zhou J, Yi F, 2006, Detection of the middle and the upper atmosphere over wuhan with a Fe fluorescence/Boltzmann temperature lidar, Journal of the Korean Physical Society, 49 (1): 327-330. 等57篇论文。 8 四.聘期内 主要填写以下内容(不超过4000字): 1.聘期内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岗位工作目标和任务情况(包括科研、教学、学科建设等); 2.聘期内取得的重要成果的内容、意义和前景,并着重说明其突破和创新之处; 3.对比岗位目标和预期计划,说明完成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学院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和武汉大学中、高层大气研 究组的同事们经过八年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空间物理学科特聘教授岗位的各项工作任务。通过自主设计和研发,建立了一个代表当今国际前沿水平的大型激光雷达大气 探测平台(包括四台不同功能的大型激光雷达系统),申报了四项发明专利。完成了总装预研项目***地面原理样机的研制,为我国的国防做出了贡献。在大气结构和动 力学以及大气金属层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发表SCI论文33篇(其中国外SCI 21篇)。作为负责人,八年来完成和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共12项,争取的经费1168.8万元(到达武汉大学帐号)。作为学术带头人,带领空间物理、光学和电子技术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中青年教师,形成了一个十分活跃的“中、高层大气遥 感探测和数值建模”创新团队。2006年,该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以激光雷达大 气探测平台为核心,负责组织申报了科技部国家野外站,2007年获批成为科技部“大气遥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八年来共培养五名博士和十八名硕士生毕业,其 中一位博士已成为武汉大学中高层大气方面的科研骨干,另一位博士成为中科院安徽 光机所的技术骨干。聘期内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岗位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具体情况如下: 中、高层大气科学乃至整个空间物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空间探测技术 的发展。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能力的限制,我国的空间探测技术特别是传感器技术在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落后于发达国家。缺乏可靠能用的中、高层大气的大型探测设备, 缺乏足够的第一手观测数据, 严重地限制了我国空间物理学科的发展。根据这一状况 并且注意到激光雷达是当前国际上发展很快应用面很宽的遥感探测技术,我的研究工作就围绕着激光雷达的研制展开。 在研制工作开始时(1999年)我们没有激光雷达技术方面的相关经验,只能通过 调研和学习进入这个新的领域。在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研之后,我们以技术上比较成 熟,国内其它单位已研制成功的钠激光雷达作为我们的起步。我自主完成了钠激光雷达的系统设计,器件选型和钠密度反演方法预研等关键的基础工作。在今天来看,这 台钠激光雷达接收和光电转换系统独特的设计所具备的各种优点,如低损耗高效 率、可扩展性和鲁棒性为我们后来激光雷达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平台。 2001 年3月我们成功研制出探测能力位居国际主流水平的钠荧光/瑞利激光雷达,探-3测精度(阈值)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钠原子/cm)。利用我们的钠激光雷达的观测 数据,我们对武汉上空中层顶偶发钠层的结构和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工作发表在 2002年的《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Yi et al.,2002],表明我们自主研 9 制的激光雷达已经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了肯定:“This is significant and has an important bearing on theories of 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evolution of these layers. These results are important and should be published to help push the groups that are working towards resolving this problem.” 钠激光雷达技术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例如钠导星,可用作自适应系统的远距信标光源, 作为参考光补偿大气湍流引起的相位变化,这对于强激光武器的实用化十分重要)。 作为示踪元素,钠原子还可反映中层顶区域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我们的钠激光雷达已 投入日常观测,积累了1000 多小时的观测数据,这是目前我国最大的Na激光雷达探测数据库。它为我国掌握钠导星技术实现空间目标的光学识别提供了初步的观测基 础。 随着我们对激光雷达技术理解的深入,我开始设计并着手研制国内还是空白的铁 激光雷达系统。2003 年12月成功地研制出。它是一台紫外激光雷达,可观测80 -110 km高度范围的铁原子密度,也可测量30 -80 km高度范围大气的密度和温度。由于技术上的复杂性,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的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和Cornell University (Arecibo) 拥有能进行常规观测的铁共振荧光激光雷达。武汉大学铁荧光激光雷达是世界上第三台能进行常规 观测的铁共振荧光激光雷达,其主要技术指标(功率孔径积)排位世界第二,探测阈-3值达到25铁原子/cm,超过了美国Cornell University的铁荧光激光雷达。这使得我 们可以获取高信噪比并且可靠的观测数据。利用我们自主研发的钠和铁荧光激光雷 达,在武汉大学校园内进行了中层顶Fe 层和Na 层的共体积联合观测,获得了两个重 要的发现:(1)偶发Fe 和偶发Na 层在相同高度上同时形成,说明它们来自相同的产 生机制,这与过去Fe和Na激光雷达独立观测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2)正常Fe 和Na 层的下边界持续准重叠,表明下边界受相同和普适的过程所控制。这些观测结果触及了 当前金属层研究的核心问题,即“源和汇”的问题。该工作已发表在2007年2月《Journal Geophysical Research》[Yi et al., 2007]上。该刊物的评审人给出了这样评价:“ ”;“ ”( )。对于我们自主研制的Fe和Na激光雷达系统,《Journal Geophysical Research》的评审人也给予了充分 的肯定: “ ”( )。 中层顶大气主要由稀薄的中性气体组成,因而长期以来,中层顶区域(80-100km)温度的测量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2004 年,继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和康乃尔大学 之后,我们成功实现了利用铁激光雷达进行的玻尔兹曼中层顶测温,在我国首次获得 了80-100 km中层顶区域大气温度剖面。这一技术对于我们了解中层顶区域的空间环 境特征,解释许多奇异的中层顶现象都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通过教育部“985工程”的经费支持,我们在距原铁激光雷达25米附近的实验室建成了另一台铁激光雷 达,该雷达和原铁激光雷达进行双波长同步操作构成了铁玻尔兹曼测温激光雷达系 10 统,实现了80-100 km中层顶区域温度的测量。 。由于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国防、航天、气象、环境科学和空间物理等领域的重要性,它已得到了国家科技部“863计划”新型遥感器技术专题的支持(2006AA12Z147),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中层顶区域的金属层存在中性和荷电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的关系对理解金 属层的维持和变化,辨明偶发层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中性金属层的定量特征和变化 的信息来自共振荧光激光雷达的探测结果,而离子金属层的知识主要来自火箭搭载的 质谱仪的测量。由于极其高昂的费用,火箭探测结果迄今为止相当稀少。在现有工作 的基础上,利用掌握的激光调谐技术和高精度稳频技术,o。这对于揭示中低纬边界上(30N)钙离子层的结构和变化,+增进对中层顶区域的化学特别是离子化学过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利用Ca+可反映低电离层电子浓度的观测事实,通过高精度高分辨率Ca 测量,推测偶发E层的精细结构和短期变化特征。随着钙原子/钙离子激光雷达的研制成功, 气溶胶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在地球大气中属于含量很少的一种成 分,但它与区域或全球的气候变化以及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和烟雾的形成 密切相关,在许多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7年,我们采用一台口径为0.4m的小型望远镜,成功地 ,它容许我们探测 3-55 km大气密度与温度以及 3-30 km 气溶胶消光系数和后向散射比。这对于研究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密切的低层大气状态,研究低层大气与中高 层大气的耦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这台激光雷达也投入了日常观测。 利用掌握的激光雷达技术,我还主持承担了一项重要的国防预研项目,“***地面原理样机的研制”。它已研制成功,2006年通过总装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意见为: ***地面 组合我们的铁激光雷达和拉曼激光雷达进行联合观测,我们还实现了5-100 km大气温度的同时观测(亚洲首次,见下图),这对于研究整个大气层的结构和扰动提 供了观测基础。 11 武汉大学激光雷达观测的5-100 km 大气温度剖面 我们还,它有效可靠,解决了激 光雷达整机联调过程中的难题,该工作发表在2005年《Applied Optics》上[Liu,Yi and Yu,2005]。我们在激光雷达技术方面的成果申报4项国家专利,目前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公报上公开。 参与了武汉大学中、高层大气实验室的数值模拟研究,与年轻教师合作在该领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创性工作。1999 年我们建立了一个中、高层大气的二维全非 线性数值模型,该论文发表在《》[Zhang and Yi,1999],受到国际同行的肯定。 三维全球大气的非线性数值建模,一直是大气和空间领域科学家努力的方向。但 是由于三维全球问题的复杂性,国际上在该研究方向的进展一直很缓慢。采用FICE格式,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球坐标系下中、高层大气的三维全非线性数值模型。这 一工作已发表在2004年《》[Zhang and Yi, 2004]上。国际同行评价该工作为“与二维模式相比,有质的飞跃”;“该模式如果能有效工 作,作者将能在大气波传播和破碎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组织了北京、恩施、宜昌、武汉和海口等站点常规无线电探空仪的观测资料, 开展了加密无线电探空。对这些地区上空低层大气重力波垂直波数谱以及惯性重力波 基本参量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结果对于弄清对流层与平流层的扰动特征和源机制具 有重要意义。这部分研究结果已分别发表在2007年的《Annales Geophysicae》[Zhang et al., 2006],《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Zhang and Yi, 2007]以及《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Li and Yi,2007]上。 12 新开设了一门研究生课程《中、高层大气动力学》。这门课程涉及不同学科的大量内容,并且国内并没有合适的现成教材。查阅了数十本国内外相关书籍,编写教材, 并将该领域近年来国际上的最新进展融入授课内容中。我还以讲座的形式向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空间物理的学科前沿。 通过科学研究的牵引,八年来共培养五名博士和十八名硕士生毕业,其中一位博 士已成为武汉大学中高层大气方面的科研骨干,另一位博士成为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的 技术骨干。负责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中、高层大气遥感探测和数值建 模”创新团队。2006年,该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 主持建立了以四台大型激光雷达为主导的武汉大学中、高层大气遥感探测基地,这四台激光雷达探测参量的多样性、高的探测精度以及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多金属 共体积同时测量能力使得武汉大学能为我国的航天活动和国防工程提供环境保障,并 且不断地做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系统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我国急需的激光雷达遥感 探测人才。将光学、电子技术和空间物理进行真正的交叉融合是本人近年来所努力的 方向,我带领这三种不同学科背景的中青年教师,形成了一个十分活跃的大气遥感探 测和研究群体,2007年获批准成为科技部“大气遥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积极参与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学科建设。对于武汉大学“211工程”的VHF雷达建设项目,我协助完成了雷达结构框架和技术指标的确定,在雷达的科学与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雷达建设出现困难时,积极协助学院领导和职能部 门寻求完成雷达建设的新途径。对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科和教育部地球空间环境和大 地测量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聘教授的岗位目标已实现,预期计划已完成。 特聘教授签字: 2007 年6 月 5 日 13 五.同行专家评审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六. 学院教授委员会评审意见 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七.学院党政联席会意见 领导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14
/
本文档为【特聘教授总结报告(易帆) - 期终总结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