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某实验楼设计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某实验楼设计

2017-12-29 50页 doc 185KB 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0122

暂无简介

举报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某实验楼设计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某实验楼设计 届毕业设计(论文) 长沙市第二中学综合实验楼设计 2012年5 月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长沙市第二中学综合实验楼设计 教 学 部:包装与土木工程教学部 专 业:土木工程 2012年 5月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 本设计是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某实验楼设计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某实验楼设计 届毕业设计(论文) 长沙市第二中学综合实验楼设计 2012年5 月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长沙市第二中学综合实验楼设计 教 学 部:包装与土木工程教学部 专 业:土木工程 2012年 5月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 本设计是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制图》( GB/T 50105-2001),并按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且基于AutoCAD、天正建筑、PKPM等专业软件完成的。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三大部分。设计成果主要包括建筑方案的确定、建筑平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结构平面布置及选型、框架结构的计算、基础和楼梯的计算、施工进度的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确定,手工绘制的一榀框架和基础的结构施工图,电脑绘制的建筑施工图、平法结构施工图、基础和楼梯施工详图、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图、施工组织设计总平面图等。按照结构计算过程及毕业设计文本格式要求编制了结构计算书。设计深度和广度达到了《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设计建筑功能齐全,结构安全、合理,施工布置及进度安排合理。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内力计算,配筋计算 I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This design was accomplished according to the "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 (GB50010-2002), "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 " (GB50101-2001), " 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foundation " (GB5007-2002) , "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GB50009-2002) , “Standard for structural drawings”(GB/T 5105-2001),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the “book of design task”, and by means of use of the professional design software such as the AutoCAD2004,TC7.0、 PKPM2005 etc. The contents of design include the design of architecture,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schedule. The main results of design contain the architectural program determined, the architectural plane design, the architectural elevation design, the structural layout selection, the artificial calculation of a frame structure and artificial calculation of a foundation and a stairs,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formulated, design of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 the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drawings done by hand for a frame and a foundation, the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drawings and the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drawings and the detail drawings of construction and drawings of network plans of construction and the total plane drawing of constructional organization design by means of computer. the “calculation book” was drawn up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ext format . The degree of depth and scope of design m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book of design task”. This building finished possesses completely architectural function, saf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The scene arrangement and time schedule of construction is reasonable too.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Design of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Calculate of internal force , Calculate of reinforcements II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 第1章 绪论 ???????????????????????????????????????????????????????????????????????????????????????????????????????????????????? 1 1.1 工程名称 ???????????????????????????????????????????????????????????????????????????????????????????????????????????????? 1 1.2 工程概况 ???????????????????????????????????????????????????????????????????????????????????????????????????????????????? 1 1.3 工程地质情况 ???????????????????????????????????????????????????????????????????????????????????????????????????????? 1 1.4 荷载 ???????????????????????????????????????????????????????????????????????????????????????????????????????????????????????? 1 1.5 抗震设防烈度 ???????????????????????????????????????????????????????????????????????????????????????????????????????? 1 1.6 材料强度等级 ???????????????????????????????????????????????????????????????????????????????????????????????????????? 1 1.7 参考图集及规范 ???????????????????????????????????????????????????????????????????????????????????????????????????? 1 第2章 结构选型 ??????????????????????????????????????????????????????????????????????????????????????????????????????????? 2 2.1 结构体系选型 ???????????????????????????????????????????????????????????????????????????????????????????????????????? 2 2.2 其它结构选型 ???????????????????????????????????????????????????????????????????????????????????????????????????????? 2 第3章 结构平面布置 ?????????????????????????????????????????????????????????????????????????????????????????????????? 3 第4章 截面尺寸估算 ?????????????????????????????????????????????????????????????????????????????????????????????????? 4 4.1 计算单元的选取 ???????????????????????????????????????????????????????????????????????????????????????????????????? 4 4.2 梁截面尺寸估算 ???????????????????????????????????????????????????????????????????????????????????????????????????? 4 4.3 柱截面尺寸估算 ???????????????????????????????????????????????????????????????????????????????????????????????????? 5 第5章 荷载计算 ??????????????????????????????????????????????????????????????????????????????????????????????????????????? 5 5.1 楼面恒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 6 5.2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的取值 ???????????????????????????????????????????????????????????????????????????????????? 8 5.3 竖向荷载下的框架受荷总图 ???????????????????????????????????????????????????????????????????????????????? 8 5.3.1框架梁受荷计算 ????????????????????????????????????????????????????????????????????????????????????????????? 8 5.3.2框架柱受荷计算 ????????????????????????????????????????????????????????????????????????????????????????????? 9 5.4 横向风荷载计算 ?????????????????????????????????????????????????????????????????????????????????????????????????? 12 第6章 梁柱线刚度计算 ??????????????????????????????????????????????????????????????????????????????????????????? 12 6.1 框架柱线刚度的计算 ?????????????????????????????????????????????????????????????????????????????????????????? 13 6.2 框架梁线刚度的计算 ?????????????????????????????????????????????????????????????????????????????????????????? 13 第7章 框架的侧移验算 ??????????????????????????????????????????????????????????????????????????????????????????? 15 7.1 框架各柱侧移刚度D的计算 ?????????????????????????????????????????????????????????????????????????????? 15 III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7.2 框架侧移验算 ?????????????????????????????????????????????????????????????????????????????????????????????????????? 16 第8章 11.3.2 初选基地尺寸 ?????????????????????????????????????????????????????????????????????????????????????????? 67 11.3.3 几何数据及材料特性 ?????????????????????????????????????????????????????????????????????????????? 67 11.3.4 荷载 数据 ?????????????????????????????????????????????????????????????????????????????????????????????????? 67 1.3.5 修正地基承载力 ???????????????????????????????????????????????????????????????????????????????????????? 68 1.3.6 基础抗冲切验算 ???????????????????????????????????????????????????????????????????????????????????????? 68 1.3.7 基础局部受压验算 ???????????????????????????????????????????????????????????????????????????????????? 69 1.3.8 受弯计算结果 ???????????????????????????????????????????????????????????????????????????????????????????? 69 IV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3.9 施工配筋图 ???????????????????????????????????????????????????????????????????????????????????????????????? 71 第12章 楼梯的设计 ????????????????????????????????????????????????????????????????????????????????? 72 12.1 荷载计算 ???????????????????????????????????????????????????????????????????????????????????????????????????????????? 72 12.2 13.2.1 工程资料 ?????????????????????????????????????????????????????????????????????????????????????????????????? 75 13.2.2 水 文地质条件 ?????????????????????????????????????????????????????????????????????????????????????????? 75 13.2.3 工程施工条 件及特点 ?????????????????????????????????????????????????????????????????????????????? 76 13.3 施工总体部 署 ???????????????????????????????????????????????????????????????????????????????????????????????????? 76 13.3.1 施工工 期 ?????????????????????????????????????????????????????????????????????????????????????????????????? 76 13.3.2 施工顺 序 ?????????????????????????????????????????????????????????????????????????????????????????????????? 76 13.4 施工准 备 ???????????????????????????????????????????????????????????????????????????????????????????????????????????? 78 13.4.1 技术准 备 ?????????????????????????????????????????????????????????????????????????????????????????????????? 78 13.4.2 生产准 备 ?????????????????????????????????????????????????????????????????????????????????????????????????? 79 13.4.3 劳动力准 备 ?????????????????????????????????????????????????????????????????????????????????????????????? 79 13.5 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 施 ???????????????????????????????????????????????????????????????????????????????? 79 13.5.1 土方工程施工方 法 ?????????????????????????????????????????????????????????????????????????????????? 79 13.5.2 钢筋工程施工方 法 ?????????????????????????????????????????????????????????????????????????????????? 80 13.5.3 焊接工程施工方 法 ?????????????????????????????????????????????????????????????????????????????????? 82 13.5.4 模板工程施工方 法 ?????????????????????????????????????????????????????????????????????????????????? 83 13.5.5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 法 ?????????????????????????????????????????????????????????????????????????????? 84 13.5.6 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方 案 ?????????????????????????????????????????????????????????????????????????? 85 13.5.7 装饰工程施工技术方 案 ?????????????????????????????????????????????????????????????????????????? 87 13.5.8 铝合金窗施工方 法 ?????????????????????????????????????????????????????????????????????????????????? 90 13.5.9 施工测量方 法 ?????????????????????????????????????????????????????????????????????????????????????????? 91 13.6 施工进度计 划 ???????????????????????????????????????????????????????????????????????????????????????????????????? 92 13.6.1 工程量的计 算 ?????????????????????????????????????????????????????????????????????????????????????????? 92 13.6.1.1基础工 程 ??????????????????????????????????????????????????????????????????????????????????????????????? 92 13.6.1.2主体工 程 ??????????????????????????????????????????????????????????????????????????????????????????????? 93 13.6.1.3装饰工 程 ??????????????????????????????????????????????????????????????????????????????????????????????? 95 V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3.6.2 分项工程持续时间的计算 ?????????????????????????????????????????????????????????????????????? 97 13.7 资源计 划 ?????????????????????????????????????????????????????????????????????????????????????????????????????????? 103 13.7.1 机械设备 配备计划 ???????????????????????????????????????????????????????????????????????????????? 103 13.7.2 施工计量器具 的投入 ???????????????????????????????????????????????????????????????????????????? 104 13.7.3 劳动力计划 ???????????????????????????????????????????????????????????????????????????????????????????? 104 13.7.4 材料采购及质量管理 ???????????????????????????????????????????????????????????????????????????? 105 13.8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 105 13.8.1 设计依据 ???????????????????????????????????????????????????????????????????????????????????????????????? 105 13.8.2 设计原则 ???????????????????????????????????????????????????????????????????????????????????????????????? 106 13.8.3 设计步骤 ???????????????????????????????????????????????????????????????????????????????????????????????? 106 13.8.4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 106 13.8.5 总平面管理 ???????????????????????????????????????????????????????????????????????????????????????????? 107 13.9 技术组织措施 ?????????????????????????????????????????????????????????????????????????????????????????????????? 108 13.9.1 技术措施 ???????????????????????????????????????????????????????????????????????????????????????????????? 108 13.9.2 保证工程质量措施 ???????????????????????????????????????????????????????????????????????????????? 109 13.9.3 安全措施 ???????????????????????????????????????????????????????????????????????????????????????????????? 112 13.9.4 文明施工措施 ???????????????????????????????????????????????????????????????????????????????????????? 113 13.9.5 降低成本措施 ???????????????????????????????????????????????????????????????????????????????????????? 116 结 论 ????????????????????????????????????????????????????????????????????????????????????????????????????????????????????????????????? 117 参考文 献 ??????????????????????????????????????????????????????????????????????????????????????????????????????????????????????? 118 致 谢 ????????????????????????????????????????????????????????????????????????????????????????????????????????????????????????????????? 119 VI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 绪论 1.1 工程名称 长沙市第二中学综合实验楼设计 1.2 工程概况 该商业办公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总建筑面积为4100m2主体五层,各层层 高为3.6m,建筑总高度16.7m,高差为0.45m。 1.3 工程地质情况 地基土由上至下依次为:填土、粘土、粉质粘土、砂砾组成,各层的分布状况为: ?0.000m,,0.600m为杂填土 ,0.600m,,0.900m为粘土 f,180kN/m2 ,0.900m,,1.500m为粉质粘土,f,210kN/m2 ,1.500m,,2.000m为砂砾, f,250kN/m2 ,2.300m以下 为圆砾, f,300kN/m2 1.4 荷载 基本风压W0=0.30kN/m2;基本雪压S0=0.35kN/m2,场地类别为?类,结构正常使用 环境类别为二(a),楼面活荷载(楼面、办公室为2.0kN/m2,走廊为2.5kN/m2),上人屋面 活载为2.0 kN/m2 。 1.5 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不做抗震计算,按四级抗震构造设防。 1.6 材料强度等级 砼等级C30,纵向受力主筋HRB335级,箍筋HPB235级。 1.7参考图集及规范 《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平面整体平法表示法》( 03G101—1) 《抗震结构设计规范》 ( 03G101—1) 98ZJ-中南标2002版 - 1 -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2章 结构选型 2.1 结构体系选型 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横向承重框架)体系。 2.2 其它结构选型 (1) 屋面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屋盖,刚柔性相结合的屋面,板厚120mm。 (2) 楼面结构:全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板厚120mm。 (3) 楼梯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式楼梯。 (4) 过梁:采用预制混凝土过梁。 (5) 基础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梁。 (6) 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8) 天沟:采用现浇天沟。 - 2 - 第3章 结构平面布置 结构布置及一榀计算框架的选取位置如图3.1所示。 图3.1 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1:100 - 3 - 第4章 截面尺寸估算 4.1 计算单元的选取 图4.1 标准层建筑平面图(局部) 4.2 梁截面尺寸估算 由《混凝土结构设计》[1] 知,梁宽不小于200mm,梁高不大于4倍梁宽,梁净垮不小于4倍梁高。一般情况下,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hb (1/8,1/18)l0 (4.1) bb (1/2,1/4)hb (4.2) 式中 l0--梁的计算跨度; hb--梁的截面高度; bb--梁的截面宽度。 据此选取粱截面:边框架梁:300mm?750mm 。(图中轴线编号F,C,B,A在下图中改为1,2,3,4) - 4 - 4.3 柱截面尺寸估算 根据规范,柱截面宽b不小于250mm,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bc (1/12~1/18)Hi (4.3) hc (1,2)bc (4.4) 式中 Hi--第i层层高; bc--柱的截面宽度; hc--柱的截面高度。 由上可知,该框架柱均采用400?400 mm2,选用C30混凝土(底层柱采用C35混凝土)。 - 5 - 第5章 荷载计算 5.1 楼面恒载标准值的计算 (1)屋面: 防水层(刚性)30mm厚C20细石混凝土防水: 1.00 kN/m2 防水 层(柔性)三毡四油铺小石子: 0.40 kN/m2 找平层:15mm 厚水泥砂浆: 0.015m?20 kN/m3=0.30 kN/m2 找坡层:65mm厚水泥石 灰焦渣砂浆2%找平 0.065m?14 kN/m3=0.91 kN/m2 找平层:15mm厚水泥砂浆: 0.015m?20 kN/m3=0.30 kN/m2 保温层:80mm厚矿渣水泥: 0.08m?14.5kN/m3=1.16kN/m2 结构层:12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2m?25.0kN/m3=3.00kN/m2 抺灰层:10mm厚混合砂浆: 0.01m?17.0kN/m3=0.17kN/m2 合计: 7.24 kN/m2 (2)标准层楼面: 大理石面层水泥砂浆擦缝 30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撒2厚素水泥 1.16kN/m2 水泥浆 结合层一道 结构层:12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2m?25.0kN/m3=3.00kN/m2 抺灰层: 10mm厚混合砂浆: 0.01m?17.0kN/m3=0.17kN/m2 合计: 4.33kN/m2 (3)各层走廊楼面 水磨石地面:10?厚面层 20?水泥砂浆打底 0.65 kN/m2 素 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道 结构层:12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2m?25.0kN/m3=3.00kN/m2 抺灰层: 10mm厚混合砂浆: 0.01m?17.0kN/m3=0.17kN/m2 合计: 3.82kN/m2 (4)各层梁自重 300mm?750mm 梁自重 : 25.0kN/m3 ?0.3m ?(0.75m-0.12m)=4.70kN/m 抺灰 层:10mm厚混合砂浆: 0.01m?[(0.75m-0.12m) ?2+0.25m] ?17.0kN/m3=0.27kN/m - 6 - 合计: 4.97kN/m 300mm?300mm : 25.0kN/m3 ?0.2m ?(0.30m-0.12m)=0.9kN/m 抺灰 层:10mm厚混合砂浆: 0.01m?[(0.30m-0.12m) ?2+0.25m] ?17.0kN/m=0.1kN/m 合计: 1.00kN/m (5)各层柱自重 400mm?400mm : 25.0kN/m3 ?0.4m ?0.4m=4.00kN/m 抺灰 层:10mm厚混合砂浆: 0.01m?0.4m?4?17.0kN/m3=0.27kN/m 合计: 4.27kN/m (6)外纵墙自重 标准层 墙线荷(含墙): {[(3.6m-0.75m)?(5.7m-0.4m)-(2.85m?1.8m)]?0.24 ?16.9 kN/m3+(2.85m?1.8m)?0.35 kN/m2}/5.7m=3.75kN/m 瓷砖贴面: [(5.7m?3.6m-2.85m?1.8m)?0.5kN/m2]/5.7m=1.35kN/m 水泥粉刷 [(5.7m?3.6m-2.85m?1.8m)?0.36kN/m2]/5.7m=0.97kN/m 合计: 6.07kN/m 底层 墙线荷(含墙): {[(4.55m-0.5m)?(5.7m-0.4m)-(2.85m?1.8m)]?0.2? 16.9 kN/m3+(2.85m?1.8m)?0.35 kN/m2}/5.7m=10.67kN/m 瓷砖贴面: [(5.7m?4.55m-2.85m?1.8m)?0.5kN/m2]/5.7m=1.83kN/m 水泥粉刷 [(5.7m?4.55m-2.8m?1.8m)?0.36kN/m2]/5.7m=1.31kN/m 合计: 13.81kN/m (7) (3.6m-0.75m)?0.2m?16.9 kN/m3=9.63 kN/m 水泥粉刷 3.6m ?0.36 kN/m2?2=2.59 kN/m 合计: 12.22kN/m 底层 墙体线荷(含墙): (4.55m-0.75m)?0.2m?16.9 kN/m3=12.84 kN/m 水泥粉 刷 4.55m ?0.36 kN/m2?2=3.28 kN/m 合计: 16.12kN/m 3 - 7 - 5.2 楼面活载标准值的取值 屋面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GB50009-2001)查得: 上人屋面: 2.0 kN/m2 楼面:办公室:2.0 kN/m2 走廊: 2.5 kN/m2 5.3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 5.3.1 框架梁受荷计算 WB1 和 LB1 :l1/l2 5.2/4.2 1.23 2.0,按双向板计算; WB2 和 LB2 :l1/l2 8.4/2.2 3.82 3.0,按单向板计算。 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荷载的传递示意图见图5.1。 图5.1 板荷载传递示意图 2.85m/8.8m 0.32 (1)屋面板传荷载: (1,2 2, 3) 1,2 0.322,0.323 0.77 (一)?-?轴间框架梁 (按双向板计算) 恒载:7.24kN/m2 2.85m 0.77 2 31.78kN/m 活载:2.0kN/m2 2.85m 0.77 2 8.78kN/m - 8 - (2)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4.33kN/m2 2.85m 0.77 2 16.77kN/m 活载:2.0kN/m2 2.85m 0.77 2 8.78kN/m (3)屋面梁荷载: 梁自重:4.97kN/m 活载=板传荷载=8.78kN/m (4)楼面梁荷载: 恒载=梁自重+ 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4.97kN/m,31.78kN/m 36.75kN/m 5.3.2 框架柱受荷计算 (1)?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顶层柱 女儿墙自重(做法:墙高1300mm,100mm的混凝土压顶): 330.2m 1.3m 18kN/m,25kN/m 0.1m 0.2m,(1.2m,0.2m) 0.5kN/m3,1.4m 0.36kN/m 5.6k N/m顶层柱恒载(女儿墙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 2 55 .60kN/m 5.7m 2,4.7kN/m (5.7m,0.4m),7.24kN/m2 2.85m 5.7m 142.44kN8 顶层柱活载(板传活载): 52.0kN/m2 2.1m 5.7m 15.0kN 8 标准层 标准层柱恒载(墙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 59.78kN/m (5.7m,0.4m),2.55kN/m (5.7m,0.4m),4.33kN/m2 2.85m 5.7m 8 71.01kN标准层柱活载(板传活载): 52.0kN/m2 2.1m 5.7m 15.0kN 8(2)?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顶层柱 - 9 - 顶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54.97kN/m (5.7m,0.4m),8.78kN/m2 2.85m 5.7m,8.78kN/m2 2.4m 2.85m 8 181.48kN顶层柱活载(板传活载): ??跨布活载时: 52.0kN/m2 2.85m 5.7m 20.31kN 8??跨布活载时: 2.0kN/m2 2.4m 5.7m/2 13.68kN 标准层 标准层柱恒载(墙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 513.07kN/m (5.7m,0.4m),4.97kN/m (5.7m,0.4m),8.78kN/m2 2.85m 5.7m 8 ,3.82kN/m2 1.2m 5.7m :210标准层柱活载(板传活载) .88kN ??跨布活载时: 52.0kN/m2 2.85m 5.7m 20.31kN 8??跨布活载时: 2.5kN/m2 2.4m 5.7m/2 17.1kN (3)?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顶层柱 女儿墙自重:5.60kN/m 天沟自重(现浇天沟) 25kN/m3 [0.6m,(0.25m,0.08m)] 0.08m,(0.6m,0.25m) (0.5kN/m2,0.36kN/m2) 2.27kN/m 顶层柱恒载(女儿墙及天沟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 5 (5.60kN/m,2.27kN/m) 5.7m 2,4.97kN/m (5.7m,0.4m),2.0kN/m2 2.1m 5.7m8 131.02kN 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荷总图如图5.2所示(图中数值均为标准值)。 载作用下的受荷总图如图5.2所示(图中数值均为标准值)。 - 10 - 图5.2 框架竖向受荷总图 (梁上均布荷载单位为kN/m,梁端集中力单位为kN) - 11 - 5.4 横向风荷载计算 [1] wz z s zw0 由《混凝土结构设计》查得:风荷载标准值:(5.1) w0---基本风压值,kN/m2,是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离地10m高统计所得的 5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为标准确定的风压值;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s---风荷载体型系数; 。 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 hi---下层层高; hj---上层层高,对顶层为女儿墙高度的2倍; B---迎风面的宽度,B=6m。 本工程为一般多层建筑,且房屋高度H=22.5m<30m,计算部分高宽比H/B<1.5,故可不考虑风振系数 z。 (1)风荷载体型系数 s s 0.9,0.7 1.6(查《混凝土结构设计》[1]得) (2) 风荷载高度系数 z 本工程的地面地处城市中心地段,粗糙程度取C类。由高度和地面粗糙程度查表 插值计算可得 z。 (3)楼层风荷载Wi的计算: Wi zb(hi,hi,1) z sw0/2 (1.0 5.7 1.6 0.35/2) (hi,hi,1) z 1.596(hi,hi,1) z (5.2) 计算如下表5.1: 表5.1 楼层风荷载Wz计算表 - 12 - 第6章 梁、柱线刚度计算 6.1 框架梁线刚度的计算: 由《混凝土结构设计》[1]知: 1框架梁截面惯性矩为:I bbh3 b (6.1)12 式中 bb为截面宽,hb为截面高。 1框架柱截面惯性矩为:I bch3 c (6.2) 12 EI线刚度: (6.3)i l 式中 E为砼弹性模量;I为截面惯性矩;l为梁计算长度。 由《房屋建筑工程毕业设计指南》[6]知: 对于现浇楼盖,中间框架I 2I0,边框架I 1.5I0。 本计算单元所选取的框架为中间框架,故取I 2I0。 C30混凝土弹性模量E=3.0?107 kN/m2; C35混凝土弹性模量E=3.15?107 kN/m2。 13.0 107kN/m2 2 0.3m (0.75m)3EIi左边梁 7.00 104kN/m l左边跨9.0m i右边梁 EIl右边跨3.0 107kN/m2 2 1 0.3m (0.75m)3 7.8 104kN/m 8.1m i中跨梁 EI l中跨3.0 107kN/m2 2 1 0.3m (0.3m)3 1.68 104kN/m 2.4m 6.2 框架柱线刚度的计算: 1 0.4m (0.4m)3EI 1.41 104kN/m 底 层:i底层柱 l4.55m 13.00 107kN/m2 0.4m (0.4m)3 EI12 其余各层:i其余柱 1.78 104kN/m l3.6m 令 i余柱 1.0,则 i底柱 0.79,i左边梁 4.16,i右边梁 4.38,i中跨梁 0.94 3.15 107kN/m2 其余杆件的相对线刚度见图6.1。 - 13 - 图6.1 KJ-15杆件相对线刚度示意 - 14 - 第7章 框架侧移验算 7.1 框架各柱的侧移刚度D的计算 12 (7.1) h2 式中: c——柱抗侧移刚度修正系数。 由《混凝土结构设计》[1]知:D cic 表7.1 2,5层柱D值的计算 [3] 表7.2 底层柱 D值的计算 (资料来源:《混凝土设计原理》 第198页表3.6.2) [3] (资料来源:《混凝土设计原理》 第198页表3.6.2) - 15 - 7.2 框架侧移验算 由《混凝土结构设计》[1] 得验算公式如下: Vpi 层间位移: uj ; (7.2) Dij 式中:Vj——第j层的总剪力; Dij——第j层所有柱的抗侧刚度之和; uj——第j层的层间侧移。 uj uj 1 ; (7.3) HJ HJ 550 10j 1 顶点位移:u uj; (7.4) u u ; (7.5) H H 验算结果如下表7.3; 表7.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计算 由上表可知, uj/h均小于1/500,满足要求。 - 16 - 第8章 (8.1) h? ,y 0,y1,y2,,3 式中 y0——标准 反弯点高度比,是在各层等高、各跨相等、各层梁和柱线刚度都 不改变的情况下求得的反弯点高度比; y1——因上、下层梁刚度比变化的修正值; y2——因上层层高变化的修正值; y3——因下层层高变化的修正值; h——框架柱高度。 框架各柱的杆端弯矩、梁端弯矩按下式计算: ibi 左b 左 Mc上=Vim(1-y)h Mc上=Vimyh (8.2) 中柱 Mb左j Mb右j ,ib 右 右 右 (Mc下j,1,Mc上j) (8.3) ib 左 边柱 Mb总j ib,ib Mc下j,1,Mc上j (8.5) (Mc下j,1,Mc上j) (8.4) 式中 Vim为第i层第m柱所分配的剪力值。 表8.1 ?轴柱反弯点位置 - 17 - 表8.2 ?轴柱反弯点位置 表8.3 ?轴柱反弯点位置 表8.4 ?轴柱反弯点位置 (资料来源:《混凝土设计原理》第199页表3.6.3,202页表3.6.4、3.6.5) [3] - 18 - 8.1.2 风荷载作用下风荷载作用下?轴柱剪力及梁柱端M计算 表8.6 风荷载作用下?轴柱剪力及梁柱端M计算 表8.7 风荷载作用下?轴柱剪力及梁柱端M计算 - 19 - 表8.8 风荷载作用下?轴柱剪力及梁柱端M计算 由以上表格绘出风荷载作用下的KJ-15内力的M、Q、N图,详见图8.1-8.6。 - 20 - 图8.1 左风荷载作用下KJ-15弯矩图 (单位:kN m) - 21 - 图8.2 左风荷载作用下KJ-15剪力图(单位:kN) - 22 - 图8.3 左风荷载作用下KJ-15架轴力图 (单位:kN) (注:图中“+”表示轴向拉力,“-”表示轴向压力。) - 23 - 图8.4 右风荷载作用下KJ-15弯矩图 (单位:kN m) - 24 - 图8.5 右风荷载作用下KJ-15剪力图 (单位:kN) - 25 - 图8.6 右风荷载作用下KJ-15轴力图 (单位:kN) (注:图中“+”表示轴向拉力,“-”表示轴向压力。) - 26 - 8.2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 (8.6) ik2iik,i, „ ,,以作校核。当框架中出现铰接情况及利用对称性时,要并检查是否满足 ik 注意对有关杆件的线刚度iik进行修正。如当一端为铰接时,乘以3/4的修正系数,当利用正对称的奇数跨框架时,中间跨横梁的线刚度乘以0.5修正系数。 g? 计算荷载作用下各杆端产生的固端弯矩Mik,并写在相应的各杆端上。求出汇12 交于每一节点的各杆固端弯矩之和Mig,把它写在该节点的 „ ki i g Mik ik Mi, Mki (8.7) ,i, 演算时,可选择任意节点开始(一般从不平衡弯矩较大的节点开始),循环若干轮,直至全部节点上的弯矩值达到要求的精度为止。每一次算得的Mki 值记在相应的杆端处。 ? 按下式计算每一杆端的最后弯矩值,即 Mik Mikg,2Mik ,Mki (8.8) 或 Mik Mikg,Mik ,(Mki,Mik ) (8.9) ? 根据算得的各杆端弯矩值,作最后的弯矩图并求得相应的剪力图和轴力图。 根据上述方法可求得KJ-15在竖向荷载(包括恒荷载和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迭代结果,以框架图的形式表示了各个计算结果,最后绘出了各种荷载作用下KJ-15的最终弯矩、剪力和轴力图(详见图8.7—8.16)。 - 27 - 图8.7 恒荷载作用下的迭代计算(单位:kN m) - 28 - 图8.8 恒荷载作用下最后杆端弯矩(单位:kN m) - 29 - 图8.9 活载作用下的迭代计算(单位:kN m) - 30 - 图8.10 活载作用下最后杆端弯矩(单位:kN m) - 31 - 图8.11 恒荷载作用下KJ-15弯矩图(单位:kN m) 注:节点弯矩不平衡是因为节点 有等代力矩的缘故。 - 32 - 图8.12 恒荷载作用下KJ-15剪力图(单位:kN) - 33 - 图8.13 恒荷载作用下KJ-15轴力图(单位:kN) - 34 - 图8.14 活载作用下KJ-15弯矩图(单位:kN m) - 35 - 图8.15 活载作用下KJ-15剪力图(单位:kN m) - 36 - 图8.16 活载作用下KJ-15轴力图(单位:kN) - 37 - 第9章 M边 M,V (9.1) 2 V边 V,q (9.2) 式中 M边——支座边缘截面的弯矩标准值; V边——支座边缘截面的剪力标准值; M ——梁柱中线交点处的弯矩标准值; V ——与M相应的梁柱中线交点处的剪力标准值; q ——梁单位长度的均布荷载标准值; b ——梁端支座宽度(即柱截面高度)。 柱上端控制截面在上层的梁底,柱下端控制截面在下层的梁顶。按轴线计算简图算得的柱端内力值,宜换算到控制截面处的值。 为了简化起见,并考虑到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对结构的有利影响,仅在内力组合之前对坚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按85%进行调幅,不计算支座边缘内力,直接采用轴线处的内力值,这样算得的钢筋用量比需要的钢筋用量略微多一点。 b2 - 38 - 图9.2 恒载作用下调幅后框架梁弯矩图(单位:kN m) - 39 - - 40 - 9.2 (9.3) i 1n 式中 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 S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 ci——可变荷载Qi的组合值系数,风荷载取0.6,其它值取0.7; S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 GSGK,0.9 QiSQik (9.4) i 1n 式中 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 S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 S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GSGK, Q1SQ1k (9.5) 式中 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 S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Q1——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取1.4; S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柱控制截面上最为利内力的类型为: (1)Mmax及相应的轴力N和剪力V; (2),Mmax及相应的轴力N和剪力V; (3)Nmax及相应的弯距M和剪力V; (4)Nmin及相应的弯距M和剪力V; (5)Vmax及相应的弯距M和轴力N; 为了施工的简便以及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出 现的错误起见,框架柱通常采用对称配筋。此时(1)(2)两组最不利内力组合可合并为弯 矩绝对值最大的内力Mmax及相应的轴力N。 本设计中,对于框架梁只进行一层、四层以及五层的内力组合,取每根框架梁的左支座, 右支座和跨中截面为控制截面。 - 41 - 对于框架柱只进行一层和五层的内力组合,取每根柱的柱顶和柱底为控制截面。 综上所述,本设计书采用表格形式给出了柱架梁,框架柱各截面的内力组合。(详见表9.1—表9.11) 注:弯矩单位kN?m;剪力单位kN;轴力单位kN - 42 - 表9.1 用于承载力计算的梁??的用于承载力计算的梁??的内力组合表-1 注:表中弯矩的单位为kN〃m ,剪力的单位为kN 。 - 43 - 表9.3 用于承载力计算的梁??的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框架梁的内力组合表 注:表中弯矩的单位为kN〃m ,剪力的单位为kN - 44 - 表9.5 用于承载力计算的梁??的内力组合表-2 注:表中弯矩的单位为kN〃m ,剪力的单位为kN 。 45 表9.6 用于承载力计算的梁??的内力组合表-2 注:表中弯矩的单位为kN〃m ,剪力的单位为kN 。 46 表9.7 用于承载力计算的梁??的内力组合表-2 注:表中弯矩的单位为kN〃m ,剪力的单位为kN 。 47 注:表中弯矩的单位为kN〃m ,剪力的单位为kN ,轴力的单位为kN。 48 注:表中弯矩的单位为kN〃m ,剪力的单位为kN ,轴力的单位为kN。 49 注:表中弯矩的单位为kN〃m ,剪力的单位为kN ,轴力的单位为kN。 50 注:表中弯矩的单位为kN〃m ,剪力的单位为kN ,轴力的单位为kN。 51 第10章 框架结构的配筋计算 框架梁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fc 14.3N/mm2,ft 1.43N/mm2,ftk 2.01N/mm2);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y 300N/mm2);梁中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fy 210N/mm2)。 框架柱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fc 14.3N/mm2,ft 1.43N/mm2,ftk 2.01N/mm2),底层柱局将强度局部提高到C35(fc 16.7N/mm2,ft 1.57N/mm2,ftk 2.20N/mm2);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y 300N/mm2);柱中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fy 210N/mm2)。 10.1 框架梁截面设计 10.1.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s M 1fcbh02 (10.1) 1 (10.2) As bh0 1fcfy (10.3) ft)%]fy min max[0.2%,(45 As,min minbh (10.4) (10.5) 式中 M——荷载在该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1——当混凝土等级小于C50时,取1.0; fc——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相对受压区高度; fy——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s——为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min——为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 As,min——为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面积。 10.1.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当hw 4时:V 0.25 cfcbh0 (10.6) b Asv(Vb,0.7ftbh0) (10.7) s1.25fyvh0 52 式中 hw——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 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等级不超过C50时,取1.0; f——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yv——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sv——配置在同一截面 (10.8) te sk (10.9) 受弯构件 sk Mk (10.10) 0.87h0As 式中 sk——裂缝截面钢筋应力; deq——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 te——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 Es——钢筋弹性模量; c——保护层厚度; ftk——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Mk——构件弯矩设计值; Nk——构件轴力设计值; y——截面重心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的距离。 10.2 框架柱截面设计 由《混凝土结构设计》[1],确定框架结构各层柱的计算长度: 对框架柱,当采用现浇楼盖时底层柱取 l0 1.0H;其余各层柱取 l0 1.25H。 当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75%以上时,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0可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l0 1,0.15, u, l, H (10.11) l0 ,2,0.2 min,H (10.12) 式中 u, l——柱的上端,下端节点处交汇的各柱线刚度之和与交汇的各梁刚度 之和的比值; min——比值中的较小值; H——柱的高度,对底层柱为从基础顶面到一层楼盖顶面的高度,对其余各 53 层柱为上下两层楼盖顶之间的高度。 根据大量的理论分析及试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7](GB50010-2002)给出偏心距增大系数 的计算公式为: 1 1 2 l0 1, (10.13) 1400ei/h0 h 1 ,0.5fcA,/N (10.14) 2 l h 式中 l0——构件的计算长度; 2 1.15,0.010 (10.15) h——截面高度; h0——截面有效高度; 1——小偏心受压构件截面曲率修正系数,当 1大于1.1时,取 1 1.0; A——构件的截面面积; 2——偏心受压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修正系数,l0/h 15时,取 2 1.0。 10.2.1 轴压比验算 轴压比公式 N N (10.16) fcAc 式中 N—轴力;fc —混凝土抗压强度;Ac—柱截面面积。 10.2.2 截面尺寸复核 h当w 4时: V 0.25 cfcbh0 (10.17) bV式中 ——构件斜截面上最大剪力设计值; 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50时,取1.0; fc——混凝土抗压强度; b——矩形截面的宽度; h0——矩形截面有效高度。 10.2.3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e0 M (10.18) N 式中 e0—偏心距;M—弯矩设计值;N—轴力设计值。 ea max 20mm h/30 (10.19) 式中 ea—附加偏心距;h—偏心方向截面尺寸。 54 ei e0,ea (10.20) 式中 ei —初始偏心距。 1 0.5fcA (10.21) N 式中 1—小偏心受压构件截面曲率修正系数,大于1.0时取1.0。 1,1 l1400 e()2 h12 h0 式中 —偏心距增大系数;lo—构件计算长度。 e eh i,2 ,a 式中 e—轴向力至钢筋合力中心的距离;a—保护层与钢 筋半径之和。小偏心受压时: N, b 1fcbh0Ne,0.43 2 , b 1fcbh0 ( ? , 1fcbh01,b)(h0, s) 式中 —相对受压区高度。 A A?Ne, 2 1fcbh0 (1,0.5 )ss f?? y(h0, s) 式中 A?s—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受压钢筋截面面积。 大偏心受压时 :x N f 1cb 式中 x—相受区高度。 Ne, x AA?1fcbx(h0,s s „) f? y(h0, s) 式中 A?s—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压钢筋截面面积。 10.2.4 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受压承载力验算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N 0.9 (fA? cA,f?yA) 式中 N—向力设计值;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系数; 55 (10.22) (10.23) (10.24) (10.25) (10.27) (10.28) (10.26)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A ——构件截面面积; fy? ——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AA ——全部纵向受压钢筋截面面积。 10.2.5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H (10.29) 2h0 式中 —剪跨比;Hn—柱净高;h0—柱有效高度。 AV,1.75ftbh0,0.07N svs f yvh0 式中 Asv——同一截面同箍筋截面面积; S——沿构件长度方向箍筋的间距; fyv——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B——截面宽度; h0——截面有效高度。 各构件配筋计算过程详见表10.1—表10.8。 56 (10.30)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表10.1 框架梁??正截面配筋计算及裂缝宽度验算表 57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表10.2 框架梁??正截面配筋计算及裂缝宽度验算表 注:框架梁采用C30混凝土;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58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表10.3 框架梁??正截面配筋计算及裂缝宽度验算表 59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表10.4 框架柱?及柱?正截面配筋计算表 60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e0/h 均小于0.55,可不作框架柱的裂缝验算。 注:1.底层柱采用C35混凝土,其它各层均采用C30混凝土,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钢 筋; 61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表10.5 框架柱?及柱?正截面配筋计算表 62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2.e0/h 均小于0.55,可不作框架柱的裂缝验算。 注:1.底层柱采用C35混凝土,其它各层均采用C30混凝土,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钢 筋; 63 表10.6 框架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2.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3.配筋构造由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查得。 [5] 表10.7 框架柱?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2.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3.配筋构造由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查得。 [5] - 64 - 表10.8 框架柱?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2.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5] 3.配筋构造由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查得。 - 65 - 第11章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11.1 确定基础类型 本设计选用锥形柱下独立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HRB335级。 11.2 基础受荷计算 (1)由?轴柱传荷: 第一组(Nmax与相应的M、V):M 19.84kN m;N 1425.69kN m;V 13.07kN m 第二组(Mmax与相应的N、V):M 67.74kN m;N 1270.071kN m;V 24.92kN m (2)由横梁传荷: N13 (16.12,25 0.2 0.5) 9.0/2 83.79kN m 由竖梁1传荷: N1 (13.81,25 0.2 0.5) (5.7,0.4)/2 43.22kN m e1 0.10m 由竖梁3传荷: N2 N1 43.22kN m;e2 0.10m 折算为设计值: N13 1.2 83.79 100.55kN m N2 N1 1.2 30.99 51.86kN m (3)基础顶面荷载设计值为: M 19.84,37.19 2 0.1 27.28kN m 第一组: N 1425.69,37.19 2,100.55 1600.62kN V 13.07kN M 67.74,37.19 2 0.1 75.18kN m 第二组: N 1270.07,37.19 2,100.55 1445kN V 24.92kN (4)基础顶面荷载标准值为: 第一组: M 22.73kN m;N 1333.85kN m;V 10.89kN m 第二组: M 62.65kN m;N 1204.17kN m;V 20.77kN m 11.3 确定基底尺寸 11.3.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修正 由《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8] 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以下公式进行修正: fa fak, b ,b,3,, d m ,d,0.5, 式中: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 66 - b, b——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d=4.4; ; ——基底持力层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kN/m3) m——基础底面以上埋深范围 G——基础及回填土的平均重度,一般取 20kN/m3, 地下水位以下取10kN/m3; d——基础平均埋深(m)。 计算基础和回填土重时的基础埋深的计算:d 则:A0 1 (1.5,1.95) 1.725m 21333.85kN 5.28m2 287kPa,(20 1.725)kPa 由于偏心不大,基础底面按20%增大,则A 1.2 5.28 6.34kN m 初选基底面积:A l b 3.2 2.0 6.40m2 11.3.3 依据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1.3.4 几何数据及材料特性 几何数据: B1 = 1800mm, W1 = 2050mm H1 = 300mm, B = 400mm, H2 = 550mm H = 400mm 基础沿x方向的长度l = 2B1 = 3.60 m 基础沿y方向的长度b = 2W1 = 4.10 m 埋深 d = 1450mm as = 80mm 材料特性: - 67 - 混凝土: C30 钢筋: HRB335 11.3.5 荷载数据 1(作用在基础顶部的基本组合荷载 竖向荷载 F = 1333.85kN 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为: G = 1.35?γm?l?b?d = 1.35?20.0?3.60?4.10?1.45 = My = 0.00kN?m 577.85kN Mx = 0.00kN?m Vx = 0.00kN Vy = 0.00kN 2(作用在基础底部的弯矩设计值 绕X轴弯矩: M0x = Mx - Vy?(H1 + H2) = 0.00 - 0.00 ?(0.30 + 0.55) = 绕Y轴弯矩: M0y = My + Vx?(H1 + H2) = 0.00 + 0.00 ? (0.30 + 0.55) 0.00kN?m = 0.00kN?m 3(折减系数Ks = 1.35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 = 287.00 kPa 11.3.6 修正地基承载力 11.3.7 轴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验算 pk = (Fk,Gk)/A 其中:A = 4.10?3.60 = 14.76m2 Fk = F/Ks = 1333.85/1.35 = 988.04kN 11.3.8 基础抗冲切验算 Gk = G/1.35 = 577.85/1.35 = 428.04kN Fk + Gk988.04 + 428.04 pk = ? fa, 满足要求 A 14.76计算公式: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公式验算: Fl ? 0.7 hp ft am h0 m = (at,ab)/2 Fl = pj Al (11,1) (11,3) (11,2) 基底最大净反力 F|My|1333.85 0.00pjx = = + = 90.37 kPa AW14.768.86y F|Mx|1333.85 0.00pjy = = + = 90.37 kPa AWx14.7610.09F1333.85基底平均净反力pc = A14.76 - 68 - 基底最大净反力pj = pjx + pjy - pc = 90.37 + 90.37 - 90.37 = 90.37 kPa 柱子对基础的冲切验 算: X方向: Alx = 2.2991m2 Flx = pj?Alx = 90.37 ? 2.2991 = 207.77kN ab = Min{bc + 2?h0, b} = Min{0.40 + 2?0.77, 4.10} = 1.94m amx = (at+ab)/2 = (0.40 + 1.94)/2 = 1.17m Flx ? 0.7?βhp?ft?amx?h0 = 0.7?1.00?1.43?1.17?0.77?1000 = 898.04kN, 满足要求 Y方向: Aly = 3.1991m2 Fly = pj?Aly = 90.37 ? 3.1991 = 289.10kN ab = Min{ac + 2?h0, a} = Min{0.40 + 2?0.77, 3.60} = 1.94m amy = (at+ab)/2 = (0.40 + 1.94)/2 = 1.17m Fly ? 0.7?βhp?ft?amy?h0 = 0.7?1.00?1.43?1.17?0.77?1000 = 898.04kN, 满足要求 11.3.9 基础局部受压验算 计算公式:《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1) Fl ? 1.35?βc?βl?fc?Aln 局部荷载设计值:Fl = 1333.85kN 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ln = bc?hc = 0.40?0.40 = 0.16m2 混凝土受压时计算底面积:Ab2混凝土受压时强度提高系数: l1.35? c? l?fc?Aln = 1.35?1.00?1.25?14300.00?0.16 = 3861.00 kN > Fl = 1333.85 kN 满足要求~ Ab = Ac0.25 = 1.25 0.1611.3.10受弯计算结果 MAs = 0.9fyh0柱根部受弯计算: 轴心荷载作用下截面基底反力设计值: F + G1333.85 + 577.85 p = A14.76?-?截面处弯矩设计值: a1 = 3.60/2 - 0.40/2 = 1.60 12 577.85 M 1.602 (2 4.10,0.40) (129.52,129.52,),(129.52,129.52) 4.10 121 4.76 - 69 - = 331.59kN?m X方向计算面积:1594.97mm2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5.2条,取最小配筋率 为0.15,,X方向构?-?截面处弯矩设计值: 造配筋面积:3742.50mm2 = 391.77kN?m a1 = 4.10/2 - 0.40/2 = 1.85 12 577.85 M 1.852 (2 3.60,0.40) (129.52,129.52,),(129.52,129.52) 3.60 121 4.76 Y方向计算面积:1884.40mm2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5.2条,取最小配筋率为0.15,,Y方向构造配筋面积:3311.25mm2 X方向弯矩计算结果: Y方向弯矩计算结果: 计算面积:3311.25mm2 采用方案:14@130 Y方向钢筋总根数为: 28 实配面积:4310.27mm2 计算面积:3742.50mm2 采用方案:14@130 X方向钢筋总根数为: 32 实配面积:4926.02mm 2 - 70 - 11.3.11 施工配筋图 - 71 - 第12章 楼梯设计 12.1 荷载计算 梯段板水平跨度3.6米,采用板式楼梯 楼梯几何参数 360 = 0.91 222b + h360 + 163 斜梯段的计算跨度: L0 = Min{Ln + (b1 + b2)/2,1.05Ln} = Min{5000 + (200 梯段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余弦值: cos = 2b + 200) / 2,1.05 ? 5000} = Min{5200,5250} = 5200 mm 梯段板的平均厚度: T = (h + C / cos ? 2) / 2 = (163 + 100 / 0.91 ? 2) / 2 = 191 mm 荷载设计值 均布恒载标准值 L1段梯板自重 gk1? = b ? T / 1000 = 25.00 ? 191 / 1000 = 4.78 kN/m2 gk1 = gk1? ? L1 / Ln = 4.78 ? 3600 / 5000 = 3.44 kN/m2 L3段梯板自重 gk2? = b ? C / 1000 = 25.00 ? 100 / 1000 = 2.50 kN/m2 gk2 = gk2? ? L3 / Ln = 2.50 ? 1400 / 5000 = 0.70 kN/m2 L1段梯板面层自重 gk3? = c1 ? C2 ? (H + L1) / L1 / 1000 = 25.00 ? 30 ? (1800 + 3600) / 3600 / 1000 = 1.13 kN/m2 gk3 = gk3? ? L1 / Ln = 1.13 ? 3600 / 5000 = 0.81 kN/m2 L3段梯板面层自重 gk4? = c1 ? C2 / 1000 = 25.00 ? 30 / 1000 = 0.75 kN/m2 gk4 = gk4? ? L3 / Ln = 0.75 ? 1400 / 5000 = 0.21 kN/m2 将栏杆自重由线荷载折算成面荷载 gk6 = qf / W ? 1000 = 0.50 / 1200 ? 1000 = 0.42 kN/m2 永久荷载标准值 gk = gk1 + gk2 + gk3 + gk4 + gk6 = 3.44 + 0.70 + 0.81 + 0.21 + 0.42 = 5.58 kN/m2 均布荷载设计值 由活荷载控制的梯段斜板荷载设计值: pL = 1.2gk + 1.4q = 1.2 ? 5.58 + 1.4 ? 2.50 = 10.20 kN/m2 由恒荷载控制的梯段斜板荷载设计值: pD = 1.35gk + 1.4 cq = 1.35 ? 5.58 + 1.4 ? 0.70 ? 2.50 = 9.98 kN/m2 - 72 - 最不利的梯段斜板荷载设计值: p = Max{pL,pD} = Max{10.20,9.98} = 10.20 kN/m2 12.2 跨中最大弯矩, Mmax = 20 = ? 10.20 ? 5200 ? 10 88 = 34.46 kN?m 1)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 cu = 0.0033 - (fcu,k - 50) ? 10-5 = 0.0033 - (30 - 50) ? 10-5 = 0.0035 > 0.0033 取 cu = 0.0033 按规范公式(7.1.4-1) 10.80 b = = = 0.55 fy3001 + 1 + Es cu2.00 ? 105 ? 0.00330 2) 受压区高度x „ 按规范公式(7.2.1-1), A? s = 0, Ap = 0 x M = 1fcbx h0 - 2 2M x = h0h20 - 1fcb 2 ? 34.46 ? 106 85 - = 35.96mm 1.00 ? 14.30 ? 1000 < bh0 = 0.55 ? 85 = 46.75mm, 按计算不需要配置受压钢筋 3) 受拉钢筋截面积As 按规范公式(7.2.1-2) 1fcbx = fyAs 1fcbx1.00 ? 14.30 ? 1000 ? 35.96 得 As = 2 fy300.00 4) 验算配筋率 As1714 = ? 100% = 1.71% < max = 2.62% 不超筋 bh1000 ? 100 min = 0.2% min = 0.214% < min = 0.45 ? 1.43 / 300.00 = 0.214% 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梯段中间截面实际配置受拉钢筋为B12@60, 每米宽板实际配筋面积为1885mm2 2 M (g,q)l0/8 2 配筋计算公式为(8.10)、(8.11)、(8.12) M (g,q)l0/8 33.8kN/m (3.5m)2/8 51.76kN m 2 h0 h,as 400mm,35mm 365mm - 73 - as M/ 1bh0fc 51.76 106/(1.0 200 3652 14.3) 0.136 2 1,,2as 0.147 As bh0 1fc/fy 0.147 200 365 1.0 14.3/400 384mm2 minbh 150mm2 选用216 (As=402mm2) 12.3 板式楼梯配筋图 LT-1 1 : 30 图12.1 板式楼梯配筋图 - 74 - 第13章 施工组织总设计 13.1 编制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降低成本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 编制依据: 1、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实验综合楼方案; 2、本工程的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 3、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规程; 13.2 工程概况 13.2.1 工程资料 工程名称:长沙市第二中学实验综合楼 设计单位: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建设单位: 长沙某建筑公司。 监理单位:长沙某监理公司。 地理位置:该工程位于长沙市。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4100.45?,占地面积1436.25?。建筑总长度为38.5m,总宽度为37.7m 。主体五层,层高3.6m,建筑高度21.600m,室 最冷月平均6? 夏季极端最高39.8? 冬季极端最冷-2? (2)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73% (3)主导风向:全年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基本风压Wo,0.35kN/m2 (4)雨雪条件:年降雨量1450mm;日最大降水强度192mm/日;暴雨降水强 度3.3升/s*100m2;最大积雪深度为80mm。 1、工程地质条件 (1)自然地表1米内为填土,填土下层为3米厚粉质粘土,再下层为强风化泥质粉砂。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20kN/M2,强风化泥质粉刷岩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1200kN/M2。 (2)地下水位:地表以下3.5米,无侵蚀性。 - 75 - (3)市政排水管网管顶标高为-2.5米。 (4)6度抗震设防。 3、材料供应 (1)三材由建材公司供应,品种齐全。 (2)墙体材料可选用空心粘土砖。 13.2.3 工程施工条件及特点 1、 在施工期间,为施工服务的附属企业有:木材加工厂、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厂、机械修配厂、机械化供应站。构件混凝土预制构件厂设在工地的东边约3公里,预制厂内设有一般预应力设备。木材加工厂、机械化供应站、进机械修配厂都设在离工地东边约3公里处。模板采用钢框胶合板模板,脚手架采用扣件钢管脚手架。 2、 材料运输条件:钢材由铁路运至车站(车站离施工工地西北角3公里)。砂、石、木材、砖、瓦、石灰、水泥由水路运至码头(码头离施工工地约1.5公里),然后由汽车装运至施工地点。其余材料由市区用汽车运至工地。 3、 4、 5、 需要。 设备条1件:有各类塔吊、自行式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砂浆搅拌机等,水电条件:水电由市区接来,高压电可从场地北向接入,上下水均可与场劳动力供应情况:劳动力由建筑公司统一调配,能够满足施工中劳动力的供工地选用,具体型号自选。 地主要道路接通。 13.3 施工总体部署 13.3.1 施工工期 本工程拟定工期为280日历天。 13.3.2 施工顺序 13.3.2.1 施工顺序原则 施工顺序是施工步骤上存在的客观规律。本工程遵守“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以及“装饰工程由上向下”的原则。 13.3.2.2 基本要求 上道工序的完成要为下道工序创造施工条件,下道工序的施工要能够保证上道工序的成品完好不受损坏,以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浪费,确保工程质量。 13.3.2.3 施工流向 施工流向是指对时间和空间的充分利用。特别是采用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时,合理的施工流向,不仅是工程质量的保证,也是安全施工的保证。如上部结构仍在施 - 76 - 工时,装修施工提前插入的适宜时间和部位,结构和装修仍在施工时,设备专业穿插进行的适宜时间和部位等,这些均须进行周密的安排。特别是土建与安装及设备专业的关系,一般是室总体施工工序 13.3.2.6 主体结构施工程序 - 77 - 每层结构采取梁板、柱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形,施工程序如下: (1)测量放线: 放线前由混凝土工长下达施工任务书给测量班组,放线完后测量组填写交接会签表,质安部检查,区负责人抽查验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2)竖焊: 施工前混凝土工长下达施工任务书给竖焊班组。工序完后填写交接检查会签表,执行班组长?工长?质安部?区负责人抽查验收,报监理工程师。 (3)墙柱钢筋安装: 由钢筋工长下达施工任务书,执行第2 条施工程序,在墙柱钢筋验收前不得上板、梁、墙的模板和木方等材料,否则,将对木工班组进行处罚。 (4)墙柱模板安装: 墙柱钢筋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由质安部通知木工工长下达施工任务书给木工班组,安装墙、柱、板、梁模板,执行第2条检查程序,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5)梁板钢筋安装: 由钢筋工长下达施工任务书给班组,执行第2 条检查程序。 (6)混凝土浇筑: 由质安组通知混凝土工长下达施工任务书给班组,执行第2 条检查程序。 (7)拆模: 由木工工长下达拆模通知书给班组,班组接到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拆模通知书中必须写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时间,拆模时木工工长通知混凝土工长开始养护,拆模完成后混凝土班组填写会签表,执行第2 条检查程序。 (8)混凝土养护: 由混凝土工长下达施工任务书给养护班组,混凝土工长做养护记录。 (9)下一个标准层重复执行上述程序。 13.4 施工准备 13.4.1 技术准备 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图纸,对图纸进行自审,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土建、安装各专业相互联系对照,发现问题,提前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协商,参加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编制施工图预算,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按规定套用施工定额,计算所需 要材料的详细数量、人工数量、大型机械台班数,以便做进度计划和供应计划,更好地控制成本,减少消耗。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专业均采用三级制,即各专业工程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各班组长,技术交底均有书面文字及图表,级级交底签字,工程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进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健部位的质量 - 78 - 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述交底,工长接受后,应反复详细地向作业班组进行交底,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全面理解施工意图,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根据项目施工的内容,拟定加工及定货计划。 13.4.2 生产准备 (1)建筑材料及安全防护用品准备:对水泥、钢材、木材三大建筑材料,特殊材料等,均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分批进场,编制各项材料计划表,对各种材料的入库,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2)施工机具设备:确保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计划投入的施工机械包括井字架、砂浆搅拌机等施工中所需的各种中小型机具设备均齐备完好。 13.4.3 劳动力准备 合理而科学的劳动力组织,是保证本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工程实际进度及时调配劳动力。通过考察指定最优秀的城建制的劳务队伍进驻本现场,并分级签定劳务。进场前进行入场安全知识教育,认真组织技术交底。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按时入场进入工作状态。在主体结构施工时,钢筋工、木工相对投入较多。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时投入装修和水电安装工人。 13.5 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13.5.1 土方工程施工方法 13.5.1.1 土方开挖方式 以采用人工挖土为主,土方现场堆放不外运。 13.5.1.2 土方开挖的条件 (1)场地内施工放线测量完毕,控制点均埋设并已通过建筑单位、监理及有权单位验收。 (2)人员安排,机械配备、保养就序,卸土地点均已落实。 (3)现场运输道路准备完成,经检查能满足重型车辆行驶要求。 (4)照明、草袋、清扫等工作已安排就序。 13.5.1.3 开挖顺序及放坡系数 (1)开挖顺序。由施工A段依次开挖。详见图13.1 (2)放坡系数。由《土木工程施工》[10]查得:按照1:0.5的放坡系数进行基坑开挖。 (3)挖标高的控制。在基坑四周设置标高控制桩测设标高控制线,以便随挖随测。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修整清理,测量放线人员准确测放基底标高、轴线、基础的外形尺寸,经自验无误后,请监理工程师复核。 - 79 - (4)坡监测及安全防护措施。挖掘过程中,要对边坡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基坑周边用钢管扣件做成高度为900mm 的拦杆。 13.5.2 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本工程采用钢筋有?级钢筋、?级钢筋。 工序流程:放样?下料、校正?制作?安装、绑扎成形。 13.5.2.1 加工工艺 (1)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下料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 (2)钢筋代换 钢筋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先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不得以等面积的低强度钢筋代换高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3)钢筋调直 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3%。 (4)钢筋切断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5)钢筋弯钩 ?钢筋弯钩 a.弯钩形式。弯钩形式有3 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b.弯心直径。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 c.增加长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装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 倍。 ?箍筋。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 13.5.2.2 钢筋下料长度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 - 80 - 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直钢筋下料长度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一保护层厚度十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十斜弯长度一弯曲调整值十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十箍筋调整值十弯钩增加长度 13.5.2.3 施工工艺 采用20 号钢丝绑扎直径φ12 以上钢筋,22 号钢丝绑扎直径φ10 以下钢筋。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形状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本工程抗震等级为四级,为保证进场钢筋质量,所有进场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并由试验人员分批分规格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本工程所用钢筋进货、验收和现场检查均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钢筋由专职钢筋放样工程师根据图纸要求和有关规范要求统一放样。 板筋采用绑扎接头,接头位置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 所有钢筋在绑扎过程中,应做到边绑边扎边检查,做到一次合格,避免返工现象。 钢筋 绑扎完毕,浇筑混凝土之前会同建筑单位、监理人员对钢筋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办理隐蔽验收手续后方可浇灌混凝土。 构造柱钢筋采用搭接头,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框架柱子钢筋采用竖焊接头,接头须分次间根连接,在任一区段内焊接头面积应小于50%,相邻接头间距大于900mm,接头最低点距楼面大于750mm 方可有接头,柱边钢筋5,8 时分二次接头(间根),四大角为第二次接头,对钢筋规格、间距长度,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等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施工,框架梁采用闪光对焊,只有接头外观无明显错位,对接偏差,0.1d,且,2mm,弯折,4?的才符合要求,否则重新焊接,搭接接头位置受拉钢筋在支座内,受压筋在跨中1/4 范围内,接头须错开,在一个截面内有接头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占受拉钢筋总截面?25%,且焊接头截面之间距离?45d。 钢筋锚固长度:?级钢>30d,?级钢>40d。钢筋保护层厚度按设计规范确定,钢筋保护层垫块用砂浆专门预制,垫块应布置成梅花形,其相互间距不大于1m。为了保证梁柱核芯区钢筋加密箍的绑扎质量,采取先支框架梁底模,然后绑扎框架梁钢筋,待绑扎好柱梁核芯区加密箍后再封侧模。为保证顶层柱筋的水平标高,顶层柱筋采用搭接接头,搭接长度45d,接头错开间距35d。 13.5.2.4 质量控制 - 81 - 钢筋工程中,钢筋翻样和安装是影响钢筋质量的关键工序,因此钢筋工长应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认真计算绘出草图,经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按单制作,并分类堆放,做好挂牌和保护工作,防止混乱、变形、遗失,安装过程中,严格按设计部位,板钢筋采用弹墨线,对线绑扎,并严格按设计部位、规格、数量、品种进行认真绑扎,关键部位,应绘制安装大样图,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技术和质量监督人员,对每批进场的钢筋要向供料单位索取材质检验证明,并经现场取样,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工作。 13.5.3 焊接工程施工方法 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焊机功率大小选用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对于可焊性差的钢筋,对焊后宜用通电热处理措施,以改善接头塑性。 本工程中采用电渣压力焊方法进行钢筋连接。 13.5.3.1 电渣压力焊施焊程序 安装焊接钢筋?安装引弧钢丝球?缠绕石棉绳装上焊剂盒?装焊剂?接通电源(“造渣”工作电压40,50V,“电渣”工作电压20,25V)?造渣过程形成渣池?电渣过程钢筋端面熔化?切断电源顶压钢筋完成焊接?卸出焊剂,拆卸焊盒?拆除夹具。 13.5.3.2 电渣压力焊施焊注意事项 焊接钢筋时,用焊接夹具分别钳固上下的待焊接的钢筋,上、下钢筋安装时,中线要一致。 (1)安放引弧钢丝球:抬起上钢筋,将预先准备好的钢丝球安放在上。下钢筋焊接端面的中间位置,放下上钢筋,轻压钢丝球,使接触良好。放下钢筋时,要防止钢丝球被压扁变形。 (2)装上焊剂盒:先在安装焊剂盒底部的位置缠上石棉绳然后再装上焊剂盒,并往焊剂盒满装焊剂。安装焊剂盒时,焊接口宜位于焊剂盒的中部,石棉绳缠绕应严密,防止焊剂泄漏。 (3)接通电源,引弧造渣:按下开关,接通电源,在接通电源的同时将上钢筋微微向上提,引燃电弧,同时进行“造渣延时读数”,计算造渣通电时间, 造渣过程工作电压控制在40,50V 之间,造渣通电时间约占整个焊接过程所用时间的3/4。 (4)“电渣过程”:随着造渣过程结束,即时转入“电渣过程”的同时进行“电渣延时读数”,计算电渣通电时间,并降低上钢筋,把上钢筋的端部插入渣池中,徐徐下送上钢筋,直至“电渣过程”结束。“电渣过程”工作电压控制在20,25V 之间,电渣通电时间约占整个焊接过程所 需时间的1/4。 (5)顶压钢筋,完成焊接:“电渣过程”延时完成,电渣过程结束,即切断电源,同时迅速顶压钢筋,形成焊接接头。 - 82 - (6)卸出焊剂,拆除焊剂盒、石棉绳及夹具。卸出焊剂时,应将料斗卡在剂盒下方,回收的焊剂应除去溶渣及杂物,受潮的焊剂应烘。焙干燥后,可重复使用。钢筋焊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外观质量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 13.5.4 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本工程模板施工框架柱施工主要采用钢模板,梁、板模板主要采用20mm 厚胶合板,钢木混合支撑。 13.5.4.1 柱模施工 (1)固定方式. 柱模自身固定均采用竖向φ50?1000 钢管(@?300)和水平2 φ48 钢管@1000mm 组成,用Φ16定位螺栓对拉水平钢管以控制截面,螺杆起步间距?250mm,横向间距为?750mm,竖向间距?500。 (2)模定位 柱支模前根据楼层放线先用30mm 宽、18mm 厚胶合板条在混凝土楼面上钉出柱模板位置,这样既便于柱模板定位准确,又便于加强柱模板根部固定,防止柱根部混凝土漏浆。 13.5.4.2 梁、板模板施工 梁、板模板采用胶合板,自身固定为木垫枋和钢管背杠、刚性支撑。 (1)架柱定位 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2)底模板定位 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底跨度大于或等于4m 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0.3%。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悬臂梁均需在悬臂端起拱0.6%。 (3)侧模板定位 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 (4)面模板 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支柱与龙骨的间距,应根据楼板的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一般支柱为800,1200mm,大龙骨间距为600,1200mm,小龙骨间距为400,600mm。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 (5)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楼板模板安装完成后,用胶带纸粘缝。 - 83 - (6)第一层支架采用Φ48 钢管支架,其余各层均采用钢支撑,立杆间距为:楼层梁?800,1200mm,板?1200mm。 (7)模板的拆除 ?墙、柱模板及梁侧模必须在墙、柱、梁混凝土浇筑48h 后方可拆除。 ?宽度?2.0m 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时方可 拆除;跨度在2.0m,8.0m 之间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自然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 ?跨度?8.0m 之间的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自然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跨度大于8.0m 的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 ?所有悬挑构件均须待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底模。 ?已经拆除模板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才允许承受计算荷载,施工中严禁堆放过量的建筑材料。 13.5.5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 13.5.5.1 对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现场拌制混凝土,其技术要求如下: (1)根据配合比确定的每盘(槽)各种材料用量,均要过称。 (2)装料顺序:一般先装石子,再装水泥,最后装砂子,需加掺合料时,应与水泥一并加入。 (3)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根据施工规范要求确定,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粉煤灰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宜比基准混凝土延长10,30s。。 (4)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其技术标准和试验方法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有关要求。 (5)掺入早强减水剂,其技术标准和试验方法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 (6)应用外掺剂可增加混凝土坍落度和延长初凝时间,其技术标准均应按有关现行的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及行业标准执行。 13.5.5.2 混凝土的浇筑 (1)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墙、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封闭。 (2)混凝土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2m 时必须采取加串筒措施。 (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 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 - 84 - (4)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 倍,不超过500mm,平板振捣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5)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 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6)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7)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初凝前修整完毕。 (8)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 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9)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d。在混 凝土强度达到1.2MPa 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施工振捣。柱、墙带模养护2d 以上,拆模后,双柱中缝涂刷养护剂,以确保立面结构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10)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 13.5.6 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3.5.6.1 材料 (1)砖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明及试验单。 (2)泥 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选择,本工程采用大厂生产的P.S 32.5、4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P.O32.5、42.5 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砂 宜采用中砂。配制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M5 时,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砂浆强度等级小于M5 时,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 (4)水 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掺合料 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少于7d,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其他掺合料:聚丙烯纤 - 85 - 维、粉煤灰等掺量应经我司试验室试验决定。 13.5.6.2 操作工艺 (1)拌制砂浆 ?砂浆采用机械拌合,手推车上料,磅称计量。材料运输主要采用井字架作垂直运输,人工手推车作水平运输。 ?根据试验提供的砂浆配合比进行配料称量,水泥配料精确度控制在2%以内;砂、石灰膏等配料精确度控制在?5%以内。 ?砂浆拌合投料顺序应先投砂、水泥、掺合料后加水。拌和时间自投料完毕算起,不得少于1.5min。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h 和4 h 内使用完毕。 (2)墙砌筑 施工顺序: 弹划平面线?检查柱、墙上的预留连结筋,遗留的必须补齐?砌筑?安装或现浇门窗过梁?顶部砌体。 ?排砖撂底: 一般外墙第一皮砖撂底时,横墙应排丁砖。根据已弹出的窗门洞位置墨线,核对门窗间墙、附墙柱(垛)的长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如若不合模数时,则要考虑好砍砖及排放的位置。所砍的砖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柱(垛)旁或其他不明显的部位。 ?选砖: 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规格基本一致的砖。 ?盘角: 砌墙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砌筑的砖墙角度不要超过五皮,并应及时进行吊靠,如发现偏差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数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水平灰缝均匀一致。每次盘角砌筑后应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完全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挂线砌墙。 ?挂线 砌筑一砖厚及以下者,采用单面挂线;砌筑一砖半厚及以上者,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同时砌筑共享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皮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砌砖 砌砖宜采用挤浆法,或采用“三一砌砖法”。三一砌砖法的操作要领是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操作时砖块要放平、跟线。砌筑操作过 - 86 - 程中,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和乱缝。经常进行自检,如发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采用撞砖纠正。应随砌随将溢出砖墙面的灰块刮除。内外墙的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他临时间断处,留槎的做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木砖预埋: 木砖应经防腐处理,预埋时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度确定;洞口高度在1.2m 以内者,每边放2 块,高度在2,3m 者每边放4 块。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下四皮砖处开始,中间均匀分布。门窗洞口考虑预留后安装门窗框,要注意门窗洞口宽度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门窗过梁 门窗过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240mm;当支承长度不足时,应将过梁与混凝土柱、墙直接连接处理。当门窗洞边无砖墩搁置过梁时,采用在相应洞顶位置的混凝土墙、柱上预埋铁件或插筋,以便和过梁中的钢筋焊接。安装过梁、梁垫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坐浆饱满。如坐浆厚度超过20mm 时,要用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两端伸入支座的长度应一致。 ?完成顶部墙体的砌筑。 13.5.7 装饰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装饰工程施工基本要求: (1)装修工程施工时,室内粗装修随砌体由下往上逐层施工,外墙装饰为一次由上往下施工完成。 (2)组织专业的施工班组,分别承担各分项装饰工程,实行定任务、定质量、定标准、定时间。分包到组,实行优质超产重奖,劣质重罚。保证质量,保证工期。 (3)材料供应:订货前取样品交设计、建筑单位审定后方可进货,对易产生色差、规格差的材料应选择同一厂家同一批产品。材料的垂直运输,室内外装修主要用井字架解决。水平运输以人工手推车在室内楼面上进行。 13.5.7.1 抹灰工程 (1)抺灰工程的一般规定 ?抹灰工程的砂浆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抹灰工程所用的砂浆配比,材料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 ?抹灰砂浆的配合比和稠度等,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在砂浆中掺用外加剂时,其掺入量应由试验确定。 ?外墙抹灰工程施工前,应安装好门窗、阳台栏杆和预埋铁件等,并将墙上的施工孔洞用膨胀砂浆堵塞密实。外墙窗台、窗眉、雨篷、阳台,压顶和突出腰线等,上面应做流水坡度,下面应做滴水线或滴水槽,滴水槽的深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10mm, - 87 - 并整齐一致。 ?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的阳角,宜用1:2.5 水泥砂浆做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 1.8m,每侧宽度不小于50mm 。 ?水泥砂浆的抹灰层应在湿润的条件下养护。 ?一般抹灰按质量要求分为普通、中级和高级三级。本工程按高级抹灰施工要求:阴阳角找方,设置标筋,分层赶平。修整,表面压光。 ?凡面层灰浆要压光的,最后一次压光,应在灰浆初凝后(即经过铁抹子压磨而灰浆表层不会变成糊状)及时进行。抹灰用砂宜用中砂,使用前应过筛,不宜采用特细砂。 ?抹灰用石灰膏,用块状生石灰淋制,淋制时必须用孔径不大于3mm?3mm 的筛过筛,并贮存在沉淀池中。熟化时间:常温下一般不少于15d。用于罩面时,不应少于30d。使用时,石灰膏内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他杂质。 (2)抺灰工程的一般工艺标准 ?所用材料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材料标准的规定。 ?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基体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等缺陷(空鼓而不裂的面积不大于200cm2 者可不计)。 ?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线角和灰线平直方正,清晰美观。 ?孔洞、槽、盒和管道后面的抹灰表面应符合以下规定:尺寸正确、边缘整齐、光滑;管道后面平整。 ?护角和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的填塞质量应符合护角符合施工规范规定、表面光滑平顺;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填塞密实,表面平整。 ?分格条(缝)的质量应宽度、深度均匀,平整光滑,楞角整齐。横平竖直、通顺。 ?滴水线和滴水槽流水坡向正确;滴水线顺直;滴水槽深度、宽度均不少于10mm,整齐一致。 (2)抺灰做法 ?基层处理: 对板底清理干净,并用钢丝刷满刷一遍后浇水湿润。再用1:1:1 水泥聚合物砂浆,喷洒或用毛刷(横扫)将砂浆甩到基面上。甩点要均匀,终凝后再浇水养护,直至水泥砂浆疙瘩有较高的强度,用手掰不动为止。 ?据墙柱上弹出的水平墨线,用粉线在四周墙面上(顶板下100mm)弹出一条水平线,作为顶板抹灰的水平控制线。对于面积较大的楼盖顶棚或质量要求较高的顶棚,宜拉通线设置灰饼。 - 88 - ?底灰: 在顶板混凝土湿润的情况下,先刷素水泥浆一道,随刷随打底,打底采用1:1:6 水泥混合砂浆。对顶板凹度较大的部位,先大致找平并压实,待其干后,再抹大面底层灰,其厚度每遍不宜超过8mm,操作时需用力抹压,然后用压尺刮抹顺平,再用抹子抹平,要求平整稍毛,不必光滑,但不得过于粗糙,不许有凹陷深痕。 ?罩面灰: 待底灰约六、七成干时,即可抹面层纸筋灰。如停歇时间长,底层过分干燥则应用水润湿。涂抹时先分两遍抹平,压实,其厚度不应大于2mm,待面层经过铁抹子抹面,灰浆表面不会变为糊状时要及时压光,不得有抹痕、气泡、接缝不平等现象。顶棚与墙边或梁边相交的阴角应成一条水平直线,梁端与墙面梁边丁交处应成垂直线。 13.5.7.2 涂刷工程 (1)一般规定 ?乳胶漆工程使用的腻子,应坚实牢固,不得粉化、起皮和裂纹。腻子干燥后,应打磨平整、光滑,并清理干净。要按基层、底乳胶漆和面乳胶漆的性能配套使用。 ?室外需使用乳胶漆时,应使用具有耐水性能的腻子(由建筑单位确定)。 ?乳胶漆的工作黏度或稠度,必须加以控制,使其在乳胶漆施涂时不流坠、不显刷纹。施涂过程中不得任意稀释。 ?双组分或多组分乳胶漆在施涂前,应按产品说明规定的配合比,根据使用情况分批混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所有乳胶漆在施涂前和施涂过程中,均应充分搅拌。 ?施涂多遍乳胶漆时,后一遍乳胶漆必须在前一遍乳胶漆干燥后进行;每一遍乳胶漆应施涂均匀,各层必须结合牢固。 (2)操作工艺(乳胶漆) ?清理墙、柱表面:首先将墙、柱表面起皮及松动处清理干净,将灰渣铲干净,然后将墙、柱表面扫净。 ?修补墙、柱表面:修补前,先涂刷一遍用三倍水稀释后的108 胶水。然后,用水石膏将墙、柱表面的坑洞、缝隙补平,干燥后用砂纸将凸出处磨掉,将浮尘扫净。 ?刮腻子:遍数可由墙面平整程度决定,一般为两遍,腻子以纤维素溶液、福粉、加少量108胶,光油和石膏粉拌合而成。第一遍用铁抹子横向满刮,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接头不得留搓,每刮一刮板最后收光要干净平顺。干燥后磨砂纸,将浮腻子及斑迹磨平磨光,再将墙柱表面清扫干净。每二遍用铁抹子竖向满刮,所用材料及方法同第一遍腻子,干燥后用砂纸磨平并扫干净。 ?刷第一遍乳胶漆:乳胶漆在使用前要先用萝斗过滤。涂刷顺序是先刷顶板后刷墙 - 89 - 柱面,墙柱面是先上后下。乳胶漆用排笔进行涂刷。使用新排笔时,将活排笔毛拔掉。乳胶漆使用前应搅拌均匀,适当加水稀释,防止头遍漆刷不开。由于乳胶漆漆膜干燥较快,因此应连续迅速操作。涂刷时,从一头开始,逐渐向另一头推进,要上下顺刷,互相衔接,后一排笔紧接前一排笔,避免出现干燥后接头,待第一遍乳胶漆干燥后,复补腻子,腻子干燥后用砂纸磨光,清扫干净。 ?刷第二遍乳胶漆:第二遍乳胶漆操作要求同第一遍。使用前要充分搅拌,如不很稠,不宜加水或少加水,以防露底。以上是抹灰表面涂刷中级乳胶漆的做法,施涂普通级或高级乳胶漆时,要相应减少或增加工序。 13.5.8 铝合金窗施工方法 (1)准备工作 ?熟悉施工图,明确门窗安装的技术要求,门窗数量、规格、安装位置及方向。 ?按设计要求检查洞口尺寸,如与设计尺寸不符,应予以纠正。 ?确认建筑物每层的门窗安装位置参考线(标高线、门窗正面中心线和侧面中心线)明确门窗实际安装位置与放线的关系。 ?认真检查门窗的制作质量、数量和外观,并做好验收记录,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制品有权拒绝验收。 (2)工艺要求 ?门窗的安装位置、开启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窗框的安装必须牢固,锚固件的数量、位置,锚固方法及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锚固件应双侧锚固或交错双侧锚固。锚固连接件可用射钉或膨胀螺栓,但砖墙严禁用射钉固定。洞口有间隙时,允许用木楔双向垫紧,但木楔外露部分不得超过2cm,上表面不得高于型材底边,如间隙较大,允许用其他建筑材料填嵌,但必须用水泥砂浆固定,其高度不得超 过型材侧边。 ?门窗扇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推拉门窗扇:关闭严密、间隙均匀、扇与框搭接量符合设计要求; 地弹簧门扇:自动定位准确,开启角90?3?,关闭时间在6,10s 之间。 ?门窗附件安装应做到品种、数量齐全、安装位置正确、牢固、灵活适用,达到各自的功能、端正美观。 (3)制作工艺控制 ?在严格按制作规程要求下,采取由作业人员自检,质检员抽检的检验方式。 ?检验机械设备、量具的精度,并调校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和监控运行过程的稳定性。 - 90 - ?按照拟定的工艺进行加工,严格依照加工技术标准检验加工件的下料、装嵌尺寸是否在标准允许的误差范围本工程使用的仪器 (2)经纬仪、水准仪、50m 钢卷尺,检定到期的送湖南省株洲市技术监督局,经过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 13.5.9.2 建筑物定位放线方法 - 91 -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是确定建筑物平面位置和开挖基础的关键环节。施测中必须保证精度,杜绝错误,认真熟悉建筑图和结构图。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考虑定位桩位的长期稳定的保留,对建筑物测设每条直线主轴和弧线主轴的交点,作为定位放线的依据。 13.5.9.3 沉降观测 (1)本工程施工图纸并未给出沉降观测的设置位置及要求,根据公司以往的工程施工情况及测量规范规程的规定,因此,本工程的沉降观测点埋设每分区不少于4 点,主要埋设在建筑物大角及中部位置框架结构柱上。 (2)沉降观测点应埋设在?0.000 标高以上10cm,20cm 处。结构施工时按所在位置预埋铁板,将直径25mm 以上的钢筋,制成弯钩,圆周电焊在预留预埋铁板上沉降观测点与外墙面应有30mm,40mm 的空隙,以便于放置水准尺。 (3)沉降观测的次数应根据工程性质、工期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增加情况决定,一般结构施工阶段每层结构观测一次,结构断水每3 月1 次,工程竣工后, 第1 年不能少于3,5次,第2 年不少于1 次,以后每年一次直至建筑物沉降稳定为止。 13.5.9.4 基础工程 (1)独立基础,基础为四种: 基础A(3300mm?3300mm) V土 =(a+2c+kh)(b+2c+kh)?h+k2h3/3+A1?B1?(H-h) =(3.3+2?0.3+0.5?1.4)?(3.3+2?0.3+0.5?1.4)?1.4+0.25?1.4 ?1.4 ?1.4/3+3.5?3.5?(1.5-1.4)=31.08 m3 V垫 =(3.3+0.2)?(3.3+0.2)?0.1=1.23 m3 V砼 =3.3?3.3?0.45+1.9?1.9?0.45=6.53 m3 基础B(2400mm?2400mm) V土 =(a+2c+kh)(b+2c+kh)?h+k2h3/3+A1?B1?(H-h) =(2.4+2?0.3+0.5?1.4)?(2.4+2?0.3+0.5?1.4)?1.4+0.25?1.4? 1.4?1.4/3+2.6?2.6?(1.5-1.4)=20.07m3 V垫 =(2.4+0.2)?(2.4+0.2)?0.1=0.676 m3 V砼 =2.4?2.4?0.3+1.4?1.4?0.3=2.316 m3 基础C(2800mm?5100mm) V土 =(a+2c+kh)(b+2c+kh)?h+k2h3/3+A1?B1?(H-h) =(2.8+2?0.3+0.5?1.4)?(5.1+2?0.3+0.5?1.4)?1.4+0.25?1.4 ?1.4?1.4/3+3.0?5.3?(1.5-1.4)=38.555m3 V垫 =(2.8+0.2)?(5.1+0.2)?0.1=1.59m3 - 92 - V砼 =2.8?5.1?0.3+1.6?3.9?0.3=6.156m3 基础D(3800mm?6100mm) V土 =(a+2c+kh)(b+2c+kh)?h+k2h3/3+A1?B1?(H-h) =(3.8+2?0.3+0.5?1.4)?(6.1+2?0.3+0.5?1.4)?1.4+0.25?1.4 ?1.4?1.4/3+3.8?6.1?(1.5-1.4)=55.383m3 V垫 =(3.8+0.2)?(6.1+0.2)?0.1=2.52m3 V砼 =3.8?6.1?0.4+2.1?4.4?0.35=12.51m3 施工段A: V土总=6?31.08+2?20.07+1?38.555+3?55.383=431.32m3 V垫总=6?1.23+2?0.676+1?1.59+3?2.52=17.88m3 V砼总=6?6.53+2?2.316+1?6.156+3?12.51=87.50m3 施工段B: V土总=6?31.08+2?20.07+1?38.555+3?55.383=431.32m3 V垫总=6?1.23+2?0.676+1?1.59+3?2.52=17.88m3 V砼总=6?6.53+2?2.316+1?6.156+3?12.51=87.50m3 (2)基础梁 基础梁尺寸b?h=0.25?0.4=0.10 m 施工段A: V砼=[(3.6?7-0.125)?4+(6.6+2.1+6.6+0.25)+(6.6-0.25)?14]? 0.1=20.525 m3 V回填=431.32-17.88-87.50-20.525=305.42m3 施工段B: V砼=[(3.6?7-0.25)?4+(6.6+2.1+6.6+0.25)+(6.6-0.25)?12]? 0.1=20.425 m3 V回填=431.32-17.88-87.50-20.525=305.42m3 13.5.9.5 主体工程 (1)钢筋混凝土柱 一层: 施工段A:32?0.5?0.5?(4.55-0.6)=31.60m3 施工段B:28?0.5?0.5?(4.55-0.6)=27.65m3 二层~六层: 施工段A:32?0.5?0.5?(3.3-0.6)=21.60m3 施工段B:28?0.5?0.5?(3.3-0.6)=18.90m3 (2)钢筋混凝土梁 - 93 - 2 一层: 施工段A: 0.30?(0.60-0.10)?[3.6?7?4+(6.6+2.1+6.6+0.30)]+0.30? (0.60-0.10)?(6.6-0.3)?14+0.25?(0.4-0.1)?(2.1-0.25)?3 =31.74m3 施工段B: 0.30?(0.60-0.10)?[(3.6?7-0.3)?4+(6.6+2.1+6.6+0.30)]+0.30 ?(0.60-0.10)?(6.6-0.3)?12+0.25?(0.4-0.1)?(2.1-0.25)?3 =29.04m3 二层~六层: 施工段A 0.30?(0.60-0.10)?[3.6?7?4+(6.6+2.1+6.6+0.30)]+0.30? (0.60-0.10)?(6.6-0.3)?14+0.25?(0.4-0.1)?(2.1-0.25)?3 =31.74m3 施工段B: 0.30?(0.60-0.10)?[(3.6?7-0.3)?4+(6.6+2.1+6.6+0.30)]+0.30 ?(0.60-0.10)?(6.6-0.3)?12+0.25?(0.4-0.1)?(2.1-0.25)?3 =29.04m3 (3)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一层~五层: 施工段A: [(3.6?7+0.3)?(6.6+2.1+6.6+0.3)-(3.6-0.3)?(6.6-0.3)]?0.10 =37.70 m3 施工段B: [(3.6?7)?(6.6+2.1+6.6+0.3)-(3.6-0.3)?(6.6-0.3)]?0.10 =37.23m3 六层: 施工段A: [(3.6?7+0.3)?(6.6+2.1+6.6+0.3)-(3.6-0.3)?(6.6-0.3)]? 0.10=37.70 m3 施工段B: [(3.6?7)?(6.6+2.1+6.6+0.3)-(3.6-0.3)?(6.6-0.3)-0.6?0.6] ?0.10=37.20 m3 (4)现浇楼梯 - 94 - 一层~五层: 施工段A:3.6?6.6=23.76m2 施工段B:3.6?6.6=23.76m2 六层: 施工段A:3.6?6.6/2=11.88m2 施工段B:3.6?6.6/2=11.88m2 13.5.9.6 装饰工程 (1)建筑面积 一层: 施工段A:3.6?[(3.6?7+0.12)?2+(6.6+2.1+6.6+0.24)]=238.25m2 施工段B: 3.6?[(3.6?7+0.12)?2+(6.6+2.1+6.6+0.24)]=238.25m2 合计:238.25m2+238.25m2=476.50m2 二层~五层: 施工段A: 3.3?[(3.6?7+0.12)?2+(6.6+2.1+6.6+0.24)]=218.39m2 施工段B: 3.3?[(3.6?7+0.12)?2+(6.6+2.1+6.6+0.24)]=218.39m2 合计:218.39+218.39=436.79m2 六层: 施工段A:3.6?[(3.6?7+0.12)?2+(6.6+2.1+6.6+0.24)]=238.25m2 施工段B:3.6?[(3.6?7+0.12)?2+(6.6+2.1+6.6+0.24)]=238.25m2 合计:238.25m2+238.25m2=476.50m2 (2)门窗面积 ?窗户面积: 一层: 施工段A:1.5?1.8?7+0.9?0.9?6+1.8?1.8?3=33.48 m3 施工段B:1.5?1.8?8+0.9?0.9?5+1.8?1.8?4=38.61 m3 二层~六层: 施工段A: 0.9?0.9?13+1.8?1.8?1+1.5?1.5?1=16.02 m3 施工段B:0.9?0.9?13+1.8?1.8?1+1.5?1.5?1=16.02 m3 ?木门面积 一层: 施工段A:0.9?2.1?8+0.8?2.1?6+1.8?2.1?2=32.76 m3 施工段B:0.9?2.1?7+0.8?2.1?5+1.8?2.1?2=29.19 m3 二层~六层: 施工段A:0.9?2.1?13+0.8?2.1?13=46.41m - 95 - 3 施工段B:0.9?2.1?13+0.8?2.1?13=46.41m3 (3)墙面面积 ?一砖墙外墙 一层: 施工段A: (4.55-0.6-0.4)?[(3.6?7+0.12)+(3.6?6+0.24)+ (6.6+2.1+6.6+0.24)]-(1.5?1.8?7+0.9?0.9?6+1.8?1.8+ 0.9?2.1?2+1.8?1.8?2+1.8?2.1?2)=177.77m2 施工段B: (4.55-0.6-0.4)?[(3.6?7+0.12)+(3.6?6+0.24)+ (6.6+2.1+6.6+0.24)]-(1.5?1.8?7+0.9?0.9?5+1.8?1.8+ 0.9?2.1?1+1.8?1.8?3+1.8?2.1?2)=177.23m2 二层~六层: 施工段A: (3.3-0.6)?[(3.6?7+0.12)?2+(6.6+2.1+6.6+0.24)]- (1.5?1.5?1+0.9?0.9?13+1.8?1.8+1.92?2.7?13-1.96?2.7) =89.98m 施工段B: (3.3-0.6)?[(3.6?7+0.12)?2+(6.6+2.1+6.6+0.24)]- (1.5?1.5?1+0.9?0.9?13+1.8?1.8+1.92?2.7?13-1.96?2.7) =89.98m2 ?一砖墙6?0.9?2.1]+[3.6?7?(4.55-0.6-0.4)]=381.43m2 施工段B: (6.6-0.24)?(4.55-0.6-0.4)?8+[(3.6?3+3.6?3+0.24)?3.55-6 ?0.9?2.1]+[3.6?7?(4.55-0.6-0.4)]=336.28m2 二层~六层: 施工段A: (6.6-0.24)?(3.3-0.6)?14+[(3.6?7?2.7-2.1?0.9?13+3.6 ?3?2.7+(3.6?3+0.24)?2.7)]=342.85m2 施工段B: - 96 - 2 (6.6-0.24)?(3.3-0.6)?12+[(3.6?7?2.7-2.1?0.9?13+3.6 ?3?2.7+(3.6?3+0.24)?2.7)]=308.50m2 ?半砖墙 一层: 施工段A: [(1.5-0.06+1.5-0.12+0.06)?(4.55-0.6-0.4)-0.8?2.1]?6=51.26 m2 施工段B: [(1.5-0.06+1.5-0.12+0.06)?(4.55-0.6-0.4)-0.8?2.1]?5=42.72 m2 二~六层: 施工段A: [(1.5-0.06+1.5-0.12+0.06)?(3.3-0.6)-0.8?2.1]?13=79.25m2 施工段B: [(1.5-0.06+1.5-0.12+0.06)?(3.3-0.6)-0.8?2.1]?13=79.25m2 女儿墙: 施工段A:[(3.6?7+0.12)?2+(6.6+2.1+6.6+0.24)] ?1.1 =72.80 m2 施工段B:[(3.6?7+0.12)?2+(6.6+2.1+6.6+0.24)] ?1.1 =72.80 m2 13.6 分项工程持续时间的计算 为简洁起见,本设计书采用表格的形式给出了各分部分项工程持续时间的计算,详见表13.2—表13.9。 - 97 - - 98 - 表13.4 分项工程持续时间计算表(三) 表13.5 分项工程持续时间计算表(四) - 99 - - 100 - - 101 - 表13.8 分项工程持续时间计算表(七) - 102 - 13.7 资源计划 13.7.1 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13.7.1.1重要施工机械的选择 主要施工机械选择如下: (1)运输机械 本工程基础、主体砼采用自拌混凝土,计划配备井架3台,已能满足垂直运输需要。另计划配备混凝土搅拌机2台,已能满足现浇混凝土及楼地面、屋面混凝土搅拌。 (2)钢筋、木工机械选择 计划配备钢筋对焊机、切断机、弯曲机、调直机各2台,电焊机3台,木工机械2套,另配备砼振动机、水泵等若干,具体详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表。 13.7.1.2 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表 - 103 - 表13.10 计划投入的机械设备及进场时间 13.7.2 施工计量器具的投入 施工计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根据本工程特点,特制定周密的计划管理流程,以期更好的控制质量。计划投入的计量器具如下: 表13.11 施工流程计划检查网络图计量器具配备 13.7.3 劳动力计划 本工程根据各不同阶段的施工特点,并适当结合夜间施工,预计将投入的劳动力 - 104 - 见下表: 表13.12 施工阶段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注:本表材料质量管理 采购调拨人员对所采购、调拨的材料,要认真检查质量,严格验收,凡品种、规格不符、型号不对、外观粗糙、理化数据不符要求,或有变质、变型等质量问题,一律不准采购、调拨,材料进场后须经质监站测试中心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公司质安科、现场质保体系定期检查,明确材料质量,采购人员在购料前,要先向供方单位索取产品合格证,或出厂证明单,对单据所列质量数据,认真审查,等符合要求方可采购。 13.8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13.8.1 设计依据 (1)工程总平面图。 (2)已有的和拟建的地下管道位置资料。 (3)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拟定的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 (4)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和预制构件的需要量计划、供应计划及运输方式。 - 105 - (5)各种工程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的数量。 (6)建设工程区域的竖向设计资料。 (7)施工期间可利用的原建筑物、空地及水源、电源等临时设施情况。 13.8.2 设计原则 (1)在满足现场施工的条件下,现场布置尽可能紧凑,减少施工用地。 (2)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条件下,尽量利用现场附近可利用的房屋和水电管线,减少临时设施。 (3)充分利用施工场地,尽量将材料、构件靠近使用地点布置减少现场二次搬运量,且使运输方便。 (4)要遵守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技术安全和防火安全。 (5)便利于工人的生产和生活。 13.8.3 设计步骤 (1)确定起重机的数量及其布置位置。 (2)布置搅拌站、仓库、材料和构件堆场、加工厂的位置。 (3)布置运输道路。 (4)布置行政管理、文化、生活福利用临时房屋。 (5)布置水电管线。 (6)计算技术经济指标。 13.8.4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13.8.4.1 临时施工道路 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尽量按今后的道路位置布置。施工主通道由南侧道路进入,场临时供水设计 本工程临水供水接管径采用DN50基本能满足现场施工和生活用水需要。计划在生活区及作业区设置临时消防栓8只。具体供水管详见施工现场临时水电管线图。 13.8.4.3 临时供电设施 施工现场用电动分动力电和照明电两类,照明用电按动力用电量的10%计算。线路全部穿钢管和PVC管埋地暗敷,以保证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用电的配电箱要求设置 - 106 - 于便于操作的地方,用成品的配电箱并加防雨措施。 13.8.4.4 临时设施的设计 现场临时设施包括行政管理用房、生产车间、仓库及生活用房。生产车间包括钢筋车间、安装车间等。仓库包括材料库,工具放在材料库。生活用房包括宿舍、食堂。 所有临时设施其使用多孔砖、玻璃钢瓦搭设。 13.8.5 总平面管理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主体工程量的分布及工期要求、施工程序,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二次搬运等影响工程进度和的情况出现。 13.8.5.1 现场实际情况 (1)本工程场地呈规则四边形,场地四面临街,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现场场地比较宽敞,具有良好的施工条件,材料、机械进退场均很方便。 (2)施工用水、用电已由建设单位接入现场,现在场地周围城市排水沟渠已经施工完毕,在开工后,场内施工排水可以经过处理后排放;现场基本具备“三通一平”条件,可以进场进行施工。 13.8.5.2 总体规划 (1)封闭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将采取封闭施工进行施工作业,封闭施工主要是:采用围墙将施工现场与外部做封闭,并且设置专人值班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对建筑采实体外围取脚手架及安全网做立面及平面封闭, 保持整洁美观文明,避免高空坠物、坠人事件出现。 (2)场内道路 考虑在现场沿围墙边及临时设施边绕建筑物一圈设置4m 宽场内施工道路,施工道路采用狗头石铺底,公分石作面层经压实处理,并且在入口和出口设置值班室。 (3)生产性临时设施 生产性临时设施包括材料房(堆放小型配件、工具、劳动保护用品、生活用品等)、配电房,钢筋加工场(作为钢筋加工、焊接的主要生产场地)。具体情况见表13.1。 (4)办公临时设施 包括值班室(作为保卫、进场人员登记场所)、办公室(管理人员办公、会议场所)、临时休息室在内的公共用房,面积约为220m。 (5)生活性临时设施 管理人员:考虑每晚有12 人(含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现场值班,设置4 间宿舍,每间12m,其中建设单位一间,监理单位一间,施工单位两间,共计48m。 - 107 - 222 工人宿舍:考虑120 人现场居住,每人按照2m考虑,需要240m。 表13.13 生产性临时设施表 22 表13.14 生活临时设施表 (6) 临时材料堆放场地 现场辅助材料堆放场地分区堆放,考虑施工就位方便,采用露天堆放钢管、模板、构配件等。配备防雨、防风材料,面积约120 m。钢筋堆放区在钢筋加工场旁边设置,搭棚遮盖。 2 13.9 技术组织措施 13.9.1 技术措施 按施工图、建设单位、投标工期的要求,精心、实际地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对重要部分分项工程与整个项目制定出切实可行又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生产月度计划,须有具体作业安排,每月的生产会议进行上月的#工作总结#及下月的施工进度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根据计划,落实好劳动力、材料、设备的进退场,做到规范有序的施工。 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劳动资源,择优选择,安排好平行流水和交叉搭接施工,对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分部分项工程,安排好原材料的供应及劳动力的调整,做到不间断的施工。 积极引进、采用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鉴于本工程工 - 108 - 期紧,框架梁板现浇多等实际,模板系统考虑采用夹板及早拆架体系。 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配备二套施工班子,落实各管理各自岗位的职责,形成分工种专人负责,既分工又协作的一个有机管理网络,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进行全面监控,并进行每月考核,并与经济挂钩。管理人员认真落实计划的执行、监督、检查工作,做到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根据总进度网络要求,经常进行工作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动态管理。施工前全面编制项目总工期、阶段工期和作业工时三级网络计划,并向有涉及工期的、穿插的(如安装等)施工队伍分别落实。施工作业人员应服从工程项目部统一指挥,按期参加生产协调会,真诚合作,确保预期网络计划的有效实施。 本工程列为公司材料供应部门供应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所需的主要材料、构件、半成品等供应按工程总进度计划,编制相应的时段供应计划。材料部门按时段供应计划保质、保量、及时供应到施工现场,如有困难时,千方百计采购供应,确保本工程按进度计划进行施工。 公司财务部门,对本工程实行专款专用,按时支付进度款,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如发生工程用款与进度款发生差额时,财务部门应设法调剂。 建立每月一次建设、设计、施工三方协调会制度,平时经常与各方商讨有关工程事项,做好土建、安装的协调配合工作,使工程施工运转正常、有序。 结构阶段垂直运输及其它机械设备尽早进入现场安装,发挥作用。 竣工前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初验,发现不足及时整改,确保验收一次成功。 13.9.2 保证工程质量措施 13.9.2.1物资采购控制 对采购物资实施有效控制,正确地制订采购文件,对采购产品规定适宜的验证方式,以保证所采购的产品符合工程合同的要求。 (1)物资采购必须在合格分承包方名录内选择,若采购物资不在合格分承包方名录内, 应按规定进行评审,当生产争需时应经总工程师签字批准,方允许在名录外采购,所采购的物资应按《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进行验证。 (2)采购计划由项目施工员根据预算和工程进度进行编制,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采购合同由项目经理部材料科根据物资计划与合格分承包主签订。 13.9.2.2 顾客提供产品(甲供材料、设备)控制 (1)项目施工员应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填写并向顾客报送“顾客提供物资计划表”,主要内容包括顾客提供工程材料、工程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和进场时间,通知材料员做好接收准备工作。 (2)质量验证按《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进行。 - 109 - (3)对进货验证发现有质量问题,如损坏、不适用、不合格应作出标识各进货验证记录,及时报告顾客,并由物资供应部或项目经理部与顾客联系和处理。 (4)对贵重材料和设备,要有顾客代表共同验收并签证。 (5)材料员负责收集、整理有关的验证文件、资料和记录,如数量清点合格证书、复试报告等。 13.9.2.3 过程控制 对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施工过程实施控制,以确保影响工程质量的各个因素处于受控状态。 (1)工程开工,应按公司《质量程序文件》规定组织图纸自审,填写图纸自审记录,参加业主主持的图纸会审。 (2)根据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工程开工前应按公司《质量程序文件》的规定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计划)经公司总工审批后组织实施。 (3)施工人员的技能控制:坚持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九大工种作业人员按有关规定进行上岗培训。加强职业道德、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法制教育。 (4)技术交底:各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时,施工员应根据施工验收规范,公司建筑安装工艺标准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向班组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并督促班组按交底要求操作。 (5)技术复核:主要内容是建筑物的轴线尺寸和标高、基础灰线、桩位、模板轴线、断面、标高以及砌体皮数杆。技术复核由工种负责人和班组长自复后,由施工员会同质量员进行复核,并形成技术复核记录文件。 (6)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员、质量员、顾客代表和质监站监督员参加,地基(基槽)和中间结构验收时,还应请设计单位参加。隐蔽工程验收通过后应形成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过程控制: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过程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划分,主要过程(既分部工程)包括: (8)特殊过程控制:对于特殊过程的焊接工序应严格按公司《特殊过程(结构焊接)施工的有关规定》加以控制。 13.9.2.4 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 (1)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工程材料、工程设备采用检查、测量或试验等方法,以保证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工程材料和工程设备不投入使用。 (2)进货验证:在接收合格分承包方提供的工程材料时,应由项目经理部材料员根据采购文件及分承包方提供的工程设备,项目安装负责人、安装施工员依据合同条款、施工图纸、质量证明文件进行验证和试验。 - 110 - (3)试验:需理化试验的工程材料,由项目经理部材料员按要求抽取试样,并填写“材料送样单”送试验室试验。由试验室出具“材料试验报告”。现场材料员按公司《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做好状态标识。 13.9.2.5 过程检查和试验控制 (1)施工准备检验:工程开工前,施工员会同工长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放样,并由施工员填写“测量定位记录”,复核无误后请顾客代表签证。 (2)技术复核: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员应严格执行《技术管理办法》的规定,凡是轴线、标高、模板尺寸、洞口尺寸、皮数杆、预埋件等均在下道工序前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在技术复核记录中签字,方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质量员随时抽查,复核是否符合要求。 (3)隐蔽工程验收:主要内容有:基础工程、钢筋工程、防水工程、暗配电气线路及上下水管道、避雷网(针)等,施工员应填写“隐蔽验收记录”,并组织班组自检,验收合格后请质量员复查验证,重要结构部位请公司技术质量部参加复检,请顾客代表签证。 (4)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分项工程质量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定,专职质量员核定等级,其中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工程由公司技术质量部门组织核定等级;结构验收: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分阶段施工完毕后,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报公司技术质量部,并请设计单位、顾客代表验收,在“结构验收记录”上签证。 (5)过程试验:钢筋焊接工作完成后,送样员应及时将标准试件送试验室,施工员接到合格报告后方可组织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前,施工员应根据设计要求等级填写“混凝土级配申请单”,送商品混凝土供应公司,在浇捣混凝土时工长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布置做好混凝土试块的留置,并按规定进行保存、养护及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砌筑工程施工前,施工员应根据要求等级填写“砂浆级配申请单”报送试验室。施工现场应按试验室出具的级配报告施工。并按《砌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随机取样制作砂浆试块,按规定进行保存、养护及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对层面工程和厕浴间、厨房间等有地漏的楼面工程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浇水、蓄水试验。 13.9.2.6 最终检验和试验控制 (1)工程施工完毕后,项目经理部负责检查确认所有进货检验和试验是否均已完成,且已满足规定要求,各项检查和试验记录、质保单等技术文件是否齐全,由项目经理部质量员检验复核无误后,质安科填写“最终检验和试验申请单”,总工程师审核并签字,上报公司生产技术部,批准后才能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 - 111 - (2)最终检验和试验由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及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施工员、质量员参加,必要时邀请公司领导及顾客代表,监理工程师等参加,按合同要求和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逐项进行综合检查和评审。 (3)最终检验和试验达到规定的要求后,由参加人员在《最终检验和试验后签单》上签字确认,项目经理部施工员填写“竣工报告”、“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记录”和“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并将全套工程技术文件,上报质量安全部审核,检查工程质量自评等级,报总工程师、公司经理审定并签单。 13.9.3 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和纪律,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到人,并按规范化施工要求做好各项安全台帐记录。 (2)严格执行公司“三级安全教育“的制度,每项工序有全面安全生产技术交底,特殊工 种持证上岗。 (3)现场设值班人员管理,禁止闲杂无关人员进入。 (4)井架、外架等在安全及搭设和拆降前制订好操作方案、安装搭设完成后经安验部门检查合格,挂牌后再投入使用。 (5)所有机电设备均有安全防护设施和专人管理操作,并做一机一闸和安装触电保护器,实行“三级保护”,所有电施人员持证上岗,每机的触电保护器漏电动作电流<30毫安,动作时间<0.1秒。 (6)在工程“四口”除设有醒目的标志外,另再采取临时保护措施,搭设必要的防护棚,护身栏杆以及挂设安全网,并经常检查整修, (7)现场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设施,并建立现场各工种防火责任制,对施工需要动火的办好动火手续。 (8)现场材料专人管理,按场布置做到整齐有序,废料垃圾清理。 (9)现场用电实行“三相五线”制,其接地电阻<4Ω。 (10)设专职安全员,跟班负责安全工作,广泛宣传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交底,检查安全措施,监督安全设计的执行,对一切违反安全操作的人和事,有权批评制止。 (11)认真贯彻国家、当地政府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和文件,脚手架、井架、电气线路设备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施工。 (12)防雷措施:井架上设二根避雷针,利用钢筋作引下导线,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雷雨天停止施工作业,钢管脚手架也做好防雷措施。 (13)防火措施:电、气焊要集中管理集中设置,严格执行防火制度。水泵、电焊机必须设独立电源,电器设备必须有电工值班,生活、办公仓库用房附近设置专用 - 112 - 灭火器。 (14)防坠落、物击措施 ?切实做好“三宝”的利用和“四口”的防护,地面警戒区范围内应搭好安全防护棚,所有施工人员严格遵守作业规定。 ?井架上设二道限位开关,不许超载或乘人, ?施工垃圾集中堆放,集中吊运下来,严禁向楼下抛扔。 (15)防机电事故措施:所有机电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负责日常机械保养、检查、维修,所有机械设置漏电保护开关,做到“一机一闸”。现场电源必须按施工平面图设置,禁乱拉电线。加强夜间施工照明管理,确保施工区施工部位的规定照明度。 13.9.4 文明施工措施 13.9.4.1 生活卫生 (1)施工现场整齐清洁、无积水。 (2)车辆不带泥沙出现场。 (3)办公室内清洁整齐、窗明地净。 (4)宿舍应与生产区域隔离,可优先采取活动宿舍房,无法隔离的应合理安排整齐的宿舍,宿舍内外、床上用品应整洁、卫生、不乱倒污物和便溺。规模较大的工地应采用活动房或砖砌宿舍,内外墙刷白,床铺搭设统一、整齐、有条件的工地可采用统一的被褥、床铺。 (5)生活区周围不随意泼污水,倒污物,应设简易浴室,不准露天场地洗澡和设置露天浴室。 (6)科学研究垃圾指定地点集中及时清理。 (7)冬季取暖设施齐全,有验收合格证。 (8)伙房内外整洁、卫生、炊具干净、无腐烂变质食品,符合《食堂卫生法》各项要求。 (9)伙房要有食品卫生许可证。 (10)炊事员要有身体健康证。 (11)炊事人员上岗必须穿戴工作服和帽,保持个人卫生。 (12)操作间、仓库、食堂清洁卫生、无蝇无鼠无蛛网。 (13)加工、保管生熟食品要分开,食品有遮盖。 (14)职工饮水要卫生。 (15)厕所屋顶墙壁严密,门窗齐全有效,厕所内刷白。 (16)厕所有专人清扫保洁,定期喷洒消毒药水,有灭蝇、蛆措施。 (17)工地有卫生。 (18)卫生责任区划分明确。 - 113 - 13.9.4.2 现场场容 施工现场应当达到环境美化,场布合理,施工有序等文明施工标准,必须推行现代管理办法,科学组织施工,做好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 (1)施工现场必须在明显处设置“七牌一图”和其他标牌。 ?工程场布图应标明:工程建筑方位、生产、生活设施、各类材料堆场和机械设备设置区域,围墙、大门、进出通道、水、电走向等。按施工三阶段(基础、主体、装饰)及时调整场布图。 ?工程概况牌示意图应标明:工程名称、建设、设计、施工、质量监理、监督、安全监督单位名称、工程层数、面积、总高度、开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批准文号和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建筑物可悬挂公司企业旗、牌、徽。 ?现场必须张挂“十项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危险区域警示牌”、“机械操作规程牌”、“安全生产责任制”等九块标牌,以及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宣传标语牌。 (2)施工现场周边应设2.5M高围墙或围拦,围拦应严密,不缺拦,内外刷白,书写标语,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占道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批,办好手续。 (3)临设牢固整齐,材质符合要求。 (4)工地主要出入口设置施工单位标牌。进出大门通道必须畅通,有回车余地。大门设柱应坚固、美观,大门内外有30m2以上的混凝土硬地面,连接人行道或外界道路。沿围墙外不得设置建筑、生产垃圾箱(处)。 (5)大门内设有“一圈三板”。 (6)现场运输道路平整、畅通、整洁,重要工程场地内应有混凝土硬化地坪。场内 应有通畅的排水设施和沉淀池,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权状态,保证污水不外溢,保持场容场貌的整洁,工地排放废污水必须先向有关部门办理排污许可证。 (7)材料和构配件堆放整齐符合要求。 (8)楼梯、休息平台、阳台不得堆放材料杂物。 (9)施工现场内无随地大小痕迹。 (10)建筑物内无零散碎料和垃圾。 (11)健全成品保护有效措施。 (12)责任区分片包干,个人责任制健全。 (1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手续齐全,内容科学合理。 (14)设备配置符合施工组织设计。 (15)季节性施工方案和措施齐全,针对性强,切实可行。 (16)施工平面布置图符合规定,现场状况相符。 13.9.4.3 现场机械 - 114 - (1)各种机械搭设封闭式临时棚 (2)应有防扬尘措施 (3)搅拌机应按规定安装除尘装置 (4)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冲洗设置沉淀池 (5)强噪声机械设备应有降噪措施 13.9.4.4 料具堆放 (1)现场外堆料要有批准手续,并堆放整齐,不妨碍交通和影响市容。 (2)建筑场地内存放各种料具要分规格堆放整齐、符合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 (3)贵重物品应及时入库。 (4)水泥库内外散落花流水必须及时清运。 (5)材料保管有防雨、防潮、防损坏措施。 (6)现场和搅拌机四周无废弃砂浆和混凝土。 (7)砖、砂石和散料成堆,随用随清,不留料底。 (8)钢材、木材等料具合理使用、优材不劣用。 (9)工人操作能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 (10)施工垃圾集中存放,及时分拣、回运、清运。 (11)现场作料包装、容器回收及时,堆放整齐。 (12)现场无长流水、无长明灯。 (13)材料管理严格,进运场手续齐全。 13.9.4.5 班组管理: (1)加强施工队伍管理、现场人员按照规定登记造册,招用外来劳务人员的三证(身份证、劳务证、计划生育证)和暂住证必须齐全有效,经有关部门培训教育才能上岗作业,人员变动情况应及时掌握,并作好调整手续。出场人员及时注销。教育考核后上岗。 (2)负责人定期组织各工种负责人及班组长,对班组成员应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文 明施工的宣传教育,坚持等日常工作,保持作业场所的整洁有序。 (3)作业场所建筑废料和生活区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设置遮挡,设施或容器集装, 并及时组织清理外运。 (4)施工现场应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按有关规定配备门卫值班人员,落实防偷、防盗措施,办理治安许可证手续。规模较大的施工现场,或沿城市主要道塔的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佩证上岗,凭证上岗,凭证进入现场。有条件的施工现场可统一着装,安全帽分色等方式进一步加强管理。 (5)各工种负责人及班组长应经常教育班组成员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 - 115 - 纪律,精心操作,并带头执行,杜绝“黄、财、的情况发生,配合公司有关部门加强计划生育的管理。 13.9.5 降低成本措施 (1)努力缩短工期,节约管理费用,周转材料,设备摊销费和租赁费。 (2)合理堆放,减少场内二次搬运费的支出和材料损耗。 (3)周转材料使用和拆卸尽量合理调用,充分提高利用率。 (4)严格控制工程水平标高和平整度、轴线垂直度,防止楼地面、墙面装修超厚, 以免浪费。 (5)严格控制模板的断面尺寸及支撑牢固度,防止爆模及因断面超大所引起的不必 要的浪费。 (6)材料采购做到比质、比价、比运距,达到质优价廉。 (7)加强工期计划管理,统筹安排,合理利用时差,减少不必要的抢工。 (8)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加强定额限额领料制度的执行,杜绝浪费和流失。 (9)安排专人管理供水、供电、减少漏水,无效照明,节约水电费支出。 (10)开展技术革新,推广新工艺,提高工效,节约材料。 (11)保证安全生产,减少事故频率,避免意外工伤事故带来的损失。 - 116 - 结 论 本次毕业设计历时一个学期,通过指导老师的悉心授教和同学通力合作,使我按时按量地完成了老师规定的设计任务。我认真完成了以下内容: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手算一榀框架的结构计算书、手绘一榀框架和基础的配筋图、编写施工组织设计书以及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施工平面布置图。这次设计使我重新温习了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并研读了与设计有关的规范,熟悉了它们的使用,基本掌握了规范的使用环境条件。另外,通过本次设计,我对CAD、天正、PKPM、梦龙等专业软件的操作更加熟练自如,这将有利于我以后的设计工作。 经历本次毕业设计,不仅使我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学到了其它相关方面的知识。这是我第一次将大学所学理论知识系统完整地与实际设计相结合。期间也不免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实践经验不足、相关的设计常规不了解和设计逻辑连贯性差等,缺乏一个系统整体的概念,但是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探讨中都基本得到解决。在艰辛的设计过程中我同样收获了许多,不仅仅是专业学习方面的,对个人的素质都有了提高。我真正懂得了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能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虽然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而言这绝对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 - 117 - 参考文献 [1] 沈蒲生.混凝土结构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8-26,197-215. [2] 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沈蒲生.混凝土设计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32-158. [4] 吕西林.高层建筑结构[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58-62,118. [5] 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 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S].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2003. [6] 陈文琪,罗国强,邓铁军.房屋建筑工程毕业设计指南[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6:110-155. [7]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 赵明华.土力学与基础工程[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179-184. [9] 朱保良.直线?圆旋楼梯结构配筋设计手册[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5. [10] 应惠清.土木工程施工[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25-69. [11] 刘长滨.土木工程概(预)算[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75-86. [12] 混凝土结构计算图表(中南建筑设计院)[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3] 03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 土板式楼梯)[S].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2003. [14] 杨志勇,董晓峰.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手册[M].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6-34,69-35,252-288. [15] JIN Enping.Problem analysis on multi-layer frame construction in steel and concrete ,J,(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2007,18(06):13-22( - 118 - 致 谢 随着毕业设计的结束,大学四年的学习就快结束了。在校期间我不仅学到了完善的专业知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这要感谢学校给我学习的机会,感谢老师对我的辛勤培育。 在本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笔者得到了欧蔓丽老师、曹伟军老师的悉心指导,使我的毕业设计能够顺利地完成。在我有设计方面的问题时他们总是不厌其烦,耐心地给我讲解。两位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结构设计一开始到毕业答辩之前这段时间里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和帮助。我的设计较为复杂烦琐,但是两位老师仍然细心地给我纠正图纸和计算书中的错误。所以在此我首先要对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且祝你们身体健康,合家欢乐,工作顺利~ 感谢各位专业老师,你们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宽容的学术胸襟和诚恳的为人作风都是我学习和工作的榜样,你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老师、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最后我想说: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将以我为荣~ 学生签名: 日 期: - 119 -
/
本文档为【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某实验楼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