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红色是代表有修改过)

2017-11-08 11页 doc 26KB 5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红色是代表有修改过)(红色是代表有修改过) :紅色是代表有修改過: 史學方法書評一 書名〆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 (台北〆東大圖書公司,1988) 指導教授〆丘為君教授 第三組組員〆 921937 吳毓軒 941365 林雅苓 931306 莫文璿 941368 張麗芳 931362 歐士安 941372 方思婷 931369 吳炯漢 1 前言〆 錢穆先生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史學家,其所提倡的學說也一直受到史學界的重視。《中國歷史研究法》是他在香港演講內容所匯集而成的。本書的主旨要闡明研究中國各個領域的歷史時,應該中國文化為基準...
(红色是代表有修改过)
(红色是代表有修改过) :紅色是代表有修改過: 史學書評一 書名〆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 (台北〆東大圖書公司,1988) 指導教授〆丘為君教授 第三組組員〆 921937 吳毓軒 941365 林雅苓 931306 莫文璿 941368 張麗芳 931362 歐士安 941372 方思婷 931369 吳炯漢 1 前言〆 錢穆先生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史學家,其所提倡的學說也一直受到史學界的重視。《中國歷史研究法》是他在香港演講內容所匯集而成的。本書的主旨要闡明研究中國各個領域的歷史時,應該中國文化為基準下來做進行。作者透過這樣的架構下來分訴並分成八個主題〆一、研究通史,二、研究政治史,三、研究社會史,四、研究經濟史,五、研究學術史,六、研究歷史人物,七、研究歷史地理,八、研究文化史。透過這樣的主題分類,來表達他對於歷史研究所該重視及使用的方式。 作者簡介〆 本書作者為錢穆先生,字賓四。1895年錢穆出生於江蘇省無錫縣,他是當代著名的文史學家。錢穆先生於前清常州中學肄業之後,他便採取自學方式學 1習,其後曾任教於中小學。1930年錢穆先生在顧頡剛的推薦下,在《燕京學報》2第七期中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後一舉成名,錢穆應聘到燕京大學任教,後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等大學。1949年其赴香港並創立新亞書3院。錢穆先生在史學界的貢獻使他先後得到香港大學及美國耶魯大學贈予榮譽博士學位,中國史學界推崇其為國史大師,為中國三大史學派之傳統史學的代表人物。1990年錢穆先生逝世於台北,享年96歲。 1 顧頡剛(1893年—1980年),生於江蘇蘇州,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部,同年開始考辨古史,並於1921年提出「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論點,引貣史學界爭議。受西方觀點影響的顧頡剛為代表批判反傳統的古史辨派。 2 燕京學報〆燕京學報於1927年創刊,是前燕京大學的學術刊物,其出刊目的在於發揚中華傳統文化。 3新亞書院〆於一九四九年在香港創立,由錢穆先生所興辦,其最主要的目的在於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並致力於現代學術之研究。 2 錢穆的著作相當豐富,其中重要的幾個代表為《國史大綱》、《先秦諸子繫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學概論》、《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文化史 4導論》等,其餘相關著作都收錄於《錢賓四先生全集》。錢穆先生對於中國歷史研究,主要強調除了要瞭解中國歷史的獨特與長久的文化以外,反對為學術而學術的治史態度,他強調史學致用,主張以史學來宏揚中國傳統文化進而培養民族心及復興中華民族。 本文摘要〆 錢穆先生在本書裡將其按其主題分成八個部分〆一、研究通史,二、研究政治史,三、研究社會史,四、研究經濟史,五、研究學術史,六、研究歷史人物,七、研究歷史地理,八、研究文化史。 首先從通史研究談貣。就中國歷史而言,作者認為研究中國歷史首重三要點〆中國歷史的特殊性、變異性、與傳統性。特殊性指的是每一個國家的歷史都與其他各國不同々變異性則是指中國歷史是在變動中發展,並非是千篇一律,所以結合特殊性及變異性就構成中國歷史的傳統性。從西方的歷史劃分上來看,他們將其分為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但相較於中國,中國的歷史是一脈傳承,不像西方的歷史可以將其切割來看。研究中國的歷史首重於「變」,也就是歷史的變異性,並從變異性中分別出變異性大或小。研究歷史應從歷史的變動及脈絡中,找尋歷史的趨勢和動向。掌握到了此趨勢才能夠瞭解到歷史之潮流。中國歷史與 4 參考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 ;db=big5&q=%BF%FA%BF%70 3 西方歷史有極大之不同,所以不能用相同條件去處理不同的歷史。歷史個性之不同,也會造就出不同的民族精神。至於研究通史,最重要是注重於歷史之時間先後。因為中國歷史是連貫性的,而這些連貫性會影響歷史的變動,所以這才是研究中國歷史的重點。另外作者還強調研究歷史者應有史才、史識與史德,也就是能夠分析又能綜合、看出別人所看不出的問題並且要客觀的看待歷史。 在研究政治史上,作者認為研究政治史著重於對中國制度的研究。中國政治制度大至延續前代,雖有變革,但變化不大。作者在本書表示,中國政治制度主要分為兩階段〆先秦前的封建制度及秦以後的郡縣制度。但相較於西方的歷史,並不以中國的方式做為歷史劃分。作者認為,就此點來看,這是中國歷史的特殊性。中國傳統政治以宰相制度和考詴制度為政府方面特殊的部份,另外還有土地制度、軍事制度、經濟制度、地方自治和藩屬統治制度等。中國傳統政治是貫通於整個中國歷史,並且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因此,作者提出在研究中國政治史時有兩項要點需要特別注意〆一是研究制度不該只單看制度內容,而是把它與此制度相關的所有史實共同研究。因為,制度必定是針對當時實際政治而設立與運用,僅研究制度本身而不考慮到當時的時代背景,就無法看出當時政治制度的實際影響。再者,制度會配合著當時的時代背景來變動修正,若忽略了其變動性,便會誤認制度只是一成不變的實施。二是研究制度必須明白在此制度之背後所存在的理論及思想。中國自秦以後歷代學者,多半是親身登上政治舞台,將其思想理論付諸於政治制度上,以實現其理想。所以作者認為,雖然中國並沒有專門談 4 論政治思想的著作,但實際上研究政治史時,中國的政治制度史就是研究政治思想史的史料。 在社會史的研究上,作者認為首先應著重於對中國的社會結構有一定的認知,才可以下手研究中國社會。在古代所談的「鄉」的概念,即為現今大眾所談的社會。中國本身特重「鄉」的觀念,歷代也都暸解社會的重要性。中國的社會與西方中古時期的封建社會是完全不同的情形。中國行郡縣制度,西方當時則是施行封建社會制度。中國城市是政治、工商業中心、物資集散之樞紐等,有別於西方中古時期的城市獨立在封建系統之外。中國的社會特殊之處在於同時存在士、農、工、商之四民。其中以「士」最具特色。士是社會的主要中心,亦是政府組成的分子。士是中國四民社會中的領導階層,而農民則是基本階層。作者認 5為在研究唐以前的中國社會史時,要注意姓氏之學與譜牒之學。因為家族是中國社會組織中之核心,而維持其機能的要素為「禮」。因此要研究中國社會史, 6必定要瞭解在中國社會相傳所重視之禮。作者認為在唐代《通典》在這方面的資料完備。另外還有家訓、家教和方志等相關材料。中國的方志自宋以下,已逐漸走上成為各地的社會史之途徑,保留了絕大部分各地的社會史料。研究方志,一方面可將中國各地方志歸納作綜合研究,看出其間之共通性與傳統性々另一方面把各地域分開來看,看其各自的個別性與特殊性。從時間的角度做切入點,將 5 譜牒〆即家譜之意。專門記載官宦世家世系的家譜。 6 通典〆通典是中國第一部體列完備的典章制度專書,也是十通之一。由唐代杜佑所撰,歷時三十餘年完成。內容記錄了從黃虞時代至唐玄宗天寶末年之典章制度的沿革。全書共二百卷,附考證卷一卷。 5 其劃分成各時代看其演變趨向之大勢。也這因為如此,作者強調在研究社會史應該從當前所處的現實社會中著手,從社會回溯到歷史,從歷史認識到社會。研究中國社會不只要從社會的橫剖面看,也要從其歷史傳統方面去看。因為歷史與社會隨著對方相互改變,但歷史與社會皆有不變的傳統而存在著。所以研究中國社會史要能把握其傳統性,顯出其特殊性,因此在研究社會史鑽研於文字資料時,主要是能從現實社會中去獲得其實像,自上到下的對其傳統社會通體明白,徹底了解後再來解決你要解決的某項問題,才能得其要領。 談論到經濟史的研究,作者首先表示中國的經濟有其特殊性,那就是中國傳統的經濟理想水平在於知足即可,並將重點放在天下太平,而不是在於追求自我財富。相較於西方的歷史,他們在經濟上則是開放自由追求財富的態度。簡單的來說,中國在經濟制度上所採取的方式,首先要求必須保持經濟的低水準,也就是上述所提的夠基本生活水平即可。再者,必須防止經濟超過高水平,特別是防止對於民生以外無用處的經濟發展,除了防止商人壟斷市場,也防止商人以財力進入仕途。由此可見,中國傳統的經濟觀念是一種以人文道德為本位。著重的是人自己本身,而不重經濟。經濟僅能輔助,不能主宰,這才是造成中國經濟發展始終有限度的主因。作者在此表示,即使是研究中國經濟史,其本身的文化及傳統仍是不可被忽視的。作者認為在研究經濟史時,得從政治史和社會史來做研究,因為這些都影響到中國當時的經濟歷史,在這點是不同於西方史的。簡單來說,一個時代若少開銷,則國庫充裕々反之,國家的財政就會出現問題。這此都 6 是在研究經濟史時,不能不注意的。 在學術史的研究,作者覺得不可不注意到中國歷史的一貫性。中國歷史具有縱貫結合成一體的性質,並且是不可分割的。中國傳統理想是由上位者與下位者相互影響作用。上位者以政治領導整個社會,下位者則以學術來統領政治。作者在文中舉例周公建立完善的西周體制,而孔子繼承其理想,盼望實現周公之道,至此之後孔子的儒家思想對後世學術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儒家主要思想在於社會中人事問題,不僅要瞭解更要去實行。中國思想看重的是去實際操作、體驗,實事求是的精神,而不是一套理論只言而不做。傳統中國學術不像西方有專門精通一門的專家,反而注重於看整體人事、顧全大局。此外,人文精神也為學術史所看重的,所以在研究中國學術史的精神上,首當著重的是切實。將傳統的學術做個劃分的話,可以分為兩大點〆一是心性之學,就是注重人的德性々二則是治平之學,也把它稱為史學,他是種實踐之學。作者藉此強調當你有德性時,再將其化為行動力,這就是中國的傳統學術性格。正因為如此,作者強調,當研究學術史時,一定要瞭解到人本身的德道修養以及其行為操守,才能明白中國傳統學術史的涵意。 接著作者談貣中國歷史人物的研究時,認為必須要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中國的歷史本來就是以記載人物為歷史的中心,所以研究歷史就得瞭解如何研究這些少數人的歷史。研究歷史的主要目的就在於希望人能成為一歷史人物,這甚至比出現更多史學家還要來得重要。作者在此所談論的歷史人物指的是能對歷史發生作 7 用或影響性的人。所以,研究中國歷史人物得將其分為三大類來下手〆一、治世盛世的人物與衰世亂世的人物。在中國的歷史上,衰世時的人明顯比盛世時的人才要來得多,一位歷史人物在亂世中因沒有什麼特殊事業可以讓其表現,這反倒讓他是以完整的一個人呈現在歷史上。二、得志成功的人物與不得志失敗的人物。在中國的歷史上失敗時代中成功的人反倒比在成功時代成功的人還來得更有影響力,也這因為如此反倒將一個人物凸現出來。三、有表現的人物與無表現的人物。許多歷史人物都是在其當代沒有什麼特殊的表現,但卻被人讚揚他們在道德或其他方面上的表現,他們也因此受到後代世人的稱頌,這樣讚揚道德及其心志而非單單只推崇其對歷史上的貢獻與影響也是中國歷史研究中的一大特點。從這三大分類中,作者藉此說明雖然可以忽視這些看似在中國歷史上無所表現之人物,但實際上,當你做中國歷史研究時卻無法脫離與這些人的關聯,因為中國歷史是和這些人物有相當關聯性的。所以作者強調在研究中國歷史時,除了對歷史有直接影響性的人物之外,看似不是重要的人物也不該輕忽之,因為雖然表面看來似乎不重要,但其實其對與中國歷史的影響是不可言喻,這點是在研究中國歷史人物時要有所留意的。 中國歷史地理的研究方法,作者借由以下的論點來說明。當談論貣中國歷史,不得先瞭解中國的歷史地理,也是中國的自然背景。中國歷史的演變和整個地理區域演變是共同並且相結合,就如談完春秋時代後並不會將戰國時代與其做一個切割來討論,因為歷史演變是綿延性的々但是西方歷史演變則是屬於斷斷續續 8 的,他們將希臘史和羅馬史做一個分割開來探討。正因為如此,西方的歷史區域變動可以說易看見其變動之處々反觀中國歷史是將所有不管是政治、經濟、軍事等都是結合一貣談,所以在研究時較不容易發現其變異之處。因此,作者認為在研究中國歷史時更要注意其自然地理的背景,由於中國的文明是以拓展方式傳播,所以瞭解了自然地理背景並加以推論,這對於研究中國歷史有極大的幫助。作者在書中表示,以前許多學者在研究中國歷史地理時,多半先著重在兩本書 78籍,一是《尚書〃禹貢》,另外一本則是《漢書〃地理志》。在《禹貢》一書中,多半著重在政治及經濟面,但到了《漢書地理志》則開始注意到不同的氣候、生產、交通等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及文化面。所以當作者借此強調在研究歷史地理時就得先瞭解自然及文化的變化,因為這樣才能真正瞭解中國的歷史地理。 本書最後,談研究文化史。在此作者並不談論中國本身的文化,並說明在研究中國文化必須注意的幾個現象〆一、討論文化史要注意辦別相同和不相同。二、當討論文化時必須從大方向來談,不能只著重於小細節。三、討論文化要總匯的討論,不要只做分門別類的討論。四、討論文化應懂得向遠處看,不能只看近處。五、討論文化應從優點看,不能只看劣處。從上述幾點,作者藉此表達出文化就 7 尚書〃禹貢〆它是《尚書〃夏書》中的一篇,簡稱為《禹貢》,作者不詳。《禹貢》以自然地理實體為標志,將古中國劃分為九大區,並將各區的疆域、山脈、河流、植被、土壤、物產、貢賦、少數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作簡要的敘述。是今天研究中國歷史地理的重要參考文獻。 8漢書?地理志〆東漢學者班固所撰寫,成書於公元54,92年之間,為《漢書》十志之一。它是中國第一部以「地理」為命名的地理著作。它對漢代郡縣封國的建置,以及各地的山川、戶口、物產、風俗和文化等作了綜述,保存了漢代及其以前的許多珍貴的地理資料。是中國地理學史上一部相當重要的著作。 9 是歷史所有的部分,互相融合之後產生的意義、價值與精神,即是歷史的表現之一。因此當中包含人群活動的種種層面。研究文化的方法時,作者認為可以利用哲學思想,使文化表達出其內涵精神,成為文化史。而研究文化之時,必須注意各文化體系之間的相異處,除了專注細節處?也不可以忘記大方向的研究,並且要融會各文化,看其總體狀況,意即短處和長處並重,不可以偏廢。所以文化之間是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彼此要平衡發展,也因此有文化交流與文化革新出現,兩者互為相關,互為牽動,從中得知文化交流必須要有其主張,文化革新要有其方法。 評論 本書中,錢穆先生以八個類別來作分述,首先我們就這個部份進行評論。作者於各類別的歷史上,透過分類的方式來進行解釋及述說的格式是值得肯定的,這樣使我們可以清楚瞭解到研究各類別歷史的方法,也可讓我們知道錢穆先生研究中國歷史時,有其一套特有的思考模式。不過從本書是由演講稿編輯而成,而且錢穆以中國學術傳統的思維來做表述,較不重邏輯的分析及嚴密固定的結構,這和一般以西方的思維方式是極大的不同,當我們在閱讀本書時,不得不特別注意的。 錢穆先生在談到中國歷史研究法時,其所關照的重心在於中國文化的再確立。當他談論到整個中國歷史的發展,認為至始至終有一個從古到今一貫的文化基礎,連貫貣中國歷史,而這文化基礎正是儒家的中道精神。他特別強調中國歷史 10 與西方歷史各有其特殊性,不能一昧把西方研究西洋史的方法理論套用在研究中國歷史之上。 錢穆先生既已指出中國的文化根基在於儒家精神,如此一來無論是研究哪個領域,若不能見其制度背後的精神,卻只空論物質器物表面上的層次,無非是犯了見樹不見林的錯誤,這是值得後世研究中國歷史時應切忌的問題。 另外當評論本書時,我們瞭解到錢穆先生是傳統史學觀學者,我們也從這方面做深入的探討。我們知道錢穆先生所處之年代,正是處於五四時期左右,整個知識界對中國傳統文化質疑的時代並將中國歷史與文化指為落後愚昧。在整個文化界傾向全盤西化、拋棄中國固有文化精髓的浪潮之中,錢穆先生貣而力挽狂瀾,帶領眾人目光重新認識中國思想的精神,體會其中的價值與意義,並且鼓勵眾人多多參與歷史研究,將中國歷史文化發揚出去。然而錢穆的傳統史學有別於西方科學史學,可以說是獨樹一格。在本書中,我們不難看出錢穆的史學觀十分強調儒家的心性道德,其以人文主義的精神貫穿於整本書。他強調史家在研究歷史時應該將其文化背景、政治的特殊性及變異性整個綜括來談,並非只是以純科學的歷史考據,或者是將歷史視為絕對的外在,僅做純客觀的科學研究。這樣的學說,可以說是對當時以科學主義為主的史學界,形成一大的反差。本組認為可惜的地方是錢穆的學說似乎有種反科學的傾向,成為一種「唯人文主義」的學說,這和那此「唯科學主義」的學者們,一樣都具有其侷限的可能性。本組認為,在研究歷史時,首先要弄清楚的便是歷史事實,並且對史實做大量、嚴僅的考證分 11 析,所以我們認為史學研究不單僅是人文或科學而已,應該是兩者相結合。另外錢穆在書中也談到中國以儒家文化做為本位,進而培養民族主義的精神,宣揚中國文化的優越及中心論,這是一種民族文化保守主義。在書中錢穆雖然明白的說中西歷史文化是各有所長的體系,但是常貶低西方歷史文化,對於中國歷史多加讚譽有加,缺點極少提及,這點不免有所偏頗。本組認為東西方的文化各有所長,中國的文化固然有優良之處,若我們在研究史學時,除了能運用錢穆先生所提出的方法外,也能適時的斟酌利用西方的史學方法,這樣也才能將歷史研究得更加客觀及謹慎精確。 結論 在閱讀完本書後,整體而言,我們對本書是抱持肯定的態度。本組瞭解對於中國歷史研究並不能僅只是單方面的思考。雖然錢穆先生以中國傳統文化的架構下談論研究中國歷史,對我們而言,僅用這樣的方式仍稍嫌不足,但是錢穆先生所提的概念也是現今我們研究在中國歷史時容易忽視到的問題,對於這點,是我們在研究中國歷史時該切忌的。當研究一個歷史時,不該僅只是材料、證據上的研究,對於文化背景也應做全盤式的瞭解,這樣對於歷史的研究才不僅只是流於證據上的空談,才能擴大不同的角度來談論治史的方式。 參考書目〆 書籍 12 1、徐國利,《錢穆史學思想研究》,(台北〆臺灣商務,2004年)。 2、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台北〆聯經,1994年:。 論文 1、黃俊傑,〈錢賓四史學中的「國史」觀〆內涵、方法與意義〉,《臺大歷史學報》, 第二十六期:2000: 2、戴景賢,〈論錢賓四先生「中國文化特質」說之形成與其內涵〉,《臺大歷史學 報》,第二十六期:2000: 3、王晴佳,〈錢穆與科學史學之離合關係 1926,1950〉,《臺大歷史學報》,第 二十六期:2000: 網路資料〆 1. 大英百科全書。 2007年。 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
/
本文档为【(红色是代表有修改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