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甲烷、乙烯、苯

2017-12-21 13页 doc 118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甲烷、乙烯、苯甲烷、乙烯、苯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甲烷、乙烯、苯 A级(基础) 1,7 13 14 级 别 B级(能力) 8,12 15 16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Cl充分反应,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2 ( ) CHCl B(CHCl C(CCl D(HCl A(3224 解析:由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推知~每生成1 mol卤代烷时~可生成1 mol HCl。虽然甲烷与氯气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会生成多种氯代甲烷~但不管生成哪种...
甲烷、乙烯、苯
甲烷、乙烯、苯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甲烷、乙烯、苯 A级(基础) 1,7 13 14 级 别 B级(能力) 8,12 15 16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Cl充分反应,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2 ( ) CHCl B(CHCl C(CCl D(HCl A(3224 解析:由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推知~每生成1 mol卤代烷时~可生成1 mol HCl。虽然甲烷与氯气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会生成多种氯代甲烷~但不管生成哪种氯代甲烷~同时都会有共同产物HCl生成~因此得到的产物中HCl的物质的量最多。 答案:D 2(如图所示,一端封闭的U形管,封闭着的一端有CH和Cl的混合 42 气体,在水平部分有一段气柱,已知液体与气体不反应,使CH与 4 Cl在稍暗的光线下缓慢反应,则中间气柱的长度如何变化(假设中 2 间气柱未移出U形管的水平部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难以确定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物理知识~发生的反应为: CH,Cl―?CHCl,HCl 234 CHCl,Cl―?CHCl,HCl 3222 CHCl,Cl―?CHCl,HCl 2223 CHCl,Cl―?CCl,HCl 324 上述反应只有第二个反应~由于CHCl是气体~CHCl是液体~反应后体积减少~其余322 反应体积不变~故左边液柱高度上升~而右边液柱高度下降~那么对中间气柱的压强减小~则体积变大。 答案:A 3(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以下哪种试剂的洗气 瓶 ( ) A(澄清石灰水,浓HSO B(酸性KMnO溶液,浓HSO 24424 C(溴水,烧碱溶液,浓硫酸 D(浓HSO,酸性KMnO溶液 244 解析:要除去CH中混有的CH~必须满足试剂能吸收CH~而不能吸收CH。C选424244项中溴水用于除去乙烯~烧碱溶液用于除去挥发出的溴~浓硫酸用于除去水蒸气。 答案:C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原子团的有机物 2是同系物 ?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互为同分 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A(???? B(只有?? C(只有?? D(只有??? 解析:同系物是结构相似(结构相似~则化学性质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 个CH原子团的有机物~这个概念有两个限定条件必须同时具备。C、H元素的质量分 2 数相同未必是同系物~如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 质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如 。 答案:A 5((2010?山东烟台4月)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双键上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 生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下列过程与加成反应无关的是 ( ) 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B(裂化汽油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C(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乙醇 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纯净的一氯乙烷 解析:A中是苯对溴的萃取,而B中因为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所以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中是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D是比较简单的加成反应~所以只有A不是加成反应。 答案:A 6(有A、B两种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等。关于A和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 C(A和B的最简式相同 D(A和B各1 mol完全燃烧后生成CO的质量一定相等 2 解析:由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可推知A、B两烃的最简式相同~A、B可能是同分异构体~也可能是同系物~但1 mol完全燃烧生成的CO不一定相等。 2 答案:C 7(100?时,两种烃蒸汽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CO和 2 H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 2 对该混合烃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一定含有甲烷 B(一定含有乙烯 C(一定含有苯 D(一定不含乙烯 解析:由图像中的线性关系~选取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为1 mol作研究~生成的CO和 2H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6 mol和2 mol~故其平均分子组成为CH~由于碳原子数小 21.64 于1.6的烃只有甲烷一种~因此一定含有甲烷。CH分子中含4个氢原子~故另一种分 4 子中一定含4个氢原子~且其碳原子数大于1.6~故可能是乙烯~一定不含有苯。 答案:A 8((2010?威海模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CH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 410 B( 分子结构中6个碳原子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C(某物质的名称为乙基丁烯 D(制取1,二溴乙烷的最合理的是乙烯与HBr进行加成反应 解析:CH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H—CH—CH—CH和 ~它们 4103223 均有2种一氯代物~A项错,B项分子中最多有4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故错误, 2-乙基-1-丁烯对应的结构简式为 ~C项正确,乙烯和HBr加成的产 物为 ~而不是1,二溴乙烷~D项错。 答案:C 59((2010?汉中质检)在1.01×10 Pa下,测得的某些烷烃的沸点见下表。据表,下列选 项正确的是 ( ) 物质名称 沸点(?) 正丁烷CH(CH)CH ,0.5 3223 36.1 正戊烷CH(CH)CH 3233 27.8 9.5 正己烷CH(CH)CH 69.0 3243 A.在状况下,新戊烷是气体 5B(在1.01×10 Pa、20?时,CH都是液体 512 C(烷烃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降低 D(CH随着支链的增加,沸点降低 512 解析:新戊烷的沸点是9.5?~标准状况下是液体~20?时是气体~则A、B均错误,烷烃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升高,CH的三种同分异构体中~随支链数增加~沸点逐512 渐降低。 答案:D 10((2010?长沙模拟)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 ) 1 2 3 4 5 6 7 8 CH CH CH CH CH CH CH 4243848612716816A(3 B(4 C(5 D(6 解析:分析图表得出规律~1、2组~3、4组~5、6组~7、8组H原子个数相差4~第 5种物质分子式CH~有3种同分异构体 512 答案:A 11(为了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某同学了下列实验方法:如 图所示甲烷和氯气体积之比为1?4。将该装置放在有光亮的地方。 (假设氯气在水中溶解度可以忽略;假设U形管的容积远小于集气瓶 的容积)。经过足够的一段时间后,U形管水柱变化 ( ) A(左高右低 B(左低右高 C(U形管中水的高度左右相同 D(U形管中没有水 光照解析:甲烷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l――?CCl,4HCl~此反应中气体的物质 424 的量减少~且生成的HCl易溶于水~所以左侧压强减小至零~故U形管中的水完全被吸 入集气瓶。 答案:D 12(某气态烃0.5 mol恰好与1 mol HCl加成,1 mol生成物又可与6 mol Cl发生取代反应, 2则此烃可能是 ( ) 解析:该烃0.5 mol可能与1 mol HCl加成~说明该烃的结构中有一个三键或两个双键~ 则D选项不符合题意。1 mol生成物可与6 mol Cl发生取代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6个 2 氢原子~加成前应含有4个氢原子(加成后有2个来源于HCl的加成)~因此原物质的分 子结构应含有1个三键或2个双键以及4个氢原子。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大题~共52分) 13((13分)(2010?广东汕头模拟)A,G是几种烃的分子球棍模型(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 列问题: (1)常温下含碳量最高的气态烃是(填对应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的烃有(填数字)________种; (3)一卤代物种类最多的是(填对应字母)________; (4)写出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F发生溴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球棍模型可知:A为CH~B为CH~C为CH~D为CH~E为CH~F 426242238 。 答案:(1)D (2)4 (3)G 浓HSO24(4)CHCHOH――?CH===CH?,HO 32222170? 浓硫酸14((13分)(2010?海南海口)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为CHCHOH――?CH===CH?, 3222170?HO, 反应时,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SO反应生成少量的SO,有人设计下列实 2242验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试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图中????装置盛放的试剂分别是(填标号):? ?________。 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A( C(浓硫酸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能说明SO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使用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确证乙烯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SO和乙烯的共同性质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而验证乙烯只能用 2 此性质~所以必须首先验证并除去SO~再验证乙烯。SO可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 22 烯则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除SO可用NaOH溶液~验证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 2 装置?是为验证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硫(品红溶液褪色)~装置?是充分除去SO(NaOH 2溶液)~装置?是为了验证混合气体中的SO已除尽(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是为了验 2 证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1)?A ?B ?A ?D (2)装置?中品红溶液褪色 (3)除去SO气体以免干扰乙烯的性质实验 2 (4)检验SO是否除尽 2 (5)装置?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5((13分)(2010?深圳调研)有A、B两种烃,其相关信息如下: ?完全燃烧的产物中n(CO)?n(HO),2?1 22 ?28
/
本文档为【甲烷、乙烯、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