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古代诗人的故事

古代诗人的故事

2017-10-11 13页 doc 29KB 101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730

暂无简介

举报
古代诗人的故事古代诗人的故事 篇一:古代诗人的小故事 王维买药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年轻时不仅文才出众,而且仪表堂堂。因此,许多名门望族、达官显贵,都希望王维能成为自己的乘龙快婿,有的托媒前去说合,有的亲自登门求亲,但都被王维一一婉言谢绝了。 那年刚入冬,忽然下起雨来,天气骤然变冷,王维受了风寒,感到有些发烧,身上难受,便去找郎中诊治,郎中给王维开了几味草药,让王维拿上药方速去药店买药。 ?????? 且说药店的掌柜有个独女,名叫紫云,芳龄二九,长得貌若仙女,精通诗词联谜,是镇上有名的才女。 ??那天正巧掌柜的有事外出,紫云代父打...
古代诗人的故事
古代诗人的故事 篇一:古代诗人的小故事 王维买药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年轻时不仅文才出众,而且仪表堂堂。因此,许多名门望族、达官显贵,都希望王维能成为自己的乘龙快婿,有的托媒前去说合,有的亲自登门求亲,但都被王维一一婉言谢绝了。 那年刚入冬,忽然下起雨来,天气骤然变冷,王维受了风寒,感到有些发烧,身上难受,便去找郎中诊治,郎中给王维开了几味草药,让王维拿上药方速去药店买药。 ?????? 且说药店的掌柜有个独女,名叫紫云,芳龄二九,长得貌若仙女,精通诗词联谜,是镇上有名的才女。 ??那天正巧掌柜的有事外出,紫云代父打理药店。王维来到药店,见紫云虽非大家闺秀,却别有一番风姿,一时竟看呆了。而紫云却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地问王维道:“公子有何贵干?” ??王维这才回过神来,连忙答道:“昨日偶染风寒,特买几味草药疗疾,不知贵店有无?” ??姑娘微微一笑,又问:“有药方吗?” ??王维素闻紫云颇有才华,决定试她一试,灵机一动,说:“来得慌张,药方忘带了。” ??紫云道:“还记得药名吗?” ??王维说:“记得,头一味是——酒阑宴毕客何为?” ??紫云不由一怔,但马上明白过来:此人借口买药,实 为前来考试姑娘我的才学。便将身子一扭,背对着王维,面对着药橱,道:“酒阑宴毕客当归,当归当然有了。” ??王维一惊,暗暗钦佩紫云果然才思敏捷,又说道:“夜深月黑路不迷。” ??姑娘又马上猜中,仍然背对着王维,以问作答:“?熟地?要多少?” ??“再要百年美貂裘。” ??“?陈皮?也有。” ??“还要夫妇偕白头。” ??“?百合?是新进的。” ??…… ?? 王维被紫云姑娘的才思折服了,一种爱慕之情油然而生。买药回去之后,心里久久平静不下,觉得紫云正是自己所希望的未来伉俪。但他不知道人家意下如何,又不便直接去问,决定重新试探姑娘一回,便提笔在纸上写了一首诗,然后折叠几下,唤来书童,吩咐他道:“我方才前去买药,买得少了,你拿上这个药方,速去再买两服来。” ??书童来到药店,言称王公子派他前来买药,说罢将药方递给了紫云。紫云展开一看——哪是什么药方?原来是一首谜诗: ??二者缺一真可叹,书房偏又无石砚, ??金童身边少玉女,晴天无日烦心添。 ??紫云斟字酌句,原来是个四字成语:一见钟(钟)情。不禁两腮飞红,连忙假装取药转过脸去,问书童道:“那位王公子叫什么呢?” ??书童忙答道:“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人王维呀!” ?? 啊?原来他就是王维!其实,紫云姑娘也对那个英俊潇洒、才华不凡的买药书生产生了爱意,一听那人就是王维,心中更加欢喜,低头一想,便对书童谎称王维所买之药本店已经不全,让他明日再来。说罢也给王维回了首谜诗,然后叠好, 让书童带了回去。 ??王维接到紫云的回信,急忙展开看去—— ??一月一日喜相逢,二人结缘去问僧, ??竹林深处见古寺,伊刚张口人无踪。 ??王维乍一看,顿时凉了半截,再一琢磨,不由会心地笑了。?? 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 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首句点明送别之地是黄鹤楼~次句点明送别的时间是花开似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这烟花美景将伴随友人一路直到扬州。扬州当时是繁华之都~这时节肯定也是花团锦簇~春光烂漫。后两句传情达意~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虽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堪称送别佳作。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影响苏轼一生的重大事件。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李定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1079年,元丰二年,三月~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本是官 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作了手脚~于是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朝廷的公报是固定按期出版的~相当于现在的官方报纸~苏轼的文字照例惹人注意~这次谢恩表~使那些“新进”成了读书人心目中的笑柄。 监察御史舒亶、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找出个别~断章取义地给予定罪~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没有把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力教导、监督官吏,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总之~是认定他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虽然他们都要苏轼死~但神宗皇帝不愿杀害他~只同意拘捕他~而且不同意苏轼在进京途中关入监狱过夜。 朝廷在七月二十八日将苏轼逮捕~八月十八日送到御史台的监狱。二十日~正式提讯。此时任宰相的王珪~指出苏轼歌咏桧树的诗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新党指控苏轼“大逆不道”~要臵其于死地。十月十五日~御史台申报苏轼诗案的审理情况~其中有苏轼数万字的交代材料~查清收藏苏轼讥讽文字的人物名单~计有司马光、范镇、张方平、王诜、苏辙、黄庭坚等二十九位大臣名士。李定、舒亶等欲臵苏轼于死地而后快~但神宗一时举棋不定:太祖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 一概不杀大臣。 明代张路绘《苏轼回翰林院图》?? 苏轼写《狱中寄子由》说“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无比凄惨。审讯者常对他通宵辱骂。巨大精神压力下~苏轼写下了“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的悲惨诗句。因为儿子苏迈离开京城去别处借钱~把送饭的事交给朋友~但是忘了告诉朋友父子之间有约定:送饭只送蔬菜和肉食~若听到坏消息~才送鱼去。巧的是这位朋友恰恰送去熏鱼。苏轼大惊~就给弟弟苏辙写了上面两首诀别诗。诗作完成后~狱吏按照规矩~将诗篇呈交神宗皇帝。宋神宗读到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感动之余~也不禁为苏轼的才华 所折服。加上当朝多人为苏轼求情~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而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也广为流传开来。 辛弃疾 辛弃疾是南宋抗金名将~大词人~本片所讲述的是他青年时期的一段逸闻传奇。1150年~年轻骁勇的金将粘得力率金兵闯入南宋城池山东历城烧杀劫掠。辛文郁率众家丁力抗金寇~并掩护父亲辛赞与lO岁的儿子辛弃疾远遁。战火中~辛文郁背中粘得力斧劈~含恨而逝~辛弃疾挣脱祖父~抚尸痛哭。粘得力以全城大宋百姓生命相胁~迫辛赞归降。辛赞身在金营~心中仍眷念祖国山河~他指导孙子辛弃疾阅读汉室书籍、令他拜师学艺~以待重返祖国收复失地。1161年~文武兼备的辛弃疾拜别已辞官的爷爷~与同伴党怀英以应考为名~进京探查金人军情。长城下~辛弃疾绘图时被金兵察觉~迅速隐蔽。粘得 篇二:关于古代诗人的故事 关于古代诗人的故事 刘禹锡一生生活不幸、仕途坎坷。他结婚九年后便丧妻~对他感情上的打击很大。因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于公元805年从监查御史贬为朗州司马,十年后返京~再出为连州刺史,六年后转夔州刺史,三年后转和州刺史,两年后罢 官还京~公元831年出苏州刺史,835年转同州刺史,一年后升为太子宾客~六年后去世。 刘禹锡的修炼道路和他的生活道路一样地坎坷不平。他开初对佛教的认识比较浅~甚至把它与养生相提并论,他不同意陶渊明抛官不仕的作法 ~认为在官场中也可逍遥自在。他是个勤于思考的人~但把思考限制在常人感官所及的范围~势必不能看到更高层次的理。因此他在自己的《天论》三篇里不接受“因果报应”和“天人感应”的理~而自己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说法~认为任何事物都不能“逃乎数而越乎势”。这实际上反映了他对自己“远大政治抱负”放不下~希望时来运转~还有大显身手的机会。这也为他自己在修佛的道路上设下了一个极大的障碍。他这种因执著而妨碍自己真修的情形~也被他的高僧朋友指出过。 但他毕竟是个佛缘中人。公元820年左右~他有过一次梦游~受到神人点化~明白了许多道理~特别对以往自己给自己制造思想障碍感到后悔~并因得到点化而深感幸运。他一生中有过很多佛门中的朋友~甚至有来自日本、遍访名山而又悟性极高的僧人。他和这些朋友在一起谈经论道、研讲佛理,有些高僧讲的超常的经历~使他渐渐打破了眼耳的屏障~认识到单靠常人感官无法理解更高层次的真相。 有一次到一高僧山房留宿。禅房高入云端~向下一直看 到清江如练。白天燃香听僧讲道~晚上听到山林中猛虎啸吼~秋涧里巨龟长鸣~令人胆寒。但坐禅者观心入静~各种音响也就悄然而逝,另一位禅师知他名心太重~为使他出迷而让他看到玄关开启~体悟到不可言状的理~明白了人世间这个身体不足为贵~慧性不能因此而受到任何障碍~并产生了要修成正果的希望。但想到自己一晃二十年~百思而无一得~最后才明白了出世间法是自己真正要追求的东西~又怕生命已不长久~力不从心~不免悲从中来。 刘禹锡另一方面的生活经历也使他修佛之心渐趋稳定。由于他是有名的文学家~又是大家都知道的修佛居士~因此有佛门中人请他写一些碑铭、塔记之类的文章。他曾为禅宗六祖慧能写过第二碑(第一碑是大文学家柳宗元写的)~其中有 “无修而修~无得而得,能使学者~还其天识,如黑而迷~仰见斗极。”的认识,在为牛头山融大师新塔写的塔记中~他记述了这位高僧曾经坐在石室之中~运用神通使久旱的山麓涌出泉水~从皑皑白雪中生出莲花~制伏了一条巨蟒~以及群鹿都来听他讲法的种种异象。他还在一位高僧的碑文中记述到~这位高僧坐化以后~火化而得舍利子~晶莹如珠者竟有几千粒之多。 他和白居易是同年出生的~一次相遇使他们交上了朋友。公元826年~他从和州罢官返洛阳~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人在扬州相逢共饮。席间白居易赠他一首诗~对他仕途坎坷 深表同情和安慰~也为自己的类似经历而叹息。白居易在诗中说~“你为我添酒举杯来痛饮~我为你筷子敲着盘儿唱诗助兴。虽然是举国知名的诗人哪又有什么用啊~命运面前只得把头低。满眼风光遇上这寂寞的心~一大堆官儿站满朝也没你我的份。你也真该遭一点不幸~谁叫你才华和名声那么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也未免太过份:”对于白居易的安慰和委婉的赞扬~刘禹锡写了一首酬答的诗。他在诗中说~“在四川和湖南那一类偏僻荒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时光~好象被这世界抛弃了一样。回来后人事全非、恍如隔世~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我只能吟诵闻笛赋聊表思念。我自己虽如病树、沉舟没有了希望~但毕竟还能看到万木逢春、千帆竞发的境象。今天我听了你为我深情歌唱~又举杯共饮~我觉得精神多了~心情也大不一样。”他不为自己厄运而悲~能为他人成功而喜~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表现了十分豁达的胸怀。他诗中的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 头万木春”~至今还被人们引用。到公元836年刘禹锡迁升为太子宾客以后~他和白居易更是往来频繁、互相唱和、情意深厚~世人把他们合称“刘白”。白居易晚年修炼很认真~把交游、宴饮都取消了~连剑佩等玩物都收拾起来~甚至酒也戒了~经常就是焚香打坐。有一次白居易持斋一月修禅~斋满后他写诗赞扬,另一次他说到白居易在家里试着炼丹~结果没有炼成。白居易认真的修炼态度对刘禹锡晚年的 真修肯定是有积极影响的。 随着真修而来的是体悟的提高。他在一首诗的引中说~“??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因定而得景~??由慧而遣词??”~可见他于“戒定慧”的修持已到了较高层次了。他还多次在诗中提到一些高僧的前世~说一个高僧的前世是“雪山童子”~是“金粟如来”的弟子~另一高僧是释迦弟子阿难转世。值得一提的是~他哥哥也是归山隐居的修道人~他还希望与哥哥一同修成呢: 篇三:中国古代诗人爱情故事 陆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婉~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沉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 脱。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象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 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看后,失声痛哭,回家后也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就郁郁而终了.钗头凤 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 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李清照。 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为官~两家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 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掠走徽、钦二帝后~赵宋王朝匆匆南逃~李清照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事定之后~他被朝廷撤职。李清照很为丈夫临阵脱逃而羞愧。赵被撤职后夫妇二人继续沿长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第二年(1129)赵明诚被召回京复职~但随即急病而亡 赵明诚刚去世~9月就有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不能丢的~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出版~这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 又被贼人破墙盗走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这个张汝舟~初一接触也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刚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当然不能失去。两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权上闹矛盾~渐渐发现志向情趣大异~真正是同床异梦 张汝舟先是以占有这样一个美妇名词人自豪~后渐因不能俘获她的心~不能支配她的行为而恼羞成怒~最后完全撕下文人的面纱~拳脚相加~大打出手。李清照视人格比生命更珍贵~便决定与他分手。无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 原来~张汝舟在将李清照娶到手后十分得意~就将自己科举考试作弊过关的事拿来夸耀。这当然是大逆不道。李清照知道~只有将张汝舟告倒治罪~自己才能脱离这张罗网。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论对错输赢~都要坐牢两年。这场官司的结果是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随之入狱 可能是李清照的名声太大~当时又有许多人关注此事~再加上朝中友人帮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 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苏轼《江城子》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时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 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 |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一首情意真挚的抒情诗~故事就从这首诗开始说起。作者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 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然后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不死心的他又回到那个地方~这一次大门不但没深锁~还看见姑娘的父亲~姑娘的父亲伤心的告诉他说:“我女儿因为看了他写的诗得了相思病~没想到竟因此而死了。”他听了之后非常难过~情不自禁抱着姑娘大哭~没想到这时姑娘却醒了过来~原来她只是昏倒而已~不久后~身体渐渐痊愈~姑娘就和崔护结成了夫妻。 霍小玉 霍小玉是唐朝的歌舞伎~那年~十六岁~喜欢上了李益的诗~李益状元及弟~正在等待官职。长安城中~才子佳人初初邂逅~一见钟情~说不尽的缠绵~道不尽的缱绻。 而后李益负心~霍小玉将死~长安城人人皆知~有一黄衫客~路见不平~将李益架到了霍小玉门口。霍小玉抱病起身~泼酒在地~以示覆水难收~然后~说出了那句凄厉的诅咒——我死之后~必成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历来弃妇总是悄无声息的死~比如苏小小~崔莺莺~就算杜十娘~也不过是抱了一大堆金银珠宝自寻短见~不曾想 过要报复谁。 霍小玉不是~她以命相酬~但绝不自认倒霉~善罢干休。亦没有像三流小说那样~见到情郎来了~回光返照之际~头上笼一层圣洁的光~原谅他的背叛~体恤他的难处~十指交握~约定来生再聚~凄美地死去——比如张国荣最后一部电影《异度空间》~正是女鬼念及旧情~放弃了索命。 原谅~这么一个高尚伟大的词~不是那么廉价的~比如《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一书中~有原谅~也有永不原谅~这与自尊有关。 芸娘 将《浮生六记》译成英文版的林语堂说~芸娘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芸娘姓陈~夫君沈复~字三白。芸娘自幼丧父~擅女红~全家生计都凭她一双巧手。生性聪颖~自学诗文~亦能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种句子来。 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牙齿有微瑕~更有缠绵之态——沈复说的~估计是情人眼里的西施。 沈复是一个寒士~做过幕僚~经过商~会一些风花雪月的东西~写写诗~赏赏画~还有爱花癖。封建社会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有什么伉俪情深~也属于瞎猫逮着死老鼠的侥幸~而且~就算一见钟情~也会有《孔雀东南飞》这样的惨剧。 芸娘因为女扮男装随夫君出游~失去了公婆的欢心~乃至于闹到分家~其实就是逐出家门。好在夫妻感情甚笃~于苦中作乐~依然和和美美~竟然没有应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套路。 芸娘之所以为人称道~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实在太大度了~也不知中了什么邪~绞尽脑汁想给沈复纳一个妾~而且要求还很高~美而有韵。 在两人生活水平只是温饱的情况下~芸娘竟主动考虑沈复的其他需求~纵然沈复谢绝~她依然微笑着物色。 听闻名妓温冷香~便拉沈复去看~结果认为冷香已老~其女憨园正中她意~送了个翡翠钏给憨园~后来憨园给有权有势者夺去~芸娘便大病一场~最后~竟死了。
/
本文档为【古代诗人的故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