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十大制药企业

2019-08-27 20页 doc 47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2397

暂无简介

举报
十大制药企业世界十大制药公司(据《财富》世界500强(2010年度)公司名单整理) 1.Johnson&Johnson(强生)美国 十九世纪末,美国内战期间,一位著名的英国医生——约瑟夫·李斯特,发现了手术室内通过空气传播的细菌,率先创立了“看不见的细菌”这一学说。在当时,担任过战地医疗工作的罗伯特·伍德·强生将军,成为最早慧眼认同李斯特这一理论学说的人。 1886年,强生和他的两个兄弟在美国新泽西州的新布鲁斯威克,共同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事业——生产无菌外科敷料,并正式创建了强生公司(至今公司总部仍没有迁址)。他们雇佣了14名员工,...
十大制药企业
世界十大制药公司(据《财富》世界500强(2010年度)公司名单整理) 1.Johnson&Johnson(强生)美国 十九世纪末,美国内战期间,一位著名的英国医生——约瑟夫·李斯特,发现了手术室内通过空气传播的细菌,率先创立了“看不见的细菌”这一学说。在当时,担任过战地医疗工作的罗伯特·伍德·强生将军,成为最早慧眼认同李斯特这一理论学说的人。 1886年,强生和他的两个兄弟在美国新泽西州的新布鲁斯威克,共同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事业——生产无菌外科敷料,并正式创建了强生公司(至今公司总部仍没有迁址)。他们雇佣了14名员工,并在同行业中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 经过一百多年不曾松懈地努力与创新,至今,强生已在全球57个国家建立了250多家分公司,产品畅销于17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11万5千余名员工,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综合性、分布范围最广的健康护理产品制造商和相关服务提供商,生产及销售产品涉及消费品及个人护理产品、医药产品和医疗器材及诊断产品市场等多个领域。 强生邦迪创口贴在1920年问世,由一名叫作迪克逊的强生员工发明,起初他只是作为自己平日炊事发生小创伤时备用,后来成为了强生世界闻名的消费产品。至今,强生邦迪创口贴生产量已经超过一千亿片。强生婴儿爽身粉生产于1893年,是强生著名世界性消费品之一。 强生的医药设备创新、市场销售与发展速度皆在世界同行业领域中遥遥领先。 强生视力健商贸有限公司是世界隐形眼镜生产的领导者。 官方统计,强生开展全球性慈善事业始于1906年,强生为在圣弗郎西斯科大地震与火灾中的受害者提供医药品供给。强生荣获《财富》2006年度评选最受赞誉公司之一,并在医药品领域获得排名第一的殊荣。1985年,强生公司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此后,强生公司又于1988年、1992年、1994年、1995年及1998年分别在中国建立了多家子公司,包括上海强生有限公司、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及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2006年,强生又分别在中国成立了强生视力健(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和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2008年,强生公司收购了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 2.Pfizer(辉瑞)美国 辉瑞公司创建于1849年,是世界领先的以研发为基础的生物医学和制药公司。辉瑞公司是一家拥有150多年历史的以研发为基础的跨国制药公司,其总部设于纽约。畅销产品包括降胆固醇药立普妥、口服抗真菌药大扶康、抗生素希舒美,以及治阳痿药万艾可等。2000年,辉瑞公司完成与华纳兰伯特公司的合并。2003年,辉瑞与法玛西亚携手共创新辉瑞。2009年,辉瑞成功并购惠氏打造新辉瑞。每天,分布于90个国家的大约80,000名辉瑞员工致力于探索、研发、生产和推广各种领先的处方药,为全球患者带来高质、安全的处方产品。 辉瑞公司最初的业务是生产精细化学药品。公司所生产的第一个医学突破性产品是山道年塔糖-一种好吃的驱虫药。辉瑞公司包括三个业务领域:医药保健、动物保健、以及消费者保健品。公司的创新产品行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辉瑞始终承诺并致力于参与促进中国经济繁荣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辉瑞通过不断引进创新药物、开展面向医务工作者专业培训和社会健康意识普及教育等活动,积极参与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全力支持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深入发展。 1989年,辉瑞在大连建立现代化的工厂。为实现在中国的长期发展, 辉瑞于1997年在北京成立了管理中心。2004年,辉瑞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区总部和辉瑞投资有限公司。基于中国所拥有的才华横溢的科研人员群体,辉瑞中国研发中心于2005 年在上海成立。2007年,辉瑞全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GFSS)在大连设立了亚太财务中心,该中心是GFSS位于全球的三个运营中心之一,负责处理辉瑞亚太区市场的会计业务。 2009年10月辉瑞成功并购惠氏。目前,新辉瑞在中国有超过9,000名员工,业务范围涵盖全国近200个城市,产品包括了处方药、疫苗、营养品、消费保健品、动物保健品等。 辉瑞也是在华投资最大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累计投资额近10亿美元,在大连、苏州、无锡、上海拥有7个现代化生产企业。 3.roche(罗氏)瑞士 罗氏(Roche)公司,全称Hoffmann-La Roche有限责任公司(F. Hoffmann-La Roche,Ltd),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跨国医药研发生产商。它始创于1896年,现属于罗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在诸多领域都作出突出的贡献:罗氏是体外诊断领域、抗肿瘤药品和移植药品的全球领先者;是病毒学领域的市场领导者;在其他关键疾病领域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代谢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同样表现活跃。目前为止,罗氏的各地研究室共获得三个诺贝尔奖。 由Fritz Hoffmann和La Roche(罗氏家族)共同创建于1896年的罗氏公司早期就以各种维生素和衍生物闻名于世。1957年它引入苯化重氮类镇静剂药物(例如常见的安定和Rohypnol等镇静剂)的分级。它生产的痤疮类药物注册商标如Accutane? 和Roaccutane? 是市场上治疗恶性痤疮的首选药物。它还生产几种HIV试验和抑制药物。1992年它购买了重要的聚合酶连锁反应技术专利。他也是几种抗癌药物的制造商。进入21世纪以来,罗氏在抗肿瘤药市场上的份额有很大增长。由于它研发了赫赛汀(Herceptin)、美罗华(Mab Thera)和贝伐单抗(Avastin)为代表的单克隆抗体靶向肿瘤治疗药,在2000~2005年间罗氏抗肿瘤药的销售额从16亿美元激增至83亿美元,并占据了全球抗肿瘤药市场的25%。 罗氏公司最早于1926年在中国设立子公司,后直到国内战争期间才撤出。1961年,罗氏重返中国。从1988年起,罗氏相继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了办事处,并开始计划在中国国内建设大型医药生产基地。 1994年5月,罗氏与上海三维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开发区。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各种类型的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病毒药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如罗氏芬?、罗荛素?、氟铁龙?、一平苏?、美多芭?、罗盖全?、罗内?、骁悉?、他菲?等。一些新药如赛尼可?、希罗达?、赫赛汀?等也正处于计划生产阶段。 罗氏对中国业务的持续投入已经使其成为世界水平的研创、开发、生产和出口基地。 除了药物方面的合资项目,罗氏的子公司奇华顿罗亚公司还与上海三维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奇华顿罗亚有限公司,生产适用于食品、香水、化妆品、洗涤剂等的香精产品。 4.Novartis(诺华)瑞士 1996年,瑞士莱茵河畔两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公司——汽巴-嘉基公司和山德士公司宣布合并,成立了诺华公司。 诺华(Novartis)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制药及生物技术跨国公司,在全球拥有98,000名员工,业务遍及世界140多个国家。诺华专注于医药保健的增长领域,拥有创新药品、质优价廉型非专利药品、预防性疫苗和诊断试剂,以及消费者保健产品等多元化的业务组合。 诺华公司的名称“Novaritis”源于拉丁文“novae artes”,为新技术的意思,诺华是它的中文音译,公司取这个中文名称为了表达“许诺中华,开发崭新生命科技”的意思。 诺华公司全球发展里程碑: 1758 J.R.Geigy先生在瑞士巴塞尔经营化学品、染料和药品,该公司后来发展为嘉基公司 1859 Alexander Clavel先生在巴塞尔的工厂里开始生产丝绸染料用的品红,这便是汽巴公司的前身 1886 Alfred Kern博士与Edouard Sandoz在巴塞尔建立Kern & Sandoz化学公司,Sandoz中文译作山德士 1970 汽巴和嘉基公司合并为汽巴-嘉基公司 1996 汽巴-嘉基和山德士公司合并成为诺华公司 2000 诺华公司股票正式在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上市 2002 诺华公司宣布成立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NIBR),总部在美国麻省剑桥 2002 诺华公司宣布收购斯洛文尼亚莱柯公司 2003 诺华公司所有非专利药部门使用统一的全球品牌山德士 2005 诺华公司宣布收购德国赫素和Eon Labs 公司 2006 诺华公司正式并购凯荣公司,整合成为诺华疫苗与诊断业务部 2008 诺华公司收购雀巢旗下眼部护理公司Alcon股份 诺华公司在华发展里程碑: 1886嘉基公司开始在中国推广染料,此后汽巴与山德士先后进入中国市场 1938汽巴公司在上海成立办事处 1979汽巴-嘉基公司在北京成立办事处 1987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成立(原北京汽巴-嘉基制药有限公司) 1990上海诺华动物保健有限公司成立(原上海汽巴-嘉基禽畜保健有限公司) 1997诺华中国总部在北京成立 2005诺华中国人才发展中心在北京成立 2006山德士(诺华非专利药事业部)进入中国 2006苏州诺华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苏常熟奠基 2006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 2006原凯荣疫苗北京代表处更名为诺华疫苗公司北京代表处,诺华疫苗登陆中国 2007山德士收购中山药厂,建立高质量生产基地;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在上海张江药谷开始运作;苏州诺华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实验楼投入使用 2008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在上海张江举行永久性研究基地奠基仪式,同时宣布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开展专注癌症领域的创新合作研究 5.GlaxoSmithKline(葛兰素史克)英国 葛兰素史克是以研发为基础的制药公司,由当时世界两大制药巨头葛兰素威康和史克必成于2000年12月合并成立,两家公司均有超过两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两公司的合并使葛兰素史克在医药领域确立了世界级的领先地位,在全球药品市场中约占近7%的份额。 葛兰素史克公司总部设在英国,以美国为业务营运中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10万名既掌握专业技能又有奉献精神的出色员工,年产药品和消费保健品40亿盒,产品遍及全球市场。 葛兰素史克公司的药品主要用于六大领域――哮喘、抗病毒、抗感染、精神卫生、糖尿病和消化系统。目前,癌症药物的研发也正迅猛发展。葛兰素史克的疫苗产品亦居世界领先地位,全球25%的疫苗是由葛兰素史克提供的。此外,在消费保健品领域,葛兰素史克拥有多个家喻户晓的品牌,主要产品包括非处方药、口腔护理产品、戒烟产品和营养保健饮料。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司开始在中国积极投资。随着葛兰素威康和史克必成的全球性合并,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2001年正式成立,是在华规模最大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 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超过4亿美元,建有5家生产基地和一家研发中心,目前拥有约5000名本土员工,在全国各主要城市都设有办事处。 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业务领域包涵盖处方药、疫苗、非处方药和消费保健品,主要业务中心分设在上海、北京和香港。 6.sanofi-aventis(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法国 随着赛诺菲-圣德拉堡收购安万特成功,2004年8月20日赛诺菲-安万特集团诞生了。 赛诺菲-安万特集团是世界第三大制药公司,在欧洲排名第一。其拥有近11万名员工,分布在110多个国家。赛诺菲-安万特的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多元化医药健康企业,以患者的需求为本,传播健康。 赛诺菲-安万特集团的疫苗事业部,即赛诺菲巴斯德,是全球最大的专业致力于人用疫苗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依靠世界级的研发组织,开发创新的治疗,赛诺菲-安万特在七大治疗领域居领先地位:心血管疾病、血栓形成、肿瘤学、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内科学和疫苗。 赛诺菲-安万特是首批在中国开设办事处的外资制药集团之一。赛诺菲-安万特在北京、杭州和深圳分别设有生产基地。此外,集团投资兴建的三个新的生产项目均将于2012年投产,以满足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安万特医药(中国)专注于心血管、肿瘤、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抗感染和消化系统等治疗领域。 7.Astrazeneca(阿斯利康)瑞典,英国 阿斯利康是全球领先制药公司,由前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和前英国捷利康公司于1999年合并而成。其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研发总部位于瑞典,在全球设有11个研发中心、31个生产基地,产品销售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雇员超过5万人。在心血管、消化、呼吸、麻醉、肿瘤和中枢神经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阿斯利康始终处于全球医药创新的最前沿,在人类药物创新方面的经典成就不胜枚举:从20世纪60年代全球第一个β受体阻滞剂心血管药物心得安,到70年代开创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先河的肿瘤药物诺瓦得士,从80年代针对酸相关性疾病治疗的第一个质子泵抑制剂药物洛赛克,到今天的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一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易瑞沙。 阿斯利康于1993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经建立了包括生产、销售、研发在内的业务机构,员工人数超过2900名。阿斯利康中国总部位于上海,在中国大陆的20多个主要城市设有办事处。公司在江苏省无锡市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基地,于2001年正式投产。阿斯利康目前在中国销售的医药产品已有约80%在中国本地生产。 8.Abbott(雅培)美国 1888年,芝加哥的一个名叫Dr. Wallace Calvin Abbott的药剂师创建了雅培,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公司的业务也由原来的单纯的制药发展到如今的包含医药的研究、生产、销售以及从疾病的预防、诊断到治疗的一系列服务。公司的总部设立在芝加哥北部,雅培的销售范围遍及130多个国家,其产品齐全,涉及药品、营 养品、医疗器械和诊断设备等多个领域——从一个人出生到年迈,雅培产品覆盖整个生命历程的重要保健需求。 1995年,雅培在北京和上海建立办事处,正式进入中国,之后在广州和深圳增设办事处。1998年成立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合资工厂位于上海奉贤,并于2000年通过GMP认证,2006年,二期药品制剂工厂正式投入生产。 2001年,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成立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雅培(广州)营养品有限公司也即将成立。目前雅培在中国的员工有2000多名。中国总部位于上海。 目前,公司在中国上市的主要产品有:小安素、易使宁、活宁、喜康素、喜康力、优质恩美力、克拉仙、益菲佳、诺美亭、悦复隆、喜康宝、思美泰、维他灵、百年康健、为力苏、海兰赛、得每通等。 9.MSD(默沙东/默克)美国 默沙东公司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制药企业,公司总部在美国新泽西州白宫站,全球共有员工约10万人。默沙东以科研为本,致力于医学研究、开发和销售人用及兽用医药产品,其行销网络遍及美国、欧洲、中南美洲以及亚太共7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31家工厂及17个物流发货中心,其2009年收入为274亿美元,同年的研发支出为58亿美元。 1668年,德国药剂师约翰.默克在德姆斯塔特开创其家族首家制药公司,默沙东医药王国从此开始。1891年,乔治默克(Georg Merck)接管德国默克在美国纽约的分公司并创立Merck & Co.。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默克转而成为一独立的美资公司。 1953年美国默克与沙东公司(Sharp and Dohme)合并,正式成立默沙东药厂(Merck Sharp & Dohme,MSD)。根据德国默克与默沙东(美国默克)协议,默沙东公司只可在北美地区(美国、加拿大)使用“默克”之名,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必须使用默沙东的称呼,至此,德国默克与默沙东(美国默克)正式分手。 2009年3月9日,默沙东公司收购同为世界500强的跨国制药巨头先灵葆雅公司,组建新的默沙东公司。1992年,默沙东(中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1994年,默沙东(中国)有限公司和杭州华东医药集团公司合资成立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至今,默沙东已在中国大陆的14个城市设立办公室,并拥有3家工厂,员工总数超过4500人。 10.Lilly(礼来)美国 美国礼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是一家全球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医药公司,致力于为全人类提供以药物为基础的创新医疗保健方案,使人们生活得更长久、更健康、更有活力。1876年,礼来上校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创立了礼来公司,迄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其总部位于美国印地安纳州的印第安那波利斯市。全球共有40,000多名员工,其中7400多名员工从事药品研发工作。在全球50多个国家进行药品临床试验研究,在全球8个国家设有研发中心,在全球13个国家建有药品生产企业,产品行销于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 礼来于1918年来到中国,将其第一个海外代表处设在上海,从而迈出了全球化的第一步。几经风雨,礼来公司在1993年重新回到中国。重返中国十余年来,礼来迈着坚定的步伐,在中国的改革大潮中稳步前进,已成为业界增长速度最快的制药公司之一。至今,其在全国拥有两家独资企业,数十家办事机构,员工近3000人,并与中国科研机构联合进行合成化学研究。 礼来在中国的许多医药领域居领先地位,如抗生素、中枢神经、肿瘤、内分泌等。希刻劳、稳可信、欣百达、百优解、再普乐、择思达、健择、力比泰、易维特、希爱力、人工胰岛素优泌林及其最佳伴侣优伴,人胰岛素类似物优泌乐,百泌达等已被公认为创新的药物。 另外,附上闯进2010年度世界500强的另外两家制药公司: Bristol-Myers Squibb(百时美施贵宝)美国 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是一家以“延长人类寿命,提高生活质量”为使命的全球性生物制药公司,创建于19世纪后期。1887年,二位美国青年,威廉.麦克拉伦.布利斯特(Bristol)和约翰.瑞普.麦尔斯(Myers),带着梦想创建了药品销售公司。19世纪后期,爱德华·罗宾森·施贵宝(Squibb)成立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制药公司。1989年两家公司合并为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二大的制药公司。 公司目前主要从事制药及医疗保健相关产品两大业务。除了核心的制药业务外;医疗保健业务包括: 以婴幼儿配方奶粉闻名, 在婴幼儿营养方面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美赞臣(Mead Johnson)公司;以及提供造口和创伤治疗产品的康复宝(ConvaTec)公司。 时美施贵宝业务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三万多名员工, 在癌症、心血管、代谢类疾病、艾滋病以及传染性疾病等领域享有盛誉。公司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国家设立了区域临床研究中心。自2002年至今,百时美施贵宝共有9个新药获得批准,其中有两个新药是生物制剂,是全球研发效率最高的制药企业之一。公司专注于尚未得到满足的医疗需求,在全球确立了十大重点疾病领域,包括:情绪和精神错乱、老年痴呆和其他引发痴呆的疾病、动脉硬化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类风湿关节炎及相关疾病、实体器官移植排异、糖尿病、肝炎、艾滋病、肥胖症、和肿瘤。 1982年,建立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SASS),1985年正式开业, 生产销售医药产品。1995年,设立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997年,设立百时美施贵宝(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进出口各类医药产品、原材料和设备。此外,百时美施贵宝的兄弟公司美赞臣也于1997年来到中国,以高品质的婴儿营养产品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同年,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还向中国市场引进了康复宝先进的医疗造口和创伤治疗产品。 Boehringer Ingelheim(勃林格殷格翰集团)德国 勃林格殷格翰集团名列全球前20位领先医药公司之一。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殷格翰,在全球50个国家拥有142家子公司,员工近41,500名。自1885年创立以来,这个家族拥有的公司始终致力于研究、开发、制造及营销各种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极高治疗价值的创新药品。 2009年,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净销售额达127亿欧元。公司将其最大业务- 处方药业务销售额的21%投入于研发。 1994年3月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国设立办事处,1995年5月勃林格殷格翰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外高桥注册成立。1995年12月成立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投资额达2900万美元,标志着公司扎根中国的决心。2002年公司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工厂正式落成。张江工厂引进了世界先进的制药设备,和管理可以和任何其它国家的勃林格殷格翰工厂媲美,工厂严格按照国际GMP标准生产。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国的主要业务包括处方药、消费者自主保健药品、动物保健及国际采购,公司业务范围遍及全国各主要省市和地区。公司不断的将新的药品和疾病治疗方案带给中国的患者,勃林格殷格翰的优秀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美誉和认可的同时,也造福了千万患者,公司产品主要覆盖的疾病领域包括呼吸、心血管、中枢神经等领域;目前公司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地设立了办事机构,拥有员工2000 多人。 《财富》世界500强(2010年度)制药公司名单 排名中文常用名称总部所在地主要业务营业收入百万美元 108 强生美国制药61,897 140 辉瑞美国制药50,009 153 罗氏瑞士制药47,109 160 诺华瑞士制药45,103 163 葛兰素史克英国制药44,240 169 赛诺菲安万特法国制药43,405 226 阿斯利康英国制药32,804 250 雅培美国制药30,765 294 默克(默沙东) 美国制药27,428 396 礼来大药厂美国制药21,836 405 百时美施贵宝美国制药21,634 463 勃林格殷格翰集团德国制药18,630 1.Pfizer President and CEO Jeff Kindler retired, succeeded by Ian C. Read. George Lorch elected Non-Executive Chairman of the Board. Sutent approved in EU for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Launched Prevnar 13, a vaccine against 13 strains of pneumococcal diseases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lso has 118 products in the R&D pipeline and had 1,300 clinical trials in 2010. 2. Novartis Completed purchase of Alcon from Nestlé for $38.5 billion. Jonathan Symonds promoted to CFO. David Epstein replaced CEO Joe Jimenez as Division Head, Pharmaceuticals. Thirteen major pharmaceutical approvals in the US, Europe, and Japan, with 147 products in development. Tasigna was approved in the US, the EU, Japan, and Switzerland for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Ph+ CML), a form of blood cancer. Menveo (vaccine against meningococcal disease) launched in the US, EU, and parts of Latin America and Asia. Sandoz launched generic enoxaparin, its most successful launch to date, and acquired Oriel Therapeutics. 3. Sanofi-Aventis Initiated acquisition of Genzyme for $16.6 billion (completed in April) and finished acquisition of OTC company Chattem. Began collaboration programs with Harvard and Columbia Universities and a research alliance with Scripps Genomic Medicine. Jevtana approved in US for second-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hormone-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 4. Merck Elected Kenneth Frazier CEO. Bought Inspire for $430 million. Rotateq vaccine awarded top honor at Prix Galien USA 2010. Merck BioVentures entered into an alliance with Parexel for biosimilar development. Signed commercialization agreement with Lundbeck for Sycrest and a letter of mutual intent with China's Sinopharm. Pipeline has more than 20 late-stage candidates. Licensed oral mTOR inhibitor for multiple cancers from Ariad. Oral hepatitis C protease inhibitor Boceprevir granted Priority Review status by FDA. 5. Roche Rituxan approved in US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and relapsed/refractory CLL. Tarceva approved in US and EU for first-line treatment of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fter chemotherapy. FDA rejected use of Avastin as a treatment f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Roche has requested a hearing to appeal this decision. Daniel O'Day appointed COO of the Pharmaceuticals division. Alan Hippe named CFO. Jean-Jacques Garaud appointed Head of Roche Pharma Research and Early Development. 6. GlaxoSmithKline Benlysta (belimumab, the first new lupus treatment in 60 years) approved by FDA in March. Six products in total approved by US and EU; seven more filed with regulators. Malaria vaccine in Phase III trials in Africa, with 30 other late-stage assets. Julian Heslop retired as CFO, succeeded by Simon Dingemans. Patents for active ingredients in Seretide/Advair expired. 7. AstraZeneca Crestor substance patent upheld in US court. Approvals include Vimovo (naproxen/esomeprazole magnesium) in US and EU and Brilique (atherothrombotic event prevention) in EU. Kombiglyze XR, the only once-daily dose of DPP4/metformin, developed with Bristol-Myers Squibb, also approved in US. Nine molecules in Phase III trials or submitted for regulatory approval, with another 92 projects in development. Completed deal with Rigel for development of fostamatinib (rheumatoid arthritis). 8. Johnson & Johnson Completed tender offer for Crucell N.V. in February 2011; acquired 98.93 percent of shares. Products under regulatory review include: Rivaroxoban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US), Telaprevir for hepatitis C (US and EU), Abiraterone acetate for metastatic advanced prostate (US and EU), and rilpivirine for HIV. Eight more candidates planned for regulatory submission from 2011 to 2013. 9. Eli Lilly Completed acquisition of Alnara and Avid Radiopharmaceuticals. Launched statin Livalo in the US with partner Kowa. Has 68 molecules in development. Several monoclonal antibodies for cancer in late-stage development. Phase III candidates include Necitumumab fo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nd Ramucirumab for metastatic breast and gastric cancers. Signed commercialization deal with Acrux for newly approved experimental testosterone solution Axiron. 10. Abbott The year was marked by acquisitions, including the pharmaceutical business of Solvay for $6.1 billion plus milestones, and Piramal Healthcare's Healthcare Solutions business, a leader in the Indian branded generics market, for $2.2 billion in cash, plus $1.6 billion in annual payments through 2014. Additional acquisitions included Advanced Medical Optics, STARLIMS Technologies (informatics), and the remaining shares of Facet Biotech. About the Authors Jerry Cacciotti is a Partner in Oliver Wyman's Health and Life Sciences Practice. He can be reached at Jerry.Cacciotti@oliverwyman.com Patrick Clinton is Marketing Director in the Health & Life Sciences practice of Oliver Wyman. He can be reached at Patrick.Clinton@oliverwyman.com 2.新诊断2型糖尿病及其蜜月期 中日友好医院李光伟 1、2型糖尿病蜜月期的概念 蜜月期一般是指1型患者胰岛素治疗后的一段胰岛素使用量很少甚至停止使用的时间,对于2型也有蜜月期,是以色列医学博士Erol Cerasi,他对13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后,有9例不用胰岛素而维持良好血糖9—50个月。 2、蜜月期与胰岛功能的联系--------第一时项胰岛素分泌更重要1型糖尿病蜜月期与一些因素有关:年 龄大,病情轻、抗胰岛细胞抗体阴性或滴度较低者蜜月期病情缓解越好,时间越长。2型糖尿病则和患者第一时项胰岛素分泌关系更重要。这个时项的胰岛素对餐后血糖的稳态起特别重要的作用。它抑制肝糖产生,是糖尿病进展中最早出现的缺陷。近年来糖尿病界越来越重视第一时项胰岛素分泌在治疗中的作用。实际上在糖尿病早期和糖耐量减低的时期,第二时项胰岛素分泌增加,但第一时项胰岛素分泌已经消失。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为180毫克时第一分泌时项就已经小时,以空腹血糖而言,第一时项胰岛素分泌顿抑可见于5.6mmol/L,而到6.1mmol/L时第一时项分泌消失。第一时项分泌的恢复意味着不用任何治疗,血糖水平可能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 3、第一时项胰岛素分泌恢复的可能性葡萄糖毒性是指胰岛B细胞暴露于高糖环境下,其胰岛素分泌能力和葡萄糖感知能力下降。国内外多家报道相当多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人,其第一时项胰岛素分泌是可以重现。 4、哪些病人更有希望诱导出蜜月期,发生蜜月期的希望有多大? 1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初就给2-3次或更多次的胰岛素,经数周后,积极的血糖控制可以使大多数患者进入蜜月期。这是因为大多数儿童发病3年内B细胞才会完全破坏,甚至更长,在年长者中更明显缓慢。2型患者引发蜜月期可能性更大,非消瘦、病程短,胰岛素使用剂量小者,获得蜜月期时间更长。国内纪氏和翁氏新诊断2型患者6个月缓解率约70%。 5、血糖控制到什么程度才能纠正糖毒性诱导蜜月期? 已有的1型糖尿病研究显示,只有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才能消除高血糖的毒性。血糖水平正常化使残存的B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并改善了胰岛素敏感性。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也表明仅仅使血糖水平有一定程度下降可能使第二时项胰岛素分泌增加,这样不能诱导出蜜月期。诱导长时间缓解的必备条件是在很大程度上恢复第一时项胰岛素分泌。权威人士认为要达到这种效果,开始治疗的胰岛素剂量可能很大,更重要的是胰岛素的调整是基于每天最少4次的血糖检测,其目标是使餐前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为此至少要在治疗的前3周与其电话联系。2型糖尿病早期就应该进行强化治疗使血糖正常,以防止发生葡萄糖毒性引起的B细胞不可逆转的功能损害。 6、这种强化需要多长时间? 在研究中,强化治疗血糖迅速纠正的第一周,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仍然很差,第三周得到改善,然而3个月后没有更多变化。胰岛素敏感性无论3周还是3个月都未得到明显改善。可见这种治疗的短期性,其疗程不需要很长。 7、用哪种诱导蜜月期? 应该说,并非只有胰岛素治疗才能减低糖毒性,改善胰岛素分泌。任何方法只要能有效地降低血糖,纠正高血糖的毒性都有可能显著改善B细胞功能。治疗的目标是使血糖达标,而与哪种方法无关。只要能达标,方法越简单越好。但是不能不承认用胰岛素泵治疗最容易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能使血糖满意达标而较少发生低血糖。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胰岛素抵抗会使胰岛素用量偏大,大剂量的胰岛素会带来高胰岛素血症和体重增加。通过与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联合,可以减少胰岛素的剂量。有报告在未应用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应用磺脲类药物治疗可以取得同样的疗效。空腹血糖/胰岛素的比值在1周时上升3倍。 8、诱导“蜜月期”的意义 2型糖尿病治疗中“蜜月期”的出现,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了不少希望和诱惑。人们不得不考虑,是否应该将恢复第一时项胰岛素分泌作为治疗的一个目标?
/
本文档为【十大制药企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