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魂牵梦萦“奥尔夫”——李妲娜的音乐教育情结

2017-12-20 9页 doc 24KB 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697316

暂无简介

举报
魂牵梦萦“奥尔夫”——李妲娜的音乐教育情结魂牵梦萦“奥尔夫”——李妲娜的音乐教育情结 魂牵梦萦“奥尔夫”——李妲娜的音乐教育 情结 „„嘲尔夫音乐教学不是空谈理论,而是老师与学员共 犬同参与音乐活动.下面请三位同学代表三个组分 别说出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词语各一个,作多声部 合唱的训练.先按节奏朗读,然后再由同学们给这些词 语谱上曲调.”这是李妲娜老师在给中央音乐学院继续 教育部的学生上”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课 程.北京的初春,乍暖还寒,但已是6O多岁的李老师还 是热汗涔涔,她在课堂上的那份投入,那份执着,让每一 个学生感动. 如今...
魂牵梦萦“奥尔夫”——李妲娜的音乐教育情结
魂牵梦萦“奥尔夫”——李妲娜的音乐教育情结 魂牵梦萦“奥尔夫”——李妲娜的音乐教育 情结 „„嘲尔夫音乐教学不是空谈理论,而是老师与学员共 犬同参与音乐活动.下面请三位同学代表三个组分 别说出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词语各一个,作多声部 合唱的训练.先按节奏朗读,然后再由同学们给这些词 语谱上曲调.”这是李妲娜老师在给中央音乐学院继续 教育部的学生上”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课 程.北京的初春,乍暖还寒,但已是6O多岁的李老师还 是热汗涔涔,她在课堂上的那份投入,那份执着,让每一 个学生感动. 如今,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已被众多的音乐教育界 的人士所了解,但有多少人知道那些为了在中国推广奥 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而呕心沥血,付出了多年心血的可敬 的人们.他们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便以犀利的眼光敏锐 地觉察到,中国的音乐教育若要形成自己的体系,借鉴 世界上科学的音乐教育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历史选择了 对中国的音乐教育有着强烈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音乐 教育家们.1980年,原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 廖乃雄教授在德国会见了奥尔夫以后,就开始在中国介 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并在上海,南京等地开办”奥 尔夫音乐教育培训l班”.虽然他1994年去了德国,后侨 居加拿大,但他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推广中功不可 没.如果说,廖乃雄教授是中国大陆介绍奥尔夫音乐教 育体系的第一人的话,那么,现任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 委员会会长的李妲娜老师便是其后继者,是他们在奥尔 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还不大为人所知的时候,开始了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艰难的推广工作.廖乃雄 教授出国以后,作为后继者的李妲娜老师为此所做的辛 李妲娜(右)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 育学院示范”照镜子”课例 梦萦”奥尔夫” 记李妲娜的音乐教育情结 勤工作,以及对在中国推广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所做出 的贡献值得我们为她书上一笔. 一 ,初衷 李老师出生于音乐之家,已故的父亲李凌是中国音 乐界的老领导.李老师196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管 弦系小提琴专业,自1978年起一直在中国音协工作,历 任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表演艺术委员会执行秘书,中 国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常务吾0主任,中国音协奥尔夫专 业委员会会长等职务.最初李老师并未从事音乐教育, 但后来有一件事使她感触很深,并将推广奥尔夫音乐教 育体系作为了她毕生奋斗的事业.那是2O世纪8O年代 初在中国音协表演艺术委员会工作的时候,她曾多次为 学成回国的年轻人和在国际音乐比赛的获奖者组织音 乐会.但当时最让李老师震惊的是听众的音乐素质欠 缺.她认为要提高听众的音乐素质应当从基础音乐教育 抓起.所以,当她在2O世纪8O年代中期受廖乃雄教授 的影响,接触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后,就认为它可以 为中国的中小学和学前音乐教育所用.她曾赴德国,奥 地利(奥尔夫音乐学院)学习,考察.将其与中国的中小学 音乐教育比较后,她认为中国多年没有改变的以唱歌为 主要(或全部)内容的音乐教学模式不免过于单调,已 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有着 相当大的差距.就当时的情况来说,我们最缺乏的是可 供借鉴的音乐教学的理念和方式,因为中国在与世界隔 绝了多年以后,音乐教师根本不知道国际上是在怎样进 行音乐教学.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当代音乐教育相对落 口范晓君 后,国民的音乐素质相对低下,有着深厚的音乐文化积 淀但在当代没有形成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国家来说,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有着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首先”原本性音乐”教育观念与中国古老的音乐美 学,乐教思想有相通的地方.奥尔夫在他的《(学校儿童 音乐教材)——回顾与展望》一文中解释了他的”原 本”的含义:”„原本?的拉丁文是elementarius意即 „属于基本元素的,原始素材的,原始起点的,适合于开 端的?.原本的音乐又是什么呢,7原本的音乐绝不是单 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 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中国上古时期形成 的音乐的概念即强调”歌,舞,乐”是一个整体,这两者 的相通性是显而易见的.”原本性音乐”从哲学的层面 去认识,可以理解为它是原始的,自然的,即兴的,综合 的音乐形式,它是一种手段,一座桥梁,通过它达到促进 人性发展的目的. 其次,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已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教 学模式,它具有教学方式方法的丰富性,也具有能在不 同文化背景下运用的广泛适应性.正如奥尔夫曾说过这 个体系是一种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在 这种理念下,教学方法是可以不断被创造出来的,因此,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完全可以”本土化”. 基于以上认识,李老师自1986年起,就开始了奥尔 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推广工作. 二,踏实的工作 1991年成立了中国音协奥尔夫学会(1993年更名 为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李老师作为会长,用 以下三种方式开展工作: 1.聘请专家讲学 先后邀请德国,美国及台湾的”奥尔夫”专家和学 者来华授课.如1986年邀请德国西柏林奥尔夫教师施 76人民毫亲 在上海国际音乐教育研讨会上作专题. 左一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于丹 红,左二为音乐学家廖乃雄教授,右一为哈特 曼教授(奥地利) 耐德夫人在北京讲学,1988年,1991年邀请奥尔夫学 院教授两度来华讲学,1988年邀请美国奥尔夫协会会 长玛瑞?莎洛克博士在北京,西安讲学,1995年邀请德 国的沃尔夫冈?哈特曼先生在上海讲学,2001年邀请美 国奥尔夫协会前主席朱迪?邦德博士在北京讲学等等. 2.组团出访学习交流 4次出访德国,奥地利,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 行学习和交流活动.如1991年l1月应美国奥尔夫协 会邀请,李老师赴美参加美国奥尔夫年会,并在会上以 《阿细跳月》为课题做了中国”奥尔夫”教学课例的展 示;1995年李老师以中国音乐教育代表团团长的身份 带团(包括16名上海小学生艺术团成员)赴澳大利亚墨 尔本参加纪念卡尔.奥尔夫诞辰1D0周年国际会议,在 会上又展示中国”奥尔夫”教学课例《秧歌》. 3.培训师资 在国内多次举办大型培训班.如1986年,李老师就 任刚刚组建的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的执行 秘书,就于当年的5月19日一6月14日联合北京师范 大学教育系分别在北京和西安举办大型师资培训班,在 京先后两期共有来自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近九百学员参 加,此次活动后在各地掀起了一个奥尔夫的小高潮,对 当时刚起步的音乐教育改革起了积极推动作用.1988 年8月15—25日在奥尔夫基金会资助下,由中国音协 音乐教育委员会与原北京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 乐系联合主办奥尔夫师资培训班,全国除青海,台湾外 各省均派人共计四百余人参加学习.这次培训由于重点 师范院校音乐教学法课教师参加,为该课教学注入了新 观念,新教法,推动了音乐教育理论的建设.1993年9 月至1994年7月由中国音协音教委主办为期一年的 “奥尔夫教学法(幼儿)师资培训班”(现己举办了十 届),由李妲娜,吴国本,李燕诒等人任教,学员80余 人.1989年起分别在北京,陕西,广东,沈阳,甘肃,河 南,山东,天津,河北,大庆等地举办短期(孓_7天)的 培训班,2002年起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以外开办师 资培训班(200课时),与当地有关机构联合开办培训班. 4.教学及研究 李老师在祖国大陆及台湾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她对 奥尔夫教学研究成果的文章,并出版了与他人合着的专 着两部:1997年编写出版了《国外中小学教育面面 观一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与杨立梅合着,海南出 版社);2002年又编写出版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 实践》(与修海林,尹爱卿合着,上海教育出版社[学校 艺术教育研究从书]),这是在大陆第一本比较全面介 绍奥尔夫的专着.2000年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大陆 第一个奥尔夫音乐教育网站(www.chinaorff.com)建立, 新颖,丰富的内容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点击,加速了国内 外关于奥尔夫教育信息的传递. 2000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继续教育学院,李老师 I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奥尔夫原本性音乐艺术课程基本理念 教育原理 1营造艺术能力形成 的环境(学科交融,成1 .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1.综合性长环境 ,艺术史,完整 艺术活动) 2.围绕人文主题的艺2 .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即兴性术学 习 3.亲自参与,诉诸感3.强调艺术学习的个3 . 面向全体学生性 ,回归人本性化 4.主张开展具有游戏4 . 注重个性发展4.适于开端倾向的艺术活动 5.从本土文化出发的5 . 重视音乐实践多元文化教育 6.鼓励音乐创造6.为全体学生 7.提倡学科综合 8.弘扬民族音乐 9.理解多元文化 1O.完善评价机制 音教园地 2000年在德国”各国奥尔夫协会高峰会议”与 奥尔夫夫人(右二)合影 受聘担任本科”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课程 的教学工作,至今已有4届. 三,融入 2000年李老师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 “艺术课”课题组成员,参与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 准”的制定工作. 李老师认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与中小学的”音 乐”,”艺术”课程有密切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左下栏图表能够很好地说明奥尔夫原本性 音乐教育的原理与中小学的”音乐”,”艺术”课程教育 理念的一致性). 李老师作为参与制定”艺术课程”的专家,对 以上三者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她说,”奥尔夫”音乐 教育思想最核心的是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它的最 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创造性”,这在根本上与基 础教育的”音乐”,”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 李老师怀着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 20多年来,把在中国推广”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 了为之献身的事业.如今,该体系已被一些按新课程标 准编写的音乐,艺术教材所吸收,众多的音乐教育工作 者也能熟练地加以运用,该体系已在中国的基础音乐教 育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此,李老师也备感欣慰.但在 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她仍然有些忧虑,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都能够 认同,她希望对该体系持怀疑态度的人能够深入了解 “奥尔夫”,而不要轻易否定.她相信,本土化的”奥尔夫 音乐教育体系”一定能为我所用,在建立中国特色的音 乐教育体系中发挥它的作用. 范晓君广东肇庆学院音乐系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在 职硕士研究生(责任编辑张宁)
/
本文档为【魂牵梦萦“奥尔夫”——李妲娜的音乐教育情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