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定居在西南边陲的回回民族

2017-11-14 22页 doc 41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定居在西南边陲的回回民族定居在西南边陲的回回民族 定居在西南边陲的回回民族 第14卷第2期 2005年6月 临沧教育学院 JournalofLincangEducationCollege Vo1.14No.2 Jun.嬲 定居在西南边陲的回回民族 赵明生 (临沧市民族宗教局民族研究所,云南Il缶沧677000) 摘要:临沧地处云南省的西南边陲,与缅甸有290多公里的边境线.回族是临沧的世 自元朝 居民族之一, 起,他们与临沧其他世居民族共同开发临沧,建设临沧,特别是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斗争当中,回 族人民发挥爱国主义的精...
定居在西南边陲的回回民族
定居在西南边陲的回回民族 定居在西南边陲的回回民族 第14卷第2期 2005年6月 临沧教育学院 JournalofLincangEducationCollege Vo1.14No.2 Jun.嬲 定居在西南边陲的回回民族 赵明生 (临沧市民族宗教局民族研究所,云南Il缶沧677000) 摘要:临沧地处云南省的西南边陲,与缅甸有290多公里的边境线.回族是临沧的世 自元朝 居民族之一, 起,他们与临沧其他世居民族共同开发临沧,建设临沧,特别是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斗争当中,回 族人民发挥爱国主义的精神,为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临沧;回族;社会历史:和研究 一 ,临沧的回族人口与分布 临沧市辖临翔,云县,凤庆,永德,镇康5个县(区)和双江,耿马,沧源3个自治县89个乡 镇.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2228785人.其中回族10915人.占全区总 人口的0.48%.分布情况如下:云县4092人,主要分布在爱华,忙怀和漫湾等乡镇:凤庆 2228人,主要分布在营盘和凤山镇;临翔区1228人,主要分布在凤翔镇和蚂蚁堆乡:耿 马l233人,主要分布在勐撒镇;镇康l135人,主要分布在忙丙等;永德784人,主要分 布在 小勐统镇;沧源125人;双江90人;其余分布在市直机关各单位和部门. 二,回族迁徙临沧考 云南省是回族人口较多的边疆省份之一.关于云南回族的来源,据省内学者研究,"云南地 当西南'丝绸之路'要途,与西域诸国的交通联系由来已久.故远在伊斯兰教兴立前的汉晋时 期,西域胡商即分陆海两途循道而至永昌地区,并逐渐深入腹地,其踪迹依稀可辩,迄后日趋明 显".并称"云南回族的最早来源,无疑始于这个时期".", 笔者认为,以上说法未免过早.一方面,云南长期以来是"夷多汉少"的地区,正如史学家 所言,"明代以前,云南境内的汉族大都融合于少数民族之中",'汉晋时期进入云南的西域 胡商,其人数与汉移民相比,显然是小数,落寓永昌的胡商,不可能独立发展,演变为某个独立 民族,而必然被云南的某个土着民族所融合,同化.比如清末杜文秀起义时迁入傣族地区的回 族,到民国时即为当地的傣族所同化,称为"傣回族",(<澜沧自治县志?民族志>,云南人民 出版社,1996年),这种情况,在更早的历史时期更是不容置疑.另一方面,按我国民族研究界 的说法,"伊斯兰教的传入及在中国的发展,对回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伊斯兰 教于公元6世纪产生,相当于我国的南北朝至隋朝时期.也就是说汉晋时期的西域胡商显然还称 不上穆斯林!把他们与严格意义上的"回回"这一族体扯连起来,似乎有点牵强. 族称是民族意识的最明显标志."回回"是回族最早见于史乘的族称,这一词最早见于北宋 沈括<梦溪笔谈>和南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两书中.这是回回民族逐步形成的标志.至于回族 木收稿日期:2005-01-10 作者简介:赵明生(1964一),男.云南沧源人.临沧市民宗局民研所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历 史与文化研究. 16 何时形成,已故的白寿彝教授认为,"回回民族应该是在成吉思汗西征以至元朝灭亡的150年 (公元1219,1367年)形成的".'这一说法应当说比较客观. 显然,回族作为云南的世居民族之一,应该是先有这一族体在先,然后才有回族迁移云南之 事在后. 回族先民最早迁入滇西地区,应当是在元朝时期.公元1253年(宪宗二年),忽必烈率元军从 今甘肃的临洮南下,经川西的松潘,进入云南,攻破大理国.元军中有大量的回回将士,如班都 察,腾连赤,阿里海牙等人.'也就在这个时期,滇西地区开始陆续有回回民族迁徙进来. 回族何时迁移临沧?这是一个难以作出明确回答的问题.据回族研究专家称:"如<元史> 记载公元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回回将领雪雪的斤带领回回军分布云南三迤屯田,屯田迤西永昌 (今保山)者达千人."'永昌与顺宁(可视作临沧之前身)接壤,可以断言,在元朝时期当已有部 份回族先民进入临沧. 云县,凤庆两县回族占临沧市回族的60%左右(2000年统计数),是市内回族的大本营.据调 查,两县回族最为古老的聚居点是今云县漫湾镇新村回营一带.该村地处漫湾镇的西北部,距镇 政府30多公里,海拔1200米左右.现有回族37户160多人(2003年7月调查时),其中布,刘 等为大姓.该村以北有数十座用清石打制而成的回族古墓,大多数制成房屋模式,较大的两座古 墓用石栏杆围护起来,为此,此山被称"石栏杆山".石栏杆古墓有碑铭,其中言及回族迁徙时 称:"……明清时这里耕耘……"等字眼,该墓主为马氏,碑立于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 另一墓碑立碑时间为嘉庆二十五年(UP公元1820年).碑铭当是可信的,也就是说,在清朝嘉庆年 间,这一带已经有大量的回族分布和居住.据称在杜文秀起义前,当地回民更多,罗白其(今汉 族寨)等寨原都是回族居住,起义后分散到许多地方,其中马氏迁徙最多,现在该村只有几户马 氏了. 新村之所以成为回族的聚居点是有原因的,其一,它是交通咽喉之地,利于发挥回族传统的 生产经营——商业贸易.云县古时通往蒙化(巍山),下关,昆明的东路驿道经过新村,新村东部 和北部有澜沧江上的三大渡口,即清水河渡口,神舟渡口和落底河,大湾子渡口,前两个渡口可 通巍山,下关,后两者可通景东.其中以神舟渡最为着名,前清翰林,云南着名书法家陈荣昌在 <创修云景桥记>(民国八年)称:"澜沧为滇西巨浸,在云县北面五十里有神舟渡.凡往来于 顺,云,缅,蒙者,咸问津焉",可见神舟渡是临沧通往大理,昆明的一个重要渡口.云县是临 沧地区靠近内地的县份之一,也是临沧通往内地的咽喉之地,古时沧源,耿马,双江,临翔,永 德,镇康等县(区)各族人民到大理,昆明都要经过云县,临沧市通往内地的国道即南大公路也横 穿云县中部,现在正在修建的祥(祥云县)临(临沧)高速路,也同样如此,特别值得提及的是祥临 高速路云县县城至澜沧江段与云县古代的东路驿道基本上是一个走向.可以看出,新村是临沧地 区各族人民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之一.其二,它与滇西重镇下关较近.新村以东从神舟 渡渡过澜沧江,经巍山,抵下关,仅100公里左右的里程.并且,临沧回族口碑传说,他们是从 大理迁徙到临沧的.这个说法与历史事实应当是吻合的.根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五次人口 普查时,大理州有回族66085人,占全州总人口2%,州内12个县(市)均有回族,其中巍山最 多."巍山回族是在元代时开始迁入的,明清两朝时与汉族一同军屯民屯又迁来一批,他们带来 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也带来了工匠,回,汉族一道开垦沼泽地,使之变成米粮川,发 展了教育文化事业,到清朝乾隆年间,巍山已被誉为全省'文献名邦'之一".一具体言之, 明清之际,新村回营回族就已从巍山一带渡过澜沧江沿着云县东驿道迁徙而来到临沧境内的.这 正是清朝嘉庆年间,新村一带已有大量回族聚居的重要原因.<云县志>称:"元代回族进入云县,多 以贸易为生,逐渐繁衍,散居于城内回营,城北忙怕,茂兰回营新村回营等地".呲,这一说法是符 合历史事实的. 17 总之,漫湾新村回营应当是临沧市内回族的大本营,是回族进入临沧的中转站.临沧回族的 最早聚居地应当是新村及其附近! 三,回族成为临沧地区跨界民族的历史过程 编的<云南跨境民族研究>(云南民族出版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赵廷光主 社,1998年)中"关 于云南与周边国家跨境民族综合研究"一文中指出,云南有16种跨境民族,然而,回族不包括 在内(见该书第2页). 马曜教授主编的<云南民族工作40年>下卷(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附表6"中国云南 省与周边国家跨境民族人口分布情况表"中没有"回族".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今Et民族>杂志2000年第10期上"云南省跨境民族情况" 一 文,称:"回族,跨境而居为泰国(人口3万)",对回族跨中缅两国而居的情况没有提及. 笔者1995年撰写<论临沧地区跨境民族>(载于云南省临沧地区民族理论学会编印<临沧民 族研究),第八,九期合刊),也没有把回族列为跨境民族. 总之,回族作为我国西南地区跨国境而居民族,人们的认识不是十分清晰的,有时模糊.目 前跨境民族问题是我国民族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之一,这不仅是学术问题之需要,也是现实问题 之需要.所以,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回族跨境而居的情况是必要的. 明清时期,随着改土归流政策的进一步深入,土司统治下的分裂割据局面逐渐被打破, 内地与边疆各族人民的相互联系和往来更加频繁.明朝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 年),政府以"谋 反"之罪名,对顺宁(今临沧市及思茅市孟连自治县等地)土知府猛廷瑞进行"大剿",尽取猛氏 十八代资蓄百万,猛廷瑞在昆明瘐死狱中.第二年,顺宁改土归流.从此以后,内地各民族源源 不断迁徙临沧.到清朝雍正,乾隆年间,不仅在较靠近内地的云县,凤庆,就在耿马,沧源边远 的县份就已发现了不少的汉文碑铭.'在这种情况下,回族也必然向新村以外的云县,凤庆,临 翔等地迁徙.正因为如此,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四月,云南提督杨玉科镇压杜文秀起义后 凯旋途中题<神舟渡石壁序并铭>中称:"滇之西有顺(顺宁),云(云州)二城,壤.岩峭壁,河萦 如带,即古蒲蛮地.俗结好斗,回夷丛聚".即临沧广大地区已是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聚居之 lt;云南回民起义史料>称,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缅宁(今临沧地.据荆德新& 县)有回族754 户,3000余人;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顺宁(今凤庆县)有回民21O0户,人口逾万.nox到 清朝初年,市内云县,凤庆,临翔和镇康等当已有大量的回族在城镇,交通要道分布和居住.在 这种情况下,必然有部分回族向更边远的地区迁徙,这为回族成为临沧跨境而居的民族创造了重 要的前程条件. 回族的迁入更加活跃了中缅边贸活动.据英国人丁?安德森<滇西至八莫探险>(公元 1876年,加尔多塔出版)称,滇西一带由于大量的回民和解甲的回族参与滇缅贸易,从而使"横 穿滇缅边界的长途马帮贸易从此显示出引人注目的重要性"."回商参与中缅贸易, 必然使部分 回民迁徙到缅甸北部的一些集镇.据曹琨<腾越杜乱纪实>(苏州刻本,第1页)记载,19世纪上 半叶,随着中缅贸易频繁与发展,腾冲一带回民即有许多人移民缅甸,嘉庆道光年间,"旅居缅 甸为玉石,宝石,棉花商者半属之"."腾冲一带如此,临沧自然也不例外.然而,杜文秀起义 却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 杜文秀建立的大理政权,秉承回族素有经商的传统,重视商业发展,鼓励对外贸易.当时,? 大理地区运销缅甸的主要有石磺,蚕丝,土特产品等,进口的货物以棉花,洋纱,布匹为大宗, 据说一驮石璜矿可换回几驮棉花,利润甚丰.1861年起义军攻下保山,腾冲后,镇守将领为筹 措军饷,也都派驮马到缅甸贸易,贩运棉花回来.大理政权还以杜文秀的名义在缅甸开有元兴, 元发花店,帮助经营的回族较多,特建盖了一所清真寺,由杜文秀的妹妹"小老婊"负责总店 18 的经营.m很明显,大理政权存在的16年,与缅甸的经济往来是频繁的.这一历史过程,必 然有部分回族移居缅甸的一些商业交通沿线,商品集散地等等,逐渐成为缅甸北部地区的世居民 族之一. 1872年,大理政权被清政府消灭,之后清政府推行惨无人道的"安汉灭夷"政策,"屠 回"事件屡屡而起.这一历史事件造成回民大规模移居缅北地区.同治十三年(公元1873年)三 月,清军提督杨玉科率部围攻云州城(今云县政府驻地),用土炮摧毁土城墙10多处. 四月初二, 起义部队大部分战死,少部分由回营大坡头突围过河,逃往边境邦弄等,回民起义失败."在 永德(包括今永德,镇康两县——引者注)坚持了14年之久的杜文秀起义遂告失败,无辜回民及各 族群众惨遭被杀者千数,世居永德的回族被迫弃家离境逃到国外,所在地得名"搬拢"即今缅甸 板弄.""'也就是说,杜文秀起义失败后,大量的无辜回民惨遭屠戮,许多人的土地也被清政府 作为"逆产"没收,虎口余生的广大回民四处流散,无地可耕,为衣食所迫,被迫走上了"走夷 方"的道路.总之,"云南回民大批移入缅甸,是在杜文秀起义失败之后"."移居缅甸的云南 回民,后来在当地被称为"潘泰"(Panthay).此词究竟何意,为何专指缅甸的云南籍回民?目前 有的认为是缅语"帕西"(即穆斯林之意)的音变,有的认为是汉语"没有统一的说法, 叛贼"的 音变,这个词"大概就是从追剿逃往缅甸的回民起义者的清军口中传入缅甸的"."直到今天, 英国入仍把缅甸境内的回族称为"潘泰". 邦弄,板弄和班弄均为同一地名,据英国人A?D?w福布斯田野调查报告,"班弄是一块四 周由低矮陡峭的群山和绝壁依次环绕着的约1402.08米的空坝子,是出逃到缅甸的云南回族最 早建立的定居点,位于萨尔温江东岸,北纬23.15,东经98.4.该定居点约建于1875 年.这里是佤族葫芦王管辖之地,回族每年必须向佤族王缴纳一笔数额为100卢~(Rupees当时 的缅币)的象征性贡赋. 除班弄以外,据另一个英国人斯考特氏(J.G.Scott)报导,当地还有两个回族村庄,每 个村庄 约有80户人家,一个叫帕昌(pachang),座落在班弄以东约1公里;另一个叫潘尧(pangyao),位 于班弄正南约10公里的地方.显然,当时在今所属缅甸北部地区的阿佤山,有一定数量的回族 定居点.并且,由于回族生活方式及生产方式远远在佤族之上,所以,他们利用阿佤山宽广的土 地资源发展起来,过着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成为佤邦地区最富足和最强大的部落.以至于当又 一 英国人戴利氏(Daly)1891年进入班弄时,看到的班弄已经是一个拥有300,400户人家的大村 庄,"孩子们脸蛋上泛着红玫瑰红".两年以后,即1892年,当斯考特氏再来到班弄时,村民 有所增加,称班弄有300,600户之间.此时的班弄建有木头建筑的清真寺,有40多位成年男 性穆斯林承担着社区的宗教事务,另有一座供主麻日聚礼用的清真寺(ajamacamasjid)和一所伊 斯兰经堂学校(madrasa).他们礼聘了一位印度鲁克瑙(Lucknow)的茂尔维(Mawlawi)德克尔?赛义 德.穆罕默德(FaqlvsayyidMuhanmmad)做总教长,负责宗教事务的管理.当斯考特氏第二年(即 1893年)到达班弄时,他进一步指出:"今年有许多潘泰人去了麦加朝觐."在其<1900年掸邦 北部地名辞典>中也作了记录:"自从大英帝国占领以来,已有数位班弄潘泰老人前往麦加朝 觐,亲吻了克尔白天房的玄石".又有一个英国麦奎德氏1896年到达班弄,看到的是:到处都 是潘泰的孩童,每户潘泰人家的房子平均都要比掸族人家的长出两倍.?1 1941年日军入侵缅甸,为抵抗日军北犯,国民党第21路集团军于1943年2月委托班弄首领 马美廷的四子马义昌为"抗日游击队司令".马义昌率领由回族和当地其他民族组成的700多人 的抗日武装力量,在当地开展游击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寇,使日军无法立足.这时,班弄回民在 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继续发展,达到鼎盛.班弄这个原来无名的小村庄变成了一个十分繁荣 的小集镇,号称"小上海",居民达500多户,2500多人,连同马美廷父子统治下的拱别,班 况部落在内,成为一个在政治上,经济上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实体.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 19 特别是民族关系处理不当,马美廷父子统治地区的民族矛盾日趋激化,最终暴发了民族大冲突. 1946年7月,班弄被佤,景颇,汉等族联合围攻袭击,回族有400多人惨遭杀戮,村民财产被洗 劫一空.m阿佤山区的这一"小上海"竟在倾刻间瓦解了. 班弄被袭击的事件,导致当地回族四处逃跑,有的逃到了耿马,镇康等地,但是多数人应当 逃到缅甸的果敢,滚弄,腊戌等邻近地区.到1960年时,缅甸的<罕萨瓦底日报>把定居在缅 甸境内的"潘泰"人估算为10万人.1973年,美国学者马林夫妇出版的<缅甸历史文化辞典> 也说缅甸"潘泰"的人数在1960年时有10万人." 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临沧与缅甸的来往更加频繁,临沧人到缅北地 区观光旅游的越来越多,有的人回来后还写了观光游记,何峨正是其中的一个.他 是临翔区第一 中学退休老师,19世纪60年代毕业于昆明师院(今云南师大)中文系,热衷于民族民间文学研 究.他到缅甸北部的曼德勒,腊戌等地观光旅游后,写了(临沧通向曼德勒的古道>(刊于(临 沧文艺>2002年4号上)一文,文中称"位于曼德勒市区的'邦滴威'是回族的聚居区,建有一 座雄伟的清真寺,呼拜楼巍然屹立".笔者还拜访了何氏,他向我提供了1995年他在腊戌市来 由街(音译)清真寺前的留影,并告诉我们,当地的回族不少,他们多与汉移民通婚,既讲汉话又 用缅语. 总之,早在明清之际,应当已有部分回族迁徙到缅甸北部地区的中心城镇定居,19世纪70 年代,杜文秀起义的失败,扩大了这种迁徙的规模.1948年缅甸独立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之后,云南回族向缅甸的迁徙也告结束,而先前移居缅甸的回族就永久地留在了当地,成为 缅甸国内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中缅两国跨境而居的民族之一. 四,临沧回族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 回族作为临沧的世居民族之一,与市内其他各族一起,共同开发临沧,建设临沧,为临沧的 经济社会和历史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了临沧的对内对外交流,促进了临沧各民族的经济发展 从回族迁徙临沧的路线看,正好是明清时期临沧通往大理,昆明的交通线.这就说明,迁徙 临沧的回族,依然秉承着回族素有的经商才干,以商业贸易为生,逐渐繁衍,发展起来.据回族 学者研究:"杜文秀起义失败后,云南回民大批难民越过边界在缅甸,泰国,老挝等国 定居,并 逐步以其传统行业经商,赶马,开矿,经营饭馆等立足下来".显然,回族迁徙临沧乃至成为 临沧跨境而居的世居民族之一,必然对临沧对内对外的联系和沟通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临沧由于地处西南边疆,交通不便,加之有澜沧江这道天然屏障,元 朝之前临沧基本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封闭必然导致落后.正因临沧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所以临 沧远古时期出现的忙怀文化,石佛洞文化,忙糯文化等辉煌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变得暗淡下来.创 造这些文化的百濮各族,有的社会历史甚至出现了倒退的现象,长期处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非 常落后的状态之中.<蛮书》卷4记载,唐朝时的百濮"以青婆罗段为通身,善用泊箕竹弓,深 林问射飞鼠……土无食器,以芭蕉叶藉之"."跣足衣短甲,才敝胸腹而已,股膝皆露".由看 出,当时临沧境内主体民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族群,经济社会是极为落后的,过着衣不蔽 体,食不裹腹的生活.回族是中亚西亚一带的多个民族进入中华大地之后融合而成的,他们有着 较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回族的迁入,必然有力地促进和加快当地各民族经济文化发 展,其历史影响是深远的. (二)更加丰富了临沧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在元朝之前,临沧市内的民族主要有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彝族,拉祜族,傣族等几个民 族.元朝时期,回族迁徙之后必然影响和带动其他民族迁徙临沧.据(蒙化志稿?人类志>载, 蒙化(今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回族"最盛莫如乾隆间,计大小一十八寨,城外之文苍,公 郎之回营以及零星散处,约三千余户,二万余丁口."巍山与临沧之凤庆,云县均一江之隔, 临沧最早的回民聚居点漫湾回营,茂兰回营等地均在澜沧江沿岸,与公郎等地隔江相望,也就是 说,由于元明两朝回族的不断迁入,到清朝初年,在澜沧江两岸的临沧,大理已有许多的回民定 居点.这些定居点相连更加畅通了临沧与大理乃至昆明的交通线,它为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迁徙 临沧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明清之际,临沧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2000年人口普多的回汉族 占60%)包括10多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族分布格局,应当说,回族从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民族 史研究专家指出:"文化是维系民族的纽带,每一种文化都有其民族的归属,当一个民族群体发 就是一个民族相互联系的整个文化系统的移植,即他们的文化会随之生迁徙之时, 产生空间上的 移动.云南边地民族人口的迁移,事实上就是文化的迁移.因此,迁入边地的各民族,也将他们 的文化带到了边疆地区,形成了一种新的空间分布."'显然,回族迁入临沧,以及随之而来 的其他民族的迁入,更加丰富了临沧的民族文化.同时,回族的迁入使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往来和 联系更加频繁更加密切,这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有利于实现民族融合,对于增强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凝聚力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富于革命传统,在临沧各族反帝反封斗争中起到主力军的作用 回族酷爱自由,平等,近代以来,在临沧各族人民反帝反封斗争中起着统率和主力军的作 用.早在杜文秀起义之前的1846年,凤庆籍回民张富,马国海等聚集顺宁(今凤庆县),缅宁(今 临翔区),蒙化,永平,云州(今云县)等地回民千余人占据永昌府(今保山)上村八大营,云州回民 蔡老黑起事响应,但起义队伍很快被清朝地方政府和武装镇压,张富,蔡老黑英勇牺牲,然而, 起义的火种依然燃烧着.1856年,声势浩大的杜文秀起义爆发,临沧回民积极响应,涌现了蔡 发春等杰出的回民起义领袖.蔡发春,字向阳,云县籍回民,他继承其父蔡老黑的遗志,继续在 云县,镇康,耿马等开展抗清斗争,1857年赴大理与杜文秀会合,被任命为扬威大都督,负责 澜沧江以西军事.在他的率领下,回民起义纵横滇西,先后攻下云州,顺宁,缅宁,弥渡,蒙 化,腾越(今腾冲)等10多个县城,1862年,率部进攻古永(此地名不详),被随身卫士韩勇枪杀. 蔡发春兄弟蔡得春,人称"二扬威".据思茅市文史工作者提供的材料,1987年7月澜沧 自治县文物管理所在县内征集一级铜质的官印,印面正方,边长7.9厘米,印厚1.6厘米;圆柱 形直纽高7.7厘米,印面边框宽1厘米,左方刻阳文篆书"都督之篆"4字,右方刻阴文曲形阿 拉伯字,汉译为"苏莱曼".印背纽两侧均刻阴文款,右款为"壬戌年造",左款为小儿经文4 字."苏莱曼"即杜文秀的经名,"壬戌年"为同治元年,即公元1862年.据研究,此印的主人"是同治 元年壬戌(公元1862年)率回民起义攻打景东,普洱,思茅的'都督蔡三',即蔡得春".(P136 蔡得春排行第三,因眼睛瞎了一只,又号"独眼者".研究者在文中还指出,关于蔡得春率部攻 景东,普洱,思茅之史事,光绪<普洱府志>有较详记载.该官印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文献记载 的真实性.这就说明,在云南回民起义中,临沧回民充当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杜文秀起义建立了长达16年的大理政权,涌现了18个着名的起义将领,号称"十八大 司".在"十八大司"中,临沧籍就有5人,即云县籍大司徒马德才,大司成梁国玉,大司军马 金保,镇康籍大司藩安文玉,凤庆籍大司征马得金.?一安文玉曾率部远征昆明.据临沧文物 部门提供情况,永德,耿马分别发现了杜文秀大理政权官印3枚,即"世袭耿马抚夷都督之篆" (存市民宗局),"干城后将军篆"(存永德)和"行营翼长之篆"(存耿马档案馆).杜文秀起义一度 攻占云南省内的府厅州县城池53座和迤西广大农村,给清王朝在云南的反动统治以沉重的打 击.另外,杜文秀大理政权"较好地处理了同英,法等国的关系,阻止了外国侵略势力进入迤西 地区,维护了祖国主权和独立".'临沧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有290多公里的 边境线,不难看出临沧回民投身于杜文秀为首的反清起义中,他们的行动阻止了英国侵略者入侵 21 l临沧,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入侵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大理政权被清政府消灭 后,临沧境内的拉祜,佤族等各民族反清斗争从未间断过,应当与杜文秀起义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马兴东.元代以前有关云南回族族源问题的进一步探讨[J].云南社会科学.1990,(2). [2]马曜.云南各族古代史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3]<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回族"条(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4]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着)[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5][6]马维良.云南回族历史与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7]李长猛.云南回族在前进[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8][14]马跃华.云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9]笔者收集,察访临沧境内汉文碑古墓多年,其中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东部山区有许多汉文碑古墓多 处,年代最早者为乾隆甲午年二月(即公元1774年).沧源佤族自治县腹心地带也有芒阳汉文古墓(嘉庆子丑年,即 公元1805年).说明明末改土归流后,汉移开始大量迁入临沧. [10]转引自<临沧地区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移居缅甸的云南回族[J].民族研究,1997 [11][12][16][17][20][21]转引自何平. (1). [13]吴乾就.云南回族的历史与现状[J].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研究集刊,1982(1). [15]永德县文史资料(第一辑)[z].永德县政协文史委编印.1990. [18][19][英国]A,D,W福布斯撰.云南回族移居缅甸佤邦邦弄小史[J].姚继德译,回 族学刊(第一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22]张佐.云南回族穆斯林跨境东南亚探究[J].回族研究(银川),1998(3). [23]转引自大理州民宗局民族研究室Ck理州回族简况>[J].载Ck理民族宗教工作>2004(3). [24]苍铭.云南边地移民史[M].民族出版社,2004. [25]黄桂枢.思茅文物考古历史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6]临沧地区民宗局.临沧地区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27]云南近代史编写组.云南近代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TheMoSlemNationalityInhabitedintheFrontierAreaofthe S0UthwestChina ZHAOMing-sheng (MinorityandReIigionResearchDepart.OfLmcangCity,Lincang677000Chha) Abstract:LincangissituatedinthesouthwestofYunnan,andchares290kmborderlinewithMyal-ina. MoslemPeoplehasbeenlivinginLincangsinceancienttime. FromYuandynasty,theyhavebeenworking herewithothernationalities,tO'develop,reconstructLincang.Inmodernsociety,theMoslemarepatriotic inanti-imperialismandanti-feudalism.Theyhavecontributedalotintheindependenceandintegrityofourter ritory. 1ieYWords:Lincang;Muslem;SocialHistory; 22
/
本文档为【定居在西南边陲的回回民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